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5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相关推荐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精选39篇)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春节习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篇1我们家乡每逢到春节都是热闹非凡,你看街上的行人都在逛商场,各种各样的年货,各种各样的玩具,让我可是非常心动的。
“百节年为首”,山东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
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腊月二十三”一到,家家户户要蒸大枣饽饽、炸面鱼、杀猪、做豆腐、宰鸡,打冻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
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
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
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
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
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
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
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正月初一凌晨挑选吉利时辰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这时拜年开始了,先放一个开门的鞭炮,打开吉祥的大门,迎接拜年的人们,大人们开始忙活起来,爸爸放鞭炮,满地的红地毯似的纸屑,预示着来年的吉祥如意;妈妈做可口的饭菜。
再就是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
家里忙完了,就给家族里的人拜年了,家家户户串门拜年,空气里弥漫着鞭炮的火药味,回荡着人们的祝福声。
正月初一早上吃有钱的饺子,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
除夕过大年也就结束了,真是“ 爆竹声声辞旧岁,合家欢乐迎新春”。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篇2在寒假里,那五花八门的节日习俗,总是让人耳目一新。
过年的气氛是从何时浓起来的呢?或许从“腊八”那天就已经开始了。
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找齐那八样食材,在锅里煮。
春节家乡风俗作文春节家乡风俗作文600字(通用5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节家乡风俗作文600字(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春节家乡风俗作文1我的家乡在四川省广元市。
家乡人最看重的节日是春节,俗称“过年”,还有“宁穷一年,不穷一节的”说法。
家乡人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等到元宵节过了,才算过完了年。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是祭灶的日子。
据说这天灶王爷要回天宫,人们都希望他能上天给玉帝说些好话,便在这一天为灶王爷摆上,并且上香,烧麦。
过完小年就要准备大年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为过年的吃的,喝的,用的做准备。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
这天,一般人家都要蒸白面馒头,炸油饼,果子,炖鸡,鸭,羊肉,备好下酒菜。
到了下午,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年画,挂灯笼,屋里屋外一下子就有了节日的气氛。
晚上,全家人都要坐在一起边吃年夜饭,边看春节晚会。
在我们这里,吃饭或敬酒前,晚辈要给长辈磕头作揖,表示祝福。
午夜十二点钟,在新年的钟声敲响之际,小孩子就坐不住了,那自然要放烟花爆竹!轻轻划然一根火柴,“嗖……”天空上开满了七色花。
似乎在向人们高呼:“过年了,过年了!”正月初一到初三的光景截然不同,孩子们要出去拜年,女人们在家待客,孩子们拜年,自然少不了压岁钱。
可是,压岁钱不是白给的,要磕头,捣蒜,孩子们去拜年,一样也要一些糖,瓜子,花生什么的。
这才是重点呢!元宵节是广元人过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
春节年年要过,对联年年要贴,鞭炮年年要放,秧歌呢,年年也要扭。
在乡下,社火办的是红红火火,这儿是耍狮子的,那儿是舞龙的,最绝的当然是高台表演了。
瞧!孙悟空扛着芭蕉扇,铁扇公主双手持剑立于扇上,许仙站在白娘子的剑上,夜晚,全城成了灯的海洋,有属相灯,宫灯,走马灯,还有印有动漫人物的卡通灯。
这天大家还必须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介绍家乡的风俗作文10篇范文介绍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篇1)大家都明白,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
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灯,猜灯谜,而我的家乡—歙县汪满田的花灯可是别有特色哟!说那里的花灯很有特色,因为它们大都是由竹架子骨在内,糊纸于外,加以形象逼真的绘画与色彩点缀共同组成的各式各样的鱼儿。
花灯为何都是纸鱼儿呢?传说由来以久,老人们说,古时火神总是来烧房子,人们损失了许多的财产,为了驱赶火神,人们就把花灯都做成鱼的形状,并带着如同真的大纸鱼绕着村子转。
火神看见鱼,以为整个村子里有好多水,就不再敢来烧房子了。
以后,人们就年年做鱼,戏鱼,以求平安。
每逢正月十五晚七点,花灯会便开始了。
瞧!只见那天空中出现了许多烟花,有的金光闪闪,似一座金桥横空而架;有的五彩斑斓,升上天空呼啦开出各色的花朵…,各种烟花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
之后,真正的主角上场了!一个个头能装下两三个小孩的巨大纸鱼游来了,它的身体里有几十枝甚至上百枝红蜡烛,把路面照得亮堂堂的。
在鱼队前,一个汉子拿着一个火把引路,十几个壮汉抬着一个“巨无霸”鱼缓缓地走来。
“巨无霸”鱼摇头摆尾的,似乎在向人们问好,人们欢呼着挥手表示欢迎。
