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山师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B卷
- 格式:doc
- 大小:207.00 KB
- 文档页数:6
2011级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2013年9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 第Ⅱ卷5至6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的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一、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s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s=2+6t-t3(m),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3t2(m/s),则该质点从t=0到t=2 s间的位移和平均速度为().A.6m、3 m/s B.4 m、2 m/s C.6m、2 m/s、D.4 m、3 m/s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为s=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A.第1 s内的位移是2 m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1 m 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3、某质点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运动,其加速度保持不变,经1.5 s到达最高点,然后又回到出发点,关于这一运动过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方向竖直向下B.质点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 m/sC.质点在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D.质点在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大于开始离开抛出点时的速度4、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10m位移所用的时间为2s,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12m所用的时间也为2s,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0.5 m/s2B. 2 m/s2C. 4 m/s2D. 1 m/s25、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A.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5 sB.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 sC.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75 m/s2D.若汽车以40 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150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者不能安全停车6、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 s后停止,若在第1 s内的位移是14 m,则第3 s内的位移是().A.3.5 m B.2 m C.1 m D.6 m7、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B.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 m/sC.小车的位移一定大于8 mD.小车做曲线运动8、质量为 1 500 kg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求( )A.前25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B.前10 s内汽车的加速度C.前10 s内汽车所受的阻力D.15~25 s内合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楔形物A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B,B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B,使之匀速上滑.在B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A 始终保持静止.下列关于A、B物体相互间作用力的描述正确的有().A.B给A的作用力大小为mg-FB.B给A摩擦力大小为FC.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cos θD.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为Mg+mg-F sin θ10、我国国家大剧院外部呈椭球型.假设国家大剧院的屋顶为半球形,一警卫人员为执行特殊任务,必须冒险在半球形屋顶上向上缓慢爬行(如图所示),他在向上爬的过程中( )A.屋顶对他的支持力不变B.屋顶对他的支持力变小C.屋顶对他的摩擦力变大D.屋顶对他的作用力不变11、如图所示,楔形物块a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在其斜面上静止着小物块b.现用大小一定的力F分别沿不同方向作用在小物块b上,小物块b仍保持静止,如下图所示.则a、b之间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的是( ).12、如图所示,在恒力F 作用下,a 、b 两物体一起匀速向上运动,则关于它们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2-2-7A .a 一定受到四个力B .b 可能受到四个力C .a 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D .a 与b 之间一定有摩擦力13、如图所示,水平固定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B ,它们用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连接,现对B 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推力F 使A 、B 均静止在斜面上,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 ,则弹簧原长和推力F 的大小分别为( ). A .233mg B .l -mg 2k C. l +mg 2kD .23mg14、一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如图2-3-21所示.则物块( ).A .受到的合外力增大B .沿斜面加速下滑C .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 .仍处于静止状态15、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 .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 .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 .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16、如图所示,50个大小相同、质量均为m 的小物块,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 作用下一起沿斜面向上运动.已知斜面足够长,倾角为30°,各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重力加速度为g ,则第3个小物块对第2个小物块的作用力大小为( ).A.125FB.2425F C .24mg +F 2D .因为动摩擦因数未知,所以不能确定17、如图所示,电梯质量为M ,在它的水平地板上放置一质量为m 的物体.电梯在钢索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当上升高度为H 时,电梯的速度达到v ,则在这个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梯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m v 22B .电梯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大于m v 22C .钢索的拉力所做的功等于m v 22+MgHD .钢索的拉力所做的功大于m v 22+MgH18、全国中学生足球赛在足球广场揭幕.比赛时,一学生用100 N 的力将质量为0.5 kg 的足球以8 m/s 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踢出20 m 远,则该学生对足球做的功至少为( ).A .200 JB .16 JC .1 000 JD .2 000 J19、如图所示,DO 是水平面,AB 是斜面,初速度为v 0的物体从D 点出发沿DBA 滑动到顶点A 时速度刚好为零,如果斜面改为AC ,让该物体从D 点出发沿DCA 滑动到A 点且速度也刚好为零.则物体具有的初速度(已知物体与路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且不为零)( ). A .大于v 0 B .等于v 0C .小于v 0D .取决于斜面的倾角20、2012年6月24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成功手动对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前按如图5-34所示的轨道示意图运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神舟九号”的加速度比“天宫一号”小B .“神舟九号”运行的速率比“天宫一号”小C .“神舟九号”运行的周期比“天宫一号”长D .“神舟九号”运行的角速度比“天宫一号”大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4页,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直接答在试题规定的区域中。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1、若点(1,2)P -在角θ的终边上,则tan θ等于( )(A) 2- (B )5-(C )12- (D )52、向量()()AB MB BO BC OM ++++化简后等于( ) (A) BC(B )AB(C )AC(D )AM3、函数sin(2)3y x π=-的最小正周期是( )(A )2π(B )π (C )2π (D )4π4、7sin 3π的值是( )(A )12 (B )12- (C ) (D 5、为了得到函数sin(2)()3y x x R π=-∈的图像,只需把函数sin 2y x =的图像上所有的点( )(A )向右平移3π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6π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3π个单位长度 (D )向左平移6π个单位长度6、已知3cos ,(,)52πθθπ=-∈,则tan θ等于( )(A )43 (B )34(C )43- (D )34-7、cos110cos50sin110sin 50︒︒+︒︒等于( )(A )12 (B (C ) (D )12-8、在ABC ∆中,若10,30a c A ===︒,则B 等于(A )105︒ (B )60︒或120︒ (C )15︒ (D )105︒或15︒ 9、在ABC ∆中,013,40,60a b ab C +==∠=,则边c 等于(A (B )11 (C (D )710、将函数sin()()3y x x R π=-∈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将所得到的图像向左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则得到的图象的函数单调增区间(其中k ∈Z )为( )(A )[4,4]k k ππππ-+ (B )5[4,4]33k k ππππ-+(C )[,]63k k ππππ-+ (D )24[4,4]33k k ππππ-+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给出的相应位置.) 11、在ABC ∆中,3,2a b c ===,则角B = .12、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060,1,4A b c ===,则a = . 13、设两个非零向量12e e 、不共线,且()1212//ke e e ke ++,则实数k14、函数)2,0,0)(sin(πϕωϕω<>>+=A x A y 的部分图像如图,则其解析式为 .15、函数2()cos 2cos 1f x x x x =+-的值域为 .16、在200m 高的山顶上,测得山下一塔的塔顶与塔底的俯角分别为30︒和60︒(塔底与山底在同一水平面上),则塔高约是( .精确到1m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ABC ∆中,︒=︒==45,60,10C B a ,求边c .18、在ABC ∆中,已知3cos 5A =,求sin 2A .19、求已知a 、β均为锐角,且,103sin ,52cos ==βα求角βα-.20、在的值.,求,,中,A C b a ABC sin 12053︒=∠==∆21、求函数2()sin(2)2cos 16f x x x π=+-+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大值.参考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分认定考试数学试题文科2.抛物线24y x =的焦点坐标为A. (1,0)B. (0,1)C. (0,1)-D. (1,0)-3. 曲线x y e =在点(0,1)处的切线斜率为A .1B .2C .eD .1e4. 双曲线22145x y -=的渐近线方程为A .4y x =±B .2y x =±C .5y x =±D .5y x =± 5. 椭圆171622=+y x 的左右焦点为1F 、2F ,一直线过1F 交椭圆于A 、B 两点,则2ABF ∆的周长为A .32B .16C .8D .46. 已知3()sin f x x x =+,()f x '为()f x 的导函数,则()2f π'的值等于 A .234π B .2314π+ C .234π- D .2314π- 7.