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洋与渔业科学技术奖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4
海洋科学技术奖的级别一、引言海洋科学技术奖是为了鼓励和奖励在海洋科学、海洋工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而设立的奖项。
该奖项级别分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科技创新程度和影响力。
本文将详细探讨海洋科学技术奖的级别以及其评选标准和颁奖程序。
二、海洋科学技术奖的级别海洋科学技术奖共设有三个级别,分别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这些级别对应着不同的创新程度和影响力,反映了在海洋科技领域中的杰出贡献。
2.1 一等奖一等奖是海洋科学技术奖中的最高级别,也是对在海洋科技领域做出最重大贡献的个人或单位的最高奖项。
获得一等奖的成果必须具有极高的创新性和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对海洋科学技术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
2.2 二等奖二等奖是海洋科学技术奖中的次高级别,对在海洋科技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或单位进行奖励。
获得二等奖的成果必须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对海洋科学技术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2.3 三等奖三等奖是海洋科学技术奖中的最低级别,对在海洋科技领域有一定贡献的个人或单位进行奖励。
获得三等奖的成果虽然在创新性和影响力上不如一、二等奖,但仍然对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海洋科学技术奖的评选标准海洋科学技术奖的评选是基于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的。
以下是海洋科学技术奖的评选标准:3.1 创新性获得海洋科学技术奖的成果必须具有极高的创新性。
这包括在理论研究、技术应用等方面都需要有重要的创新,并且能够为海洋科学技术领域带来新的突破和进展。
3.2 实际应用价值获得海洋科学技术奖的成果必须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这意味着该成果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为海洋科技领域的发展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际支持和帮助。
3.3 影响力获得海洋科学技术奖的成果必须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这体现在该成果对海洋科技领域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被广泛引用和应用,并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3.4 可 replicability获得海洋科学技术奖的成果必须具有可复制性。
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项目名称海洋牧场生境构建和资源修复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二、推荐单位(专家)意见我国近海生境严重退化,渔业资源持续衰退,供给侧改革和产业布局等亟待产业转型升级兴业。
海洋牧场作为一种海洋经济新业态,既能养护渔业资源,又能修复生态环境,是实现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与近海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针对海洋牧场建设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环节,项目系统开展了牧场设施研发、技术创新、模式构建、监测评价、预警预报和集成应用,取得了牧场生境构建、资源修复和平台建设等系列创新性成果。
突破了增殖放流与生境构建关键技术、创新了海洋牧场生产经营与管理策略,发展和丰富了重要渔业资源养护和可持续利用理论、方法和技术,为黄渤海渔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范例。
授权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SCI文章45篇,专著2部,制定山东省标准6项;阶段性成果曾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成果在黄渤海集成应用,示范面积9万亩,推广面积45万亩;近三年新增销售额55亿元,新增利润11亿元。
通过CCTV焦点访谈、中国科学报等专题报道和系列科普报告,提高了全民保护、合理开发海洋的科学意识;创建了“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社+渔户”相结合的“泽潭模式”,实现渔民收入与企业发展同步提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推荐材料,确认推荐材料真实有效,完成人和完成单位排序无异议,相关栏目符合要求,根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条件,经评审并推荐该项目申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本项目属于水产科学技术领域。
受陆源污染、过度捕捞、盲目开发影响,我国近海生境严重退化,渔业资源持续衰退,海洋荒漠化显著。
海洋牧场作为一种海洋经济新业态,是实现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恢复、生态系统和谐发展与“蓝色碳汇”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国海洋牧场建设尚存在诸多问题,如生境构建原理、设施和技术不完善,多依赖传统海水养殖技术和经验;资源养护更多重视单一物种的经济型扩增,忽视了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环境和资源监测评价体系不健全,忽视了风险因子的预警预报。
海洋科学技术奖的级别海洋科学技术奖——致力于推动海洋研究和技术发展海洋科学技术奖是为表彰在海洋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而设立的奖项。
这些奖项的设立旨在促进海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海洋环境,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
以下将就海洋科学技术奖的几个级别进行介绍。
一、海洋科学研究奖海洋科学研究奖旨在表彰在海洋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
这些研究成果可能涉及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等多个领域。
获奖者可能是发现了新的海洋物种,揭示了海洋环境变化的规律,提出了解决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的新方法等。
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海洋科学的发展,拓展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海洋技术创新奖海洋技术创新奖旨在表彰在海洋技术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这些贡献可能包括发明了新的海洋观测设备,开发了高效的海洋资源开发技术,设计了先进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等。
获奖者通过其创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海洋科研和产业的发展,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海洋环境保护奖海洋环境保护奖旨在表彰在海洋环境保护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环保人士和组织。
这些贡献可能包括组织海洋垃圾清理行动,推动海洋生态保护政策的制定,开展海洋保护教育宣传等。
获奖者通过自己的努力,促进了社会对海洋环境问题的关注,推动了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为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和促进人类与海洋和谐相处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海洋经济发展奖海洋经济发展奖旨在表彰在海洋经济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家和经济学家。
这些贡献可能包括开发了新的海洋资源利用模式,推动了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了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
