醇的物理性质(B)
- 格式:doc
- 大小:93.50 KB
- 文档页数:5
乙醇的知识点总结一、结构乙醇的分子式为C2H5OH,其结构式为CH3CH2OH。
由于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OH)它既具有醇的性质,又具有醚的性质,因此在化学性质上介于醇和醚之间。
乙醇的分子式中,氧原子与碳原子连接,共用了一个电子,形成一个共价键。
二、性质1. 物理性质乙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的气味,呈甘甜味,密度为0.789g/cm3,相对分子质量为46.07。
乙醇熔点为-114.14℃,沸点为78.24℃,可溶于水、乙醚、液体酮等有机物,但不溶于石油醚。
2. 化学性质乙醇是一种两性物质,在水中呈微弱的碱性,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在氧气存在下,乙醇可以被氧化成乙醛,然后进一步被氧化成乙酸。
另外,乙醇也可以发生酯化反应,与酸酐反应生成酯类。
三、制备方法乙醇工业生产主要有合成法和发酵法两种方法:1. 合成法合成法是从石油煤炭等原料中生产乙醇的一种主要方法。
其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是乙烯直接水合生成乙醇。
此法是利用水来加成乙烯中的双键,得到乙醇的方法。
此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温度低、不需要能的特点。
2. 发酵法发酵法是指利用植物类生物质资源作为原料进行发酵酒精制备。
主要包括淀粉、果糖、麦芽糖、蔗糖或者纤维素等废渣等。
其中淀粉、果糖等可在酵母菌的催化下生产乙醇,而蔗糖和甜菜糖的水解物生产乙醇的方法。
四、应用1. 化工行业乙醇主要用作有机合成原料,可制取酯类,也可以用于合成脂肪醇、杀菌剂、润滑油、生成柔软剂和除油剂等。
此外,它还可作燃料、溶剂、原料等。
2. 食品工业乙醇在食品工业中主要用作增稠剂、香料及溶剂等。
在酒的生产中,餐饮业中,地道食品生产中也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3. 医药行业乙醇在医药行业中用于麻醉剂及用作杀菌剂。
近年来也存在为食物净化而使用的情形。
4. 古董保存用乙醇浸泡保存古董可以杀菌消毒及保持古董原样。
五、环境影响1. 乙醇的毒性乙醇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
当摄入过量乙醇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章末复习课检测一、选择题1.西瑞香素是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的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B.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水解反应、消去反应等C.该有机物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D.1 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与3 mol NaOH反应2.已知某些饱和一元醇的沸点(℃)如下表所示:甲醇1-丙醇1-戊醇1-庚醇醇X6597.4138176117则醇X可能是(A.乙醇 B.丁醇C.己醇 D.辛醇3.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A.溴苯和水 B.甘油和水C.乙醇和乙二醇 D.乙酸和乙醇4.苯中可能混有少量的苯酚,通过下列实验能判断苯中是否混有少量苯酚的是()①取样品,加入少量KMnO4酸性溶液,振荡,观察KMnO4酸性溶液是否褪色,若褪色,则苯中有苯酚,若不褪色,则苯中无苯酚②取样品,加入NaOH溶液,振荡,观察样品是否减少③取样品,加入过量的浓溴水,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苯中有苯酚,若没有白色沉淀,则苯中无苯酚④取样品,滴加少量的FeCl3溶液,观察溶液是否显紫色,若显紫色,则苯中有苯酚,若不显紫色,则苯中无苯酚A.③④ B.①③④C.①④ D.全部5.某学生做乙醛还原性的实验,取1 mol/L的CuSO4溶液2 mL和0.4 mol/L的NaOH溶液4 mL,在一个试管内混合后加入0.5 mL 40%的乙醛溶液加热至沸腾,无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原因是()A.NaOH不够量 B.CuSO4不够量C.乙醛溶液太少 D.加热时间不够6.樱桃是一种抗氧化的水果,对人体有很大的益处,樱桃中含2 HOOCCHCH COOH OH,是一种羟基羧酸,具有健脾作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羟基酸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B.通常条件下,该羟基酸可以发生取代、消去和加成反应C.该羟基酸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含1 mol该羟基酸的溶液可与含3 mol氢氧化钠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7.已知下列化合物:①硝基苯;②环己烷;③乙苯;④溴苯;⑤间二硝基苯。
专题12 醇1.乙醇的物理性质2.醇类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1)沸点①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②饱和一元醇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沸点逐渐升高;③碳原子数目相同,羟基的个数越多沸点越高。
(2)溶解性甲醇、乙醇、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
这是因为这些醇与水形成了氢键。
