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35.50 KB
- 文档页数:4
考点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⑴1.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5N AB.1molMgCl2中含有的离子数为2N AC.1molCH4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4N AD. 7.1g C1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气体都占有相同的体积B.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C.在标准状况下,1mol水的体积约是22.4LD.标准状况下,1mol氢气氮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体积约占22.4L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2mol氧气所占的体积为22.4LB.0.5mol H2和1mol Cl2在光照条件下,完全化合生成的物质中约有6.02×1023个HCl分子C.若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所含的微粒数相同,在同温同压下,所占的体积也相同D.在标准状况下,4.48L HCl溶解于100mL水里,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 L-14. 150℃时,将1mol C5H12气体和8mol O2混合于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里,用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恢复至起始状态,此时容器内压强与反应开始前压强的比值是(提示:C5H12+ 8O25CO2+6H2O)A.5:1B.5:9C.9:11D.11:9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镁的原子质量就是镁的相对原子质量B.一个氧原子的实际质量约等于16/6.02×1023 gC.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18gD.二氧化硫的摩尔质量是64g6.对相同质量的SO2和SO3来说,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含氧原子个数比为2:3B.含硫元素质量比为5:4C.含氧元素质量比为6:5D.含硫原子个数比为1:17.三种正盐的混合物溶液中含有0.2molNa+、0.25molMg2+、0.4molCl-,则SO42-为A. 0.1molB. 0.3molC. 0.5molD. 0.15mol8.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3g金属钠变为钠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N AB.18g水所含的电子数目为N AC.8g氦气所含的分子数目为N AD.16g氧气和16g臭氧(O 3)所含的原子数不相等9.有一种氮的氧化物,其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求该氮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NOB.N2OC. NO2D. N2O510.将a g氯化钾溶于1.8L水中,恰好使K+离子数与水分子数之比为1:100,则a值为A. 0.745B. 0.39C. 39D. 74.511.在反应A+B=C+2D中,已知2.9gA与4.9gB完全反应,生成6.0gC,又知道D的式量为18,则A的式量是A.29B.40C.58D.8612. 在同温、同压条件下,两种物质的量相同的单质气体之间的关系A.体积都是22.4 LB.具有相同的体积C.都是双原子分子D.具有相同的原子数目13.含有相同分子数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其质量比是,摩尔质量比是,物质的量比是,所含氧原子数比是,碳原子个数比是。
第2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3课时基 础 巩 固一、选择题1.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1的是( D )A .将40 g NaOH 固体溶解于1 L 水中B .将22.4 L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 溶液C .将1 L 10 mol·L-1的浓盐酸与9 L 水混合D .10 g NaOH 固体溶解在水中,配制成250 mL 溶液解析:A 项,NaOH 固体溶于1 L 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1 L ,故NaOH 溶液的浓度不是1 mol·L -1;B 项,22.4 L HCl 气体所处的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不确定,其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 mo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一定是1 mol·L -1;C 项,混合后溶液体积并不是10 L ,则浓度不是1 mol·L -1;D 项,c (NaOH)=n (NaOH )V =10 g40 g·mol -10.25 L=1 mol·L -1。
2.从2 L 1 mol·L -1 NaOH 溶液中取出100 mL ,下列有关这100 mL 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 .浓度为0.1 mol·L -1B .浓度为1 mol·L -1 C .含NaOH 4 gD .含NaOH 0.1 mol解析: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浓度不变,但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和质量因体积的不同而不同。
取出的100 mL 溶液中,n (NaOH)=1 mol·L -1×0.1 L =0.1 mol ,m (NaOH)=40 g·mol -1×0.1 mol =4 g 。
3.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关于0.2 mol·L -1硝酸钡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1 L 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是0.6N A B .1 L 溶液中含有0.2N A 个NO -3 C .500 mL 溶液中含有0.2N A 个NO -3 D .500 mL 溶液中Ba 2+浓度为0.2 mol·L -1解析:1 L 溶液中所含Ba 2+和NO -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 mol 、0.4 mol ,即含有0.2N A个Ba 2+和0.4N A 个NO -3,即阴阳离子总数是0.6N A ,A 正确,B 错误;500 mL 溶液中含有0.2N A 个NO -3,C 正确;500 mL 溶液中Ba 2+浓度就是0.2 mol·L -1,D 正确。
课时作业(一)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尔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kg 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C.1mol水分子中含有2mol氢原子和1mol氧原子D.一个NO分子的质量是a g,一个NO2分子的质量是b g,则氧原子的摩尔质量是(b-a)g·mol-1答案 C2.(2011·临沂模拟)由阿伏加德罗常数和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一个水分子的体积,不能确定的物理量有()A.1摩尔水的质量B.1摩尔水蒸气的质量C.1摩尔水的体积D.1摩尔水蒸气的体积答案 D解析(1)M=N A×m(1个分子的质量)。
(2)气体的体积受温度与压强影响。
3.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分解反应:2A(s)===B(g)+2C(g)+3D(g),若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是相同体积H2的15倍,则A的摩尔质量是()A.30g·mol-1B.60g·mol-1C.90g·mol-1D.120g·mol-1答案 C解析设2mol A完全分解,根据方程式知生成气体共6mol,其平均摩尔质量为M=2g·mol-1×15=30g·mol-1,根据质量守恒知A的摩尔质量为6 mol×30 g·mol-12 mol=90g·mol-1。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同的任何物质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B.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同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数目的原子C.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同的H2O和HF具有相同数目的电子D.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答案 D5.(2012·山西四校三联)在三个密闭的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为()A.p(Ne)>p(H2)>p(O2)B.p(H2)>p(O2)>p(Ne)C.p(O2)>p(Ne)>p(H2)D.p(H2)>p(Ne)>p(O2)答案 D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相同温度相同密度的气体,其压强与气体的摩尔质量成反比,Ne、H2、O2三种气体的摩尔质量分别为20g·mol-1,2g·mol-1、32g·mol-1,所以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为p(H2)>p(Ne)>p(O2)。
第2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4课时暑假作业1、属于定量仪器的是()A. 蒸馏烧瓶B. 容量瓶C. 干燥器D. 分液漏斗2、实验室配制250mL 0.5mo1·L﹣1NaCl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 玻璃棒B. 酒精灯C. 胶头滴管D. 容量瓶3、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结果偏高影响的是( )A. 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B. 溶解所用的烧杯未洗涤C. 定容时仰视观察刻度线D. 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4、某学生配制了100 mL 1 mol/L的硫酸溶液.然后,对溶液浓度做精确测定,且测定过程中一切操作都正确.结果测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低于1 mol/L.那么,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浓度偏低的是()①量筒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用来量取浓硫酸②将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转移到容积为100 mL的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③在转移过程中用玻璃棒引流,因操作不慎有少量溶液流到了容量瓶外面④最后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马上用胶头滴管吸去多余的水,使溶液凹液面刚好与刻度线相切A.②③④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5、以下仪器,用蒸馏水洗净后便可立即使用而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误差的是()①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②中和滴定用的滴定管③容量瓶④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用于称量的小烧杯⑤量筒(量取浓H 2SO 4用)A.①②⑤B.①③C.②④⑤D.①⑤6、将a %的某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掉m g 水(溶质不挥发,且蒸发过程中无溶质析出),所得溶液体积为V L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蒸发前的2倍.设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则蒸发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mol/L 2VM maB .mol/L 100MV maC .mol/L 220MV maD .mol/L 50MVma 7、铜与1mol/L 的硝酸反应,如果NO 浓度下降0.2mol/L ,则溶液中c(H +)同时下降(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 .0.2mol·L1- B .0.4mol·L 1- C .0.6mol·L 1- D .0.8mol·L 1- 8、下列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0.1mol·L -1的是A .将0.1mol 氨充分溶解在1L 水中B .将10g 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与990g 水混合C .将8g 三氧化硫溶于水并配成1L 溶液D .将0.1mol 氧化钠溶于水并配成1L 溶液 9、某学生的实验报告中有下列数据,其中合理的是 (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 氯化钠 ②用100mL 的量筒量取21.48mL 盐酸 ③用容量瓶配制216mL 1mol·L -1的氯化钠溶液 ④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mL H 2SO 4溶液⑤用广泛pH 试纸测定H 2SO 4溶液的pH 的3.2A .①④B .②④C .③⑤D .②⑤10、将标准状况下的NH 3(g)溶于水中,得到密度为b g·cm -3的氨水a g ,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 -1,则溶于水中的NH 3(g)的体积是A.174.22c LB.b ac 10004.22 LC. LD. L11、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最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
第二单元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90分钟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Ar 40 Ag 108 Ba 137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中国科学家利用干冰和金属钠在不锈钢反应釜中反应合成出微米级金刚石,其反应为CO2(s)+Na金刚石+石墨+Na2CO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B.11.5 g金属钠的物质的量为0.5 molC.44 g 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D.Na2CO3的摩尔质量为106 g解析: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D项错误。
