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癌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339.07 KB
- 文档页数:2
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摘要:医护人员对肺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时,应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及时了解患者心理问题,努力改变患者的消极心理,激发患者的能动性,转换不良心境,使其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1.褥疮预防:肺癌晚期患者营养状况一般较差,有时合并全身水肿,很容易产生褥疮,且迅速扩展,难以治愈,预防褥疮发生尤其重要。
减轻局部压力,按时更换体位,身体易受压部位用气圈、软枕等垫起,避免长期受压。
保持皮肤清洁,尤其对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对已破溃皮肤应用烤灯照射,保持局部干燥。
2.缓解症状:发热为肺癌的主要症状之一,应嘱患者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免得发生肺炎;对于刺激性咳嗽,可给予镇咳剂;夜间患者持续性咳嗽时,可饮热水,以减轻咽喉部的刺激;如有咯血应给止血药,大量咯血时,立刻通知医生,同时使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积血防止窒息,并协助医生抢救。
3.病情观察及护理:肺癌晚期患者常有肿瘤不同部位的转移,造成不同症状,应留意观察给予相应的护理。
如肝、脑转移,可出现突然昏迷、抽搐、视物不清,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给予对症处理。
骨转移者应加强肢体保护,腹部转移常发生肠梗阻,应留意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痛等症状,由于衰弱、乏力、活动减少等原因,病人常出现便秘,应及时给予开塞露或缓泻药通便。
因营养不良、血浆蛋白低下均可出现水肿,应通过增加营养、抬高患肢等措施以减轻水肿。
4.心理护理:恐惧、悲伤、肺癌晚期的患者会有焦虑等心理,也常出现冷淡、孤单,我们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努力为病人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修养环境,安置于单人病房,语言亲切,态度诚恳,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及时开导,主动向病人介绍病情好转的信息。
5护理对策5.1正确处理患者的知情权,尊重患者家属的意见,因为家属最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挫折忍受力、生活态度和平时对癌症的认知程度,否则可能对患者造成不利的影响,导致过于紧张和恐惧。
5.2对已经知道自己患癌症的病人,应予以解释、安慰和鼓励,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老年肺癌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肺癌是目前最常见、发展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占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一位。
在全球老年男性肺癌患者远远高于女性,但在近几年来,老年女性肺癌患者也有所增加。
标签:老年肺癌患者心理特点护理对策【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1-0633-01为了能更好地了解老年肺癌的心理特点,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健康宣教,以提高老年人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
从而制定了合理的护理对策,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科共接诊60例老年肺癌患者,随机抽取44例老年肺癌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44例,男性30例,女性14例,年龄66~88岁,其平均年龄76岁,平均住院天数为42天。
2 心理特点2.1 住院早期:患者在住院的第1-7天内,多数患者正处于疾病诊断分期阶段,然而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患者可表现出:2.1.1 猜疑心理:在自身的疾病确诊之前,患者既想了解自己的疾病,又害怕知道真相后自身及家人难以承受。
因此,患者在和医务人员的交流中,常常对医务人员和亲属的言行、表情表现得相当敏感,怀疑医务人员对自身的病情有所隐瞒。
2.1.2 恐惧、焦虑:当患者得知病情真实性后,则大多数患者会拒绝承认医生的诊断结果,不相信自己得了肺癌,便認为是“误诊”。
由于老年患者对肺癌缺乏正确的认识,误认为只要得了肺癌就会很快死亡,从而表现出对病痛的恐惧、即将与亲人分离的恐惧等因素由之而来。
继而进入情绪低落,产生万念俱灰的消极情绪,觉得自己软弱无力,责怪自己得病,产生负罪感或自责感、自杀意图等心理,致使患者心理变化与疾病状态相互交替,相互影响,食欲明显减退、体质下降。
当恐惧发展成持续、无法克服的焦虑时,患者感到忧心忡忡和紧张,可能出现过度自律活动、心悸、震颤、出汗等。
当患者不断陈述自己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时,在临床上可诊断为典型的焦虑[1]。
