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的监测
? 监测内容:呼吸频率和节律、血压、心率、体温、瞳 孔和意识状态( GCS)
? 监测频率(早期持续监测最好) ? 静脉注射溶栓药物开始后的2小时内 每15分钟一次 ? 开始治疗后2小时-6小时期间 每30分钟一次 ? 开始治疗后6小时-24小时期间 每60分钟一次
? 控制血压在180/100mmHg以下,可酌情选用尼卡地 平、亚宁定等,使用硝普钠或硝酸甘油时需注意可能 升高颅内压
? 脑血流:TCD(时间?频率?)
CT监测
? 目的:监测有无颅内出血转化(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 )
? 无神经功能评分的变化,在用药后的24小时复查 ? 出现神经功能评分变化(GCS眼/运动项评分下降2分或
NIHSS增加>4),随时复查
HT-CT分型
CT分型:HT分为2类4个亚型:出血性梗塞(hemorrhagic infarction,HI)与脑实质出血(parenchymal hematoma, PH) ①HI1:围绕梗塞灶边沿的小出血点 ②HI2:在梗塞灶内出血点融合但没有占位效应 ③PH1:血肿体积≤30%的梗塞灶,仅有轻度的占位效应 ④PH2:致密血肿体积>30%的梗塞区,且有显著的占位效应,或 者在梗塞灶以外任何部位有出血性损伤。CT片上有多于一处的出 血灶,要归为HI2或PH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后管理
遂宁中心医院河东急诊科 柏娜
为什么要溶栓治疗
? 溶栓治疗并非技术难题,虽有出血风险(安慰剂对使用 溶栓药为 0.6%对6%),但使用溶栓药可明显改善约 31% 患者的临床转归,获益远大于风险。医生不应因畏惧出 血等并发症而放弃对更多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机会
为什么要溶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