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棉鞋里的阳光的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61.50 KB
- 文档页数:3
7 棉鞋里的阳光主备人:年级:一年级下册时间:2013.2【学习目标】1.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
会写“妈”、“奶”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
【重点难点】1.认记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学具】教学机、多媒体课件、导学案【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
会写“妈”、“奶”等6个字。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过程】一.导入示标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1.你们喜欢看图讲故事吗?仔细看土,根据图中的内容想一想,说一说。
2.出示课文插图。
二.自主探究学生自由读课文。
1.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2.自学“我会写”的生字妈奶午合放收(1)拼音;(2)结构;(3)部首;(4)组词采用自己最喜欢的识字方法:提示:编字谜、加偏旁、换偏旁、做动作三、合作探究1.“开火车”读“我会认”的生字。
2.“我会写”生字(1)小组交流识字方法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
(2)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3)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4)学生练习。
3.小组互助读通课文。
三、总结延伸给生字找伙伴(组词)妈()奶()午()合()放()收()7棉鞋里的阳光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
学习过程一.导入示标巩固识字。
出示生字卡片,全班开火车多种形式认读。
二、自主探究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这篇文章共有个自然段。
三、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1)课文中有哪几个人物?哪些字音读时要提醒大家注意?(2)各小组派代表指出读音要注意的字词。
2.读了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或知道了什么?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文人物的语言。
4.分角色练读,朗读妈妈、奶奶、小峰的话。
5.边读边想,说说:读了他们的话,你想说什么四总结延伸小峰这样做,妈妈会说什么?奶奶会说什么?五.我来闯关做一件体贴长辈的事。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优秀4篇)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篇一一、导入揭题1、师板书“阳光”,你知道阳光能带给我们什么呢?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阳光的课文《棉鞋里的阳光》。
(学生齐读)3、学习“棉”字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呢?(师生共同质疑)二、感知,学习课文字词1、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自然段。
2、再读课文,用“○”圈出文中的生字。
3、生字教学。
(1)课件出示本文的生字词(带有拼音)自由读、齐读。
(2)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字。
(3)摘掉小帽(擦去拼音)同桌互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小组合作。
读读生字卡片,想想怎么记。
例“午”—“牛”区别。
4、再读课文,选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
5、读了课文,你懂了什么?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指名读第1—4段,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2、小峰是怎么说的?妈妈是怎么回答的?(指导朗读)3、小峰知道了棉花被阳光晒了会变暖和后,他又是怎么做的呢?4、理解“舒服地”,用“舒服”说话。
5、奶奶起来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说的?出示:“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6、“咦”说明奶奶怎么样?奶奶奇怪什么?朗读时,要读出奇怪的语气。
7、总结,教育学生从小要关心老人。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五、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左或结构的字:妈、奶、放、收六、布置作业回家替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篇二课前预习:查找资料,留意阳光有什么用处。
教学目标:1.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会写妈、奶等6个字;学习新偏旁衤、皿。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不仅要有关心长辈的愿望,还要学会动脑筋,体贴长辈。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
