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祁门东源白钨矿区复杂地层钻探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216.32 KB
- 文档页数:3
地质岩心钻探技术在资源勘探中的运用发布时间:2021-12-09T03:31:36.551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6期作者:吕英宇[导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现代化的资源储量已经不足以满足实际的生活和工业生产需求,因此要积极的寻找钻探方式寻找开发更多的资源以供使用。
吕英宇吉林省地矿勘察设计研究院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现代化的资源储量已经不足以满足实际的生活和工业生产需求,因此要积极的寻找钻探方式寻找开发更多的资源以供使用。
在资源勘探工作当中,要使用钻探技术该方法,可以对地下信息进行直接的搜寻并圈定地下矿物体的含量和位置,对品位进行评估,因此在实际的钻探工程实践过程中,要采用地质岩心钻探技术,对特定地区的水体,水质和岩体方面的结构参数进行精确的检测,将相关矿产资源信息进一步明确后更好的设计开采方案并进行施工。
本文通过分析地质岩心钻探技术的主要工作原理,并研究加强地质岩心钻探技术应用的方式,切实提高我国勘探工作的生产质量和勘探工作的精确度,希望对我国现代资源勘探工作具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资源勘探;地质岩心钻探技术;应用发展前言:地质岩心钻探技术在我国资源勘查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用,通过该方法的创新与发展可以进一步提高资源勘探的精确度,从而有效的提升我国资源的开采效率和利用率。
与此同时地质岩心钻探技术在资源开发领域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如冶金煤矿和化工行业都可以得到进步,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1地质岩心钻探技术概述地质岩心钻探技术是一项通过钻孔的方式到达一定地下深度,从而获取地质岩心矿产结构种类等可靠数据的一种方式,我国在19世纪末开始进行地质勘探工作,从国外引进了相应的地质勘探设备,直到20世纪50年代国内开始研发和生产地质岩心钻机,国产设备也逐渐在地质勘探领域中兴起并得到应用。
浅析祁门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及该区域找矿方向作者:刘宇辉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7年第12期摘要:我国安徽省祁门黟县地区是皖南地区最重要的多金属找狂成矿地带。
通过对该地区的矿区进行测量工作,分析研究表明祁门廖家地区出露的地层岩性的组织以及沉积的特征,初步确定了该矿区的基本构造以及主要控矿构造等等。
此文就祁门地区成矿的背景、控矿因素、找矿的标志以及其找矿的方向进行简单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祁门地区;成矿;地质背景;找矿方向DOI:10.16640/ki.37-1222/t.2017.12.099祁门县处于皖南西南部,介于北纬29°35'—30°08'跟东经117°12'—117°57'之间。
该地区的东北部分与黟县接壤,东南部分跟休宁县为邻,西北部分连石台和东至县,西南部分迄省境,跟江西毗邻。
东西宽大约59.9公里,南北约为74.8公里,形似枫叶,总体面积月2257平方公里,该地区处多雨地带,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有多金属矿、钒、铜、锰等矿化点。
铜矿点主要有壁坑、宕里等地区。
这些矿点都是经过332个地质队的调查的结果。
祁门地区现在已知的矿产大多数都分布在物探推测的断裂的附近、隐伏在岩体的边缘。
1 祁门地区成矿地质背景赣东北断裂在西北侧,祁门断裂地带是以南部分。
地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是构成基底的中元古代溪口岩群浅变质岩系,中生代陆相地层。
岩浆岩主要是燕山中晚期形成的中小型酸性花岗岩。
省内仅仅出现一些小的岩株,大多数受到东西向断裂和东北向断裂的影响,常常在两个断裂交汇处出现岩浆入侵的情况较多。
该区域的脉岩相对较多,主要是石英斑岩、石英脉、花岗斑岩等。
这些岩的分布主要是受到东北方向断裂以及其的刺激断裂所影响。
浅变质岩系当中经常掺杂有变质流纹岩、玄武玢岩以及流纹质凝灰岩。
该区域构造复杂多样,韧性变形较强,褶皱断裂发育。
受到硅化破碎带、石英脉、韧性剪切带以及花岗岩体的影响,经常有金、银、铅、铜、钨、锌、黄铁矿矿化的现象。
皖南地区钨钼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分析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大力投入,在我国取得了一系列地质找矿成果,其中钨钼矿床作为重要的矿床类型,在皖南地区也取得了突破,具较好的找矿前景。
通过资料综合研究和已知矿(点)床的找矿经验,试从钨钼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出发,对区内钨钼矿的找矿前景作了概述。
标签:皖南钨钼矿找矿前景皖南地区位于安徽南部,与浙、赣接壤,构造上属扬子陆块江南古隆起带东段,横跨下扬子前陆坳陷带、江南造山带及皖浙褶断带。