临床常见癌症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护理青岛市肿瘤医院护理部范永颂一大部分癌症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减轻癌症病人的心理压力,保持心情舒畅,是治疗癌症的内在动力,也是康复的前提,所以进行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病人一旦知道自己患了癌症,必然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1、否认心理。
这是人们对付严重挫折的一种自我防卫的方式,即否认自己患了癌症,认为是医生的诊断“错误”。
这对于缓和心事应激具有一定作用,但往往因此而延误治疗时间。
2、侥幸心理。
这是病人迟迟不进入角色,而希望医生诊断错误的期望心理。
有这种心理的病人,有2种情况:第一是对自己疾病诊断半信半疑;第二是缺乏医学科学知识的人的盲目乐观,认为:“身体无不适,能吃能睡,能干活,不会有事的”因此,不愿意执行医嘱,导致不良后果。
3、忧郁(抑郁)心理。
临床调查研究表明癌症病人与其他病人在显著差异性,忧郁心理更为明显,而门诊癌症病人不能入院治疗,故情绪更为抑郁、苦闷。
这类病人常表现为情绪消沉、悲观,有凄凉、痛苦的感觉,常独自流泪,很少说话,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即使是过去喜欢做的事情,现在也不想做,失眠、食欲下降、体重减轻。
4、焦虑心理。
这类病人常表现为:心跳、心悸、紧张、焦虑不安,脾气暴躁;失眠、多汗、手发抖,常有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
5、疑虑心理。
疑虑是缺乏事实根据的主观猜想,是患者消极的自我暗示。
病人患病后变得异常敏感,对护士、医生的低声细语,总怀疑是在谈论自己病情在恶化或无法救治;怕打错针、吃错药;有的患者凭自己一知半解的药物知识,推断药物副作用,推断不良预后,常以封建迷信传说来指导看病,甚至相信一些巫医、巫术,造成大错。
6、孤独感。
孤独感是病人感觉孤单一人,与外界似乎隔绝了的孤独寂寞心境。
病人住院后与家庭、工作单位脱离,加上陌生的周围环境,极容易产生孤独压抑心理。
感到在病房度日如年,生活无聊、乏味,有的甚至导致失眠。
7、依赖心理。
这是由于病人进入角色后受到各项照顾、保护而产生的被动依赖的心理。
护理人员如何做好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总2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护理人员如何做好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努力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患者由于平时身体健康,突然得知身患癌症,毫无思想准备,加之周围亲人的紧张和过分关心,使其忧心忡忡,惶恐不安,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恐惧感油然而生。
同时,由化疗及病情所带来的疼痛更加剧了患者的恐惧心理,表现出忧虑、愤怒、抵触和绝望悲观的心理状态。
在化疗及药物毒副作用的影响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采取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的前提,因此护士应经常与病人进行沟通。
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在进行语言沟通时应注意采取全神贯注的倾听;适当的沉默;恰当的同情等技巧,让患者充分表达其心理感受。
2.帮助患者解除疼痛引起的不良情绪必须从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做心理疏导工作。
对疼痛采取三个阶梯方案的同时,配合使用放松疗法,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对疼痛的耐受力,还能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以减轻患者对疼痛的感觉,缓解或消除由疼痛给患者带来的焦虑心理。
3.满足患者需求心理对疾病知识的需求合理告知患者诊断结果,但对心理承受力较差的病人,医护人员应协同家属采取必要的保护性措施,以免发生意外;对于手术患者,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除其思想顾虑,介绍患者和类似手术且已痊愈的病友交谈相信手术一定成功,并讲明如何配合完成术后的康复,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对于放化疗的患者,要耐心的讲解具体治疗方法,应用的药物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告知不良反应是可以预防和减轻的,且反应是因人而异,放化疗时可能出现不良反应时的应对方法等病人急待了解的知识,以便让病人减少顾虑,做好充分准备,更好地配合治疗。
4.对生存的需求求生是癌症病人最强烈的需要,他们渴望继续感受生命的价值,需要人们的理解和支持。
癌症病人的心态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恶性肿瘤,男女老幼皆可发生,其发展迅速,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死去的人将给活着的人留下不可弥补的阴影。
癌症的发生、发展与神经系统功能不平衡和重大的精神刺激以及机体免疫状态有密切关系。
乐观、健康的情绪可以激发免疫系统活力,抵抗疾病对人体的侵害,这充分体现了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做好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癌症病人心态分析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掌握癌症患者心理变化的规律,将有助于开展对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一般癌症患者,在对癌症做出确切诊断后,其心理状态基本上是循以下规律进行发展转变的。
心理特点否认逃避期:这是许多癌症病人得知癌症诊断后最初阶段的心理反应。