答案:D2.用98%的浓H2SO4(密度为1.84 g·mL-1)配制1 mol·L-1的稀H2SO4 100 mL,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下列仪器:①100 mL量筒②10 mL量筒③50 mL烧杯④托盘天平⑤100 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按使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②⑥③⑦⑤B.④③⑤⑦⑥C.①③⑦⑤⑥D.②⑤⑦⑥解析:稀H2SO4的配制过程为:①计算出所需浓溶液的体积,本题所需浓H2SO4的体积为5.4 mL;②选用合适的量具量取浓H2SO4,本题应选用10 mL量筒,并且最终要用胶头滴管滴加浓H2SO4,使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③稀释浓溶液,本题应先将水倒入烧杯中,再沿玻璃棒缓缓将浓H2SO4注入水中;④将冷却至室温的稀溶液转移到相应容积的容量瓶中;⑤定容。
答案:A3.下列各组物质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0.4 mol O2和8.96 L CO2B.体积相同、密度相同的N2和C2H4C.16 g N2和16 g O2D.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解析:A项没有指明气体所处状态,错误;由体积和密度相同可知其质量也相同,又由于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相同,所以其分子数一定相等,B项正确;C项中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不同,所以其分子数不相等,错误;D项没有指明压强,错误。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综合练卷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B.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gC.1mol OH-的质量是17g D.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mol气体所占的体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升氧气中一定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氧分子B.1摩氧气的质量是32克C.1摩氧气与1摩二氧化碳中的原子个数相等D.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克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A.N A个N2分子和N A个CO分子所含的电子数相等B.在标准状况下,11.2L氖气中含有N A个氖原子C.2 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4N A个Na+D.N A个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水的摩尔质量4.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1mol氯化氢气体的质量等于N A个氯化氢分子的质量之和B.常温常压下1 mol NO2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 A个NO3-离子C.121 g CCl2F2所含的氯原子数为N AD.62 g Na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2-离子数为N A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A.1摩醋酸的质量与N 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相等B.N A个氧分子和N 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1C.28 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D.在标准状况下,0.5N A个氯气分子所占体积约是11.2 L6.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2.3 g钠由原子变为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 AB.在常温常压下,1 mol氩气含有的原子数为2N AC.标准状况下2.24 L氨气所含电子总数为0.1N AD.在常温常压下,62 g Na2O中含有O2-离子数为N A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 mol CH4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4N A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C.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8.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0.1mol·L-1的稀硫酸100mL中含有硫酸根个数为0.1N AB. 1molCH3+(碳正离子)中含有电子数为10N AC. 2.4g金属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D.12.4g白磷(分子式为P4)中含有磷原子数为0.4N A9.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原子个数相同的是()A.9g水和0.75mol一氧化碳B.10g氢气和10g氧气C.22.4mL氢气(标况)0.1mol氮气D.22g二氧化碳和16.8L溴单质10.下列各物质中含氮原子数最多的是()A.0.1molNH4Cl B、0.1molNH4NO3C、1.204×1023CO(NH2)2 D.0.2molNH3.H2O11.标准状况下,11.2升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A.11克B.22克C.44克D.5.6克12.已知标准状况是指0℃、1.01×105Pa,现有20℃、1.01×105Pa时的22.4LH2,它的物质的量是()A.1 mol B.<1 mol C.>1 mol D.无法判断13.任何气态物质,在同温同压下,如果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的()A.体积也相同 B.密度也一定都相同C.体积都约是22.4升D.所含的分子数不同14.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4个容器中分别装有4种气体。
练习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2020·中宁县中宁中学高一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N2的质量是14gB.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gC.H2O的摩尔质量是18 g /molD.1mol HCl的质量是36.5g/mol2.(2019·云南省高一期末)据某权威刊物报道,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H3分子,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H3和H2,下列各项中一定相等的是()A.分子数B.原子数C.体积D.质量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标准状况下,6.02×1023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4 L②0.5 mol H2所占体积为11.2 L③标准状况下,1 mol H2O的体积为22.4 L④常温常压下,28 g CO与N2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为2N A⑤各种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1⑥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气体的分子数相同A.①③⑤B.④⑥C.③④⑥D.①④⑥4.(2020·安徽省太湖中学高一期末)关于O2与O3气体,下列比值一定为2:3的是()A.若两种气体所占体积相同,两种气体的质量之比B.若温度及压强相同,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C.若两种气体原子数相同,两种气体的质子数之比D.若两种气体的质量相同,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之比5.(2019·永昌县第四中学高一期中)将5mol·L-1盐酸10mL稀释到100mL,再取出5mL,这5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05mol·L-1B.0.5mol·L-1C.0.1mol·L-1D.0.25mol·L-16.欲配制100 mL 1.0 mol/L Na2SO4溶液,下列方法正确的方法是()A.将14.2 g Na2SO4溶于100 mL水中B.将32.2 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C.将20 mL5.0 mol/L Na2SO4溶液加80 mL蒸馏水稀释D.将14.2 g Na2SO4溶于85.8 g蒸馏水中7.请回答下列问题:(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N2和SO2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原子总数之比为____________,摩尔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
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作用第一节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原创)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25℃时,pH =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 -数目为0.2N AB .标准状况下,2.24 L Cl 2与过量稀NaOH 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 AC .室温下,21.0 g 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 AD .标准状况下,22.4 L 乙醛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N A2.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5.6 L 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 AB .标准状况下,14 g 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 AC .标准状况下,22.4 L 任意比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均为N AD .标准状况下,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 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 A3.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标准状况下某O 2和N 2的混合气体m g 含有b 个分子,则n g 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L)应是( )A.22.4nb mN AB.22.4mb nN AC.22.4nN A mbD.nbN A 22.4m4.(原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48 g O 3气体含有6.02×1023个O 3分子B .常温常压下,4.6 g NO 2气体含有1.81×1023个NO 2分子C .0.5 mol/L CuCl 2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Cu 2+D .标准状况下,33.6 L H 2O 含有9.03× 1023个H 2O 分子5.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合物X 受热分解:2X=====△A ↑+2B ↑+4C ↑测得反应后生成的混合气体对H 2的相对密度为11.43,相同条件下,X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11.43B .22.85C .80.01D .160.026.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 L 苯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 AB .0.1 mol/L 的硫酸铜溶液中含铜离子数为0.1N AC .0.1 mol 18 8O 原子中含中子数为N AD .4.6 g NO 2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1N A7.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4 g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N A B.1 L 0.1mol/L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 AC.1 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醇的分子数为N A8.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7.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为0.5N AB.标准状况下,5.6 L一氧化氮和5.6 L氧气混合后的气体中分子总数为0.5N AC.常温常压下,17 g甲基(—14CH3)所含的中子数为9N AD.7.8 g过氧化钠粉末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跟踪检测(一)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1.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分子或原子上形成空气负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
O错误!就是一种空气负离子,其摩尔质量为()A.33 g B.32 gC.33 g·mol-1D.32 g·mol-1解析:选D O错误!相对分子质量为32,故摩尔质量为32 g·mol-1.2.(2017·临沂模拟)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分子数为N AB.常温常压下,17 g NH3所含的原子数为4N AC.1 mol Na2O2与H2O完全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D.0.1 mol·L-1Na2CO3溶液中含有的Na+数为0.2N A解析:选B标准状况下,CCl4是液体,A项错误;1 mol Na2O2与H2O完全反应,转移N A个电子,C项错误;因题中未给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0。
1 mol·L-1Na2CO3溶液中含有的Na+数目,D项错误。
3.黑索金是一种爆炸力极强的烈性炸药,比TNT 猛烈1。
5倍。
可用浓硝酸硝解乌洛托品得到黑索金,同时生成硝酸铵和甲醛(HCHO)。