区内构造复杂,经历了晋宁、加里东、印支、燕山、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岩浆岩活动频繁。
近年来,通过地质、物探、化探综合找矿方法,在皖南地区取得了一系列地质成果,发现了包括歙县古祝钼(铜)矿、祁门东源大型钨钼矿、旌德凹子山钨钼矿、大坞尖钨钼矿、青阳百丈岩钨钼矿等在内的多处W、Mo、Cu等多金属矿床,显示了区内较好的找矿前景。
1钨、钼矿成矿地质条件(1)钼矿主要与钙碱性花岗岩类有关,成矿斑岩源于地幔、下地壳或洋壳物质。
在时间上、空间上、成因上矿床均与斑岩型中酸性浅成或超浅成的小侵入体有关,与成矿条件密切的侵入岩主要有花岗闪长斑岩、石英斑岩等。
岩体多以小侵入体或次火山岩体产出,出露面积不大,一般小于1km2。
矿(化)多集中在岩体顶部,岩体形态复杂,多呈岩株、岩筒状。
(2)钨钼矿形成环境主要以活动大陆边缘为主,其次为岛弧,矿床与板块俯冲作用关系密切,两板块接触缝合带是钨钼矿床的有利成矿部位。
矿床受区域断裂-构造带控制明显,因此分布特征常呈带状、线状,而钨钼厚大矿体又常受次一级构造控制。
另外角岩化常出现在斑岩及其围岩中,它与钨钼成矿关系密切,是寻找钨、钼等高温热液型矿床的一个重要找矿标志。
(3)矿体形态主要受各种地质条件控制,如侵入体的形态、成矿前构造及围岩蚀变等。
如果整个岩体有隐伏爆破角砾岩,矿体形态则多呈柱状、筒状;如围岩裂隙比较发育,矿化强烈,则以细脉浸染状为主;如沿岩体内外构造破碎带成矿,则多呈脉状、条带状等。
主要钻探工程实施方案第一节主要资源潜力区潜力分析一、白果树探矿潜力区1、地质特征区内大面积分布梅子垭组(S1m),为一套原岩以泥质碎屑岩为主的中-浅变质岩系。
主要岩性为石英绢云母片岩、含碳或碳质石英绢云母片岩、含黑云母变斑晶石英绢云母片岩、变砂岩等,有时夹含碳硅质岩,偶有碳质片岩、结晶灰岩等。
整合于大贵坪组之上。
厚度5456m。
该组为本区主要的含金地层,区域上分为7个岩性段。
区域上第三、第五、第六岩性段含金较好,并有成型矿床。
本区初步划分出梅子垭组上、下岩组,梅子垭下岩组大致分为5个岩性段,上岩组大致分为4个岩性段。
梅子垭下岩组第三岩性段(Sm1-3)主要由黑色变石英砂岩、含炭粉砂质板岩组成、夹少量二云石英片岩。
为区内金矿化层位之一。
下岩组第二岩性段(Sm1-2)为浅色砂岩夹片岩段主要为灰色(风化后为浅黄色)条带(纹)状黑云绢云石英粉砂岩夹绢云石英片岩、二云片岩,偶夹灰黑色变石英砂岩。
是矿区内较好的含金层位。
(暂时与地质图不一致)矿权区内构造部位属于陈家院子-干沟口复向斜的次级褶皱,轴向250-310°,核部由梅子垭组第四岩性段下部的碳质条带状中厚层变砂岩组成。
主构造线呈近东西向展布,并有次级断裂叠加,总体为一单斜构造,发育顺层掩卧褶皱、鞘褶皱、紧闭褶皱、平卧褶皱等。
并有两条区域性韧性剪切带从区内通过。
2、地化特征区内未开展过大比例尺的地化调查工作,只有在1990年西北有色地勘局物化探总队开展了安康1:1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矿区内没有异常出现,但在北部的五台山,东部的柳树坪和西部的金斗坡均发现有异常。
异常带延伸有从西北部延入矿区的趋势。
北部的五台山异常边部跨入矿区内一小部分。
3、矿区金矿(化)体特征矿区东部有柳树坪金矿区,西部有金斗坡金矿区,且东部的柳树坪矿体已有延入区内的趋势。
经过几年的地勘工作,矿区内挖了大量的地表槽探,延矿化体进行了大量的追索,并完成了11个钻孔总计1464.4m的钻探工作。
安徽省山口钨(白钨)矿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作者:吴昊刘道斌来源:《西部资源》2021年第05期摘要:研究区位于江南隆起东段成矿带和钦杭东段北部成矿带(Ⅲ级成矿带)的交汇处,晋宁期—燕山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在区域内表现出了强烈的成矿地质作用,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省内寻找中大型铅锌银及多金属矿床的潜力地区之一。
通过地物化扫面及槽探等工作,对研究区的成矿地质特征有了较好的认识,在对该区的找矿标志进行总结分析中,发现该矿点与近东西向、北东向、北北西向断裂破碎带关系密切,是主要的找矿线索。
关键词:山口钨(白钨)矿;地质特征;矿体特征;成矿预测;安徽省1.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区位于扬子陆块江南隆起带南部,自北向南分别跨越了障公山隆起及昌化褶断带两个次级构造单元,构造变形强烈,多期次的构造运动形成了区内强度不同、方向各异的褶皱、韧性剪切构造和构造混杂岩带。
研究区大致以歙县断裂(祁门—潜口断裂)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侧出露为江南地层分区青白口纪—奥陶纪以海相沉积为主的地层和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屯溪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盆地;南侧出露为浙西地层分区青白口纪—南华纪以海相沉积为主的地层;其中沿山前地带分布有第四纪地层。
区内的主要褶皱为上舍复式背斜和蓝田向斜;区域性断裂主要有汤口断裂,蓝田断裂、许村(旌德)断裂、歙县(绩溪)断裂、潜口—伏岭隐伏断裂、三阳断裂等。
研究区岩浆活动频繁,形成大量侵入岩与喷出岩,侵入期为晋宁期、燕山期和喜山期。
其中,晋宁期主要发育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中酸性侵入岩和新元古代火山岩夹层;燕山期主要发育中酸性侵入岩、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和火山岩;喜山期主要为中基性岩筒。