他们不相信这是真的,也都曾用否认的办法来应付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每个活着的人都有很强的要生存下去的意愿,所以当患者听到自己得了无异于死亡的癌症时,一时间是很难接受的。
他们不相信,怀疑和否认医生对他作出的诊断,为加强自己的否决想法,会找很多医生反复咨询,从一个医院到另一个医院,重复做着多项相同的检查,以期证实自己的想法。
几乎每一个人都不愿提及自己患的病与癌症有关,在人们面前尽量掩饰着内心的痛苦,故意保持乐观、平和的神态,给人以假象。
恐惧愤怒期:当癌症病人一旦跨过否认阶段,接受了癌症的事实,紧接着就会出现恐惧感,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很快就会离开亲人,离开世界去死。
加之癌症病人集中在一起,看到的是消瘦、晦暗、苍白面容,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听到的是痛苦的呻吟。
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均会给病人带来紧张、恐惧心理,使心理负担加重,随之病人就会出现愤怒、愤恨、妒嫉的心境,一个人患了癌症后使他暂时或永远失去了正常的工作、生活、娱乐,不能实现自己理想的目标,并且在经济上也陷入困境。
另外,在医院受到种种限制,做各种不喜欢的重复检查,及放疗、化疗。
此期间任何事物都涂上一层不顺眼的颜色。
患者不论接触到什么,都会触及心中怒火,总觉得自己委屈、冤枉,谁都对不起他,对他太不公平,以致对亲人、同事会变得突然不友善、语言苛刻,常常无故发脾气,或训斥医护人员,不配合治疗,以发泄自己的愤怒情绪。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要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我国居民寿命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在社会人口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老年人是健康脆弱的群体,是一个疾病高发的人群。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机体在生理、生化、组织形态等方面都会出现退行性变化。
加之自身疾病的折磨,老年患者更易产生心理障碍。
同时心理因素也是直接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为此,就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措施进行阐述如下。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孤独感:老年患者由于由于儿女长大不在自己身边,忙于工作,不能陪护自己,即使能陪护,有的老年患者面对不孝顺的子孙感到孤独和心灰意冷,情感十分脆弱。
紧张、恐惧:以病情较重的老年患者多见。
多数老人畏惧死亡,当得知自己患有严重疾病时便会精神紧张,担心疾病的愈后,产生强烈的求生欲,有些需要手术的患者入院前尤其是对主刀医生、责任护士不够信任,担心手术失败。
表现为对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对话敏感、易激惹。
有人则害怕无人照顾而烦燥不安。
悲观失望:老人由于社会角色改变,家庭地位下降及长期孤独寂寞,一旦生病,他们易产生悲观情绪。
也有的老年患者显现天真言行,常提难以实现的要求,情绪波动大,稍不顺心就与护士或患友冲突,爱哭,自控力极差,容易走极端,甚至与家属或医务人员对着干不配合治疗。
过分依赖:主要以病程长,依赖性强的老年患者为主。
表现为事事依靠别人,即使自己能完成的事也不去做,有的老人则小病大养,不愿出院,过分依赖家人和医护人员,表现出类似儿童般的依赖性。
护理对策创造良好的治疗和休养环境:环境对老人心理活动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护士要根据现有的住院条件,尽可能地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和休养环境。
在病房设置、病员安排、病房周边环境等方面,都要尽可能使其安静,整治、舒适、美观,尽量减少不良环境对患者的刺激。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主动与患者交谈,有计划、有步骤、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
肺癌病人化疗心理特点与护理方案肺癌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尽管治疗技术在不断地提高,但生存率依旧不高。
肺癌化疗是重要的也是最常见的治疗措施,但其周期长,费用昂贵,且毒性强副作用大,给患者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巨大的痛苦,其心理活动变得及其复杂。
因此,给予患者合理有效的护理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缓解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是护理肺癌病人的当务之急。
1.化疗中患者的心理特点部分患者在进行化疗的过程中,会出现不良反应,比如脱发、恶心呕吐、厌食、浑身乏力等反应,同时会出现消沉、烦躁等负面的情绪,影响着患者的心理。
(1)悲观绝望的心理客观来讲,化疗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甚至可能是无效的。
化疗的过程也是漫长且痛苦的,当患者发现化疗的效果不理想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挫败感,精神容易崩溃,从而出现悲观、绝望的心理,这样负面的心理变化,不利于后续的治疗。
总之,悲观绝望的心理是化疗治疗的一大障碍,必须认真加以纠治。
(2)焦虑矛盾的心理化疗的过程中,患者经常会感到焦虑,总是会猜测自己还可以活多长时间,总认为化疗过程中的一切手段都是无效的,经常心神不宁,注意力不集中。