3.醇类的化学性质醇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官能团羟基决定,由于氧原子吸引电子能力比氢原子和碳原子强,O—H键和C—O 键的电子对偏向于氧原子,使O—H键和C—O键易断裂。
以乙醇为例:【典例1】向甲醇、乙二醇、丙三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钠后收集到等体积的氢气(相同条件),则上述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3∶6 B.3∶2∶1C .4∶3∶1D .6∶3∶2【答案】D【解析】生成的氢气中的H 全部来自于醇中的羟基,由题意得:2CH 3OH ~H 2、HOCH 2CH 2OH ~H 2、,故产生1 mol H 2分别要消耗2 mol 甲醇、1 mol乙二醇、23mol 丙三醇。
醇反应实验探究1.与活泼金属钠反应钠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 2H 5OH +2Na―→2C 2522.氧化反应①燃烧a .化学方程式:CH 3CH 2OH +3O 2――→点燃2CO 2+3H 2O 。
b .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②催化氧化在空气中灼烧过的铜丝表面由黑变红,试管中的液体有刺激性气4交通警察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的仪器中含有的酸性K2Cr2O7溶液就能将乙醇氧化。
该试剂遇到乙醇时,会由橙色变成绿色,由此可以判断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3.乙醇的消去反应①将浓硫酸与乙醇按体积比3∶1混合,即将15 mL浓硫酸缓缓加(1)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24170 ℃CH2===CH2↑+H2O。
(2)该反应中乙醇分子断裂的化学键是C—O键和相邻碳上的C—H键。
(3)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醇的名词解释醇,这个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但是你真正了解它的含义吗?醇是一种化学物质的名称,是有机化合物中一类重要的官能团,同时也是一种溶剂。
在化学领域,醇是指一类含有羟基(-OH)的化合物。
它们的化学式通常为R-OH,其中R表示一个有机基团。
醇可以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其区别在于羟基的数量。
一元醇只含有一个羟基,如甲醇(CH3OH)和乙醇(C2H5OH);二元醇含有两个羟基,如乙二醇(HOCH2CH2OH);而多元醇则含有多个羟基,如甘油(HOCH2CHOHCH2OH)。
醇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的自然界和生活中。
我们对乙醇这个醇应该比较熟悉,它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同时也是酒精和饮料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除了用于饮料制作和消毒外,乙醇还被广泛用于化学工业,例如作为溶剂、反应物和起始物等。
其他醇,如丙醇、丁醇和异丙醇等,也被广泛用作溶剂和化学反应中的中性剂。
此外,醇还具有其他重要的特性和应用。
例如,它们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
醇可以作为碱和酸的中和剂,参与酸碱中和反应。
它们还可以作为试剂,在有机合成和药物研究中扮演关键角色。
许多药物和抗生素都含有醇类结构,这使得醇成为药物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此外,醇还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例如,醇是一类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较低的沸点。
这使得醇成为一种理想的溶剂,广泛应用于涂料、油墨和染料工业。
此外,醇具有较高的极性,使它们在水中溶解度较高。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醇作为溶剂可以被广泛使用,适用于许多水基体系。
总结起来,醇是一类化学物质的名称,它们含有羟基,并可以根据羟基的数量和位置分类。
醇作为一种溶剂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和生活中的饮料制作等领域。
此外,醇还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和化学性质,在有机合成和药物研究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正因为如此,对醇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对于化学领域和生物科学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醇这个词,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及,但是对于它的完整解释还是有许多人所不了解的。
乙醇性质知识点总结一、物理性质1.外观与性状乙醇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的刺鼻气味。
它在室温下呈液态,但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汽化,形成可燃的蒸气。
在高温下,乙醇可以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
2.溶解性乙醇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
