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 二战后德国领土变迁
- 格式:doc
- 大小:390.00 KB
- 文档页数:5
德国领土变迁古代普鲁士地区仅包括今日立陶宛以南、波兰东北部维斯瓦河河口以西、以但泽为中心的西普鲁士地区,以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原东普鲁士地区的领土。
1295年占据普鲁士的条顿骑士团购买了波美拉尼亚和但泽地区。
1308年自勃兰登堡选帝侯手中购买了纽马克地区,普鲁士同神圣罗马帝国本土接壤。
15世纪时将但泽和西普鲁士割让给波兰。
1618年普鲁士公国并入勃兰登堡选侯国,至1701年普鲁士王国成立的时候,其领土以普鲁士王国的首都柏林为中心,包括勃兰登堡、波美拉尼亚、纽马克和阿尔特马克,以及德意志南部的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地区。
18世纪时,普鲁士先后从瑞典、波兰和奥地利获得前波美拉尼亚、波森、西里西亚等地区。
三次瓜分波兰后,普鲁士获得了新东普鲁士、南普鲁士、但泽、托伦、以及波兰王国的西部和中部,包括华沙地区。
1806年普鲁士败于拿破仑后,被迫割让波兰地区,法国在此成立华沙大公国。
拿破仑战败后,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普鲁士失去了拜罗伊特、安斯巴赫、纳沙泰尔(加入瑞士)、东弗里斯兰、希尔德斯海姆等领地,华沙大公国除西部以波森为中心的一小块领土外都被俄国吞并。
作为补偿,普鲁士获得了萨克森王国五分之二的领土,以及德意志西部的汉诺威、明斯特主教区、莱茵河东西两岸的威斯特伐利亚和莱茵兰、以及萨尔路易、萨尔布吕肯等领土。
19世纪,普鲁士经过战争,又先后兼并了黑森-莱茵、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法兰克福等王国、公国和自由市。
到1871年成立德意志帝国时,普鲁士王国已经拥有22个省,包含了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以外的大部分现今德国领土与西波兰及北波兰,面积约54万平方公里,而且还拥有大片的海外殖民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意志帝国由魏玛共和国替代。
德国战败签署《凡尔赛条约》:恢复1870年以前的德法边界,德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的所有权、开采权归法国所有;萨尔区的行政管理由国际联盟负责,为期15年,期满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德国在莱茵河以东50公里所划界线以西领土内,不准保留或建筑工事,不准留驻或集结军队;莱茵河以西的德国领土连同各桥头,自本条约实施后15年内均应由协约和参战各国军队占领;如德国忠实遵守本和约的条款,协约国军应逐步缩小占领区,5年期满后从德国科隆地区撤军,10年期满后从科布伦茨地区撤军,15年期满后从美因茨地区撤军;奥伊彭和马尔梅迪划归比利时,并承认比利时对莫雷内的主权;德国与丹麦的边界由石勒苏益格北部边境地区居民举行公民投票确定(1920年2月石勒苏益格北部划归丹麦);上西里西亚南部划归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获得上西里西亚一部分、波兹南全部、西普鲁士和东普鲁士各一部分;但泽(今格但斯克)作为国际自由城市交国际联盟管理,但在经济上划入波兰关税区,成为波兰的出海口;波兰政府负责但泽自由市的所有对外关系,并对在国外的但泽人提供外交上的保护;易北河、奥得河、涅曼河、多瑙河的指定河段为国际河道,基尔运河应永久开放,“所有与德国和好各国之军舰、商船一律平等、自由地出入”。
战后边界调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领土变动与条约战后边界调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领土变动与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全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变革。
而随着战争的结束,各国领导人们为了恢复和平与秩序而进行了一系列的边界调整和签订了众多的条约。
本文将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领土变动以及通过条约进行的边界调整。
一、领土变动1. 战争之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许多国家面临着领土失地的局面。
以德国为例,作为战争的主要发起国之一,德国在战争初期曾取得不少战略优势。
然而,在战争爆发后几年内,德国逐渐失去了与法国和俄罗斯的领土争夺战。
同时,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等也饱受领土失地之痛。
2. 新兴国家的涌现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促进了一些新兴国家的崛起。
例如,战争后,俄罗斯帝国解体,导致苏联的建立;奥匈帝国解体,新成立了奥地利、匈牙利以及一系列东欧国家;奥斯曼帝国解体,土耳其成为新兴国家,并重新定义了其领土边界。
3. 故土归还与索赔在战争胜利国中,一些国家获得了领土的扩张,同时还得到了一些殖民地的归还。
例如,法国从德国手中收回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意大利获得了原属奥匈帝国的特里斯特地带等。