化疗常常会造成机体的损伤及外表形象的破坏,使得患者心理非常的矛盾,既想接受治疗,但又怕所要体验的后果,不愿积极配合医生,这样往往会动摇对治疗的信心,以至于在治疗的过程中情绪反复波动,不利于治疗的效果,甚至可能会产生恶化的现象。
(3)迷信依赖的心理这类的患者往往具有强烈的求生欲望,片面的将自己生存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药物上。
迷信药物的心理愈加强烈而忽视了战胜癌症过程中个人的主观因素。
在进行常规的化疗中,偏信某些偏方、秘方等,即便是道听途说的也要去尝试,这样没有医生指导下的滥用药物,只会增加机体的负担,从而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不利于后续的治疗。
(4)抗药的心理病人害怕化疗的药物对身体的影响大,自己难以适应,并且对化疗及其化疗的药物一知半解,对化疗充满了不信任,加上家庭经济的负担,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造成患者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肺癌患者临床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措施导言肺癌是一种常见的癌症,患者常常面临严重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困扰。
本文将对肺癌患者的临床心理进行分析,并介绍适用于他们的心理干预措施。
第一节:肺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肺癌的诊断对患者来说通常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常常引发多种负面情绪。
以下是肺癌患者常见的心理特征:1.1 不安与恐惧接受肺癌诊断后,许多患者常常感到不安和恐惧。
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产生了严重的不确定感,担心疾病的发展和对家庭的影响。
1.2 压抑与愤怒肺癌患者往往会压抑自己的情绪,同时也常常感到愤怒。
他们对疾病的原因感到沮丧和愤怒,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感到不满和失望。
1.3 自卑与焦虑由于疾病的影响,许多肺癌患者常常感到自卑和焦虑。
他们担心自己会因身体不适而丧失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从而导致自我价值的降低。
第二节:肺癌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为了帮助肺癌患者缓解他们的心理困扰,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2.1 信息与教育为肺癌患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和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医疗专业人士可以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发展过程、治疗选项以及生存率等方面的信息,以增强患者的信心。
2.2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帮助患者处理情绪问题的常见方法。
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支持和理解,并帮助患者找到积极的应对方式。
例如,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纠正负面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2.3 社会支持肺癌患者需要得到来自家人、朋友和同事的支持。
社会支持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并提供积极的情绪情感。
社会支持可以通过参加支持小组、寻找志愿者等方式来得到。
2.4 应对技巧培训为肺癌患者提供应对技巧培训非常有意义。
通过学习应对技巧,患者可以更好地处理压力和焦虑,提高生活质量。
技巧包括深呼吸、放松训练和积极思维。
结论肺癌患者常常面临着严重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困扰,但通过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他们可以缓解负面情绪并提高生活质量。
医疗专业人士应该关注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1. 牛彩云, 等. 肺癌化疗患者压力感知与生活质量的关系[J]. 中国癌症杂志, 2008, 18(12): 928-931.2. 樊博,陈浏. 肺癌患者心理、生活质量与干预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 2016, 16(1): 69-71.。
肺癌心理护理方法有哪些引言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其发展迅速且病情较为严重,给患者和其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
为了帮助肺癌患者有效应对心理困扰,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采取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1. 信息教育与沟通肺癌患者在接到诊断结果后,往往会产生巨大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而信息教育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肺癌的病因、发展过程以及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从而减少恐惧感和焦虑情绪。
