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1
- 格式:doc
- 大小:160.50 KB
- 文档页数:4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人体生理的重要过程,保持正常呼吸功能对维持生命至关重要。
在呼吸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可以获得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气,从而维持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
以下是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呼吸器官:人体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
鼻腔是呼吸进气的主要通道,它有利于加热、湿化和过滤空气。
喉咙连接鼻腔和气管,气管再分为两支支气管,分别通向左右肺。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通过其内部的支气管和肺泡实现气体交换。
2.呼吸过程:呼吸过程分为吸气和呼气两个阶段。
吸气时,肺腔内压力降低,导致气流从外部进入肺部,同时胸腔腔隙扩大。
呼气时,肺腔内压力增加,使气流从肺部流出,同时胸腔腔隙缩小。
3.气体交换: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和肺泡周围的微小血管(肺毛细血管)之间。
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血液经过肺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通过肺毛细血管壁排出体外。
这个过程被称为肺泡气体交换。
4.供氧和排二氧化碳:供氧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它主要通过肺泡气体交换获得。
正常情况下,血液通过红细胞上的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氧合血红蛋白通过血液输送到各个组织和细胞,释放氧气满足细胞的需求。
同时,二氧化碳通过细胞内代谢产生,溶解在血液中,最终通过肺泡气体交换排出体外。
5.呼吸频率和容积:人体的呼吸频率和呼吸容积是整个呼吸过程的重要参数。
呼吸频率指的是每分钟吸气和呼气的次数,而呼吸容积是每次呼吸中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12-20次,呼吸容积约为500毫升。
6.呼吸调节:人体对于气体交换的需求会随着身体状况的变化而调节。
呼吸中枢位于脑干的延髓部分,它会感知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根据身体的需要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
当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或氧气浓度下降时,呼吸中枢会发送信号,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从而加速气体交换。
总之,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生命维持的重要过程。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学案一、学习目标知识性目标: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概述呼吸道和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概述呼吸运动的过程技能性目标: 通过阅读分析, 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通过观察模型和演示,提高观察、判断、推理及科学实验能力情感性目标: 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二、学习重点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呼吸运动的过程三、学习难点 呼吸运动的过程四、 学习过程(一)呼吸系统的组成1、想一想1、呼吸系统的组成器官有哪些?各有什么功能?2、肺有哪些结构特点适于气体交换?2.、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在空格处填上适当名称。
(2)为什么说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走进生活1.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鼻呼吸好还是用鼻呼吸好?为什么?12345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吃饭时不要高声谈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共有的结构是()A.口腔B.咽C.喉D.气管3.肺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A.肺泡壁B.毛细血管C.肺泡D.肺气管4.关于肺适于呼吸功能的结构特点,不正确的叙述是()A.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肺泡外包着毛细血管C.毛细血管的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肺位于心脏的两旁(二)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体验与思考先将双手轻放于两肋处,进行深呼吸,感受肋骨的运动与胸廓的关系;然后将手轻放于胸骨处进行深呼吸,感受胸骨的运动与胸廓的关系;再将手轻放在自己的腹部做深呼吸,体验腹部的变化与胸廓的关系。
2、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成以下问题:(1)什么是呼吸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成胸廓的骨和骨骼肌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是哪些结构引起了胸廓的扩大或缩小?3、模型演示(1)肋间肌舒缩引起肋骨和胸骨运动的模型演示(小组合作)①说出模型各部分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第一节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系统包括 和 。
1、呼吸道:气体进出 的 。
(1)组成:包括 、 、喉、 和 等器官。
鼻腔前部生有 ,内表面有 ,能分泌黏液,使空气变得 、 ,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 ,可以 空气。
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咽既属于 系 统又属于 系统) (2)功能:保证气体 ,对吸入的空气具有 、 、 的作用。
2、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 的场所, 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功能单位)。
思考:肺泡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什么?(1)数目 。
(2)外面缠绕着丰富的 和 。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 ,各由一层 组成。
(二)、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完成 与 。
(1)过程:包括 和 。
(2)结果:实现了肺泡与 的气体交换。
2、平静呼吸时各部位的变化(1)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 ,胸腔容积 ,肺随之_______,肺内气压 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2)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 ,胸腔容积 ,肺随之_______,肺内气压 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
