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教时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五课时 Lesson 11: To China, with Love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樱落学校曾泽平重点单词graduate v.毕业remain v.仍然是;保持不变decision n.决定aid n.帮助;援助worst adj.&adv.(bad或badly的最高级)最坏的(地)condition n.环境;条件government n.政府medical adj.医学的;医疗的重点短语remain in use 仍在使用be well known for 因……而闻名;众所周知Anti-Japanese War 抗日战争make a decision 做决定first aid 急救day after day 一天又一天worst possible conditions to help others. 人们记住了,他在最恶劣的环境中夜以继日地辛苦工,来帮助别人。
6.To remember him, the government set up Bethune Medical School and Bethune International Peace Hospital in Shijiazhuang. 为了纪念他,政府在石家庄建立了白求恩医学院和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教学难点能用before,after,as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和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进行表达环节1 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白求恩的一些图片。
T:Boys and girls,look at the pictures.Who is the man,can you tell me?Ss:Yes.He is Norman Bethune.T:Yes,very good.Where did he come from?Ss:(帮助学生回答)He came from Canada.T:Yes.Whatis he well known for?Ss:...T:OK.Let’s learn esson 11 to learn more about Norman Bethune.设计意图:图片导入本课话题,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开发他们的最大潜能,从而使这堂课在最大程度上达到最高效率。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教材通过一系列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方程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巩固和拓展,通过练习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方程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方程的基本知识和解方程的方法,但是对于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方程来解答还有一定的困难。
学生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未知数和列出方程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练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选择合适的未知数列出方程。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未知数和列出方程。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运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系列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2.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问题和解答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5元,现在打八折出售,小明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学生尝试解答,并解释解题思路。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系列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解答。
问题可以包括购物、长度、面积等方面,难度可以适当增加。
第五课时Lesson 23: People in MyNeighbourhood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江缘学校陈思梅重点单词interview v. & n.面试;采访;访谈fix v. 修理;维修sound v. 听起来n.声音enjoyable adj.令人愉快的treat n. 美食;款待重点短语be busy doing 忙于做……sound like 听起来像重点句子 1.Our teacher asked us to interviewpeople about their jobs. 老师让我们采访不同人的工作。
2.Mr.Green likes being a tailor. 格林先生想成为一名裁缝。
3.It was warm inside and full of yummytreats.(面包店)里很暖和,堆满了好吃的美食。
4.I learned a lot about the people in myneighbourhood. 我了解很多关于我们社区人们的情况。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了解准备礼物的方法环节1 新课导入Show the pictures to the students. Let them guess:1.What is the man in the first picture doing?2.What does a baker do?Let the students answer the questions in class.设计意图:明确本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话题。
环节21.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correct words you hear.(1)Our teacher asked us to________people with different jobs.(2)Mr.Green was busy_______a pair of pants when he________myquestions.(3)All the people in the neighbourhood were________.2.Read the passage and decide i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1)Our exciting job was finding people with different jobs.(2)Mr.Green was too usy to answer my questions.(3)I visited four places after the tailor’s shop and the bakeryshop.3.Work in groups.Practice the text.Then present it in front of the class.When the students act,they an use their own words.4.Suppose you want to write a shot passage about your neighbourhood.You don’t know what to say.How can you do?Ask your classmates for advice.5.Finish the task in goups.Then fter a few minutes,let some students read their passages in front of the class.6.Read the passage and finish off Exercise 1—2.7.Work in pairs and talk about someone in your neihbourhood.8.Finish off Exercise 3 in “Let’s Do It!”.9.要点点拨。