同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困扰,可以让患者感受到被关注和理解,缓解心理压力。
•提供正确认识和了解肺癌的相关知识,以减少不必要的恐惧和焦虑•与患者进行沟通,倾听他们的内心想法和困扰,关心他们的情感需求2. 情感支持与心理疏导肺癌患者常常伴随着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恐惧等,这些情绪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因此,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是非常重要的。
•鼓励患者表达情感,积极倾听他们的内心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建立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信任关系,以便患者能够更好地释放情绪•提供情感疏导,帮助患者理解和应对负面情绪,消除心理障碍3. 心理干预与抗焦虑技巧肺癌患者常常伴随着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而这些情绪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心理干预和抗焦虑技巧的应用十分必要。
•提供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以改善焦虑和恐惧感•教授患者认知重构方法,帮助他们调整消极思维,树立积极态度•使用冥想和正念练习,提高患者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4. 生活观念重建与适应训练肺癌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是一个巨大的生活转变,患者和家属常常需要重新调整他们的生活观念和适应方式,以适应新的生活状态。
•帮助患者和家属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调整生活观念,充满希望和信心•提供适应训练,帮助患者逐步适应疾病带来的各种改变•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增加社会支持和生活乐趣5. 家庭支持与治疗支持肺癌患者的家庭支持和治疗支持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心理护理:肺癌病人如何全面心理护理【优质推荐】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当病人知道所患疾病时,在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尤其是经治疗后,病人的药物副作用大,静脉穿刺困难,或病情反复时,易导致病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悲观失望,丧失了信心,影响治疗和应主动关心安慰患者,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其介绍病室环境,介绍主管医生、主管护士,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紧张感,减轻患者对住院的恐惧心理,帮助患者结识病友,指导家属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给予大力支持,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采取各种形式做好患者心理疏导。
(1)运用语言艺术安慰病人大多数肺癌病人情绪可因外界因素影响加剧,也会因此而好转,因此护士对病人要真诚相待,交谈时要自然,时时表露出对病人的关心、同情,征求病人所需要的帮助,使病人对护士产生信任感,并能向护士倾诉内心变化。
护士可通过与病人交谈及时捕捉信息,择时给与恰如其分的心理护理以消除病人的顾虑,稳定情绪,激发病人增长治疗的信心,主动乐观地与医护合作。
(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采取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的前提,因此护士应经常与病人进行沟通。
通过聊天的方式拉进与病人之间的距离,耐心听取病人的陈诉,并运用所学知识适当的解释病情,通过谈话去体会隐藏在病人语言中的感情和情绪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
2、满足病人需求心理晚期肺癌病人有很多需求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到情绪和行为,因此必须要认真观察病人的需求,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
(1)生存的需求求生是癌症病人最强烈的需要,他们渴望继续感受生命的价值,需要人们的理解和支持。
医。
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因此要与病人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家属和亲友对病人体贴和照顾,经常看望病人,使病人感到温暖。
作为医护人员,特别是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也要经常看望病人,给病人以鼓励,使病人感到在医院这个特殊的大家庭里,处处有温馨和关爱,使他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建议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在肺癌治疗的过程中,心理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为肺癌患者提供一些建议,帮助他们应对心理困扰,恢复积极的心态。
1. 接受自己的情绪肺癌的诊断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震撼和负面情绪,如恐惧、焦虑和绝望。
