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战后德国设计专业知识讲座
- 格式:ppt
- 大小:2.73 MB
- 文档页数:39
德国SED卫生级隔膜阀创新设计和优点内容SED德国工厂SED产品系列SED创新设计---阀座密封设计(CDSA)SED创新设计---柔性隔膜悬浮结构(延长隔膜寿命) SED创新设计---隔膜的包覆式安装(延长隔膜寿命)SED阀体铁素体含量的控制SED新产品SED德国工厂SED隔膜阀完全符合欧盟认证和FDA认证办公楼工厂SED德国工厂位于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州,州府斯图加特,离登符腾堡州州府斯图加特离法兰克福开车1.5小时。
地名:Bad RappenauBad Rappenau德国SED产品系列卫生级隔膜阀工业隔膜阀蝶阀/球阀流量计系统附件馈卫生级隔膜阀塑料隔膜阀蝶阀浮子流量计信号反馈角座阀定位器无菌取样单元金属内衬隔膜阀球阀角座阀电磁阀SED卫生级隔膜阀系列SED卫生级隔膜阀的创新设计阀座密封设计(CDSA-固定的密封圆环面)阀座密封概念的比较传统的密封设计和SED CDSA密封设计主要区别在以下三方面:隔膜压块导向槽和阀盖阀座法兰面隔膜片密封概念一:隔膜压块导向槽和阀盖的设计隔膜压块和阀盖内腔都是圆形的SED传统密封设计S d 非圆形的SED 创新设计:CDSA (固定的密封圆环面)传统密封设计:ITT 、Saunders (桑德斯)和Bürkert (宝蒂)传统密封的隔膜压块导向槽和阀盖的设计缺点:1介质滞留在阀堰和隔膜片的交压点处不易清洗消毒产品被污染的风险高1.介质滞留在阀堰和隔膜片的交压点处,不易清洗、消毒,产品被污染的风险高 2.阀门的关闭效果即密封性能差和使用寿命短,是由于隔膜片的受力不均匀造成的盖米阀盖和压块CDSA 设计的隔膜压块导向槽和阀盖SED CDSA (SED 创新设计-CDSA (固定的密封圆环面)优点:•内部清洗消毒效率更高,并获得了EHEDG 标准No.08部分的测试和认证•减少甚至消除介质在阀体端面的残留•减少了SIP 系统的消毒时间•减少了CIP 系统中化学药品和溶液的使用量•提高了阀门的自排空功能•良好的密封性以及均匀分布的压紧力•延长了隔膜的使用寿命CDSA 设计克服了传统密封设计的不足!CDSA 设计:•SED 所有阀门都为CDSA 设计•不同效果差盖米密封环面设计和SED 不同,效果差(见后面介绍)!密封概念二:阀座法兰面的设计SED的阀座法兰面上带有一体化机加工成型的圆形密封环ITT、Saunders 和Bürkert:阀座法兰面是平面密封概念三:隔膜片的设计SED阀座法兰面上带有一体化机加工成型的圆形密封环,所以SED隔膜片上无需额外的密封环,更是满足生物制药行业对卫生级别的更高要求。
德国的机械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德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历程及重要性;2. 掌握德国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概念;3. 了解德国机械制造中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4. 掌握德国机械设备的维护与故障排除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德国机械设计原理,进行简单的机械设备设计;2. 能够分析德国机械设备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方案;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机械设备进行正确的维护与故障排除;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德国机械工业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习动力;2. 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了解世界各国的机械发展水平;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4. 培养学生关注环保、节能,具备可持续发展意识。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德国机械领域的先进技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既关注知识技能的掌握,又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将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德国机械工业发展概况:介绍德国机械工业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关联教材第一章。
- 德国机械工业的里程碑事件- 德国机械工业在全球的地位与影响力2. 德国机械设计原理:讲解德国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概念,关联教材第二章。
- 设计理念与原则- 机械结构优化方法3. 材料与加工工艺:分析德国机械制造中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关联教材第三章。
- 常用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加工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4. 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探讨德国机械设备的维护方法、故障排除技巧,关联教材第四章。
- 设备维护策略-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5. 实践与创新: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创新设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关联教材第五章。