研究区变质岩出露广泛,变质岩类型相对较为复杂,主要以面型分布的区域变质岩为主,次为环带状分布在岩体周围的热接触变质岩和带状或线状分布的动力变质岩。
2.研究区地质条件本区出露的地层较为单一,均为青白口纪牛屋组,本组位于山口、上溪以北大片区域,厚>5521.2m。
收稿日期:2011-04-25;修订日期:2011-07-08资助项目: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公益性地质(科研)工作项目《祁门县东源—绩溪县逍遥地区钨钼多金属成矿规律研究》(编号:2009-20)作者简介:王德恩(1969-),男,高级工程师,从事矿床学、区域地质学研究。
E-mail:anhui332@ 通讯作者:余心起(1962-),男,教授,从事应用构造地质学研究。
E-mail:yuxinqi@地质通报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第30卷第10期2011年10月Vol.30,No.10Oct.,2011皖南地区介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和钦杭成矿带之间,属于全国19个成矿区带之外的非重点成矿区带,也是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的地区。
祁门东源大型钨矿的勘查突破,旌德岩体周边发现大量的钨矿脉,加上休宁县南部清坑、长岭尖等找矿线索,尤其是青阳县高家榜钼矿已达大型,说明皖南地区有可能形成皖南祁门地区东源钨钼矿区花岗闪长斑岩SHRIMP 锆石U-Pb 年龄和Hf 同位素特征王德恩1,周翔2,余心起2,杜玉雕2,杨赫鸣2,傅建真1,董会明1WANG De-en 1,ZHOU Xiang 2,YU Xin-qi 2,DU Yu-diao 2,YANG He-ming 2,FU Jian-zhen 1,DONG Hui-ming 11.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332地质队,安徽黄山245000;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1.No.332Geological Team,Anhui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Huangshan 245000,Anhui,China;2.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China摘要:江家等系列花岗闪长斑岩是皖南祁门县东源钨钼矿区含矿岩体的组成部分,位于东源花岗闪长岩的西侧。
安徽祁门发现大型白钨矿佚名【期刊名称】《中国矿山工程》【年(卷),期】2009(0)2【摘要】据悉,安徽332地质队在黄山市祁门县古溪乡东源村,发现资源量多达9.62万t的白钨矿,此次发现在安徽南部尚属首次,对周边地区寻找金属矿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次东源发现的近10万t的自钨矿.工业储量达6.5万t。
矿区位于江南古陆中元古界浅变质岩系.含矿岩体为花岗闪长斑岩,具有埋藏浅、规模大等特点。
据了解,我国的白钨矿石WO3含量在0.5%以下的储量有335万t,占白钨储量的90%,这些低品位钨矿不具备单独开采的条件,只能与其共生(伴生)有用组份一起综合评价和开采。
由于白钨矿品位低、组份复杂、选矿难度大,因此,目前我国白钨精矿在钨精矿年总产量中占的比例很低,约占10%左右。
【总页数】1页(P50-50)【关键词】白钨矿石;祁门县;安徽;工业储量;花岗闪长斑岩;白钨精矿;浅变质岩系;金属矿藏【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954;P618.41【相关文献】1.金川公司精炼厂电积钴改造项目投产/大冶公司转炉烟气制酸技改工程投产/兰坪开建10万t电锌项目/义马煤业氧化铝一期投产/中州分公司30万t选矿拜尔法成功试产/重庆博赛正式产出氧化铝/”水平连铸空心锭技术开发”项目通过验收/白银公司锌系统电收尘技改通过验收/珲春市发现特大型白钨矿床/青海发现大型铅锌矿/祁连山发现大型钨矿床/中国冶建集团投资开发新几内亚镍矿/澳商将投资8亿开发江西金矿 [J],2.安徽铜陵姚家岭大型锌金矿床中新发现白钨矿 [J], 钟国雄;周涛发;袁峰;蒋其胜;范裕;张达玉;黄建满3.安徽祁门发现储量9万余吨的大型白钨矿 [J],4.安徽黄山地区发现大型白钨矿 [J],5.安徽祁门县发现大型白钨矿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7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祁门东源钨钼矿床成矿条件探讨寇尚文(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32地质队,安徽 黄山 245000)摘 要:祁门东源钨钼矿床位于安徽南部祁门县,是皖南地区的大型钨钼矿床。
通过前期开展的物化探等工作,显示钨钼成矿与东源花岗闪长岩体的关系密切。
文章主要从地层-构造-岩浆岩和矿体特征入手,对祁门东源钨钼矿床成矿条件进行探讨。
关键词:东源;钨钼矿床;成矿条件中图分类号:P6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6-0037-2收稿日期:2020-08作者简介:寇尚文,生于1987年,湖北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勘查。