第五课时 Lesson 29: Our Ambitions and Dreams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翰辰学校李道友组长重点单词ambition n.抱负;雄心fisherman n.渔夫,渔民policewoman n.女警察artist n.艺术家;(尤指)画家choice n. 选择strict adj. 严厉的;严格的重点短语talk about 谈论某事encourage sb. to do sth. 鼓励某人做某事重点句子1.The main thing is to know yourself and to choose the right path for you. 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并为自己选择正确的道路。
2.She is strict but nice. 她很严格,但很好。
3.She encourages us to work hard,but she never punishes us.她鼓励我们努力工作,但她从不惩罚我们。
4.You are good at playing basketball. 你很会打篮球。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一些介绍自己或朋友梦想的句式环节1 新课导入Show the pictures to the students. Let them guess:1.What is the girl in the first picture going to be?2.What does the man do?Let the students answer the questions in class.设计意图:明确本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话题。
环节21.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correct words you hear.(1)Li Ming and his classmates talk about theirambitions and_______at school.(2)To know________is the main thing for them.(3)Ms. Liu is________with her students.2.Read the passage and decide i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1)Some students want to be farmers.(2)Ms.Liu sometimes punishes her students.(3)Li Mig wants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3.Work in groups.Practice the text.Then present it in front of the class.When the students act,they can use their own words.4. Suppose you want to write a short assage about your dream.You don’t know what to say.How ca you do?Ask your classmates for advice.5. Finish the task in groups.Then after a few minutes,let some students read their passage n front ofthe class.6. Read the passage and finish off Exercise 1.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nish off Exercise 2.7. Work in pairs,talk about what you are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8. Fnish off Exercise 3 in “Let’s Do It!”.9.要点点拨。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5课多彩的窗帘》沪教版(1)一. 教材分析《第5课多彩的窗帘》是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窗帘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窗帘的历史、种类和特点的介绍,也有窗帘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还有窗帘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色彩、图案和设计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于窗帘的历史、种类和特点可能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窗帘的历史、种类和特点,掌握窗帘设计的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设计一幅多彩的窗帘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他们对生活美学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窗帘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分组合作法和评价激励法进行教学。
利用多媒体展示窗帘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窗帘的种类和特点,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种类的窗帘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窗帘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授(10分钟):讲解窗帘的历史、种类和特点,教授窗帘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示范(5分钟):教师示范窗帘设计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设计方法和技巧。
4.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所学的设计方法和技巧,设计一幅多彩的窗帘作品。
5.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激励。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窗帘的种类、特点、设计方法和步骤等内容。
通过板书,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窗帘的设计过程和要点。
第5课时知识点1《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一、单选题。
1.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去掉末尾的()个0,再添上一个“万”字就可以了。
A.5B.4C.3D.62.把580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A.58万B.580万C.5800万D.5803.把一个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个数与原数比()。
A.变大了B.变小了C.不变D.无法确定4.下列各数中,()和98万一样大。
A.988500B.980000C.978000D.9840005.13500000元=()A.135元B.1350元C.1350万D.1350万元6.北京故宫占地面积是720000平方米,合()万平方米。
A.72B.720C.7200D.720007.在86后面添上()个0,这个数是860万。
A.4B.5C.6D.7二、判断题。
1.760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76万。
()2.4508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4508。
()3.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没有改变这个数的大小。
()4.最小的八位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1000万。
()三、填空题。
1.我国的领土面积约9600000平方千米,这是一个______位数,最高位是_____位,这个数读作_______,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