德国的设计风格简介.docx德国设计风格是一种兼具实用性和美学价值的设计风格,它注重功能性、简约、坚实、精准和高效。
德国设计是20世纪以来欧洲设计中最有影响力的一种设计风格,它延续了德国工业革命后的工艺美术传统,且在现代设计领域中表现突出。
德国设计风格的特点包括:1.注重实用性德国设计风格在设计中强调实用性,要求设计中实用性与美学价值的平衡。
在产品设计中,品质与使用效果是设计师最关心的问题,设计注重顾客的需求,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尽可能减少浪费。
2.简约而不简单德国人的设计一向以简洁、朴素、清晰著称,德国设计不会过分强调装饰性的元素,而是更注重最基本或最核心的设计构想。
这种设计理念源自德国工艺美术传统,即文艺复兴的原则——“素以简洁”,对空间的运用流畅,图形的简单而富有创意,让设计更加高效、精确和高品质。
3.坚实可靠德国设计风格在追求实用性的同时强调产品的结构坚固,品质可靠。
德国人非常注重细节,可以用最简单的形式表达出最实用的价值。
在制造过程中德国人推崇工匠精神,在每一件产品制造环节中严格把控品质,保证每一件产品都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4.精准德国设计风格严谨而精确的特点在设计中非常突出。
德国人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是设计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这种方法论在蒙巴特的“形式追随功能”理论的指导下变得更加完善。
德国设计师要求精湛的设计工艺和技术,精益求精,内里外显无瑕疵。
5.高效德国设计风格强调效率和节约。
设计中遵循最简单、优化的原则,审慎选择生产材料来实现最高效的外观,让整个设计切实趋近于完美。
德国人在设计中一直寻求安排表现层和基本层之间的平衡,保证整个设计可以在生产环节更好地发挥作用。
6.注重环保德国设计风格十分重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尽可能地使用可回收材料和减少浪费。
德国人把环境意识引入了设计中,为设计注入了伦理和社会责任感。
德国设计师时常寻找使用更加环保的材料,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促进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园地白 鹿 / 主持德国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探究 —以汉堡美术学院为例⊙ 教学园地德国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探究—以汉堡美术学院为例傅 江德国是世界现代大学教育思想的发源地,近现代德国在新人文主义思想指导下建立了现代大学教育和科学观念,形成了独特的高等教育体制,崇尚科学和理性,推崇学术独立和思想自由。
德国高等院校分为三种类型:综合性大学(Universität )、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 )和艺术类院校(Kunsthochschule/Kunstakademie )。
综合性大学专业设置齐全,主张教学与研究并重,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其毕业生通常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和科学研究能力。
应用科技大学开设的专业虽没有综合大学全面,但专业分类较细,教学安排紧凑,学制较短,偏重实践和应用。
艺术类院校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才能培养。
目前德国境内开设艺术和设计专业的公立大学共有24所,除了独立的艺术类院校(Kunsthochschule )摘要:德国艺术设计教育在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其基础教育模式由20世纪初包豪斯学校确立和制定并延续发展至今。
其特点为注重跨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素质教育,强调创新和解决复杂问题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并力图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和选择权。
本文以德国汉堡美术学院为例,对其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梳理和研究。
关键词:德国艺术设计教育;汉堡美术学院;跨学科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18 (2022) 01-0123-06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German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model- Take the Hamburg Universityof Fine Arts as an ExampleFu JiangAbstract : German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world, and its basic educa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and formulated by Bauhau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and continues to develop to this day. It is characterized by a quality education that