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常用计算公式修订稿
- 格式:docx
- 大小:54.02 KB
- 文档页数:10
工程施工计算公式大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计算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工程施工计算公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坡度计算公式:坡度 = (高度差 / 水平距离)×100%2. 斜拉索张力计算公式:T = Fcosα + 2Pcos(α/2)3. 桩基沉降计算公式:ΔS = P / Ks4.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q = cNc + qNq + 0.5γBNγ5. 钢筋拉力计算公式:F = σA6. 钢筋弯矩计算公式:M = Fd7. 钢筋截面积计算公式:A = M / σ8. 梁的挠度计算公式:δ = 5wL^4 / (384EI)9. 钢结构设计荷载计算公式:Q = W + E + S10. 混凝土梁的抗弯强度计算公式:Mn = φ×As×σst×jd11. 混凝土计算抗压强度计算公式:f = 0.85fc' + fyAs - φPn12. 钢筋混凝土截面受弯计算公式:Mn = φAsfyjd13. 钢筋混凝土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Vc = φVc14. 混凝土梁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Vc = φAv15. 混凝土截面受压区混凝土轴心拉力计算公式:Pu = 0.85f'cAg + Asfy16. 混凝土截面南怪判断计算公式:d = h - d'17. 钢筋混凝土梁截面抗弯设计力矩计算公式:Md = φMn18. 混凝土截面梁设计强度计算公式:ΦMn = Vn + Mn19. 混凝土楼板结构自重计算公式:G = Ag×γc20. 地震荷载计算公式:E = Sds21. 混凝土基础沉降计算公式:S = ∆H / K22. 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Q = S* A23. 钢结构柱受力计算公式:N = P / A24. 钢结构桁架受力计算公式:N = F / A25. 钢筋混凝土梁设计计算公式:Mn = φ× As ×fy × (d - a/2)26. 钢筋混凝土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Vc = φ× Av × fy27. 钢筋混凝土截面受剪设计力矩计算公式:Md = φ× Mn28. 钢筋混凝土截面受轴向拉压设计强度计算公式:P = As × fy29. 钢结构上述受剪设计力矩计算公式:Md = φ× My30. 钢结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Vd = φ× VΨ31. 钢结构柱受轴压设计强度计算公式:Pd = ∑ φ × Aa × fy32. 钢结构梁受拉钢筋设计强度计算公式:As = Md / (φfy (d - a/2))33. 钢结构梁抗弯设计力矩计算公式:Md = φ× Mn34. 钢结构楼层地面层加重楼层考虑总浇筑重量计算公式:G = Ag × ρ × γ35. 钢结构设计防火设计荷载计算公式:F = 0.12 Q36. 钢结构地板系曲析量计算公式:δ = 5GKθ^4 / 384Ei37. 钢结构圆筒面对称受拉力计算公式:P = ∑ φ × Aa × fy38. 钢结构截面弯曲零点高度计算公式:Y‘ = fy z39. 钢结构突孔承载力计算公式:Ru = φ × Pn40. 钢结构横临应力计算公式:∏m = Z × F41. 钢结构受弯梁截面受弯强度理线计算公式:Mn = φ × As × fy × jd42. 钢构梁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Vc = φ × Av43. 钢结构截面受剪设计强度计算公式:V = φ × Av44. 钢结构短支柱计算公式:Pd = φ × As × fy45. 钢结构支柱设计拉弯强度计算公式:Pd = A × fy46. 钢结构支柱荷载计算公式:P = φP47. 钢结构节点受压强度计算公式:Vc = φ × Av48. 钢结构拉杆受压计算公式:Pd = φ × Aa × fy49. 钢结构地板内筋拉弯强度计算公式:Md = φ × Mn50. 钢结构地板楼层荷载计算公式:G = Ag × γ这是一些常用的工程施工计算公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施工200个常用公式土方工程:土方开挖量 = 开挖面积×开挖深度土方填方量 = 填挖断面积×填挖深度土方运输量 = 土方开挖量 + 土方填方量土方车数 = 土方运输量 / 车辆容载量混凝土工程:混凝土用料量 = 施工构件体积×设计配比混凝土浇灌时间 = 构件高度 / 浇筑速度水灰比 = 水用量 / 水泥用量钢筋工程:钢筋拉力 = σA钢筋弯矩 = M = Fd螺纹钢重量 = 直径mm ×直径mm × 0.00617 ×长度m钢管重量 = (外径 - 壁厚) ×壁厚mm × 0.02466 ×长度m圆钢重量 = 直径mm ×直径mm × 0.00617 ×长度m 方钢重量 = 边宽(mm) ×边宽(mm) ×长度(m) ×0.00785基础工程:坡度 = (高度差 / 水平距离) × 100%桩基沉降 = ΔS = P / Ks地基承载力 = q = cNc + qNq + 0.5γBNγ材料计算:砖墙用砖数 = 面积÷ (砖长×砖宽)砂浆用量 = 砖数×砂浆用量系数梁的截面面积 = 梁宽×梁高混凝土用量 = 面积×厚度×比重平整场地计算:平整场地工程量 S = (A + 4) × (B + 4) = S底 + 2L 外 + 16其中,A = 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 = 