在复平面内,复数31i z i -=+(i 为虚数单位)等于 A.12i + B.12i -C.13i +D.13i -- 8. 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的右焦点为(1,0)F ,离心率等于21,则椭圆的方程是A .14322=+y xB .13422=+y x C .12422=+y x D .13422=+y x9. 函数3()3f x x x =-在区间(1,1)-上A .有最大值,但无最小值 B.有最大值,也有最小值C .无最大值,但有最小值 D.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10.双曲线与椭圆2211664x y +=有公共的焦点,它们的离心率互为倒数,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A .2213612y x -=B .2213612x y -=C .2211236y x -=D .2211236x y -=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8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11. 复数12z i =-(其中i 为虚数单位)的虚部为__________.12. 抛物线24y x =的准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_.13.已知函数()()3261f x x mx m x =++++既存在极大值又存在极小值,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14. 设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1F 、2F ,过2F 作椭圆长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P ,若P F F 2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_.15. 已知函数32()f x x ax bx c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①0x ∃∈R,0()0f x =②函数()y f x =的图像是中心对称图形 ③若0x 是()f x 的极小值点,则()f x 在区间0(,)x -∞上单调递减④若0x 是()f x 的极值点,则0'()0f x =三、解答题(本答题共6题,满分55分)16.(本小题8分)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043=±y x ,并且经过点()3,1M ,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7.(本小题8分)设函数∈+-=x x x x f ,212)(3R,求函数)(x f 在区间[]0,3上的最小值.18.(本小题9分)抛物线的焦点F 在y 轴正半轴上,过F 斜率为12的直线l 和x 轴交于点A ,且OAF ∆(O 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4,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19.(本小题10分)已知函数32()21f x x ax =-+在区间[)1,+∞上为单调增函数,求a 的取值范围.20.(本小题10分)已知函数2()2ln f x x x =-,2()h x x x a =-+.(Ⅰ)求函数()f x 的极值;(Ⅱ)设函数()()()k x f x h x =-,若函数()k x 在[1,3]上恰有两个不同零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1.(本小题10分)已知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上的点到椭圆右焦点F 的最大距1,离心率e =l 过点F 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 (I )求椭圆C 的方程;(Ⅱ)C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当l 绕F 转到某一位置时,有OP OA OB =+成立?若存在,求出所有点P 的坐标与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山师附中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哥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1.(5分)关于曲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可能不变B.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化的D.在恒力作用下物体不可能做曲线运动2.(5分)对平抛运动的物体,若g已知,再给出下列哪组条件,可确定其初速度大小?()A.物体的水平位移 B.物体下落的高度C.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D.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和方向3.(5分)一只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它要渡过一条宽为30m的河,河水流速为5m/s,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船可以沿垂直于河岸方向的航线过河B.水流的速度越大,船渡河的时间就越长C.船头正指对岸渡河,渡河时间最短D.船头方向斜向上游,船渡河的时间才会最短4.(5分)如图所示,小球A质量为m,固定在长为L的轻细直杆一端,并随杆一起绕杆的另一端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果小球经过最高位置时速度为,则此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为()A.支持力,mg B.支持力,mg C.拉力,mg D.拉力,mg 5.(5分)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E p表示重力势能,h表示下落的距离,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下列所示图象中,能正确反映E p和h之间关系的是()A.B.C.D.6.(5分)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A.距地面的高度变大B.向心加速度变大C.线速度变大D.角速度变大7.(5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环上质量为m的小环,从大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滑到大环的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A.小环滑到大环的最低点时处于失重状态B.小环滑到大环的最低点时处于超重状态C.此过程中小环的机械能守恒D.小环滑到大环的最低点时,大圆环对杆的拉力大于(m+M)g8.(5分)如图所示为低空跳伞极限运动表演.假设质量为m的跳伞运动员,由静止开始下落,在打开伞之前受恒定阻力作用,下落的加速度为g,在运动员下落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B.运动员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mghC.运动员的动能增加了mghD.运动员的机械能减少了mgh9.(5分)两颗靠得较近的天体叫双星,它们以两重心联线上的某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因而不至于因引力作用而吸引在一起,以下关于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B.它们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C.它们所受向心力与其质量成反比D.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与其质量成反比10.(5分)如图,竖直平面内的轨道1和2都由两段细直杆连接而成,两轨道长度相等.一小球穿过细直杆,从A点静止释放,分别沿轨道1和2下滑,假定球在经过轨道转折点的前后速度大小不变,且球与1、2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滑至B点的动能分别为E k1、E k2;重力势能减小量分别为△E P1、△E P2;到达B点时重力的功率分别为P G1,P G2,则()A.E k1=E k2,△E P1=△E P2 B.E k1>E k2,△E P1=△E P2C.E k1<E k2,P G1<P G2D.E k1=E k2,P G1>P G2二、本题共两小题,15分.11.(7分)某同学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面上,将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上适当的钩码使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以此定量研究拉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此外还准备了打点计时器及配套的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等,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若要完成该实验,必需的实验器材还有.(2)实验开始前,他先通过调节长木板的倾斜程度来平衡小车所受摩擦力,再调节木板一端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实验中将钩码重力做的功当做细绳拉力做的功.经多次实验发现拉力做功总是要比小车动能增量大一些,这一情况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填字母代号)A、释放小车的位置离打点计时器太近B、小车的质量比钩码的质量大了许多C、摩擦阻力未完全被小车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平衡掉D、钩码做匀加速运动,钩码重力大于细绳拉力.12.(8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图甲所示电火花计时器接在220V、50Hz的交流电源上,自由下落的重锤质量为1kg,打下一条理想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取g=9.8m╱s2,O为下落起始点,A、B、C为纸带上打出的连续点迹,则:(1)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v B=m/s;从始起点O到打B 点的过程中,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E p=J,动能的增加量△E k=J (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分析△E k<△E p的原因是.三、本题共3小题,共3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0分)“玉兔号”踏上月球,车轮在月面印出一道深深的痕迹,开始了探月之旅.假设在2018年中国的探月航天员登上月球并在月球表面完成了以下实验: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小球,测得经过t时间小球落回原处,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球的质量分布均匀,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2)人造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v m.14.(10分)如图所示,轨道ABC被竖直地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距离水平地面高H=0.75m,C距离水平地面高h=0.45m.一质量m=0.10kg的小物块自A点从静止开始下滑,从C点以水平速度飞出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D点.现测得C、D 两点的水平距离为l=0.60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1)小物块从C点飞出时速度的大小;(2)小物块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15.(15分)如图所示,AB与CD为两个对称斜面,其上部都足够长,下部分别与一个光滑的圆弧面的两端相切,圆弧圆心角为106°,半径R=2.0m.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AB长度为L=5m,物体与两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g=10m/s2,sin53°=0.8,cos53°=0.6)求:(1)物体第一次到达弧底时对E点的作用力?(2)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3)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对弧底E点最小作用力大小为多少?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山师附中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哥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1.(5分)关于曲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可能不变B.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化的D.在恒力作用下物体不可能做曲线运动【分析】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合外力大小和方向不一定变化,由此可以分析得出结论.【解答】解:A、既然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必定是改变的,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所以A错误,B正确。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 点,用铅笔靠着线的左侧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则橡皮运动的速度A .大小和方向均不变B .