获奖者通过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行动,为拓展海洋经济的发展空间,促进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了海洋经济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海洋科学技术奖的设立,为海洋研究和技术发展搭建了一个展示成果、交流经验、激励创新的平台。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信息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农学或工学学士相近专业: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族科学与技术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海洋渔业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远洋渔业开发、教学、渔政管理等方面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海洋环境学、渔具渔法学、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船舶驾驶技术、网具装配技术、捕捞技术、渔场调查、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和渔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渔业资源与渔业环境的调查和研究、渔具渔法设计和渔业管理的基本能力。
专业技能1. 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 掌握海洋环境科学、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管理和数学模型的基本理论;3. 掌握渔业生物资源的调查、评估和管理,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技术、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和保护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4. 掌握渔具测试和设计、渔业资源预测预报、渔政管理等方法和技能;5. 具备本专业必需的网渔具装配、渔业资源调查、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和渔船驾驶等基本能力;6. 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海洋渔业学科的新成就、新技术和国际渔业发展动态;课程设置主干学科:力学、水产学、管理学。
主要课程:水生生物学、鱼类学、渔具渔法学、渔具理论与设计、航海技术、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渔业资源评估、海洋环境调查和监测、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般安排25-28周。
2015年热门大学,专业排行,志愿填报延伸阅读--------------一.填志愿,学校为先还是专业为先?一本院校里有名校、一般重点大学,学校之间的层次和教育资源配置,还是有较大差异的。
在一本院校中,选学校可能更重要一些。
学校的品牌对学生未来就业会产生一定影响。
附件第二届全国水产技术推广职业技能竞赛结果公示公告一、个人奖项(一)一等奖3名岳强王鹤袁锐河北省**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山东省**市水产研究所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二)二等奖12名刘方刘朋邓楠楠山东省**市渔业监测站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站江苏省**市水产技术指导站孙守旗吴亚锋吴敏安徽省**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时少坤田飞焱杨莉深圳市渔业服务与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北省**市翼州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李瑞霞张磊刘顺甘肃省**县兽医局河西堡兽医站天津市**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浙江省**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三)三等奖22名陶聪张巧鸽张善霹湖南省**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河南省**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福建省**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刘军史振东毛泽楷贵州省黔东南州水产站河南省**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浙江省衢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阙有清王毅欣黄萍萍贵州省**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山西省水产育种养殖科学实验中心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罗福广王朝明于洋洋广西省**市渔业技术推广站重庆市**区养殖业技术服务中心青岛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徐胜威吴春林李靖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江西省**市渔业局青岛市渔业技术推广站陆敬波张焕吴斌贵州省余庆县水产站辽宁省庄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施金谷江小斌邹烈星广西省梧州市长洲区水产畜牧技术推广站福建省**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湖南省浏阳市畜牧兽医水产局王力浙江省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四)优胜奖59名王鹏(青岛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张建平(河南省开封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周文川(深圳市渔业服务与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王正彬(湖北省天门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徐开崇(宁波市宁海县海洋与渔业局)祁萍(宁夏回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杨娟(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王雪磊(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阳磊(四川省广元市农业局)覃金兰(广西区鹿寨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赵秋龙(深圳市渔业服务与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施国斌(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张航利(上海市崇明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王西耀(陕西省水产工作总站)龚波(四川省广元市嘉桓生态渔业开发有限公司)张利平(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李庆东(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乔伟亮(北京市顺义区动监局)姚学良(天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冯泽民(湖南省**市望城区乔口渔场)曾宪凯(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张棋(湖北省武汉市水产技术推广指导中心)张婷(云南省景谷县水产站)蒋天宝(广东省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张赛赛(辽宁省大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卜林刚(陕西省水产工作总站)王月琪(吉林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祁峰(新疆水产科学研究所)陈冠华(黑龙江省肇源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王芳(北京市通州区水产技术推广站)高祥云(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张国柱(黑龙江省肇源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安伟(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刘婧(江西省安义县畜牧水产局)陈玉露(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常悦(吉