则反应中乌洛托品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3 B.1∶3C.1∶4 D.2∶5解析:选C由乌洛托品和黑索金的结构可知,乌洛托品的分子式是C6H12N4,和硝酸生成黑索金(分子式为C3H6N6O6)、硝酸铵和甲醛,根据氮元素守恒可知,乌洛托品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4.相同温度和压强下,3体积的X2气体与6体积的Y2气体化合生成6体积的气态化合物A,则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A.XY B.X3Y2C.X2Y3D.XY2解析:选D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完全反应时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系数之比,所以3体积的X2气体与6体积的Y2气体化合生成6体积的气态化合物A,可以表示为:3X2+6Y2===6A,根据原子守恒,所以A为XY2,故选D。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练习题1.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 ·mol -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A.M gB.M 1gC.gD.g 2.若50滴水正好是m mL;则1滴水所含的分子数是A.m ×50×18×6.02×1023B.×6.02×1023C.×6.02×1023D.3.在标准状况下;若V L 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为n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A.4.22VnB.V n 4.22C.6.5Vn D.V n 6.5 4.有一真空瓶质量为1m ;该瓶充入空气后质量为2m ..在相同状况下;若改为充入某气体A 时;总质量为3m ..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12m m ×29B.13m m ×29C.1213m m m m --×29D.1312m m m m --×29 5.同温同压下;气体A 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2;体积比为1∶4;气体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16B.17C.44D.646.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B.标准状况下5.6L 二氧化碳C.4℃时5.4mL 水D.10g 氖7.300mL 某浓度的NaOH 溶液中含有60g 溶质..现欲配制1mol ·L -1NaOH 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A.1∶4B.1∶5C.2∶1D.2∶38.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 2和CO 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密度比为16∶11B.密度比为11∶16C.体积比为16∶11D.体积比为11∶169.n molN 2和n mol 14CO 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B.在同温同压下密度相等C.在标准状况下质量相等D.分子数相等10.将标准状况下的a LHClg 溶于1000g 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g ·cm -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4.22a mo1·L -1 B.22400ab mol ·L -1C.a ab 5.3622400+mol ·L -1 D.aab 5.36224001000+mol ·L -1 11.如果a g 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 ;则c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应表示为式中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A.L 4.22A N a bc ⋅ B.L 4.22A N c ab ⋅ C.L 4.22A N b bc ⋅ D.L 4.22AN ac b ⋅ 12.某位同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A.所用NaOH 已经潮解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C.有少量NaOH 溶液残留在烧杯里D.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2.4gNaOH 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13.在4℃时向100mL 水中溶解了22.4LHCl 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得后形成的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 ·L -1B.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D.所得溶液的体积为22.5L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物质的体积为22.4L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也相等C.1molH和1molHe中;所含的分子数相同、原子数相同、质量也相同2;其质量可能为8gD.体积为6L的O215.配制0.25mol·L-1的NaOH溶液100mL;某学生操作如下:①用托盘天平称出1.00g氢氧化钠:将天平调好零点;再在两盘上各取一张同样质量的纸;把游码调到1.00g的位置上;于左盘放粒状氢氧化钠至天平平衡;取下称好的氢氧化钠;并撤掉两盘上的纸..②把称好的氢氧化钠放入一只100mL的烧杯中;加入约10mL水;搅拌使之溶解;溶解后立即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移至一只100mL的容量瓶内;加水至离刻度线约2cm处;用滴管加水至刻度线..③写出一个标有配制日期的“0.25mol·L-1NaOH溶液”的标签;贴在容量瓶上密闭保存..指出上述操作中的7处错误:1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16.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5g·cm-3;用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构表明;在棱长为1×10-7cm的立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求此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17.1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100mL1.84mol·L-1的稀硫酸;若实验仪器有:A.100mL量筒;B.托盘天平;C.玻璃棒;D.50mL容量瓶;E.10mL量筒;F.胶头滴管;G.50mL烧杯;H.100mL容量瓶;实验时应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填入编号:________..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填编号________..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2~3cm处;用滴管加蒸馏水到标线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标线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F.往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18.已知某饱和氯化钠溶液体积为VmL溶液密度为dg/cm3;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溶液中含NaCl的质量为mg..1用w表示在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是..2用m、V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3用w、d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4用c、d表示溶液的质量分是答案及详解:1.C解析:摩尔质量指的是1摩尔物质的质量;即6.02×1023个粒子的质量;因此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可用g表示..2.B解析:由已知;1滴水的体积为mL;又因为H2O的密度为lg·mol-3;故1滴水的质量即为g;相当于mol;所含的分子数为:×6.02×1023;答案选B..3.D解析: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则依题意;可得:×4=故=;选D..4.C解析:不管在瓶中充入何种气体;在相同状况下;其体积和物质的量均是相等的..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则根据=;得=×29..故应选C..5.D解析:设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即A的摩尔质量为g·mol-1..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则有;∶=l∶4;故=64;选D..6.C解析:物质中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最多;则物质中含原子数量最多;0.4molO2中含0.8mol原子;标准状况下5.6LCO2中所含原子为:×3=0.75mol;4℃时5.4mLH2O中含原子为:×3=0.9mol;10gNe中所含原子为:=0.5mol..7.A解析:依题意;原NaOH溶液的浓度是==5mol·L-1..设原溶液与水混合时体积不变;则以体积比1∶4稀释即成试题所要求的溶液..因此;选项A是本题答案..8.AD解析: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气体体积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的反比;即=..9.AD解析:首先要理解题意;molN2和mol14CO是物质的量相等的两种气体;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以判断A正确..N2和14CO的摩尔质量不相等N2∶28g·mol-1;而14CO:30g·mol-1;molN2和nmol14CO的质量不相等;同温同压下;它们体积相等;所以它们的密度一定不相等;在标准状况下;也属于同温0℃、同压 1.01×105Pa;所以它们只是体积相等;而质量不等;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它们的分子数一定相等..10.D解析:要求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需知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溶液的体积不等于HClg 的体积;也不等于HClg和H2O的体积之和;而要根据溶液的密度求得:〔HClaq〕=11.A解析:这是一道考查物质的量概念的选择题;正确的解题思路是从g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入手;用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求出g气体的物质的量;再乘以气体摩尔体积;求出g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即=×22.4L;然后;列比例式求出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即=;=.. 12.B解析:A、C、D都将造成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故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只有B会造成溶液体积偏小;故浓度偏高..13.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的理解并巩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相关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而不是除以溶剂的体积..向100mL水中溶解了22.4L气体后;溶液体积会发生一些变化;不再是原来的100mL..0.1L也不等于22.5L而必须已知溶液的密度才能求出溶液的体积..本题中溶剂的质量等于1g·mL-1×100mL=100g;溶质的质量等于×36.5g·mol-1=36.5g;故可求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项因溶液的体积不等于0.1L;而推知物质的量浓度不等于10mol·L-1..C项不难求出溶质质量为36.5g;溶剂质量为100g;故可求出溶质质量分数×100%=26.7%..D项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和溶质的体积之和;故所得溶液的体积不等于22.5L..所以本题答案为B..14.D解析:本题全面考查本章的几个重要概念..不仅要理解每个概念的含意;更要弄清各个概念的来龙去脉及应用前提..A考查的是气体摩尔体积;其适用范围是气体;而不是任何物质;B考查的是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中粒子个数的关系..因盐酸是一元强酸;硫酸是二元强酸;故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盐酸和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后者应是前者的两倍;C考查的是物质的量与所含粒子包括分子和原子、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D考查的是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的理解..6LO2可能是在非标准状况下;在这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可能为24L·mol-1;则该状况下的6LO2的物质的量为0.25mol;质量为32g·mol-1×0.25mol=8g..15.1NaOH应放在干燥的烧杯中称量2用过的游码未拨回原处3托盘天平只能称出0.1~0.2g;称不出1.00g4烧杯和玻璃棒未洗涤;洗涤液亦应转入容量瓶5溶解NaOH应冷却后再转移至容量瓶中6容量瓶中的溶液未摇匀7配好的溶液应及时转移到有胶塞的试剂瓶内16.20个原子的质量=·=1×10-7cm3×5g·cm-3=5×10-21g;则该元素原子的摩尔质量=5×10-21g×=150g·mol-1..所以该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150..解析: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应先求出该元素原子的摩尔质量;二者数值相等..据题意若可求出20个原子的质量;则可计算出取值为6.02×1023个原子的质量;即1mol原子的质量..点评:解题过程中学会应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如=·和新知识摩尔质量、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联系..由=和=可得==·;此种推导方法常应用在解题当中..17.1EFGCHF2BCD解析:本题是一道溶液稀释、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计算及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实验操作题..1据稀释规律=及质量分数换算为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先求出;再求出..==18.4mol·L-1;===0.01L=10mL;则需用浓H2SO4的体积为10mL;所以选10mL量筒;若用100mL 量筒则会使量取的溶液体积误差变大..问题2主要涉及的是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容量瓶只能用来定容定容时标示的温度为20℃;不能用来稀释或溶解物质;也不能长期存放溶液;因为稀释或溶解的过程中将有热效应;影响溶液的容积测定;使用容量瓶之前只能用蒸馏水洗涤;不能用待配溶液润洗容量瓶;若用待配溶液润洗会使溶质附着在容量瓶内壁;引起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点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是中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实验;不仅要掌握一些常用仪器容量瓶、量筒、天平、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等的使用方法;还应学会实验的误差分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运用练习题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氯含有6.02×1023个微粒B.