紧随其后又是几条大鱼儿,后头跟着一条条可爱的小纸鱼欢快地游着,不时地互相亲昵着。
小纸鱼的主人可是我们孩子,花灯会上也随之增加了几分童趣。
鱼队的中间杂着敲着铜锣,打着大鼓的大人,声音震耳欲聋,使花灯会更显热闹。
几个淘气的小男孩跟着他们的爸爸和爷爷,举着燃完的烟花剩下的杆儿做成的小小火把,走在鱼队的最终面,来回跑着,乐着。
鱼队走到另外的地方,又该烟花炮竹上场了,“叭”,这儿的炮竹响了,“轰”那边放烟花了,真不明白该看哪儿了呢!元宵灯会“纸鱼儿”游,灯火通明喜乐洋洋!介绍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篇2)正月初五拜财神,五月初五包粽子,七月七吃巧云……我觉得,年前祖宗是最重要的年前请祖宗也可以叫作“做羹饭”,是人们对祭祖的称谓。
一般都是晚饭。
关于春节习俗作文议论文(通用7篇)关于春节习俗作文议论文篇1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佳节,它的历史源远流长,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跟五千岁的中华民族比起来也是不遑多让。
它传承至今,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人们更是设定了不计其数的春节习俗,让过年变得多姿多彩,更具仪式感。
关于春节习俗作文议论文篇2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
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
”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
“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
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
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
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
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
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
特别是“围炉”在腊月寒冬,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述旧岁展望未来,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正月初一,黎明开门,梵香燃爆,曰“开正”。
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粪土不倾户外。
正月初三,为丧家清新愁(即烧新床)之日。
凡在初一、二未到过之友家,是日应勿往访,访即为不敬。
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
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
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
选择家乡的一种独特风俗作文说明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选择家乡的一种独特风俗作文说明文篇1春节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声,走入桂林的城乡。
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过小年”。
过小年这天,人们宰狗、杀鸭,庆贺春节来临。
这天的爆竹声,带着人们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
人们认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恶功过祸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将尽,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为全家降福免灾。
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
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
除夕夜幕降临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爷下凡。
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现在即便是鸣放鞭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了。
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
过节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且寓有美好的愿望:腊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荤、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们喜欢阖家团聚,菜肴中必有“圆子”、“欢喜”,取其团团圆圆,欢欢喜喜之意。
这个夜晚,万人空巷,都在家中守岁。
守岁时,要把火盆的炭火烧得红红火火,以象征生活岁岁兴旺。
当零时一到,老老少少喜气盈盈,以爆竹声声迎接新年。
这喜炮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静,人们仍无睡意,炉火依然旺着,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会忘记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种,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
新年的火种犹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财旺、家旺的好兆头。
人们对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许是因为火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带来了温暖吧。
爱火就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选择家乡的一种独特风俗作文说明文篇2【选择家乡的一种独特风俗作文说明文】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种我家乡非常独特有趣的风俗习惯--过年时吃"六丁粥"。
