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 格式:doc
- 大小:771.63 KB
- 文档页数:5
第七章力【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注意(1)有力作用时,必然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2)力的作用方式,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例如:磁铁吸引铁块。
2.单位:牛顿(N)3.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4.作用效果:(1)使物体发生形变;(2)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注意运动状态指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
6.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1)构造:主要由弹簧、指针和刻度板组成。
(2)工作原理: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
(3)正确使用:①测量前要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若有偏差,必须校零;②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测量力时,被测力的大小应在测量范围之内;③在测量过程中,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二)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接触要发生形变。
3.大小:与物体的弹性强弱和形变量的大小有关。
4.方向:跟受力物体的形变方向一致。
5.常见弹力:压力、拉力、支持力等。
(三)重力1.定义: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
但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不等于地球对它的引力。
2.施力物体:地球3.大小: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可用G= mg来求。
4.方向:竖直向下。
5.作用点:重心第八章运动和力(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二)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2.决定大小的因素:质量。
注意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运动状态、是否受外力无关,惯性只与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3.惯性现象解释步骤。
(三)二力平衡1.定义: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或二力平衡。
物理的概念定义思想方法物理是一门基础科学,研究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的学科之一,涉及到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从微观的原子和分子到宏观的天体和宇宙。
在物理学中,概念的定义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准确的定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建立起科学的框架和体系。
以下是几个物理中常见概念的定义以及思想方法的探讨。
1. 质量: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属性,描述了物体的惯性和引力性质。
在经典物理学中,质量被定义为物体所具有的惯性量度。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质量也与物体的能量密切相关。
质量的思想方法是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并将其与标准质量进行比较。
2. 长度:长度是描述物体的尺寸和空间位置的属性。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测量长度的思想方法是使用测量仪器如尺子、卷尺等来进行精确测量。
3. 时间:时间是描述事件发生顺序和持续时间的属性。
在物理学中,时间通常被定义为物体运动的推移度量。
时间的思想方法是使用时钟或其他时间测量装置来测量事件发生的顺序和持续时间。
4. 力:力是描述物体受力或施加力的属性。
根据牛顿定律,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的定义可以通过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来描述。
思想方法是通过测量物体的运动变化来确定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5. 能量:能量是物体所具有的做功的能力。
它是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概念。
能量可以存在于不同的形式,如动能、势能、热能等。
能量的思想方法是通过观察物体在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换来研究能量守恒定律。
在物理学中,概念定义的准确性对于科学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明确概念的含义,我们能够建立起精确的理论框架和进行准确的实验观测。
同时,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强调实证和实验证据的重要性,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理论,进一步推进科学的发展。
总结起来,物理学的概念定义和思想方法是物理学研究的基石。
通过精确定义概念和运用合适的思想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揭示自然界的规律,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物理的定义物理学是一门学科,它研究物体、能量和空间之间的关系。
它一般是指对物质和能量的描述和研究,其研究对象有大小和形状。
物理学在科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它能揭示自然规律,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
物理还可以描述和研究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的规律,它始于古希腊哲学家及其弟子们建立的物理学理论。
它发展到现今,主要涉及力学、热力学、普朗克动力学、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等方面。
每一种物理理论都是由一系列运算方法和实验结果精心构建而成的, 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准确的物理定律,这些物理定律能够解释和预测宇宙中的物质运动状态。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拥有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定律和理论,它们称为物理的定律。
这些定律比如牛顿的三大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普朗克动力学定律,量子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电磁学定律,都是物理定律中最重要的几个。
这些定律为物理学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思想、原理、方法和实验,这些思想、原理、方法和实验为人们对大自然的描述、研究、论证和理解提供了依据。
