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培养计划(08150
- 格式:doc
- 大小:316.50 KB
- 文档页数:8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程,用于培养学生的数理基础知识,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做好准备。
2. 矿物加工原理:介绍矿物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矿物破碎、矿石浮选、尾矿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掌握矿石的分离和提纯技术。
3. 矿物加工设备:学习矿物加工常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包括破碎机、球磨机、浮选机等设备,培养学生的操作和维护能力。
4. 矿石工艺流程设计:学习矿石工艺流程设计方法,包括矿石的选矿、研磨、浮选等工艺过程,培养学生的工艺流程设计能力。
5. 矿物加工工程实践:通过实验室实验和实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矿石加工的实际情况。
6. 工程设计与管理:学习工程设计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包括工程经济分析、工程规划和项目管理等内容,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
7. 矿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学习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
护的意识。
8. 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在校期间进行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上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一个培养方案,具体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可能会有所变化,根据不同学校和学院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培养计划(081503)(Mineral Processing Engineering)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人格健全,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实践能力较强、适应社会能力较强、善于自主学习、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解决矿物加工行业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技术与设计问题,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相关领域内从事生产管理、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科生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实际工作,能够达到如下目标:(1)能够运用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和矿物加工工程的基础知识,对复杂的矿物加工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供有效解决方案;(2)能够运用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知识,为复杂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设计出体现创新性的工艺和流程,并对其相关影响进行有效评价;(3)具备健康的身心和社会责任感,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影响,在工程实践中能坚持公众利益优先;(4)拥有团队精神,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有工程项目实施和管理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发挥作用;(5)能够适应学科发展和行业需求,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二、毕业要求经过4年的学习,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具有从事矿物加工专业领域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矿物加工专业知识,对复杂的矿物加工工程问题进行有效探索和系统性分析并提供解决方案;1-1理解并掌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数学知识,能够将其运用到复杂工程问题的表述之中。
1-2能够运用物理、化学及力学等自然科学知识解释复杂工程问题的技术原理。
1-3理解和掌握矿物加工专业的工程和专业基础知识,并利用数学模型求解计算专业工程问题。
1-4从数学与自然科学的角度能对矿物加工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并优化。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以及矿物加工领域专业知识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方案(081501)(Mining Engineering)一、培养目标培养满足现代矿山企业需求的、具备采矿工艺、采矿技术、矿区规划、矿山安全、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知识,能够解决采矿行业及相关行业复杂工程技术与设计问题,善于创新、团队合作及较高工程素养的现场工程技术人才,毕业五年后成为国内矿业企业的骨干工程技术人才。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为:(1)热爱祖国,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能够在矿业活动中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2)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及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从事采矿工艺、采矿技术、矿区规划、矿山安全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从业竞争力;(3)能够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学习来拓展自己的知识,具备处理复杂矿山开采系统工程问题的能力,毕业5年后能够独立承担中级岗位的生产技术工作;(4)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创新精神,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现场工程师执业能力,能够满足现代矿山企业的需求。
二、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掌握采矿工程相关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将其用于分析和解决复杂矿山系统工程问题。
1-1能够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数学知识运用到复杂工程问题的表述之中;1-2能够运用物理、力学与地质学等自然科学知识解释复杂工程问题的技术原理;1-3掌握采矿工程中用到的数学模型的推理过程,并能加以解释;1-4从数学与自然科学的角度能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
2.问题分析: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和采矿工程的基本原理用于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矿山系统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1理解和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础知识,能识别复杂工程问题,并对其关键环节和主要参数进行判断;2-2能选择恰当的物理、力学与地质学等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结合文献查阅和研究,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推理分析;2-3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础知识,结合采矿工程的基本原理,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准确表达,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1、专业理论要求掌握铜矿地质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
熟悉铜矿生产建设的采掘工艺.生产系统和环节。
了解地质测量工作与铜矿生产.建设.设计的密切关系。
培养学生懂得生产技术管理的有关知识。
2、技能操作要求使学生掌握图根测量.大比例尺寸测量的方法。
具有判断一般地质构造及矿层变化的能力。
会熟练使用地质测量仪器。
能绘制常用矿图和编写必要的地质资料。
养成安全作业和文明生产的习惯。
3、文化知识要求掌握本工种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主要文化课程方面,使学生提高到相当于高中水平。
4、身体素质要求懂得体育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适应铜矿洞下工作。
