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第二课时 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
- 格式:doc
- 大小:420.00 KB
- 文档页数:5
第9单元总复习
第2课时 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和10
2.
【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
难点:20
一、对口令
1. 10
2.
7个一和1个十组成(),1个十和4个1组成(
(板书课题:20以内的加法、10
二、复习加减法
1.
(1)
(2)
2.加减法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
3.
(1
(2)师生共同回顾,加法怎样想得数能又准又快?减法呢?
4.
1.
+ 8 = 10 12 - = 2
+ 7 = 14 + 4 = 6
8 - = 0 9 +=15
2.完成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五第4
3.完成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五第5
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梯子图,梯子的每一个格子都写一个算式,算对了,小熊就往上爬一格。
5
4.完成教材第108页练习二十五第6
师:今天我们复习了20以内数的加减法。
谁愿意来说一说,通过复习你又有了什么收获?。
教案标题:20以内加法,10以内加减法复习——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2. 让学生复习10以内加减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2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2. 10以内加减法的复习。
3. 应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2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10以内加减法的复习。
2. 教学难点:20以内加法的进位问题,10以内加减法的熟练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计算器、算术表、教学课件。
2. 学具:铅笔、橡皮、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2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2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特别是进位问题。
3. 练习20以内加法:组织学生进行计算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复习10以内加减法: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回顾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练习。
5. 应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进行解答,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拓展,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加减法题目。
六、课后作业1. 完成《数学练习册》第15页至第18页的练习。
2. 设计一些加减法题目,与家长一起完成。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2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复习了10以内加减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同时,要加强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注:本教案为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内容,适用于一年级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课题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课题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九单元,课题为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掌握其运算方法。
2. 能够进行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计算。
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运算方法。
2. 能够正确进行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计算。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掌握其运算方法。
2. 教学重点:能够进行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小棒、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如购物、分水果等,让学生感受加法和减法的实际应用。
2. 知识讲解:(1)介绍加法的概念,讲解加法的运算方法,如“将两个数的数量合并在一起,求出总数”。
(2)介绍减法的概念,讲解减法的运算方法,如“从一个数量中减去另一个数量,求出差值”。
3.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如“我有3个苹果,又买了2个苹果,现在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4. 随堂练习:(1)出示练习题,如“我有5个橘子,吃掉了3个,还剩下多少个?”引导学生独立解答。
(2)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加法:3 + 2 = 52. 减法:5 3 = 2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家长协助孩子进行实际操作,如购物、分水果等,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及运算方法,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江南学校李友峰第九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 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教学内容】教材第106、107、108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使学生加深加减法的含义,提高20以内进位加法的熟练程度。
2、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师生共同体验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难点】20以内加法(进位加)脱口而出【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口算卡片、20以内进位加法表、课件。
【教学过程】一、对口令1、10以内数的组成2、口答。
6个一和1个十组成(),1个十和2个1组成()二、基本练习数学游戏1、教师将1——10的两组卡片,打乱顺序,分放在两个纸盒里。
2、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片,较快说出得数,如果算对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中,如果算错了,就把卡片放回去,然后由另一个学生抽卡片,算出得数,这样轮流抽,直到所有卡片抽完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优胜者。
3、看图写出两加两减算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三、指导练习1、教材第107页的第5题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1)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一个学生出示口算题卡片,并做裁判,另外两个学生抢答,看谁又对又快,给得胜的学生发红花,然后,三个学生交换角色,再玩。
(2)视算:7+5 2+9 5+8 7+4 6+62、口算下列各题。
3+2= 7+4= 5+3= 7+8= 6+6= 8+0= 9+0=5+7= 1+6= 4+7= 4+5= 2+7= 9+4= 5+5=1+3= 2+3= 3+3= 4+4= 6+6= 7+7= 8+8=3、填空。
()+ 3 = 6 5 +()= 8 10 - () = 7() + 4 = 9 7 + () = 10 () - 4 = 3() - 5 = 2 9 - () 7四、练习应用教材第108页的第6、9题五、反思总结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表的排列规律,体验对知识的整理过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9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总复习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一、教学目标
1.复习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2.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提升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的巩固和运用。
2.训练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教学工具和练习题目。
2.学生备有铅笔、橡皮和练习纸。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通过口算游戏或快速问答,复习学生关于20以内加法和
10以内减法的基本知识点。
2.知识讲解:回顾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的运算规则,帮助
学生理解计算方法。
3.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练习,包括口算练习和书面计算练习,加强
对知识点的掌握。
4.提高拓展: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更复杂的计算问题,
激发他们的思维。
5.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他们的解题思路和答案,促进
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五、总结评价
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重要知识点。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肯定他们的表现。
六、课后作业
1.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的知识。
2.鼓励学生积极完成作业,提醒他们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有效提高学生对20以内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及课堂练习题第一课时总复习(1-20的各数)教学内容:书105页第1题,练习二十五的第1题。
教学目标:1、巩固1-20各数,20以内各数的组成及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注重计算速度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和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计数器,各种卡片。
教学过程:一、知识归纳收获多:1、读数、写数、数数、数序:①、读数。
读数是语文汉字,例如:19读作:十九 8读作:八读作:“一十五”是错误的。
②、写数。
写数时数学数字,例如:十二写作:12 二十写作:20十六写作:“106”是错误的。
③、数数。
A、能按熟练地数出20以内各数。
例如:从7数到15。
从9数到20。
从13数到19。
B、两个两个数,例如:从2数到20。
从4数到14。
④、数序。
基数:“几个”表示物体的个数是多少。
序数:“第几个”表示物体所处的位置。
指特定的那一个。
2、数的组成:①、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②、计数器:表示“11”,这两个“1”的意思不相同。
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1”表示“1个一”。
③、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7个一和1个十组成17。
注意:“个”左边是数学数字,右边是语文汉字。
3、数的顺序、大小:例如:17前面的一个数是16,后面的一个数是18。
12和14中间的数是13。
4、加、减法的含义。
①、加法:用实线圈起来表示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加号②、减法:用虚线圈走或者用斜线划掉的表示去掉,用减法计算。
“-”—减号。
③、根据图写出两个加法和两个减法算式。
注意: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
减法是用全部数量减掉虚线圈走的或斜线划掉的。
④、大括号“”表示合起来。
“”?表示求一共的,用加法计算。
“?”表示求其中一个部分,用减法计算。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二课时 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
课前百事通
目标导航船
1.经历回忆、整理知识的过程,体验根据知识的类别既块状复习的基本方法。
2. 进一步掌握1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并形成相应的口算能力.