祁门东源钨(钼)矿床位于江南古隆起带北部—历口构造区北侧(近北缘盖层)的基底地层区,基底构造呈近东西向,发育城安—镇头轴缘深断裂。
同时位于北东东向经公桥—东源大断裂和北西向祁门—五城深断裂的交会部位,在构造交接区发育东源、西源、王家等同熔型小岩株(图1)。
东源矿区还是东源—汪满田东西向钨多金属矿成矿带上重要成矿集点。
图1 祁门县东源钨钼多金属矿区地质略图1 矿区地质特征地层:矿区及周边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江南古隆起区下部基底大谷运组,上部基底邓家组、铺岭组和南华及后南华纪盖层休宁组、南沱组、兰田组和皮园村组。
矿区地层为中元代大谷运组沉凝灰岩、岩屑砂岩、细砂岩、板岩。
2 矿区构造2.1 褶皱中元古代基底地层呈单斜状产出,局部可能为紧闭的背向斜构造,总体地层走向为近东西向、倾向南、倾角陡立。
2.2 断裂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NE 和NW 向两组。
(1)北东向断裂,查区东部有四条(F 3、F 4、F 5、F 6),西北部一条(F 1)东部四条近于平行,走向50°~70°,倾向SE,倾角60°~70°,显示早期为压扭性,晚期表现为张扭性。
其中F 4为区域上经公桥—东源大断裂。
(2)北西向断裂(F 2和F 7),走向315°,分别位于东源岩体外接触带,倾向南西,倾角较陡(一般70°左右),断裂带由构造角砾岩及碎裂岩组成,旁侧地层走向发生扭曲和拖拽。
第50卷增刊2023年9月Vol. 50 Sup.Sep. 2023:251-255钻探工程Drilling Engineering南秦岭镇安西部复杂地层钻探技术及对策黄德强,汪传武,张波,周武卫,李季(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100)摘要:南秦岭镇安西部地区是钼钨多金属找矿重点区域,该地区地层大部分为灰岩、白云岩,地形切割大,地势陡峭,岩溶发育,钻孔施工过程中所遇溶洞较多,构造十分发育,钻孔见断层构造带较多,局部岩心破碎,孔内坍塌掉块严重,深孔施工较为困难。
施工过程中,通过优化钻进参数,采取各种堵漏措施填补溶洞,调配冲洗液处理孔内坍塌掉块,调整冲洗液密度处理深部涌水,解决构造带岩心采取困难等诸多施工难题,提高钻进效率。
ZK5201钻孔找到矽卡岩型钨矿化带和印支—燕山期花岗岩隐伏岩体,顺利完成钻探施工任务,采用绿色勘查方法,确保钻探施工现场及周边水体不受污染,施工经验可为以后该地区同类型深孔钻探提供参考。
关键词:钻探;溶蚀溶洞;断层涌水;构造带取心;绿色勘查中图分类号:P6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9686(2023)S1-0251-05Drilling technology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complex stratain the West of Zhen’an, South QinlingHUANG Deqiang,WANG Chuanwu,ZHANG Bo,ZHOU Wuwei,LI Ji(Xi’a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Co. Ltd., Xi’an Shaanxi 710100, China) Abstract:The western area of Zhen’an,South Qinling,is a key area for molybdenum tungsten polymetallic prospecting. Most of the strata in this area are limestone and dolomite. The topographic is large, the terrain is steep,and the karst is developed. There are many karst caves encountered in the drill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structure is very developed. There are many fault tectonic belts drilled, the local cores are broken, and the collapse blocks in the holes are strict. Heavy,deep hole construction is more difficult.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by optimizing the drilling parameters, taking various leakage plugging measures to fill the karst cave, allocating flushing to deal with the collapse and falling blocks in the hole, adjusting the density of flushing to deal with deep water inrush, solving many construction problems such as difficulty in adopting the core of the tectonic zone, and improving the drilling efficiency. The ZK5201 hole found the skarn‑type tungsten mineralization belt and the Indo‑Yanshan period granite hidden