二、课程安排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教学时间安排(供参考)续表六、教学辅导大纲和教材1、教学辅导大纲和文字教材(1)语文、数学、思想品德修养使用全省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文字教材。
(2)计算机应用基础、美育基础使用中央校统一编写的教学辅导大纲和文字教材。
(3)烹饪化学、饮食业基础知识、烹饪原料知识、饮食营养与卫生、西餐烹调技术、烹饪美学、烹调技术、烹饪原料加工技术、面点技术使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文字教材。
(4)体育与健康使用教育部统一的教学指导纲要,无文字教材。
2、声像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使用中央校统一制作的声像教材。
七、教学安排1、授课:有声像教材的课程,由教学班组织学员利用声像教材组织教学。
无声像教材的课程由基层校组织面授2、自学:学员按教学辅导大纲要求,全面自学文字教材。
自学学时数可根据课程难易程度和学员的实际情况安排,但不得少于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时数。
3、辅导:在学员自学文字教材及收视声像教学节目的基础上,由辅导教师对学员进行辅导,辅导课包括自学指导、答疑解难、作业讲评、学习讨论和技能培训等。
4、实践:(1)课程实验:按照课程教学要求,组织学员实验,写出实验报告。
(2)课程实习:按照课程教学要求,组织学员实习,写出实习报告。
矿物加工工程培养方案一、背景介绍矿物加工工程是矿山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任务是通过物理、化学等手段从矿石中提取有用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以满足各行业对矿产品的需求。
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和质量的逐渐下降,矿物加工工程人才的培养愈发显得迫切和重要。
因此,本文拟就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做出详细的介绍。
二、培养目标1.掌握矿物加工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矿石选矿、矿石分级、矿石破碎、矿石磨矿、矿石浮选、矿石浸出、矿石干燥等矿物加工工程基本技能。
2.了解矿物加工工程的各种设备及其结构、原理,具备矿石加工设备的优选、结构设计、选型及维护管理等能力。
3.熟悉矿物加工工程过程中的安全、环保和能源利用等方面的要求,具备一定的安全生产意识和环保意识。
4.具备与矿产资源开发相关行业部门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生产管理等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三、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为学生后期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矿石加工学、矿石加工设备、矿石浮选学、矿石干燥学、矿石选矿学、矿石分级学等,系统地介绍了矿物加工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
(3)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矿石加工工程设计、矿石加工工程技术、矿石加工工程管理、矿石加工工程实践等,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4)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矿石综合利用、矿业环境保护、矿石选矿工艺与设备、矿石加工流程优化等,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选择余地。
2. 实践教学(1)实验课程:设立矿石加工工程实验室,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研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校外实习:组织学生到矿山、矿山企业和相关科研机构进行校外实习,让学生深入了解矿石加工工程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动态,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3. 课程实验(1)矿石加工工程实验室:主要用于进行矿石加工工程相关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研究,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培养计划(081503)(Mineral Processing)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接受基本工程训练,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矿物加工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内从事生产、管理、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1、思想品德素质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为国家繁荣昌盛、为现代化建设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扎根基层、踏实肯干、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的良好素养和道德品质;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具有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新时代大学生风貌。
2、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力学、机械工程等基础知识和矿物加工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接受与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相关的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矿物加工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进行技术革新和新技术、新工艺研究的初步能力,具备一定的生产组织、技术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矿物加工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2)具有从事矿物加工工程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3)掌握矿物加工过程的基本理论、生产工艺知识及矿物材料科学的基本知识,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及应对生产管理过程中突发事件的能力。
(4)掌握矿物加工试验设计与优化方法、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5)掌握矿物加工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矿物加工工艺优化及分析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设计与工程实践的能力;(6)具有技术经济分析与组织生产管理的基本能力;(7)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技术革新与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研究开发的初步能力;(8)具有良好的表达、沟通、交流能力,具有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一定的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9)熟悉国家关于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安全、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产品质量、矿区环境、职业健康、生产安全和服务意识;(10)了解国内外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提高的能力。
矿物加工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1 培养目标矿物加工工程培养方案的核心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人才,他们应该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技能,能够独立从事矿石选矿、矿矿和矿物加工工程中的设计、研发、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等工作。
1.2 培养要求(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理论知识(2)具备矿物加工工程基本技能和设计能力(3)掌握现代矿石选矿、矿矿和矿物加工工程的理论、技术和方法(4)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5)具备良好的工程伦理和职业操守二、培养方案2.1 课程设置矿物加工工程的培养方案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中心。
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包括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矿物加工原理、矿石选矿工程、矿矿和矿物加工技术、矿山机械、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工程伦理与职业操守、实习与毕业设计等课程。