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约等于6.02×1023C.钠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H2O的摩尔质量是18 g2.某气体物质的质量为6.4 g;含有6.02×1022个分子;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64B.32C.96D.1243.与3.2 g SO2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的NO2质量为A.3.2 gB.4.6 gC.6.4 gD.2.3 g4.比较1 mol N2和1 mol CO的下列物理量:①质量②分子总数③原子总数;其中相同的是A.①B.①②C.①②③D.②③5.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C3N3NH23;下列有关三聚氰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6.7%B.三聚氰胺中C、N、H的原子个数比为1∶2∶2C.三聚氰胺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7D.三聚氰胺的摩尔质量为126气体摩尔体积1. 在标准状况下;如果2.8L氧气含有n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A. n/8mol-1B. n/16mol-1C. 8nmol-1D. 4nmol-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 mol水的体积是22.4 LB.1 mol任何气体体积均为22.4 LC.在标准状况下;0.3 mol N2和0.7 mol O2混合气体总体积约为22.4 LD.通常状况下;1 mol N2的体积约为22.4 L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气体都占有相同的体积B.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C.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均约是22.4 LD.1 mol某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该气体所处的状况一定是标准状况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数是0.5NAB.标准状况下;18 g水所占的体积约是22.4 LC.32 g 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是22.4 L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的原子数相等5.关于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N2O气体和CO2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①质量相同②所含碳原子数与氮原子数相等③所含分子数相等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③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在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容量瓶前都必须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C.称好的固体试样需用纸条小心地送入容量瓶中D.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2.将4 g氢氧化钠溶解在10 mL水中;再稀释成1 L;从中取出10 mL;这10 mL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1 mol L-1B.0.1 mol L-1D.10 mol L-13.下列溶液中;氯离子浓度最大的是A.100 mL 1 mol L-1的NaCl溶液B.150 mL 1 mol L-1的MgCl2溶液C.200 mL 1 mol L-1的HCl溶液D.10 mL 1 mol L-1的AlCl3溶液答案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B解析:A项错误在于使用摩尔时没有指明微粒的名称;应为1 mol氯气约含6.02×1023个氯气分子;或1 mol氯原子约含6.02×1023个氯原子;B项正确;C项错在把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混同;应为钠的摩尔质量以g 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项错在摩尔质量的单位;应为H2O的摩尔质量是18 g mol-1..2.A解析: 6.4g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6.02×1022/6.02×1023mol-1 =0.1mol.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6.4g/0.1mol =64g/mol;当摩尔质量以g/mol作单位;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所以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3.D4.C解析:1 mol N2与1 mol CO的分子总数都是6.02×1023;两者都是双原子分子;物质的量相等时;原子总数也相等;两者的摩尔质量相等;所以物质的量相等时;质量也相等..5.D气体摩尔体积1.D2. C解析:A项水为液体;不适用气体摩尔体积;故A错误;B项未指明气体所处状况;故B错误;C项N2、O2可共存;故C正确;D项通常状况下;1 mol N2体积不是22.4 L;故D错误..3.B解析: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不同气体物质的量不一定相同;所以不一定占有相同的体积;A 错误;由阿伏加德罗定律知;B正确;水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体积也不为22.4 L;C错误;1 mol某气体若处于高温、高压或低温、低压的情况下;气体体积也可能约为22.4 L;D错误..4.C5.D解析: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种气体N2O和CO2;其物质的量相等;所含的分子数也相等;二者的摩尔质量均为44 g mol-1;故二者的质量也相等;由于二者分子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与氮原子数不同;故②错误..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A解析:容量瓶使用前都必须检查是否漏水;A项正确;容量瓶不能用待配溶液润洗;B项错误;C项错误;溶解固体应在烧杯中进行;D项错误;摇匀后凹液面应当下降;因刻度线以上内壁黏附有溶液;此时不能再加水;否则会稀释所配制溶液..2.B解析:所配制的1 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1 mol L-1;而从中取10 mL;其浓度不变.. 3.D解析:氯离子浓度大小与溶液体积无关;从各物质浓度及NaCl、MgCl2、HCl、AlCl3组成可知;各溶液中Cl-浓度为:1 mol L-1、2 mol L-1、1 mol L-1、3 mol L-1..。
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能力提升检测卷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O16 Na 23 P 31 S 32 Cl 35.5 K 39 Ca 40Fe 56 Cu 6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6*3分) 1.(2022·北京石景山·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室温下,pH 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B .等物质的量的Na 2O 和Na 2O 2含有相同数目的离子C .同温同压下,O 2和O 3的密度相同D .0.5mol/LNa 2SO 4溶液中约含有3.01×1023个Na +2.(2022·浙江·安吉县高级中学模拟预测)关于反应4Li+2SOCl 2=4LiCl+S+SO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还原剂只有LiB .SOCl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 .每转移4mol 电子,生成SO 2的体积为22.4L3.(2022·湖南师大附中模拟预测)科学家发现金星大气中存在3PH ,据此推断金星大气层或存在生命。
利用下列反应可制备3PH :42223ΔP 3KOH()+3H O 3KH PO +PH 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PH 中化学键为非极性键B .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可表示为108OC .每1mol 4P 参加反应理论上可生成22.4L 3PHD .每消耗12.4g 的4P ,则过程中转移电子数为0.3N A4.(2022·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模拟预测)过硫酸钾()228K S O 常用作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2282422K S O +2H O=4KHSO +O ↑。
过硫酸根()2-28S O 的离子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28K S O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有:1-、2-B .2-281mol S O 中含A 13N 极性共价键C .41mol KHSO 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A 3ND .22827g K S O 和水反应产生21.12L O5.(2022·天津市新华中学一模)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31g 白磷4(Р)中白磷分子总数为A NB .2L 含+K 为19.5mg/L 的矿泉水含+K 数目为3A 10N -C .由乙烯制备一氯乙烷若获得1mol 产品需A 2N 个2Cl 分子D .标准状况下,322.4L SO 与足量水反应可获得A N 个24H SO 分子 6.(2022·北京育才学校三模)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 A .7.8g Na 2O 2中含有的离子数为0.4N AB .标准状况下,等体积乙烷和苯,所含分子数相等C .等物质的量的Fe 和Cu 分别与足量的Cl 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等D .质量相同的 H 2O 和 D 2O(重水)所含的原子数不相同 7.(2022·辽宁·模拟预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钠与水,铁与水蒸气反应均得到相应的碱和氢气B .1mol Cu 分别与足量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C .1mol Fe 分别与足量Cl 2、S 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相等D .向饱和Na 2CO 3溶液中通入足量CO 2,有NaHCO 3结晶析出 8.(2022·北京海淀·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室温下,1L0.1mol·L -1盐酸中H +的数目约为6.02×1022B .标准状况下,5.6LCCl 4中所含C—Cl 键的数目约为6.02×1023C .5.6gFe 和足量Cl 2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D .室温下,pH 相同的盐酸和硫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9.(2022·黑龙江·哈尔滨三中模拟预测)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2gNaHSO 4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总数为0.3N A B .标准状况下,33.6L 氟化氢的原子数为3N AC .标准状况下,2.24LD 35Cl 分子中所含有的中子数目为1.9N A D .含4.8g 碳元素的石墨晶体中的共价键数为1.2N A 个10.(2022·北京·模拟预测)下列关于“100 mL 0.1 mol·L -1 BaCl 2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溶液中含有的微粒主要有:BaCl 2、Ba 2+、Cl -、H 2O B .若取该溶液10 mL ,其中c (Ba 2+)=0.01 mol·L -1C .若取该溶液10 mL ,恰好能与10 mL 0.1 mol·L -1 Na 2SO 4溶液完全反应D .该溶液与0.1 mol·L -1 NaCl 溶液中的c (Cl -)相等11.(2022·重庆市天星桥中学一模)溶质均为0.1mol 的m n H X H Y 、两种酸,m H X 与足量铝反应生成2H 体积为1V L (标准状况,下同):n H Y 与足量锌反应生成2H 体积为2V L 。
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反应的有哪些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写出离子方程式1.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盐酸和石灰石反应3.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4.钠和水反应5.氨水和醋酸反应6.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反应7.硫酸氢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8.氢氧化钡溶液与过量的硫酸氢钠溶液反应9.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10.澄清石灰水和少量二氧化碳溶液反应11.铁与稀盐酸反应12.铜与稀硝酸13.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硫化氢14.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15.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16.碳酸钙插入醋酸中17.氨气通入醋酸中18.硫化亚铁和盐酸反应19.碳酸氢钙和盐酸反应20.向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下列对“摩尔(mol)”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摩尔是一个单位,用于计量物质所含微观粒子的多少B.摩尔既能用来计量纯净物,又能来计量混合物C.1mol任何气体所含的气体分子数目相等D.用摩尔计量微观粒子与用纳米计量原子直径,计量思路是扩大单位2.在无土栽培中,需配置一定量含50mlNH4Cl 16molKCl 24molK2SO4的营养液。