春节的习俗作⽂(通⽤25篇)春节的习俗作⽂(通⽤25篇) ⽆论是⾝处学校还是步⼊社会,⼤家最不陌⽣的就是作⽂了吧,作⽂是由⽂字组成,经过⼈的思想考虑,通过语⾔组织来表达⼀个主题意义的⽂体。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吗?下⾯是⼩编帮⼤家整理的春篇),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节的习俗作⽂(通⽤25 按我们家乡的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的中旬就开始了。
每当要到春节时,⽓氛就会变得格外热闹。
在腊⽉⼗⼏的时候就要到每家⾃⼰储存⾷物的地⽅把之前储存的⼤⽶,腊⾁,什么的都预备充⾜。
整理好过年吃的,⽤的,就把屋⼦⾥⾥外外都打扫⼀遍。
到了腊⽉⼆⼗⼀,我们村⾥每家每户都陆续开始做“糍粑”酒什么的,我⽼家过年时⼀些要吃的东西⼀般都是⾃⼰做的,要买些⽔果,糖之类的。
有时家⾥打糍粑不够⼈⼿的,可以去找⼏个邻居或是亲朋好友来帮忙。
每当到打糍粑那天,爷爷就会找三两个亲戚来帮忙。
不过,在那天之前,先要把糯⽶给煮熟,然后把煮熟的糯⽶放在⼀个⼤⽵篮⾥晾凉,有时我会抓⼏把来吃,不过那饭很烫,所以我每次都会让奶奶帮我揉成⼀个球,那样⼜美味⼜不烫。
不过不能吃太多,因为这些美味还要⽤来做糍粑和酒呢! 第⼆天上午把要⽤的东西准备好,下午就开始了。
等把糍粑打好,就要把还不成形的糍粑给捏好,⼀般都奶奶来捏,我们⼀般只是在⼀旁看着,有时“捏”⼏个试试。
等糍粑捏好后就放到⼀个装满冷⽔的盆⼦⾥,盖上盖⼦储存起来。
到了除⼣这⼀天,家家户户的门上早已贴好了各⾊的年画,差不多6点7点时,再放⼏串鞭炮。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灯⽕通宵,有的⼩孩⼦嘴上说着⼀定要守岁,可是到了最后凌晨1点多太困了,⼜⾃⼰乖乖睡去了。
春节到了,天还没完全亮的时候,爷爷就已经拿着鞭炮到门⼝去放了,说实话我还是被鞭炮吵醒的呢!吃完早餐,爸爸他们给了我们压岁钱,爸爸就带着弟弟出去拜年啦。
我和姐姐就待在家⾥。
等我弟弟回来时,他就和奶奶⼀起去买花炮之类的炮去了,这可是他每年都要做的事。
春节过后,我们⼜在⽼家待了⼏天就回⼴东这边了。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7篇(精选)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人们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而春节也是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
春节到了,妈妈一大早就把我叫起来,她高兴地说:“女儿,来包饺子啦!”说着,我拿起面皮,包了好几个饺子。
我边包边想:今年幸运币会被谁吃掉呢?会不会是我啊?这时,妈妈说:“饺子足够了,你可以去写作业了。
”于是,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一转眼就到了晚上,我左思右想:今年的年夜饭会有什么好吃的呢?这时,我看到桌上有美味的饺子,我夹了一个,放在嘴里一尝。
咦,好像有什么东西?我吐出来一看,原来是幸运币!我今年一定会很幸运。
吃完年夜饭,我和弟弟一起去楼上放烟花,美丽的烟花色彩鲜艳,给春节增添了一束光彩。
烟花声还在响,整个世界都是一片欢声笑语。
我爱春节,爱这个充满祥和的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2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到年末,人们便盼望着它的到来,因为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意味着"团圆"。
除夕夜,不管城市还是乡村,到处灯火通明,纵使窗外电闪雷鸣、刮风下雨,也掩饰不住人们的喜悦,那是团圆的喜悦。
除夕夜,鞭炮声不绝于耳,烟花如花朵般在天空绽放,人们争相走上大街或者从窗户中探出脑袋欣赏美丽的焰火,即使是幽深的古巷,地面也被鞭炮的残渣染得通红;家家户户的门上会张贴上崭新的春联,那是人们对新年的期盼。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正月初一,人们纷纷出去串门、互相拜年,向对方送去新年的祝福,这一天,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开始,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扫尘,从窗外望去,里面都是忙碌的身影,这是很欢乐的景象。
但是也有很多人,在春节时并不能合家团圆,他们或因为工作、或因为路途遥远,只能从手机上看到家人,从电视里看到春节的热闹景象,有的甚至连这些画面也看不到,只好独自黯然神伤。
时间流逝,从正月初二而初九而十四,春节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最终,定格在正月十五元宵节。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春节我知道的风俗作文春节(通用10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知道的风俗作文春节(通用10篇),欢迎大家分享。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春节1说到风俗,中国最有特色的应该就是春节了。
对古时候的农民来说正是农闲的时期,而且广大农民正可以庆贺一下三百六十多天的收成,歇一下这许多日日夜夜的辛苦,亲友们相互走动一下,老人们看着儿孙们的成长,孩子们向老人们尽一些孝敬的心意,邻里们其乐融融地聚一聚,确实是一个大好的时机。
“年”在古时候传说是一种凶猛的野兽,所以除夕夜有放鞭炮的习惯,目的就是赶走年。
“拜年”是个大礼,小孩子拜年还不白拜,大人总要给一点“压岁钱”的,或多或少,总得有这点意思。
这也算是个民俗传统。
剪窗花、贴福字门神也都是民俗习惯。
关于两个门神还有一个典故呢,据说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李世民老是梦见鬼魅呼叫作祟,日夜惊恐。
于是元帅秦琼与大将军尉迟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卫门于宫门两旁,果然无事。
然久而久之,太宗怕秦琼,尉迟恭二将日夜辛劳,便让宫中画匠绘制二将身穿铠甲的画像,挂在宫门两旁。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影响最大,至今长盛不衰。
这样的民间广泛流传故事其实很多有教育意义,像岳飞、戚继光等民族英雄的故事。
最后我想说现在很多民风习俗艺术都在消失,我们应该珍惜和抢救这些民族性的东西。
世界经济越来越走向了一体化,但风俗文化应该是多元的,各民族应该有自己的特色。