这是因为乙醇与水具有良好的亲水和亲油性,使得它在水中能够充分溶解。
此外,乙醇还可以溶解许多有机物,如酮类、醚类、酯类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和化学分离中。
二、化学性质1.酸碱性乙醇在水中呈微弱的酸性。
它能够与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乙醇盐,并释放出氢气。
例如,乙醇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产生乙醇钠和水:CH3CH2OH + NaOH → CH3CH2ONa + H2O2.氧化性乙醇是一种能够发生氧化反应的有机物。
在氧气或氧化剂的作用下,乙醇能够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乙酸或二氧化碳。
例如,乙醇在氧气的存在下,可以发生部分氧化反应,生成乙醛:2CH3CH2OH + O2 → 2CH3CHO + 2H2O3.还原性乙醇是一种能够发生还原反应的有机物。
在还原剂的作用下,乙醇能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对应的烷烃。
例如,乙醇在氢气的存在下,可以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乙烷:CH3CH2OH + H2 → CH3CH3 + H2O4.酯化反应乙醇是一种能够发生酯化反应的有机物。
在酸性条件下,乙醇能够与酸酐或酸酯反应发生酯化反应,并生成相应的酯。
例如,乙醇可以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H3CH2OH + CH3COOH → CH3COOCH2CH3 + H2O三、用途1. 工业应用在工业上,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广泛用于化工生产、油漆、清洗剂等领域。
此外,乙醇还被用作汽油的添加剂,能够改善燃料的燃烧性能,降低尾气排放的有害物质。
2. 医药应用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原料,用于制备多种药物,如消毒酒精、药用酒精等。
此外,乙醇还可以作为口服药、外用药、注射药等的载体和溶剂,被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
醇【学习目标】1、了解醇类的结构特点、一般特性和用途;2、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
【要点梳理】要点一、醇的定义1.醇是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或者说醇是烃分子中饱和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所形成的化合物。
—OH 是醇类物质的官能团。
2.醇的分类。
根据醇分子中含有的醇羟基的数目,可以将醇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等。
一般将分子中含有两个和两个以上醇羟基的醇分别称为二元醇和多元醇。
3.醇的通式。
一元醇的分子通式为R —OH ,饱和一元醇的分子通式为C n H 2n+1—OH 。
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醇与饱和一元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要点二、醇的物理性质1.低级的饱和一元醇为无色中性液体,具有特殊的辛辣气味。
2.常温常压下,碳原子数为1~3的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碳原子数为4~11的醇为油状液体,仅部分可溶于水;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高级醇为无色无味的蜡状固体,不溶于水。
3.醇的沸点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的沸点。
4.醇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要点三、醇的化学性质醇发生的反应主要涉及分子中的C —O 键和H —O 键:断裂C —O 键脱掉羟基,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断裂H —O 键脱掉氢原子,发生取代反应。
此外醇还能发生氧化反应。
1.消去反应。
2.取代反应。
CH 3CH 2OH+HBr H +∆−−−→CH 3CH 2Br+H 2O CH 3CH 2CH 2OH+HBr H +∆−−−→CH 3CH 2CH 2Br+H 2O C 2H 5OH+H —OC 2H 5140C ︒−−−−→浓硫酸C 2H 5—OC 2H 5+H 2O此外醇与钠、羧酸的反应也都属于取代反应。
如:2C 2H 5OH+2Na →2C 2H 5ONa+H 2↑3.氧化反应。
①大多数醇能燃烧生成CO 2和H 2O 。
C n H 2n+1OH+32n O 2−−−→点燃nCO 2+(n+1) H 2O ②在Cu 作催化剂时醇能被氧气氧化为醛或酮。
醇类性质知识点总结在醇类物质中,酒精的性质是相对特殊的。
本文将介绍酒精的一些基本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危险性等方面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种物质。
一、物理性质1. 外观: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呈水样清澈。
2. 气味:酒精具有一种刺鼻的气味,而且有一定的挥发性,即使在室温下也会慢慢挥发。
3. 沸点:酒精的沸点为78.5℃,比水的沸点要低。
4. 密度:酒精的密度为0.789g/cm³,比水稍小。
