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153.97 KB
- 文档页数:4
七年制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方向)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医学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达到硕士水平的临床检验诊断学高级人才。
基本培养要求1、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热爱医学事业,有为人民医学事业献身的精神;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医德良好,严谨求实,勤奋进取。
2、具有较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较宽厚的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掌握较坚实的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系统地掌握临床医学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二级学科,内科与外科分别不少于3个三级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毕业时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获得本专业科学技术新发展、新动向的能力。
3、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和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4、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心健康,能履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学制和时间分配学制七年,全学程共361周,其中教学166周,考试23周,生产实习50周(含预防医学实习2周),二级学科实习48周,专业定向实习及毕业论文准备、答辩12周,假期43周,入学毕业教育2周,军训3周,社会实践3周,机动11周(表1)。
全学程分四个阶段安排教学:第一阶段:普通基础课阶段,1—2学期在综合性大学进行教学。
第二阶段:医学基础课阶段,3—7学期由基础医学院安排教学。
第三阶段:临床医学课程及实习阶段,7—11学期为临床课程教学及生产实习,由临床学院具体安排。
第四阶段:12学期由医学检验系安排教学。
13-14学期为临床检验诊断学二级学科实习、专业定向实习及毕业论文准备及答辩,由医学检验系具体安排。
同时可参加12学期安排的基础和临床医学高级讲座,由基础医学院和各临床学院安排教学。
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具备扎实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良好职业素质,具备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健康个性和谐统一,能够在医疗卫生单位、教学科研机构胜任医疗、管理、疾病预防及医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达到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水平的优秀医学毕业生。
二、培养要求通过临床医学七年的培养,使学生成为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现代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具有从事医学科学技术和科研工作能力的,达到硕士水平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2、掌握与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3、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正常结构和功能、病理结构和机理、致病病原体以及药理基本知识;4、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够掌握本学科(指二级学科,内科和外科分别不少于3个三级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疗原则以及临床用药原则,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试行办法》中规定的第一阶段培训合格的临床工作能力;5、掌握民族医学基本特点、全科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本知识以及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与传播规律和防治原则;6、完成不少于两年半的临床实习,覆盖所有临床主干学科,并具有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各类常见病、多发病、急症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7、掌握医患沟通技巧,重视伦理道德,学会运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利益。
8、具备查阅专业文献的能力,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9、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药学方向)教学计划(100301)(Clinical Medicine (Pharmacy))一、专业简介该专业培养达到硕士学位水平的高级临床药师。
培养学生具有较宽广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较深厚的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强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能为临床医师提供临床合理用药的咨询和指导。
临床药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方向,将医学基础、临床医学专业和药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溶于一体,使学生具有较深厚的医学和药学知识功底,最后两年为临床药学实习阶段。
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将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与实施,研究、实施合理用药,承担医疗机构临床药学技术工作。
二、培养目标和要求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基础医药学、临床医药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富有开拓精神,能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与实施,协助临床医师合理用药;开展药学信息与咨询服务;进行临床药学研究,为提升药物治疗水平提供科学的依据;承担医院药学教育、具有硕士水平的临床药学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1、努力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自觉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和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救死扶伤,愿为祖国繁荣和民族振兴事业而献身。
2、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宽广的自然科学知识、较深厚的医药学基础理论和较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一门外语,通过国家大学外语六级考试,有较强的适应未来医药学发展的素质和潜力。