基于这些定律和理论,物理学家不仅能够研究物质的性质和运动规律,而且也能够探索宇宙中存在的物质事件及其规律性,从而扩展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物理学也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它是对物质和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进行系统性研究、观察、描述和解释的一门学科。
物理学家会利用其实验结果,探索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系和变化的规律,并建立起物质的运动规律和能量转化规律,它们构成了物理学的总体世界观和宇宙观,是物理学的最基本的定义。
物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也因此被称为“基础科学”,其原理在技术、工程、医学、电子信息以及其他交叉学科领域中都有着重要应用,如它可以帮助我们探究和解决现代社会各种工业、技术、经济、军事、医疗方面的问题。
综上所述,物理学可以定义为一门实验性科学,通过揭示自然规律,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揭示的物质运动规律、能量转化规律等,能够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宇宙的构成和运行规律,并运用这些研究成果解决实际问题。
八年级物理什么是物理八年级物理:什么是物理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基本规律和物质运动、变化的学科。
它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在物理学的领域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宇宙中微小的粒子如何相互作用,探索万物的本质和宏观宇宙的运行规律。
一、物理的定义及研究范围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广泛研究物质、能量及其相互关系。
它探究了物质的基本粒子、力的作用、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等方面的问题。
物理学可以分为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两个大的研究领域。
经典物理学是以牛顿力学、热学、电磁学为主要内容,研究常规尺度上的物质和能量的运动规律。
而现代物理学则研究原子、分子、光、电磁波等微观尺度上的现象和规律。
现代物理学包括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领域。
二、物理的研究方法物理学通过五个基本步骤来研究自然界中的现象和规律。
1. 观察和记录:物理学家通过观察和记录自然现象,收集实验数据。
他们用精确的测量工具和仪器来记录实验结果,以准确描述和分析事物的运动和行为。
2. 建立假设:在观察数据的基础上,物理学家提出假设。
这些假设可能是关于特定现象的解释,或者预测某个实验结果。
这些假设基于已有的理论和知识。
3. 实验验证:物理学家采用实验方法来验证假设的正确性。
他们设计实验并收集数据,以检验假设是否能够解释实验结果。
通过多次实验和数据分析,可以确定一个假设的可靠性。
4. 数学建模:物理学往往使用数学来描述和解释自然现象。
借助数学模型,我们可以推导出物理定律和规律,并进行预测。
通过数学模型,我们可以定量地描述和预测物理现象。
5. 理论构建:基于实验结果和数学模型,物理学家提出理论,构建解释自然现象和定律的体系。
这些理论能够为物理学家提供对新现象和规律的解释,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三、物理的重要性和应用物理学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下是物理学的一些重要应用:1. 技术发展:物理学为许多重大技术突破提供了理论基础。
物理九年级知识点
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化和作用的科学。
在九年级物理中,学生们将学习一些基础的物理知识和概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理九年级知识点:
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包括力、质量和加速度等概念。
在九年级物理中,学生将学习牛顿第一、第二和第三定律,以及重力和摩擦力等力学概念。
热学:热学是物理学的另一个分支,研究热量和温度。
在九年级物理中,学生将学习热的传递和热量的计量,以及温度和热能的关系。
电学:电学是物理学的另一个分支,研究电子和电力。
在九年级物理中,学生将学习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和电路等概念。
光学:光学是物理学的另一个分支,研究光和光的传播。
在九年级物理中,学生将学习光的反射、折射、色散和成像等概念。
声学:声学是物理学的另一个分支,研究声音和声波。
在九年级物理中,学生将学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反射等概念。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的一些基础知识点,这门学科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
过实验来理解和掌握。
因此,学生们需要积极参与实验,在实践中巩固和加深对物理的理解。
150个物理现象与原理1水中筷子变短光的折射
2水中有树的倒影光的反射
3路面上有油膜,呈彩虹色光的干涉
4凸透镜可以点火凸透镜聚光作用
5大树底下有光斑小孔成像
6路面上有人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
7日食月食光的直线传播
8雨后出现彩虹光的色散
9人看到日出比实际要早光的折射
10汽车挡风玻璃要倾斜一定角度光的反射
11汽车驶过,听到声音的频率逐渐变小开普勒效应
12障碍物阻挡不了声音的传播声波的衍射
13用电热丝加热电流的热效应
14用微波炉加热波具有能量
15冬天湖面结冰,冰面下没有结冰水的反常膨胀
16被水蒸汽烫伤比被水烫伤更严重液化放热
17摩擦过的橡胶棒可以吸引小物体摩擦起电
18正负电荷互相吸引库仑定律
19通电导线周围的磁针发生偏转电流的磁效应
20指南针指南地球是个大磁体
21发电机的线圈转东产生电流电磁感应
22打雷乌云带电放电
23听铁轨可以更早判断火车来了声音在铁中传得比在空气中快24宇宙中对话需要无线对讲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25太阳光能传到地球光传播不需要介质
26你推墙,感觉墙推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7大卡车爬坡时要减速功率一定时,速度和牵引力成反比
28吸盘可以紧紧地吸在墙上大气压强
29用针扎手痛受力一定时压强和表面积成反比
30船可以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排开水受的重。
(1)夏天从冰箱里那出的啤酒瓶出“汗”: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瓶子上。
(2)冬天窗户上结冰花:水蒸气凝华。
(3)早上睡醒觉看见大雾: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现象。
(4)冬天被冻住的衣服会变干:冰的升华。
(5)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水的沸点不同:大气压的差异。
(6)水只能把饺子煮成白色的,而油能把饺子炸成黄色的: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7)海市蜃楼现象:光由于遇到不均匀大气而发生了偏折。
(8)小孔成倒立的像:光的直线传播。
(9)平面镜能成像:光的反射。
(10)伸入水的筷子弯曲了:光斜射入另一介质而发生了折射现象。
(11)太阳光被三棱镜折射后成为七种颜色:光的色散。
(12)日食现象:光的直线传播。
(13)月球上没有声音:声音传播是需要介质的。
(14)凸透镜能成像:光的折射。
(15)月球上没有声音:声音传播是需要介质的。
(16)先看到闪电,后看到雷:光在地球上比声音在地球上的传播速度快的多。