若用KCl NH4Cl和(NH4)2 SO4三种固体为原料来配制,三者物质的量依次是A.2 64 24B.64 2 24C.32 50 12D.16 50 243.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的33.6L氯气与27g的铝充分反映,转移电子数为3N AB.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共价键的数目为19N AC.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共有NA个分子,其中氧原子数为2N AD.1L浓度为1mol 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个CO32-4. N 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0ml质量分数98%的H2 SO4,用水稀释至100ml,H2 SO4的质量分数为9.8%B.在H2 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g氧气,则转移2N A个电子C.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N A的CO ,C2H4混合气体气体体积,,质量为28gD.一定温度下,1L0.50mol L-1的NH4Cl溶液与2 L0.25mol L-1NH4Cl溶液含NH4+物质的量不同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0ml 1mol/LAl2 ( SO4 ) 3 溶液中,Al3+和SO42-离子总数为6.02×1023B.标准状况下,22.4L Cl2和HCl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总数为2×6.02×1023C.0.1mol8135Br原子中含中子数为3.5×6.02×1023D. 30g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4×6.02×1023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氧气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LB.1mol臭氧和1.5mol氧气含有相同的原子数C.等体积浓度均为1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磷酸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B. 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 个氢分子的质量之比等于4:1C.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6.02×1023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8. 设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4g镁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N AB. 1L 0. 1mol/L乙酸溶液中氢离子数为0.1N AC.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 A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 A9.设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 Cl2 与足量Fe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3 N AB.1molNO2与足量H2 O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N AC.常温常压下,46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 N AD.0. 1molFe粉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H2的分子数为0.10 N A10.已知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mol重水含有个N A D2O分子B.1g氢气含有N A个H2分子C.2mol钠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N A个H2分子D.22.4L水含有N A个H2 O分子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A.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 N AB.1molHCl气体中的粒子数与0.5mol/L盐酸中溶质粒子数相等C.在标准状况下,22.4LCH4与18gH2 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 N AD.CO和N2是等电子体,22.4L的CO气体与1molN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12.阿伏伽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24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6.02×1023B.0.1L 3mol/L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6.02×1023C.5.6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6.02×1023D.4.5g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6.02×102313. 设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11.2L的甲烷气体含有甲烷分子数为0.5 N A个B.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 N A个C.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数为0.1 N A个D.5.6g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 N A个14. 若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 Cl2 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N AB.在0℃101kpa时,22.4L氢气中含有N A个氢原子C.14g但其中含有7N A个电子D. N 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mol甲烷的质量比为7:415. 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CHCl3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3N AB.7gCnH2n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 AC.18gD2O 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N AD.1L 0.5mol/L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为0.5N A16. 设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L Cl2中含有N A个Cl2分子B.1L 0.1 mol/L Na2SO4溶液中有0.1 N A个Na+C.1mol H2与1mol Cl2中反应生成N A个HCl分子D.1molCa变成Ca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17.能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数值的是A.1mol金属钠含有的电子数B.标准状况下22.4L苯所含的分子数D.0.012kg12C所含的原子数C.1L 1 mol/L的硫酸溶液所含的H+数18. 设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 N AB.标准状况下,14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 N AC.标准状况下,22.4L任意比的氢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均为N AD.标准状况下,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19.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1.2.2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每课一练(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题6分,共42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2 mol·L-1 Ba(NO3)2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2 L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8N AB.500 mL溶液中NO3-浓度为0.4 mol·L-1C.500 mL溶液中Ba2+浓度为0.2 mol·L-1D.500 mL溶液中NO3-总数为0.2N A解析 2 L 0.2 mol·L-1 Ba(NO3)2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为1.2N A,A错误。
答案 A2.(2013·太原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L 0.1 mol·L-1碳酸钠溶液的阴离子总数等于0.1N AB.将1体积c mol·L-1硫酸用水稀释为5体积,得到0.2c mol·L-1硫酸C.将25 g无水CuSO4溶于水制成100 mL溶液,其浓度为1 mol·L-1D.将w g a%NaCl溶液蒸发掉w2g水,得到4a% NaCl溶液解析CO32-水解使阴离子的种类和数量均增加,A项错误;C项CuSO4的物质的量大于0.1 mol,则CuSO4溶液的浓度大于1 mol·L-1错误;D项若不析出晶体,得到2a%的NaCl溶液错误。
答案 B3.V L浓度为0.5 mol·L-1的盐酸,欲使其浓度增大1倍,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11.2V LB.加入10 mol·L-1的盐酸0.1V L,再稀释至1.5V LC.将溶液加热浓缩到0.5V LD.加入V L 1.5 mol·L-1的盐酸混合均匀解析A项,通入HCl气体后溶液的体积会发生变化,若溶液体积不变时所给数据是合理的,该项不合理;C项,盐酸具有挥发性,加热浓缩会导致HCl 挥发,该项不合理;D项,不同浓度盐酸混合时,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能用两溶液的体积加和,该项不合理。
化学实验中的化学计量学试题在化学实验中,化学计量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它研究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步骤和原理。
化学计量学试题是检验学生对于化学计量学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方式。
接下来,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化学实验中的化学计量学试题。
试题一:计算物质的摩尔质量问题:已知一物质的质量为40g,摩尔数为2mol,求其摩尔质量。
解答: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为:摩尔质量 = 物质质量 / 摩尔数。
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可得:摩尔质量 = 40g / 2mol = 20g/mol。
试题二: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关系问题:对于2H2 + O2 → 2H2O这个反应方程式,回答以下问题:1. 氢气和氧气的物质量比是多少?2. 氢气和水的摩尔比是多少?解答:1.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比是2:1,因此也可以得出它们的物质量比是2:32,即1:16。
2.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和水的摩尔比是2:2,即1:1。
试题三:计算理论产率和实际产率问题:在一次实验中,将10g的乙醇(C2H5OH)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化学方程式C2H5OH + 3O2 → 2CO2 + 3H2O,回答以下问题:1. 确定乙醇的摩尔数。
2. 计算理论产率和实际产率。
解答:1. 首先,计算乙醇的摩尔数。
根据乙醇的摩尔质量为46g/mol,可得:乙醇的摩尔数 = 质量 / 摩尔质量= 10g / 46g/mol ≈ 0.22mol。
2. 理论产率是指在完全反应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到的产物的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得出乙醇完全燃烧后生成2mol的CO2和3mol的H2O。
因此,CO2的质量为2mol × 44g/mol = 88g,H2O的质量为3mol × 18g/mol = 54g。
理论产率即为CO2和H2O的质量之和,即88g + 54g = 142g。
实际产率是指在实际操作中获得的产物的质量。
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精选同步习题(含解析答案)解答题专项练习一.解答题(共17小题)1.把2.72 g铁、铝混合物溶于200 mL 5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后氢氧化钠的浓度变为4.6mol•L﹣1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求:(1)反应中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2)计算该混合物中铁、铝的物质的量.2.把13g含有SiO2的CaCO3固体在高温下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剩余固体称重为8.6g.回答下列问题:(1)生成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L.(2)求原物质中含SiO2的质量.(3)计算剩余固体中各成分的质量.3.实验室需要80mL 2.0mol/L的氯化亚铁溶液,有关该溶液的配制,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该溶液需要称量FeCl2的质量是g,实验前的必要操作是,溶解了FeCl2后的必要操作是.(2)所需仪器为:托盘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玻璃棒、.(3)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无影响”或“偏低”)①配制溶液时未洗涤烧杯,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②定容、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4)溶解FeCl2样品时,往往把FeCl2固体溶解在适量浓盐酸中,再加适量蒸馏水稀释,这样做的目的是.4.填写下表:5.mol CO2中含有3g碳.标准状况下,L CO2中含有0.25mol氧原子,mol CO2中含有3.01×1023个CO2分子,它的质量是.6.有2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 的HNO3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 1.92g 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一定量的NO气体,求:(1)产生标况下NO气体的体积.(2)反应后的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7.根据阿伏加德罗理论,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所以,单位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应占有相同的体积.探究1mol固体或液态物质的相同条件下体积是否相同.下列物质均为1mol,完成下表并回答有关问题.(1)通过计算得出1mol固态或液态物质在相同条件下体积(填“相同”或“不相同”).