保护它们不只是为了记录一种文化形态,一种充满情感的美,更是为了见证与记载祖先赋予我们的民族精神。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春节2春节是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
”这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定照。
家乡的风俗-叙事作文550字家乡的风俗-叙事作文550字(精选30篇)要想写好作文,优秀的题材是少不了的,所以平常要多少读书,多看看作文,积累知识,才能写出好的作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乡的风俗-叙事作文55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乡的风俗-叙事作文550字篇1我出生在一个美丽的城市—泰州。
梅兰芳、施耐庵、郑板桥等名人都是泰州的,泰州的风俗有元宵节—吃元宵;春节—拜年;重阳节—登高等。
今天我来向你们重点介绍一下端午节赛龙舟。
在端午节这一天,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去溱湖看赛龙舟。
一路上我心里激动不已,想快点儿到达。
当我们到了溱湖的时候,那里已经是人山人海,湖边上挤满了人。
我们好不容易才挤进了人群,刚刚挤进去,我们就被眼前的这一幕给惊呆了,船员们在龙舟上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但最中间的那条龙舟最吸引人注目,龙舟头上戴了一个面具,所有成员与都带着面具,身上穿着统一的民族特色衣服,好像他们的实力都很强大,给人一种神秘感。
我和家人们紧盯着手表上的指针,因为还有一分钟比赛就要开始了。
不一会儿就到了倒计时环节,我们所有人听着倒计时的指令,心中也更加激动了。
“三……二……一……”比赛开始了。
带着面具的龙舟率先冲了出去,后面的队伍里看到一开始就落后了,划得更加用力了,鼓手打地也更用力了。
“咚……咚……咚……”大家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先恐后,异常激烈。
后面的龙舟鼓手甚至大叫起来:“加油!加油!”我也跟在后面大叫起来:“加油~加油~!”到了最后的冲刺时刻,选手们都更加用力地划桨,就在最后一刻,我心想戴面具的队伍必定是第一名了,可是在紧要关头,另一支队伍冲了线。
我们不禁为这一幕拍手叫好。
很快,这场激烈的比赛就结束了,一条条龙舟整整齐齐地退出赛道,我们也依依不舍地离去了。
这就是我们泰州端午节的习俗—赛龙舟。
家乡的风俗-叙事作文550字篇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在这可喜可贺的节日里,我们辞鼠迎牛,真是一派新气象呀!俗话说:“春节包饺子,不吃掉耳朵。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8篇)篇一:家乡春节风俗作文篇一世界各地都有自己本地的风俗,都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例如白族、蒙古族、傣族……我家乡的风俗也毫不逊色。
春节啦,家家户户都要吃美味的腊八粥和吃那鲜美的饺子。
腊八粥有许许多多的干果熬成的,就像呢璀璨的星空,豆、米、花生、核桃……那都是美丽星星,在汤汁这个美丽的“宇宙”中闪烁着。
当然,还要吃祭灶神,吃祭灶火烧。
祭灶神当然要用十八个祭灶火烧和一些菜,给灶神当上天路上当干粮吃。
祭完灶神,就要把这些食物瓜分。
春节了,串门可是少不了的啊,到了亲戚家,小的都给老的拜年,还能得压岁钱。
春节娱乐也少不了,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城市里也有人舞龙。
在美丽的夜晚看烟花,在繁华的城市看舞龙,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呀!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习惯,你记住了吗?篇二:家乡春节风俗作文篇二我的家乡在山东,每到春节,家里就显得格外忙碌而热闹!大年三十那天,是全家人最忙碌的一天。
因为从早晨起来,全家大小都在忙着做包饺子的准备。
最忙的要数妈妈,爸爸和姥姥了。
她们一个在忙着做饺子馅,一个在忙着和面,一个在准备盛饺子的家具。
只有她们三个准备就绪,其他人才可以大显身手。
一切准备就绪,姥姥一声令下:“包饺子了!”全家男女老少围坐在大圆桌周围。
开始动手包饺子了。
就连我这个小不点也忙的不亦乐乎,妈妈赶的每一个饺子皮都要经过我的手才能到达圆桌。
因为我是大家的运输兵。
所以我是不可缺少的一员。
大家都也夸我是他们的好帮手。
我听了心里美滋滋。
干的更卖力了。
下午,先早早的吃上一顿,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意思是来年人人都心想事成,再贴对联。
然后全家人就要放开肚皮大吃一顿年夜饭,寓意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平平安安。
吃过饺子后,大家开始看春节联欢晚会。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其他人都要守岁。
晚上,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
很多小孩在家里就嚷嚷着要和家长们一起出去放鞭炮,可是,我却不怎么喜欢。
因为,鞭炮的声音实在太大了,有时在家里都会令我胆战心惊。
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春节作文6篇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春节作文6篇中国传统文化春节作文篇1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很多很多的,它们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比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和春节。
最让我感兴趣的.节日就是春节了。
因为春节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吃年夜饭和守岁,关于春节的由来,还有一个小故事呢,现在就让我给大家讲讲吧!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叫年的野兽,专在年三十出来伤害人,于是人们便开始想办法把它除去,慢慢的,人们掌握了它的习性,发现它怕红、怕声音,便在年三十晚上点响爆竹,贴上红纸,年看见、听见这些,吓得撒腿就跑。
一年春节中,是我最高兴的时候,因为每到那时我就要和妈妈一起包饺子了,我先拿起一张面皮,用筷子挑一点馅儿,将它小心翼翼地包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个像耳朵似的饺子就包好了,就这样我包了十几个,啊!这一年的春节过得好开心呀!我喜欢过春节,也骄傲我是一个中国人。