(17)我们能用普通杆秤测量物体重量:杠杆原理(18)用吸管“喝”汽水:大气压的挤压(19)将菜放在锅里炒能熟:热传导现象(20)人和车能在地面行走:物体之间的摩擦力(21)人体肌肉运动:杠杆原理(22)做饭时,厨房有很多“白气”——先是水汽化产生的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遇冷又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23)锅铲、手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炳都是木头或塑料——木头、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饪过程中不烫手。
(24)汽车急刹车(减速)时:1、司机踩刹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乘客会向车行方向倾倒——惯性。
3、司机用较小的力就能刹住车——杠杆原理。
(25)钢笔吸取墨水是利用大气压,吸墨水时先用力挤压笔囊,排除里面得空气,然后将笔尖放入墨水中,放开手,大气压就将墨水压入笔囊。
(26)飞机为什么能够飞上天?因为机翼受到向上的升力。
飞机飞行时机翼周围空气的流线分布是指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机翼上方的流线密,流速大,下方的流线疏,流速小。
物理常识大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物理常识大全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ρgh6、浮力:(1)、F浮=F’-F (压力差)(2)、F浮=G-F (视重力)(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8、理想斜面:F/G=h/L9、理想滑轮:F=G/n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12、功率:P=W/t=FV13、功的原理:W手=W机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η=W有/W总16、滑轮组效率:(1)、η=G/ nF(竖直方向)(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 / nF (水平方向)【热学部分】1、吸热:Q吸=Cm(t-t0)=CmΔt2、放热:Q放=Cm(t0-t)=CmΔt3、热值:q=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4)、U1/U2=R1/R2 (分压公式)(5)、P1/P2=R1/R2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7定值电阻:这个不好误人子弟果断删了8电功:(1)、W=UIt=Pt=UQ (普适公式)(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1)、P=W/t=UI (普适公式)(2)、P=I2R=U2/R (纯电阻公式)【常用物理量】1、光速:C=3×108m/s (真空中)2、声速:V=340m/s (15℃)3、人耳区分回声:≥0.1s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6、水的密度:ρ=1.0×103kg/m37、水的凝固点:0℃8、水的沸点:100℃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0、元电荷:这个没学过果断删了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15、家庭电路电压:220V16、单位换算:(1)、1m/s=3.6km/h收起。
物理常识100条1.物理学是研究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的自然科学。
2.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3.质量的单位有千克、克等。
4.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5.实验室中常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6.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7.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8.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mg。
9.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0.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11.力的作用效果有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2.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
13.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14.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15.摩擦力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16.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等。
17.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彼此分开等。
18.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9.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0.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1.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2.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3.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24.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25.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26.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7.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8.液体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9.连通器是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30.连通器里的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31.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32.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33.最早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34.1标准大气压等于760 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13×10⁵帕。
物理的重要概念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物理学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这些概念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中发生的现象和事件。
以下是一些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1. 质量: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和引力特性的度量。
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即越难改变其运动状态。
质量也决定了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