3.图中各结构分别代表:a bc d图中 状态是吸气过程,此时膈肌 ,胸腔容积 ,肺 内气压 外界大气压。
(三)人体内的气体交换1.气体具有 作用。
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 的气体交换和 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 完成的。
3.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与 之间。
肺泡内的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扩散进入肺泡。
肺泡内的气体交c a bd换使血液中的含量增多,含量减少。
(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4.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与之间。
血液中的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扩散进入血液。
(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四)呼吸的全过程:呼吸是指生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它包括四个连续的环节,一、二、三、四、。
第二章 第一节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第 1 页 共 2 页第一节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教学目标:1.说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肺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
4.阐明气体交换的原理。
课前延伸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1.呼吸系统包括______和______两部分。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______的通道,包括___、 、 、 、 、 等器官。
呼吸道有骨和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 ,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 、 、 的作用。
2. ______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 内,左右各一,是进行 的场所。
它由无数______组成,外面包绕着许多______、 。
______和______都很薄只由一层 组成,适于______与______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二、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实现的,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动作。
平静状态下,呼吸运动的过程可概括如下: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______,使胸腔______,肺随之______,肺内的气压就______大气压,于是气体被吸入。
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______,使胸腔体积______,肺随之______,肺内的气压______,______大气压,于是气体被排出。
三、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的 作用:一种气体总是从 的地方向 的地方扩散,直到 为止。
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______的气体交换和______的气体交换。
它们都是通过______完成的。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______和______之间,肺泡中的______扩散进入,血液中的______扩散进入______,从而使血液中的______含量增多,______含量减少。
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______和______之间。
血液中的______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的______扩散进入______,从而使组织细胞所需要的______得到不断补充,产生的______被及时运走。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气体交换的原理。
2、概述肺泡内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过程。
(重点、难点)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差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归纳呼吸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组实验及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科学探究的素养。
使学生学会相互协作。
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加强引导,规范实验步骤,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通过课堂练习使知识得以巩固。
课前准备:教具准备:烧杯、澄清石灰水、塑料管等实验用品、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本课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图片、等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如在体内的气体交换和整个呼吸过程教学中用课件形象的演示给学生,化解知识的抽象性和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利用小组评价等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教师注重对学生活动的引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感知、实验、自主合作等方式实现学习目标,感受成功的喜悦。
3.教学过程中注重环节与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精心设计,努力做到使两个知识点间过渡的自然合理,做到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以帮助学生对本节的知识点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而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框架。
存在问题:1、由于学生没学过化学,实验中对一些现象不能作出准确的解释。
2、由于缺乏血液循环方面的知识,因此本课的难点突破有点吃力附录1:探究实验: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差别目的要求:描述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1、材料用具:、、、毛玻璃片、弯导管、细木条、澄清的石灰水等。
2、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的性质,收集等量的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加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石灰水的程度;3、根据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收集等量的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把两支细木条点燃后同时放入两集气瓶中,观察谁先熄灭。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说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理解肺泡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3.解释呼吸运动和气体交换的原理4.了解呼吸的四个环节,能概述肺泡内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预习成果展示导学问题一: 基础回顾:1、结合上图,完成呼吸系统的组成知识网络。
