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 写作 突出中心》优质课教案_3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6
三、写作指导
写人记事怎样突出中心?
什么是中心?中心就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即文章的
灵魂。
写好记叙文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中心。
不论是作文题目中直接明确的,还是要根据自己考虑的,明确想要通过这篇文章表达怎样的中心。
根据已经树立的中心有针对性地选择材料。
材料的选择要注意以下几点:(1亲身经历的事情)。
(2)材料要典型,要注意“以小见大”。
所为典型,就是要在同类材料中尽量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材料。
所谓“以小见大”,即通过一些小事情(或平凡人的行为)来表现有较大社会意义的主题(或揭示生活哲理)。
(3)材料要新颖,就是要能体现出时代特点,要有新鲜内容,要有独特之处。
(说明:选材,不只是让学生懂得“材料应该真实典型新颖”,而且要教会学生怎样选择出“材料应该真实典型新颖”的材料。
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选择材料训练设计为学生能够做的、使其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获得写作知识技能。
)
对已经确定好的人或事物中具体的、典型的片段要精心细致的刻画。
可以采用诸如细节描写等多种写作手法,进而突出文章的中心。
对于那些和中心联系不紧密又必须写的人或事,则应该略写。
记叙文虽然是以叙述和描写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但是如果在文章适当的位置添加抒情和议论,则可以达到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的目的。
四、探究活动。
写作突出中心教学目标1.借助课文,帮助学生认识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2.从读到写,学习并体会如何突出中心。
3.写作实践,通过一件小事、一个场景、一个物品,写出情感和思考。
重点难点1.从读到写,学习并体会如何突出中心。
2.通过一件小事、一个场景、一个物品,写出情感和思考。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课前阅读阿来的《词典的故事》、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没有手的雕像。
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
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学生们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原来,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
因此他不满意自己的作品。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今天我们训练的重点就是:突出中心。
(二)明确概念“中心”?中心思想,简称“中心”,也就是写作文、说话时最核心的内容或话题。
每篇文章都要有一个相对集中而明确的中心。
有了中心,文章也就有了主心骨;没有中心,或者中心不明确,文章就像一盘散沙,杂乱无章,叫人不知所云。
2.回顾一下,本单元各篇课文的中心分别是什么?课文中心《紫藤萝瀑布》《走一步,再走一步》《蝉》《贝壳》《在山的那边》《虽有嘉肴》(三)学习技巧1.托物寄意,明确线索(1)阅读阿来《词典的故事》,思考:文章的中心是什么?作者选取了什么物品作为展现立意的线索?你读后对哪些细节印象深刻?答案要点:作者以对词典的情感为线索筛选和组织材料,几处细节描写前后呼应,真实动人,有效地突出了中心。
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突出中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写作中如何突出中心的方法和技巧。
2. 通过例文解析,使学生能够识别并运用不同的写作手法来突出文章的中心。
3.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写作概念:介绍什么是“突出中心”以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方法指导:讲解和示范如何通过选择材料、安排结构、使用关键词句等手段来突出文章的中心。
3. 例文解析:分析优秀作文是如何有效突出中心的,以及可以借鉴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突出文章中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创作出具有明确中心的作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章的中心,以及为什么需要突出中心。
2. 讲解:详细讲解如何通过选材、结构安排、关键词句等手段来突出文章中心。
3. 示范:以一篇优秀作文为例,分析其如何有效突出中心。
4. 练习:让学生动手修改自己的作文,尝试突出文章中心。
5. 反馈:让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点评,给出改进建议。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所学内容,修改并完善自己的作文,力求突出文章中心。
2. 收集一些关于突出中心的写作技巧,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练习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突出中心概念的理解程度。
2. 作文修改:评估学生在练习环节中对作文修改的情况,看他们是否能够有效地运用所学技巧。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在实际写作中突出文章中心。
七、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文章实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如何突出中心。