3.通过对20以内加法计算的整理与练习,能系统的了解计算的各种类型,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4.通过寻找算式间的规律的过程,学会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
5.重点:掌握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
6.难点: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创意开场白
【方案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上一节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课,大家高兴吗?(高兴)老师也很高兴,我们共同努力上好这节课,好吗?
【方案二】知识回顾,注重学生的起点。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复习计算。
还记不记得我们这个学期学了哪些计算?
生:加法、连加、不进位加法。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按分类需要板书。
)
师:你能给每一类计算举一个例子吗?
加法两个数相加三个数相加(连加)
【方案三】激情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是小猫咪咪的生日,家里来了许多客人可热闹了。
下面咱们也去凑凑热闹,好不好?
出示课件。
课堂一点通
课堂巧活动
【活动一】按得数整理算式。
教师出示许多算式
师:这么多的算式摆在一起你感觉怎么样?(很乱)怎么办?
引导学生整理,讨论摆法:
生1:按得数整理。
生2:按9加几,8加几,7加几这样分类整理。
……
师:想不想自己也动手整理一下?
生:想。
师:老师已经给小朋友准备好了算式卡片,小朋友轻轻地把它拿出来,摆一摆,贴一贴。
记住,只有6分钟的时间,最快完成的小组可得一颗星星。
开始!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活动二】重点复习加法表,强化提高
师生共同做个“小小邮递员”的游戏。
谁来当邮递员呢?(请一生戴头饰,背邮包当邮递员)今天,小兔送的信可真多呀!这些信的信封上写着10以内的加法算式,如果你能算出得数是几,就送到黑板上的几信箱。
(学生拿到信件,认真计算后纷纷到黑板上送信)
师:黑板上的信都是10以内的加法算式,这些算式排列在一起感觉没有顺序,有些乱。
怎么排列比较好?(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重新排列。
)
这是小朋友们自己整理出的10以内数的加法表,仔细观察,说一说,竖看、横看、斜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根据算式的特点和规律,你想想用什么办法能很快记住它?
知识全突破
知识点1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问题引入】20以内的进位加法应注意什么?
归纳总结:学习9加几、8加几、7加几等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凑十法”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同时,数的组成也是学习的关键。
【例题1】 9+7= 8+6= 7+5= 6+4=
3+8= 4+9= 5+6= 2+9=
答案:16 14 12 10 11 13 11 11
知识点2 复习连加
【情景设置】
师:小猪和小狗们刚坐下,看谁又来了?(贴出一只小兔的图片)根据这幅情景图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提问题。
师:该怎样解答?
生:2+3+1=6(只)
师:这次是把几部分的数合起来,求总数?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归纳总结:像2+3=1=6这种把几部分数合起来求总数的问题,我们要用加法来解决。
【例题2】 10-4-5= 9-3-4= 7-1-5=
6-2-3= 8-0-6= 9-4-5=
答案:1 2 1 1 2 0
目标我知道
1.我要经历回忆、整理知识的过程,体验根据知识的类别既块状复习的基本方法。
2.我要进一步掌握1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并形成相应的口算能力。
3.我要通过对20以内加法计算的整理与练习,能系统的了解计算的各种类型,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随堂小挑战
1.
答案:7+6=13 5-5=0
2.连一连。
答案:9+2=11 6+6=12 5+9=14 8+8=16 9+9=18 7+8=15 8+9=17
3.
= +
= -
答案:(略)
我的反思
课后显神通
牛刀小试
1.
答案:(答案不唯一)
2.
答案:9+7=16 7分成1和6
3.
答案:8+6=14
4.小猴送信。
9 = + 9 = +
= -
= -
答案:略
快乐晋级
5.
答案:10 0 2
技高一筹
6.把小朋友们手中卡片上的算式按得数从小到大重新排列。
答案:5+6<3+9<9+5<7+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