2. 力: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大小由其大小和方向决定,通常用牛顿(N)作为单位。
3. 运动: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物体可以沿直线或曲线运动,可以是匀速运动或加速运动。
4. 动量: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度量,它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其速度。
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5. 能量:能量是物体所具有的做功能力的度量。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6. 功:功是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率乘以时间的积分。
功可以改变物体的能量状态。
7. 热:热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运动能量。
热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传递。
8. 温度: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平均动能的度量。
温度越高,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9. 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热和能量转化的科学。
它涉及热力学定律、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学系统等概念。
10. 电磁学:电磁学是研究电荷和电磁场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涉及电荷、电场、磁场、电流和电磁波等概念。
11. 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涉及光的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
12. 相对论:相对论是研究高速运动物体的物理学理论。
它涉及时间、空间和质量的相对性,以及光速不变原理等概念。
13.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行为的物理学理论。
它涉及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和量子力学算符等概念。
14. 核物理学:核物理学是研究原子核和核反应的物理学分支。
它涉及原子核结构、放射性衰变和核能等概念。
15. 宇宙学:宇宙学是研究宇宙起源、演化和结构的科学。
物理基础知识大全引言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空间和时间中的运动和变化规律。
物理学的发展对现代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一些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力、运动、能量和光等方面的内容。
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经典力学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力和力的作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发生形状、速度或方向的改变的原因。
力的大小用牛顿(N)来表示,方向用箭头表示。
力的作用是指力对物体的影响。
力可以使物体加速、减速、改变方向或形状。
根据力的作用方向和大小的不同,物体可能做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或静止不动。
运动学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学科。
它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包括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
•位置是物体的所在位置,在空间中用坐标来表示。
常用的坐标系统有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
•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位移。
平均速度用位移除以时间来表示,即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瞬时速度是在瞬间的瞬时位移除以瞬时时间得到的。
•加速度是物体速度改变的速率。
加速度等于速度改变的量除以时间。
如果加速度为正,则速度增加;如果加速度为负,则速度减小。
能量能量是物理系统因施加或遭受力而导致的物质或场的状态改变能力。
它可以存在于多种形式,包括动能、势能和热能。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再乘以常数1/2。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
重力势能是物体由于离地面高度而具有的能量,弹性势能是物体由于形状而具有的能量。
•热能是物体由于分子的热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其大小与物体的温度相关。
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的学科。
•光是电磁波的一种,是一种能量的传递方式。
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万公里。
•反射是光在与物体表面接触后发生改变的现象。
根据光线与物体表面的关系,反射可以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物理学简介物理(Physics)拼音:wù lǐ,英文:physics全称物理学。
―物理‖一词的最先出自希腊文φυσικ,原意是指自然。
古时欧洲人称呼物理学作―自然哲学‖。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即是研究大自然现象及规律的学问。
汉语、日语中―物理‖一词起自于明末清初科学家方以智的百科全书式著作《物理小识》。
在物理学的领域中,研究的是宇宙的基本组成要素: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借由被分析的基本定律与法则来完整了解这个系统。
物理在经典时代是由与它极相像的自然哲学的研究所组成的,直到十九世纪物理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实证科学。
物理学与其他许多自然科学息息相关,如数学、化学、生物和地理等。
特别是数学、化学、生物学。
化学与某些物理学领域的关系深远,如量子力学、热力学和电磁学,而数学是物理的基本工具。
―物理‖二字出现在中文中,是取―格物致理‖四字的简称,即考察事物的形态和变化,总结研究它们的规律的意思。
我国的物理学知识,在早期文献中记载于《天工开物》等书中。