3. 分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八、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包含重要概念、方法指导和例文的PPT,方便学生理解和复习。
新人教版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如何突出中心》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能根据文章中心,有序地选择和安排素材。
2.能够恰当地通过描写方法,来进一步凸显文章中心。
【教学重点】能够恰当地通过描写方法,来进一步凸显文章中心。
【教学难点】能够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来进一步凸显文章中心。
【教学准备】体验式活动的组织与安排和PPT教学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整体评价同学们此次作文情况,然后直接导入。
二、情景再现1.观看图片,请同学回想活动时的场景,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
2.自由发言,请同学谈谈在游戏的过程中,哪些片段曾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触动了你的灵魂。
三、围绕中心,确定详略1.齐读一位同学的文章,请同学回答文中哪些地方应该详写。
2.出示郑振铎的《猫》,进一步引领学生明确突出文章中心需要详略得当。
3.总结方法1:围绕中心,确定详略四、凸显中心,细致描写1.展示学生的作品,分别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这四个方面来展示。
2.请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自己写时的思考。
3.分别出示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经典描写部分,进一步引领学生明确这几种描写方法的妙处,并明确这些描写方法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
4.总结方法2:凸显中心,细致描写5.教师引领:指出学生作品中涉及到的描写方法只是从一个一个的“点”来写,为了突出这篇作文的中心,还可以从“面”的方面来着笔,即场面描写。
6.介绍什么是场面描写,以及作文中运用场面描写的妙处。
五、妙笔生花1.请同学修改自己的作文,要求用上场面描写和其它任意一种描写方法。
2.老师出示自己所写的场面描写。
六、总结。
教学目标:利用已经学过的课文,回想什么是中心,强调中心的重要性借助学生作品,完成突出中心的实践上课时候下发导学案直接导入:以拍照比喻,引出突出中心的重要性文章中心就是是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也就是作者写作文长的主旨所在。
明清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王夫之谈到写作就说到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
意犹帅也。
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口头解释一下这句话,可见文章的中心是多么重要!为了使文章更加鲜明,中心更加突出,作者往往用到各种写作方法以达到突出中心的目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几种突出中心的方法。
《猫》《走一步,再走一步》......明确:详略得当,第一只第二只猫的遭遇和经历略写,把我和第三只猫的事情实行详写,通过详写第三只猫来突出我的“过失”反映中心作者在组织文章的过程中有很多材料能够写,比如说第一只猫的生活习性,或者舅舅家有很多猫都是多么的可爱,还有家里大妹对猫什么看法,二妹对猫什么看法等等,为什么作者没有写这些呢?因为文章就是主要写猫的,中心是我和第三只猫的故事表现一个教训,所以与中心关系不大的材料不予选择。
所以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就要把与中心无关的材料筛选掉让我们来看一下:《温馨的晚餐》材料提纲:1、放学之后我高兴的回家路上我和一个小伙伴看到了上场前面促销的文艺演出的描写2、妈妈打电话问我晚上想吃些什么的详细对话3、饭菜非常香的描写4、我们吃饭时候聊天的描写5、饭后我和姐姐石头剪刀布决定谁去刷碗的详细描写明确:材料1、中心没相关系删掉2、与或关系非常小,能够不写或者一笔带过3、能够实行略写4、最能够突出中心,所以详写5、关系不大能够不写经过同学这样的选择,我们确定了中心,下面我们要对能够突出中心的材料实行详写请看这位同学的作品这篇文章是期中考试702班陈明霞的考场作文,老师带给大家看看她这篇文章要表现怎么样的一个中心?阅读三分钟左右“母爱”她是怎么样突出“赞美歌颂母爱”这个主题呢?引导学生发现详略,人物的描写等等下发完整版文章,加上这些句子同学们觉得文章怎样?“更突出”等等引导学生发现“味道”这个线索总结:详细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开篇中间结尾点提性句子有一条叙事或感情线索就刚才选择的《温馨的晚餐》详写材料4学生实行评说。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写作如何突出中心》优质课堂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的语文写作部分,主要内容是如何突出文章的中心。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将了解到在写作过程中如何抓住文章的中心,并通过各种写作手法来突出中心,使文章更加有深度和内涵。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案例和练习,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他们对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中心的把握,导致文章内容散乱,缺乏深度。
因此,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将通过学习掌握如何突出文章中心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突出文章中心的方法。