emphasizes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theory and practice, emphasizes the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such as innovation, practical ability, and solving complex problems, and gives students maximum freedom and choice. This article takes the Hamburg University of Fine Arts as an example to sort out and research its teaching mode. Key words : German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Hamburg University of Fine Arts;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之外,很多综合类大学和应用科技大学,如明斯特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 Münster )、波茨坦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 Potsdam )和魏玛包豪斯大学(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 )等都有设计类专业。
德国的设计风格简介德国的设计风格简介长期以来,德国的设计保持着功能良好、理性可靠的形象,德国的设计师们通常把设计看作是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加合理和有序的有效手段,他们的设计作品自然是重技术、重功能、强调系统性、逻辑性和秩序感的。
德国设计的这种总体特征在平面设计领域也不例外,在其平面设计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简洁明确、高度理性化和功能化的特点,平面设计语言往往严肃工整、简单明了、主题突出。
纵观世界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历程,德国平面设计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风格方面都为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成熟作了巨大的贡献。
20世纪初,德国平面设计师卢西恩伯哈德开始强调在设计中做减法,强调简化的造型,他的作品和风格预示着现代主义的刺激和活力发。
伯哈德1905年为普莱期特火柴公司设计的招贴中,仅采最简洁的两根火柴的'视觉形象来有力地突出信息。
同时,色彩成为了重要的视觉传达元素,文字所使用的鲜明的蓝色和黄头的大红火柴,与深棕色背景形成对比,给人较强的视觉感受。
在后来的多幅作品中,伯哈德反复使用了通过平涂的简洁产品形象和产品名称来创作招贴的方法。
几乎同一时期,慕尼黑的“德国工业同盟”把包括平面设计在内的德国设计进一步推向了简洁清晰和功能化。
其代表人物彼德贝伦斯被誉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开创了现代平面设计图形语言的先河。
他在无装饰线字体方面作出了创新,为AEG公司设计了一系列简洁严谨、高度统一的标志、广告、产品目录等,成为了最早的企业形象设计成功范例。
1919年成立的包豪斯设计学校,在20世纪现代设计史上所居的地位迄今未有任何团体和机构能够超越。
而莫霍伊纳吉、约翰尼斯伊顿和赫尔伯特拜耶等人则对包豪斯的平面设计思想和教育体系的形成功不可没。
约翰尼斯伊顿开设的基础课程包括色彩科学性和理性的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奠基人。
作为包豪斯优秀毕业生的赫尔伯特拜耶则通过在字体、书籍封面、插图和海报等平面设计领域在出色表现让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在设计实践中得到完美。
德式设计风格知识点德式设计风格,也被称为德国设计风格,是一种以简洁、实用和功能性为核心特征的设计风格。
它融合了德国工艺传统和现代设计理念,注重品质、细节和持久性。
下面将介绍德式设计风格的几个主要知识点。
一、简洁和功能性德式设计风格注重简洁和功能性。
它强调形式的简约和功能的实用性,追求设计的纯粹与舒适。
德国设计师通常倾向于去除多余的装饰和繁琐的细节,通过简洁的线条和几何形状来表达设计的本质。
这种简洁和功能性的特点使德式设计成为了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代表之一。
二、工艺与细节德国工艺传统世界闻名,德式设计风格充分融合了德国的工艺技艺和注重细节的传统。
德国设计师追求卓越的质量和精湛的工艺,注重产品的细节处理和使用感受。
无论是家具、建筑还是产品设计,德式设计都在细节处理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艺实现。
三、自然与可持续性德式设计风格强调与自然的联系和可持续发展。
德国人普遍关注环保和可持续性问题,德式设计体现了这种理念。
设计师通常采用天然的材料,如木材、麻布和皮革,并注重材料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此外,德式设计也倡导室内外的自然光线和空气流通,使设计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四、兼具美感与实用性德式设计风格注重兼具美感与实用性。
设计师强调“形式和功能的统一”,追求设计的美感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德式设计追求简约而美妙的形态,同时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为用户提供舒适、便利的使用体验。
五、人性化与舒适性德式设计风格注重人性化和舒适性。