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刘永波(吉林省长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石绍龙(云南省普洱市渔业局)宋明波(新疆水产科学研究所)黄浦江(深圳市渔业服务与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明伟(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慕建东(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研究院)张艳(安徽省宣城市宣城区水产局)谢春刚(新疆水产科学研究所)张振兴(北京市怀柔区农业局)闫瑾(新疆兵团一师水资源管理中心)郝俊(天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吴尼尔(宁夏回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任昕(陕西省石头河管理局眉县水产养殖场)涂志刚(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龙敏(新疆兵团十师特种鱼类救护中心)梁文艳(湖北省襄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段燕君(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渔业工作站)张祯(宁夏回族自治区农垦沙湖生态渔业有限公司)武斌(山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刘琦(山西省水产育种养殖科学实验中心)王江涛(新疆兵团六师水资源管理中心)蒙爱云(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严耿杰(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二、团体奖项(按行政区划排序)(一)一等奖1名山东省代表队(二)二等奖2名河北省代表队江苏省代表队(三)三等奖12名辽宁省代表队安徽省代表队福建省代表队江西省代表队河南省代表队湖南省代表队广西区代表队贵州省代表队甘肃省代表队青岛市代表队宁波市代表队(四)优秀组织奖17名北京市代表队天津市代表队山西省代表队吉林省代表队黑龙江省代表队上海市代表队湖北省代表队广东省代表队海南省代表队重庆市代表队云南省代表队陕西省代表队宁夏区代表队新疆区代表队深圳市代表队新疆兵团代表队三、特别贡献奖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威海海洋**学院。
2004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目录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2005年4月目录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三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山东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2项)管华诗管华诗,男,汉族,1939年8月生于山东夏津,中共党员,中国科协常委,山东省科协主席,中国海洋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第二届、第三届专家顾问组成员。
管华诗院士长期从事海洋药物的研究开发工作,探索并形成了海洋药物特别是海洋糖类药物研究领域独具特色的理论,为海洋糖工程创新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技术支撑,是我国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开创了我国海洋药物学科,构建了我国海洋药物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完整配套技术体系,成功研制了“藻酸双酯钠(PSS)”、“甘糖酯”等海洋药物及海洋生物工程制品并实现了产业化,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辟了我国海洋药物研究的新领域,带动了海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医药产业从仿制药品转移到创新药物研制的战略需求做出了奠基性贡献。
顾心怿顾心怿,男,汉族,1937年1月生于上海市,中共党员,中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7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一、背景介绍1. 2017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是为了表彰在海洋科学和技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科研工作者和团队而设立的奖项。
2. 海洋科学技术在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推动海洋产业的发展和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3. 一等奖是该奖项中最高荣誉,代表着该年度海洋科学技术领域中最杰出的成就。
二、获奖项目介绍1. 本次获奖的项目是《海洋地质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与方法研究》。
2. 该项目由国家海洋局主持,涉及多个海洋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研究团队。
3. 该项目在海洋地质资源调查与评价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技术和方法,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三、项目成果介绍1. 通过对海洋地质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价,项目团队发现了多个新的海洋矿产资源点,包括矿物资源、能源资源等。
2. 在研究过程中,项目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海底地质资源调查技术,结合多波束声纳和遥感技术,实现了对海底地质结构的高精度成像和立体地质构造分析。
3. 该项目还在海洋地质资源评价方面进行了创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评价模型和方法,使得对海洋地质资源价值的评估更为准确和科学。
四、社会影响和应用价值1. 该项目的成果填补了我国海洋地质资源调查与评价领域的空白,为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2. 项目成果为海底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和方法指导,对提升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 项目成果还为我国海洋地质资源评价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为推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结语1. 2017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颁发,标志着我国海洋科技领域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展示了我国在海洋资源研究与开发方面的强大实力和潜力。
2. 项目团队的成果不仅对我国海洋资源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全球海洋资源研究与保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希望该项目的成果能够继续推动我国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海洋事业的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7年度山东省海洋与渔业科学技术奖(海洋科技奖、渔业科技奖)拟获奖项目名单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完成单位完成人一等奖1节能环保型循环水养殖技术研发与示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阳市黄海水产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1.曲克明2.刘寿堂3.朱建新4.张宇雷5.崔正国6.尤锋7.刘鹰8.宋协法9.刘晃10.李勇2 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济宁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东平县第一淡水养殖试验场1.朱永安2.孟庆磊3.陈奇4.安丽5.王兰明6.李娴7.张龙岗8.朱树人9.董俊10.付佩胜11.刘峰12.张广月13.杨玲14.张志山3 斑点鳟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1.菅玉霞 2.王雪 3.胡发文4.李莉5.刘元文6.潘雷7.高凤祥8.房慧4 水产品中激素及标识残留物测定技术研究及应用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 1.徐英江2.田秀慧3.张秀珍4.宫向红5.