rock mass. The drilling construction task i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green exploration method is adopted to ensure that the drilling construction site and surrounding water bodies are not polluted,and provide reliable experi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ame type of deep hole drilling in the area in the future.Key words:drilling; karst cave; fault water inrush; coring of structural zone; green exploration0 引言“陕西省镇安县六里街—川口河钼钨多金属矿预查”项目是陕西省镇安西部找矿会战区钨矿找矿重点项目。
安徽祁门东源斑岩型钨矿含矿岩体特征汪应庚;王秀蓉;任明君【摘要】祁门东源岩体产于城安-大历山岩体的南侧,呈岩株状产出,相伴出露有东源、西源、江家三个岩体。
从东源岩体含矿性和地质特征分析,认为东源岩体为含钨地质体,通过含矿热的运移和交代作用,在岩体顶部形成钨矿化的集中区,构成斑岩型钨矿床。
从区域岩浆活动看,燕山早期为皖南的主要钨成矿期,具有相似地质背景的绩溪、旌德、宁国地区是具有寻找钨矿的有利地区。
%The Dongyuan intrusion,Qimen occurs to the south of the Chengan-Dalishan intrusion as stocks outcropping separately in Dongyuan,Xiyuan and Jiangjia. Judging from ore-bearing potential and geological features,the Dongyuan intrusion is thought to be a tungsten-bearing geological body. With hydrothermal transport and replacement,tungsten mineralization took place substantially at the top of the rock body to form the porphyry tungsten deposit. In view of re-gional magmatic activities,early Yanshanian period is the major metallogenic stage for tungsten mineralization in south Anhui,where other favorable places for tungsten exploration are Jixi,Jingde and Ningguo areas due to their similar geo-logical settings compared with Dongyuan.【期刊名称】《安徽地质》【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7页(P179-185)【关键词】祁门东源;花岗闪长斑岩;岩石学;地球化学;蚀变;矿化【作者】汪应庚;王秀蓉;任明君【作者单位】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32地质队,安徽黄山,245000;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32地质队,安徽黄山,245000;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32地质队,安徽黄山,24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670 引言安徽省祁门县东源斑岩型钨矿是皖南地区首次探明的大型金属矿床。
安徽东源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傅建真;徐生发;汪明辉;胡德锋【摘要】The Dongyuan tungsten and molybdenum ore deposit discovered by 332 geological team of Anhui province is the biggest porphyry tungsten ore deposit discovered so far in Anhui province. The main deposit type is porphyry tungsten ore deposit which is hosted within the top or the superficial part of strong alteration of Dongyuan rock mass. The hot liquid filling type molybdenite body was also discovered in the contact zone of Dongyuan intrusion and in the deep of Dongyuan rock mass, and the hydrothermal transformation type sheelite was hosted within near the northeast of alteration diabase rock mass. In this paper the geological features and genesis of the deposit are mainly analyzed in terms of geological conditions, miner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ajor ore -controlling factors.