(2)决定物质体积大小主要有三个因素:①构成物质的微粒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之间的距离.而对固态或液态物质来说,构成它们的微粒间的距离是很小的,因此1mol固态或液态的体积大小主要决定于(填序号,下同).对气态物质来说,气态分子之间的距离是分子直径的10倍左右,因此1mol气态物质的体积大小主要决定于.8.(1)实验室中需要用CuSO4•5H2O晶体配制200g 16%的硫酸铜溶液,试计算需要此晶体和水各多少克?(2)某实验室中需要93mL 1mol/L Na2CO3溶液,实验室中只有Na2CO3•10H2O 晶体,试计算需要此晶体的质量为多少克?9.某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5,气态氢化物RH3里氢的质量分数为8.82%,R元素原子核中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个.通过计算回答:(1)气态氢化物(RH3)的摩尔质量是多少?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2)R是什么元素?指出在周期表中的位置.(3)与R同周期的金属元素还有哪些?10.将0.1mol/L的稀盐酸滴加到250mL碳酸钠溶液中,生成了4.48L的二氧化碳气体(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1)求此碳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需滴加多少体积的稀盐酸?11.实验室欲配制0.5mol/L的NaOH溶液500mL:(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称量②计算③溶解④摇匀⑤转移⑥洗涤⑦定容⑧冷却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2)本实验用到的仪器已有烧杯、天平(砝码、镊子)、药匙,还缺少的仪器是:、、.(3)某同学欲称量NaOH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由图甲中可以看出,该同学在操作时的一个错误是,烧杯的实际质量为g.(4)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5)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会引起误差偏高的是(填写序号).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②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④定容时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视线偏高)⑤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用时太长⑥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12.实验室配制0.1mol•L﹣1的BaCl2溶液可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用托盘天平称取5.2g无水BaCl2晶体.第二阶段:溶解配制0.1mol•L﹣1的BaCl2溶液.第一阶段操作有如下几步:A.将游码拨到0.2g处;B.将游码拨至“0”处;C.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等质量的滤纸,调节天平两边的螺母使天平平衡;D.取走药品,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内;E.往左盘内逐步添加晶体至天平平衡;F.在右盘上放置5g砝码.(1)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B→→→A→→→(2)在E操作中,只缺少量晶体时,其操作方法是.(3)第二阶段操作,应先将5.2g BaCl2加适量蒸馏水溶解,溶解过程中使用的主要仪器有,然后将溶液转入中,再经、、后即可得到0.1 mol•L﹣1 BaCl2溶液.(4)下列操作使配制的BaCl2溶液浓度偏低的有.A.将砝码放在左盘上,BaCl2放在右盘上进行称量B.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C.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至刻度线D.整个配制过程中,容量瓶不振荡(5)100mL容量瓶中盛有100mL 0.1010mol•L﹣1的BaCl2溶液,现欲将其稀释成浓度为0.100mol•L﹣1的BaCl2溶液,所选用的仪器有:10mL量筒、1mL移液管(可准确移取0.1mL~1.00mL溶液)、酸式滴定管、胶头滴管.其简单的操作步骤是.13.标准状况下,将224L HCl 气体溶于645mL(p=1.00g/cm3)水中,所得盐酸的密度为1.20g/cm3.试求:(1)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2)标准状况下,取这种盐酸100mL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后,放出多少升气体?14.过氧化钙是一种安全无毒的物质,带有数量不等的结晶水,通常含含有部分CaO(1)称取0.542g过氧化钙样品,灼热时发生如下反应:2CaO2•xH2O2CaO+O2↑+2xH2O,得到0.003molO2,该样品中CaO2的物质的量为(2)另取同一样品0.542g,溶于适量的稀盐酸中,然后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将溶液中Ca2+全部转化为CaCO3沉淀,得到0.70g干燥的CaCO3,试计算样品中CaO的质量为.15.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上的标签,试根据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2)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25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7mol/L稀盐酸.①该学生用量筒量取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②所需的实验仪器有:①胶头滴管、②烧杯、③量筒、④玻璃棒,配制稀盐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有.③下列操作导致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填字母).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凹液面B、未恢复到室温就将溶液注入容量瓶并进行定容C、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后未干燥D、定容时仰视液面E、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3)若在标准状况下,将a L HCl气体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mL,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a.b.c.d..16.(1)工业上用氯气通入冷的石灰乳反应制漂白粉,若要制得含有效成分1.430kg的漂白粉,理论上需标准状况下氯气多少升?(2)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可制得漂白液.由于反应放热,溶液温度随之升高,就会伴有反应3Cl2+6NaOH═NaClO3+5NaCl+3H2O发生.若向200mL 4.00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反应完全,这时测得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0mol/L.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求所得溶液中次氯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17.实验室需要配制100mL 1mol•L﹣1氢氧化钠溶液,请填空:(1)实验步骤为;A.计算: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克;B.称量:在托盘天平上放两片大小、质量一样的纸,然后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左盘的上进行称量;C.溶解:把适量蒸馏水放入称得的氢氧化钠中,溶解、冷却,再把溶液移入中;D.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洗涤液与原溶液合并;E.定容:沿着玻璃棒加入蒸馏水,到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加,直到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相切;(2)配制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高的是,偏低的是,无影响的是.A.振荡、摇匀溶液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补加水B.称量时,固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未用游码)C.原容量瓶洗涤后未干燥D.移液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17小题)1.把2.72 g铁、铝混合物溶于200 mL 5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后氢氧化钠的浓度变为4.6mol•L﹣1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求:(1)反应中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2)计算该混合物中铁、铝的物质的量.【分析】发生反应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根据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可知反应的Al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该混合物中铁的物质的量.【解答】解:(1)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为:0.2L×5mol/L=1mol,反应后氢氧化钠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为:0.2L×4.6mol/L=0.92mol,则消耗的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0.92mol=0.08mol,答:反应中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8mol;(2)发生反应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设混合物中含有xmolFe,ymolAl,2Al+2NaOH+2H2O═2NaAlO2+3H2↑2 2ymol 0.08mol,解之得y=0.08,根据质量守恒,则0.08mol×27g/mol+xmol×56g/mol=2.72g,解得x=0.01,答:该混合物中铁、铝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01mol、0.08mol.【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只有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根据质量守恒计算.2.把13g含有SiO2的CaCO3固体在高温下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剩余固体称重为8.6g.回答下列问题:(1)生成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2.24L.(2)求原物质中含SiO2的质量.(3)计算剩余固体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析】(1)可能发生的反应为:SiO2+CaCO3═CaSiO3+CO2↑、CaCO3═CaO+CO2↑,无论怎样反应,CaCO3均转化为CO2,固体减小质量为二氧化碳质量,计算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根据V=nV m计算其体积;(2)根据碳原子守恒计算n(CaCO3),进而二氧化硅的质量;(3)假设二氧化硅完全转化为硅酸钙,根据方程式计算硅酸钙的质量,根据Ca 元素守恒确定剩余固体否含有CaO或SiO2,进而计算各成分的质量.【解答】解:(1)可能发生的反应为:SiO2+CaCO3═CaSiO3+CO2↑、CaCO3═CaO+CO2↑,无论怎样反应,CaCO3均转化为CO2,故m(CO2)=13g﹣8.6g=4.4g,n(CO2)==0.1 mol,则:生成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1mol×22.4L/mol=2.24L,故答案为:2.24;(2)根据碳原子守恒:n(CaCO3)=n(CO2)=0.1 mol,则:m(CaCO3)=10g,m(SiO2)=13g﹣10g=3g,答:原物质中含SiO2的质量为3g;(3)假设二氧化硅完全转化为硅酸钙,则:SiO2~CaSiO360g 116g3g m(CaSiO3)所以,m(CaSiO3)==5.8g,n(CaSiO3)==0.05mol,由Ca元素守恒可知,剩余固体中含有CaO,则m(CaO)=8.6g﹣5.8g=2.8g,答:剩余固体中CaSiO3为5.8g,CaO为2.8g.【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计算、化学方程式计算,难度不大,注意利用过量计算确定剩余物质的组成.3.实验室需要80mL 2.0mol/L的氯化亚铁溶液,有关该溶液的配制,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该溶液需要称量FeCl2的质量是25.4g,实验前的必要操作是检查容量瓶(瓶塞)是否漏水,溶解了FeCl2后的必要操作是将溶液恢复到室温.(2)所需仪器为:托盘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100ml 容量瓶.(3)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无影响”或“偏低”)①配制溶液时未洗涤烧杯,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②定容、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4)溶解FeCl2样品时,往往把FeCl2固体溶解在适量浓盐酸中,再加适量蒸馏水稀释,这样做的目的是抑制FeCl2水解,防止所配溶液浑浊.【分析】(1)依据配置溶液的体积选择容量瓶的规格,依据m=CVM计算需要溶质的质量;依据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及配置溶液的步骤解答;(2)依据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选择仪器;(3)根据c=分析实验操作对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产生的影响进行判断;(4)依据影响二价铁离子水解平衡的因素解答.【解答】解:(1)要配置80mL 2.0mol/L的氯化亚铁溶液,应选择100ml的容量瓶,需要溶质氯化亚铁的质量m=0.1L×2.0mol/L×127g/mol=25.4g;容量瓶使用前应先检查是否漏水;移液前应将溶液恢复到室温;故答案为:25.4;检查容量瓶(瓶塞)是否漏水;将溶液恢复到室温;(2)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3)①配制溶液时未洗涤烧杯,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的浓度偏低;故答案为:偏低;②定容、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溶液的浓度偏低;故答案为:偏低;(4)FeCl 2为强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eCl 2+2H 2O Fe (OH )2+2HCl ,把FeCl 2固体溶解在适量浓盐酸中,可以抑制FeCl 2水解,防止所配溶液浑浊;故答案为:抑制FeCl 2水解,防止所配溶液浑浊.