任传博6.黄会7.任利华8.刘小静9.刘慧慧10.薛敬林11.韩典峰12.张华威二等奖1 新型铜合金网衣网围研发与应用示范威海正明海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荣成市斥山金海渔网绳有限公司、荣成市泓泰渔业有限公司、威海正通海洋科技有限公司1.姜泽明2.石建高3.常忠岳4.李连森5.田金玲6.刘阳7.刘瑶8.王刚9.张志新10.徐玉珊11.韩淑丽12.王德强2 中华鳖高效生态饲料和生态养殖新模式的开发与应用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 1.宋理平 2.冒树泉 3.胡斌4.秦玉广5.吴君6.许鹏7.马国红8.张延华9.王秉利10.王爱英11.卢红12.张媛媛3 黄河三角洲南美白对虾高位水池养殖滨州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滨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山东省1.王玉清2.郑述河3.孙同秋4.张凯5.王淑生6.王冲技术研究与示范友发水产有限公司7.付壤辉8.冯晓9.张新峰4 黄河三角洲刺参池塘稳产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华春渔业有限公司1.刘相全2.韦秀梅3.冯艳微4.刘义豪5.姜绪6.李斌7.王忠全8.周全利9.刘兆存5 黄海鳕人工繁育与苗种规模化生产技术集成应用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1.于道德2.刘洪军3.官曙光4.刘莹5.于超勇6.宋静静7.赵文溪8.李绍彬6 泥鳅苗种繁育及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及示范东营市一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1.范庆明2.袁玲3.王明珍4.薄学峰5.王树海6.张立宾7.杨国岭8.刘金明9.刘菁10.李丽霞11.张茂林12.董晓亮7 黄河入海口滨海湿地生态安全评价与调控技术研究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东营市海洋经济发展研究院1.李秀启2.朱永安3.董贯仓4.刘峰5.陈有光6.张婧一7.高云芳8.冷春梅9.师吉华10.张士华11.朱士祥12.王亚楠8 南四湖渔业资源环境调查与渔业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济宁市渔业监测站 1.孟娟 2.吴广州 3.蒋帮铜4.张丽娜5.马迎丽6.时彦民7.时兵8.邓晨曦9.魏勋10.孟丽华11.史艳伟12.刘方三等奖1 长蛸规模化繁育与增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中国海洋大学、烟台市水产研究所、马山集团有限公司1.郑小东2.刘永胜3.王培亮4.王晓东5.陈相堂6.李琪7.刘兆胜8.王鹤2 东平湖鲤种质资源发掘与良种选育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1.杨玲2.季相山3.张燕君4.孟庆磊5.赵丽娟6.张婧一7.付佩胜8.张龙岗3 黄河口刺参规模化苗种繁育及池塘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东营海跃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东营市黄河口海参产业技术研究院1.薄学锋2.刘金明3.王明珍4.王树海5.张琦6.赵磊7.董晓亮8.刘俊龙 9.李帅帅4 刺参多样性blup复合育种山东安源水产股份有限公司 1.王亮 2.谭杰 3.邹士方4.刘永旗5.刘蓬6.胡丽萍7.孙晓杰8.燕敬平5 鲟鱼良种人工繁育临沂市淡水水产研究所 1.孙自军 2.孙宝超 3.房洁4.刘胜江5.郭从霞6.葛世成及产业化开发7.张庆杰6 红白锦鲤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济南市淡水养殖科学研究所 1.李翠云 2.娄彝春 3.张波4.杨波5马嵩 6.陈晓7.臧涛7 东平湖黄河鲤选育与推广泰安市水产研究所 1.邹兰柱2.鹿海锋 3.李宝国4.朱宁东5.李剑6.王光友7.赵峰8 海草场修复与构建技术开发与示范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江鑫2.潘金华3.李晓捷4.韩厚伟5.彭捷6.崔翠菊7.于深辉 8.王伟伟9 山东省虾蟹类营养与饲料研究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 1.曹振杰 2.胡斌 3.李娴4.姜燕5.董俊6.徐海强7.轩子群 8.杨凤香10 沿海大型工程海洋灾害风险排查潍坊滨海旅游度假区防潮堤试点项目山东省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中国海洋大学1.贺志鹏2.毕永坤3.刘清容4.赵玲5.蔡伟伟6.张伟11 除藻剂对养殖产业安全性影响评价及应用烟台市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烟台海益苗业有限公司1.孙灵毅2.刘丽娟3.陈相堂4.王田田5.姜向阳6.赵强7.任利华8.王玮云12 山东省浅海底栖渔业资源开发战略研究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1.宋爱环 2.邹琰 3.王英俊4.高翔5.刘广斌6.刘童7.李翘楚8.辛美丽13 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滨州市海洋环境监测站 1.任贵如2.宋瑞强 3.刘鸿艳4.崔达铭5.冯晓6.苏兆军7.刘帅 8.许建方14 鱼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及浒苔多糖对分离菌株抑制作用的研究山东省潍坊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1.赵迎东2.孙秋艳3.韩伟涛4.吴倩倩15 海参加工副产物的高效利用及功能产品开发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1.张健2.孙永军3.赵云苹4.鞠文明5.刘京熙6.乔瑞光7.王共明 8.井月欣16 引进“黄选一号”威海市文登区水产技术推广 1.王世党2.王海涛 3.郑春波4.王浩5.于夕有梭子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站17 黄河三角洲刺参苗种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山东通和水产有限公司、东营市河口区渔业技术推广站、东营市河口区海洋与水产研究所1.王树海2.许家磊3.常婧4.常越峰5.单宝凯6.于浩平7.孟卫芳 8.宋伟18 吉富罗非鱼引进及海水养殖实验研究与应用滨州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1.王冲 2.孙同秋3.王玉清4.张凯5.孙清秀6.尹琳7.李永明8.曾海祥19 渔业水质中同时检测多西环素、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残留量的方法研究及应用济宁市渔业监测站 1.史艳伟2.纪杰善 3.孟丽华4.蒋帮铜5.刘方6.孟娟7.邓晨曦8.吴广州20 大鲵仿生态养殖模式技术构建及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 1.田功太 2.陈晓 3.张金路4.张明磊5.刘飞6.张波7.董俊 8.许国晶。
2019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奖励公告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教授、技术工作者和海洋工程科学技术界同仁们:首先,我代表中国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向大家致以最热烈的问候和诚挚的感谢!我们非常荣幸地宣布,2019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的奖项评选工作已经成功结束,并将于即将到来的颁奖典礼上向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自成立以来,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直致力于表彰在海洋工程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
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对于推动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提升我国的海洋工程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评选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旨在激励和推动这一领域的科研人员,鼓励他们在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突破。
经过多个环节的评审与审核,最终评选出了4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和12项三等奖。
这些获奖项目在海洋工程、海洋能源开发、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做出了重要创新和贡献。
获奖项目将在颁奖典礼上作详细介绍,并在相关学术期刊上进行进一步发布。
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参与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创新研究,评选委员会决定设立创新奖,将重点奖励具有创新意义的科研项目。