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 = 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 = 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开挖土方计算:土方体积 = 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基槽开挖 V = (A + 2C + K × H) × H × L其中,V = 基坑体积A = 基坑上口长度B = 基坑上口宽度a = 基坑底面长度b = 基坑底面宽度回填土工程量计算: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 = 基槽(坑)挖土体积 - 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土建工程常用计算公式2土建工程常用计算公式21.混凝土用量计算:混凝土用量=施工部位面积×厚度2.砂浆用量计算:砂浆用量=施工部位面积×厚度3.水泥用量计算:水泥用量=混凝土用量/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的含量4.湿度计算:湿度=(湿度计得值×工作面积)/施工部位面积5.外墙砖用量计算:外墙砖用量=外墙长度×外墙高度6.顶板面积计算:顶板面积=矩形工程面积+梯形工程面积7.地基承载力计算:地基承载力=安全系数×地基实际承载力8.钢筋用量计算:钢筋用量=工程长度×每米需用钢筋数量9.地基沉降计算:沉降量=(地基承载力×施工部位面积)/(沉降力×安全系数)10.砌筑墙体体积计算:砌筑墙体体积=砌筑墙体长度×砌筑墙体宽度×砌筑墙体厚度11.砼密度计算:砼密度=(水泥密度×水泥用量+粉煤灰密度×粉煤灰用量+砂密度×砂用量+石密度×石用量)/混凝土用量12.强度计算:强度=强度试验结果×强度系数13.地基承载力计算:地基承载力=土的强度×地基面积×土的抗剪强度14.混凝土强度计算:混凝土强度=强度试验结果/安全系数15.梁的弯矩计算:弯矩=(集中荷载×荷载作用距离)+(自重×梁长度×梁宽度)+(分布荷载×荷载作用距离的平方/2)以上是土建工程中常用的一些计算公式,包括混凝土用量、砂浆用量、水泥用量、湿度、外墙砖用量、顶板面积、地基承载力、钢筋用量、地基沉降、砌筑墙体体积、砼密度、强度、梁的弯矩等。
这些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在土建工程中进行设计和施工,并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建筑工程施工计算公式
1、材料单价计算:材料单价=[(出厂价《原材料价格》+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1+保管费率)
顺序:材+运,再乘以损耗率,再乘以保管费率
2、工程设备单价计算:工程设备单价=(设备原价+运输费)×(1+保管费率)
相比材料单价的计算:少了运输损耗费。
设备是没有运输损耗费率的。
3、折旧费计算:
3.1、台班折旧费计算:台班折旧费=机械预算价格×(1-残值率)÷耐用总台班数
(此法计算为工作量折旧法)
3.2耐用总台班数计算:耐用总台班数=折旧年限×年工作台班
3.3台班大修理费计算:台班大修理费=一次大修理费×大修理次数÷耐用总台班数
3.4仪器仪表使用费计算:仪器仪表使用费=摊销费+维修费
4、一般计税方法
4.1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4.2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4.3增值税=税前造价×11%(税前造价为:人,材,机,管,利,规等之和。
)
5、分部分项工程费计算
5.1分部分项工程费=Σ(分部分项工程量×综合单价)
综合单价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以及一定范围的风险费用。
5.1.1,全费用综合单价: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
5.2总造价费=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
投标报价表中可以自主报价的有:1、分部分项工程费2、措施项目费3、计日工4、总承包服务费
6、不得作为竞争性费用的项目:安,规,税。
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以下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大全:
1. 混凝土用量计算公式:
混凝土用量= 面积x 厚度x 比重
2. 砖墙用砖计算公式:
砖墙用砖数= 面积÷(砖长x 砖宽)
3. 砂浆用量计算公式:
砂浆用量= 砖数x 砂浆用量系数
4.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地基承载力= 地基面积x 土壤承载力
5. 梁的截面面积计算公式:
梁的截面面积= 梁宽x 梁高
6. 楼板面积计算公式:
楼板面积= 楼层面积-梁柱面积
7. 墙体体积计算公式:
墙体体积= 墙长x 墙宽x 墙厚
8.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 标准长度-拐弯长度-端头减损
9.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
混凝土配合比= 水泥用量÷骨料用量
10. 预应力混凝土张拉力计算公式:
预应力混凝土张拉力= 预应力筋面积x 张拉应力
这些公式只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部分,具体使用时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工程施工中常用计算公式
1.施工量计算公式:
-面积计算:面积=长×宽
-体积计算:体积=面积×高度
2.混凝土计算公式:
-混凝土用量计算:混凝土用量=施工量×单位体积重量
-水泥用量计算:水泥用量=混凝土用量×水泥掺量
-砂浆用量计算:砂浆用量=混凝土用量×砂浆配比
3.钢筋计算公式:
-钢筋重量计算:钢筋重量=施工量×单位长度重量
-钢筋根数计算:钢筋根数=钢筋重量/单位长度重量
4.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地基承载力计算:地基承载力=可承受荷载/过载面积
-地基设计承载力计算:地基设计承载力=地基承载力×安全系数5.砌体墙计算公式:
-砌体用量计算:砌体用量=砌体面积×单位面积用量
6.混凝土强度等级计算公式:
-标准强度等级:强度等级=标准强度×(1+AE/100)
7.泥浆注入井壁计算公式:
-注入井壁泥浆量计算:注入井壁泥浆量=注入厚度×壁孔周长×单位长度泥浆量
8.斜坡防护计算公式:
-护坡体积计算:护坡体积=斜坡面积×坡度
-地下板体积计算:地下板体积=斜坡面积×坡度×底板厚度
9.耐火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耐火材料用量=需要砌筑的体积×耐材砌筑率
10.灌浆计算公式:
-灌浆用量计算:灌浆用量=灌浆长度×灌浆面积×单位长度灌浆量
11.隧道掘进计算公式:
-掘进速度计算:掘进速度=掘进长度/时间
-掘进进度计算:掘进进度=完成长度/总长度。
一、材料计算公式1. 螺纹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为直径mm×直径mm×0.00617×长度m。
例如,直径20mm、长度12m的螺纹钢,计算公式为20×20×0.00617×12=29.616kg。
2. 钢管重量计算公式:公式为(外径-壁厚)×壁厚mm×0.02466×长度m。
例如,外径114mm、壁厚4mm、长度6m的钢管,计算公式为(114-4)×4×0.02466×6=5.102kg。
3. 圆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为直径mm×直径mm×0.00617×长度m。
例如,直径20mm、长度6m的圆钢,计算公式为20×20×0.00617×6=14.808kg。
4. 方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为边宽mm×边宽mm×长度m×0.00785。
例如,边宽50mm、长度6m的方钢,计算公式为50×50×6×0.00785=117.75kg。
5. 扁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为边宽mm×厚度mm×长度m×0.00785。
例如,边宽50mm、厚度5.0mm、长度6m的扁钢,计算公式为50×5.0×6×0.00785=11.775kg。
6. 六角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为对边直径×对边直径×长度m×0.00068。
例如,对边直径50mm、长度6m的六角钢,计算公式为50×50×6×0.00068=10.2kg。
7. 钢板重量计算公式:公式为7.85×长度(m)×宽度(m)×厚度(mm)。
例如,长度6m、宽度1.51m、厚度9.75mm的钢板,计算公式为7.85×6×1.51×9.75=69.343kg。
施工方案常用计算公式总结一、 施工临时用电计算()∑∑∑++=b a c P K P K P K P 3211.1简化,室内外照明用电约占总用电10%,施工用电约占90%()∑∑=+=c c P K P P K P 1124.11.01.1变压器容量计算P P P 4.1cos 05.10==ϕ配电导线截面计算按导线允许电流选择ϕcos 31000••=l i U PI按导线允许电压降校核[]%7=≤•=••=∑∑εεSC M S C L P 按导线机械强度校核当线路上电杆之间挡距在25~40m 时,其允许的导线最小截面,可查表选用。
二、 工地临时用水计算工地施工工程用水量:36008211111•••••=∑K t T N Q K q 施工机械用水量:3600832212••=∑K N Q K q 工地生活用水量: 360084313⨯⨯••=t K N P q 生活区生活用水量:3600245424⨯••=K N P q 消防用水量:5q施工工地总用水量1、 当()54321q q q q q ≤+++时,()4321521q q q q q Q ++++=。
2、 当()54321q q q q q +++时,4321q q q q Q +++=。
3、 当工地面积小于5ha ,而且()54321q q q q q +++时,5q Q =最后计算出总用水量,还应增加10%,以补偿不可避免的水管漏水损失。
供水管径计算10004••=νπQ d 一般生活及施工用水υ取1.5m/s ,消防用水2.5m/s 。
三、 悬挑脚手架计算杆件悬挑321k k k k G G G G ++=k a k q L n Q 2=k k Q G P 4.12.1+=验算抗弯刚度()a L P M b A 2+=WM A A =σ 如[]σσ≤,则抗弯刚度满足要求。
验算抗剪刚度ww A It PS It S Q 2==τ 如[]ττ≤,刚抗剪刚度满足要求。
建筑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建筑施工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很多,包括结构力学计算、混凝土浇筑计算、土方工程计算等。
下面将就这些方面介绍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
一、结构力学计算1.钢筋拉力计算:钢筋拉力计算公式为:Fs=As*f/γs其中,Fs为钢筋的拉力,As为钢筋的截面面积,f为钢筋的抗拉强度,γs为构件的抗拉安全系数。
2.钢筋弯矩计算:钢筋弯矩计算公式为:M=F*h其中,M为钢筋的弯矩,F为外力,h为力臂。
3.钢筋截面面积计算:钢筋截面面积计算公式为:As=(M*γs)/(f*d)其中,As为钢筋截面面积,M为弯矩,γs为抗拉屈服强度安全比,f为钢筋的抗拉屈服强度,d为钢筋的截面受力高度。