2.2 实践教学矿物加工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践教学是培养矿物加工工程人才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实验室、实训中心等现有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设备操作、实验研究、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3 实习实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学校应该积极与相关企业开展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
通过实习实训,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矿山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技术流程和市场需求,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实践经验。
2.4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学生通过对矿物加工工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和创新总结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指导学生选择有针对性的毕业设计课题,提供相应的实验设备和技术支持,指导他们完成设计、实验、分析和撰写毕业论文,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2.5 辅助教学在培养矿物加工工程人才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加强辅助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交流、科技竞赛和实践活动,开展专业讲座和企业参观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术、技术和实践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力。
矿业类大类培养方案一、大类面向专业1. 081501 采矿工程2. 081503 矿物加工工程3. 081505T 矿物资源工程二、大类培养规格路径1、培养规格矿业类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力学基础知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团队合作和管理协调能力,具备从事矿业领域及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管理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能力。
1)采矿工程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扎实的数学、力学基础知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团队合作和管理协调能力,掌握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固体矿床开采基本理论知识,能在固体矿床开采特别是煤矿开采领域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设计、开采、通风、安全、监察、管理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2)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等基础知识,掌握矿物加工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矿物加工及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科学研究与开发、分析测试与技术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具有团队合作和管理协调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3)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的,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型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系统掌握矿物材料加工与利用,矿产资源评估及矿产资源经营管理,矿产资源加工及综合利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工程技术、科学研究、新材料开发的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能从事矿物材料加工与利用,矿产资源评估及矿产资源经营管理,矿产资源加工及综合利用的规划、设计、研究和教学,矿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路径矿业类涵盖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矿物资源工程三个专业,大类培养时间一年(含小学期),二年级以后按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分流培养。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Curriculum for Undergraduate of Mineral processing Engineering Major “Excellent Engineer Training Program”一、培养目标本着“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本专业立足矿物加工、资源综合利用、钢铁冶金和环境工程等相关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责任感强,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合理的知识结构、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从事生产、工艺和设备设计、研究与开发、技术管理和经营的基本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1. 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及较强的适应社会和环境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及沟通协调能力、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2. 具有社会责任感,坚守工程职业道德,具有与工作相关的质量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3. 能熟练运用矿物加工工程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现代技术手段研究复杂工程问题;4. 在工作中能利用矿物加工过程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在新技术与新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和生产组织管理方面具备突出能力;5. 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理解能力,能及时了解本专业相关学科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cational objectives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philosophy of facing industry, facing future, and facing world, aiming at preparing all-rounded, a strong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good humanistic quality and international vision talents with certain innovation ability, team management and coordination ability, lifelong learning ability, this program is designed to provide a thorough grounding specialized knowledge and rich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in the fields of mineral processing,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metallur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tudents with engineering science basic theory and specialized knowledge can solve 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s and qualified for production, desig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Students of this major are supposed to achieve the following aims after graduated 5 years:1. Good human and social science literacy and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adjustment and adaptability, good language expression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team spirit and cooperation spirit.2. A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dhere