5. 溶解性:酒精能够与水和许多有机溶剂相溶,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二、化学性质1. 氧化:酒精能够与氧气进行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和乙酸,这是由于乙醇的α-C-H键与氧发生氧化反应形成的。
2. 与酸反应:酒精能够与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类物质。
3. 与碱反应:酒精在铝酸催化下能够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4. 与卤素反应:酒精能够与卤素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相应的卤代物。
5. 与氢卤酸反应:酒精能够与氢卤酸发生氢卤酸化反应,生成相应的卤代物。
6. 酸碱中和反应:酒精的羟基部分能够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乙氧根。
7. 蒸馏:酒精能够通过蒸馏的方法进行纯化。
三、危险性1. 易燃:酒精是一种易燃物质,其气体混合物与空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爆炸性的反应。
2. 毒性:酒精是一种有毒物质,长期的饮用或滥用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特别是对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
3. 易挥发:酒精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在室温下就能够慢慢挥发,要注意避免长期接触高浓度的酒精蒸汽。
4. 腐蚀性:酒精对皮肤和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要注意避免接触或吸入过多的酒精气体。
综上所述,酒精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的化合物,但同时也是一种有毒、易燃的物质,应当慎重使用。
以上是对酒精的一些基本性质进行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醇》知识点总结1.醇的定义:除苯环外的烃基与羟基(—OH)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2.饱和醇的通式:C n H2n+2O(n≥1),其中有2n+1个C-H键,1个O-H键,n-1个C-C键。
3.醇的命名:(1)选主链:选含—OH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为某醇;(2)编号:从靠近—OH最近的主链的一端开始编号;(3)命名:取代基编号-取代基-羟基编号某醇;如,命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醇的物理性质:(1)状态:C1-C4是低级一元醇,C5-C11为油状液体,C12以上是无色蜡状固体。
(2)溶解度:低级的醇能溶液水,且溶解度随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
三个以下的碳原子的一元醇可以和水混溶。
高级醇几乎不溶于水。
(3)沸点:醇的沸点比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卤代烃的沸点要高,因为醇分子间存在氢键。
如CH3CH2OH沸点比CH3CH2Cl的沸点高。
5.醇的化学性质:与乙醇类似,(1)可以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2)分子内和分子间的脱水反应,分别生成烯烃和醚;(3)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或酮;(4)氧化反应,如燃烧反应,使酸性KMnO4褪色,使酸性KCr2O7变色;(5)与氢卤酸发生代反应生成卤代烃;6.醇的催化氧化规律:醇的催化氧化生成醛或酮。
R—CH2OH结构的醇,被氧化成醛:(2)与—OH相连碳原子上只有一个氢原子的醇,即结构的醇,被氧化成酮:(3)与—OH相连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即结构的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例1.乙醇催化氧化为乙醛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情况可表示如图:下列醇能被氧化为醛类化合物的是(C)A. B. C. D.例2.写出C4H10O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简式,并对属于醇类的物质命名。
例3.某有机物0.1mol恰好在10.08L氧气中(标准状况下)完全燃烧,燃烧产物通过浓硫酸,浓硫酸质量增加7.2g,再通过石灰水,生成白色沉淀30g,试推断有机物的分子式,并写出其可能的结构简式。
醇一、醇的概念定义:(1)醇分子中含有羟基,且羟基个数不限,但不存在1个C原子上连有2个羟基的醇,因为这样的醇不稳定:(2)羟基连接在链烃基上的是醇,但没有羟基连在烯键(或炔键)C原子上的醇,因为这样的醇也不稳定。
(3)羟基连在苯环上的不是醇,羟基连在苯环的侧链上的是醇。
(4)此外,羟基连在环烷基(或环烯基)的C原子上的也是醇。
例 1 ,叫做异戊二烯.已知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可写为,式中以线示键,线的交点与端点处代表碳原子,并用氢原子数补足四价,但C、H原子未标记出来,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A.维生素A的分子式为C20H30OB.维生素A是一种易溶于水的醇C.维生素A分子中有异戊二烯的碳链结构D.1 mol维生素A在催化剂作用下最多可与7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例2.下列物质的名称中,正确的是()A.1,1-二甲基-3-丙醇B.2-甲基-4-丁醇C.3-甲基-1-丁醇D.3,3-二甲基-1-丙醇二、常见醇的种类和组成①按醇分子里的羟基数: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②按醇分子里的烃基是否饱和:饱和醇和不饱和醇③按烃基种类:脂肪醇和芳香醇说明:所有烃的含氧衍生物都可用通式3表示。