二、混凝土浇筑计算1.混凝土用量计算:混凝土用量计算公式为:V=A*h*n其中,V为混凝土的体积,A为标准工字钢模板的面积,h为模板的高度,n为施工层数。
2.水泥用量计算:水泥用量计算公式为:W=V*R*γ其中,W为水泥的用量,V为混凝土的体积,R为混凝土的配合比,γ为水泥的比重。
三、土方工程计算1.土方工程量计算: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为:V=(A1*h1+A2*h2+A3*h3)/3其中,V为土方的体积,A1、A2、A3分别为三个断面的面积,h1、h2、h3分别为三个断面的高度。
2.剪切强度计算:剪切强度计算公式为:τ=c*n*λ*γ其中,τ为土方的剪切强度,c为土壤的黏聚力,n为土壤的有效应力,λ为排水系数,γ为土壤的容重。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计算公式,如应力强度计算、模量计算、支座设计计算等。
以上介绍的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常用的计算公式。
在实际施工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并注意其中的安全系数和工程质量要求。
第1篇1. 材料用量计算公式材料用量是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材料用量计算公式:(1)混凝土用量计算公式:混凝土用量 = 立方体积× 混凝土配合比其中,立方体积是指需要浇筑混凝土的体积,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石子和水的比例。
(2)钢筋用量计算公式:钢筋用量 = 钢筋面积× 钢筋间距× 钢筋层数其中,钢筋面积是指钢筋截面积,钢筋间距是指相邻钢筋之间的距离,钢筋层数是指同一构件中钢筋的层数。
2. 施工进度计算公式施工进度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指标,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施工进度计算公式:(1)工程总进度计算公式:工程总进度 = 各分部分项工程进度之和其中,各分部分项工程进度是指各个施工阶段所需的时间。
(2)单位时间内完成工程量计算公式:单位时间内完成工程量 = 工程总工程量 / 施工总天数其中,工程总工程量是指整个工程所需的工程量,施工总天数是指整个工程施工所需的天数。
3. 结构力学计算公式结构力学是工程施工中确保结构安全的重要部分,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结构力学计算公式:(1)梁的弯曲应力计算公式:弯曲应力 = (M I) / y其中,M是弯矩,I是截面惯性矩,y是截面到中性轴的距离。
(2)剪力计算公式:剪力= F sinθ其中,F是作用在结构上的外力,θ是外力与结构轴线的夹角。
4. 水文地质计算公式水文地质计算是工程施工中了解地下水、土壤性质等参数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水文地质计算公式:(1)渗透系数计算公式:渗透系数= Q / (A Δh)其中,Q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土层的流量,A是土层横截面积,Δh是土层厚度。
(2)地下水位计算公式:地下水位 = H - (K L)其中,H是地面标高,K是渗透系数,L是地下水埋深。
总之,工程施工中的公式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工具。
掌握这些公式,有助于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工程特点,灵活运用各种公式,以达到最佳施工效果。
工程施工常用计算公式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工程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各类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大全
1.钢板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长度(m)×宽度(m)×厚度(mm)
例:钢板6m(长)×(宽)×(厚)
计算:×6××=
2.钢管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外径-壁厚)×壁厚mm××长度m 例:钢管114mm(外径)×4mm(壁厚)×6m(长度) 计算:(114-4)×4××6=
3.圆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直径mm×直径mm××长度m
例:圆钢Φ20mm(直径)×6m(长度)
计算:20×20××6=
4.方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mm)×边宽(mm)×长度(m)×
例:方钢 50mm(边宽)×6m(长度)
计算:50×50×6×=(kg)
5.扁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mm)×厚度(mm)×长度(m)×
例:扁钢 50mm(边宽)×(厚)×6m(长度)
计算:50×5×6×=
6.六角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对边直径×对边直径×长度(m)×
例:六角钢 50mm(直径)×6m(长度)
计算:50×50×6×=102(kg)
7.螺纹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直径mm×直径mm××长度m
例:螺纹钢Φ20mm(直径)×12m(长度)
计算:20×20××12=
8.扁通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长+边宽)×2×厚××长m?