大小不变,方向改变C .大小改变,方向不变D .大小和方向均改变2.如图所示,若质点以初速度v 0正对倾角为θ=37°的斜面水平抛出,要求质点到达斜面时位移最小,则质点的飞行时间为 ( ).A .34v gB .38v gC .83v gD .43v g3.如图所示,P 是水平地面上的一点,A 、B 、C 、D 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且AB =BC =CD .从A 、B 、C 三点分别水平抛出一个物体,这三个物体都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 点.则三个物体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v A ∶v B ∶v C 为( )A 236B .23C .1∶2∶3D .1∶1∶14.下列四个选项的图中实线为河岸,河水的流速u 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虚线为小船从河岸M 驶向对岸N 的实际航线,已知船在静水中速度大于水速,则其中正确是( )A.B.C.D.5.从O点抛出A、B、C三个物体,它们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图所示,则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A、v B、v C的关系和三个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A.、t B、t C的关系分别是()A.v A.>v B>v C,t A.>t B>t C B.v A.<v B<v C,t A.=t B=t CC.v A.<v B<v C,t A.>t B>t C D.v A.>v B>v C,t A.<t B<t C6.如图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机A,用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救护困在湖水中的伤员B.在直升机A和伤员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员吊起,在某一段时间内,A、B之间的距离以l=H-t2(式中H为直升机A 离地面的高度,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单位)规律变化,则在这段时间内A.悬索的拉力等于伤员的重力B.伤员处于失重状态C .从地面看,伤员做速度大小增加的直线运动D .从地面看,伤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7.如所示为物体做平抛运动的x-y 图像,此曲线上任一点 P (x,y )的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交于x 轴上的A 点,则A 点的横坐标为A .0.6xB .0.5xC .0.3xD .无法确定8.如图,A 、B 、C 三个物体用轻绳经过滑轮连接,物体A 、B 的速度向下,大小均为v ,则物体C 的速度大小为( )A .2vcosθB .vcosθC .2v/cosθD .v/cosθ9.质量为2kg 的质点在x-y 平面上做曲线运动,在x 方向的速度图象和y 方向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的初速度为3 m/sB .2s 末质点速度大小为6 m/sC .质点做曲线运动的加速度为3m/s 2D .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3 N10.将一个小球从光滑水平地面上一点抛出,小球的初始水平速度为u ,竖直方向速度为v ,忽略空气阻力,小球第一次到达最高点时离地面的距离为h .小球和地面发生第一次碰撞后,反弹至离地面4h 的高度.以后每一次碰撞后反弹的高度都是前一次的14(每次碰撞前后小球的水平速度不变),小球在停止弹跳时所移动的总水平距离的极限是( )A .uv gB .2uvgC.3uv gD.4uv g11.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竖直固定,直径AB水平,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由直径AB上的某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小球落进碗内与内壁碰撞,碰撞时速度大小为2gR,结果小球刚好能回到抛出点,设碰撞过程中不损失机械能,重力加速度为g,则初速度v0大小应为()A.gR B.2gR C.3gR D.2gR12.如图所示,某河宽d=100m,水流速度v1=4 m/s,河中央处有一漂流物A(可视为质点)顺流而下,观察点B发现漂流物时,其距观察点的平行河岸距离L= 100 m,值班员当即驾驶快艇去拦截漂流物,刚好在观察点正前方的C处拦截到漂流物,BC连线垂直河岸。
2013年12月第I卷(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3分)1.我国“蛟龙号”深潜器进行下潜试验,从水面开始竖直下潜,最后返回水面,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有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P点,另一端系在滑块上,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A.滑块一定受到三个力作用B.弹簧一定处于压缩状态C.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可能为零D.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12 mg后停下来,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关于雪橇运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关闭发动机后,雪橇的加速度为-2 m/s2B.雪橇停止前30s内通过的位移是150 mC.雪橇与水平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约为0.03D.雪橇匀速运动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为5×103W4.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半径为R,粗细不计的圆管轨道.半径OA水平、OB竖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自A正上方P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小球恰能沿管道到达最高点B,已知AP=2R,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从P到B的运动过程中A.重力做功2mgR B.机械能减少mgR C.合外力做功mgRD.克服摩擦力做功12 mgR【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高度差有关,故W G=mgR,故A错误;小球恰能沿管道到达最高点B,得到B点速度为零,故小球从P到B的运动过程中,动能增加量为零,重力势能减小量为mgR,故机械能减少量为mgR,故B正确;小球从P到B的运动过程中,合外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增加量,为零,故C错误;由B选项分析得到机械能减小量为mgR,而机械能减小量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故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R,故D错误.考点:功的计算,动能定理,功能关系5.据悉,我省女宇航员王亚平搭乘“神舟十号”飞船于2013年6月上旬飞向太空,“神舟十号”发射初始轨道为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330公里的椭圆轨道,升空后再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交会对接轨道为距地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
山东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分认定考试高一年级(2012级)物理学科试卷命题人:秦然2013年5月注意事项:l.本试卷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共计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第Ⅰ卷(客观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4.考试结束,将第二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共65分)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30分)1.关于曲线运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合外力可能为零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化的D.曲线运动不可能是一种匀变速运动2.起重机吊钩下挂着一个质量为m的木箱,如木箱以加速度a匀减速下降高度h,则木箱克服钢索拉力做的功为( )A.mghB.m(g-a)hC.m(g+a)hD.m(a-g)h3.质量为1kg的物体从足够高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则开始下落2s 末重力的功率是()A.50W B. 100W C. 200W D. 400W4.将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图中哪幅能正确表示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大小v与时间t的关系(不计空气阻力)?( )5.在竖直上抛运动中,当物体到达最高点时( ) 。
A.速率不为零,加速度为零B.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C.有向下的速度和加速度D.物体处于平衡状态6.关于重力势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某个物体处于某个位置,重力势能的大小是唯一确定的B. 只要重力做功,重力势能一定变化C.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重力势能一定不变D. 重力势能为0的物体,不可能对别的物体做功7.一只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 /s ,它要渡过一条宽为30m 的河,河水流速为4m /s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船可以沿垂直于河岸方向过河B .若水流的速度越大,则船渡河的时间越长C .该船过河的时间不可能为8sD .船头方向斜向上游,船渡河的时间才会最短 8.在同一点O 抛出的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 则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A 、v B 、v C 的关系和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t A 、t B 、t C 的关系分别是( )A .v A >vB >vC ,t A <t B <t CB .v A >v B >vC ,t A >t B >t C C .v A <v B <v C ,t A <t B <t CD .v A <v B <v C ,t A >t B >t C9.如图所示,一小孩从公园中粗糙的滑梯上加速滑下,对于其机械能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B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C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D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减小10.在距地面h 高处将质量为m 的物体以初速度v 竖直上抛,恰好能上升到距地面高H 的天花板处,以天花板为参考平面.........,忽略空气阻力,则物体落回地面时的机械能为 ( ) A .0 B .mgH C .mg (H +h ) D .mgh +21mv 2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个题5分,共35分.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A BC11.如图所示,小球用轻弹簧连接,由水平位置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在小球摆至最低点的过程中 ( )A .小球的机械能守恒B .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小C .小球的机械能增大D .小球、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12.如图,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 和b 。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4级下学期期中测试模拟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AB=3AE,AC=2AE,AD=1.5AE,若把物体从斜面底部沿AB、AC、AD三个斜面匀速拉到顶端A时(不计摩擦),则B.沿着AC用的拉力最小,做功最多C.沿着AD用的拉力最小,做功也最少D.沿着三个斜面用的拉力不相等,做功一样多2.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功和能的单位相同,它们的物理意义也相同B.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C.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D.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3.关于功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据P=W/t可知,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B.据P=Fv可知,汽车牵引力一定与速度成反比C.据P=W/t可知,只要知道时间t内机器所做的功,就可以求得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机器做功的功率D.根据P=Fv可知,发动机功率一定时,交通工具的牵引力与运动速度成反比4.