设计师充分考虑人体工学和使用者的需求,设计出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产品。
无论是家居家具、办公室设施还是城市规划,德式设计都追求贴合人体需求和提供舒适的使用感受。
六、现代与传统的结合德式设计风格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也融入了现代元素。
设计师不断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平衡点,将古老的工艺和现代的设计理念相结合。
这种融合使得德式设计既具有历史的底蕴,又具备了现代的时尚感和时代性。
总结德式设计风格以简洁、功能性、工艺和细节、自然与可持续性、兼具美感与实用性、人性化与舒适性、现代与传统的结合等特点为核心。
二战后设计趋势的发展,艺术设计概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残酷地摧毁了人们在漫长的时间里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二战结束时,许多国家几乎在一片废墟上重建自己的家园,西方各国都把建设的重点转移到发展经济上来。
战后严重的物资围乏和消费群体的增大以及迅速恢复起来的经济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现代设计成为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重要手段,在包括亚洲在内的整个世界发展起来。
欧洲开展的现代设计运动,其成果在迅速发展。
现代设计的发展首先得益于其未受战争的破坏。
二战期间,虽然参与了战争,但战场并未在本土,所以的生产没有因为战争而中断。
另外,是一个移民国家,没有传统需要打破,对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没有抗拒的心理。
他们建立的民主制度也成为现代设计发展的良好基础。
同时,还是一个商业味极浓的国家,销售至上的原则也为现代设计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另外,包豪斯学校受纳粹迫害被迫解散时,很多教师包括格罗佩斯和学生都到了,他们把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带到,在办起了类似包豪斯的设计学校,从而迅速带动了的现代设计运动,很快成为战后现代主义设计发展最快的国家。
经济的发展导致中产阶级的增多,五十年代进入富裕社会,为了满足人们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通用汽车公司制定了计划性废止制的设计原则。
通过在短时间更换汽车的外观来淘汰旧的车型,以此吸引消费者,占领市场,使设计偏离了其实用的目的而误入了追求外型的歧途。
其它国家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也不再满足纯功能性的产品,开始追求更丰富多样和更高层次的生活方式。
战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把功能突出、形式简单的设计品看成是乏味的东西,由此引发了60年代的波普设计潮流,设计开始呈现多姿多彩的局面。
人机工学的发展带来了设计的改革,产品设计开始更具科学性。
德国现代设计 - 系统设计的确⽴西德现代设计上的另外⼀个重要的⾥程碑是系统设计(theinceptionofsystemdesign)。
早在20年代,格罗佩斯已经提出系统化设计的可能性想法(具体时间⼤约是1927年)。
他在包豪斯提倡设计系统的家具,当时他曾经带头为柏林的菲德尔(Feder)百货公司设计可以现场拼装的系列家具,可以说是系列设计的最早尝试。
系统设计的潜台词是以有⾼度次序的设计来整顿混乱的⼈造环境,使杂乱⽆章的环境变得⽐较具有关联和系统。
它的使⽤⾸先在于创造⼀个基本模数单位,在这个单位上反复发展,形成完整的系统。
模数体系是系统设计的关键。
有两个⼈在系统设计上作出奠基作⽤的贡献,他们就是汉斯·古格洛特(HansGugeiot,1920-1965)和迪特·兰姆斯(1932-)。
古格洛特是乌尔姆的教员,同时为布劳恩公司设计,他的⾳响设备设计就是最早基于模数体系的系统设计。
他与兰姆斯合作,在布劳恩公司⾥把在学院⾥的构想完善化,每⼀个单元(如扩⼤机、收⾳机、唱机、电视机等等)都可以⾃由的组合,都基于基本模数单位,由此推⼴到家具,乃⾄建筑,使整个室内空间有条不紊,严格单纯。
系统设计的观念因此可以说是由古格洛特在乌尔姆设计学院⾥发展出来,由兰姆斯通过他在布劳恩公司、扎夫公司(Zapf)、维索公司(vitsoe)的设计中推⼴宣传出来,成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设计特征之⼀。
系统设计从产品发展到其他的设计领域,其中⼀个⽐较重要的平⾯设计领域就是德国国家汉莎航空公司(Lufthansa)的视觉传达和平⾯设计项⽬,这个项⽬是由教师奥托·艾舍带领学⽣完成的。
他们采⽤简单的⽅格⽹作为系统设计的基础,发展出字体、企业标志、整体企业形象来,⾊彩计划采⽤具有⾼度理性特点的福黄和普鲁⼠蓝⾊,视觉上⾮常强烈,是德国企业形象设计的⼀个⾮常成功的例⼦。
⽽通过这个设计,利⽤⽅格⽹作为系统化平⾯设计的⽅式也被奠定了基础。
留学德国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留学德国的基本流程、要求和准备事项,包括选择学校、专业、申请条件、签证流程等。
学生应能够理解并运用相关的术语和概念,独立完成留学申请的基本步骤,并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此外,学生还应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德国教育和文化的兴趣和认识,为未来的留学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围绕留学德国的各个方面进行展开。
首先,我们将介绍德国的教育体系、学位结构和热门专业,帮助学生了解德国教育的特点和优势。