在业务培养方面,本专业实行“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方式,主要学习医药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临床药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医学和医学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医疗文书知识与技能;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与实施,研究、实施合理用药,能够承担医疗机构临床药学技术工作。
临床医学七年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较宽厚的社会科学基础,较深厚的医学基础理论,较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解决临床医学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三、招生对象面向全国应届高中毕业生,从中严格精选。
四、学习年限本、硕连读七年一贯制五、课程设置A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自然辩证法2学分英语4学分B类:分子生物学4学分生化分析4学分C类:医学统计学4学分急救医学2学分医学英语4学分肿瘤学3学分临床病理学2学分临床药理学2学分D类:健康学概论2学分生命科学概论2学分医学电子学3学分信息学基础2学分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2学分六、培养方式第一阶段:一至五年级集中学习本科阶段设置的必修课程及研究生阶段学位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组织教学。
第二阶段:六至七年级进行临床实习及专科定向培养,包括各专科病房进一步的临床训练,专业知识学习,实验训练、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毕业答辩。
学生在学期间,需按照学校要求选修一定学分的艺术类及文科类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七、考核方式1、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以笔试为主,由承担教学工作的院系及有关教研室负责考核工作。
2、为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七年制的学生在研究生阶段进行中期考核,内容包括:(1)六年级学生在临床学习结束后进行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学的综合理论笔试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的技能考核,考试成绩低于75分者给予一次补考机会,仍达不到要求者不得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学习,作为本科生毕业。
(2)第七学年第一学期中期由导师组成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对学生论文进展情况进行考核,对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一般应以临床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研究目标。
医学七年制本硕连读每一年培养计划
内容:
一年级:学习基础医学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等基础医学课程。
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年级:继续学习病理学、微生物学、药理学、病原生物学等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实验、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
三年级:进入临床医学学习阶段,学习各科临床医学知识,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人文关怀精神。
四年级:进入临床轮转阶段,在医院各科室进行为期一年的临床轮转实习,积累临床经验。
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年级:进入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和临床实习阶段,完成毕业论文并继续临床实习,准备本科毕业。
六年级:进入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选择专业方向,进行科研训练和硕士论文写作。
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年级:完成硕士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
到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临床实习,准备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医学方向)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医学知识和较强临床能力,达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水平,以儿科专业为特长的高级临床医师和高级医学人才。
基本培养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医学事业,遵纪守法,勤奋务实。
2.具有较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较宽厚的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较坚实的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掌握儿科临床医学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二级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富于创新和批判性思维;具有一定的临床技能和自学能力、信息管理与沟通能力;毕业时基本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获得本专业科学技术新发展、新动向的能力;初步具有从事儿科临床科研的能力,结合临床实践、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3.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二.学制和时间分配学制七年,全学程共356周,其中教学160周,考试24周,生产实习50周(含预防医学实习2周),二级学科实习42周,专业定向实习及毕业论文准备、答辩18周,假期43周,入学毕业教育2周,军训3周,社会实践3周,机动11周(表1)。
全学程分四个阶段安排教学:第一阶段:普通基础课阶段,1~2学期在综合性大学进行教学。
第二阶段:医学基础课阶段,3~7学期由基础医学院安排教学。
第三阶段:临床医学课程及实习阶段,7~11学期为临床课程教学及生产实习,由所属院系具体安排。
第四阶段:12~14学期为二级学科实习、专业定向实习及毕业论文准备及答辩,其中二级学科范围内主要亚专业及科室轮转一年,三级学科定向实习4个月。
同时在12学期安排基础和临床医学高级讲座,儿科专业课,由基础医学院和各临床学院安排教学。
南京医科大学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学生培养计划
学生姓名
导师姓名
年级
学科专业
学院
入学年月
制定计划日期
填表说明
1、本《培养计划》为研究生培养阶段必备材料,结束后归卷为七年制学生科技档案。
2、本计划表应参照《专业学位培养方案》要求,以导师为主与七年制学生商讨、于导师选定后三个月内完成,逾期者不得进入下阶段培养。
3、“课程学习情况”应包括七年制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全部课程。
4、“指导小组成员”,由导师和各相关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和学术骨干组成,成员应涵盖学生培养计划中规定的三级学科方向,每个学科指定1-2人,成员应具备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资历,同一指导小组成员中至少应有一名成员具备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
6、本计划一式四份,经所属学院批准后,学生本人、导师、学院各存一份,一份送教务处备案。
7、本计划一经制定,未经主管部门同意不得随意更改。
课程学习情况