同时,我们还将设立专项奖,奖励在海洋工程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
此外,我们也非常感谢导师们对海洋工程科学技术的培养和推动。
为了更好地提升海洋工程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评选委员会决定设立导师奖,奖励在培养学生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导师。
最后,我代表评选委员会恭喜所有获奖者,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为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同时,我们也衷心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的机构和单位,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和合作。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中国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谢谢大家!。
2016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海洋资源的不断探索,海洋工程科技在各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表彰和激励我国海洋工程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2016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评选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项目。
一、2016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背景介绍2016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是由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部、自然资源部等部门联合主办的。
本届评选活动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个项目参评,经过专家评审团的严格筛选,最终评选出20个获奖项目。
二、获奖项目及单位列表以下是2016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部分获奖项目及单位:1.中海油总公司:深海油气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2.中石化集团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3.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某型海洋监测船研制及应用4.中国科学院:深海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技术研究5.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洋渔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三、获奖项目亮点和意义1.深海油气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该项目在深海油气开发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我国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2.海洋石油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提高了我国海洋石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水平,降低了工程成本。
3.某型海洋监测船研制及应用:提升了我国海洋监测能力,为海洋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4.深海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技术研究:推动了我国深海微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等领域提供了新资源。
5.海洋渔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促进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了渔业产值。
四、我国海洋工程科技发展现状与展望近年来,我国海洋工程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不仅在油气开发、海洋监测、渔业资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还在深海探测、海洋能源利用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海洋工程科技领域仍存在一定差距。
未来,我国应继续加大海洋工程科技研发投入,强化产学研结合,推动海洋工程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为全球海洋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2016年海洋科学技术奖获奖汇总表一、特等奖1、海洋智能无人艇平台技术推荐单位:中国太平洋学会主要完成单位: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国家海洋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主要完成人:张云飞、蒋俊杰、董超、成亮、邹雪松、钱立兵、唐梓力二、一等奖1、基于多源遥感手段的北海区海洋灾害业务化应急监测系统研制与应用推荐单位: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海监北海航空支队、山东科技大学主要完成人:胡伟、王宁、商杰、钟山、张晰、范学炜、王瑞富、丁一、赵鹏、王立鹏、靳熙芳、黄蕊、崔廷伟、刘爱超、辛蕾2、赤潮立体自动监测技术与系统集成应用推荐单位: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四川大学主要完成人:徐韧、毛天明、杨跃忠、杜军兰、张新申、程祥圣、王项南、刘材材、李亿红、陶邦一、杨颖、叶属峰、李志恩、楼琇林、李阳3、“十二五”北极海域物理海洋和海洋气象考察推荐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主要完成人:马德毅、刘娜、李涛、李丙瑞、雷瑞波、何琰、林丽娜、卞林根、李春花、邓小东、朱大勇、许东峰、高郭平、王晓宇、孔彬4、海洋烷烃降解菌与代谢机制研究推荐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人:邵宗泽、王万鹏、王丽萍、赖其良5、胶州湾生态系统长期监测与系统研究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孙松、孙晓霞、李新正、宋金明、俞志明、杨红生、张光涛、李超伦、张芳、张永山、赵永芳、王世伟、赵增霞6、海洋功能蛋白规模化制备及高值产品产业化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烟台新时代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秦松、李八方、孙永军、刘志河、刘云涛、张健、王颖、宋理平、焦绪栋、吴仕鹏、赵雪、石丽花、刘天红、赵丽丽、赵云苹7、海洋环境中病原微生物检测评价技术研究与应用推荐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要完成人:樊景凤、明红霞、苏洁、梁玉波、马玉娟、石岩、李宏俊、李洪波、张振冬、王丽丽8、北极冰下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研制与应用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主要完成人:李硕、李一平、李丙瑞、史久新、张艾群、曾俊宝、唐元贵、李涛、雷瑞波、李智刚9、密推荐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5个单位主要完成人:郝增周等13人三、二等奖1、滨海旅游区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技术集成与应用推荐单位: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预报台、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青岛国信汇泉湾管理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魏立新、吴向荣、孙虎林、苏博、李志强、徐子钧、陈国斌、马静、张薇、邓小花2、海上微波综合观测系统与动力卫星定标应用推荐单位: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主要完成单位: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厦门理工学院主要完成人:林明森、兰志刚、宋庆君、朱建华、王振占、张建、申辉、周武、杨安安、何原荣3、我国北方典型海岛生态系统固碳生物资源调查与承