日本学者指出:―特别值得大书一笔的是,近世中国的汉译著述成为日本翻译西洋科学译字的依据.‖日本早期物理学史研究者桑木或雄说:―在我国最初把Physics称为穷理学.明崇祯年间一本名叫《物理小识》的书,阐述的内容包括天文、气象、医药等方面.早在宋代,同样内容包含在‗物类志‘和‗物类感应‘等著述中,这些都是中国物理著作的渊源.‖明代吕坤(1536—1618)著有《呻吟语》,其中卷六第二部分名为―物理‖,大体是有关物性学的,并用以引申一些关于人文及世界的观点.宋代朱熹(1130—1200)等人常用―物之至理‖或―物理‖一词.当代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曾引用唐代杜甫《曲江二首》中的诗句―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来说明物理一词在盛唐即已出现[4].其实在中科院哲学研究所和北大哲学系编著的《中国哲学史资料简编》(中华书局)―两汉—隋唐‖部分中就记载了三国时吴人杨泉曾著书《物理论》,是研究和评论当时有关天文、地理、工艺、农业及医学知识的著作.更久远的,在约公元前二世纪成书的《淮南子•览冥训》中有:―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引铁,葵之向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故耳目之察,不足以分物理;心意之论,不足以定是非‖之论述.中国古代的―物理‖,应是泛指一切事物的道理.[编辑本段]物理学分支闪电● 经典力学及理论力学(Mechanics)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的规律● 电磁学及电动力学(Electromagnetism and Electrody namics)研究电磁现象,物质的电磁运动规律及电磁辐射等规律●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 al Physics)研究物质热运动的统计规律及其宏观表现● 相对论(Relativity)研究物体的高速运动效应以及相关的动力学规律以及关于时空相对性的规律●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研究微观物质运动现象以及基本运动规律此外,还有:粒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原子分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激光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声学、电磁学、光学、无线电物理学、热学、量子场论、低温物理学、半导体物理学、磁学、液晶、医学物理学、非线性物理学、计算物理学等等。
物理知识大全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
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从热力学到量子力学,物理为我们解释了世界的本质。
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物理学的各个分支和基本概念,帮助你全面了解物理的精髓。
第一章经典力学经典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石,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的相互作用。
牛顿三定律是经典力学的核心内容,它们分别是质点运动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和力的合成定律。
质点运动定律描述了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包括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的计算公式。
作用-反作用定律说明了任何作用力都有一个等大反向的反作用力。
力的合成定律告诉我们如何计算多个力的合力和分解力。
另外,本章还介绍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热力学是研究物质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的学科。
第一定律热力学是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系统所吸收热量和所做功的代数和。
第二定律热力学是熵的增加原理,描述了过程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统计物理学是基于微观粒子的动力学定律,通过统计方法研究大系统的宏观性质。
玻尔兹曼熵公式是描述系统微观状态的表达式,统计物理学从微观粒子的行为解释了热力学的规律。
第三章电磁学电磁学是研究电荷和电磁场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库仑定律描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电场强度和电势能的计算公式。
电磁感应定律是描述磁场和电流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
电磁波是由振荡的电场和磁场组成的,根据振动方向和频率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波段。
电磁学的应用广泛,包括电磁感应、电磁波传播和电磁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
第四章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干涉、衍射和折射等现象的学科。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恒定不变的,通过折射定律可以计算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
干涉和衍射是光的波动性质的表现,干涉现象可以通过双缝干涉实验进行观察。
折射和色散现象是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特点。
物理百科知识大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理百科知识:1. 物理学: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到力、热、光、电、声等多个方面,是现代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2. 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的一部分,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它包括牛顿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定理等。
3. 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物质的热性质和热运动的科学。
它包括温度、热量、熵、焓等概念,以及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4. 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性质、传播和应用的科学。
它包括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效应,以及折射、反射、全反射等规律。
5. 电学:电学是研究电的性质和应用的科学。
它包括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以及库仑定律、欧姆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规律。
6. 声学:声学是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应用的科学。
它包括声音的频率、波长、振幅等概念,以及声波的反射、折射、干涉等效应。
7.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物理学理论。
它包括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量子态等概念,以及薛定谔方程等基本原理。
8. 相对论:相对论是描述时间和空间的基本物理理论。
它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两个部分,揭示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和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9. 粒子物理学:粒子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基本结构和性质的科学。
它通过实验和理论探索基本粒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包括强子、轻子、规范玻色子等不同种类的粒子。
10. 凝聚态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在凝聚状态下的性质和结构的科学。
它涉及固体物理、液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等多个分支,研究凝聚态物质的能谱、结构相变等问题。
这些物理百科知识涵盖了物理学的不同领域和主题,可以帮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和应用。