指导小组成员。
---------------------------------------------------------------最新资料推荐------------------------------------------------------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教学计划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教学计划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实行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模式,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医德高尚、基础宽厚、医技扎实、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临床医学人才。
在实施本教学计划中,应积极稳妥地进行教学改革,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突出临床基本功训练,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调整科研和论文的规格要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达到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一、专业培养目标具有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1、热爱祖国,热爱医学,具有崇高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遵纪守法,具有良好医德医风,团结协作,愿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献身。
2、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一定的预防医学知识,系统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具有适应现代医学科技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较大的发展潜力。
1/ 63、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申请学位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其中内科学、外科学分别不少于 3个三级学科,下同)领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并对实习医生进行业务指导,基本达到卫生部颁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方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
4、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最新资料推荐------------------------------------------------------ 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人才培养方案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100201K 专业名称:临床医学(七年制) Clinical Medicine(Seven-year program)二、专业培养目标以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为原则,培养具有良好的医学职业素养,掌握相关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掌握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掌握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达到高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临床医师。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1.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1)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4)尊重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1 / 12(5)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主动寻求其它医师的帮助。
(6)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己的权益。
(7)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
2. 知识目标(1)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心理状态。
(3)掌握生命各个阶段各种常见疾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疾病预防的重要性。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定向实习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和教育部颁布的《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基本培养要求及授予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临床阶段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申请学位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其中内科学、外科学分别不少于3个三级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学生临床工作能力水平达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颁发的《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标准》的要求;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二、临床培养系列分类(一)内科系列呼吸内科、心脏内科、消化内科、肾脏内科、内分泌与代谢内科、血液内科、风湿免疫科、急诊内科、传染科、老年病科、神经内科、中西医结合内科。
(二)外一科系列普通外科、骨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心脏外科、肿瘤科、烧伤外科、中西医结合外科、整形外科。
(三)外二科系列妇产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皮肤性病科。
(四)儿科系列小儿内科、小儿外科。
(五)医技系列麻醉科(含ICU)、放射科、超声科、放疗科、检验科、心功能科、核医学科、病理科、理疗科。
三、培养时间分配(共计三、培养时间分配(共计717171周)周)(一)内科系列1、本专业(申请学位的学科)43—51周,其中病房39—47周、门诊4周(指三级学科,无三级学科者指二级学科)。
2、在内科系列选择3个学科,每个学科6—10周,均在病房学习,共20—28周。
也可在内科系列选择2个学科,共14—22周,在医技系列选择1个学科,轮转6周;本专业(申请学位的学科)为神经内科者也可选择神经外科轮转6周。
(二)外一科系列1、本专业(申请学位的学科)43—51周,其中病房39—47周、门诊4周(指三级学科,无三级学科者指二级学科)。
2、在外一科系列选择3个学科,每个学科6—10周,均在病房学习,共20—28周。
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培养管理细则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在医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均达到临床医学专业硕士水平。
为了更好地在六、七年级完成这一培养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制定本细则:第六学年:通科实习阶段一、实习目的和实习安排在各科室实习阶段,每科学生一般安排3名/组,每位学生在临床带教老师的带领下管理病床≥6张。
