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号的作用:
引号
1、引用。“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句话出自《西厢记》。 2、强调。 包身工没有“做”与“不做”的自由。 3、否定。有的几佳个肴“。慈祥”的老板到菜场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是他们难得
4、特殊含义。 “芦柴棒”着急的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
5、特定称谓。 “一·二八”事变之后,他们的政策又改变了。
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
2、转述的不能用冒号。(人称发生变化)
①孔乙己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②“不多不多!”孔乙己说,“多乎哉?不多也。” ③“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孔乙己说。
3、 “某某说”之类放在引用的话前头,用冒号, 放在引用话中间或者后边,不用冒号。 她一手提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一支比她更 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我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 山中,云深不知处。”
2、间接引用,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 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点号放在后引 号的外面。 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其 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
3、引文末是问号、感叹号的,要放在引号 之内。
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他看见妞妞脸上泪浸浸的便说:“你哭啦?”
1、连续问句,每个问句末均用问号
这是临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2、选择问句和主谓倒装疑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 用逗号。 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
3、有的句子里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 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不能用问号。
五、引号
1、直接引用或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 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