首先,患者应该正视自己的情绪,接受这些消极情绪在一段时间内的存在,并不加以抑制。
患者可以与专业心理咨询师或亲友倾诉,将自己的情绪找到一个有效的出口。
2. 寻求支持在面对肺癌的挑战时,患者应该主动寻求各种支持,包括家人、朋友和专业人士的支持。
家人和朋友的陪伴和鼓励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团体也是肺癌患者的重要支持来源。
他们能够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应对策略,帮助患者渡过难关。
3. 关注自身需求肺癌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需要特殊的关注和照料。
患者应该更加关注自身的身心需求,尽力满足自己的合理要求。
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运动和充足的休息都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
此外,参加一些健康的娱乐活动,如音乐疗法和艺术疗法,也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
4. 建立积极的心态肺癌治疗是一个长期而痛苦的过程,患者可能会面临许多变数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困难,患者需要积极调整心态,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和康复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困难。
5. 建立新的生活目标肺癌的诊断往往会改变患者原来的生活方式和计划。
在康复的过程中,患者可以考虑根据新的身体条件和状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新生活目标和计划。
这些目标可以是学习新的技能、参与社交活动或者投身于公益事业。
通过设立新的生活目标,患者可以重新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提高自身情绪的稳定性。
6. 积极参与治疗决策在接受肺癌治疗时,患者应该积极参与治疗决策,了解自己的疾病状况和治疗选项。
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提出自己的疑虑和问题,并与医疗团队共同制定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肺癌作为恶性肿瘤的常见类型,也是威胁机体身心健康、生命安全的重症疾病。
随着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的改变,肺癌发病率逐年递增,且多集中在40岁以上群体中,男女患者比例为3:1-5:1,但因工作压力和情感压力的存在,使女性群体发病率也出现增长趋势,而做好该部分患者心理护理工作,则是增强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
1.肺癌患者心理特征刚开始的条件下,患者是难以接受自身患有肺癌的,甚至对医师诊断结果产生怀疑,经反复检查确诊最终接受肺癌,而这时段情绪的变化尤为严重,由初期恐惧和焦虑逐步演变为丧失生存勇气、悲观绝望和神经沮丧,这也是部分患者得知病情后,短期内死亡的首要诱因,而在精准把控肺癌患者心理特征的同时,施行有效的情绪疏导尤为必要。
(1)早期心理特点。
诸多情况下,患者得知自身患有肺癌,会出现“吃惊”情绪,即在否定事实的前提下,认为诊断结果是错误的,上当受骗了,而这是机体保护性应激情绪。
为预防此类状况的出现,医师切勿随意向患者说明病情,也不可利用暗示性语言,向其透漏病情,待结果确诊无误时方可告知。
而在病情告知过程中,还应详细探查患者具体状况和性格特征,若未做好思想准备,不可直接告知,而是应在合适的时间、地点,选择委婉的语气告知,减轻患者生理和心理双重刺激,保证后续治疗工作的顺利施行。
(2)治疗阶段心理特点。
针对肺癌患者,于对症治疗期间,往往会表现为重症精神压力,无论是何种治疗方案对患者而言均会造成强烈刺激,不仅会表现在躯体层面,还会侵犯其心理健康。
特别是在治疗工作逐步施行的背景下,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的存在,均会加重患者痛苦,若心理承受力较差还会面临自杀倾向。
(3)晚期心理特点。
于癌症晚期,由于长期受到病痛折磨,不仅会出现厌食、疼痛和衰弱等状况,还会存在惧怕被淡漠、被抛弃之感。
2、肺癌患者心理护理对于肺癌患者来讲,其心理状态的优劣,是决定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关键,继而决定治疗性效果及生存期。
即在患者心理护理期间,应侧重恐惧、焦虑和不安等情绪的把控,具体为以下方面:1.调动患者治愈信心。
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身体上的护理,还需要心理上的支持和关爱。
本文将从肺癌患者的心理特点、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心理护理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肺癌患者的心理特点1.焦虑和恐惧肺癌患者常常会感到焦虑和恐惧,这是因为肺癌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往往会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
此外,治疗过程中的疼痛、不适和副作用也会让患者感到害怕和不安。
2.自卑和自责肺癌患者往往会感到自卑和自责,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疾病是由于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
这种自卑和自责会让患者感到沮丧和无助。
3.社交障碍肺癌患者往往会因为疾病的原因而避免社交活动,这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和无助。