%东源钨钼矿床是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32地质队在东源地区找到的大型钨钼矿床,也是安徽省目前探明的规模最大的斑岩型钨矿床.其矿床类型为斑岩型白钨矿,矿体主要产于东源岩体顶部或浅部的强蚀变带中;在东源岩体的接触带及东源岩体深部还发现有热液充填型辉钼矿体;在东源岩体北东部的蚀变辉绿岩中则发现有热液改造型白钨矿.文章着重从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和主要控矿因素等方面阐述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1(002)005【总页数】11页(P501-511)【关键词】钨钼矿床;斑岩型;控矿因素;东源;安徽省【作者】傅建真;徐生发;汪明辉;胡德锋【作者单位】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32地质队,黄山 245000;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32地质队,黄山 245000;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32地质队,黄山 245000;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32地质队,黄山 24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67;P618.65;P6110 前言安徽省祁门县东源钨钼矿床位于安徽省南部的祁门县境内,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7'50″,北纬29°58'39″,是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32地质队在东源岩体中找到的大型钨钼矿床,其中东源矿段最主要的斑岩型钨矿床,具有矿体埋藏浅、规模大、且易分选等特点。
208深部探矿钻探特点及技术要点沈国亮(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兰州矿产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00)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这样就会对矿产资源开采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目前情况看来,矿产资源开发规模会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扩大,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相应的影响。
因此,矿产企业在开展地质勘查工作时应充分应用深部勘探钻探技术,并根据时代发展特点,不断改进和完善各项工作。
在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也能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
关键词:深部探矿;钻探特点;技术要点中图分类号:P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6-0208-3Characteristics and technical points of deep exploration drillingSHEN Guo-liang(Gansu Nonferrous Met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 Lanzhou Mineral Exploration Institute, Lanzhou 730000,China)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demand for mineral resources will also increase, which will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mineral resource min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scale of mineral resource development will continue to expan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levels. In this process, it is prone to various factors, leading to more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impacts on people's daily lives. Therefore, mineral enterprises should fully apply deep exploration drilling technology when