例3.二甘醇可用作溶剂、纺织助剂等,一旦进入人体会导致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
二甘醇的结构简式是HO-CH2CH2-O—CH2CH2-OH。
下列有关二甘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不能发生消去反应B.能发生取代反应C.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D.符合通式C n H2n O3三、醇的同分异构现象①醇分子内,因羟基位置不同产生同分异构体,因碳链的长短不同产生碳链异构体。
如CH3-CH2-CH2OH与CH3-CH2-CH2-CH2OH与②醇和醚之间也存在同分异构现象,如CH3-CH2-OH与CH3-O-CH3,与均互为同分异构体。
③芳香醇的同分异构体现象更为广泛,如与(酚类)也互为同分异构体。
说明:在二元或多元醇的分子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羟基结合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时,物质不能稳定存在,在写二元或多元醇的同分异构体时,要避开这种情况。
催化剂加热、加压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1、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1)烷烃A) 官能团:无 ;通式:C n H 2n +2;代表物:CH 4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
烷烃分子中的每个C 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物理性质:1.常温下,它们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且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均为无色。
一般地,C1~C4气态,C5~C16液态,C17以上固态。
2.它们的熔沸点由低到高。
3.烷烃的密度由小到大,但都小于1g/cm^3,即都小于水的密度。
4.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D) 化学性质: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 , ,……。
②燃烧 ③热裂解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④烃类燃烧通式: O H 2CO O )4(H C 222y x y x t x +++−−−−→−点燃 ⑤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通式: O H 2CO O )24(O H C 222y x z y x z y x +-++−−−−→−点燃E) 实验室制法:甲烷:3423CH COONa NaOH CH Na CO +→↑+注:1.醋酸钠:碱石灰=1:3 2.固固加热 3.无水(不能用NaAc 晶体) 4.CaO :吸水、稀释NaOH 、不是催化剂(2)烯烃:A) 官能团: ;通式:C n H 2n (n ≥2);代表物:H 2C=CH 2 CH 4 + Cl 2CH 3Cl + HCl 光CH 3Cl + Cl 2CH 2Cl 2 + HCl 光CH 4 + 2O 2CO 2 + 2H 2O 点燃CH 4C + 2H 2高温 隔绝空气C=C 原子:—X原子团(基):—OH 、—CHO (醛基)、—COOH (羧基)、C 6H 5— 等化学键: 、—C ≡C — C=C 官能团CaO △催化剂B) 结构特点:键角为120°。
《自然科学》第六单元测试题1.下列化合物中是碱性化合物的是( )。
[单选题] *A.NaOH(正确答案)B.HCIC.H2CO3D.H2SO4答案解析:从我们的学习可以知道,四个选项中,BCD三种物质都是酸,只有A 选项为碱,所以选A2.两种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4,则混合前两种溶液的pH值可能是( )。
[单选题] *A.4和6B.2和5(正确答案)C.8和10D.5和11答案解析:两种溶液混合后得到的pH,一定是处于两种溶液混合前的pH之间3.下列气体中,有臭鸡蛋气味的是( )。
[单选题] *A.HCIB.CO2C.H2S(正确答案)D.NH3答案解析:【答案】:C 氯化氢其他有酸味,二氧化碳其他无色无味,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硫化氢气体有臭鸡蛋气味。
4.下列物质中属于单糖的是( )。
[单选题] *A.麦芽糖B.淀粉C.蔗糖D.葡萄糖(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答案】:D 糖类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单糖的代表物有葡萄糖、果糖和核糖。
5.人的胃液里含有的酸是( )。
[单选题] *A.稀盐酸(正确答案)B.稀硫酸C.稀硝酸D.稀乙酸答案解析:【解析】:A 人的胃液中含有稀盐酸。
6.苏打的化学式是( )。
[单选题] *A.NaHCO_3B.Na_2CO_3(正确答案)C.NaCID.CaCO_3答案解析:【解析】:B 碳酸钠的俗称是苏打。
7.下列关于乙醇物理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A.乙醇易挥发B.乙醇是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C.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沸点比水高(正确答案)D.乙醇在常温常压下,密度比水小答案解析:【解析】:C 乙醇在常温下沸点比水低。