此外,一些国家还获得了赔款和战争赔偿金以弥补战争中的损失。
二、条约与边界调整1. 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最重要的条约之一。
根据该条约的规定,德国被迫承认对战争的责任,并承担了沉重的经济和领土赔偿责任。
此外,凡尔赛和约还规定了许多新的边界,导致了一系列领土的变动。
比如,丹麦重新获得了北斯莱斯威克州、法国收回了阿尔萨斯-洛林等。
2. 圣日耳曼和约圣日耳曼和约是与德国的另一项重要条约。
该条约继续限制了德国的领土扩张,并对日耳曼民族进行了联盟保护,确保其在其他国家的领土上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圣日耳曼和约进一步规定了一系列的边界调整,如平息法属天堂岛的争议和规定欧洲各国的边界等。
3. 土耳其的独立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的领土变动同样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战二战后德国领土变迁1871—1918年德国疆域图1918—1937年德国疆域图1、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恢复法国在普法战争前的疆界。
2、萨尔煤矿区由法国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3、承认波兰独立,并给予波兰海岸线。
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归还,包括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即西上西里西亚,波兹南,西普鲁士);但泽划归波兰。
4、东上西里西亚予捷克斯洛伐克。
5、割让尤本及萨尔梅迪给比利时(奥伊彭、马尔梅迪和毛来斯纳。
)。
6、北石勒苏益格经过公投,回归丹麦。
7、克莱佩达地区给立陶宛(1923年)。
梅梅尔(默默尔)1252年由条顿骑士团建立。
1422年确立了普鲁士省与立陶宛之间的边界,梅梅尔被包含在普鲁士的范围里面,一直到1919年这条边界都未曾变动过。
巴黎和会中签署了协议,德国放弃梅梅尔,交予协约国主要国家处置,1923年立陶宛出兵占领。
不过搞笑的是,1939年希特勒要求立陶宛归还该地区,立陶宛居然同意了。
8、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
9、承认卢森堡的独立。
德意志第三帝国版图现在德国地图1、西部,德法有争议的阿尔萨斯和渃林两个州让给法国2、北部,石勒苏益格州让给丹麦3、东部,西里西亚州全部,勃兰登堡州部分地区以及奥得河流域,但泽自由港,切什青,波次坦等大片领土让给波兰3、东普鲁士被苏联强占,即现在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4、南部工业基地波希米亚,独立为现在的捷克等地。
总计,德国共损失了40%以上的领土。
从庞大的德意志帝国沦为地理上的小国。
总结:今天的德国只有35.65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连挪威、日本都不如,但这是两次大战割地赔款的结果。
从历史地图上看,一战前夕的德国比今日德国要大上50%左右(包括阿尔萨斯和洛林),二战前夕(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之前)也比现在大。
现在那些地方基本都给波兰了,包括普鲁士、西里西亚的大片领土。
一战前德国面积540858平方公里二战前德国面积472082平方公里具体数字:1918年的Deutsche Reich:540,857.54 km2 面积,人口6492万。
七张地图看一下德国一千多年来的领土变化,日耳曼战车多次
挑战世界
一,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
德国统一之前,欧洲人调侃神圣罗马帝国,它既不神圣,亦非罗马,更非帝国。
德意志分成几百个小国。
中世纪的德意志四分五裂
二,1870年,德国统一。
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登基。
德国从一个地理名词变成了一个强大的统一国家。
三,1914年一战爆发前的德国。
四,一战后的德国。
五,二战后的德国被分区占领,分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
六,1990年,两德重新统一。
(欢迎关注看一下我之前发的百篇精彩文章)。
二战前后德国的地图对比,揭秘二战之后德国究竟有多惨?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最后以失败而结束。
德国战败后,他的势力范围被重新划分,曾经的德国地理范围一变再变。
那么二战之后德国的范围有多发大?二战后德国不只是势力范围变化,他们的生活也是十分悲惨。
二战前后德国的地图对比二战前后德国的地图对比从中世纪看,三十年战争后,瑞士脱离德意志。
阿尔萨斯和洛林被法国抢占。
进入十九世纪,卢森堡脱离德意志,莱茵兰西部割给了比利时。
普奥战争后,奥地利及其领地脱离德意志,成立奥匈帝国。
二十世纪,一战后,阿尔萨斯和洛林再次被法国抢占,西部部分领土划归比利时。
北石勒苏益格(不是石勒苏益格)被丹麦占有。
但泽及所谓波兰走廊并入新成立的波兰。
二战后,德国失去了奥德尼斯河以东全部领土(包括东普鲁士,波美拉尼亚,西里西亚等)以及什切青(不是切什青)地区。
二战前后德国的地图对比德国在一战后被割让了大量的土地,这是导致德国民族情绪上升,以至纳粹上台,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二战后,同盟国吸取了教训,没有再割让德国本土的土地,只是把德国自纳粹上台后掠夺的他国土地归还,还将德国分成四分,法、英、美管理区形成后来西德;苏管区为东德。