载力评估推荐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天津理工大学主要完成人:石洪华、丁德文、池源、郑伟、王晓丽、沈程程、彭士涛、霍元子、郭振、乔明阳4、刺参深加工与质量标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推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棒棰岛海产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滨食品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青岛佳日隆海洋食品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王联珠、刘淇、曹荣、朱文嘉、薛勇、郭莹莹、孙永军、吴岩强、黄万成、赵玲5、定位壳聚糖硫酸酯制备与降血糖活性研究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人:邢荣娥、李鹏程、刘松、于华华6、基于超疏水表面的海洋腐蚀防护技术开发研究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人:王鹏、张盾、邱日、吴佳佳、万逸7、海洋红藻卤代活性成分的发现及关键技术研究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主要完成人:王斌贵、季乃云、李可、李晓明、段小娟8、南海多尺度资料同化系统及多年高分辨率再分析产品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彭世球、曾学智、王东晓、齐义泉、陈荣裕9、海洋工程装备高性能涂层材料推荐单位: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主要完成单位:江苏麟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冯立新、张平则、尹国贤、魏小昕、应峰、陈竺、缪强、姚正军、梁文萍、魏东博10、海洋工程平台大功率舵桨推进系统推荐单位: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主要完成单位:南京高精船用设备有限公司,镇江同舟螺旋桨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陈永道、舒永东、常晓雷、杜鹏、常江、王湘来、徐高峰、梅斌贤、宋佩学、郁玉峰11、条斑紫菜品种创新与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推荐单位: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主要完成单位: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常熟理工学院、海安县兰波实业有限公司、江苏瑞达海洋食品有限公司、南通华莹海苔食品有限公司、赣榆县润雨海藻培植场、南通海益苔业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陆勤勤、朱建一、周伟、胡传明、张涛、张美如、许广平、陈国耀、姜红霞、丁亚平12、重要海洋埋栖型养殖贝类种质资源开发与应用推荐单位: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主要完成单位:浙江万里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宁波甬盛水产种业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林志华、董迎辉、刘志鸿、包永波、尤仲杰、吴彪、边平江、何琳、申屠基康、孙长森13、海洋多糖新技术开发研究及产业化应用推荐单位: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主要完成单位:厦门蓝湾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孙丽、石国宗、张慧兰、赵坐都、张仰宇、周炜、张栋明、王锌源、韩尧跃、潘启胜14、自升式钻井平台模块化建造技术推荐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主要完成单位: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邵丹、徐占勇、王杰、叶飞、张海甬、刘勇、岑国英、张理燕、汪练、蒋林勇15、“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整体设计改造工程推荐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主要完成单位: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要完成人:张福民、张申宁、袁绍宏、程斌、吴刚、张优、厉启宏、徐宁、王燕舞、徐鹏飞16、深海大型悬浮式立管支撑系统研制推荐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主要完成单位: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重工(武汉)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严俊、王宇、赵耀、范为、刘波、代波涛、曹国强、王鹏、李新宇、李璇17、海藻多糖资源的生物转化工程技术研究推荐单位:中国海洋大学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主要完成人:牟海津、毛相朝、王颖、王鹏、王静雪、孙元芹、刘哲民18、海洋低营养级生物的胁迫响应机制及途径推荐单位:中国海洋大学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海洋大学主要完成人:王悠、唐学玺、周斌、肖慧、王影、张鑫鑫19、海洋中尺度涡旋识别跟踪技术及其在海洋涡致输运、大气对涡旋的响应和渔业生产中的应用推荐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要完成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主要完成人:董昌明、刘宇、杨劲松、邹斌、徐海明、管玉平、储小青、王坚红、马静、徐广珺20、河口海岸沉积动力学及其环境效应推荐单位:南京大学主要完成单位:南京大学主要完成人:汪亚平、高建华、于谦、史本伟、杨旸21、近海鲐鱼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推荐单位:上海海洋大学主要完成单位:上海海洋大学主要完成人:陈新军、李纲、官文江、李曰嵩、雷林、高峰、丁琪、刘金立、田思泉、李云凯22、深水区水下溢油数值模拟与三维仿真系统研究推荐单位: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单位: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要完成人:安伟、章焱、李建伟、魏泽勋、赵宇鹏、王永刚、陈海波、谭海涛、李昊、靳卫卫23、密推荐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要完成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等3个单位主要完成人:吴新荣等10人24、密推荐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主要完成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主要完成人:蔡斌等10人25、密推荐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主要完成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主要完成人:郭永金等10人26、密推荐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主要完成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主要完成人:张春燕等10人四、2016年度海洋优秀科技图书拟获优名单1、铸海--中国海洋钻井装备飞跃发展30年作者:朱江责编:周丹,曾佳佳2、海洋涡旋探测与分析作者:董昌明责编:胡凯,王腾飞3、中国综合水产养殖的生态学基础作者:董双林责编:李秀伟,李悦4、大陆边缘地质特征与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界限确定作者:黎明碧、李家彪、方银霞、唐勇、丁巍伟责编:王溪、任玲5、中国极地考察三十年作者: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责编:白燕、王溪6、中国海洋鱼类(上、中、下卷)作者:陈大刚,张美昭责编:魏建功、孙玉苗、董超、乔成、张跃飞7、中国风暴潮灾害史料集(1949-2009)(上、下册)作者:于福江、董剑希、叶琳等责编:朱瑾、任玲8、中国海滩养护技术手册作者:蔡锋等责编:苏勤、杨传霞9、低纬度西太平洋硅藻席沉积与碳循环作者:李铁刚,熊志方,翟滨责编:方菁,江波10、海底光缆工程作者:叶银灿、姜新民、潘国富、姜伟等责编:李宝华11、海洋与健康:海洋环境中的病原体作者:樊景凤、苏洁、明红霞责编:苏勤12、海洋物理化学作者:王江涛,谭丽菊责编:孟显丽。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2019年度山东省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的通报
正文:
----------------------------------------------------------------------------------------------------------------------------------------------------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2019年度山东省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的通报
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煤田地质局,各市自然资源和林业主管部门,厅属各单位,山东林学会、山东土地学会、山东省地质学会、山东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2019年度全省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已经结束。
经省厅审定,2019年度山东省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199项,其中一等奖18项,二等奖80项,三等奖101项,现予通报。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营造奋发有为的科技创新氛围,为推动我省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2019年度山东省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
2019年12月27日
——结束——。
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公示材料一、项目名称废蒸汽余热回收利用低温真空浓缩干燥系统及成套装备二、提名单位意见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提名书及其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均符合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的填写要求。
本项目提出的废蒸汽压缩余热回收利用高效节能技术、及其配套的废蒸汽回收利用专用系列辅助装备技术,实现了对废蒸汽几近全部的回收利用;而且通过对废蒸汽的回收利用,极大地减少了废蒸汽或废气的排放,不但为相关生产企业节约了能源,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预计蒸汽节能效果65%以上,废蒸汽残余量小于15%,综合生产成本降低50%以上,生产人工减少50%以上,达到极其显著的节能环保效果。
公司根据本项目已在山东威海、日照、青岛等地升级改造23条生产线,运行稳定可靠,节能环保效果显著;实现产值1570余万元,为企业节约能源成本6700多万元。
同时,于2018年10月获得山东省科技厅承办的2018年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组第七名,有效解决利用蒸汽生产企业的高耗能及高排放问题。
本项目相关授权发明专利6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
对照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授奖条件,提名该项目申报2021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三、申报单位完成单位:荣成惠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四、项目简介1、所属科学领域:新能源及节能技术2、研究背景:目前我国的海洋渔业资源加工面临能源消耗大、原料新鲜度不足、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等突出问题,亟需解决鱼类多维度精深加工、贝类连续化加工与全效利用、海藻活性产品开发、特色资源加工与生物提取等的新技术和自动化装备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及成套装备的研制。
显然,这些问题是现有的MVR蒸发器之类的产品无法解决的,而是需要对生产工艺、关键设备、辅助设备等,结合海洋渔业资源的物性特点和成品要求,做深入的、创新性的攻关研究和研制。
3、项目创新点:1)研究提出基于动态优化补热的废蒸汽压缩余热回收利用浓缩蒸发生产工艺,压缩浓缩蒸发系统产生的二次废蒸汽,实现对接近全部二次废蒸汽的循环利用,对生蒸汽需求量降低到50%以下,减少废蒸汽或废气的排放,减少冷却水的用量和废气处理量,从而达到节能环保效果。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12.13•【字号】鲁政发〔2022〕16号•【施行日期】2022.12.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其他规定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鲁政发〔2022〕16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定实施科教兴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省政府决定,对为我省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
根据《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规定,经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省科技厅审核,省政府决定,授予中国海洋大学包振民、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姜滨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授予山东财经大学李娜等10人省科学技术青年奖;授予“太平洋西边界流”成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高压下富氮含能材料及奇异电子特性研究”等35项成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全新全氟磺酸聚合物合成及增强网络与高性能氢燃料电池质子膜制备”等2项成果省技术发明奖特等奖,“耐深腐蚀光刻胶(DeePR)的研发与产业化”等6项成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过程监测感知驱动的复杂产品装配维修可视化诱导技术及应用”等11项成果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氯化氢催化氧化制氯成套技术及其产业化”成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2μm小像元、高性能红外焦平面芯片及器件关键技术与应用”等36项成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空间站机械臂高可靠伺服系统”等105项成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艾瑞克·莫斯卡瓦等4名外国专家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建议授奖人选和项目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2人)何友男海军航空大学信息融合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少将。
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信息融合的技术研究、工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是我国信息融合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发起建立了中国航空学会信息融合分会,被选为主任委员,并担任历届全国信息融合年会总主席。
针对雷达在杂波环境中虚警率高和检测性能差的共性难题,提出广义有序统计类融合检测统一模型,取得该领域的重大研究进展;系统发展和建立了多传感器航迹关联理论与方法,所提序贯法等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信息融合综合工程应用方面,主持研制XXG任务系统训练机等多种大型综合训练机,解决了敏感地区实装无法进行作战训练的难题,突破了舰载XX机装备保障系列关键技术,研制了自动测试装备通用开发平台,改善了我国舰载XX机装备保障的落后局面。
主持研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973、863、山东省重大专项等项目45项。
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授权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46项;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在IEEE会刊等发表论文260余篇,出版专著6部,论著他引11000余次。
史伟云男山东省眼科研究所二级教授、主任医师。
从事眼科医教研一线工作37年,是国内极少独立完成各类角膜移植手术超万例的专家,现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角膜病学组组长。
针对我国角膜供体严重匮乏和角膜病诊疗技术落后两大难题做出突出贡献。
提出生物组织脱细胞的渗透压平衡理论,彻底解决了角膜脱细胞的关键理论和技术问题,研发的新型生物工程角膜临床应用效果完全达到了人角膜供体水平,可解决我国50%以上的角膜供体匮乏问题。