教学难点:自读、自悟课文。
教学教具:图片、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自读课文,自学生字1.读课文,划生字。
2.借助拼音读生字。
3.整体感知生字的字形。
4.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二)交流讨论,识字写字1.识字(1)出示生字卡,让学生挑选自己会认的字,读给大家听,并介绍识记的方法。
《棉鞋里的阳光》经典教学设计(优秀7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棉鞋里的阳光》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会写“妈”、“奶”等6个生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学习步骤1、图片导入大屏幕出现阳光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阳光的文章。
首先,初读课文。
然后,结合个人预习,提出自读课文时不认识的字是哪几个,是怎么解决或准备怎么解决产自读课文时,有哪些问题,做了什么标记,怎么解决或准备怎么解决。
(课文浅显,更应放手让学生自学,旨在培养他们自能读书的好习惯;学会在读中思考、圈、点、批、画;学会质疑,并能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合作学习,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与师生共同探究,以促进学生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从以前学过的字中发现认字、写字的规律,学会认读写新的生字。
学习方法(1)读课文,先自剖生字条(卡),用彩笔写字,以“我会认”的方式,把已经认识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从一认,读一读。
如,给生字找朋友的方法,和组内伙伴“开火车”认读法,读课文认读法,形声记忆法(身+尚=躺),加减换偏旁法(日+西=晒说-脱许-午),偏旁归类法(眼睛),偏旁比较法(睛-棉晒-睛脱-睛)等。
使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游戏中学。
(2)再读课文,遇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结合语言环境,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同座位依自然段读,边读边思考:妈妈和小峰是怎样照顾长辈的?互读有关段落,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以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3、在朗读中感悟两代人关怀长辈的浓浓深情。
教学方式(1)学生自选适合自己阅读的读书方法,再读课文,提出一两个认为重要的问题。
如,“妈妈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被?小峰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鞋?为什么说棉鞋里有好多阳光呢?”然后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由组长组织,同组人合作回答。
再由小组代表向大家汇报。
(此方式旨在围绕课文重点,人人都参与交流和讨论,人人都有发表个人想法的机会;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用不着过多的讲解和提问,只对学生的汇报给予点拨和鼓励,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对“妈妈”的敬仰和对“小峰”赞赏之情得到升华。
7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1优秀6篇课时篇一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a)a)检查朗读课文。
b)b)抽读生字。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篇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设计理念:本组课文以“温暖的家”为题材,教育学生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人人都有年幼之时,有年老之日。
《棉鞋里的阳光》一课讲述奶奶老了,妈妈格外体贴,把老人的棉被晒一晒,让她睡得更暖和。
妈妈贤淑的举动影响着幼儿的心灵,小峰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帮奶奶晒棉鞋。
阳光钻进了棉被,钻进了棉鞋,温暖了奶奶的身体,小峰母子俩的孝心像阳光温暖奶奶的心。
课文赞扬尊老敬老的好风尚,教育学生懂得怎样关心长辈,学会体贴。
教学目标:1.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
学会“妈、奶”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人物情感,增强关心长辈的自觉性,学会用实际行动体贴长辈。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和自读、自悟课文。
教学难点:从妈妈帮奶奶晒棉被的行动感染小峰,小峰也自觉为奶奶晒棉鞋中,悟出尊老敬老的新风尚。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放大的课文插图。
2.用来出示课文中人物语言以及难读的长句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看图说故事激qing1.板书课题;教师读课题,学生认读课题中的生字后再读课题。
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法?(阳光怎么会跑到棉鞋里去了呢?)3.让我们先看插图,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
