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起始教学思维建构 高中化学实验思维导图
- 格式:doc
- 大小:16.74 KB
- 文档页数:5
高中化学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混合物:溶液、胶体、悬浊液2. 原子结构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电子云、能级3. 元素周期表周期律:周期、族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原子序数、电子排布第二章:化学键与化学反应1. 化学键离子键:离子化合物共价键:共价化合物金属键:金属单质2. 化学反应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平衡、反应物、物第三章:溶液与胶体1. 溶液溶质、溶剂溶液的浓度:摩尔浓度、质量浓度、体积浓度2. 胶体胶体粒子:分散相、分散介质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第四章:酸碱反应与盐类1. 酸碱反应酸、碱的定义中和反应:酸碱反应、盐和水2. 盐类盐的分类: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盐的水解:酸碱盐、盐的水解平衡第五章: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2. 电化学原电池:电极反应、电池反应电解质:电解质溶液、电解反应第六章: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烃类:烷烃、烯烃、炔烃含氧有机物:醇、酚、醚、醛、酮、羧酸、酯2. 有机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重排反应第七章:化学实验1. 实验基本操作仪器使用、实验步骤、数据处理2. 化学实验安全实验室安全规范、急救措施第八章:化学计算1. 化学计量学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物质的量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反应速率方程、速率常数、化学平衡常数第九章:环境化学1.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2. 环境保护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第十章:化学与生活1.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食品、药品、化妆品、材料2. 化学与社会化学在工业、农业、医疗、能源等领域的应用第十一章:物质的量与物质的量浓度1.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定义:摩尔物质的量的计算: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2. 摩尔体积摩尔体积的定义:摩尔体积摩尔体积的计算:气体摩尔体积、液体摩尔体积、固体摩尔体积第十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速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催化剂、表面积2.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定义: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建立:平衡常数、平衡反应物和物的浓度第十三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剂、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单一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合成反应、分解反应2. 电化学电化学的定义:电流、电极电化学反应:原电池、电解池第十四章: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烃类:烷烃、烯烃、炔烃含氧有机物:醇、酚、醚、醛、酮、羧酸、酯2. 有机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重排反应第十五章:化学实验1. 实验基本操作仪器使用、实验步骤、数据处理2. 化学实验安全实验室安全规范、急救措施第十六章:化学计算1. 化学计量学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物质的量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反应速率方程、速率常数、化学平衡常数第十七章:环境化学1.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2. 环境保护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第十八章:化学与生活1.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食品、药品、化妆品、材料2. 化学与社会化学在工业、农业、医疗、能源等领域的应用第十九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混合物:溶液、胶体、悬浊液2. 原子结构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电子云、能级3. 元素周期表周期律:周期、族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原子序数、电子排布第二十章:化学键与化学反应1. 化学键离子键:离子化合物共价键:共价化合物金属键:金属单质2. 化学反应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平衡、反应物、物第二十一章:溶液与胶体1. 溶液溶质、溶剂溶液的浓度:摩尔浓度、质量浓度、体积浓度2. 胶体胶体粒子:分散相、分散介质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第二十二章:酸碱反应与盐类1. 酸碱反应酸、碱的定义中和反应:酸碱反应、盐和水2. 盐类盐的分类: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盐的水解:酸碱盐、盐的水解平衡第二十三章: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2. 