质量为m的汽车,启动后沿平直路面行驶,如果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且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一定,汽车速度能够达到的最大值为v,那么当汽车的车速为v/4时,汽车的瞬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P/(mv)B.2P/(mv)C.3P/(mv)D.4P/(mv)5.下列关于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A.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零B.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C.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变化D.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6.如图所示,光滑轨道MO和ON底端对接且ON=2MO,M、N两点高度相同.小球自M点由静止自由滚下,忽略小球经过O点时的机械能损失,以v、s、a、Ek分别表示小球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和动能四个物理量的大小.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球自M点到N点运动过程的是().7.下面几种情况中,哪种情况物体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A.汽车沿斜坡匀速向上行驶 B.电梯加速向上C.不计空气阻力时,加速下降的石子D.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小球,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停下来8.两个分运动,一个是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这两个运动不在一条直线上.那么这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 A.一定是直线运动 B.一定是曲线运动C.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D.可能是圆周运动9.关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一定是恒定不变的B.加速度一定是恒定不变的C.速率一定是恒定不变的D.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10.甲乙两物体分别从距地面10 m 和20 m 高处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1/2B.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C.下落1 s 时甲乙速度相同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 s 内下落的高度相等 11.决定一个平抛运动用时的因素是A.抛出时的初速度B.抛出时的竖直高度C.抛出时的竖直高度和初速度D.以上均不正确12.在地球和月球上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抛出同一个物体,关于它们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距离大B.月球上的距离大C.两者的距离相同D.以上说法都不对13.如图所示,一节车厢沿着平直轨道以速度v0匀速行驶,车厢内货架边放一个球,离车厢地板高为h .当车厢突然改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运动时,货架上的小球将落下.小球落到地板上时,落点到货架边缘的水平距离是( ).A v .2ahB g.ah C g .ah D v g14.如图所示,以9.8m /s 的水平初速度v0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斜角为30°的斜面上,可知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A sB sC .2D s15.如图所示,两个啮合的齿轮,其中小齿轮半径为10 cm,大齿轮半径为20 cm,大轮中C 点离圆心O2的距离为10 cm,A 、B 两点分别为两个齿轮边缘上的点.则A 、A.线速度之比是1∶1∶1B.角速度之比是1∶1∶1C.向心加速度之比是4∶2∶1D.转动周期之比是2∶1∶1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6.物体在做抛体运动中,在相等时间内,下列相等的量是(不计空气阻力)( ) A.速度的增量 B.加速度 C.位移 D.动能的增量 17.关于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B.在同一高度,将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沿不同方向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相等,物体所减少的重力势能一定相等C.重力势能等于零的物体,不可能对别的物体做功D.用手托住一个物体匀速上举时,手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与物体所增加的重力势能之和18.质点在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的动能与它通过的位移成正比B.质点的动能与它通过的位移的平方成正比C.质点的动能与它运动的时间成正比D.质点的动能与它运动的时间的平方成正比19.一质量为1 kg 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提升1 m,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对物体做功12 J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12 JC.合外力对物体做功2 JD.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 J20.从离地高为H 的阳台上以速度v 竖直向上抛出质量为m 的物体,它上升h 后又返回下落,最后落在地面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以地面为参考面 A.物体在最高点时机械能为mg(H+h) B.物体落地时的机械能为mg(H+h)+mv2/2 C.物体落地时的机械能为mgH+mv2/2D.物体在落回过程中,过阳台时的机械能为mgH+mv2/221.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下端固定,竖立在水平面上.其正上方A 位置有一只小球.小球从静止开A B始下落,在B位置接触弹簧的上端,在C位置小球所受弹力大小等于重力,在D位置小球速度减小到零.小球下降阶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B位置小球动能最大B.在C位置小球动能最大C.从A→C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大于小球动能的增加D.从A→D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22.匀速圆周运动是A.速度不变的运动B.速率不变的运动C.匀变速运动D.非匀变速运动23.以下关于自行车的许多部件的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前齿轮盘和后齿轮盘由于被同一条链条连接,所以线速度相同B.后齿轮盘和脚踏板在同一个转轴上,所以角速度相同C.如果前后轮半径相同则它们的线速度相同D.如果前后轮半径不同则它们的线速度不同24.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大小等于线速度B.单位时间里通过的弧长大小等于线速度C.相等的时间里发生的位移相同D.相等的时间里转过的角度相等25.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放在水平旋转的圆盘上,三物体与转盘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A的质量是2m,B和C的质量均为m,A、B离轴距离为R,C离轴2R.若三物体相对盘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每个物体均受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向心力四个力作用B.C的向心加速度最大C.B的摩擦力最小D.当圆台转速增大时,C比B先滑动,A和B同时滑动三、实验题(本题共1个小题,共8分)26.(8分)使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打出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乙)中O是打出的第一个点迹,A、B、C、D、E、F…是依次打出的点迹,量出OE间的距离为l,DF间的距离为s,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是T.(1)上述物理量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满足关系式________,即验证了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2)如果发现图 (乙)中OA 距离大约是 4 mm ,则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上述的各物理量间满足的关系式可能是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32分)27.(10分)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B 、C 用两条长为l 的细线相连,置于高为h 的光滑水平桌面上,l>h ,令A 球刚跨过桌边,若A 球、B 球相继下落着地后不再反跳,则C 球离开桌面 时速度大小为多少? 28.如图,让一小物体(可看作质点)从图示斜面上的A 点以v0=4m/s 的初速度滑上斜面,物体滑到斜面上的B 点后沿原路返回。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附中2024届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本题9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力F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很缓慢地移动到Q点,则力F所做的功为()A.FL sinθB.mgL cosθC.FL (1- cosθ) D.mgL (1- cosθ)2、(本题9分)地球半径是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g,万有引力常量是G。
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
如认为地球的质量分布是均匀的,则地球的密度的表达式为A.B.C.D.3、天文兴趣小组查找资料得知:某天体的质量为地球质量的a倍,其半径为地球半径的b倍,表面无大气层,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则该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为()A.abB.baC.avbD.bva4、2019年10月1日,我国举行了盛大的国庆70周年阅兵活动,如图所示,上午10时30分左右我国的“空警-2000”与“歼-10”战机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受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歼-10”战机的飞行员为了保持编队队形时,可以把“歼-10”战机看成质点B.“上午10时30分”是指时间C.以“歼-10”战机为参考系,“空警-2000”是运动的D.以天安门为参考系,“空警-2000”是运动的<,5、(本题9分)如图1、图2所示,两个等高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倾角αβ质量相等的小球甲、乙各自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底端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两个拉力的功率恒定且相等,两小球在到达斜面顶端时均已匀速,则在两小球由斜面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后甲球的速度比乙球的速度大B.最后甲球的速度与乙球的速度相等C.甲球运动的时间比乙球运动的时间短D.甲球运动的时间与乙球运动的时间相等6、(本题9分)如图所示为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其中1为近地圆周轨道,2为椭圆轨道,3为地球同步轨道,其中P、Q为轨道的切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卫星在1轨道上运行可经过一次加速转移到3轨道上运行B.卫星由1轨道进入2轨道机械能增大C.卫星在轨道1上的运行周期最短D.在轨道2上由Q点运行到P点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对其做正功,它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增加7、(本题9分)2010年10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二号”绕月卫星,绕月运行高度为100公里.2007年10月24日发射的“嫦娥一号”绕月运行高度为200公里,如图所示.“嫦娥二号”卫星与“嫦娥一号”卫星绕月运行相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周期小,线速度大B.周期大,加速度小C.线速度大,加速度小D.角速度大,线速度大8、(本题9分)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三个金属小球a、b、c位于距离地面同一高度处现以等大的初速度使三个小球同时开始运动,分别做平抛、竖直上抛和斜抛运动,忽略空气阻力。
山东省山师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和科目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第Ⅱ卷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用异色笔、铅笔答题或者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该答题判0分。