4.学生看插图后,练习说故事。
5.指名说故事。
(设计意图:从学生对课题的好奇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借助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进入故事,进入课文情境,在自由说故事中产生感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难读的字词。
2.小组同学互读互听互评,看谁读得好。
3.各小组挑选一名同学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
4.说一说: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5.想一想:妈妈怎样帮奶奶晒棉被?小峰在妈妈的感染下,怎样帮奶奶晒棉鞋?观察: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由整体到部分,由景物到人物的顺序仔细观察图。
7、棉鞋里的阳光学习目标1.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会写“妈”、“奶”等6个字。
2、能够借助拼音正确、完整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棉花被阳光晒了会变暖和”的知识,懂得关心老人。
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教学重难点1、认识生字,注意读正音:前、后鼻音;平、翘舌音。
2、识记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会体贴长辈的思想品质。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2.用小黑板写好课文中人物语言以及难读的长句。
【教学对象分析】我们班有45人,他们都特别活泼好动,在课堂上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但他们集中精力听课时间较短,爱玩爱动,绝大多数同学喜欢识字,喜欢分角色读课文。
因此,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和精心的设计,上课的节奏紧凑,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尽量吸引学生。
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同学都参与和投入到课堂上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这个故事中有位小朋友就非常爱自己的奶奶,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怎样爱他的奶奶的呢?他会帮助奶奶做写什么事呢?出示课文插图,教师叙述课文内容。
2.请你们根据图中的内容想一想,说一说。
(出示课文插图) 3.学生看图,自由练说后,指名说故事。
4.板书课题,齐读,随机认读课题中的生字。
学习“棉”(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出示自读提示:⑴读课文,读准字音。
⑵读了课文,你知道什么?过渡语:同学们,你们能根据自读提示的要求,把课文读好吗?(学生说:“能!”)那就认真去读吧,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教别人。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难读的字词(相互交流),标一标自然段。
2.再读课文,用“0”圈出文中的生字,用横线画出生词。
2.生字教学:(1)小黑板出示本文的生字词(带有拼音),自由读,齐读。
棉(mián)鞋照(zhào)到晒(shài)棉被(bèi)盖(gài)上午(wǔ)饭收(shōu)棉被脱(tuō)下躺(tǎng)好合(hé)上眼(yǎn)睛(jīng)摆(bǎi)在妈(mā)妈奶(nǎi)奶放(fàng)回(2)、让学生说说哪些难读,并说理由。
7《棉鞋里的阳光》说的话,用“划出小峰说的话。
2、学生汇报:小峰是怎么说的?妈妈又是怎么回答的?(指导朗读,读出小峰的好奇语气)同桌同学分角色读一读 --------------- 指名分角色读。
你觉得妈妈是个怎样的人?3、小峰知道了这个“棉花被阳光晒了会变暖和” 的知识,他又是怎么做的呢?同桌分角色读第5、6段。
想想小峰做了什么事?给人物的对话做上记号。
4、理解“舒服地”,用“舒服”说话。
5、奶奶起来发现了什么,她是怎么说的?“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6、“咦”说明奶奶怎么样?奶奶奇怪什么?朗读时,要读出奇怪的语气。
全班读想一想,小峰这样做妈妈会说什么?奶奶会说什么?你想对小峰说些什么?7、你还有什么不懂的?8、自己有感情地再朗读读课文一边找一找。
读了课文,你们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让同学回答?奶奶的话,小峰听了什么感受?说说小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暖和温暖什么怎么(1)这是 ( )东西?(2) 棉被 ( )这 么暖和fl?(3 )冬 天过去了,( ) 的春天来了。
(4) 棉被E晒过了,奶奶盖上更()了。
板书:7 .棉鞋里的阳光 妈妈晒棉被四、总结提 升 盖在身上的被是暖的,穿 在脚上的鞋是暖的,奶奶 的心更是暖的,孝敬老人 是中国的传统,要一代一 代传下去。
五、拓展延 伸 课文《棉鞋里的阳光》中 的小峰一定给你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
请你学着小峰 的样子,做一件让爷爷奶 奶、爸爸妈妈高兴的事, 说给大家听,好吗?板书设计 给奶奶尊敬体贴老人爱小峰晒棉鞋教案反思。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教案:棉鞋里的阳光教学目标:1. 了解棉鞋对于农村儿童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关爱之心,理解和尊重农村儿童的生活情况。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为农村儿童提供帮助。