此外,患者的身体状况也会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让他们感到尴尬和不自在。
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心理护理对于肺癌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增强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心理护理还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减轻身体和心理上的负担。
三、心理护理的方法1.情绪支持肺癌患者需要得到情绪上的支持和关爱,这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和医护人员的交流来实现。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倾听患者的心声,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
2.认知疗法认知疗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它可以帮助患者改变消极的思维方式,增强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3.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它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减轻身体和心理上的负担。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教授患者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放松技巧,帮助患者放松身心,缓解疼痛和不适。
4.社交支持社交支持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护理方法,它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孤独和无助感,增强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组织患者参加社交活动,或者介绍患者加入肺癌患者支持组织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社交网络,增强社交支持。
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常识肺癌是一种常见且具有很高致死率的恶性肿瘤。
患者在面对这一严峻的疾病时,不仅需要身体上的治疗,还需要心理上的支持与护理。
本文旨在介绍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常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一、了解肺癌的心理负担肺癌不仅对患者的身体构成威胁,还对其心理产生巨大的冲击。
患者可能会感到恐惧、焦虑、失去希望等负面情绪。
家庭支持、医生与护士的关怀以及教育等都是帮助患者缓解心理负担的重要因素。
二、积极应对心理困扰1. 接受情绪患者在面对疾病时,有时会感到沮丧、愤怒、恼怒和挫败等情绪。
这些情绪是正常的反应,患者应该允许自己接受这些情绪,并及时找到适当的方式进行情绪宣泄,比如与亲友倾诉、参加心理咨询等。
2. 寻求支持肺癌患者应该寻求家庭成员、朋友和医疗团队的支持。
他们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帮助患者走出困境。
此外,支持组织和心理咨询师也是很好的选择,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建议。
3. 建立积极态度积极的心态对肺癌患者的康复非常关键。
患者可以通过改变思维方式来建立积极态度,比如积极乐观的思考方式,相信自己可以战胜疾病,并积极寻找帮助和途径。
三、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1.均衡饮食均衡饮食对肺癌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患者应尽量选择新鲜、健康的食物,增加对营养的摄入。
此外,患者还应限制摄入含有致癌物质的食物,如烟熏食品和腌制品等。
2.适当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肺癌患者保持体力和心理健康。
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太极等,以增加活力和舒缓情绪。
3.避免环境污染肺癌患者应尽量避免吸入有害物质和露在有害环境中。
如果患者烟瘾未戒,应及时戒烟;同时,应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室内或工作场所有害气体和粉尘中。
四、改善生活质量1. 寻找兴趣患者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比如读书、绘画、音乐等,以分散精力和充实自己的生活。
2. 保持社交与他人的沟通和社交有助于肺癌患者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
患者可以参加一些社区活动或志愿者工作,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增加人际交往。
关于肺癌的心理护理
肺癌病人有很多需求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到情绪和行为,因此必须要认真观察病人的需求,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也是常见的肺癌的心理护理的要求。
对于肺癌的护理,大家都知道饮食保健、术后观察等,但是心理方面的护理是很多人会忽略的,但是心里护理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点。
关于肺癌心里护理包括哪些方面?