测量▪物理学▪误差▪游码▪测量▪实验▪温度计▪长度▪实验室▪摄氏度▪单位▪面积▪千米▪平方米▪体温计▪米▪体积▪时间▪分米▪立方米▪小时▪厘米▪升▪分钟▪毫米▪毫升▪秒▪微米▪质量▪毫秒▪纳米▪吨▪停表▪测量工具▪千克▪力▪刻度尺▪克▪牛顿▪最小刻度▪毫克▪测力计▪零刻度线▪天平▪弹簧秤▪测量范围▪砝码运动▪相对运动▪方向▪路程▪静止▪直线运动▪速度▪参照物▪曲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位置▪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热▪分子▪熔化▪液化▪分子运动▪熔点▪升华▪扩散▪凝固▪凝华▪排斥力▪凝固点▪冰箱▪吸引力▪晶体▪热传递▪物质▪非晶体▪热传导▪物体▪吸收▪热对流▪状态▪放出▪热辐射▪固体▪汽化▪热量▪液体▪蒸发▪比热容▪气体▪沸腾▪物态变化▪沸点光▪光源▪入射角▪焦距▪光的直线传播▪反射角▪会聚▪小孔成像▪镜面反射▪发散▪日食▪漫反射▪光屏屏幕▪月食▪平面镜▪照相机▪光速▪潜望镜▪幻灯机▪真空▪蜡烛▪电影放映机▪空气▪光的折射▪放大镜▪玻璃▪折射光线▪倒立的▪水▪折射角▪正立的▪均匀介质▪透镜▪缩小的▪光的反射▪凸透镜▪放大的▪反射定律▪凹透镜▪实像▪入射光线▪主光轴▪虚像▪反射光线▪光心▪海市蜃楼▪法线▪焦点▪光的色散磁▪磁体▪小磁针▪磁场▪天然磁体▪磁极▪地磁场▪人造磁体▪电流的磁场▪南极▪条形磁铁▪北极▪磁感线▪蹄形磁铁▪磁化▪电磁铁声音▪振动▪声波▪振幅▪介质▪音调▪噪音▪传播▪响度▪乐音▪声速▪音色▪分贝▪回声▪频率力▪重力▪惯性▪动力▪重心▪平衡▪阻力▪摩擦力▪压强▪动力臂▪滑动摩擦▪帕斯卡▪阻力臂▪滚动摩擦▪液体压强▪作用线▪静摩擦▪大气压强▪滑轮▪压力▪标准大气压▪定滑轮▪浮力▪气压计▪动滑轮▪力的图示▪托里拆利▪滑轮组▪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功▪力的方向▪密度▪功率▪力的作用点▪潜水艇▪机械效率▪合力▪热气球▪有用功▪分力▪飞艇▪额外功▪力的合成▪简单机械▪总功▪形变▪杠杆▪斜面▪牛顿第一定律▪支点电▪电荷▪正极▪电压▪带电体▪负极▪伏特▪摩擦起电▪电路▪伏特计▪正电荷▪通路▪电阻▪负电荷▪开路▪欧姆▪导体▪短路▪变阻器▪绝缘体▪电路图▪滑动变阻器▪半导体▪串联▪欧姆定律▪电源▪并联▪电功▪导线▪电量▪电功率▪电键▪电流▪额定电压▪干电池▪安培。
初中物理知识大全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 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中国最负责的教育品牌私塾国际学府物理入学测试卷八年级上注意事项:本试卷共6页,五大题,22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
如图是工人师傅用一把螺丝刀探听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的做法,该现象说明_______可以传声;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填“能量”或“信息”)。
2.“神州七号”的宇航员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太空中用声呐装置测量飞船和地面的距离。
原因是。
3.如右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mm,木块的长度为cm。
4.验钞机发出的____________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____________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
5.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右图所示,这种物质是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熔化的时间是______min。
6.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观察较远处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个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7.我们每一位市民的文明举止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开车时不要乱鸣笛就是其中之一。
如图所示,是道路交通“禁止鸣笛”的标志,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城市的噪声污染,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A.在人耳处B.在传播途中C.在声源处D.以上方式都有8.蜜蜂载着花蜜飞行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蜜蜂是飞出去采花,还是采了蜜飞回家,养蜂人主要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辨别的()A.声音的音调不同B.声音的响度不同C.飞行路线形状不同D.飞行高低不同9.测量就是将待测量与标准量的比较,对生活中常见物体尺度的感悟是提高估测能力的基础。
以下对常见物体尺度的估测中正确的是()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6.9dm B.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大约是20cmC.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15m D.自行车车轮直径约为1.5m10.一个物体正常运动的速度约为5m/s,该物体可能是()A.蜗牛B.步行的人C.自行车D.汽车中国最负责的教育品牌11.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A .春天到了,积雪融化B .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珠C .秋天的早晨,出现大雾D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霜 12.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 )A .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B .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C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 .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13.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
以下描述 正确的是( )A .“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B .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C .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D .“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 14.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B .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折射现象C .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色光D .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吸收各种色光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15. 如图甲所示,SA 、SB 是光源S 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SA 平行于主光轴,SB 过左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16. 如图乙所示,考古人员需要对一口古井进行清理,为了解决照明问题,请你帮他们把光反射到井里,并能垂直照亮井底。