2.培养学生抓住文章中心进行写作的能力。
3.提高学生写作的深度和内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突出文章中心的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这些方法使文章更具深度和内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的文章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突出文章中心。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写作实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指导。
3.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文章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2.准备写作素材,供学生练习使用。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上课前的5分钟,向学生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如何突出文章中心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文章案例,让学生阅读并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
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突出文章中心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方法,结合自己的写作素材,进行写作实践。
教师在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互相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对之前的写作素材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文章的深度和内涵。
《快乐加减,升格作文》教学实录★升格实录生活中的美大自然的美绚丽多姿,有雄壮的山川之美,有草原的宁静之美,有灵秀的森林之美……但那些最美丽的风景都比不上我们生活中的美。
在生活中同学之情最美。
校园里有许多动人的情景,让人难以忘记。
有一次,下雨天,我没有带雨伞,我拼命向食堂方向跑去,大雨淋湿了我的全身。
这时,一个不认识的同学,马上跑过来,为我撑起雨伞,我们一起走向食堂。
我非常感动,我觉得同学之情是世上最美的情感。
在生活中师生之情最美。
有一次,我得了重感冒,伏在教室里,连动都懒得动。
班主任老师知道后,为我买来了药,然后送来开水,站在我身边,看着我把药吃了下去。
而当我因病遗漏的作业没有做好时,他就特地抽出时间为我补上,不辞辛苦,我要感谢老师的辛勤劳动。
在生活中交警的心最美。
还是下雨天,我坐在车里,看着窗外的一拨又一拨的雨水打发时间。
突然一个挺拔的身影映入眼帘,他在匆匆的车流中笔挺地站着,是那样潇洒。
他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交通,每一个动作都是那样的规范、标准,充满了力度和美。
雨帘阻断了我的视线,但模糊中我看到了庄严的警服紧贴在他的身上,不知是被汗水还是这无情的雨水湿透。
汽车前行,他的身影渐渐地变小、远去,甚至消失,但隐约中我还能看到一抹洁白在风雨中舞动,那是路途上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在生活中父爱最伟大。
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大雨,汽车误了点,我看着路边昏黄的灯光而暗自着急。
当车一停,我便三步并作两步冲出车门,迅速站到站牌下。
我四处张望,正在焦急地等待。
这时,一辆摩托车上一个熟悉的身影缓缓向我靠近,我一看,原来是我爸爸来接我。
我坐在爸爸的摩托车上,感到无比的温暖。
经过了一路风雨一路颠簸,我们终于回到了温馨的家。
生活中的美有许多许多,只要用心去观察,你到处都可以看到生活中的美,只要你去做生活的有心人,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许多美。
★升格指导这篇文章能够紧扣标题,从同学之情、师生之情、交警之心、父亲之爱等几个不同的方面写出了生活中的美,整体思路比较清晰。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写作:如何突出中心》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借助课文,认识立意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2、学会根据中心合理地选择材料。
3、分清写作材料的主次,选取最足以表现中心意思的情节或细节详写。
4、学会运用写作手法来凸显中心。
训练重难点:1、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2、选取最足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详写以突出中心。
课前准备:完成范文《坚持就会成功》的阅读分析。
教学过程:一、玩一玩。
1,玩串珠链的游戏。
2,板:如何突出中心步骤:(1)确定中心(2)选择材料(3)安排次序二、画一画。
1,划出中心的概念及作用。
2,找出相关的语句,说说如何才能突出中心。
板:方法:(1)设置线索(2)安排主次和详略(3)运用方法和技巧三、学一学分析范文《坚持就会成功》,学习突出中心的方法和技巧。
板:(1)环境烘托,关照中心。
(2)情境再现,表现中心。
(3)心理感受,点明中心。
四、想一想(写作实践一)1,审清题目,确立中心。
(1)我的书包(2)我和书包(3)我是书包2,选择材料,分清主次3,灵活运用写作方法和技巧五、理一理(结合板书进行小结)六、写一写作业:完成作文。
附坚持就会成功(1)获得成功的方法很多,我认为,坚持就会成功,只要你能坚持下去,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2)烈日似火,大地像蒸笼一样,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
走在路上,迎面的风似热浪扑来。
柳条无精打采地低着头,知了不住地在枝头发出令人烦躁地叫声,像是在替烈日呐喊助威。