1、心理疏导
肺癌患者心理生理较脆弱,特别是刚刚确诊时,患者及家属难以接受,入院时护士应主动关心安慰患者,向其介绍病室环境,介绍主管医生、主管护士,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紧张感,减轻患者对住院的恐惧心理,帮助患者结识病友,指导家属在精神上、生活上给予大力支持,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采取各种形式做好患者心理疏导。
2、满足病人需求心理
肺癌病人有很多需求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到情绪和行为,因此必须要认真观察病人的需求,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也是常见的肺癌的心理护理的要求。
3、疼痛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是比较重要的肺癌的心理护理,肺癌的病人由于肿瘤侵犯胸膜,大都伴随着疼痛,实施自控镇痛术,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但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使用了PCA镇痛方法,病人往往又会表现出焦虑、烦闷、恐惧、伤感孤独和绝望心理,因此做好肺癌患者疼痛的心理护理,显
得尤为重要。
这三点就是肺癌心里护理的重要方面,希望患者朋友以及家属在做好其他方面护理的同时,别忘记心里护理的重要性,通过上文的简单介绍后,能了解这些心里护理的办法,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老年肺癌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方法【关键词】肺癌患者;心理特点;沟通方法肺癌起源于支气管黏膜的上皮细胞,又称支气管肺癌,在肺的原发性肿瘤中最为多见。
肺癌的发病原因多与空气污染,长期吸烟有关。
而有学者认为,心理因素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及患者的生存期也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60岁以上患肺癌老人做的不同心理观察,采取了相应的沟通方法。
将我科就诊治疗的98例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方法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院呼吸科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以来收治肺癌患者中60岁以上患者98例,最大年龄87岁,平均年龄68岁,占住院总人数64.6%。
以上患者均无智力障碍,有认知能力,并能较好地进行语言的沟通。
2 心理特征肺癌患者由于病情复杂,年龄、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社会经历、经济状况等差异,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也不相同,笔者在护理工作中通过交谈、观察等方法总结出患者的心理特点。
2.1 否认诊断期许多肺癌患者,得知癌症确诊后,最初阶段的心理反应为否认,他们会拖延接受事实的时间。
2.2 接受事实期焦虑、恐惧是肺癌患者最突出的症状之一。
担心疾病会给家庭带来不幸及经济负担,故对所患疾病表现出焦虑。
由于疾病破坏了正常生活,长期住院远离亲人而感觉到孤独和心情抑郁。
2.3 治疗期对病情有一定的认识,不希望别人对其隐瞒,同意住院并能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需要,希望医生积极大胆应用新药,并与之讨论治疗方案。
一般经历“否认-悲伤-接受”三个时期的矛盾和斗争。
3 沟通方法3.1 新时期的护理人员,要学会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艺术,面对生理和心理处于痛苦状态的老年患者,运用各种沟通方法开展心理护理工作,使患者真正体会到人间温暖,对患者多一点关怀,少一点责备;多一点帮助,少一点推诿;多一点温暖,少一点冷漠,最后使其鼓起治疗的勇气,积极配合临床治疗的需要。
3.2 用成功病例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如一位工程师,初诊“肺癌”后立即到北京协和医院进一步诊治,明确诊断后,他带治疗方案来我科住院治疗,他严格遵守治疗方案,定期随诊,现已生存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