例:扁通 100mm×50mm×5mm厚×6m(长) 计算:(100+50)×2×5××6=
9.方通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mm×4×厚××长m?
例:方通 50mm×5mm厚×6m(长)
计算:50×4×5××6=
10.等边角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mm×厚××长m(粗算)?
例:角钢 50mm×50mm×5厚×6m(长)
计算:50×5××6=(表为
11.不等边角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边宽)×厚××长m(粗算)?
例:角钢 100mm×80mm×8厚×6m(长)
计算:(100+80)×8××6=(表
其他有色金属
12.黄铜管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外径-壁厚)×厚××长m?
例:黄铜管 20mm×厚×6m(长)
计算:×××6=
13.紫铜管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外径-壁厚)×厚××长m?
例:紫铜管 20mm×厚×6m(长)
计算:×××6=
14.铝花板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长m×宽m×厚mm×
例:铝花板 1m宽×3m长×厚
计算:1×3××=
黄铜板:比重
紫铜板:比重
锌板:比重
铅板:比重
计算方式:比重×厚度=每平方的重量
注:公式中长度单位为米,面积单位为平方米,其余单位均为毫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平面图形
周长—C,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s=(a+b+c)/2 S=ah/2
=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
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
S=ah
=absinα
菱形:
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
S=Dd/2
=a2sinα
梯形:
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
S=(a+b)h/2
=mh
圆:
r-半径,d-直径 C=πd=2πr
S=πr2
=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长,b-弦长,h-矢高,r-半径,α-圆心角的度数S=r2/2·(πα/180-sinα)
=r2arccos[(r-h)/r] - (r-h)(2rh-h2)1/2
=παr2/360 - b/2·[r2-(b/2)2]1/2
=r(l-b)/2 + bh/2
≈2bh/3
圆环:
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D-外圆直径,d-内圆直径S=π(R2-r2)
=π(D2-d2)/4
椭圆:
D-长轴,d-短轴
S=πDd/4
立方图形
面积S和体积V
正方体
a-边长 S=6a2
V=a3
长方体
a-长,b-宽,c-高S=2(ab+ac+bc)
V=abc
棱柱:
S-底面积,h-高
V=Sh
棱锥:
S-底面积,h-高
V=Sh/3
棱台:
S1和S2-上、下底面积,h-高
V=h[S1+S2+(S1S1)1/2]/3
拟柱体:
S1-上底面积,S2-下底面积,S0-中截面积,h-高
V=h(S1+S2+4S0)/6
圆柱:
r-底半径,h-高,C—底面周长,S底—底面积,S侧—侧面积,S 表—表面积
C=2πr
S底=πr2
S侧=Ch
S表=Ch+2S底
V=S底h
=πr2h
空心圆柱:
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h-高
V=πh(R2-r2)
直圆锥:
r-底半径,h-高
V=πr2h/3
圆台:
r-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
V=πh(R2+Rr+r2)/3
球:
r-半径,d-直径
V=4/3πr3=πd2/6
球缺:
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
V=πh(3a2+h2)/6
=πh2(3r-h)/3
a2=h(2r-h)
球台:
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径,h-高
V=πh[3(r12+r22)+h2]/6
圆环体:
R-环体半径,D-环体直径,r-环体截面半径,d-环体截面直径V=2π2Rr2
=π2Dd2/4
桶状体:
D-桶腹直径,d-桶底直径,h-桶高
V=πh(2D2+d2)/12
(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
V=πh(2D2+Dd+3d2/4)/15
(母线是抛物线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