接着,我们将详细讲解留学德国的申请流程,包括选择学校、专业、申请条件、签证流程等,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熟悉申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德国的生活和文化,帮助学生做好心理和生活上的准备。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
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
在讲授基本知识的同时,我们将鼓励学生参与讨论,通过提问、回答和分享经验的方式,提高他们对留学德国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我们还将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留学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留学申请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一系列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网络资源。
教材和参考书将提供系统的留学德国知识,多媒体资料将用于丰富教学手段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资源将帮助学生获取最新的留学信息和动态。
此外,我们还可能邀请德国学校的代表或留学专家进行讲座和分享,为学生提供更多实用的建议和经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等进行评估。
作业将包括练习题、案例分析报告和小组项目等,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考试将分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简述德国现代设计的发展以及对国际设计的影响德国现代设计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二战之前阶段,包括穆特修斯倡导的"德国工业联盟"、格罗佩斯创立的"包豪斯"等进行现代设计的理论探讨和设计实践,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设计师,为现代设计思想的传播准备了条件。
这一阶段的德国现代设计思想既是德国的,也是世界的,成为世界现代设计的发源地。
其间也遭受了重大挫折,主要是纳粹对包豪斯的迫害。
二、二战后十余年,是德国现代设计的恢复阶段,主要表现在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建立,以及它与布劳恩公司的成功结合,把包豪斯思想推向新的高度,并大力推行"系统化设计"思想。
德国的产品到处体现着新理性主义、新功能主义、极少主义特征,形成了冷峻、简洁、富有条理的设计风格。
"系统化设计"思想虽然早在1927年由格罗佩斯已经提出,但真正实现是在乌尔姆与布劳恩的结合过程中,其思想核心是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再加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德国现代设计的重要里程碑。
三、60——70年代,德国的现代设计在世界市场上占据重要位置,其产品以理性、高质量、可靠的性能而著称。
布劳恩公司的一些设计人员,如汉斯.古格洛特(Hansgugelot)、迪特.兰姆斯( Dieter Rams ) 等把乌尔姆设计学院强调的设计的人体工学原则、理性主义原则、系列化设计思想体现在产品设计之中,影响到的德国其他企业的设计,既而影响到其他国家企业的设计。
现代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香港地区的设计,其中的人体工学人机适应的特点,都是"乌尔姆——布劳恩"设计思想的体现。
四、80年代之后,德国现代设计面临世界消费市场的多元化、流行趋势、消费观念等的影响,德国设计也不得不面对复杂的市场形势,采用双重的设计战略。
德国设计在美国的"有计划废止制度"为中心的消费主义设计原则的影响下,一些德国公司也放弃了德国以不变应万变的"理性、刻板、功能主义"的设计原则,发挥形式主义的力量,设计出新潮的产品来,以在世界市场上与美、日产品进行竞争。
现代主义设计在纳粹德国时期的境遇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设计史中最为重要的运动之一,它不仅领导了20世纪
现代设计的发展,还引发了欧洲乃至世界在生活、教育、生产、思想等领域的又一次启蒙。
然而,现代主义设计师作为启蒙者所产生的光辉形象也将他们在纳粹时期的工作所遮蔽。
事实上,1933年纳粹上台后,希特勒及其纳粹成员对待现代主义艺术的评价
一直举棋不定,包括戈培尔在内的纳粹多位高级领袖十分推崇现代主义艺术,直
到1937年“颓废艺术”展之后,纳粹才正式确定了反现代主义的艺术政策。
而纳粹对待现代主义设计则更为暖昧。
一方面,现代主义设计与纳粹主义在某些原则问题上具有着共通之处,二者
都试图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反抗一战前后被资本所异化的欧洲社会,他们都以“精英”的身份为民众规划着的“乌托邦”式的未来社会。
另一方面,犬儒主义的心态也在一战前后笼罩着欧洲社会,一些现代主义设计师在1933年后带着机会主
义的心态开始主动寻求与纳粹政府合作的机会。
因此,事实上现代主义设计在纳粹时期并非被官方所排斥,相反,在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及视觉传达领域都有着十分显著地体现。
只是受到移居至美国的现代主义设计师所形成的“神话”的影响,他们在纳粹时期的工作一直不被设计史学界所重视。
而本文将尝试对这段历史进行还原,从而对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展进行更为完整的补充。
与此同时,本文也希望以现代主义设计为例,对知识分子与极权政治的关系产生进一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