中国传统文化春节作文篇2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一到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爆竹声声到处都是节日的喜庆。
说起春节,我想起了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头叫“年”的怪兽,它长得凶神恶煞,住在村庄旁的深海中,每到除夕,它就会上岸,去旁边的村庄吞食牲畜,还要伤人命,人们害怕得躲到了山上。
有一年,一个老翁出现在它们的面前,对他们说:“那个来捣乱的‘年’怕红色和响声。
”于是,村民们手忙脚乱地准备起来,把红色的春联贴在门上,然后,用竹子互相敲打发出声音,“年”就落慌而逃,从此以后,我们过年的除夕夜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我们每年的'大年初一走亲向友,从此,春节就流传到了现在,变得越来越隆重。
随着我们科技的发展,家家户户变得富裕,我们的春联变成贴图,还有挂着灯笼,竹子的敲打声变成了烟花爆竹。
随着“噼里啪啦”的烟花声音在空中绽放开来,像争奇斗艳的“仙女散花”,又像下烟花雨,有红、黄、紫。
天空被打扮得炫丽多彩,它们照到了人们的脸上,人们的脸被照得喜气洋洋,人们过年的习俗还有包团圆果,大扫除。
有关春节的民风民俗作⽂(精选36篇)有关春节的民风民俗作⽂(精选36篇) 在学习、⼯作乃⾄⽣活中,⼤家⼀定都接触过作⽂吧,作⽂是由⽂字组成,经过⼈的思想考虑,通过语⾔组织来表达⼀个主题意义的⽂体。
相信写作⽂是⼀个让许多⼈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编精⼼整篇),欢迎⼤家分享。
理的有关春节的民风民俗作⽂(精选36 按照⼴西的⽼规矩,春节差不多从农历⼗⼆⽉⼆⼗三⽇就开始了。
这天,是传统的⼩年,是灶神爷升天的⽇⼦。
⼈们杀鸡宰鹅祭拜灶神爷,企盼在新的⼀年⾥⾐⾷⽆忧。
腊⽉⼆⼗五左右,⼈们必须选出⼀天来把家⾥打扫得⼀尘不染。
此外,⼈们还要买菜,割⾁和准备年货。
除⼣,是春节的第⼀个⾼潮,鞭炮声⽇夜不绝,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的⾹味,街上飘着⼀股烟⽕和酒⾁的⾹味。
⼈们在门⼝贴上新的对联,屋⼦⾥贴满了各⾊的年画。
⼈们到了晚上还要吃团圆饭,在外边做事的⼈,必须要赶回来。
此外,⼤⼈们是要看《春节联欢晚会》的,⼩孩⼦们燃放烟花,真是快乐的时光。
正⽉初⼀,春节有⼀个⾼潮到了。
⼤街上的店铺不但不关门,还有许多⼩贩在⼤街两旁摆了摊,⼈们从四⾯⼋⽅赶来,三个⼀伙,五个⼀群,在⼤街上逛街,下棋,聊天。
⼩孩们牵着⼤⼈的⼿,购买玩具。
正⽉初⼆,⼈们开始互相拜年,互相道贺。
这天,是不可以说不吉利的话的。
元宵上市,春节最后⼀个⾼潮到了,这⼀天,⼤街上像是在办喜事,张灯结彩。
有条件的⼈家,还会在门⼝挂上两个⼤红灯笼。
还有猜谜踏歌的活动。
⼤街上也许会有舞龙的节⽬,⼤家要燃放完剩下的烟花爆⽵。
这天,⼈们是要吃元宵的。
过了元宵,春节差不多也就结束了。
天⽓回转,农民开始春耕,学⽣准备上学,⼈们有回到忙碌的⽣活去了。
春节的民风民俗作⽂篇2 我的家乡在浦城,这是个很⼩的县城,但仅管如此,浦城的⼈民⼀直崇尚着中华的传统民俗,这表⽰着⼤家对祖先的尊重。
那我就先从春节开始说起吧!除⼣之夜,家家3点多就开始吃年夜饭,“蛋卷”是必不可少的⼀道菜,它的颜⾊是⾦黄⾊的,象征着家家年年都繁荣,⼉⼥能够孝敬长辈。
有关描写风俗习惯的作文(通用16篇)有关描写风俗习惯的作文(通用16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描写风俗习惯的作文(通用1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风俗习惯的作文1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压岁钱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让它化凶为吉。
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导语】相信⼤家都知道,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悠久的传统节⽇,马上就要迎来⼜⼀年的春节。
《描写春节习俗的作⽂600字》是⽆忧考为⼤家准备的,希望对⼤家有帮助。
1.描写春节习俗的作⽂600字 春节是我国⼀个古⽼的传统节⽇,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个节⽇,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多样。
因为相传年兽怕红⾊,怕⽕光和怕响声,所以⼈们便有贴春联、放鞭炮、敲锣打⿎等习俗。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
在浙江的春节中,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
在农历腊⽉⼆⼗三⽇,传说这⽇是“灶王爷上天”之⽇,因此家家要祭灶神。
⼈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皇⼤帝⾯前美⾔⼏句,便会给家⾥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家平安。
因此,每年腊⽉⼆⼗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
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间善恶,⼀旦那家被告有恶⾏,⼤罪要减寿三百天,⼩罪要减寿⼀百天。
农历腊⽉⼆⼗四扫尘就是年终⼤扫除,北⽅称“扫房”,南⽅叫“掸尘”。
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
其⽤意是要把⼀切“穷运”、“晦⽓”统统扫出门。
除⼣是指每年农历腊⽉的最后⼀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初⼀)⾸尾相连。
过了⼗⼆点就是⼤了⼀岁。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是吃完年夜饭后,⼈⼈坐在桌旁不许⾛,等⼤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孙在在新的⼀年⾥学习长进,好好做⼈。
有的⼈家是⽗母在夜晚待⼦⼥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
这就是浙江的春节习俗。
2.描写春节习俗的作⽂600字 春节到了,在外背井离乡的游⼦,都赶回家与亲⼈团聚。
这是因为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过春节时,要家⼈团圆、吃汤圆、放鞭炮,所以在外打⼯的⼈都要赶回家过年。
说到春节,我就可以拍拍胸脯⾃豪⼀下了,因为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地⽅。
春节这个传统节⽇流传很⼴哦!所以春节就像是⼀个印在每⼀个中国⼈⾝上的、不能磨灭的烙印。