to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of the project, with quality awarenes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safety awareness.3. Be familiar with the basic theory of mineral processing engineering and related fields, such as scientific research, engineering design and technical service, and modern technology method to study complicated engineering problem.4. An ability to use the specialized knowledge of the mineral processing process solving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and an excellent ability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new technology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design and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anagement.5. An ability to acquire information, understand the forefront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mineral processing and lifelong learning.二、毕业要求毕业要求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创办于1952年,是国家重点学科。
培养可从事矿物加工领域的生产、设计、教学、科研、技术开发与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现有实验室总面积为3000m2,包括14个功能区。
拥有教职员工38人,其中院士2人,教授15人,副教授16人。
二、培养目标面向矿物加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环境工程和钢铁冶金等,培养具有扎实自然科学基础和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基础,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矿物加工工程开发与设计实践能力、知识更新与自我完善能力、良好沟通与组织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优秀人才。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既可从事矿物加工工程基础理论研究、矿物加工工程项目的设计、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等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也可承担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及企业市场经营等工作。
三、培养要求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与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管理科学基础。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工程基础,包括制图、机械、电工电子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扎实掌握矿物加工过程的基础理论和生产工艺知识,了解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科技发展新动态,初步具备分析解决本专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及进行新技术研发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英文技术文献,并具有一定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
5.具有较强的项目组织、管理与执行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能力,能与时俱进地学习,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
四、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主干课程:浮选、物理分选、烧结球团学、矿物加工研究方法、矿物加工工程设计、烧结球团厂设计、钢铁冶金研究方法特色课程:矿物加工理论与工艺(双语)、化工原理、选矿药剂、钢铁冶金原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炼铁学、炼钢学。
五、学制与学位标准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六、毕业合格标准达到培养方案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选矿方向修满规定195.5学分(包括必修140学分),团矿方向修满规定196.5学分(包括必修141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准予毕业。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081501)(Mining Engineering)一、培养目标培养满足现代矿山企业需求的、具备采矿工艺、采矿技术、矿区规划、矿山安全、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知识,能够解决采矿行业及相关行业复杂工程技术与设计问题,善于创新、团队合作及较高工程素养的现场工程技术人才,毕业五年后成为国内矿业企业的骨干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一)思想品德素质要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勤奋好学、踏实肯干、诚实守信、团结协作、遵纪守法;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具有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新时代的学生风貌。
(二)业务培养标准和要求采矿工程本科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将来在现场从事采矿工艺、采矿技术、生产组织、生产经营中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过程中,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应达到如下要求:1.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通过1.1.1~1.2.4学习与实践,掌握数学及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并具有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生产实际的能力。
1.1 数学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1.1.1高等数学1.1.2线性代数1.1.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1.2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1.2.1大学物理1.2.2物理实验1.2.3大学计算机基础1.2.4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2.工程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2.1 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及专业基础知识并能在实际中应用通过2.1.1~2.1.5学习与实践,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及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
能够应用现有的工程理论、专业理论、工艺、技术、方法及管理手段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对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等有一定的了解。
2.1.1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
