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五章名句名篇默写讲义(含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10
2020年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专题复习【名师精选全国真题,值得下载练习】(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l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荀子在《劝学》中以登高而招等为喻说明“_______”,只是善于利用外物;而。
论述学习和自省能助人做到“_____________”(2)《师说》中,作者提出要打破斤斤计较于老师的贵贱长少的世俗偏见,接着两句说明了从师学习的正确原则。
用“_______,_____________”(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生动而又寓意深刻,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的高瞻远瞩,以及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16.(1)君子生非异也(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l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逍遥游》中表明宋荣子毫不在乎世人态度,已经达到了宠辱不惊的人。
生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别情;(2)白居易《琵琶行》中多次写“月”,送别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欣赏音乐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烘托琵琶女的演奏效果。
,而(3)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规定“受上赏”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受中赏”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6、(1).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2).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3). (2)别时茫茫江浸月(4). 唯见江心秋月白(5).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6). 上书谏寡人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l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茅草被抢一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之后,诗人的焦急和无能为力;“_____________________”了诗人生活的穷困。
名句名篇默写强化练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 分 )(1)夙兴夜寐, ________________。
( 《诗经·氓》 )(2)水何澹澹, ________________。
( 曹操《观沧海》 )(3)闻道有先后, ________________ ,如是而已。
( 韩愈《师说》 )(4)________________ ,往往取酒还独倾。
( 白居易《琵琶行》 )(5)酿泉为酒, ________________。
( 欧阳修《醉翁亭记》 )(6)________________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____ 。
( 《论语·为政》 )(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________________ ,无欲则刚。
( 林则徐自勉联 )答案 (1) 靡有朝矣(2) 山岛竦峙(3) 术业有专攻(4) 春江花朝秋月夜(5) 泉香而酒洌(6) 舞榭歌台(7) 思而不学则殆(8) 壁立千仞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 分)(1) 怒而飞, ________________ 。
( 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_____ ,春与秋其代序。
( 屈原《离骚》 )(3)自经丧乱少睡眠, ________________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________________。
( 欧阳修《醉翁亭记》 )(5)________________ ,抱明月而长终。
( 苏轼《赤壁赋》)(6)斜阳草树, ________________,人道寄奴曾住。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不怨天,不尤人, ________________ 。
( 《论语·宪问》 )(8)________________ ,人情练达即文章。
名句名篇默写专题卷(对应学生用书第115页)(建议用时:40分钟)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2)________________,前月浮梁买茶去。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4)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5)高山仰止,________________。
(《诗经·小雅》)(6)贫而无怨难,________________。
(《论语·宪问》)(7)政通人和,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8)东隅已逝,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答案】(1)又重之以修能(2)商人重利轻别离(3)不霁何虹(4)术业有专攻(5)景行行止(6)富而无骄易(7)百废具兴(8)桑榆非晚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屈原《离骚》)(2)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3)________________,作《师说》以贻之。
(韩愈《师说》)(4)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5)醉能同其乐,________________,太守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6)____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7)我知言,________________。
(《孟子·公孙丑上》)(8)满招损,________________。
(《尚书》) 【答案】(1)扈江离与辟芷兮(2)一夫当关(3)余嘉其能行古道(4)奈何取之尽锱铢(5)醒能述以文者(6)起舞弄清影(7)我善养吾浩然之气(8)谦受益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解析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⒈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调.度/宏观调.控降.解/降.龙伏虎搪塞./敷衍塞.责B.省.视/省.吃俭用拓.本/落拓.不羁纤.绳/纤.尘不染C.圈.养/可圈.可点喷薄./厚古薄.今重.申/老成持重.D.臧否./否.极泰来乐.府/乐.不思蜀屏.蔽/屏.气凝神【参考答案】B项“省视/省吃俭用,拓本/落拓不羁,纤绳/纤尘不染”。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考查要求识记字音,不要求拼写,重点考查声母和韵母,注意读音与意义的相关性。