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通用15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通用1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回到老家,心里可高兴了,春节习俗总会让我吃惊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个了:吃年饭,看晚会,午夜放烟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妈等亲戚都欢聚一堂,外婆外公满脸喜悦,开心地忙碌着。
对,今天我们要吃年饭了!“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起,年饭做好了!当然,吃年饭总忘不了土地爷爷,敬几根香,摆几碗菜和一碗饭,求土地爷爷保佑,来年丰收。
接下来,便入席了。
吃罢年饭,大家都坐在炉子旁边聊天。
外公外婆这时候可就忙咯!吃年饭(也可以说是团圆饭),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儿,大家都会赶回来,和家人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刻。
吃年饭时,大家总有很多话要说,说工作,说家庭,等等。
吃年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只要家人都到齐了,想什么时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
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舅舅一个,小舅舅一个,外婆一个……大家都忙活完了,该坐下来休息休息了,于是,我们便团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
边看边聊,仿佛话总也说不完似的。
总算熬到12点了,午夜烟花快燃放了!“轰!”一个礼炮打响了,天空顿时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彩衣。
随着第一个礼炮的打响,各家不约而同地放出了各种款式的烟花,每一家的屋顶上都挂上了一个美丽的帽子。
放烟花的声音震耳欲聋,五彩的烟花使我眼花缭乱。
我和大舅妈跑到楼顶上观看烟花,我兴奋得直跳:“我这次苦熬到12点真是没白费,这真是太壮观了!”午夜放烟花,有可能是每个地方都有的习俗,有可能是我们家乡特有的一种习俗,但都一样,我见识到了,你们也听说了!这天,是初一,才刚起来,就听见门外一阵拜年声:“给您老拜年了啊!”“哎!来了来了,新年快乐!”“新年快乐!”这时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则正忙着招呼人。
春节家乡习俗作文有关春节家乡习俗作文10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家乡习俗作文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节家乡习俗作文篇1中国各地都有各自的过节习俗,而我的老家,位于xx省xx市xx 县,这里的春节与别的地方截然不同。
春节的前几天,是大人们最忙的时候,忙活这忙活那。
但是,我们小孩子最憧憬的时候,是爸爸妈妈买了许多好吃的,而我们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便急切地盼望着春节的到来。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卖糖瓜的,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必须大扫除一次,还得备足年货,可真照应了北京春节童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终于要正式过年了,什么是我们一家首要的任务呢?当然是祭灶、扫尘、贴春联、请门神挂年画啊!还有,拜年也是啊!每到一家,我都要说上一句吉祥话,如:“新年快乐”、“恭喜发财”……而爸爸妈妈则送上一份拜年时必备的礼品,亲戚朋友们则会拿出一个红包递给我,这是我最高兴的事了,于是心里盘算着这钱该怎么用,买些零食?或是文具?买点玩的也不错,谁知,一回家就被“无情”的妈妈给收了去,我只好无奈地把这些幻想的泡泡给吹灭了。
除夕那天晚上,也是我家最开心的时候。
全家人一齐吃完年夜饭,再看春节联欢晚会。
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看花灯、吃元宵、放花炮的习俗。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习俗。
春节家乡习俗作文篇2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春节习俗,春节的习俗有贴春联,包饺子、吃元宵、扭秧歌、舞龙灯、灯展、逛庙会等等。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贴上一幅大红春联,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大年三十晚上全家围在一起吃饺子,饺子里面还包邮硬币,谁吃到硬币饺子预示谁有好运。
说明文家乡的风俗作文说明文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6篇)说明文家乡的风俗作文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说明文家乡的风俗作文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说明文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6篇)】,供你选择借鉴。
说明文家乡的风俗作文篇1从小年开始就有了过年的氛围:吃水饺、扫尘、祭灶、贴春联……年前必不可少的就是买年货了,什么瓜子、花生、牛奶糖、花生糖、巧克力……一样都不能少,还买了新衣服、鞭炮……大年三十,每家每户的门上和窗户上都贴上了“福”字和对联,我问爸爸:““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呢?”爸爸回答说:“就是‘福’到了的意思啊。
”房梁上挂了大红灯笼,一切都是红红火火的。
屋外,爆竹声声脆响,烟花五彩缤纷;屋内,灯火明亮闪烁,全家喜气洋洋。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水饺,看着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全家喜气洋洋,是多么的和和睦睦啊!新年的钟声敲响了,但瞌睡虫早已把我带入了梦乡。
大年初一,是拜年的时候,但这天是不能去姥姥家的。
长辈在家接客,晚辈出去拜年。
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
正月十五,大街上张灯结彩,远远望去,就是一片“火海”。
