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 格式:ppt
- 大小:4.75 MB
- 文档页数:52
2020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学案:3-2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含解析3-2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条件。
2。
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对策与措施。
3。
学会运用图表与资料,分析大坝建设的意义,培养运用地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1.自然背景及开发原则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1)概况①位置:位于美国的东南部。
②发源地: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
③地位: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2)自然背景①地形: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
②气候: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③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河流落差较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
④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
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1.18世纪下半叶: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小.2.19世纪后期(1)开发情况:人口激增,对流域内资源进行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
(2)后果①土地退化:长期高强度地种植棉花,造成土地退化,老棉花带衰落.②植被破坏: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和获取炼铜用的木炭,大片森林被砍伐以及矿山开采破坏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③环境污染:炼铜企业排放的SO2,形成酸雨,污染了水体、土壤。
3.20世纪30年代初:该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三、流域的综合开发1.开发核心:河流的利用与治理。
2.具体模式:以河流的梯级开发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进行综合开发,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3.措施: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4.效果: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1.读教材图3.14诺克斯维尔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关注以下问题:(1)诺克斯维尔市的气候有什么特点?(2)诺克斯维尔市的降水季节分配有何特点?提示:(1)该图是曲线柱状图,反映了气温和降水量两个气候要素的年内分配和组合状况,从图中可读出,诺克斯维尔市最冷月平均气温约2。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
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教学设计
作者:谭述亮工作单位:山东省安丘市第一中学学科:地理年级:
高二
环节一:引入新课
播放《长江之歌》歌曲视频,播放完成后呈现长江三峡大坝景观图
承接:
河流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是人类经济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河流的利用和流域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很多问题,今天我们就以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为例学习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下面我们进行本堂课的第二个环节:
环节二:课前预习检查
课前预习检查,看一看同学们的自主学习效果。
板书一:一、流域和水系
PPT展示:预习检查一
指出图中河流的干流、一级支流、二级支流、分水岭、河口
(展示检查内容,学生思考的同时板书水系、流域)
提问学生评价
板书并概括水系和流域的的概念。
水系:河流的干流与支流构成了河流的水系学生观看体会长江的雄浑气势,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学生思考
教师板书完成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提问,让学生在大屏幕上指图说明,完成后让其他学生评价,根据回答情况和评价情况进行小组量化得分,计在黑板一侧的小组学习竞赛得
流域:河流水系所在的汇水区域就是河流的流域
分表格中。
板书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PPT展示:预习检查二
学生共同回答
进行知识的巩
固
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设计
高中二年级
学科:地理
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
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教学设计
高二三部谭述亮。
3.2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导入新课同学们,教师设问:“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大国家?(课件展示四大文明古国)那么我们现在就一起看一下“四大文明古国”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让学生了解这些文明的产生离不开河流,是河流孕育了人类的文明,说明河流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从而引入知识点一:流域一、流域1.几个基本概念(学生看图说明同时巩固训练)⑴干流、支流(一、二级支流)、分水岭、流域⑵流域的特性①特殊性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如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
②整体性讲述: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非常密切,构成一个整体。
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除要考虑河流的特殊性外,更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进行综合开发。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堪称这方面的成功范例。
承转: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综合开发治理相当成功的一个案例——美国田纳西河。
(课件展示田纳西河)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一个河流流域的开发利用,与其本身的自然环境有关,对于田纳西河来说,搞清其流域的自然环境,是避免盲目开发的首要条件。
1.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情况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图3.13)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探究任务一:评价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并分析其对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影响。
(学生从4个方面分组讨论,然后学生代表回答,教师引导、点拨)幻灯片呈现图片组作为探究工具⑴地形提问:田纳西河地形特点?这种地形的利和弊?多山,地形起伏较大利: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弊:使得陆路交通不便但河流航运对沟通上、下游地区之间的联系,作用十分突出。
⑵气候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降水丰富,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好题精选)(图片清晰版)(含参考答案)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冬末春初降水较多解析田纳西河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地区;上游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答案 D2.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A.9~10月B.11~12月C.1~2月D.4~5月解析读图可知,9~10月为甲地区降水量最少的时期,可以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
答案 A2018年6月26日,由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投建的老挝南塔河1号水电站正式下闸蓄水,首台机组预计8月底可实现发电。
该项目是我国2013年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最早投产的项目之一。
该电站是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等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
结合图示信息,完成3~5题。
3.(开发背景)修建南塔河1号水电站,筹备阶段耗时很长,其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地() A.戈壁荒漠广布,勘探不便B.植被繁茂,难以开发C.基础设施落后,运力有限D.人口稠密,搬迁难度大解析图示区域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无戈壁荒漠;这里植被虽繁茂,但修建水电站不需要进行大范围的植被开发;这里地处老挝北部,人口较少,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落后,运力有限。
故选C。
答案 C4.(区域认知)水电站高430米的大坝用混凝土浇筑到顶,其主要目的是()A.防涌潮侵袭B.防阳光暴晒C.防强烈地震D.防洪解析老挝为内陆国,无涌潮侵袭;阳光暴晒对坝体危害较小;该地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但该大坝太高,防震能力差;该地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降水量大,坝体高大稳固能起到防洪的作用。
故选D。
答案 D5.(开发条件)湄公河干支流水能资源虽丰富,但在老挝一般不宜兴建大型水电站,其制约因素主要是()A.电力需求量B.邻国的干预C.地形地质状况D.水量和落差解析湄公河水能资源丰富,是重要的国际性河流,对其过度开发会影响下游国家的生产生活用水;电力需求量的大小,不是其主要制约因素;当地地形地质状况复杂,地质灾害隐患大,但修建水电站时可避开地质条件差的地方;该河水量和落差都很大,故水量和落差不是其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