①通道,以骨和作支架。
作用②对空气有、、呼的作用,所以用鼻呼吸好于吸用口呼吸。
系统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由许多组成。
是进行的场所。
2、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实现的,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
平静状态下参与的肌肉是,呼气时,它们处于状态,此时胸廓容积,肺内压力,气体呼出体外。
吸气时则相反。
3、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和两个过程。
他们是通过实现的。
导学问题二:探究与讨论(比一比哪个小组表现最优秀)1、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哪些?2、结合下图,完成呼吸运动过程。
图中的[1]表示人体脊柱,图中[3]是肋间肌。
A 状态B 状态A 状态为哪个动作?这时肋间肌处于什么状态?此时,胸廓如何变化?3.右图为膈肌运动与呼吸运动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
C 为呼吸的哪个动作?这时膈肌处于何种状态?胸廓如何变化?4、结合下图理解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在A 过程中,肺泡中氧气的浓度 血液中氧气的浓度,所以氧气便从 扩散进入 ,从而实现了气体交换。
B 过程中呢?A 图B 图导学问题三:拓展与应用拓展:1、上图中A 过程和B 过程中血液中气体的成分是如何变化的?2、吸气与呼气结束的瞬间,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是什么关系?应用:C总结回顾:呼吸的四个基本环节:(1)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通过实现)(2)。
(通过实现)(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4)。
(通过实现)达标检测单项选择题:(独立完成,比一比哪个同学本节课收获最好!)1.肺泡在结构上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特点不包括()。
A.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C.肺泡的数目多D.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2.人体内主要呼吸肌是()。
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在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都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2.氧气进入人体最终要到达()A.肺B.血液C.细胞D.心脏3.人在剧烈运动后,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中含量增加最多的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4.人在溺水时,受阻碍的生理活动是();煤气中毒时,受阻碍的生理活动是()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5.适应于肺泡与外界空气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A.鼻腔内有鼻毛B.气管、支气管都有软骨支架C.肺泡壁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6.胸廓容积扩大时,肺内的变化是()A.肺内气压降低,空气从外界进入肺泡B.肺内气压升高,空气从外界进入肺泡C.肺内气压降低,肺泡内部分气体排出D.肺内气压升高,肺泡内部分气体排出7.人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A.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由数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B.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C.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由两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8.人在吸气时,膈顶()A.上升B.不动C.下降D.左右移动9.人体内与呼吸有关的主要肌肉是()A.胸部的肌肉B.腹部的肌肉C.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D.背部的肌肉10.当我们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膈肌的活动状态是()A.收缩、舒张B.舒张、收缩C.收缩、收缩D.舒张、舒张二、非选择题11.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1)图A表示人在呼吸过程中的________状态,B表示呼吸过程中的_________状态。
(2)A图中③处于_______________状态。
12.下图是呼吸系统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结构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H__________;F__________。
济南版初一生物第二章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学案教学目标1.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
2.了解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资料分析,掌握呼吸道的作用。
2.外界气体如何进出肺,肺内的二氧化碳如何排出。
3.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学习过程一.预习提纲1. 看书24页图3.2-1,思考: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还有哪些作用?(讨论捏鼻子,张嘴;不捏鼻子,闭嘴;捏鼻子,闭嘴的感受。
明确鼻、咽都与外界相通,是外界气体进入肺的门户。
根据不同的感觉来推测呼吸道的作用。
)2.肺泡有哪些是与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怎样进行的?为什么氧和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是怎样的?3.用双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再深深地呼气,你有什么感觉?根据课本26页实验分析吸气、呼气时肋间肌、膈肌、胸廓前后径及左右径大小变化、胸廓容积、肺容积、肺内压的变化。
4. :肺内气体是如何发生变化的?气体交换的原理是什么?5.观察P28吸入环境中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成分对照表:你有哪些发现?6. 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是怎样进行的?7.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如果呼吸过程的某一环节发生障碍,会造成什么后果?三、 例题解析【例1】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的作用是( )。