教学准备:1. PPT、投影仪。
2. 黑板、彩色粉笔。
3. 棉鞋等农村儿童日常用品(视情况而定)。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棉鞋,并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小时候是否有穿过棉鞋?”2. 让学生讨论棉鞋的特点和用途。
学生可以说出:保暖、防滑等。
二、观看视频和讨论(10分钟)1. 播放相关视频或幻灯片,展示农村儿童在寒冷冬季穿棉鞋的情境。
2. 引导学生讨论: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否意识到农村儿童所面临的挑战?他们为何需要棉鞋?三、了解农村儿童的生活情况(10分钟)1. 利用图片、文字介绍或小故事,让学生对农村儿童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有所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农村儿童在寒冷冬季如何保暖?棉鞋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帮助?四、分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围绕如何帮助农村儿童度过寒冷冬季展开讨论。
2. 每个小组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建议或方案,并向全班进行展示。
五、展示与总结(10分钟)1.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陈述小组的建议或方案。
2. 整理归纳学生提出的建议或方案,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具体实施。
3. 强调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农村儿童度过寒冷冬季。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自己可以从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教学延伸:可组织学生筹办公益活动,募集捐赠物品或经费,为农村儿童提供帮助。
课题: 7、棉鞋里的阳光一、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13个,会写“奶、妈、午、合、放、收”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关心长辈、体贴长辈、帮助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教学重、难点:认识生字,注意读正音:前、后鼻音;平、翘舌音。
三、教学思路设计:《棉鞋里的阳光》是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出现了小同学熟知的生活场景,通过对小峰母子给老人晒棉被、晒棉鞋过程中人物的动作、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赞扬了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让同学懂得应该怎样关心、体贴长辈。
教学应以同学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年级同学在起步阶段,更应从小培养同学的这种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同学的情感体验,关心同学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同学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四、导学过程:【自主预习】我能完成三项预习任务。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圈生字,画生词,大声读三遍。
3、读文,标自然段。
【课堂交流,展示自学成果】1、我能把下面的词语读正确棉衣午觉眼睛棉鞋脱下躺下照到奶奶妈妈2、我会读下面的生字棉照晒被盖午收脱躺合眼睛摆3、识字方法总结分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说说自己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
三、展示台1、我要自己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我要和同桌分角色读。
3、我思考:棉鞋里怎么会有阳光呢?四、认真写写生字1、给生字加上拼音,跟老师书空笔顺。
2、我会观察。
3、我要一笔一画把“妈奶午合放收”这六个字写漂亮。
我认为还有几个字特别容易写错,我要多写几遍:(五)、随堂练习出示生字条,给生字找朋友,再给词语找朋友。
先说说,再连线。
晒盖收脱睡合棉衣午觉眼睛棉鞋棉被棉花(六)、巩固练习1、看拼音写词语māmαnǎi nαi zhōnɡ wǔ hé yǎn()()()()fànɡ huíshōu qǐ lαi()()2、按课文内容填空妈妈给奶奶晒_______,奶奶睡得很_______。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学案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课题棉鞋里的阳光课时2课时设计人教学目标设计1、认识本课生字13个,会写“奶、妈、午、合、放、收”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关心长辈、体贴长辈、帮助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方法设计主要采用谈话导入、讲授法、启发式结合的教法。