【解析】延续近两年命题思路,完全落实在多音多义词的辨读上,应当说没有难度。
各组每对读音分别是A.diào/tiáo jiàng/xiáng sè B.xǐng/shěng tà/tuò qiàn/xiānC.juàn/quān bó chóng/zhòngD.pǐ yuè/lè píng/bǐng⒉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B.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
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
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参考答案】C A项“极端气象事件”后缺少成分“发生”致搭配不当;B项不合逻辑,“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表意费解;D项为滥用介词“由于”致使主语缺少。
姓名,年级:时间: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准确理解词义,正确分析语境考点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E简释:“词语”包括实词、虚词和熟语,“熟语”包括成语、歇后语及俗语等。
江苏卷主要考查实词和成语.“正确使用”就是所用词语的含义、适用范围、语义的轻重、感情色彩以及语体色彩都要与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感情等相协调。
1.(2014·江苏)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_______。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________: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________的点睛之笔.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答案C答题提示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
用心:①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②怀着的某种念头。
“匠心”指巧妙的构思,带有褒义色彩。
结合语境,此处意思是强调“构思巧妙”,所以第一处应选“匠心”。
“别树一帜"指另外树起一面旗帜,指与众不同,另成一家。
“别有洞天"指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显然,第二处应选“别有洞天”。
至此,已经可以得出答案了。
“饱满"指丰满,充足。
“浑成”意为“自然”。
第三处强调的是“景物的自然,没有刻意修饰”,所以应选“浑成”。
2.(2015·江苏)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________.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________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________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答案B答题提示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
(江苏专用)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五章名句名篇默写讲义(含解析)不分版本名句名篇默写识记 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简释:“常见〞是指一个合格的高中生所能掌握的,“名句名篇〞是指默写的内容可以是名句,也可以是名篇中的句子,不一定是名句。
名句不限于教材内容,名篇篇目见“附录Ⅰ〞简释:该条对默写的名句名篇的范围作了具体规定,即教材内共44篇(初中30篇,高中14篇),教材外名句未限范围,也应是高中生常见的。
教材内34篇篇目并不完全固定,每年略有调整,且调整的仅限初中篇目。
1.题型稳定。
全为填空式默写,或给出上句,写出下句;或给出下句,写出上句。
2.篇目稳定而突出。
①高中14篇一直不变,初中30篇每年略有调整。
②篇目布局四个兼顾、四个突出。
a.课内与课外兼顾,突出课内。
b.初中与高中兼顾,突出高中。
c.诗、词、文兼顾,突出诗、词。
d.从先秦到近现代,时代兼顾,突出先秦、唐宋。
3.具体篇目根本连年不复现,课外篇目《论语》复现率较高。
4.分值一直稳定在8分,是全国所有高考试卷中分值最多的。
高中4~5分,初中2~3分,课外1~2分。
1.(XXXX·江苏)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局部。
(1)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屈原《离骚》)(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7)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8)水至清那么无鱼,人至察那么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解析此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3)“霁〞字易写错,“虹〞的字形要注意。
(4)“虎〞字易写错。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大禹梳理百川,班超投笔从戎,李时珍悬壶济世,林则徐虎门销烟……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____________,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
野火沃土,__________,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_________,的奋斗史。
A.以身许国多难兴邦不屈不挠 B.以身试险多难兴邦不卑不亢C.以身许国一言兴邦不卑不亢 D.以身试险一言兴邦不屈不挠2.在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瘦西湖的景秒在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人影衣香,赤栏小桥,游览应以舟行最能体会到其中妙处。
①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②回视小金山③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④最巧是从小金山下沿堤至“钓鱼台”⑤又在另一拱门中A.②③④①⑤ B.②⑤④①③ C.④①②⑤③ D.④③②⑤①3.某校高三年级举行线上成人仪式后,同学们纷纷点赞、留言,相互勉励。
下列留言所引古诗文,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尚书》)B.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李白)C.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杜荀鹤)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4.对下面“中国互联网发展阶段简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1994年融入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以来,中国网民数量不断增加,互联网普及率现在已经超过50%。
B.中国互联网经历了电脑互联、移动互联后,当下已进入智能物联网时代,其联结主体是物与人互联。
C.伴随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互联网的应用形式日趋丰富,目前的代表性应用有云、短视频、VR、AI等。