建立了共焦显微镜指导角膜病诊疗技术体系,创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系列复杂疑难角膜手术方式,显著提高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并节省角膜供体,在国内外推广。
建立了首个国际角膜移植手术技术培训基地。
2017年度山东省海洋与渔业科学技术奖(海洋科技奖、渔业科技奖)拟获奖项目名单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完成单位完成人
一等奖
1节能环保型循环水
养殖技术研发与示
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
研究所,海阳市黄海水产有限
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
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中国科学
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
1.曲克明
2.刘寿堂
3.朱建新
4.张宇雷
5.崔正国
6.尤锋
7.刘鹰8.宋协法9.刘晃
10.李勇
2 克氏原螯虾产业技
术研究与试验示范
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济宁
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东平县第
一淡水养殖试验场
1.朱永安
2.孟庆磊
3.陈奇
4.安丽
5.王兰明
6.李娴
7.张龙岗8.朱树人9.董俊
10.付佩胜11.刘峰12.张广月
13.杨玲14.张志山
3 斑点鳟健康养殖关
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1.菅玉霞 2.王雪 3.胡发文
4.李莉
5.刘元文
6.潘雷
7.高凤祥8.房慧
4 水产品中激素及标
识残留物测定技术
研究及应用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 1.徐英江2.田秀慧3.张秀珍
4.宫向红
5.任传博
6.黄会
7.任利华8.刘小静9.刘慧慧
10.薛敬林11.韩典峰12.张
华威
二等奖
1 新型铜合金网衣网
围研发与应用示范
威海正明海洋科技开发有限公
司、荣成市斥山金海渔网绳有
限公司、荣成市泓泰渔业有限
公司、威海正通海洋科技有限
公司
1.姜泽明
2.石建高
3.常忠岳
4.李连森
5.田金玲
6.刘阳
7.刘瑶8.王刚9.张志新
10.徐玉珊11.韩淑丽12.王德
强
2 中华鳖高效生态饲
料和生态养殖新模
式的开发与应用
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 1.宋理平 2.冒树泉 3.胡斌
4.秦玉广
5.吴君
6.许鹏
7.马国红8.张延华9.王秉利
10.王爱英11.卢红12.张媛媛
3 黄河三角洲南美白
对虾高位水池养殖
滨州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滨
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山东省
1.王玉清
2.郑述河
3.孙同秋
4.张凯
5.王淑生
6.王冲
技术研究与示范友发水产有限公司7.付壤辉8.冯晓9.张新峰
4 黄河三角洲刺参池
塘稳产关键技术开
发与应用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
院、山东华春渔业有限公司
1.刘相全
2.韦秀梅
3.冯艳微
4.刘义豪
5.姜绪
6.李斌
7.王忠全8.周全利9.刘兆存
5 黄海鳕人工繁育与
苗种规模化生产技
术集成应用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1.于道德2.刘洪军3.官曙光
4.刘莹
5.于超勇
6.宋静静
7.赵文溪8.李绍彬
6 泥鳅苗种繁育及健
康养殖技术研究及
示范
东营市一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
公司、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1.范庆明
2.袁玲
3.王明珍
4.薄学峰
5.王树海
6.张立宾
7.杨国岭8.刘金明9.刘菁
10.李丽霞11.张茂林12.董晓
亮
7 黄河入海口滨海湿
地生态安全评价与
调控技术研究
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东营
市海洋经济发展研究院
1.李秀启
2.朱永安
3.董贯仓
4.刘峰
5.陈有光
6.张婧一
7.高云芳8.冷春梅9.师吉华
10.张士华11.朱士祥12.王
亚楠
8 南四湖渔业资源环
境调查与渔业生态
修复技术研究
济宁市渔业监测站 1.孟娟 2.吴广州 3.蒋帮铜
4.张丽娜
5.马迎丽
6.时彦民
7.时兵8.邓晨曦9.魏勋
10.孟丽华11.史艳伟12.刘方
三等奖
1 长蛸规模化繁育与
增养殖关键技术集
成与应用
中国海洋大学、烟台市水产研
究所、马山集团有限公司
1.郑小东
2.刘永胜
3.王培亮
4.王晓东
5.陈相堂
6.李琪
7.刘兆胜8.王鹤
2 东平湖鲤种质资源
发掘与良种选育
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山东
大学,山东农业大学
1.杨玲
2.季相山
3.张燕君
4.孟庆磊
5.赵丽娟
6.张婧一
7.付佩胜8.张龙岗
3 黄河口刺参规模化
苗种繁育及池塘生
态健康养殖技术研
究与集成应用
东营海跃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东营市黄河口海参产业技术
研究院
1.薄学锋
2.刘金明
3.王明珍
4.王树海
5.张琦
6.赵磊
7.董晓亮8.刘俊龙 9.李帅帅
4 刺参多样性blup复
合育种
山东安源水产股份有限公司 1.王亮 2.谭杰 3.邹士方
4.刘永旗
5.刘蓬
6.胡丽萍
7.孙晓杰8.燕敬平
5 鲟鱼良种人工繁育临沂市淡水水产研究所 1.孙自军 2.孙宝超 3.房洁
4.刘胜江
5.郭从霞
6.葛世成
及产业化开发7.张庆杰
6 红白锦鲤人工繁育
与养殖技术研究
济南市淡水养殖科学研究所 1.李翠云 2.娄彝春 3.张波
4.杨波5马嵩 6.陈晓
7.臧涛
7 东平湖黄河鲤选育
与推广
泰安市水产研究所 1.邹兰柱2.鹿海锋 3.李宝国
4.朱宁东
5.李剑
6.王光友
7.赵峰
8 海草场修复与构建
技术开发与示范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
1.江鑫
2.潘金华
3.李晓捷
4.韩厚伟
5.彭捷
6.崔翠菊
7.于深辉 8.王伟伟
9 山东省虾蟹类营养
与饲料研究
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 1.曹振杰 2.胡斌 3.李娴
4.姜燕
5.董俊
6.徐海强
7.轩子群 8.杨凤香
10 沿海大型工程海洋
灾害风险排查潍坊
滨海旅游度假区防
潮堤试点项目
山东省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国
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中国
海洋大学
1.贺志鹏
2.毕永坤
3.刘清容
4.赵玲
5.蔡伟伟
6.张伟
11 除藻剂对养殖产业
安全性影响评价及
应用
烟台市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海
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烟台海
益苗业有限公司
1.孙灵毅
2.刘丽娟
3.陈相堂
4.王田田
5.姜向阳
6.赵强
7.任利华8.王玮云
12 山东省浅海底栖渔
业资源开发战略研
究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1.宋爱环 2.邹琰 3.王英俊
4.高翔
5.刘广斌
6.刘童
7.李翘楚8.辛美丽
13 滨州贝壳堤岛与湿
地系统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研究
滨州市海洋环境监测站 1.任贵如2.宋瑞强 3.刘鸿艳
4.崔达铭
5.冯晓
6.苏兆军
7.刘帅 8.许建方
14 鱼的致病性嗜水气
单胞菌分离鉴定及
浒苔多糖对分离菌
株抑制作用的研究
山东省潍坊市海洋环境监测
中心站、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
院
1.赵迎东
2.孙秋艳
3.韩伟涛
4.吴倩倩
15 海参加工副产物的
高效利用及功能产
品开发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
院
1.张健
2.孙永军
3.赵云苹
4.鞠文明
5.刘京熙
6.乔瑞光
7.王共明 8.井月欣
16 引进“黄选一号”威海市文登区水产技术推广 1.王世党2.王海涛 3.郑春波
4.王浩
5.于夕有
梭子蟹池塘生态养
殖技术研究与应用
站
17 黄河三角洲刺参苗
种培育关键技术研
究与示范
山东通和水产有限公司、东营
市河口区渔业技术推广站、东
营市河口区海洋与水产研究
所
1.王树海
2.许家磊
3.常婧
4.常越峰
5.单宝凯
6.于浩平
7.孟卫芳 8.宋伟
18 吉富罗非鱼引进及
海水养殖实验研究
与应用
滨州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1.王冲 2.孙同秋3.王玉清
4.张凯
5.孙清秀
6.尹琳
7.李永明8.曾海祥
19 渔业水质中同时检
测多西环素、四环
素、土霉素、金霉
素残留量的方法研
究及应用
济宁市渔业监测站 1.史艳伟2.纪杰善 3.孟丽华
4.蒋帮铜
5.刘方
6.孟娟
7.邓晨曦8.吴广州
20 大鲵仿生态养殖模
式技术构建及人工
繁殖技术研究
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 1.田功太 2.陈晓 3.张金路
4.张明磊
5.刘飞
6.张波
7.董俊 8.许国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