(3)为了通过即将到来的舞蹈过级考试,我正在训练场上刻苦训练。
手握着发烫的把杆,我开始了基本动作的练习,不一会儿,我的全身都被汗水浸透了。
我觉得自己如同囚禁在蒸笼中,浑身酸痛,真想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不起来了。
(4)“放弃吗?”我悄悄地问自己。
抬起头,我无意中看到了正在旁边看书的妈妈。
她为了通过业务考试,连续几个月苦读。
就连陪我练舞蹈的空儿,都变成了她读书的时间。
此时,刺眼的阳光穿透玻璃,照在妈妈的后背上,妈妈坐在坚硬矮小的椅子上,她的头发因汗水的浸润变得微湿,但她仍然坐在在那里专注地读着,手中的笔还在不停的画着,时而双眉紧锁,时而微微点头……妈妈这么大年龄,为了获得成功,都还在不懈坚持,难道我就这么轻言放弃?不!我要和妈妈比一比!(5)我的心又重新回到了训练场上,手握把杆,将自己的腰板挺直到最完美的极限。
第四单元写作突出中心教学目标1.通过训练,学会“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写法2.借助课文,帮助学生认识文章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3.学会依据中心选材,恰当处理详略来突出中心。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依据中心选材,恰当处理详略来突出中心。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在考场上,一些同学写完了一件事情,发现字数严重不足,于是乎,拼命回忆,又添加了一件或几件事情。
有一些同学因为笔下的素材很精彩,不舍得割爱,便不加选择的一股脑儿全写出来,结果演变成了素材的拼凑堆砌。
由于这些素材不是围绕着同一个中心组织的,往往导致南辕北辙,一盘散沙。
那么如何改变作文中的这种胡乱堆砌,杂乱无章的弊端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行文时如何合理的构思,做到“突出中心”。
文题展示请以“记忆中的你”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你”可以是老师、同学,也可以是亲人,甚至是陌生人;“记忆中”说明“你”不在身边。
写作导航有了中心,文章就有了主心骨;没有中心,或中心不明确,文章就像一盘散沙,杂乱无章。
首先、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
选材要紧扣时代旋律,抓住时代脉搏,唱响和谐主旋律,才能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深度。
其次、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情况等),并且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词条。
文章线索分为以下几类:人物线索,事情线索,物品线索,地点线索,时间线索,感情线索。
再次、详略要得当详略的安排不是取决于对材料的占有量,也不是取决于对材料的喜好程度,而是取决于文章的中心。
凡是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材料需泼墨如水,与中心思想有关的次要材料不可不写,但要略写,而与中心思想无关的材料坚决不能写。
最后、点扣题要适时为使文章中心突出,可在开题中嵌入能够体现中心的语句,在行文中适合点题的地方要尽量点题。
《突出中心》
课题《突出中心》课时1课时课型写作课
1、认识突出中心对文章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2、学习突出中心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
教学重点认识到突出中心的重要性,学习突出中心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突出中心的方法进行写作实践。
学情分析得写作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老师们要想上好写作课,让学生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是前提,激发学
到位,这就是我们写作中提到的
《突出中心》,并思考以下问题:
勾画出答案。
三、写作实践事要躬行。
”同学们,接下来让个人必备的学习用品。
假如以“书
的提示,将你想到的填写在表格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评价
六、布置作业
4、老师总结。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文章
的思想仅仅是正确的是远远不够
的,还应该善于把这些思想表达
得大家都能明白。
”希望同学们
能将今天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写
作中。
多读书、善用脑、勤练笔,
相信你们的作文水平会有明显的
提高。
老师从自主学习、合作探
究、参与程度、学习成果等方面
对学生进行评价。
读一读短文中的“写作实践
二、三”选取你感兴趣的一个活
动,写一篇作文。
要求:突出中
心,不少于500字。
围绕线索选材、组织材料
本教学设计,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注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
整个教学设计思路清。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指导
教学目标:
1、借助本单元课文,帮助学生认识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2、对比阅读,学习并体会如何突出中心。
3、写作实践,根据命题要求选材组材,使文章中心明确。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清代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句中的“意”,即文章的中心,中心是一篇文章的主帅,材料、词句就是士兵。
没有主帅的士兵是乌合之众,是打不了胜仗的。
同样,在写作中,中心突出也很重要,一篇文章没有突出的中心,它的材料再丰富,词句再精彩,也算不得上是一篇好文章。
那么,怎样才能突出文章的中心呢?这就是我们今天作文课的话题。
(板书课题:如何突出文章的中心)
(二)温故唤醒:
试问:本单元几篇课文的中心分别是什么?