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单糖的是( )。
[单选题] *A.果糖B.葡萄糖C.核糖D.蔗糖(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析】:D 蔗糖属于二糖不属于单糖。
9.下列选项中属于酸性化合物的是() [单选题] *A.HCI(正确答案)B.Zn(OH)2C.NaOHD.Fe(OH)3答案解析:【解析】:A 酸性化合物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完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10.下列选项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高三乙醇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化学式和性质
1、化学式:C2H5OH
2、密度:0.789 g/cm³
3、熔点:-114.1°C
4、沸点:78.37 °C
5、燃烧性:乙醇易燃,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
二、物理性质
1、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2、气味:有特殊气味
3、可溶性:与水混溶
三、化学性质
1、酯化反应:与酸反应生成酯
2、氧化反应:乙醇可以通过氧化反应生成醛、酮、羧酸等化合物
3、还原反应:乙醇可以被还原成乙烷
4、醚化反应:与醚反应生成醚
5、脱水缩聚反应:乙醇可以脱水缩聚生成乙烯
四、制备方法
1、自然发酵:通过果汁或谷物等发酵产生的乙醇
2、人工合成:石油化工过程中合成的乙醇
五、应用领域
1、工业上用作溶剂和原料
2、饮料中用作酒精成分
3、药物中用作溶剂和原料
4、燃料领域中用作生物燃料
5、化妆品中用作原料
六、毒性和危害
1、乙醇在高浓度下具有毒性,可导致中毒
2、长期大量摄入乙醇会对肝脏造成损害
3、乙醇在高温下易燃,应注意安全使用
七、环境影响
1、乙醇的生产过程会造成环境污染
2、乙醇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气候变化
八、乙醇和健康
1、适量饮酒可以对心血管系统有益
2、过量饮酒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
九、乙醇与社会
1、乙醇作为酒精成分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
2、乙醇的生产和使用对经济和社会都有重要影响
以上就是关于高三乙醇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1.醇的物理性质(1)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________的沸点高,这是由于醇分子中羟基的__________与另一醇分子中羟基的________相互吸引,形成________。
(2)饱和一元醇,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强,沸点________。
(3)甲醇、乙醇、丙醇等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同碳原子数的醇,羟基数目越多,沸点________,这是因为羟基数目增多,使得分子间形成的________增多增强。
2.醇的化学性质醇在起反应时,________(填序号)键容易断裂,氢原子可以被取代,如乙醇和钠反应;_________(填序号)键也易断裂,羟基能被脱去或取代,如乙醇的消去反应和取代反应。
(1)消去反应(依据课本51页实验3-1回答问题)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乙醇分子断裂的化学键是________(填序号);配制反应所需的混合液体时的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 浓硫酸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烧瓶中的液体混合物会逐渐变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条件为“加热,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170℃”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乙烯气体中会有________等杂质气体,用________溶液除去这些杂质。
(2)取代反应 乙醇与液氢溴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_________, 反应中乙醇分子断裂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氧化反应 ①写出乙醇在铜或银催化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乙醇燃烧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醇还可以__________溶液氧化,氧化过程为:CH 3CH 3OH −→−]O [CH 3CHO −→−]O [C H 3COOH 思考:关于醇类物质发生消去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情况分析: (1)以下醇类,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__________ 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类具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章有机化合物(B)第1课时认识有机化合物知识点一有机物的分类与命名(一)有机物的分类1.按碳的骨架分类[提醒]分子中不含苯环,而含其他碳环结构的化合物属于脂环化合物。