元宵节必要的就是吃元宵了,芝麻的、花生的、五仁的,都是最传统的味道。
过完十五,这个年就算过完了,新年在忙碌中到来,也在忙碌中离去。
说明文家乡的风俗作文篇2快要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忙得热火朝天,买菜、烧饭、贴春联、挂灯笼……空气中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
我的家乡有个风俗,一过年,每家每户都要炸鱼丸,弄得满屋子鱼香。
这不,我妈正在厨房炸鱼丸呢!刚进厨房,就见妈妈手握一把锃亮的菜刀,正在给一条大草鱼剔骨。
剔完过后,就开始备馅料了。
妈妈把嫩滑滑的鱼肉倒入一口大盆,然后再往盆里掺点猪肉、豆腐和红薯淀粉,妈妈说这样鱼丸更有嚼劲,味道更别具风味。
接着把大盆放在一旁,来准备调料。
把大蒜和生姜榨成汁,倒入大盆。
然后陆续加入盐,酱油,生抽,老抽等来调味。
备好馅料、调料,接下来要搅拌了。
春节家乡习俗六篇春节家乡风俗作文篇1在我的家乡,进入腊月,就等于来到了春节,腊月初八,要喝用糯米、五谷、蜜枣等,熬成的黏糊糊的八宝粥,预示着一年的好收成。
腊月的二十三,是传统的祭灶,据说那一天,是灶王爷和灶王奶奶,上天拜玉帝的日子,上天向玉帝汇报的日子,去报告人间人民的生活,所以要拜祭灶王爷,还要吃灶糖,灶糖香脆可口,眼预示着全家人粘合到一起,甜甜美蜜,之后,就陆间续须的备年货了。
腊月二十四,是全面清扫的日子,全家人出动,把家里一年来积累的灰尘清理得干洁净净,迎接新春的到来。
腊月二十五,我们要磨一块大大的豆腐。
腊月二十六,家乡人都会杀一头肥嘟嘟的胖猪猪。
腊月二十七,我们会杀几只香香的柴鸡。
腊月二十八日,我们会把新桃换旧符。
贴上喜庆的新春对联。
腊月二十九日,我、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会中各式各样的花馒头,还会炸好多好多好多的鱼、丸子、虾。
腊月三十日,是一年的最终一天,被记作除夕,今日我们洗菜、剁馅、包饺子,到了晚上,会祭祖、吃饺子、放鞭炮,我还会收到许多许多的压岁钱。
正月初一,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我们会穿上美丽的新衣服,拿着各式各样的糖果,零食到亲戚伴侣家拜年,这些天家乡的鞭炮声连续不断,晚上会点许多许多的烟花。
正月十五,是小伴侣最喜爱的日子,除了吃饺子和元宵外,老爷会扎许多许多的花灯笼,村里处处也都是挂满搭满了灯笼,从初一到十五间,每天晚上都会舞龙舞狮,锣鼓声振天,喧闹异样,小伴侣笑着、闹着、喊着,挑着灯笼,追赶着……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风俗了!春节家乡风俗作文篇2我的家乡在河南的北部,我的家乡过春节是很喧闹的。
一进入腊月,大人们就开头预备年货了,陆间续续的买回来许多的东西。
到了腊月二十八,奶奶和妈妈忙着包包子、做花糕,我也抓紧帮助,虽然整的满身都是面粉,但是我还是很兴奋。
爸爸则要擦窗户清扫全家的卫生。
然后爷爷和爸爸贴春联,我也跟着指指教点的。
到了年三十,伯父、伯母和哥哥也来了,全家人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看春节晚会,到很晚才睡觉。
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600字(通用85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600字(通用8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篇1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多民族花。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每个地区也有自己的生活习俗。
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按照我们这里的规矩,春节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在腊八这天,家家都要吃面条、祭灶,祭灶的时候还要用我们俗称的“灶糖”,这是用长方形状的糖,又甜又黏,外面裹着一层香香的芝麻,大人小孩都爱吃。
过了腊八,就是腊月二十三,就是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家家过年用的东西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夜晚,各个电视台都会播出跨年联欢晚会。
除夕,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怪兽叫年,每到这一天的半夜十二点,年就会出来捣乱,人们害怕极了。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发现了年特别怕红色和响声。
于是,每逢这个时候,家家就会放鞭炮吓唬年。
终于,年被打倒了,人们就把这一天称作除夕。
在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寓意来年家人都会团团圆圆。
这一夜,我们是要吃饺子的。
我们还会在饺子里放一枚硬币,大人吃到它,来年就会财源滚滚;小孩吃了它,来年就会聪明机智;老人吃了它,来年就会健康长寿。
家人边吃团圆饭,边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在一起说说笑笑,谈谈在这一年里碰到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另外,大人还要给小孩压岁钱。
到了十二点,鞭炮响起来了,春节终于到了,春节这几天,是不准用刀的。
春节的风俗作文春节的风俗作文(精选3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节的风俗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
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
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
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
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
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
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
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
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