carrying out geological exploration work,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and perfect various work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While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mineral resource utilization, it can also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natural environment.Keywords: deep exploration; drilling characteristics; technical points收稿日期:2023-06作者简介:沈国亮,男,生于1985年,汉族,甘肃金昌人,本科,探矿工程师,研究方向:固体矿产资源勘查与管理。
1区域地质背景安徽某钨钼矿床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准地台南缘,区域上处于下扬子台坳的次级单元皖南褶断带与皖浙褶断带的交接处。
矿区主体构造为复式背斜褶皱带中百川向斜,整个矿区及外围均被花岗岩闪长岩基所包裹,区域地层区划属扬子地层区江南地层分区广德-休宁地层小区。
区域内主体褶皱受到断层破坏被分割成数段,总体呈北东45°-55°方向延伸,向斜北东段开阔,南西段紧闭,向斜轴部地层为南华系雷公坞组至震旦系皮园村组。
区内断裂构造主要表现为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其中北东向比较发育。
断裂两侧岩石破碎,角砾岩、裂隙、褶曲发育,该断裂控制花岗闪长岩体的分布,是区域的主要控岩控矿构造,并同时控制其次级断裂的形成。
2矿区地质特征2.1地层雷公坞组(Nh2l):砾石成分主要以石英为主,砾石大小不等,分选性较差,砾径0.2-20cm之间,一般0.5-2cm,呈次棱角状,含砾率10%-20%,越到底部砾径越小,含砾率愈低。
该矿段内地表出露厚度不一,一般330-380米。
休宁组中段(Nh1x1):本段分为上下两部分,地表出露总厚度约150米,下部Nh1x1-1岩性为灰绿、黄绿色细粒砂岩及灰绿色粉砂岩;上部Nh1x1-2岩性为土黄色中厚层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
休宁组上段(Nh1x2):本段分为上下两部分,地表出露总厚度约150米,下部Nh1x2-1岩性为紫红色薄层粉砂质、灰绿色中厚层硅化粉砂岩,厚约100米;上部Nh1x2-2岩性为灰绿色中厚层硅化粉砂岩夹土黄色薄层泥岩、紫灰色—灰白色泥质粉砂岩、含铁锰质石英砂岩、钙质砂岩,最顶部为紫黑色中薄层粉砂质泥岩,厚约50米。
蓝田组(Z1l):为灰黑色中厚层黑白相间的条纹状硅质灰岩、深灰及灰色中厚层泥质白云岩及“肋骨状”白云质泥灰岩或灰岩,地表出露厚约300米。
2.2构造断裂构造比较发育,主要有北东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三组,其中北东向断裂为成矿后断裂,对矿床起破坏作用。
复杂地层中旋挖钻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摘要:在含有硬塑黏土、大粒径卵石或漂石土等复杂地层的桩基施工中采用旋挖钻机成孔。
通过增加泥浆浓度、增大护筒长度及采用双护筒方式、螺旋钻头和普通旋挖钻头交替使用等方法,有效解决了复杂地层中采用旋挖钻施工时钻进困难、漏浆严重、易塌孔等一系列问题,大大缩短了工期,经济效益显著。
为确保单桩承载力满足要求,通过自平衡试桩法测试了3根试桩的实际承载力。
结果表明,所有试桩实测承载力均大于理论承载力,说明在上述复杂地层中采用旋挖钻代替冲击钻的施工方案是经济高效的方案。
关键词:旋挖钻;现场试验;自平衡试桩法;单桩承载力一、实例分析黄山市歙黟公路改建上跨皖赣铁路立交桥工程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为歙黟公路整条路的其中一个标段。
根据设计地质勘探资料及试桩所得地质资料,自地表以下存在多层圆砾土,层厚普遍较大,最大层厚达 6 m。
粉质黏土硬塑,圆砾土密实饱和,稳定性较差,且其中夹杂较多粒径超过20 cm 的卵石或漂石。
本工程不但地质条件复杂,而且工期非常紧张。
施工初期采用传统的冲击钻和回旋钻的成孔方式,效率低,工期可能严重滞后,甚至无法正常完工。
旋挖钻成孔具有速度快、效率高、施工精度高、护筒埋设方便、清孔质量好、安装钢筋笼方便且经济等一系列优点。
笔者根据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措施,着力解决在含有大粒径卵石或漂石土中钻进困难、易塌孔、漏浆等问题,并通过测试单桩承载力的方法对改进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二、成孔施工难点及解决方案旋挖钻机进行桩基成孔施工,施工步骤为场地平整→钻机就位→埋设护筒→泥浆制备→旋挖成孔→清孔。
这里对一般性工艺不再赘述,仅就如何解决钻进困难、易塌孔、漏浆等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一)成孔施工难点旋挖钻机对土层的适应性较差,在含有较多粒径超过0.2 m 的卵石或漂石的土层中成孔困难,主要问题有:1)砂卵石或漂石对钻头的磨损较为严重。
2)大粒径漂石对旋挖钻施工影响很大。
现场实践表明:当桩径为1.6m 时,漂石粒径如>0.25 m,则成孔施工将极为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