D.中国互联网从模仿与追随起步,同步多年努力,如今已在一些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甚至有所超越。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论语》名句精编(一)学校班级姓名【《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目录第一部分学而篇 (1)第二部分为政篇 (2)第三部分八佾篇 (3)第四部分里仁篇 (4)第五部分公治长篇 (5)第一部分学而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译文:有子说:“那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
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
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
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是仁德的。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参说:“我每天从多方面反省自已: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的功课,是不是用心复习了呢?”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应该恭敬谨慎地对待政事,并且讲究信用;节省费用,并且爱护人民;征用民力要尊重农时,不要耽误耕种、收获的时间。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小孩子在父母跟前要孝顺,出外要敬爱师长,说话要谨慎,言而有信,和所有人都友爱相处,亲近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第05练★句子默写★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__________;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__________。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__________。
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
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吾尝跂而望矣,____________________。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__________,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______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__________;积水成渊,__________;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功在不舍。
__________,朽木不折;锲而不舍,__________。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__________。
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____________________,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____________________,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___________________!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五名句名篇默写题组1 情境式默写1.[2020全国卷Ⅱ,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 ”;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味甘洌。
(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月亮时圆时缺,“”。
2.[2020全国卷Ⅲ,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 ”。
(2)白居易《观刈麦》中“, ”两句,写劳动者珍惜夏日时光,不顾劳累,也忘记了炎热。
(3)《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嘈杂的音乐声“”。
3.[2020山东,17,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 ”。
(2)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 ”两句,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无法排遣的离情。
(3)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而北望故都,又“”,视线常被遮断。
题组2 对上下句式默写4.[2020浙江,23,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 。
(《论语》)(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3) ,靡有朝矣。
,至于暴矣。
(《诗经·氓》)(4)此去经年, 。
,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5)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习思用·即时训练1.[2021潍坊高三阶段性监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课时练08 名句名篇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学习要从每一小步做起,通过日积月累以获得成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有这样两句“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锦瑟》中也有一联提到杜鹃,李商隐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华年往事”如梦般凄迷、如杜鹃啼春般伤感。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达无论身在朝中还是在偏远之地都要心系家国大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句子是“___________”,描写沙漠冰封景象的句子是“____ _______”。
(2)《左传·庄公十年》记载,长勺之战结束后,曹刿向鲁庄公解释说,确认齐军不是伪装败退进而决定追击,是因为“_______,_______”。
(3)郦道元在《三峡》一文中引用渔歌“_________,_________”来印证前文对哀猿长啸的描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与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一样描写景物早晚明暗变化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刿论战》中曹刿对战争有很精辟的见解,曹刿认为能打败齐师的原因是“_________”,他不让立即追逐齐师是因为“_________”。
(3)《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潭中鱼儿写出小石潭水清澈见底、清冽可鉴的特点。
4.名篇名句默写。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美景表现了出来。