拜年时,大家都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话。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要向长辈讲好话,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盛放飞帖之用。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一)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的节日,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大年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在这时候,春节就开始了。
大街上分外热闹,卖对联的,卖年糕的,卖干果的小贩们全都出来了,整个世界都变得喜气洋洋。
马路两旁的路灯上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给这本来就喜气洋洋的世界又增添了一丝喜庆,一丝生机。
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齐上阵,一起打扫家里,让家变得干干净净、焕然一新。
爸爸很勇敢,担任了擦玻璃的重任,他拿一块抹布,先在窗户里边擦,然后再爬到窗户外的防盗窗上,站在防盗窗上,擦外玻璃。
我则担任递工具、扔垃圾等很轻松的活儿。
就这样,不过两天,家里就会整整齐齐了。
七天转眼间就过去了,除夕在越来越热闹的气氛中来临了。
这一天,我高高兴兴地起床,兴奋地穿上过年的新衣,然后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吃过春节的第一顿饺子,爷爷制作的肉馅香甜可口,奶奶擀的饺子皮儿又白又薄,再加上爸爸妈妈一流的包饺子技术,煮好的饺子,很好吃,我一次就能吃15个。
中午,炸带鱼,炸茄夹、藕盒、豌豆荚……下午,我和爸爸一起贴对联,贴福字。
晚上,爷爷就会烤猪蹄儿,烤出的猪蹄儿色香味俱全,一点儿也不腻,很美味。
晚上吃完饭,我们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看春晚,一边包饺子,为第二天早上的“饺子宴”做准备。
春晚的一个个小品让我们哈哈大笑,一首首动听的歌曲让我们陶醉在其中,一个个舞蹈让我们着迷……晚上十二点的钟声敲响,鞭炮声四处响起,往窗外望,原本漆黑的夜晚被燃烧的鞭炮照得很明亮。
我和爸爸也会来到楼下,放鞭炮,很有趣。
大年初一随着凌晨十二点的钟声来到了。
早上起来,又是一顿美味的饺子,上午,爷爷奶奶出去串门,走亲访友,我则在家玩耍,什么小提琴、作业、书,全都被我抛在了一边。
中午,一顿丰盛的午餐端上了桌,鱼、虾、肉、菜,应有尽有,让我大饱口福。
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表哥家串门,看姥姥。
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去散步,去放花炮。
接下来,大年初二,初三,初四……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
这一天,刚刚冷淡下来的气氛又热闹起来。
无论走到哪,都能看到红红的灯笼。
这天上午,我们一起去看社火表演,什么扭秧歌、舞龙、舞狮子……都演得很精彩。
元宵节,家家户户自然都要吃元宵,所以超市里的元宵卖得很快。
晚上,圆圆的元宵端上了桌,尝一口,黏黏的皮,甜甜的馅儿,真好吃。
晚上,我们去看漂亮灯展,一盏盏美丽的花灯让我们看得眼花缭乱。
元宵节过去,到了正月十八的光景,过年的红火、喜庆与热闹慢慢地消失,大人们都要上班,小学生们也都开学了,一切又平静了下
来。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二)
我的家乡的春节习俗有很多很多,有大扫除、购年货、包饺子、拜年等等简直数不胜数。
我和爸爸也按照习俗去购年货。
大街小巷里,买年货的人们数不胜数。
小摊上,小店里的东西琳琅满目。
摆满了鲜艳的衣服、有好吃的食品、以及各种各样的烟花爆竹。
真是让我大饱眼福。
我和爸爸又开始了疯狂大抢购,各种各样的东西被我们一扫而光,鞭炮、衣服、食品装了满满一大袋子。
我的家乡最少不了的一项习俗当然是包饺子了。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
我们家当然也是不例外的啦!
除夕之夜,我和爸爸妈妈就开始包饺子啦!包饺子还需要技巧呢!我负责擀皮,我这里擀擀,那里擀擀,简直就是四不像。
妈妈给我做了示范,包饺子应该均匀的擀,让它在擀面杖上转起来,这样就可以擀的圆圆的了。
我按照妈妈的办法,怎么也不能把这个“淘气鬼”制服,还是擀的乱七八糟。
不过经过我九九八十一次的艰苦训练,我终于把这个淘气鬼给制服了。
我们这里包饺子还要包里面钱呢!只要谁吃着带钱的饺子,就代表着他在这一年中平安无事,运气很好。
谁要是吃的最多,谁就是一家之主。
我们家也包了好几个钱呢!我和爸爸妈妈都想吃到钱。
我为了得到拿到那几个硬币,于是抢了很多的饺子。
嘿嘿!我们家里的钱竟然被我吃到了三个,把我的牙都快咯坏了!
吃过饺子之后,我们当然还要放鞭炮,放鞭炮可是我们男生最喜欢干的事情。
我们拿起一个大烟花,迅速点燃。
顿时,天空中出现了五彩的烟花,美丽极了。
我们这的春节习俗最重要的就是拜年了。
每逢过新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回老家给爷爷奶奶磕头,给他们拜一个年,说一些祝福的话语。
然后长辈们就会给我们一些压岁钱,发一个红包。
然后再与亲戚们一起吃一顿团圆饭。
表达互相之间的感情。
我们家乡的春节习俗就是这样的,怎么样!你们的呢?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三)
看了老舍先生的《北京春节》之后,也想一展我们家乡春节的风采,快来瞧瞧吧!
腊梅花的香气充满了整个小区,我就喜欢这梅花香,不为别的,只为腊梅一开就要过年了!这花香也算年味儿吧。
随着浓浓的年味儿,我们迎来了春节的前奏;;腊八。
腊八一大早妈妈就起来忙,原来是熬腊八粥,什么红豆、绿豆、黑豆……什么花生、枣子、葡萄干……什么大米、小米、黑米通通放进去,不一会儿便有了香味儿,这浓浓的粥香也是一种“年味儿”。
过了腊八,我就开始盼二十三过小年儿了,这天是大年的“彩排”,这天过的好,大年也就更好。
这天是要祭灶神的,还得用麦芽糖祭灶神,据说因为麦芽糖黏,黏住灶神的嘴不让他说坏事,也有的说,因为麦芽糖是甜的,可以让灶神的嘴巴甜,只言好事。
二十七这天我们全家大扫除,好表现出新年新气象,上午我们把
床单、()窗帘、台布……全部洗干净。
把地扫一遍,拖一遍再擦一遍。
二十九这天早上要去买年货、对联。
一到商店,那真是人山人海,擦肩接踵,衣服都快被挤掉了。
回来要把窗花、对联全部贴上。
下午还要炖肉,包饺子。
包饺子时还要包三、四个“钱饺子”,谁吃到的多,谁在新的一年交到的好运就多。
大年初一,早上早早的就要起来拜年,拿压岁钱。
小孩们最喜欢过年,尤其是初一、二,因为有压岁钱拿嘛!但可不是白拿,还要叩头如捣蒜。
十五元宵节,要吃元宵,看花灯,上午还要看表演,好不热闹!
春节到十五差不多就告一段落了。
怎么样,我家乡的春节不错吧!
我的家乡作文家乡的春节家乡春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