A.黏附细菌B.消除杂物C.分泌黏液D.温暖冷空气解析:鼻腔内的黏液是由鼻黏膜分泌的,毛细血管不会分泌黏液,毛细血管也不与黏液和鼻腔内的空气直接接触,不会黏附细菌,消除杂物。
但鼻黏膜中的毛细血管可散发出热量,起到温暖空气的作用。
答案:D【例2】下列叙述中,与肺的气体交换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肺泡数目极多B.肺泡位于细支气管的末端C.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解析:首先,分析各项叙述与肺气体交换作用的关系,肺泡数目极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包绕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在肺泡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有利于物质进出,即有利于气体交换。
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模型、示意图等,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2、说明肺泡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通过模拟呼吸运动的演示实验,概述呼吸运动的原理。
4、通过观察模型和演示实验,提高观察、判断、推理以及科学实验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1、呼吸系统的组成。
2、肺泡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难点:呼吸运动的原理。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23-24页,填写下列空白。
1、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_____来完成的。
2、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和肺组成的。
3、______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______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
4、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完成和,这就是。
5、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实现的。
【课堂活动】任务一:认识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观察图3.2-1,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完成下面填空。
1、写出图中各部分名称1 、2 、3 、4 、5 、6 。
2、呼吸系统中的、、、、,是气体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
3、呼吸道的特点不仅保证了的畅通,还可使到达肺部的气体、、。
4、______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与此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①数目______②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___________和弹性纤维。
③________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由一层___________组成。
任务二:解读通过呼吸运动完成肺泡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1、体验呼吸运动:(1)肋骨和胸廓的变化:当你深吸气时,肋骨向上向运动,胸廓;深呼气时,肋骨向下向运动,胸廓。
(2)膈肌的变化:膈位于胸腔的底部(也即腹腔的顶部),主要是肌肉组织。
在吸气时,膈顶部,胸廓;呼气时,膈顶部,胸廓。
2、观察演示实验:模拟呼吸运动,完成下面填空。
(1)运动的产生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呼吸运动的产生__________和_______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
(2)观察演示实验:肋间肌舒缩引起肋骨和胸骨运动,完成下面填空。
2.1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气体进出肺依靠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表示正在进行吸气动作B.图甲动作发生时,肋间肌与膈肌都在收缩C.图乙动作发生时,胸廓容积在增大D.尽力吸气然后尽力呼气所得数值为肺活量2.外界氧气进入人体血液的路线是()A.鼻腔→口→咽→气管→肺泡→肺泡外毛细血管B.鼻腔→喉→支气管→气管→肺泡→肺泡外毛细血管C.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外毛细血管D.鼻腔→喉→咽→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外毛细血管3.在不知不觉中,肺在进行着有节奏的呼气和吸气,每分钟大约呼吸16次。
下列有关人体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A.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位于胸腔偏左下方B.呼气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C.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D.胸围差反映了整个胸廓的大小变化4.李宏同学为了比较人体呼出气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进行如下实验,不正确的是()A.取澄清石灰水30mL和40mL分别放在两个锥形瓶内B.吸气时,手紧捏a处橡皮管C.甲瓶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乙不变D.呼气时,气体进入甲瓶5.当肺容积由小变大时,肋间外肌和膈肌的舒缩状况分别是()A.收缩、舒张B.收缩、收缩C.舒张、舒张D.舒张、收缩6.关于人体呼吸道的叙述错误的是()A.患感冒时,常感到呼吸不畅,主要原因是鼻黏膜充血肿胀B.吃饭时突发剧烈咳嗽,饭粒自鼻腔喷出,原因是饭粒进入了肺C.北欧人鼻子明显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大,这有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D.痰是在呼吸道内形成的,纤毛摆动把痰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7.如表是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各成分的数据。
当我们跑步时,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加深。
那么,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成分明显减少的是()气体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其他气体78210.030.070.9在吸入气体中的含量(%)78164 1.10.9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A.二氧化碳B.水C.氧气D.氮气8.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其变化是()①水分增加②氧气含量减少③氧气含量增加④氮气含量增加⑤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列有关人体的呼吸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咽B.人在感冒时,呼吸不畅的主要原因是鼻腔黏膜分泌的黏液过多,堵塞了鼻腔C.气管能保持敞开的原因是有“C”形的软骨支架D.吃饭时说笑,若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就会引起剧烈咳嗽【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人体呼吸系统。