【点评】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及误差分析和盐类水解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要求学生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及误差分析的方法与技巧,熟悉盐的性质.4.填写下表:【分析】根据n==计算.【解答】解:n (Fe )===5mol ,则N=nN A =5N A ; n (OH ﹣)===0.2mol ,则N=nN A =0.2N A ;m (硫酸)=nM=2mol ×98g/mol=196g ,则N=nN A =2N A ;m (Mg )=nM=0.8mol ×24g/mol=19.2g ,则N=nN A =0.8N A ;n(O2)===0.5mol,m(Mg)=nM=0.5mol×32g/mol=16g;n(NH4+)===10mol,m(Mg)=nM=10mol×18g/mol=180g;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把握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及分子构成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5.0.25mol CO2中含有3g碳.标准状况下, 2.8L CO2中含有0.25mol氧原子,0.5mol CO2中含有3.01×1023个CO2分子,它的质量是22g.【分析】根据n=计算3g碳的物质的量,根据C原子守恒得n(C)=n(CO2);氧原子物质的量为CO2的2倍,据此计算CO2物质的量,再根据V=nV m计算CO2体积;根据n=计算3.01×1023个CO2分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其质量.【解答】解:3g碳的物质的量为=0.25mol,根据C原子守恒得n(C)=n(CO2)=0.25mol;氧原子物质的量为CO2的2倍,n(CO2)==0.125mol,标况下V(CO2)=0.125mol×22.4L/mol=2.8L;3.01×1023个C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其质量为0.5mol×44g/mol=22g,故答案为:0.25;2.8;0.5;22g.【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注意理解掌握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6.有2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 的HNO3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 1.92g 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一定量的NO气体,求:(1)产生标况下NO气体的体积.(2)反应后的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分析】发生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进行过量计算,根据不足量物质计算NO的物质的量,再根据V=nVm计算NO的体积,根据氮元素守恒计算反应后溶液中n(NO3﹣).【解答】解:n(HNO3)=0.2L×0.5mol/L=0.1mol,n(Cu)==0.03mol,3Cu+8HNO3=3Cu(NO3)2+2NO↑+4H2O,0.03mol 0.08mol硝酸有剩余,Cu完全反应,故0.03molCu反应生成NO为0.03mol×=0.02mol,则生成气体的体积为0.02mol×22.4L/mol=0.448L=448mL,根据氮元素守恒,反应后溶液中n(NO3﹣)=0.1mol﹣0.02mol=0.08mol,答:(1)产生标况下NO气体的体积为448mL;(2)反应后的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8mol.【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利用守恒计算硝酸根物质的量.7.根据阿伏加德罗理论,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所以,单位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应占有相同的体积.探究1mol 固体或液态物质的相同条件下体积是否相同.下列物质均为1mol ,完成下表并回答有关问题.(1)通过计算得出1mol 固态或液态物质在相同条件下体积 不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2)决定物质体积大小主要有三个因素:①构成物质的微粒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之间的距离.而对固态或液态物质来说,构成它们的微粒间的距离是很小的,因此1mol 固态或液态的体积大小主要决定于 ② (填序号,下同).对气态物质来说,气态分子之间的距离是分子直径的10倍左右,因此1mol 气态物质的体积大小主要决定于 ③ .【分析】(1)根据摩尔质量的定义确定1mol 物质的质量,代入V=计算体积,然后比较;(2)1mol 物质所含的微粒数目相等,结合微粒的大小和微粒之间的距离分析.【解答】解:Fe 的摩尔质量为55.85g/mol ,1molFe 的质量为55.85g ,体积为=7.16cm 3;Al 的摩尔质量为26.98g/mol ,1molFe 的质量为26.98g ,体积为=9.99cm 3; H 2O 的摩尔质量为18g/mol ,1molH 2O 的质量为18g ,体积为=18cm 3;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g/mol,1molH2SO4的质量为98g,体积为=53.55cm3;填入表格为:;(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1mol固态或液态物质在相同条件下体积不相同,故答案为:不相同;(2)1mol物质所含的微粒数目相等,对固态或液态物质来说,构成它们的微粒间的距离是很小的,因此1mol固态或液体的体积大小主要就决定于微粒的大小,对气态物质来说,气态分子之间的距离是分子直径的10倍左右,气态分子自身的大小相对于分子间的距离而言可忽略,因此1mol气态物质的体积大小主要决定于微粒间的距离,故答案为:②;③.【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题目难度不大,学会解释相同状况下,1mol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所具有的体积的规律.8.(1)实验室中需要用CuSO4•5H2O晶体配制200g 16%的硫酸铜溶液,试计算需要此晶体和水各多少克?(2)某实验室中需要93mL 1mol/L Na2CO3溶液,实验室中只有Na2CO3•10H2O 晶体,试计算需要此晶体的质量为多少克?【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表达式计算出溶质硫酸铜的质量,再计算出无水硫酸铜的质量;(2)实际上需要配制100mL该溶液,根据n=cv计算出碳酸钠的物质的量,再计算出需要Na2CO3•10H2O晶体的质量.【解答】解:(1)配制200g 16%的硫酸铜溶液,需要硫酸铜的质量为:200g×16%=32g,需要CuSO4•5H2O的质量为:32g×=50g,则需要水的质量为:200g﹣50g=150g,答:需要硫酸铜晶体50h,需要水的质量为150g;(2)配制93mL的溶液,需要选用100mL容量瓶,实际上配制的是100mL 1mol/L 的溶液,100mL 1mol/L Na2CO3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L×0.1L=0.1mol,需要Na2CO3•10H2O晶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质量为:286g/mol×0.1mol=28.6g,答:需要Na2CO3•10H2O晶体的质量为28.6g.【点评】本题考查了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即可解答,注意(2)中需要配制的是100mL 溶液,不能按照93mL计算,为易错点.9.某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5,气态氢化物RH3里氢的质量分数为8.82%,R元素原子核中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个.通过计算回答:(1)气态氢化物(RH3)的摩尔质量是多少?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2)R是什么元素?指出在周期表中的位置.(3)与R同周期的金属元素还有哪些?【分析】根据氢化物中H元素质量分数计算RH3的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其摩尔质量,进而计算R的相对原子质量;结合R元素原子核中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个,确定R元素,进而确定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R同周期的金属元素.【解答】解:氢化物RH3里氢的质量分数为8.82%,则R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故其摩尔质量为34g/mol,R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34﹣3=31,R元素原子核中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个,则质子数为=15,故R为P元素,处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ⅤA族,与之同周期的金属元素有Na、Mg、Al,答:(1)气态氢化物(RH3)的摩尔质量34g/mol,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2)R是P元素,处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ⅤA族;(3)与磷元素同周期的金属元素有Na、Mg、Al.【点评】本题考查元素推断、化学式的有关计算等,难度不大,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10.将0.1mol/L的稀盐酸滴加到250mL碳酸钠溶液中,生成了4.48L的二氧化碳气体(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1)求此碳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需滴加多少体积的稀盐酸?【分析】稀盐酸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发生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CO2↑+H2O,n(CO2)==0.2mol,以此计算.【解答】解:稀盐酸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发生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CO2↑+H2O,(1)n(CO2)==0.2mol,由C原子守恒可知,n(CO2)=n(Na2CO3)=0.2mol,c(Na2CO3)==0.8mol/L,答:此碳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mol/L;(2)由反应可知,消耗n(HCl)=2n(CO2)=0.4mol,则V(盐酸)==4L,答:需滴加4L的稀盐酸.【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反应的先后顺序,题目难度不大.11.实验室欲配制0.5mol/L的NaOH溶液500mL:(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称量②计算③溶解④摇匀⑤转移⑥洗涤⑦定容⑧冷却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③⑧⑤⑥⑦④.(2)本实验用到的仪器已有烧杯、天平(砝码、镊子)、药匙,还缺少的仪器是:5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3)某同学欲称量NaOH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由图甲中可以看出,该同学在操作时的一个错误是砝码放在左盘,烧杯放在右盘,烧杯的实际质量为27.4g.(4)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5)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会引起误差偏高的是④(填写序号).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②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④定容时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视线偏高)⑤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用时太长⑥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分析】(1)据配制溶液的实验操作过程进行实验步骤排序;(2)根据操作步骤中各仪器的作用选取仪器;(3)使用天平称量药品时要遵循“左物右砝”的原则,如果砝码和药品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实际药品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4)容量瓶使用之前应先需检查是否漏水;(5)根据c=判断配制溶液的浓度是否偏大或偏小,如果n偏大或v偏小,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如果n偏小或v偏大,配制溶液的浓度就偏低.【解答】解:(1)配制0.5mol•L﹣1的NaOH溶液500mL,配制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用天平称量NaOH(用到药匙),在烧杯中稀释,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所以操作顺序是②①③⑧⑤⑥⑦④,故答案为:②①③⑧⑤⑥⑦④;(2)配制0.5mol•L﹣1的NaOH溶液500mL,配制步骤有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用天平称量NaOH(用到药匙),在烧杯中稀释,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3)根据“左物右砝”的原则知,砝码放在左盘,烧杯放在右盘(或砝码和物品的位置放反了);药品的质量=30g﹣2.6g=27.4g,故答案为:砝码放在左盘,烧杯放在右盘(或砝码和物品的位置放反了);27.4;(4)容量瓶使用之前应先需检查是否漏水,故答案为:查漏;(5)根据c=判断是否造成误差.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低,所以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故错误.②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低,所以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故错误.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都不改变,所以配制溶液的浓度无影响,故错误.④定容时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视线偏高),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故正确.⑤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用时太长,导致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偏低,所以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故错误.⑥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故错误.故选④.【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注意从c=理解配制原理,注意氢氧化钠的称量应放在小烧杯里,天平的使用过程中,如果砝码和药品放颠倒,如果游码没有使用,则药品和砝码的质量相等,如果使用游码,则药品的质量=砝码﹣游码.12.实验室配制0.1mol•L﹣1的BaCl2溶液可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用托盘天平称取5.2g无水BaCl2晶体.第二阶段:溶解配制0.1mol•L﹣1的BaCl2溶液.第一阶段操作有如下几步:A.将游码拨到0.2g处;B.将游码拨至“0”处;C.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等质量的滤纸,调节天平两边的螺母使天平平衡;D.取走药品,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内;E.往左盘内逐步添加晶体至天平平衡;F.在右盘上放置5g砝码.(1)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B→C→F→A→E→D→B (2)在E操作中,只缺少量晶体时,其操作方法是轻拍手腕,使少量晶体落入烧杯中.(3)第二阶段操作,应先将5.2g BaCl2加适量蒸馏水溶解,溶解过程中使用的主要仪器有烧杯、玻璃棒,然后将溶液转入250mL容量瓶中,再经洗涤、定容、摇匀后即可得到0.1 mol•L﹣1 BaCl2溶液.(4)下列操作使配制的BaCl2溶液浓度偏低的有AC.A.将砝码放在左盘上,BaCl2放在右盘上进行称量B.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C.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至刻度线D.整个配制过程中,容量瓶不振荡(5)100mL容量瓶中盛有100mL 0.1010mol•L﹣1的BaCl2溶液,现欲将其稀释成浓度为0.100mol•L﹣1的BaCl2溶液,所选用的仪器有:10mL量筒、1mL移液管(可准确移取0.1mL~1.00mL溶液)、酸式滴定管、胶头滴管.其简单的操作步骤是用1mL移液管移出0.99mL的0.1010mol•L﹣1的BaCl2溶液,然后用胶头滴管向剩下的99.01mL 0.1010mol•L﹣1的BaCl2溶液中加水至刻度线,即可配制得0.100mol•L﹣1的BaCl2溶液.【分析】(1)用托盘天平称取5.2g无水BaCl2晶体时,应先调零,根据要称量的药品的质量为5.2g来选择5g的砝码和0.2g游码,应注意药品应放在纸上称量,据此分析;。