该阶段要加强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通过临床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二、通科实习依据严格按照《医学院临床专业实习大纲(六年制、七年制)》贯彻执行。
三、带教教师资格及要求要求各科室由固定优秀指导教师带教,应由任主治医师三年以上的教师承担。
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适应和胜任临床工作,对接待病人、临床问诊、临床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书写病例及批改、临床处置等过程逐步熟悉掌握;充分注意对学生临床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在各级临床医师的指导下,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临床服务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提高。
具体要求:教学查房至少1次/周,基本技能操作训练至少1次/周;所有实习科室举办一小时左右的专题小讲座,每周不少于1次;由教学部查验有关记录,认定合格者每次按1学时理论授课教学计入带教教师工作量。
四、教研室、科室带教活动营造实习教学氛围,强化带教教师的责任意识,保证带教质量。
七年制学生实习由科主任对实习教学工作全面负责。
各实习科室要以加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为重点,创造机会,努力完成实习大纲所规定的临床技术操作项目,除完成毕业实习规定的要求外,各科室每周要穿插组织开展进行病例讨论、教学查房、专题讲座活动,并做好相应记录,以使学生获取科学的思维方法,扩展学生的临床前沿知识。
五、广泛开展“读书会”、“讨论会”活动每个专业确定至少2种参考书或本学科核心理论刊物供学生参考学习,每月组织一次集体读书会,由实习学生3-5名介绍本学科的前沿研究方向及本人的实习体会。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宽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生物医学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和人际交流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及参与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竞争的基本素质和良好发展潜质的高级医学人才。
二、培养要求1、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具有远大理想和创业创新精神。
2、具有较宽厚的医学基础理论和熟练的临床实践技能,掌握对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预防、保健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有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作出分类鉴别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能从事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学生毕业时医疗技术水平应基本达到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标准,即初步达到三级甲等医院低年资住院医师的技术水平。
3、具备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理论及人文、自然科学知识。
4、具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工作能力,有参与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竞争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能。
5、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6、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国家大学英语考试六级水平,熟练运用英语阅读、翻译本专业文献,具备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四、主要课程(共37门)英语计算机基础哲学政治经济学自然辩证法细胞生物学数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医学遗传学形态实验学机能实验学药理学诊断学外科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急救医学卫生学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社会医学卫生法学医学信息检索医患沟通学医学心理学生命伦理学五、课程设置必修课类(共57门、237学分)(一)公共基础课(共15门、82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毛泽东思想概论30 2 体育144 8政治经济学30 2 英语342 19哲学54 3 细胞生物学(A+) 54 3邓小平理论54 3 高等数学(A+) 162 9卫生法学(A+) 36 2 物理学(A+) 132 7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 2 无机化学(A) 106 6计算机基础(A+) 144 8 有机化学(A) 100 6自然辩证法36 2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系统解剖学(A+) 132 7 局部解剖学(A+) 72 4 组织胚胎学(A) 46 3 生物化学(A+) 80 4 医学信息检索(A) 18 1 生理学(A+) 90 5 分子生物学(A+) 36 2 医学遗传学(A) 36 2 病理学(A) 84 5 病理生理学(A) 54 3 微生物与免疫学(A+) 112 6 寄生虫学(A) 36 2 药理学(A) 66 4 医学心理学(A+) 38 2 机能实验学(A+) 136 8 形态实验学(A+) 150 8 卫生学(A) 51 3 流行病学(B) 36 2 医用统计学(A) 54 3 生命伦理学(A+) 36 2 诊断学(A+) 138 8 外科学基础(A+) 88 5 生殖医学(A+) 36 2 社会医学(A) 24 1 医学影像学(A) 60 3 核医学(A) 36 2 科研方法与设计(A) 18 1 医患沟通学(A) 36 2(三)专业课(共14门、55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康复医学(A) 24 1 皮肤病与性病学(A+) 51 3 口腔科学(A) 20 1 神经病学(A) 50 3 内科学(A+) 198 11 精神病学(A) 46 3 外科学(A+) 180 10 眼科学(A) 38 2 妇产科学(A+) 100 6 耳鼻咽喉科学(B) 42 2 儿科学(A+) 77 4 急救医学(A) 36 2 传染病学(A+) 67 4 中医学54 3选修课类(共65门、112学分)(一)限制性选修课(共17门、24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写作知识18 1 外科学进展36 2 肿瘤学概论36 2 妇产科学进展18 1 医学论文写作18 1 皮肤病与性病学进展18 1 针灸学36 2 神经病学进展18 1 临床药理学36 2 医学影像学进展18 1 循证医学9 1 围产医学36 2 临床流行病学18 1 行为医学18 1 老年医学18 1 法医学36 2 内科学进展36 21、社会人文类选修课(共26门、49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日语36 2 公共关系学36 2英语口语36 2 社会学36 2CET6 54 3 西方音乐欣赏36 2汽车驾驶技术36 2 陶瓷鉴赏40 2文学欣赏40 2 台湾史论40 2写作知识40 2 大学语文20 1演讲与口才20 1 美术鉴赏36 2古诗词鉴赏20 1 乐理基础18 1音乐欣赏36 2 合唱36 2时装艺术欣赏40 2 中国考古学36 2中华人文精神36 2 围棋36 2中国古典文学40 2 现代西方经济理论36 2社会心理学36 2 西方电影赏析36 22、自然科学类选修课(共11门、25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临床元素化学18 1 电镜技术36 2医用电子学72 4 计算机网络基础36 2医用概率与数理统计36 2 flash动画设计54 3 WINDOWS基础36 2 Office 2000 36 2医学信息检索27 2 科研方法与设计36 2大学信息技术54 33、医药类选修课(共11门、14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环境医学36 2 中医各家学说36 2医学史20 1 推拿学20 1张仲景药证40 2 理疗学20 1医药营销与销售技巧24 1 精神病学进展18 1儿科学进展18 1 眼科学进展18 1耳鼻咽喉科学进展18 1六、教学安排本专业修业年限一般为七年,分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一般为一年,在综合性大学完成自然科学通识教育及部分社会人文科学学习。