明确:
《紫藤萝瀑布》——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走一步,再走一步》——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一步,再走一步,就可以抵达所要到的地方。
《蝉》——不管时间长短,必须好好活着,活出价值。
《贝壳》——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在山的那边》——在历经坎坷之后,你终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虽有嘉肴》——教学相长。
小结过渡:我们学过的每篇文章都有一个明确的主旨,也即“中心”,没有中心或中心不明确的文章就像一盘散沙,杂乱无章,叫人不知所云。
不要说一篇文章,就是一个语段,也必须要围绕中心写。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语段:
“碰”随着一声枪响,我们班的体育牛人已从起跑线上飞奔而出。
你看:跑道上,她健步如飞,身姿轻盈,如一支离弦之箭稳稳地向着终点飞奔而去,刚一眨眼功夫,她已在几位选手中遥遥领先。
跑道两边的老师、同学们显然是被“牛人”的神速惊呆了,他们只是默笑地望着跑道上那只“飞燕“,全然忘记了那是在比赛,需要呐喊助威。
在同学们惊异的目光中,牛人箭一般冲过了终点线。
胜利了!不知道是谁,大声喊道。
同学们这时候才如梦初醒似的,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牛人轻轻松松地为我们班夺得了校运会女子400米冠军。
当然,还不止这些。
在班级里,只要有什么重活,她都会挺身而出,比如搬桌子之类的东西,她都是第一,别人搬一张桌子,她就能搬两张。
别看她身材瘦小,其实她深藏不露,骨子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呢!她可真牛啊!
1、语段想要表达的中心可能是什么?
2、说说语段有没有围绕这一中心写?
3、写出修改意见
(三)对比阅读:
一篇文章是由段落组成的,每一个段落的中心都必须紧扣文章的中心。
那么,一篇文章,如何突出中心呢?
1、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和印发的资料。
印发的资料是老师删改《走一步,再走一步》后的课文。
请同学们把这两篇文章作对比,看删改后的课文与原文相比,哪一篇能更好地表现中心。
提示学生:
1、看删改的课文与原文相比,删掉了哪些内容?
2、删除掉的句段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与中心有什么联系?
3、同样是写下山的过程,修改后的课文简略多了,而原文却浓墨重彩地做了细致的描写,为什么?
4、课文对“我”随小伙伴们上山的过程以及“我”下山的过程都做了描写,哪部分用墨最多?为什么?
5、原文结尾一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跟中心有什么关系?
教师小结:
1、删掉的内容有傍晚暮色四合,我独自一人在山顶上时的环境描写,父亲引导我一步步走下悬崖时我的心理变化过程,课文最后一段。
2、(1)环境描写,既交代了时间,又烘托了我当时极度害怕的心情,为“我”最后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做了铺垫。
可以说,关照了文章的中心。
(2)心理描写,抒发了“我”在父亲的引导下一步步战胜困难的心理变化过程。
照应了文章的中心。
3、课文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我”在父亲的引导下一步步走下悬崖的情境,既突出了父亲的耐心细致,又具体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
4、“上山容易下山难”,对上山的过程,写得简略,下山的过程则详写。
文章的材料那些详写哪些略写,由中心决定。
课文详写下山的经过,就是为了表现中心。
5、课文最后一段主要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进一步深化文章的中心。
(四)小试牛刀:
以“成长的烦恼”为题,自定中心,写一篇作文。
温馨提示:
1、选材组材:根据中心的确定选择素材,确定详写什么,略写什么,通过什么方式点明中心。
2、尽量使用恰当的描写方法,照应中心。
板书设计:环境、心理描写 ---关照中心
情境再现 ---具体表现中心
突出中心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表现中心
抒情真情实感 ---点明中心
精辟议论 ----揭示中心
附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修改)
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
当时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
“嗨!”内德说,“我们很久没有爬悬崖了。
”
“我们现在就去爬吧!”有个孩子叫道。
他们就朝一座悬崖飞跑而去。
我一时拿不定主意。
虽然我很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活泼勇敢,但
是自我出世以后,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
“来呀!”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
”
“我来了!”我一面应着,一面跟着他们跑。
我们最后来到一处空地。
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
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
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其他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向上爬,朝着一块离崖顶还有三分之二路程的狭小岩石架进发。
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
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
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
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
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
“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
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
“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
”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
”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
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
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忽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
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
你能办得到的。
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
“看见了。
”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
听我的话。
”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
”我又照着做了。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