我遵循直观性、抽象性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采取课文扶、生字半扶半放的教法,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
教学准备、布置预习任务。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一、联系生活,激起兴趣导入语:同学们,你们都是家里的好孩子,那你为家里的人做过什么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7课《棉鞋里的阳光》(板书:7棉鞋里的阳光)看看这课是说谁关心家里的人,怎样关心?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出示自读提示:⑴读课文,读准字音。
⑵读了课文,你知道什么?2、学生自由读。
三、交流讨论,认读生字1、出示生字词,学生自由读:2、让学生说说哪些难读,并说理由。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篇充满家庭温暖的短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人人都有年幼之时,也有年老之日。
奶奶老了,妈妈格外体贴,把老人的棉被晒一晒,让她睡得更暖和;贤淑的举动影响着幼小的心灵,小峰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帮奶奶晒棉鞋。
阳光钻进了棉被,钻进了棉鞋,温暖了奶奶的身体;小峰母子俩的孝心也随着阳光温暖着奶奶的心。
这是继《胖乎乎的小手》之后又一篇充满家庭温暖的短文。
通过对小峰母子给老人晒棉被、棉鞋过程中人物的动作、对话及心理活动的描写,赞扬了尊老敬老的家庭文明风尚,让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关心长辈,即学会体贴。
学生分析《棉鞋里的阳光》这篇课文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自我感悟升华课文的主题,并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识字方面坚持以培养学生识字兴趣为目的,让学生主动识字,自己发现识字的方法。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精选11篇)《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人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篇一师:刚才,小朋友们预习了课文,又认识了13个生字新朋友,还把他们送回到课文中去再读再认。
下面请小朋友们再听朗读录音。
(放录音)生:(急切地)错了,错了!题目是《棉鞋里的阳光》,不是《棉被里的阳光》。
师:(惊讶地)错了?糟了!录音后忘了核对课文,出错的地方肯定还不少。
那就请大家合上课本,从头听起,找找老师的错,谁找出最多,谁帮助老师也就最大。
(学生听完录音,互相交流核对纠错情况,纷纷发言指出错处)师:瞧我,太马虎了,一篇文章读错12处,大家帮我指出来了,谢谢大家。
下面请你们打开课文,边听录音边找错,将录音与原文对照分析,举出实例,说明原文为啥更好。
发言时先读原文,再指出录音错误,最后说清原文为啥好。
(再放录音)生:“妈妈在给奶奶晒棉被”,录音少了“给奶奶”,不清楚晒谁的棉被。
师:是呀,丢了“奶奶”,(生笑,指出:“是‘给奶奶”’)对,丢了“给奶奶”,晒的棉被可指妈妈的,也可指小峰的,看来说话写话还得交待清楚对象才行。
生:“奶奶的棉被一点儿也没湿,干吗要晒呢?”录音少了“一点儿”,没原句好。
师:怎么没原句好?这不是更简洁吗?(生窘迫,师轻拍其头)老师打你疼吗?(生:不疼)“不疼”与“一点儿也不疼”有区别吗?生:老师没有真打我,一点也不疼;棉被没沾水,还有妈妈晒,一点儿也没湿,所以—— 生:(接话)所以小峰才更加好奇:“棉被一点儿也没湿,干吗要晒呢?”师:很好!生:“他轻轻地把奶奶的棉鞋摆在阳光晒到的地方”,录音成了“他把奶奶的棉鞋放在阳光晒不到的地方”,少了“轻轻地”,多了“不”,“摆”改成了“放”。
师:听得真仔细,可录音怎么没原文好呢?生:多加一个“不”字,棉鞋就晒不成,因为没阳光。
师:对了,多加一个“不”字,把句意都搞反了,看来说话写话,这个“不”字不能乱用。
生:少了“轻轻地”,奶奶会被声音吵醒。
师:吵醒?生:小峰晒鞋“轻轻地”,就没声音,奶奶就睡得很香甜。
7.棉鞋里的阳光闫福燕课型综合课教学目的:1.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
会写“妈”、“奶”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会体贴长辈的思想品质。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课文插图,用小黑板写好课文中人物的语言以及难读的长句。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
2.学生看图,自由练说后,指名说故事。
3.我们能不能给这个故事取个名字?4.板书课题,随机认读课题中的生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难读的字词。
2.小组同学互读互听。
3.各小组挑选一名同学按自然段接读课文。
4.其他同学边听边划:课文中有哪几个人物?(三)互相交流,认读生字。
1.小组交流:课文中有哪几个人物?哪些字音读时要提醒大家注意?2.各小组派代表指出读音要注意的字词。
3.老师相应出示学生指出的字词。
4.请小老师范读、领读,多种形式读。
5.学生自读自纠,互读互纠。
6.师生共做识字游戏。
(四)读顺课文,发现感知1.生字回到课文中能不能读好?课文中哪句话最难读?一边读课文一边找一找。
2.读了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或知道了什么?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文人物的语言。
4.分角色练读,朗读妈妈、奶奶、小峰的话。
5.边读边想,说说:读了他们的话,你想说什么?(五)提出问题,自读自悟1.读了课文,自己想提出什么问题?自己问自己答。
2.全班交流。
3.读了课文,你们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让同学回答?(六)看图对文,情感升华1.出示课文插图,找一找与插图相应的段落。