2.按官能团分类(1)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类—NH[提醒]①苯环不属于官能团。
②含醛基的物质不一定为醛类,如:HCOOH、HCOOCH3、葡萄糖等。
(二)有机物的命名1.烷烃的习惯命名法2.烷烃的系统命名法(1)命名三步骤(2)编号三原则3.烯烃和炔烃的命名4.苯的同系物的命名(1)习惯命名法(2)系统命名法将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编号,以某个甲基所在的碳原子的位置为1号,选取最小位次号给另一甲基编号。
如邻二甲苯也可叫作1,2二甲苯,间二甲苯也叫作1,3二甲苯,对二甲苯也叫作1,4二甲苯。
5.烃的含氧衍生物的命名(1)醇、醛、羧酸的命名(2)酯的命名合成酯时需要羧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命名酯时“先读酸的名称,再读醇的名称,后将‘醇’改‘酯’即可”。
如甲酸与乙醇形成酯的名称为甲酸乙酯。
[提醒]①有机物系统命名中常见的错误a.主链选取不当(不包含官能团,不是主链最长、支链最多);b.编号错(官能团的位次不是最小,取代基位次之和不是最小);c.支链主次不分(不是先简后繁);d.“”、“,”忘记或用错。
②系统命名法中四种字的含义a.烯、炔、醛、酮、酸、酯……指官能团;b.二、三、四……指相同取代基或官能团的个数;c.1、2、3……指官能团或取代基的位置;d.甲、乙、丙、丁……指主链碳原子个数分别为1、2、3、4……。
知识点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1.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2.同系物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
如CH3CH3和CH3CH2CH3、CH2===CH2和CH3—CH===CH2。
3.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碳骨架不同如CH3—CH2—CH2—CH3和官能团位置不同[提醒]常考的官能团异构①C n H2n:单烯烃、环烷烃;②C n H2n-2:单炔烃、二烯烃、环烯烃、二环烃;③C n H2n+2O:饱和一元醇、饱和一元醚;④C n H2n O:饱和一元醛、饱和一元酮、烯醇、烯醚、环醇、环醚;⑤C n H2n O2:饱和一元羧酸、饱和一元酯、羟醛、羟酮;⑥C n H2n+1O2N:氨基酸、硝基烷。
教学目标: 1.掌握醇的结构对醇的物理性质的影响。
2.掌握简单一元醇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的特征。
教学重点:氢键的形成对醇物理性质的影响。
教学安排:I
>I2;5min
1—
一、醇的一般物理性质
低碳数的一元醇其沸点,溶解度,相对密度等都比较大,这是醇分子中羟基的强极性和醇分子可形成氢键引起的。
醇分子间的氢键加强了醇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氢键的键能约为30kJ·mol-1),导致醇的沸点较高;醇与水之间形成氢键导致了常见的醇有良好的水溶性。
较低级的一元醇常用于质子型极性溶剂。
如甲醇、乙醇、异丙醇等。
1.沸点
饱和的正构一元醇,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沸点明显增加,在常见的正构一元醇同系物中,一般相差18
℃/CH2左右。
~20
一些常用醇的物理性质表
在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时,正构醇的沸点要高于有支链的醇。
如:四个碳的丁醇的沸点分别是:
由于醇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所以醇的沸点明显高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烃、醚、卤烃、及醛、酮类化合物。
如下表中,不同物质的沸点比较:
多元醇的分子间氢键数目多,导致其沸点更高。
如乙二醇沸点为197℃,与正辛醇沸点195℃相当;而季戊四醇是固态的,其熔点高达260℃。
2.醇的相对密度(d420)
在常温下,低于十二个碳的正构饱和一元醇是液态的,d420在0.790 - 0.830之间,不饱和2020
3.醇的溶解度
低级的醇能与水混溶,如甲醇、乙醇、丙醇等。
在正构的一元醇中,随着烃基所含碳数的增多,醇的溶解度将大幅度地减小,六个碳的伯醇的溶解度已经很小了。
在芳醇中由于芳环的存在溶解度都很小。
常见的一些二元醇、三元醇可与水混溶。
对于相同碳数的丁醇或戊醇,α-C上的支链增多,溶解度增大。
在丁醇中叔丁醇的水溶性最好,这可以理解为给电子的叔丁基使羟基的氧原子上电子密度增加而有利于和水形成氢
新戊醇与水互溶,可以理解为在α-C上的叔丁基仍有较强的给电子诱导作用,使羟基上
二、醇的波谱特征
1.在醇的IR谱中,主要有两种特征的化学键伸缩振动吸收峰:一个是C-O 键,另一个是H-O 键。
游离的醇羟基H-O键伸缩振动吸收在3500~3650cm-1之间有一尖峰,缔合羟基约在3000~3500cm-1之间有伸缩振动吸收宽峰。
C-O键的伸缩振动在1050~1200cm-1出现吸收峰,不同级别的碳原子所形成的C-O键的吸收波数是不同的,如:
伯醇C-O键V伸=1050~1085c.m-1
仲醇C-O键V伸=1100~1125c.m-1
叔醇C-O键V伸=1250~1200c.m-1
2.在醇的NMR谱图中,羟基上氢原子的化学位移值一般出现在较低场处,可以是一个较宽的峰,但峰值出现的具体位置,则取决于测试所选用的溶剂、试样的浓度及测试的温度,因为这些因素都将直接影响醇分子之间氢键的形成。
对于伯醇和仲醇,羟基对α-C 上氢的化学位移的影响有明显的去屏蔽作用,一般是在3.3~4.0范围内出现α-C 上氢的NMR信号。
三、关键词
醇的物理性质,氢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