第 I卷(共82分)第一部分听力(每题1分,共20题,共20分)第一节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l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time is it?A. It is 5:15.B. It is 5:30.C. It is 5:45.2.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A. In a cinemaB. On a busC. In a restaurant3.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A. She will wait in the shop.B. She will phone the shop later.C. She will leave the shop and wait for a call.4.How much will the woman pay?A. 240 yuanB. 360 yuanC. 480 yuan5.Where will the two speakers eat?A. At homeB. In a Chinese restaurantC. In a French restaurant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分认定考试〔2013级〕物 理 试 题本试卷分第1卷和Ⅱ卷两局部,共6页。
总分为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答题前,请务必将班级、姓名和考试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的规定位置。
第I 卷〔共60分〕须知事项:1.第1卷共20小题。
2.每一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单项选做题:此题共13小题,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意的,每题3分,共39分)1.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
甲说“它在做匀速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丙说“它在做加速运动〞。
如此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B .如果选同一参考系,那么三人的说法都对C .三人中总有一人或两人讲错了D .如果各自选择不同的参考系,那么三人说法都可能对 2.如下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A .位移、时间、瞬时速度、加速度B .质量、路程、瞬时速度、平均速度C .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D .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3.如下列图的时间轴,如下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 .t 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 末或第3 s 初,也可以称为前2 s 末B .t 3表示时间,称为第3 sC .t 0~t 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 内或第2 s 内D .t n -1~t n 表示时间,称为第(n -1) s 内4.如下列图,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 的圆弧由A 到C ,如此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A .R 25π,A 指向C ;R 10 B .R 25π,A 指向C ;R 25π C .R 10,A 指向C ;R 25πD .R 10,A 指向C ;R 105.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 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B. 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C. 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D. 地面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6.关于重力、重心,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 .任何有规如此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B .用一绳子把一个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完全静止状态,该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C .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内,不可能在物体外D .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7.如下列图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A 、B 两质点的x-t 图象,由图可知以下不正确的答案是: A .t =0时,A 在B 的前面。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分认定考试(2012级)数学试题理科一、选择题(10个题,每题5分,共50分) 1.抛物线281x y -=的准线方程为 2.321.2.321.-====y D y C y B x A2. 设()sin cos f x x x =-,则()f x 在4x π=处的导数'4f π⎛⎫=⎪⎝⎭3.已知双曲线2222:1x y C a b -=(0,0)a b >>,则C 的渐近线方程为A .14y x =±B .13y x =±C .12y x =± D .y x =± 4.抛物线()022>-=p px y 的焦点恰好与椭圆15922=+y x 的一个焦点重合,则=p 8.4.2.1.D C B A5.双曲线的焦点为()()60,6,0-,且经过点()6,5-A ,则其标准方程为1945.11620.12016.12016.22222222=-=-=-=-x y D x y C x y B y x A6. 已知正三棱锥S ABC -的所有棱长均为2,则侧面与底面所成二面角的余弦为A B . C .13 D. 13- 7.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C D -的棱长均为1 ,01160BAD BAA DAA ∠=∠=∠=则对角线1AC 的长为A. 23 D.8已知()1,0,3A ,()1,2,1B ,()0,2,1C ,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A. 14 9.函数ln xy x=的最大值为 A .1e -B .eC .2eD .10310.直线y =kx +1与曲线y =x 3+ax +b 相切于点A (1,3),则2a +b 的值为 A .2 B .-1 C .1 D .-2 第II 卷(共80分)二、填空题(5个题,每题5分,共25分) 11.计算()32x xe dx -=⎰__________________,12.若函数2ln y x x ax =-有两个极值点,则实数a 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13. .已知空间直角坐标系中,(0, 0, 0)O ,(1, 0, 1)A ,(1, 1, 0)B ,(0, 1, 1)C ,则四面体O ABC -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14.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过正六边形的四个顶点,焦点恰好是另外两个顶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15. 从双曲线221916x y -=的左焦点F 引圆229x y +=的切线,切点为T ,延长FT 交双曲线右支于P 点,若M 为线段FP 的中点,O 为坐标原点, 则MO MT -= 三、解答题(6个题,满分55分)16(本题满分8分)直线y x m =+与曲线04422=-+y x 交于,A B 两点,若AOB ∆的面积为1,求直线AB 的方程.17(本小题满分8分)已知函数()()22ln 0a f x a x x a x =++>.若曲线()y f x =在点(1,(1))f 处的切线与直线20x y -=垂直,(Ⅰ)求实数a 的值;(Ⅱ)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18(本小题满分9分)设函数()()231xf x x x e =-+(1)求函数()f x 的极大值和极小值(2)直线y m =与函数()f x 的图像有三个交点,求m 的范围19(本题满分10分)过抛物线x y 42=的顶点作射线,OA OB 与抛物线交于B A ,, 若2OA OB ⋅=,求证:直线AB 过定点20.(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菱形,PA ⊥平面ABCD ,AB PA =,60=∠ABC ,E 、F 分别是,PB CD 的中点.(I )证明:PB AEF ⊥面(II )求二面角 A PE F --的大小.21(本小题满分10分)过椭圆12322=+y x 的焦点21,F F 分别作互相垂直的直线21,l l , (1)直线21,l l 交于()00,y x P ,求证:123220<+y x (2)若直线21,l l 分别与椭圆交于,,A C B D 和,(i)求证: 11||||AC BD +=定值 (ii)求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小值高二期中考试(理科数学)参考答案11. 310e - 12. 10,2⎛⎫⎪⎝⎭ 13. 13 14.1 15. 1三 、解答题(55分=8分+8分+9分+10分+10分+10分) 16解 : 由 22225844044y x mx mx m x y =+⎧⇒++-=⎨+=⎩---------------2分||5AB a ==-----------------------------------4分 O 到直线的距离:d =---------------------------------------------5分 12||1255AOBm S ∆=⨯== 42254202502m m m -+=⇒=,所以 m =------------------7分 所求直线AB 方程为: y x =±分 17解: (1)()222'1a a f x x x=-+--------------------------------2分()2'12230f a a =-⇒--=,因为0a >,所以32a =-------------------4分 (2)()()()222223339239'12222x x x x f x x x x x -++-=-+==-------------5分 ()()330,,'0;,,'022x f x x f x ⎛⎫⎛⎫∈<∈+∞> ⎪ ⎪⎝⎭⎝⎭-------------------------------7分()330+22f x ⎛⎫⎛⎫∞ ⎪ ⎪⎝⎭⎝⎭的减区间为,,增区间为,--------------------------------8分18解:(1)()()()()2'212x xf x x x e x x e =--=+-------------------2分------------------------------------4分()()()25=1,f x f f x e e-==-极大极小,------------------------------------6分(2)()()()0,0,0;,x f x x f x x f x <>→-∞→→+∞→+∞当,()50m y f x e<<=当时,直线与的图像有三个交点--------------------------9分19.解 : 设AB y kx m =+直线的方程:,()()1122,,,A x y B x y2244y kx m ky y m y x=+⎧⇒=+⎨=⎩,即 : 2440ky y m -+=--------------2分 121244,my y y y k k+==-----(1)---------------------------------------3分 121212122y m y mOA OB x x y y y y k k --⋅=+=⨯+=即: ()()2221212120k y y m y y m k +-++-=---------(2)----------5分将(1)代入(2) 22420m km k +-=----------------------------------7分(2m k =直线AB 的方程: ((2,2y k x y k x =-=-+---------------9分所以直线AB 过定点()()2,2M N ----------------------------10分 20.解: (I )证明:因为,PA AB E PB =是的中点,(1)PB AE∴⊥060ABCD ABC ∠=是菱形,,,ABC ACD ∴∆∆是等边三角形-------1分F CD AF CD ∴⊥是的中点,//,AB CD AF AB ∴⊥-------------------------------------------2分PA ABCD PA AF ⊥∴⊥面,,AF PA A AF PAB=∴⊥面------------------------------------3分,(2)PB PAB AF PB⊂∴⊥面---------------------------------4分由(1)(2)知:PB AEF⊥面----------------------------5分(II)由(I)知,AEF∠是二面角A-PE-F的平面角-------7分设,,2AB a AE AF=∴==------------------9分在tanRt AEF AEF∆∠=中,A PE F--的大小为----------------------1解法二证明:60ABCD ABC∠=是菱形,,,ABC ACD∴∆∆是等边三角形F CD AF CD∴⊥是的中点,//,AB CD AF AB∴⊥-------------------------------------------1分,PA ABCD PA AF PA AB⊥∴⊥⊥面, -----------------------------2分{,,},AB=2AB AF AP建系设则()()()()2,0,0,0,0,2,,1,0,1B P F E()()()2,0,2,1,0,1,BP AE AF=-==-----------------3分20200000BP AEBP AF⋅=-++=⋅=++=BP AEBP AF⊥⎧⇒⎨⊥⎩----------------------------4分BP AEF∴⊥面 -----------------------------------------------5分(2)平面APE的法向量()AF=------------------6分设平面PEF 的法向量(),,n x y z =,()1EF =--n EP x z n EF x z ⎧⋅=-+=⎪⎨⋅=-+-=⎪⎩ , (3,2,n =----------------8分设二面角A EP F --的大小为θ则cos |cos ,|n AFθ=<>==二面角A EP F --的大小为θ=-------------10分 21解: (1)()(22121,1,0,1,032x y F F +=-由得: 由12PF PF ⊥得,120PF PF ⋅=22001x y +=------------------------------1分22220000132x y x y +<+=--------------------2分 (2)设 ()1:1l y k x =+,()21:1l y x k=-- ()()2222221236360236y k x k x k x k x y ⎧=+⇒+++-=⎨+=⎩------------3分。