(2)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以问答式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了虽居住在人世间,但不受世俗影响的原因。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_____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_____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______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首先要理解各词语的含义,然后再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特立独行”意思是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
“身体力行”多用来表示努力实践,亲身体验。
用作褒义。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应该是经过古圣人亲身体验,努力实行的,所以“身体力行”合适,这样就排除了A、B项。
“耳提面命”用以形容对人教诲恳切,要求严格。
“耳濡目染”是不知不觉受到影响。
因为后面有“说教”一词,所以第二个空应该填“耳提面命”,这样就可以排除D,答案选C。
答案:C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③⑥⑤①④②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D.⑤⑥③④②①解析:了解句意,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第一句谈的是理性经济,追求的是个人经济最大化,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利己主义的假设,它要向分享经济转变必须有条件,所以③⑥排在前面,所以排除C、D项。
专题05 名句名篇默写1.(2024高三·全国·新高考I)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 ,”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
(2)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
(3)唐代诗人写时事,常常托之于汉代,如“ ,”,就是借汉喻唐,以古方今。
【答案】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写错的字有:称、指、迩、见、荫。
2.(2024高三·全国·新高考II)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同学们到郊外春游,阳光下树木葱郁,水流淙淙,小慧不禁想起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文句:“ ,。
”(2)快过年了,于老师牵挂在成都旅行的女儿,给她发短信息时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 ,”,希望她不要贪玩,早点儿回家。
(3)古代诗人在写离情时,经常在诗的上下两句中分别表达离别双方的情思,如唐诗“ ,”就是如此。
【答案】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欣、涓、锦、蓟。
3.(2024高三·全国甲)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名句“ ,”,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流逝,蕴含着自然理趣。
(2)小慧为朋友家的农家乐餐厅写宣传横幅,直接使用了陆游《游山西村》里的“ ,”两句诗,朋友看了觉得很贴切。
(3)行至群山深处,见到一挂瀑布飞泻而下,水石激荡,轰鸣作响。
于老师回头对学生们说:“这不就是古诗中写的‘ ,’嘛!”【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名句名篇默写识记 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简释:“常见”是指一个合格的高中生所能掌握的,“名句名篇”是指默写的内容可以是名句,也可以是名篇中的句子,不一定是名句。
名句不限于教材内容,名篇篇目见“附录Ⅰ”简释:该条对默写的名句名篇的范围作了具体规定,即教材内共44篇(初中30篇,高中14篇),教材外名句未限范围,也应是高中生常见的。
教材内34篇篇目并不完全固定,每年略有调整,且调整的仅限初中篇目。
1.题型稳定。
全为填空式默写,或给出上句,写出下句;或给出下句,写出上句。
2.篇目稳定而突出。
①高中14篇一直不变,初中30篇每年略有调整。
②篇目布局四个兼顾、四个突出。
a.课内与课外兼顾,突出课内。
b.初中与高中兼顾,突出高中。
c.诗、词、文兼顾,突出诗、词。
d.从先秦到近现代,时代兼顾,突出先秦、唐宋。
3.具体篇目基本连年不复现,课外篇目《论语》复现率较高。
4.分值一直稳定在8分,是全国所有高考试卷中分值最多的。
高中4~5分,初中2~3分,课外1~2分。
1.(2014·江苏)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屈原《离骚》)(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7)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8)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3)“霁”字易写错,“虹”的字形要注意。
(4)“虎”字易写错。
(6)“牍”字易写错。
(7)“谏”字易写错。
(8)“徒”容易与“徙”弄混。
2.(2015·江苏)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诗经·卫风·氓》)(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师说》)(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周敦颐《爱莲说》)(5)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6)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赤壁赋》)(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出自课内,不算太难。
(2)注意“渚”字的写法。
(3)(6)出自课内,补写前句,没有难写字,关键是要会背。
(4)注意“蔓”字的写法。
(5)注意“衡阳”的写法。
(7)出自课外,反映考生平时积累的情况。
(8)出自龚自珍的代表作,在初中时就已有所接触。
3.(2016·江苏)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屈原《离骚》)(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出师表》)(3)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4)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李白《蜀道难》)(5)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6)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8)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洲”字易错。
(2)“义”字易错。
(3)“髫”字笔画比较多,易错。
(4)“钩”字易错。
(5)“沧”字易错,注意“月明”的语序。
(6)“华”字易错。
(7)注意不要漏掉虚词“而”“且”。
(8)“声”字易错。