2.1.2地质学、测量学、测量实习2.1.3工程力学、岩石力学与工程、流体力学2.1.4矿业系统工程2.1.5矿山环保与安全2.2 掌握专业知识并能在实际中应用2.2.1露天采矿学、地下采矿学2.2.2井巷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2.2.3凿岩与爆破工程、矿岩爆破优化2.2.4矿山运输、矿山总图运输、2.2.5放矿理论与实践,充填理论与技术、土力学理论与实践2.2.6边坡工程,矿山压力与控制2.2.7矿业经济学、矿山企业规划与开发、矿山企业管理、矿产安全管理2.2.8采掘机械、矿山现代测试技术、非金属矿床开发2.2.9数字矿山技术、采矿CAD3.综合知识、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通过3.1.1~3.3.4学习与实践,掌握一定的综合知识及法律常识,逐步养成良好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工程素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应用能力、团队意识与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危机处理能力。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方案(081501)(Mining Engineering)一、培养目标培养满足现代矿山企业需求的、具备采矿工艺、采矿技术、矿区规划、矿山安全、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知识,能够解决采矿行业及相关行业复杂工程技术与设计问题,善于创新、团队合作及较高工程素养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五年后成为国内矿业企业的骨干工程技术人才。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五年左右能够达到如下目标: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能够在矿业活动中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培养目标2: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及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从事采矿工艺、采矿技术、矿区规划、矿山安全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从业竞争力;培养目标3:能够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学习来拓展自己的知识,具备处理复杂矿山开采系统工程问题的能力,毕业5年后能够独立承担中级岗位的生产技术工作;培养目标4: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创新精神,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现场工程师执业能力,能够满足现代矿山企业的需求。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掌握采矿工程相关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将其用于分析和解决复杂矿山系统工程问题。
1-1能够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数学知识运用到复杂工程问题的表述之中;1-2能够运用物理、力学与地质学等自然科学知识解释复杂工程问题的技术原理;1-3掌握采矿工程中用到的数学模型的推理过程,并能加以解释;1-4从数学与自然科学的角度能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
2.问题分析: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和采矿工程的基本原理用于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矿山系统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1理解和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础知识,能识别复杂工程问题,并对其关键环节和主要参数进行判断;2-2能选择恰当的物理、力学与地质学等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结合文献查阅和研究,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推理分析;2-3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础知识,结合采矿工程的基本原理,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准确表达,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等基础知识,掌握矿物加工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矿物加工及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科学研究与开发、分析测试与技术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具有团队合作和管理协调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生毕业5年内达到以下目标:1.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
2.能够胜任矿物加工及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科学研究与开发、分析测试与技术管理等工作。
3.基本具备领导和协调团队工作的能力。
4.在所工作的领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5.能够服务贵州、面向全国、放眼世界。
二、培养要求毕业生能力要求: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掌握矿物加工工程所需要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和技术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矿物加工工程的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熟悉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环保等相关知识;了解矿物加工学科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和矿物加工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矿物加工复杂工程问题。
3.具有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研究分析矿物加工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4.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能够应用所学知识针对矿物加工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
5.具备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研究的初步能力,能够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矿物加工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
6.掌握文献检索和现代信息获取能力,针对矿物加工复杂工程问题,能选择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
对复杂工程问题能进行预测与模拟,并能理解其局限性。
7.了解与矿物加工工程相关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正确理解和评价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及工程实践对于社会、环境、文化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具有团队精神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9.针对矿物加工复杂工程问题,具有与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交流、沟通的意识和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沟通能力。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培养方案(081503)(Mineral Processing Engineering)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解决矿物加工行业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技术问题,具备从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其相关领域生产管理、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咨询服务等工作的知识能力和工程素养。
毕业5年后,成为具有现场工程师执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科生毕业后五年左右能够达到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师职业道德,能够综合考虑法律、安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影响,在工程实践中坚持公众利益优先;培养目标2:能够运用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和矿物加工工程的基础知识,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并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培养目标3: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及跨文化交流能力,满足现代矿物加工行业需求,能够胜任生产管理、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咨询服务等方面工作;培养目标4: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创新精神,能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较强的从业竞争力。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具有矿物加工专业相关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工程问题。