【解答】咽既是呼吸的通道,也是食物进入的通道,A正确;人在感冒时,呼吸不畅的主要原因是鼻腔黏膜内的毛细血管充血肿胀大致的,B错误;气管能保持敞开的原因是有“C”形的软骨支架,C正确;吃饭时说笑,若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导致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D正确。
选B。
2.【答题】人在患重感冒时,早上起来会感到嗓子发干.这说明()A.鼻腔有清洁空气的作用B.口腔被感冒病毒感染发炎了C.口腔没有湿润空气的作用D.空气中的水分子被口腔吸收了【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呼吸道。
【解答】呼吸道与呼吸相适应的特点是: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二、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三、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四、呼吸道内表面的纤毛和黏液起清洁空气的作用.如果用口呼吸则会使口腔在温暖湿润空气时失去水分,会使喉咙干燥同时会产生咳嗽,这是干燥的空气损伤气管的表现.根据以上知识说明鼻腔能够湿润空气,口腔没有湿润空气的作用。
选:C3.【答题】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这()A.有利于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有利于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D.不利于气体交换【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肺呼吸的原理。
【解答】肺是呼吸的主要器官,也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4.【答题】感冒时常感到呼吸不通畅,这主要是因为()A.气管分泌的黏液增多B.鼻粘膜充血肿胀C.喉结肿胀,喉腔变小D.鼻粘膜分泌物多【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模拟呼吸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呼吸运动的过程与原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
使学生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和尝试解决难点的探索精神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夯实基础(3分钟)1、呼吸系统的构成?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2、肺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1)多:肺泡的数目很多;(2)外: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3)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通过。
3、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鼻里有鼻毛可以过滤气体,起到清洁气体的作用;鼻内还有黏膜可以分泌黏液,对气体有湿润的作用;鼻内壁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气体。
因此,用学生对照着《助学》上的自我感知部分,复习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学生记忆并互相检查。
复习巩固上节课的知识不仅是为了记忆与掌握,更为了这节课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5分钟)通常情况下,当我们紧张、焦虑、或恐惧时最先想到的怎样调整自己的情绪?(深呼吸)请同学们跟着我做,将手摁在自己的胸骨或肋骨处,进行深呼吸,仔细体会呼吸时胸廓的变化?(吸气时,胸廓扩大。
呼气时,胸廓缩小)为什么我们深呼吸时胸廓会这样变化呢?胸廓的这种变化跟呼吸有什么关系呢?还有,呼吸到底是怎样产生的?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学生认真比较水手得病前后的情况后,思考原因由小故事引入课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生活与生物学知识联系在一起,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一、呼吸运动的概念和胸廓的结构呼吸运动就是胸廓引起的:总结呼吸运动概念: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完成吸气和呼气,这就是呼吸运动。
那么胸廓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让学生联系生活,并积极投入课堂,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引导探究 层层推进 (13分钟)教师出示图片讲解胸廓结构图。
3单2章 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七年级生物下册 主备人: 参备人:生物组 时间:
[学习目标]:
1、说出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肺泡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 解释呼吸运动的原理,阐明气体交换的原理。
4、掌握肺泡内气体交换过程和组织里气体交换过程
二、主干知识梳理:
呼吸道:鼻, ,喉, ,支气管
1、呼吸系统
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的场所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吸 肋间外肌 ,胸廓 2、气体的交换 (肺( 外界) 气 膈肌 胸廓 ( )
, 呼 肋间外肌 ,胸廓
膈肌 胸廓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 )血液
( )
能量摄取:
3、人体获得能量 能量释放:
影响能量的因素:
4、 空气质量与健康:(1)、 (2)、 (3)、
三、知识清单:(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1、(1)呼吸系统由 和 两部分组成,其中前者又包
括 、 、 、 和 。
(2) 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 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3)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有的的器官是 。
(4)肺的位置是 ,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2.右图是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填写字母所表示的结构名称。
[A] [B] [C] [E] [F]
(2)G 和C 的分支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
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
① ② ③
(3)通常情况下,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 ]
(4)发声的部位是[ ] 。
人
的
生
活
需
要
空
气
3.人体与外
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人体的
来完成的,它由 和 两部分组成。
其中, 是主要的呼吸器官
4.呼吸道都有 或 作支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有丰富的 ,所以既是气体通道,又对吸入的空气有 、 和 的作用。
5.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提倡用鼻呼吸而不用口呼吸,这是为什么?