2013-2014学年山东师大附中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B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2.(3分)(2013•沈河区学业考试)光纤通讯是光作为信息的载体,让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3.(3分)(2012•湖南校级学业考试)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5.(3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复合材料制成的防弹头盔能抵御多种手枪子弹的射击,6.(3分)(2012•四川校级学业考试)可作核反应堆的燃料,原子核内的中子9.(3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它跟氯元素相结合时,12.(3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从化学键的观点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14.(3分)(2012春•皇姑区校级期末)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15.(3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7.(3分)(2014•浙江学业考试)如图表示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或性质随核电荷数递增的变化.该图中,纵坐标表示()18.(3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 H2,在一定条件19.(3分)(2012秋•昆明校级期末)两份铝片,第一份与足量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烧20.(3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0分)21.(10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短周期元素A、B、C、D、E位于同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C、E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0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D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一半.请完成下列各小题:(1)A、B、C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用化学式表示)(2)指出元素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周期第族.(3)元素C的氯化物属于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4)A、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在生活中,常利用C的单质与Fe2O3在高温下的反应来进行焊接钢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吸热”或“放热”)(6)D 元素的单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写出工业上制备D 单质(粗产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请举出D 的单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一种应用 .22.(14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1)在恒温条件下将一定量X 和Y 的混合气体通入一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X 和Y 两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物或生成物用符号X 、Y 表示): .②a 、b 、c 、d 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 .(2)图2是可逆反应X 2+3Y 2⇌2Z 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 )与时间(t )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t 1时,只有正方向反应b .t 2时,反应达到限度c .t 2~t 3,反应不再发生d .t 2~t 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3)表中列出的是某温度和压强下,2L 容器中,化学反应2SO 2+O 2⇌2SO 3在不同时间点①计算20~30s 期间,用二氧化硫表示的化学反应平均速率为 mol/(L •min )﹣1.②反应70s 后,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使反应速率增大.则该条件可能是(要求:写出3点即可)a . ,b .,c . .23.(16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种元(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填具体元素符号);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填具体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⑩名称为.(2)在这些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是(填化学式)(3)⑦的单质能与NaOH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4)在这些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与其气态氢化物化合生成盐的元素是(填编号)(5)⑥⑦⑧⑨四种元素对应的简单离子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填离子符号)(6)⑧和⑨都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⑨的非金属性比⑧强的是a.氢化物的沸点:⑨>⑧b.⑨的单质与氢气化合比⑧的单质容易c.⑨的单质可置换出⑧的单质d.⑨的氢化物的酸性比⑧的氢化物的酸性强.2013-2014学年山东师大附中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B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2.(3分)(2013•沈河区学业考试)光纤通讯是光作为信息的载体,让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3.(3分)(2012•湖南校级学业考试)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5.(3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复合材料制成的防弹头盔能抵御多种手枪子弹的射击,6.(3分)(2012•四川校级学业考试)可作核反应堆的燃料,原子核内的中子中,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为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中子数中,其质子数为9.(3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它跟氯元素相结合时,12.(3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从化学键的观点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13.(3分)(2012•四川校级学业考试)下列元素不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是()14.(3分)(2012春•皇姑区校级期末)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15.(3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7.(3分)(2014•浙江学业考试)如图表示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或性质随核电荷数递增的变化.该图中,纵坐标表示()18.(3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 H2,在一定条件19.(3分)(2012秋•昆明校级期末)两份铝片,第一份与足量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烧20.(3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0分)21.(10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短周期元素A、B、C、D、E位于同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C、E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0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D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一半.请完成下列各小题:(1)A、B、C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NaOH(用化学式表示)(2)指出元素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ⅥA族.(3)元素C的氯化物属于共价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4)A、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Al(OH)3=AlO2﹣+H2O.(5)在生活中,常利用C的单质与Fe2O3在高温下的反应来进行焊接钢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Fe2O3Al2O3+2Fe.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6)D元素的单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写出工业上制备D单质(粗产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SiO2+2C Si+2CO↑.请举出D的单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一种应用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3Al3Al+2C Si+2CO+2C Si+2CO22.(14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1)在恒温条件下将一定量X 和Y 的混合气体通入一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X 和Y 两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物或生成物用符号X 、Y 表示): Y ⇌2X . ②a 、b 、c 、d 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 bd .(2)图2是可逆反应X 2+3Y 2⇌2Z 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 )与时间(t )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d .a .t 1时,只有正方向反应b .t 2时,反应达到限度c .t 2~t 3,反应不再发生d .t 2~t 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3)表中列出的是某温度和压强下,2L 容器中,化学反应2SO 2+O 2⇌2SO 3在不同时间点①计算20~30s 期间,用二氧化硫表示的化学反应平均速率为 0.0075 mol •L ﹣1•s ﹣1mol/(L •min )﹣1.②反应70s 后,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使反应速率增大.则该条件可能是(要求:写出3点即可)a . 加入催化剂 ,b . 升高温度 ,c . 增大浓度 .计算=0.0075 mol 23.(16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种元(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Ne(填具体元素符号);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填具体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⑩名称为溴.(2)在这些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是HClO4(填化学式)(3)⑦的单质能与NaOH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4)在这些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与其气态氢化物化合生成盐的元素是②(填编号)(5)⑥⑦⑧⑨四种元素对应的简单离子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Al3+(填离子符号)(6)⑧和⑨都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⑨的非金属性比⑧强的是bca.氢化物的沸点:⑨>⑧b.⑨的单质与氢气化合比⑧的单质容易c.⑨的单质可置换出⑧的单质d.⑨的氢化物的酸性比⑧的氢化物的酸性强.;;溴;。