2.由4个千万、1个万组成的数是______,读作_______,改写成用“万”为单位的数是________万。
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490000=________万350700000=_____万13590000=______万36800000=______万52740000=______万62000000=______万4.读一读,填一填。
130000=_______万80000000=_______万20030000=_______万6450000=______万160000=_______万8200000=________万5.先读一读横线上的数,再把它们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第五课时Lesson 35: FutureTransportation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翰辰学校李道友组长重点单词smooth adj.平稳的;平坦的;光滑的float v. 漂浮transporter n. 运输车;输送器allow v. 允许form n. 形式;形状重点短语travel at the speed of light 以光速行驶all the time 一直;向来allow sb. to do sth. 允许某人做某事重点句子 1.I hope someone will invent one in thefuture. 我希望将来有人能发明一个。
2.A transporter would send you from oneplace to another very,very quickly. 运输机将送你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非常,非常快。
3.A transporter would allow you totravel at the speed of light. 这种交通工具能让你以光速行驶。
4.In these shows,people use new formsof transportation all the time. 在这些节目中,人们总是使用新型的交通工具。
教学难点让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未来交通工具环节1 新课导入Show the pictures to the students.Let them guess:1.What is the boy riding in Picture 1?2.What is the name of the train in Picture 2?Let the students answer the questions in class.设计意图:明确本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话题。
环节21.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e correct words you hear.(1)Sam hopes someone will________a hoverboard in the future.(2)A transporter can go very________.(3)Sam likes to watch the shows about the________.2.Read the passage and decide i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1)A hoverard would be like an airplane.(2)A transporter can travel at the speed of light.(3)In everyday life,people can use new forms of transportationall the time.3.Work in groups.Practice the text.Then prsent it in front of the class.When the students act,they an use their own words.4.Finish the task in groups.Then after a few minutes,let some students read their passage in front of the cass.5.Math the words with the correct descriptions in Exercise 1.Readthe passage and finish off Exercise 2.6.Work in groups,talk about the inventions you know.7.Finish off Exercise 3 i “Let’s Do It!”.8.要点点拨。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四点底》书法教案第五课四点底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四点、心字底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3、写好“点”、“焦”、“煮”、“羔”、“然”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
4、点燃学生的写字兴趣。
5、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并且学会审美。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教学,巩固正确“双姿”,唤起学生写字的热情。
教学难点:带有这二个偏旁的字的书写规律.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欣赏引趣孩子们,又到了写字课的时间了。
你们开心吗?书法是第一国学,作为一个中国人首先应该写好汉字。
老师手里是一张书法作品,你觉得怎么样? 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这是2004年全国书法大赛冠军的作品,看着都是一种享受是吗? 这刚劲端庄的方块字的确漂亮。
想写好它却不容易。
其实只要我们能够坚持练字,老师相信你也会一样出色.二、复习双姿,做好准备1、复习坐姿:要想写好字,坐的姿势很重要,你能说说正确的坐姿势吗?请你做出正确的坐姿.写字时,写字时,正确的坐姿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身正、肩平、臂开、足安。
一起来重复这八个字,并且检查自己的坐姿符不符合要求.2、复习执姿:握笔也要有正确的姿势.你能说说握笔时应注意什么?握笔时要做到三个一,也就是一尺、一拳、一寸3、齐唱《写字歌》。
真不错,老师有一首写字歌要送给大家,一起来齐读. 写字姿势很重要,头正身直要坐好。
两臂桌面左右开,小腿垂直脚平摆。
眼睛离纸一尺远,胸距桌边一拳远。
手离笔尖约一寸,小朋友们要记牢。
三、教学提示1、新课指导出示四点、(杰),请你读出这个字,这个偏旁是什么?请你在本上快速的写出这个偏旁,(出示学生写的杰字),比一比,出示(灬)旁,四字底可说了,同学们,你们谁能和我比比谁美?谁写的能和老师出示的偏旁相比美?看来不行是么,这个偏旁是我们平时作业中写得不规范,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练写这个偏旁.(板题四点底的写法)同学们,刚才我们在写字时,没有认真观察字贴,写的字一点都不漂亮,所以,在接下来的写字当中,老师要给你提出一个要求,请你要做到:认真看,记字形.(1)“写写偏旁”。
第一单元第5课时分解质因数教学设计合数:三、新知探究—习“方法”任务01:认识质因数,合数写成质因数相乘的形式师:你能把5和28分别写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吗?课件出示:5=()×5 28=()×7师:在5=1×5、28=4×7中,哪些数是5的因数?哪些数是28的因数?反馈:5=1×5,1和5是5的因数。
28=4×7,4和7是28的因数。
师:在这些因数中,哪几个数是质数?反馈:在1、5、4、7中,5和7是质数。
师揭示:像这样一个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是它的质因数。
师:在上面的两个算式里,哪个数是哪个数的质因数?反馈:在5=1×5中,5是5的因数,又是质数,所以5是5的质因数;在28=4×7中,7是28的因数,又是质数,所以7是28的质因数。
师:1为什么不是5的质因数?而4为什么不也是28的质因数?反馈:1是5的因数,但不是质数,所以1不是5的质因数。
4是28的因数,但不是质数,所以4不是28的质因数。
师:那么一个数的质因数要符合哪几个条件?引导学生得出:一个数的质因数要符合两个条件:它是这个数的因数;它又是质数。
这时它就是这个数的质因数。
【设计意图:利用乘法算式,让学生逐步探究,让学生明确质因数必须要具备两个条件,它是这个数的因数;它又是质数。
整个过程的探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总结、归纳等思维能力。