电化学原电池:电极反应、电池反应电解质:电解质溶液、电解反应第二十四章: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烃类:烷烃、烯烃、炔烃含氧有机物:醇、酚、醚、醛、酮、羧酸、酯2. 有机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重排反应第二十五章:化学实验1. 实验基本操作仪器使用、实验步骤、数据处理2. 化学实验安全实验室安全规范、急救措施第二十六章:化学计算1. 化学计量学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物质的量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反应速率方程、速率常数、化学平衡常数第二十七章:环境化学1.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2. 环境保护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第二十八章:化学与生活1.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食品、药品、化妆品、材料2. 化学与社会化学在工业、农业、医疗、能源等领域的应用。
2020-2-269:09:5【老师】俸・KH 高中化経套思“.版).pdf (18.11MB )髙中化学全套思谁导图(高清版),pdf}来目群文件打开打开文骸 转发三1【老师】俸自己没有思维导图的可以借鉴。
1 /43高中化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取用固体取用液体防火与灭火常见危险与安全措施了解实验安全常识及意外事故处理方法学法指导操作的先后顺序 操作的注意事项 操作的目的 适用范围化学与人类健康 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萬 实验安全化学与环境保护分离溶于溶液中的固体溶质适用范围1 .蒸发过程不断搅拌I 注意事项蒸发是否易潮解.物质的提纯是将混合物中的少 量杂质除去而得到纯净物质将物质的分 萬与提纯混淆吸取少量液体用滴管 (专用,垂直悬滴,不倒置)实验基本操作物质分离提 纯必须遵循注意防火、防爆炸、防倒吸不増、不减、易分离、易复原2.当大量固体析岀时,停止加热,余热蒸干知识 梳理 化学实解通过动手实验,熟练掌握常用化学 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 较多液体用倾倒法 (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抓住物质的特性寻找突破口物质检验和实验综合题块状固体用锻子 粉末状用药匙中及故取用药 品的仪器的意的热覗分离 仪器热源,温度可达400 - 500 r酒劈/龜精不超过2/3,不少于1/4,用外 / 5,不对火,不吹灯,先灭后添酒精喷灯温度可达I 000 X ) 水浴漏斗loop 以下 普通漏斗长颈漏斗分液 漏斗主要 用途萃取,分液, 反应加液体用器常仪冷凝管 洗气瓶于燥管注意事项用前先检査是否漏液, 分液时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岀,下层液体从下层放出,放液时应打开分液漏斗上玻璃塞或将塞 上的凹槽对准上口小孔。
使漏斗内外大气压相等反应器1 是否易被氧化 是否易燃、易爆 是否易与空W 中某些成分作用 是否易挥发、,1 尹华 是否具有毒性、 腐蚀度便于取用 防止变质 防独、防爆等 细口瓶、产口瓶、 通瓶 塑料瓶、赢r 笑是器等剂质试性则原仪器据依学剂保化试的存密封:水封、 油封、蜡封方式/开放式存放阴凉、避光处(干燥器中存放利用沸点不同,除去难挥发和不挥发的杂质适用范围1.蒸憎烧瓶加热要垫石棉网,温度、 计的水银球与支管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注意事项2.冷水是下口进,上口出3.要加碎瓷片,防暴沸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差别较大的溶质适用范围1 .溶液总量不超过漏斗容积的3/4 2.把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分层注意事项蒸饌分液3.打开塞子,先从下口放出下层 液体,再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其他基本 操作计量仪器玻璃仪器的洗涤药品的取用药品的保存 装置气密性检验溶液的配勉气体的收集和体积的测量量筒试管、柑垠、隔网可加热或液浴烧杯、烧瓶、 蒸憎烧瓶、锥形瓶 乂_不能加热集气瓶、试剂瓶、滴瓶、 启普发生器主要用途粗略量取液体,精度0.1 mL刻度由下而上增大,无0刻度线, 读数平视。
高中化学起始教学思维建构高中化学实验思维导图
中学化学教学,高一阶段非常重要,它不仅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有拓宽视野、转换观念、高层探索的作用。
对于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尤为重要。
如何能够面对课标的要求,研究新教材,探讨新教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抽象思维的能力,是—个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
一、培养兴趣。
激发欲望
初中阶段知识相对零散,缺乏系统性,学生常常习惯于记忆,缺乏对知识与加工的能力。
而高中化学教学是在学生对初中知识了解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教学。
教材的第一章是实验学化学;第二章是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这两章是对初中化学内容进一步梳理、充实与提升。
同时也强调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导人高中知识的同时,一定把初高中的化学知识衔接工作做好。
高一的学生刚刚起步,一味地提高难度不仅违背教学规律,而且可能会使学生一开始就遭受“挫折”,不利于信心的树立。
对于高一新生来说,他们有着强烈的探索心、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化学学科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
造福人类的动机,就可激发学习的潜能,产生钻研的欲望。