四、实验探究题(共19分)17.(7分)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请你指出图甲中实验操作错误之处是 。
(2)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
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再持续几分钟为止。
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min 0 1 23 45 6 7 8 温度/℃9092969898989898中国最负责的教育品牌①第2min温度计示数如上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②上面右图________(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________℃。
(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并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
(4)为了方便读出温度计的示数,某同学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偏_______(填“高”或“低”)。
18.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已给出的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铅笔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白纸一张;火柴一盒。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2)放置玻璃板时,应该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
.(3)实验中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4)做完某次实验后,四个小组都将收集和处理的信息记录在白纸上,如下图所示。
则正确的是。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5)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暗。
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C.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D.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19.小明同学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用一个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作用,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
(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新调整后,将蜡烛放在下图中的A位置上,光屏在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中国最负责的教育品牌(4)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
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物距(cm) 40 35 30 25 20 15 像距(cm)13.5141516.72030①在1—4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_______的实像。
②第6次的像比第5次的_______ (填“大”或“小”)。
(5)将蜡烛放在上图中的C 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应将蜡烛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6)小明还想知道蜡烛火焰与光屏上成的像是否左右颠倒.请你帮他设计实验。
你的设计方法是: 。
五、综合应用题20.(6分)下表列出的是在进行探究实验时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请你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填写在表中对应的空格里。
实际问题解决方法在探究的声音产生实验中,拍桌子时桌面的振幅太小,不便于观察为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按亮激光小手电,但不能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 手里仅有一把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无法直接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21.(6分)在学校的橱窗里贴出了一个通知,如右图所示,小聪和小明积极的谈论这个问题:(1)理论上要测量降落伞的下落速度,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_____________。
(2)实际比赛时只要让降落伞统一从教学楼五楼飘下,记录降落伞从开始飘下到着地的时间,即可判断哪个降落伞下落得慢。
这是通过相同____________比较______________来判断降落伞下落的快慢。
(3)如果要想在比赛中取胜,可以对降落伞进行改造,请你帮他们出谋划策:。
(只要写出一点) 22.(5分)从上海到南京的D412次列车组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所示。
(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若该列车从苏州到常州的平均速度为130km/h ,则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多少?(最后结果小数点后保留1位)时间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到站时间 09:51 10:33 11:45发车时间 09:15 09:53 10:35 里程/km84300中国最负责的教育品牌答案1.振动固体信息2.不能真空不能传声3.1 1.81~1.89之间均对4.紫外线红外线5.晶体340 8 6.显微镜望远镜C A B CD A A C15.(略)16.(1)温度计玻璃泡接触到容器底部(2)①94 ②a 98 (3)不变液化(4)低17.(1)尺 (2) 垂直 (3)大小(4)C(2分)(5) D(2分)18.(1)会聚 10 (2)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或物距等于一倍焦距等(3)左(4)①缩小②大(5)左(6)两个蜡烛并排放置且烛焰高度不同.然后观察光屏上两个烛焰像的情况(或用嘴轻轻的吹烛焰使其左右摆动.然后观察光屏上烛焰像的变化情况;或用物体在烛焰前挡住左侧或右侧一部分火焰.然后观察光屏上烛焰像的变化情况或找一个发光的F字母作为物体,观察光屏上的成像情况)合理即可得分19.20.(1)下落距离时间(2)路程时间(3)增大伞面面积或减小伞重等(合理即可)21.(1)120km/h (2)86.7km(评分说明:写对公式得1分、代对数据,结果正确得1分,)实际问题解决方法在探究的声音产生实验中,拍桌子时桌面的振幅太小,不便于观察在桌面上撒些泡沫颗粒,观察拍桌子时泡沫的跳动(其他合理答案亦可)为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按亮激光小手电,但不能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让光通过烟雾(其他合理答案亦可)手里仅有一把分度值为1毫米的刻度尺,无法直接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先测出整本书的厚度,然后再除以整本书的纸张数(其他合理答案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