南京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临床病理学方向)学生二级学科轮转、临床技术考核及学位论文答辩实施细那么为贯彻国家教育部“教高司[1998]24号”文件精神,做好我校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临床病理学方向)学生的培育和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结合我校的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那么。
一、实施对象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临床病理学方向)学生进入二级学科轮转应符合以下条件:一、已完成教学打算中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课程的学习,取得规定的学分,且必修课要紧课程平均学分绩点达到2。
2、完成了临床通科实习并通过相应的出科理论与技术考核。
3、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及江苏省运算机品级一级考试。
4、已取得南京医科大学学士学位者。
学生进入二级学科轮转前由教务科汇同各有关学院进行一一审核,不符合上述条件者,应继续学习,重修不合格课程,直至符合条件,方可进入二级学科轮转;或可依照学生意愿及已完成的学分,给予肄业或本科毕业相应处置。
二、训练目标在二级学科定向的基础上,通过强化训练,使学生的临床病理诊断实践技术大体达到国家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试行方法》规定的第一时期培训终止时的要求,即达到三级甲等医院低年资住院医师的技术水平和处置临床病理问题能力。
同时,初步把握临床病理诊断科学研究的大体方式,大体具有从事临床病理诊断课题研究的能力。
三、二级学科轮转的实施由七年制学生所在的二级学院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学生二级学科(临床病理科和相关临床科室)的轮转。
(一)二级学科定向与导师及指导小组的确信在学生进入二级学科轮转前,依照志愿原那么,通过双向选择确信主带导师,并定向至二级学科培训。
二级学院按学校有关文件要求组织遴选七年制学生导师,通过双向选择,确信每位学生的导师,并报教务处审批。
导师负责学生的二级学科临床轮转时期的全进程培育,包括制定培育打算、确信其二/三级学科轮转科室、指导其临床及科研工作。
原那么上每位导师每一年同时指导七年制新生人数不超过3名。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宽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生物医学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和人际交流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及参与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竞争的基本素质和良好发展潜质的高级医学人才。
二、培养要求1、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具有远大理想和创业创新精神。
2、具有较宽厚的医学基础理论和熟练的临床实践技能,掌握对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预防、保健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有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作出分类鉴别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能从事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学生毕业时医疗技术水平应基本达到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标准,即初步达到三级甲等医院低年资住院医师的技术水平。
3、具备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理论及人文、自然科学知识。
4、具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工作能力,有参与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竞争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能。
5、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6、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国家大学英语考试六级水平,熟练运用英语阅读、翻译本专业文献,具备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四、主要课程(共37门)英语计算机基础哲学政治经济学自然辩证法细胞生物学数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医学遗传学形态实验学机能实验学药理学诊断学外科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急救医学卫生学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社会医学卫生法学医学信息检索医患沟通学医学心理学生命伦理学五、课程设置必修课类(共57门、237学分)(一)公共基础课(共15门、82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毛泽东思想概论30 2 体育144 8政治经济学30 2 英语342 19哲学54 3 细胞生物学(A+) 54 3邓小平理论54 3 高等数学(A+) 162 9卫生法学(A+) 36 2 物理学(A+) 132 7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 2 无机化学(A) 106 6计算机基础(A+) 144 8 有机化学(A) 100 6自然辩证法36 2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系统解剖学(A+) 132 7 局部解剖学(A+) 72 4 组织胚胎学(A) 46 3 生物化学(A+) 80 4 医学信息检索(A) 18 1 生理学(A+) 90 5 分子生物学(A+) 36 2 医学遗传学(A) 36 2 病理学(A) 84 5 病理生理学(A) 54 3 微生物与免疫学(A+) 112 6 寄生虫学(A) 36 2 药理学(A) 66 4 医学心理学(A+) 38 2 机能实验学(A+) 136 8 形态实验学(A+) 150 8 卫生学(A) 51 3 流行病学(B) 36 2 医用统计学(A) 54 3 生命伦理学(A+) 36 2 诊断学(A+) 138 8 外科学基础(A+) 88 5 生殖医学(A+) 36 2 社会医学(A) 24 1 医学影像学(A) 60 3 核医学(A) 36 2 科研方法与设计(A) 18 1 医患沟通学(A) 36 2(三)专业课(共14门、55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康复医学(A) 24 1 皮肤病与性病学(A+) 51 3 口腔科学(A) 20 1 神经病学(A) 50 3 内科学(A+) 198 11 精神病学(A) 46 3 外科学(A+) 180 10 眼科学(A) 38 2 妇产科学(A+) 100 6 耳鼻咽喉科学(B) 42 2 儿科学(A+) 77 4 急救医学(A) 36 2 传染病学(A+) 67 4 中医学54 3选修课类(共65门、112学分)(一)限制性选修课(共17门、24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写作知识18 