教师可以通过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钠与水反应、镁条燃烧、
喷泉实验、爆炸实验、趣味实验(指纹检查、吹气生火)等,完全可以用来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产生巨大的动力。
二、探求规律。
温故知新
高一又是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基础。
其中“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石,它是联系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之间的纽带。
由于概念抽象,公式较多,在讲解的时候,要多利用一些比喻性的描述和直观性的教具,尽量化“抽象”为“形象”,变“微观”为“直观”。
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摩尔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或一摩尔物质的质量等,通过归纳列表的方式比较,可强化其联系与区别,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再如,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有很多,一一背诵太费事,而且死记硬背不理解,也就不会应用,更谈不上灵活娴熟的应用。
实际上,只要记住掌握变型的方法及特点,借助其他的关系式,根据已知条件推导就能达到灵活使用的目的。
在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中,先通过回忆初中原子结构的知识,再结合碱金属和卤素两族元素的结构、性质、特点,从中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掌握特点,循序渐进
如何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怎样使学生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教学时,下述两种方法不妨一试:一是先要求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再小结归纳,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组织训练,一步一个台阶,循序渐进。
二是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一定要精选习题。
先将课本上的基础题做到人人都能完成,然后适当加宽,布置针对性较强的练习作业,切忌一步到位,更不能一下拔高标准,以免造成高一新生对知识的怯惧、困惑感。
从而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刚学氧化还原方程式,马上就教配平,就是不可取的。
教材为了分散难点。
将此项新知识点放在后面学习。
如果盲目提前教学,可练习的方程式又太少。
学生不一定能掌握得了,这也是新教材改革的特点之一。
’
四、主动参与。
勇于创新
课堂讨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教师可将新课的内容归纳为几个专题让学生预习,课堂上让学生围绕讨论题发表意见,寻求新知识。
这样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激发学生去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去主动参与、思考问题、探索新知识,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比如,对于氯气性质的认识,让学生自己认识点燃铜、铁、钠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并检验生成物。
以
使学生懂得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掌握有毒气体参与实验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知道实验是探寻真理的唯一方法。
同时,在教学中,不能只讲知识的结论,只强调知识的正确性、权威性,而忽视人们如何发现和创造知识的艰难探索过程,这样反而会导致学生对知识产生神秘感,觉得自己与知识的发现创造无缘,只需服从权威。
长此以往就会挫伤学生积极创造的信心,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此,要多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和个性,采用与众不同的学习方式,包括教师自己没想到或未采用的方法。
同时要培养学生质疑精神,树立敢为天下先的思想,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五、课外拓宽。
增强素质
化学课外活动因其有较强的趣味性、自主性、灵活性、实践性等特点,因而最能吸引众多化学爱好者,使其有实现创新欲望的实践机会,有利于发现和培养化学人才。
教师应加强指导学生阅读,拓宽知识面,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化学科普读物、化学史、化学家传记等,或观看录像、电影等,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引导其适当多看一些化学书籍,再组织学生撰写化学小论文,举办讲座,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化学素质。
这是拓宽视野、陶冶性情、锻炼和铸就新的化学人才的有效途径。
六、关注起始。
探究学法
1.学会如何预习——提高自学能力
2.学会如何听课—一提高学习效率
3.学会如何审题——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把握住教材的特点,又要善于利用教材的内容。
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
以使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怀信心地向化学的新领域迈进。
作者简介:李相林,1964年7月生,男,陕西咸阳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
(陕西省旬邑县太村镇赤道中学)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