(二)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1)人的胸廓主要是由 、 、 三种骨围成的。
(2)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叫做 。
它包括 和 两个动作。
2.右图为肋间肌舒缩示意图,据图填空。
(1)若图中的[1]表示人体脊柱,则图中 [2]是 [3]是[4]是
(2)A 状态为 动作,这时肋
间外肌处于 状态,B 状态为
动作。
这时肋间外肌处于 状态。
3.右图为膈肌运动与呼吸运动的关系示意图,据图
填空。
(1)(1)注明图中各部分名称。
[1] [2] [3] [4]
(2)C 状态为 动作,这时膈肌处于 状
态,D 状态为 动作,这时膈肌处于 状态。
8、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 和 两个过
程。
它们都是通过 实现的。
9、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指 与 之间的气体交换。
10、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 与 之间。
11、气体的扩散是指一种气体总是由___________的地方向__________的地方运动,直至达到____________为止
12、填写氧和二氧化碳的扩散:
组
肺 血
泡 液 织
13、从29页的图可以看出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 、 、 、
和 四个过程。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的作用是( )。
A.黏附细菌
B.消除杂物
C.分泌黏液
D.温暖冷空气
2.肺泡在结构上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特点不包括( )。
A.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肺泡的数目多
D.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
B C
3.人体内主要呼吸肌是()。
A.胸大肌
B.腹部肌肉
C.背部肌肉
D.肋间肌和膈肌.
4.气体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是()
A.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外毛细血管
B.鼻腔→气管→肺泡→肺泡外毛细血管
C.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
D.鼻腔→喉→咽→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外毛细血管
5.成年人平静吸气时,呼吸肌活动的情况和胸廓的变化是()。
A.肋间内肌和膈肌舒张,胸廓扩大
B.肋间内肌和膈肌收缩,胸廓缩小
C.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胸廓缩小
D.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
6.在平静状态时,胸廓的上下径增大的原因是()。
A.膈肌收缩,膈顶部上升
B.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
C.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
D.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
7.吸气动作时,肺容积及肺内气体变化是()。
A.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
B.肺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
C.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
D.肺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减小
8.肋间外肌收缩的结果是()。
A.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都扩大
B.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
C.胸廓上下径和左右径都扩大
D.胸廓上下径和左右径都缩小
9.胸廓容积扩大时,肺内的变化是()
A.肺内气压降低,空气从外界进入肺泡
B.肺内气压升高,空气从外界进入肺泡
C.肺内气压降低,肺内部分气体排出
D.肺内气压升高,肺泡内部分气体排出
10.人在呼气时,肺内的气体压力与外界气体压力的关系是()。
A.肺内的气体压力高于外界气体压力
B.肺内的气体压力低于外界气体压力
C.肺内的气体压力等于外界气体压力
D.不能确定
11、用人工呼吸抢救溺水者,是帮助病人完成()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C、肺的通气
D、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1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物质是()。
A、水
B、氢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
13、人在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是()。
A、不含氧气
B、全部是二氧化碳
C、氧气多于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多于氧气
14、呼吸通常是指()。
A、通过鼻腔吸入氧气的过程
B、用口或鼻腔呼出CO
的过程
2
C、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D、人体细胞内氧化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15、氧从肺泡进入血液后,在循环系统中运输的形式是()。
A、溶于血浆
B、游离态
C、全部与血红蛋白结合
D、绝大部分与血红蛋白结合
16、肺泡内的气体与血液间气体不断地交换是因为()。
A、肺泡有良好的弹性回缩
B、肺泡内氧的压力比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压力高
C、肺泡内氧的压力比血液中氧的压力高,二氧化碳的压力比血液中的低
D、肺泡内气体浓度高,压力低
17、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的成分的变化是()。
A、静脉血→动脉血→静脉血
B、动脉血→静脉血→动脉血
C、动脉血→动脉血→静脉血
D、静脉血→动脉血→动脉血
18、人体生理活动中,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于()。
A、肺泡
B、血液
C、细胞
D、组织液
19、哮喘是()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
( )
A、气管
B、支气管
C、肺
D、咽喉部
20、人体进行呼吸的重要意义是()
A、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B、为各项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C、维持人体相对稳定的体温
D、为身体每个细胞提供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