】任务02: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技能师:你能把30用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课件出示:师:把30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可以怎样做?反馈:把30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先写成2乘15;15是合数,再把它写成3乘5,这时乘数全部是质数。
师:接下来呢?师:看来要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可采用逐步分解的方式。
像这样把一个合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作分解质因数。
【设计意图:根据课本出示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分解质因数,然后通过说一说,让学生亲身经历分解质因数的过程与方法,理解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技能。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版本1)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认识负数》是五年级的第一课,负数是小学生学习的又一种新的数。
在教学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着手,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了解认识负数的必要性。
教材由温度和海拔高度引入负数的学习,因为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容易认识正负数,认识零上温度、零下温度。
在教学中,我没有抓住可能出现的问题,只看到表面现象,以为学生都掌握了。
但课后作业中我发现,对于温度计上的零下温度掌握不好,不知道负数排列的顺序是和正数相反的,仍然按照正数的排列顺序排列。
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在上课之前要更细心钻研教材,以达到更深沉层的挖掘教材。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这节课教学《认识负数》的第二课时。
新课前提问复习了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负数也不是正数。
在教学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着手,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了解认识负数的必要性。
因为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容易认识生活中的盈亏问题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在教学中,我没有抓住可能出现的问题,只看到表面现象,以为学生都掌握了。
但课后作业中我发现,对于温度计上的零下温度掌握不好,不知道负数排列的顺序是和正数相反的,仍然按照正数的排列顺序排列。
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在上课之前要更细心钻研教材,以达到更深沉层的挖掘教材,深入浅出,便于学生掌握。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1课时我设计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小组讨论)--推导出结论—练习—总结—布置作业,但我在实施这个流程时发现几个问题,第一、我让学生在预习再猜想学生很多答案都是固定的,有的直接照书本上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二、讲课中语言过于啰嗦、重复。
第三、每个环节与每个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说的不太自然,太生硬有的甚至没有过渡语,直接跳到下一个环节。
第四、练习题没有根据学生发展顺序及知识的难易循序渐进,先出示的问题比较难,后出示的问题相对容易。
第11课时lesson11 Clothes around the World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涵亚学校陈冠宇教学过程环节1 新课导入展示两张图片,让学生猜想下列问题:1.What does the woman wear in Picture 1?Where does she come from?2.What do the students wear in Picture 2?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好奇心,自然进入课题。
环节2 学习活动1.听录音,口头回答以下问题。
(1)In some places,men wear________.(2)Some people wear________for work.2.教师教读并讲解课文内容。
3.学生读熟课文,和同桌一起练习。
4.听录音,完成练习题2,给图片排序。
教师抽一名同学起来回答,然后订正答案。
5.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1。
然后请几名学生起来答。
6.学生阅读练习题3的短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横线上。
教师请学生起来读一读,人然后订正答案。
7.学生四人为一组,编一则对话,讨论各地人们的衣着及特点,相互询问并作答。
S1:I like traditional clothes.S2: Why?S1:Because...S2: ...S3: ...8.教师随机挑选三组学生表演对话,其他组的学生点评。
9. 学生课后收集我国各地的一些传统服饰的图片,仿照练习题4的例子,写2-3段话。
10.要点点拨。
(1).Li Mingwrites a report about clothes around the world?about意为“关于”;around the world 意为“世界各地”,前面可以加all,表示“全世界”。
(2)Their clothes are so colourful!colourful 意为“五颜六色的”,它是由“colour”+“ful”构成的形容词。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5课时简单应用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6—37页。
教学提示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同样是用乘法运算。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发觉问题,提出并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提显现实情境中和百分数有关的数学问题,会解答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感受用百分数描述实际问题的作用,增强关怀社区、爱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明白得“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问题的解答方法并会解答这类实际问题。
难点会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预备教师预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植树造林不仅能够防止水土流失,同时也能够美化环境。
今年我校师生就在校园的道路两旁及花池中栽了一种四季常绿的柏树,共2 4棵,结果成活了21棵。
请你应用学过的百分数知识提出问题。
(板书:栽种24棵,成活2l棵)生1:柏树的成活率是多少?(师板书:成活率是)生2:成活的棵数是栽种棵数的百分之几?生3:栽种棵数是成活棵数的百分之几?师:同学们,你们能自己解决这几个问题吗?生:能解决。
师:那就动手解决这些问题吧!(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汇报)生1:柏树成活率:成活的棵数÷栽种的棵数×100%。
21÷24X100%=87.5%生2:求成活的棵数是栽种棵数的百分之几,确实是以栽种棵数为单位“1”,用成活棵数除以栽种棵数。
21÷24=87.5%生3:求栽种棵数是成活棵数的百分之几,是以成活的棵数为单位“l”,用栽种棵数除以成活的棵数。
24÷21≈114.3%师:同学们对前几节课所学的知识把握得真好!假如老师告诉你们栽种的棵数是24棵,成活的棵数是栽种棵数的87.5%,你们能求出成活的棵数吗?这确实是我们今天要来解决的问题——百分数的简单应用。