图一:男生看图,女生读文。
图二:女生看图,男生读文。
2.想一想,小峰这样做,妈妈会说什么?奶奶会说什么?板书设计:7 .棉鞋里的阳光妈妈——(晒)——棉被|(学)|(关爱老人) | |(表达孝心)小峰——(晒)——棉鞋。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优秀7篇)教学用具篇一挂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板书设计:篇二棉鞋里的阳光课后反思课文《棉鞋里的阳光》优秀教学设计篇三教学目标1、教养学生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2、认识“棉、照”十三个生字,会写“放、收”等六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认读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阳光”一词)小朋友们来看,这是什么?(阳光)你们喜欢阳光吗?(喜欢)为什么呢?(生自由说)带给我们温暖的阳光会在哪里呢?课前教师布置小朋友们去找一找阳光,你们找到了吗?(生说一说)2、有一位小朋友说奶奶的棉鞋里有阳光,你想知道他是谁吗?你还想知道什么?(生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棉鞋里的阳光(板书课题)咱们一起来读读课题吧!(生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请小朋友们翻开书,第7课,先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生读)2、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出示生字)你们可以挑选自己会认的字读一读,给这个字找找朋友。
(师随机出示词语)(生齐读词)3、小朋友们读得真棒,有一只小青蛙遇到了难题,想让小朋友们帮助它,你们愿意吗?(愿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游戏:青蛙过河)读读它吧!只要你们读对了桥上的词,就能帮助小青蛙过河了!(生做游戏)小朋友们读真不错,来听听小青蛙怎么夸你们的吧!(出示青蛙声音)4、那么这些生字回到课文中,你还能读好吗?(能)那就找你的同桌读一读吧!你能读对读通哪一段,就大胆地试一试。
(生读、生评)三、朗读感悟1、(出示“晒”字)这个生字小朋友们还记得吗?(生读)不错,晒了什么?(晒棉被)谁晒棉被?(妈妈晒棉被)妈妈给谁晒棉被?(妈妈给奶奶晒棉被)(随机出示句子)课文里还说了“谁给谁晒什么?”2、看到这两个句子,你有什么问题吗?(生说)是啊,妈妈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被呢?(出示文图)小朋友们想知道吗?(想)让我们一起到课文里去找一找、读一读,好吗?(好)请小朋友们再自由的读读课文,在小组里面互相说说你的看法。
第7课《棉鞋里的阳光》教案优秀4篇课《棉鞋里的阳光》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棉、照”等一叁个生字。
会写“妈、奶”等6个生字,学习新偏旁衣字旁、皿字底。
2、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和自读、自悟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
【用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充满家庭温暖的短文,与孩子生活贴近。
因此可以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体会文中的感情。
如:同桌互读,看看谁读得好;分角色朗读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分句读、分段读、男女分读;表演读等。
孩子们内心对课文的理解要表达出来,采取小记者采访,分组讨论给学生更多的机会。
在生字词的学习上,可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动性,安排学生喜欢的活动,如:当小老师、当小检查员等,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想办法识记生字,并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检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出示课件(温暖的阳光),同学们,你们看,这么温暖、明亮的阳光照在身上会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发言)阳光钻进我们的棉鞋里又会怎样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读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棉鞋里的阳光》(板书)二、自主尝试,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读完两遍后,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词读一读。
2、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棉照晒被盖午收脱躺合眼睛摆当好小老师,检查你的同桌是否读准字音。
3、多种方式检查读音是否正确:指名读。
开火车读。
抢答。
4、识字游戏“给生字宝宝送温暖”:准确认读一个生字,就可以把他送到阳光下。
比比谁认得字多。
5、把生字朋友送回课文,看你是否还认得它?6、再次朗读课文,做到读正确。
三、感悟课文1、自由练读课文,较喜欢谁的话,可以多读几遍:课件出示本课图片,看图配乐有感情的给同桌朗读你所喜欢的人的话。
2、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和问题吗?先给同桌说一说、提一提。
3、提出讨论,理解课文:⑴学生可能提出“妈妈为什么给奶奶晒被子?小峰为什么给奶奶晒棉鞋?问题由学生合作解答,并说出从课文中那句话知道的,随即练习朗读。