1 外科学进展36 2 肿瘤学概论36 2 妇产科学进展18 1 医学论文写作18 1 皮肤病与性病学进展18 1 针灸学36 2 神经病学进展18 1 临床药理学36 2 医学影像学进展18 1 循证医学9 1 围产医学36 2 临床流行病学18 1 行为医学18 1 老年医学18 1 法医学36 2 内科学进展36 21、社会人文类选修课(共26门、49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日语36 2 公共关系学36 2英语口语36 2 社会学36 2CET6 54 3 西方音乐欣赏36 2汽车驾驶技术36 2 陶瓷鉴赏40 2文学欣赏40 2 台湾史论40 2写作知识40 2 大学语文20 1演讲与口才20 1 美术鉴赏36 2古诗词鉴赏20 1 乐理基础18 1音乐欣赏36 2 合唱36 2时装艺术欣赏40 2 中国考古学36 2中华人文精神36 2 围棋36 2中国古典文学40 2 现代西方经济理论36 2社会心理学36 2 西方电影赏析36 22、自然科学类选修课(共11门、25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临床元素化学18 1 电镜技术36 2医用电子学72 4 计算机网络基础36 2医用概率与数理统计36 2 flash动画设计54 3 WINDOWS基础36 2 Office 2000 36 2医学信息检索27 2 科研方法与设计36 2大学信息技术54 33、医药类选修课(共11门、14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环境医学36 2 中医各家学说36 2医学史20 1 推拿学20 1张仲景药证40 2 理疗学20 1医药营销与销售技巧24 1 精神病学进展18 1儿科学进展18 1 眼科学进展18 1耳鼻咽喉科学进展18 1六、教学安排本专业修业年限一般为七年,分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一般为一年,在综合性大学完成自然科学通识教育及部分社会人文科学学习。
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本科培养计划本专业属于医学学科门类中的二级类(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本专业代码:100301一、专业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宽厚基础、良好素质和较大发展潜力的初级医师,这种素质确保其毕业后作为医生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和科研活动;保证他们有坚实的基础能够进行终身学习和在医学某一学科领域内进一步深造。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掌握从事医疗实践工作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态度,为毕业后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态度、知识和技能:态度目标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愿为医学科学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2.树立关爱病人观念,尊重病人人格,保护病人隐私;坚持以预防疾病发生、减轻和驱除患者的病痛为己任,认识到提供临终关怀的道德责任。
3.充分认识医患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性,并积极与病人及病人家属进行交流,使其充分理解和配合诊疗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4.树立成本效益观念,注重合理用药,选择合理的诊治方案,充分掌握公平有效分配和合理使用有限资源的原则,充分利用可用资源达到康复的最大效益。
5.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充分认识到不断自我完善和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6.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尊重个人信仰,尊重每一个人,理解其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7.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超出自己的业务能力而不能有效安全处理的医疗活动,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8.始终将病人及社区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9.具有创新精神和敢于怀疑、敢于分析批判的精神,具有为新知识产生、新技能的发现做出贡献的意识。
10.尊重同仁,增强团队意识。
11.树立依法行医的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知识目标1.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
2.掌握生物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浙江大学Z he j i an gU n i ve r si ty浙江大学Z h ej ia ngU n i ve rs it y浙江大学Z h e ji an gUn i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医学科学专门人才,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扎实的基础医学科学知识和技能,较强的临床专业实践技能,系统的群体健康知识,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人际交流、信息管理和终身学习能力。
培养要求遵循"七年一贯的,强化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办学原则,通过系统的教学,是毕业生在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达到如下基本要求: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1)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 (2)融洽的医患关系,基本的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法律观念; (3)终身学习意识,积极的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4)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健康度体魄和健全的心理。
2.知识要求(1)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2)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3)基本的预防医学及与医学相关的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4)一定的体育和军事知识。
3.技能要求(1)扎实的临床基本技能;(2)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扎实的公共卫生专业基本技能,具备处理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问题的初步能力; (4)基本的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的能力; (5)初步的从事医学科学研究的能力; (6)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解决医疗问题的能力;(7)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 (8)较强的人际交流和管理能力; (9)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考核要求除了各学科要求的课程考核外,学生还需要进行医学综合课程Ⅰ、医学综合课程Ⅱ、医学综合课程Ⅲ和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含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