4.(2017·江苏)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诗经·卫风·氓》)(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庄子《逍遥游》)(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锦瑟》)(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苏轼《赤壁赋》)(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8)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解析(1)“谋”,不要写作“媒”。
(2)理解“知”与“年”的意思,能帮助记忆。
(3)理解诗句的意思,“柱”不要写成“注”,“华年”不要写成“年华”。
(4)理解诗句的意思,有利于记忆。
(5)背熟原文并理解意思。
“冯”不要写成“凭”,“御”不要写成“卸”。
(6)理解诗句,根据名词意象的组合帮助记忆。
(7)借助排比句式帮助记忆。
(8)“愿为”不要写成“愿作”。
5.(2018·江苏)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诗经·卫风·氓》)(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3)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白居易《琵琶行》)(4)高低冥迷,不知东西。
(杜牧《阿房宫赋》)(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范仲淹《岳阳楼记》)(6)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7)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先进》)(8)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杨继盛名联)解析(1)“载”不要写错。
(2)“至”不要写成“致”。
理解“至”的意思,能帮助记忆。
(3)“秋月春风”的顺序不要记混,“度”不要写成“渡”。
(4)“冥”不要写错。
“高低”和“东西”可对举记忆。
(5)“锦鳞”不要写错。
(6)利用数字对举记忆。
(7)可联系“浴乎沂”的结构记忆,“舞雩”二字不要写错。
(8)可从对仗的角度理解记忆。
1.选篇(1)高中篇目复现率由高到低的是:《氓》(3次)、《逍遥游》《离骚》《阿房宫赋》《赤壁赋》《锦瑟》(各2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登高》《师说》《蜀道难》《念奴娇·赤壁怀古》《劝学》《琵琶行》(各1次)。
(2)初中篇目未复现。
(3)课外篇目《论语》(5次)。
2.选句:(1)所选句子内容上重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意在传承传统文化经典,以提高考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2)突出关键字的考查。
强调不漏字,不错字,不倒序。
几乎每一空都暗设考生容易写错的字,这个字就是关键字,涉及句中的通假字、同音异形字、同义异形字及难写字。
一、对于《考试说明》指定篇目,识记与理解并重1.明确识记原则把重点放在那些有较深的文化积淀、较强的积极意义的名句名篇上,特别注意:(1)为历代名家、选家、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所激赏所称引的,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
(2)概括力极强,已演化为成语的,如“满城风雨近重阳”,后演化为成语“满城风雨”。
(3)意义丰富,生命力特强,已成为人们口头熟语的,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
(4)被广泛地歌咏传唱,脍炙人口的,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等。
2.领悟名句含义凡是重点名句,一定要理解其基本意思,关键词语的含义,注意其出现的上下文语境,领悟其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方面的内涵,以及对今天的启迪意义。
只有充分理解了,才能充分识记、充分应用。
3.讲求高效记忆高效记忆的方法主要有:(1)归类记忆法。
或按作者,或按内容,或按主题,或按情感进行分类记忆。
(2)比较记忆法。
用这种方法可以使记忆内容更准确、全面。
如人们普遍知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以动衬静,千古传诵;通过比较就会知道“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王安石《钟山即事》)也是很有特色的写静景的名句。
(3)联想记忆法。
如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绿”字联想到类似的炼字名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4)辨析记忆法。
如“常”与“长”之辨。
“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常”是经常之“常”,“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中的“长”是长久之“长”。
4.边诵边写,手口心并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默写,做到“口念其音,心想其意,手写其形”,防止“口是手非”。
对于那些易错字、难写字要圈点出来,反复书写。
5.强化“倒背”意识,改变“记忆惯性”先背上句,再背下句,这是人们的一种“记忆惯性”。
一般来说,对于给出上句,要求填写下句的默写题,我们通常不会出错,但如果题目给的是下句,要求填写的是上句,往往就会出错。
因此,我们要摆脱背诵时的“记忆惯性”。
要想改变这种“记忆惯性”,平时就要试着改变背诵习惯,加强训练,如培养“倒背”的意识,经常让同桌出下句自己对上句等。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我们就会有逆向思维的意识了。
二、突出关键字的理解与书写训练1.注意难写字、生僻字从某种意义上说,背诵容易书写难,难就难在一些难写字和生僻字上。
如《赤壁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中的“酾”“槊”都是生僻字。
对于这些字,平时要多练,考时应留心。
2.注意同音异义字同音异义字,是命题人最得意的“设伏点”,也是考生写错字的主要所在。
如“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作”,常误写为“做”;“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中的“禁”,常误写为“尽”;“天生我材必有用”中的“材”,常误写为“才”。
这就要求考生应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字,通过有意识的比较,既知其音,又知其义。
3.辨别通假字文言文中存在着大量的通假字,在默写名句时考生容易误写成它们的本字。
4.注意散文句中的虚词,尤其是句末助词这些词在默写时容易丢掉。
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中的“焉”“也”两个助词,常被丢掉;“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矣”易丢,且易误写为“也”,而句末的“也”丢的次数更多。
这就要求在背诵散文时,特别留心句中或句末的助词。
5.留意词句顺序颠倒句子顺序的,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两句的顺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两句的顺序。
之所以易颠倒,是因为这些句子多为并列句。
颠倒词序的,如“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易颠倒为“见不贤而自内省也”,“秋月春风等闲度”易颠倒为“春风秋月等闲度”。
对此,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准确理解文意。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人间如梦,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