一年级棉鞋里的阳光导学案一、教材分析《棉鞋里的阳光》是一篇充满家庭温暖的短文,通过对小峰母子给奶奶晒棉被、晒棉鞋过程的描写,赞扬了尊老敬老的好风尚,教育学生懂得关心长辈,学会体贴。
文章语言朴实,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理解能力有限,但他们天真活泼,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可能对文中所表达的亲情和关爱理解不够深刻,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会。
三、教学目标1、认识“棉、照”等 13 个生字,会写“妈、奶”等 6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认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亲情。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峰母子对奶奶的关爱之情。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在家里都为长辈做过什么事情呢?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棉鞋里的阳光》,讲的就是一个关心长辈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三)识字教学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交流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
3、开火车读生字,巩固识字。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学习第 1-4 自然段(1)指名读第 1-4 自然段,思考:妈妈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被?(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阳光钻进棉花里”等语句体会妈妈对奶奶的关心。
(3)指导朗读,读出妈妈对奶奶的关心。
2、学习第 5-8 自然段(1)自由读第 5-8 自然段,思考:小峰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鞋?(2)同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奶奶的棉鞋里也有阳光”等语句中体会小峰的细心和对奶奶的关爱。
(3)分角色朗读,感受小峰和奶奶之间的温馨。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精选13篇)《棉鞋里的阳光》教案篇1教学目标:1. 认识13个生字,会写“妈、奶”2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棉花被阳光晒了会变暖和”的知识,懂得关心老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 师:看,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了我们的教室。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关于阳光的课文,出示课题:《棉鞋里的阳光》,齐读。
学习“棉”2. 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棉鞋里为什么会有阳光?)二、感知性阅读,学习生字词1.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把难度的字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⑴课文我们读通了,相信大家已经和不少的生字交上了朋友,谁能说出这些生字宝宝的名字呢?。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认读。
现在同桌互相交流交流,⑵你是怎样记住他们的呢?把你认识的生字朋友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好吗?⑶出示去拼音的生字指名读,再开火车读。
⑷给这些生字宝宝找上朋友你还认识吗?棉花眼睛中午躺下合上照亮盖上摆好3. 写字教学出示“妈、奶”:观察他们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教师范写,指点:女字旁中的“提”,书写时不能超过“撇”。
“乃”字的第一笔是“横折折钩”。
练一练:学生认真书写。
出示学生作业,评价。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再读课文,思考:小峰做了一件什么事?他是向谁学的?妈妈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被?(阳光晒进棉花里,棉被更暖和。
)1. 自由读课文2. 组内交流3. 指名回答4. 指导说话: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5. 奶奶起来发现了什么,她是怎么说的?出示:“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咦”说明奶奶怎么样?奶奶奇怪什么?朗读时,要读出奇怪的语气。
6.如果你是奶奶,穿着暖和的棉鞋,心情会怎么样呢?四、小结关心体贴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峰学着妈妈的样子为奶奶做了一件小事,却让奶奶感到那么温暖,自己也高兴地笑了,让我们象小峰一样尊老敬老,做一个具有传统美德的好孩子!说一说:我们可以为家里的长辈做些什么呢?板书7、棉鞋里的阳光阳光小峰关心奶奶棉鞋《棉鞋里的阳光》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妈、奶、午、放、合、收”6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