章末质检卷(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实验室配制250 m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无需用到的仪器是()2.混合气体由N2和CH4组成,测得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821 g·L-1,则混合气体中N2和CH4的体积比为()A.1∶1B.1∶4C.4∶1D.1∶23.体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一个充满C2H4,另一个充满C2H2和C2H6。
在同温同压下,两个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A.原子总数B.碳原子总数C.质量D.密度4.实验室有一瓶溶液,标签上标有“BaCl2 0.2 mol·L-1”的字样,下面是某同学对该溶液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配制500 mL该溶液,可将0.1 mol BaCl2溶于500 mL水中B.Ba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 mol·L-1C.将该瓶溶液稀释一倍,则所得溶液中c(Cl-)为0.2 mol·L-1D.从试剂瓶中取出该溶液的一半,则所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5.如图为配制450 mL 1.00 mol·L-1 NaOH溶液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①中应称得NaOH 18.0 gB.未进行④和⑤的操作,所配溶液浓度将偏大C.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不必再加水至刻度线D.步骤②后应将溶液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防止药品变质6.(2021广西南宁三中三模)用次氯酸钠处理氨氮废水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为3NaClO+2NH3·H2O3NaCl+N2↑+5H2O。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L 1 mol·L-1的NaClO溶液中,ClO-的数目小于N AB.若反应转移电子6N A,则生成22.4 L N2C.1 mol 氮气中含有共价键数为2N AD.1 mol 重水中含有中子数为12N A7.某溶液中,忽略水的电离,只含有下表中所示的四种离子,推测X离子及其物质的量b可能为()A.OH-、8aB.I-、8aC.S O42-、4aD.S O42-、8a8.(2021新疆乌鲁木齐一模)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2 g石墨烯和12 g金刚石均含有N A个碳原子B.300 mL 2 mol·L-1蔗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为0.6N AC.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密闭容器中2 g H2与足量N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D.1 mol OD-和17 g—OH所含的质子与中子均为9N A9.(2021辽宁丹东一模)常温下,100 mL 1.0 mol·L-1 Na2C2O4溶液中加入足量pH=1的稀硫酸,再加入20 mL KMn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 阿伏加德罗常数等于6.02×1023个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C. 物质的量是能把物质的质量和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的一个物理量D. 若一分子NO、N2O的质量分别为ag、bg,则N原子的摩尔质量是(b-a) g/mol2.2V L Fe2(SO4)3溶液中含有a g SO42-,取此溶液V L,用水稀释至2V L,则稀释后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1B. mol·L-1C. mol·L-1D. mol·L-13.已知某元素的阳离子R+的核内中子数为n,质量数为A。
则mg它的氧化物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A. (A-n+8)molB. (A-n+10)molC. (A-n+4)molD. (A-n+8)mol4.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装置a加热分解NaHCO3固体B. 按装置b把浓硫酸稀释为稀硫酸C. 按装置c把溶液转移入容量瓶D. 用装置d吸收尾气中的氯气与氯化氢5.设N A表示阿伏加德岁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1.2L二氧化碳含有的原子数等于1.5N AB. 标准状况下,22.4L酒精中所含分了数为N AC. 标准状况下,18g水所含原子数为N AD. 常温常压下,48gO2与O3混合物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 A6.下列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容器,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可忽略不计)。
其中能表示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是( )A. B. C. D.7.某一Na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 mol/L,则此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0.1mol/LB. 0.15 mol/LC. 0.2 mol/LD. 0.25 mol/L8.标准状况下有①6.72L甲烷②3.01×1023个氯化氢分子③13.6 g硫化氢④0.2 mol NH3。
人教新课标高一年级化学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练习题
1.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 ·mol -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
A.M g
B.M 1g
C.g
D.g
2.若50滴水正好是m mL ,则1滴水所含的分子数是( )
A.m ×50×18×6.02×1023
B.
×6.02×1023 C.×6.02×1023 D.
3.在标准状况下,若V L 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为n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 A.
4.22Vn B.V n 4.22 C.6.5Vn D.V
n 6.5 4.有一真空瓶质量为1m ,该瓶充入空气后质量为2m 。
在相同状况下,若改为充入某气体A 时,总质量为3m 。
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2m m ×29 B.13m m ×29 C.1213
m m m m --×29 D.1312m m m m --×29
5.同温同压下,气体A 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2,体积比为1∶4,气体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16
B.17
C.44
D.64
6.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
A.0.4mol 氧气
B.标准状况下5.6L 二氧化碳
C.4℃时5.4mL 水
D.10g 氖
7.300mL 某浓度的NaOH 溶液中含有60g 溶质。
现欲配制1mol ·L -1NaOH 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
A.1∶4
B.1∶5
C.2∶1
D.2∶3
8.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 2和CO 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密度比为16∶11
B.密度比为11∶16
C.体积比为16∶11
D.体积比为11∶16
9.n molN 2和n mol 14CO 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
B.在同温同压下密度相等
C.在标准状况下质量相等
D.分子数相等
10.将标准状况下的a LHCl (g )溶于1000g 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g ·cm -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4.22a mo1·L -1 B.22400ab mol ·L -1 C.a ab
5.3622400+mol ·L -1
D.a
ab 5.36224001000+mol ·L -1 11.如果a g 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 ,则c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应表示为(式中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L 4.22A N a bc ⋅ B.L 4.22A N c ab ⋅ C.L 4.22A N b bc ⋅ D.L 4.22A
N ac b ⋅ 12.某位同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A.所用NaOH 已经潮解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有少量NaOH 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2.4gNaOH 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
13.在4℃时向100mL 水中溶解了22.4LHCl 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得)后形成的溶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 ·L -1
B.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D.所得溶液的体积为22.5L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物质的体积为22.4L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硫酸中,H +的物质的量浓度也相等
C.1molH 2和1molHe 中,所含的分子数相同、原子数相同、质量也相同
D.体积为6L 的O 2,其质量可能为8g
15.配制0.25mol·L-1的NaOH溶液100mL,某学生操作如下:
①用托盘天平称出1.00g氢氧化钠:将天平调好零点,再在两盘上各取一张同样质量的纸,把游码调到1.00g的位置上,于左盘放粒状氢氧化钠至天平平衡,取下称好的氢氧化钠,并撤掉两盘上的纸。
②把称好的氢氧化钠放入一只100mL的烧杯中,加入约10mL水,搅拌使之溶解,溶解后立即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移至一只100mL的容量瓶内,加水至离刻度线约2cm处,用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③写出一个标有配制日期的“0.25mol·L-1NaOH溶液”的标签,贴在容量瓶上密闭保存。
指出上述操作中的7处错误:
(1)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
16.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5g·cm-3,用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构表明,在棱长为1×10-7cm的立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求此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17.(1)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100mL1.84mol·L-1的稀硫酸,若实验仪器有:A.100mL量筒;B.托盘天平;C.玻璃棒;D.50mL容量瓶;E.10mL 量筒,F.胶头滴管;G.50mL烧杯;H.100mL容量瓶,实验时应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填入编号):________。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填编号)__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2~3cm处,用滴管加蒸馏水到标线
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
水到标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F.往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18. 已知某饱和氯化钠溶液体积为VmL溶液密度为dg/cm3,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溶液中含NaCl的质量为mg。
(1)用w表示在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是。
(2)用m、V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3)用w、d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4)用c、d表示溶液的质量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