你看的地图不是二战爆发前夕的地图吧,那时德国已经掠夺了不少他国土地,都属于战后被剥夺的。
要不就是你只看到一其中的一个德国。
或者是被分管时期的德国。
二战之后德国究竟有多惨?“饥饿冬季”险些毁灭德国1946年开始的冬天导致10万人死亡,数百万伤病。
希特勒曾经说过,如果他的军队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么他本人和整个德国都将陷入无尽的深渊。
纳粹“元首”这个预言在二战后迅速变成了现实。
遭到彻底破坏的德国在1946年底迎来上世纪最寒冷的冬天,数十万人因饥饿和寒冷死亡,甚至国家都陷入“毁灭”的境地。
近日,德国国家电视一台和《图片报》揭示了这场“饥饿冬季”的真相。
上千万德国人被东欧驱逐战后的德国国民生产总值不到战前的一半,各大城乡居民面对的是堆积如山、多达数亿立方米的瓦砾和废墟,劫后余生的人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生存。
关于德国国土变化的九年级历史小作文
作文一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德国国土的变化。
在很久很久以前,德国的国土面积和现在可不一样呢。
比如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挑起了战争,到处侵略别的国家。
可是,正义最终会胜利,德国战败了,它的国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原来属于德国的一些地方被划分出去了。
就好像一个小朋友,因为做错了事,被拿走了一些心爱的玩具一样。
但是,德国后来努力发展,和其他国家友好相处。
虽然国土面积变小了,但是人们更加珍惜和平,努力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
小朋友们,我们要记住,和平是最宝贵的!
作文二
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来和你们说一说德国国土的故事。
你们知道吗?德国的国土可不是一直都像现在这样的。
以前呀,德国很强大,也很贪心,想要占领更多的地方。
这就像一个贪心的孩子,想要把所有的糖果都据为己有。
可是这样是不对的,其他国家团结起来对抗德国。
战争结束后,德国受到了惩罚,它的国土变小了。
比如有个叫东普鲁士的地方,就不再属于德国啦。
不过,后来的德国认识到了错误,开始好好发展,和大家友好相处。
虽然国土变了,但德国依然在努力前进。
小朋友们,我们要从中学到,不能贪心,要友好对待别人哟!。
看看巅峰时期德国的疆域,才知道两次大战让德国伤了元气文/寂寞的红酒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是一个工业和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历史上,德国曾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把欧洲乃至世界搅得天翻地覆。
当然,德国人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德国人丢掉了大量的土地。
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损失了近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领土缩水幅度超过三分之一。
其实看看巅峰时期的德国疆域,才知道两次世界大战真的让德国伤了元气。
我们先来看看巅峰时期的德国疆域。
巅峰时期的德国领土面积为54万平方公里,是欧洲第三大国家,领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奥匈帝国。
此外,德国还拥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殖民地面积高达259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殖民帝国。
在太平洋地区,德国拥有德属萨摩亚、德属新几内亚、加罗林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等殖民地。
在非洲地区,德国拥有德属东非(包括坦桑尼亚、卢旺达和布隆迪等地)、德属西非(包括喀麦隆、多哥等地)、德属西南非洲(今纳米比亚)等殖民地。
此外,德国在中国还拥有胶州湾租借地(青岛及附近地区),整个山东都被德国纳入了势力范围。
可以说,当时的德国疆域达到了顶峰。
一战后,由于德国战败,德国丢失了1/8左右的领土,领土损失约为8.8万平方公里。
其中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法国,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即西上西里西亚,波兹南,西普鲁士)等土地割让给了波兰,尤本及萨尔梅迪割让给比利时,东上西里西亚割让给捷克斯洛伐克;克莱佩达地区割让给立陶宛;北石勒苏益格经过公投回归丹麦。
波罗的海沿岸重要港口城市但泽由国际联盟管理,实质上由波兰控制。
德国的萨尔煤矿区由法国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同时,德国承认长期依附于自己的卢森堡独立,并承诺不和奥地利合并。
此外,德国丢失了海外所有的殖民地。
可以说,德国人在一战中损失巨大。
而一战中德国的领土损失并不是最严重的,因为德国在二战中的损失更大。