2013-2014学年山东师大附中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A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1.(2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2009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之一﹣﹣美籍华裔物理学家高锟被誉为“光纤之父”,光导纤维的使用,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光导纤维是由下列哪种物质经特殊工艺制成的()2.(2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3.(2分)(2011春•南阳期中)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又能与烧碱反应的化合物是()①NaHCO3②Al2O3③Al(OH)3④Na⑤(NH4)2CO3⑥Al.4.(2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5.(2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复合材料制成的防弹头盔能抵御多种手枪子弹的射击,最大限度地保护使用人员的安全,下列有关复合材料的性质中,与这一用途有关的是()6.(2分)(2015春•玉溪校级期中)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来标记C60,发现一种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来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AIDS),则有关14C的叙述正确的是()7.(2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8.(2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9.(2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它跟氯元素相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是()10.(2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11.(3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12.(3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从化学键的观点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新键的形成”,据此你认为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反应的是()13.(3分)(2015春•衢州校级期中)X 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m ,核内中子数为n ,则Wg X 2+离子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 )mol14.(3分)(2012春•皇姑区校级期末)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 2+、b B +、c C 3﹣、d D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5.(3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6.(3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7.(3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如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根据表中信息,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18.(3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19.(3分)(2012秋•昆明校级期末)两份铝片,第一份与足量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同温同压下放出相同体积的气体,则两份铝片的质量之比为()20.(3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现有AlCl3和MgSO4的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NaOH 溶液得到的沉淀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溶液中Cl﹣、SO4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0分)21.(18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短周期元素A、B、C、D、E位于同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C、E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0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D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一半.请完成下列各小题:(1)A、B、C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用化学式表示)(2)指出元素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周期第族.(3)元素C的氯化物属于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4)A、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在生活中,常利用C的单质与Fe2O3在高温下的反应来进行焊接钢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吸热”或“放热”)(6)D元素的单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写出工业上制备D单质(粗产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请举出D的单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一种应用.22.(14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1)在恒温条件下将一定量X和Y的混合气体通入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X和Y两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物或生成物用符号X、Y表示):.②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2)图2是可逆反应X2+3Y2⇌2Z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只有正方向反应b.t2时,反应达到限度c.t2~t3,反应不再发生d.t2~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3)表中列出的是某温度和压强下,2L容器中,化学反应2SO2+O2⇌2SO3在不同时间点测得密闭体系中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根据以上数据回答问题:①计算20~30s期间,用二氧化硫表示的化学反应平均速率为mol/(L•min)﹣1.②反应70s后,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使反应速率增大.则该条件可能是(要求:写出3点即可)a.,b.,c..23.(18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填具体元素符号);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填具体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⑩名称为.(2)在这些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是(填化学式)(3)⑦的单质能与NaOH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4)在这些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与其气态氢化物化合生成盐的元素是(填编号)(5)⑥⑦⑧⑨四种元素对应的简单离子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填离子符号)(6)⑧和⑨都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⑨的非金属性比⑧强的是a.氢化物的沸点:⑨>⑧b.⑨的单质与氢气化合比⑧的单质容易c.⑨的单质可置换出⑧的单质d.⑨的氢化物的酸性比⑧的氢化物的酸性强.2013-2014学年山东师大附中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A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1.(2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2009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之一﹣﹣美籍华裔物理学家高锟被誉为“光纤之父”,光导纤维的使用,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光导纤维是由下列哪种物质经特殊工艺制成的()2.(2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3.(2分)(2011春•南阳期中)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又能与烧碱反应的化合物是()①NaHCO3②Al2O3③Al(OH)3④Na⑤(NH4)2CO3⑥Al.4.(2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5.(2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复合材料制成的防弹头盔能抵御多种手枪子弹的射击,最大限度地保护使用人员的安全,下列有关复合材料的性质中,与这一用途有关的是()6.(2分)(2015春•玉溪校级期中)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来标记C60,发现一种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来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AIDS),则有关14C 的叙述正确的是()7.(2分)(2014春•山东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山东省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三次学分认定考试(期中)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第Ⅰ卷(选择题,共5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选出来,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感应起电的实质是改变原来物质结构,产生新电荷B.点电荷是一种物理模型,质子直接作为点电荷处理C. 库仑测定了电子所带电量的值,为了纪念他,所以电量单位是库仑D.当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r→0时,库仑定律的公式就不适用了 2.关于电阻和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才有电阻B .由R =U /I 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C .金属材料的电阻率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 .电阻率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与电压、电流、导体形状、温度都无关 3.下面是某同学对电场中的一些概念及公式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 .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FE q=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成反比B .根据电容的定义式QC U=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与其所带电荷量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的电压成反比C .根据真空中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2qE k r =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场源电荷所带电荷量有关D .根据电势差的定义式ABAB W U q=可知,带电荷量为1C 的正电荷,从A 点移动到B 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1J ,则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 AB =1V4.A 、B 两个带同种电荷的绝缘金属小球,半径为r ,球心相距3r ,A 带电荷量Q 1,B 带电荷量Q 2,则A 、B 间相互作用力 ( )A.无法确定B.等于1223KQ Q r () C.大于122(3)kQ Q r D.小于1223kQ Q r () 5.