1-1理解并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用于表述矿物加工工艺过程及原理,并针对具体的矿物加工工艺,能够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1-2理解并掌握工艺矿物学、力学等专业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并通过数学模型解释与分析矿物加工工程问题;1-3理解并掌握矿物加工的分选原理和技术方法等专业知识,用于矿物加工方案的比较与选择,获得能够用于生产实践的最优方案。
2.问题分析:能够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矿物加工工程的基本原理,通过文献研究,识别和分析矿物加工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结论。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503 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矿产资源分离提纯、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基础理论、生产工艺与设备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分析、解决矿物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工艺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在矿物加工、粉体加工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艺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矿产资源分离提纯及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的基础理论,生产工艺及设备、生产过程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通过工程设计、工艺执行与制定的基本训练,获得在矿物加工领域一线生产、生产组织、技术管理的基本能力。
1.知识结构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及与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矿物加工及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基础理论、选矿及造块生产工艺与设备、新技术、工艺设计的基本知识;2.能力结构掌握有效地探索实际工程问题的实验技能、生产操作技能;了解专业前沿理论与发展动态,具备信息获取、表达与处理的能力;具备发现、分析、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
3.素质结构吃苦耐劳,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良好的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跨学科背景下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了解行业的发展战略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主干学科矿业工程、冶金工程四、核心课程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结晶学与矿物学、钢铁冶金工艺、矿石破磨工艺及设备、物理选矿工艺及设备、化学选矿工艺及设备、烧结工艺及设备、球团工艺及设备、粉体压块技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1.无机材料物理化学本课程是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以无机材料的结构以及材料结构的形成为主线,从物理化学的角度论述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问题。
主要从阐述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制备与加工、性质、使用性能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制约规律。
2.结晶学与矿物学本课程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培养计划(081503)
(Mineral Processing Engineering)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人格健全,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实践能力较强、适应社会能力较强、善于自主学习、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解决矿物加工行业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技术与设计问题,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相关领域内从事生产管理、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如下:
1、思想品德素质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为国家繁荣昌盛、为现代化建设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扎根基层、踏实肯干、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的良好素养和道德品质;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具有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新时代大学生风貌。
2、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力学、机械工程等基础知识和矿物加工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接受与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相关的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矿物加工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进行技术革新和新技术、新工艺研究的初步能力,具备一定的生产组织、技术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矿物加工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矿物加工工程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掌握矿物加工过程的基本理论、生产工艺知识及矿物材料科学的基本知识,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及应对生产管理过程中突发事件的能力。
(4)掌握矿物加工试验设计与优化方法、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具有基本的科学研究和实际操作能力;
(5)掌握矿物加工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矿物加工工艺优化及分析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设计与工程实践的能力;
(6)具有技术经济分析与组织生产管理的基本能力;
(7)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技术革新与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研究开发的基本能力;
(8)具有良好的表达、沟通、交流能力,具有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一定的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能力;
(9)熟悉国家关于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安全、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产品质量、矿区环境、职业健康、生产安全和服务意识;
(10)了解国内外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提高的能力。
3、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一定的基本体育知识,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技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有意识的增强体魄,提高心理素质、审美情操,保证身心健康。
三、主干学科
矿业工程
四、学制
四年
五、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六、核心课程
矿石学、破碎与磨矿、磁电选矿、重力选矿、浮选、矿石可选性研究、化学选矿、选矿厂设计、球团与烧结技术
七、课程和环节的总体框架图
八、全校性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课外创新创业活动及全校公共选修课
全校性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毕业最低要求2学分,课外创新创业活动毕业最低要求2学分。
具体按《辽宁科技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试行)》执行。
由校团委统一出具第二课堂成绩单。
全校公共选修课毕业最低要求4学分(或雅思成绩6.0分及以上)。
九、附录
注:加*课程为学位课程。
→理论教学△课程设计※实验◇课程训练□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创业专题∮机动周⊙公益劳动∥金工实习∴考试★军训+入学及安全/毕业教育×实习实训#电工电子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