二战后,德国不仅丢失了东普鲁士、西里西亚等大片土地,而且被一分为二,分裂成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个国家。
一战二战后德国领土变迁1871—1918年德国疆域图1918—1937年德国疆域图1、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恢复法国在普法战争前的疆界。
2、萨尔煤矿区由法国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3、承认波兰独立,并给予波兰海岸线。
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归还,包括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即西上西里西亚,波兹南,西普鲁士);但泽划归波兰。
4、东上西里西亚予捷克斯洛伐克。
5、割让尤本及萨尔梅迪给比利时(奥伊彭、马尔梅迪和毛来斯纳。
)。
6、北石勒苏益格经过公投,回归丹麦。
7、克莱佩达地区给立陶宛(1923年)。
梅梅尔(默默尔)1252年由条顿骑士团建立。
1422年确立了普鲁士省与立陶宛之间的边界,梅梅尔被包含在普鲁士的范围里面,一直到1919年这条边界都未曾变动过。
巴黎和会中签署了协议,德国放弃梅梅尔,交予协约国主要国家处置,1923年立陶宛出兵占领。
不过搞笑的是,1939年希特勒要求立陶宛归还该地区,立陶宛居然同意了。
8、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
9、承认卢森堡的独立。
德意志第三帝国版图现在德国地图1、西部,德法有争议的阿尔萨斯和渃林两个州让给法国2、北部,石勒苏益格州让给丹麦3、东部,西里西亚州全部,勃兰登堡州部分地区以及奥得河流域,但泽自由港,切什青,波次坦等大片领土让给波兰3、东普鲁士被苏联强占,即现在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4、南部工业基地波希米亚,独立为现在的捷克等地。
总计,德国共损失了40%以上的领土。
从庞大的德意志帝国沦为地理上的小国。
总结:今天的德国只有35.65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连挪威、日本都不如,但这是两次大战割地赔款的结果。
从历史地图上看,一战前夕的德国比今日德国要大上50%左右(包括阿尔萨斯和洛林),二战前夕(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之前)也比现在大。
现在那些地方基本都给波兰了,包括普鲁士、西里西亚的大片领土。
一战前德国面积54085 8平方公里二战前德国面积472082平方公里具体数字:1918年的Deutsche Reich:540,857.54 km2 面积,人口6492万。
一战二战后德国领土变迁1871—1918年德国疆域图
1918—1937年德国疆域图
1、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恢复法国在普法战争前的疆界。
2、萨尔煤矿区由法国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3、承认波兰独立,并给予波兰海岸线。
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归还,包括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即西上西里西亚,波兹南,西普鲁士);但泽划归波兰。
4、东上西里西亚予捷克斯洛伐克。
5、割让尤本及萨尔梅迪给比利时(奥伊彭、马尔梅迪和毛来斯纳。
)。
6、北石勒苏益格经过公投,回归丹麦。
7、克莱佩达地区给立陶宛(1923年)。
梅梅尔(默默尔)1252年由条顿骑士团建立。
1422年确立了普鲁士省与立陶宛之间的边界,梅梅尔被包含在普鲁士的范围里面,一直到1919年这条边界都未曾变动过。
巴黎和会中签署了协议,德国放弃梅梅尔,交予协约国主要国家处置,1923年立陶宛出兵占领。
不过搞笑的是,1939年希特勒要求立陶宛归还该地区,立陶宛居然同意了。
8、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
9、承认卢森堡的独立。
德意志第三帝国版图
现在德国地图
1、西部,德法有争议的阿尔萨斯和渃林两个州让给法国
2、北部,石勒苏益格州让给丹麦
3、东部,西里西亚州全部,勃兰登堡州部分地区以及奥得河流域,但泽自由港,切什青,波次坦等大片领土让给波兰
3、东普鲁士被苏联强占,即现在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
4、南部工业基地波希米亚,独立为现在的捷克等地。
总计,德国共损失了40%以上的领土。
从庞大的德意志帝国沦为地理上的小国。
总结:
今天的德国只有35.65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连挪威、日本都不如,但这是两次大战割地赔款的结果。
从历史地图上看,一战前夕的德国比今日德国要大上50%左右(包括阿尔萨斯和洛林),二战前夕(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之前)也比现在大。
现在那些地方基本都给波兰了,包括普鲁士、西里西亚的大片领土。
一战前德国面积540858平方公里
二战前德国面积472082平方公里
具体数字:
1918年的Deutsche Reich:540,857.54 km2 面积,人口6492万。
不包括德属殖民地。
1945年的Weimar Republik:468,787 km2面积,人口6241万。
后来被割让给波兰-捷克的上西里西亚地区也计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