将一电荷量为+Q 的小球放在不带电的金属球附近,所形成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金属球表面的电势处处相等,a 、b 为电场中的两点,则 ( )A .a点的电势比b 点的低 B .a 点的电场强度比b 点的小C .带负电的电荷q 在a 点的电势能比在b 点的小D .带正电的电荷q 从a 点移到b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6.如图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三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 点以相同速度飞出a 、b 两个带电粒子,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A .a b 一定带异种电荷B .a 的速度将减小,b 的速度将增加C .a 的加速度增大,b 的加速度减小D .两个粒子的电势能一个增加一个减小7.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两端加上电压U 时,通过导线中的电流强度为I ;若导线均匀拉长,使其半径变为原来的12,再给它两端加上电压U ,则通过导线的电流为( ) A .I/2 B .I/8 C .I/4 D . I/16 8.在如图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向下滑动时,A 、B 两灯亮度的变化情况为( )A.A 灯和B 灯都变亮B.A 灯、B 灯都变暗C.A 灯变亮,B 灯变暗D.A 灯变暗,B 灯变亮9.如图所示,A 、B 、C 是匀强电场中的三点,AB 垂直于BC ,AB =4cm ,BC =3cm .AC 与电场方向平行,A 、B 两点的电势分别为5V 和1.8V .则电场强度大小和C 点的电势分别为 A .100N/C 和0V B .80N/C 和4V C .100N/C 和10V D .80N/C 和1V10.如图所示,两个带等量正电荷的相同小球,固定在绝缘、粗糙的水平面上A 、B 两点,O 是AB 的中点.带正电的小滑块从C 点由静止释放,在电场力作用下向右点运动,则滑块从C 点运动到O 点的过程中A .电势能不断增大B .电场力做正功C .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加D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11.如图所示,电路两端的电压U 保持不变,电阻R 1、R 2、R 3消耗的电功率一样大,则电阻之比R 1∶R 2∶R 3是( ) A .1∶4∶4 B .1∶2∶2 C .1∶1∶1 D .4∶1∶112.如图所示,一个电量为-Q 的点电荷甲,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的O 点.另一个电量为+q 及质量为m 的点电荷乙,从A 点以初速度v 0沿它们的连线向甲运动,到B 点时速度最小且为v .已知点电荷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AB 间距离为L 0及静电力常量为k ,则( )A .点电荷乙越过B 点后继续向左运动,其电势能增多 B .从A 到B 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点电荷乙做的功22002121mv mv mgL W -+=μ C .在点电荷甲形成的电场中,AB 间电势差qmv mv mgL U AB 22002121-+=μD .OB 间的距离为mgkQqμ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图
1 0 山东省山师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
B 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Ⅱ卷两部分,共4页。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60分钟。
答题前,请
务必将考试号、姓名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第Ⅰ卷(共68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17小题。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4分,共68分)
1.关于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力对物体做功越多,这个力的功率就越大
B .力对物体做功的时间越短,这个力的功率就越大
C .力对物体做功少,其功率只能很小;力对物体做功多,其功率可能较大
D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而不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 )
A .时间、线速度、向心加速度
B .线速度、向心加速度、位移
C .线速度、角速度、转速
D .周期、角速度、向心加速度
3 . 如图1,从同一高度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抛出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一个竖直上抛,
一个竖直下抛,另一个平抛,则它们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
A. 运行的时间相等
B. 落地时的机械能不同
C. 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D. 在空中任意时刻三个物体的机械能相同
4.关于动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动能是普遍存在的机械能中的一种基本形式,凡是物体都有动能
B .质量减半,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物体的动能不变
C .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
定变化
D .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5. 2011年4月17日,2011F1大奖赛上海站比赛在上海国际赛场举行.假设在弯道上高速
行驶的赛车的后轮突然脱离.关于后轮之后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仍然沿着汽车行驶的弯道运动
B.沿着脱离时轮子前进的方向做直线运动
C.沿着与弯道垂直的方向飞出
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
6. 物体从M点开始做减速运动,图2中的下列选项能正确描述物体运动到P点时的速度v
和加速度a方向关系的是 ( ).
图2
7. 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物体的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则他们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B.若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分运动分别是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
D.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合成都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8. 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则 ( ).
A.可以说克服这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
B.这个力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C.这个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的夹角θ>90º
D.这个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的夹角θ<90º
9.汽车上坡的时候,司机必须换挡,其目的是()
A.减小速度,得到较小的牵引力
B.增大速度,得到较小的牵引力
C.减大速度,得到较大的牵引力
D.增小速度,得到较大的牵引力
图3 10. 小船横渡一条河,船头方向始终与河岸垂直,若小船相对静水的速度大小不变,运动轨
迹如图3所示,则河水的流速 ( ).
A.由A到B水速一直增大 B.由A到B水速一直减小
C.由A到B水速先增大后减小 D.由A到B水速先减小后增大
11.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的速度增量总是()
A.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C.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D.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12. 一轰炸机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从飞机上每隔一秒钟投掷一枚炸弹,忽略空气阻
力对炸弹的影响,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炸弹在空中排成竖直的一条直线
B.两炸弹间的竖直距离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C.落地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
D.炸弹落地(地面水平)时形成的弹坑成等间距的排列
13. 游泳运动员以恒定的速率垂直河岸横渡,当水速突然增大时,对运动员横渡经历的路程、
时间发生的影响是 ( )
A.路程增加、时间不变 B.路程增加、时间缩短
C.路程增加、时间增加 D.路程、时间均与水速无关
14.某人在竖直墙壁上悬挂一镖靶,他站在离墙壁一定距离的某处,先后将两只飞镖A、B
由同一位置水平掷出,两只飞镖插在靶上的状态如图4所示(侧视图),若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镖的运动时间比A镖的运动时间短
B.B镖掷出时的初速度比A镖掷出时的初速度大
C.A镖掷出时的初速度比B镖掷出时的初速度大
D.A镖的质量一定比B镖的质量小图4
15. 用绳子吊起质量为m的物体,使它以加速度α匀加速升高h,在此过程中,物体增加
的重力势能为()
A.mgh B.mgh + mαh C.m(g-α)h D.mαh
16.某同学身高1.8 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 m高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g取10 m/s2)().
A.2 m/s B.4 m/s C.6 m/s D.8 m/s
17. 下列几个实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A .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的物体
B .除重力和弹力外,当有其他外力作用时,只要合外力为零,机械能守恒
C .除重力和系统内弹力外,当有其他外力作用时,只要其他外力不做功,机械能守恒
D .炮弹在空中飞行不计阻力时,仅受重力作用,所以爆炸前后机械能守恒
第二卷 非选择题 (共32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内,在试
卷上答题不得分。
二、实验题(本题8分)
18.(8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有下述A 至F 六个步骤:
A .将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
B .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
C .取下纸带,更换新纸带,重新做实验
D .将重物固定在纸带的一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手提着纸带,让重物
靠近打点计时器
E .选择一条纸带,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 1、h 2、h 3、…n h 。
,计算出对应瞬时速
度1v 、2v 、3v …n v
F .分别计算出212
n mv 和n mgh ,在误差范围内看是否相等 (1) 以上实验步骤按合理的操作步骤排序应是_____________. (2 ) 计算表明,总有
212n mv n m g h (填“>” “=”或“<”),原因是 .
(3 )实验操作正确,能得出实验结论
三、计算题(共24分):将解答题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
解答题应写出必
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
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12分)为了清理堵塞河道的冰凌,空军实施了投弹爆破,飞机在河道上空高H 处以速
度v 0水平匀速飞行,投掷下炸弹并击中目标(不计空气阻力)。
求:
⑴ 炸弹刚脱离飞机到击中目标所飞行的水平距离。
⑵ 击中目标时的速度大小。
20.(12分)一台起重机将静止在地面上、质量m =1.0×103
kg 的货物匀加速地竖直吊起,
在2 s 末货物的速度v =4.0 m/s.(取g =10 m/s 2
,不计额外功)求:
(1)起重机在这2 s 内的平均功率;
(2)起重机在2 s 末的瞬时功率.
一.单选题(4分×17= 68分)
1. D
2.B
3.D
4.C
5.B
6.C
7.A
8.C
9.D 10. B 11.A
12.C
13.A 14.C 15. A 16.B 17. C
二.实验题(2分×4=8分)
(1) ADBCEF (2) < ,实验存在空气阻力、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有摩擦
(3) 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重物增加的动能,即验证了机械能守恒
三.计算题(12分×2= 24分)
19. (12分)炸弹作平抛运动,设炸弹脱离飞机到击中目标所飞行的水平距离为x, ⑴ 0x v t =
212
H gt =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x v = ⑵ 设击中目标时的竖直速度大小为v y ,击中目标时的速度大小为v
y v g t ==
联立以上各式 v = v =
20. (6分×2=12分) (1)2.4×104 W (2)4.8×104 W
解析 设货物所受的拉力为F ,加速度为a ,则
平均功率也可以由以下方法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