(板书:简单应用)设计意图:从学生感爱好的问题入手,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第五课时Lesson 17: Staying Safe in an Earthquake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翰皓学校陈阵语重点单词earthquake n.地震calm adj.镇静的;沉着的object n.物体;对象;目标survival n.生存;存活;幸存重点短语stay calm 保持镇静protect...from(doing) 使……免于……;防止……遭受……pull over (把车)开到路边keep an eye out for 密切注意;提防,警觉bring down 使瘫痪;降低;减少重点句子 1.Stay calm as the earth begins to shakeand move. 当大地开始摇晃和移动时保持镇静。
2.An earthquake is dangerous,but thereare things you can do to protectyourself. 地震很危险,但也有一些措施可以保护你自己。
3You need to have something strongaround you to protect you from fallingobjects. 你需要周围有结实的东西以避免下落的物体伤着你。
4.Stay away from buildings and trees.远离建筑物和树。
教学难点if从句+祈使句的用法环节1 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地震图片。
T:Boys and girls,what happened in the picture?Ss:There is an earthquake.T:Yes.Can you describe it?S1:Yes.The earthquake happened in the daytime.S2:Many houses fell down.S3:...T:OK.Well done! But how can we save ourselves in an earthquak?Now this lesson we will talk about an earthquake.设计意图:此环节利用图片展示,师生间的对话导入本课的话题“地震”,利用会话将学生带入地震现场,预热本课的词汇和句型。
第二单元热传递5.热传导【主要概念】机械能、声、光、电、热、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涉及课标】6.3热可以改变物质的状态,以不同方式传递,热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能量表现形式。
6.3.3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5---6年级:●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热传递的现象,知道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举例说明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列举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教材分析】热是学生较为熟悉的一种现象,教材通过生活中热传导事例的再现,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揭示热传导的过程和特点,认识热传导的概念。
本课内容由三个活动构成:活动一,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再现生活中的热传导现象,让学生了解固体、液体、气体都能通过直接接触高温物体的方式让低温物体热起来;活动二,观察热在金属、热水和冷水之间的传递过程和方向,在此事实基础上,学生能认识热可以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活动三,分析生活中应用热传导的具体事例,强化学生对热传导概念的理解。
【学情分析】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并不陌生,如烧水、炒菜等。
他们也能判断出热在物体之间和物体内部是如何传递的,但对于热传导的概念和发生条件还不是特别的清晰。
因此,需要对生活事例的分析、探讨和动手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
【教学目标】1.知道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
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
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传导。
热在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
2.通过“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探究、求实、创新的科学品质,以及归纳和抽象概括能力。
3.能运用掌握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热传导现象。
【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交流、讨论和动手实验,了解热传导发生的条件和传递的方向,认识热传导的概念。
难点:会做借物观察的热传导实验。
第二单元《热传递》5.《热传导》教案+教学反思【主要概念】机械能、声、光、电、热、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涉及课标】6.3热可以改变物质的状态,以不同方式传递,热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能量表现形式。
6.3.3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5---6年级: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热传递的现象,知道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举例说明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列举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教材分析】热是学生较为熟悉的一种现象,教材通过生活中热传导事例的再现,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揭示热传导的过程和特点,认识热传导的概念。
本课内容由三个活动构成:活动一,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再现生活中的热传导现象,让学生了解固体、液体、气体都能通过直接接触高温物体的方式让低温物体热起来;活动二,观察热在金属、热水和冷水之间的传递过程和方向,在此事实基础上,学生能认识热可以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活动三,分析生活中应用热传导的具体事例,强化学生对热传导概念的理解。
【学情分析】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并不陌生,如烧水、炒菜等。
他们也能判断出热在物体之间和物体内部是如何传递的,但对于热传导的概念和发生条件还不是特别的清晰。
因此,需要对生活事例的分析、探讨和动手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
【教学目标】1.知道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
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
这种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
热在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
2.通过“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探究、求实、创新的科学品质,以及归纳和抽象概括能力。
3.能运用掌握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热传导现象。
【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交流、讨论和动手实验,了解热传导发生的条件和传递的方向,认识热传导的概念。
难点:会做借物观察的热传导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