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学教学设计创意大赛
- 格式:doc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8
活出普通人的精彩——《士兵突击》(节选)教学设计鄞州职业高级中学张晓优教材分析:本文是著名电视剧《士兵突击》的小说版原文节选,语言通俗易懂,情节引人入胜,人物性格鲜明,形象深入人心。
文章被安排在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三单元“小说阅读与欣赏”中,要求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正确把握人物形象。
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第二学期汽修班男生,他们的性格缺陷是自私浮躁、缺少目标,而优点则是爱憎分明、珍视友情,因此强烈的战友情就是很好的情感切入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小说内容,通过分析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正确把握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选秀点评”活动为主线加以串联,深入解读文本,让学生在情境模拟中进行角色扮演,在合作点评中进行换位思考。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学习“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体会其价值,并内化为个人的品质,使学生努力成为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强者。
教学重点:通过点评人物表现,立体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感悟当代军人“不抛弃,不放弃”生死与共的战友情,并由人物的个性美上升到共性美,使学生汲取榜样的力量,演绎普通人的精彩。
教学方法: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小步子教学法课前准备:(1)让学生自主阅读,事先预习课文内容,并自主填写人物分析表。
(2)划分4个学习小组,每组产生评委1名,其他组员为观众评审,选出主考官袁朗1名,进行任务驱动:评委负责公布排名和具体点评,观众评审为本组评委补充发言,主考官“袁朗”总结陈词。
(3)调整教室座位,准备排名榜、三角牌和人物头像。
教学步骤: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目标达成预测一、视频导入评委初体验看一看——视频导入师:我们今天要开展一场选秀点评活动,主要评判三位选手的表现。
下面先来看两段视频,让我们一起进入“评委初体验环节”吧。
教师播放剪辑后的视频片段新兵“向后转训练”和“站姿训练”,介绍三位主要人物。
欣赏视频,初步体验三位主人公的不同特点。
全国教学设计一等奖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工作室《艺术字标题》教学设计一、学习内容分析1.学习内容:本课是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隶属于word文档编辑知识。
2.单元及课时教材分析“艺术字标题”是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的中心内容是让学生掌握Word的编辑和使用知识。
本节的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和设置艺术字的技巧,这些内容对已掌握了一定WORD操作技能的学生来说并不难,况且插入艺术字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
因此在课堂上必须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放手让学生去学习,去探究,然后交流、讨论,共同完成知识的建构。
本课知识的学习情况,直接关系到今后word 文档的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极为重要。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自主探究,学会艺术字的插入和简单设置。
而教学难点则是对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学习方法的引导。
3.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本部分教材的编写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艺术字的设计,来美化自己设计的电子报刊,同时对Word文档的更加熟练的掌握应用<4•教材内容的核心教学思想本课教学主要让学生体会一种美化的教学思想。
二、学生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i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鼠标和键盘的操作,Word的基本操作(如文字的输入和编辑、图片插入。
小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 容易被生动有趣的情景所吸引,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充分激发他们,但应该注意学生已习惯于被动学习,对开放式学习还有陌生感,需个别指导。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艺术字可以说并不陌生,比如说学生日常所买的各种零食包装带上的标题、商店的标牌、喜欢看的动画片的名字等等。
学生对这些漂亮的文字比较的常见,只是在没有学习本课之前,思想上并没有形成一种“艺术字”的认识。
同时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对Word文档的操作已经有了一些基础,学习本课来也应该是比较轻松的。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学生在学习本课前,虽然已经具备了一些基础,但本节课毕是学生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艺术字工具栏的操作会比较的陌生,需要加大教学力度。
基于信息化教学平台的融合性课堂……正弦型曲线的变换教学设计2017年12月o目录一、教材与教学对象分析 (3)二、目标与教学童、琪点分析 (3)三、教法学法 (4)四、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 (4)五、板书设计 (4)六、教学反思 (4)七、附<-:课前学案 (4)八、附衰二:课中任务单 (4)正弦型曲线的变换教学设计一、教材与教学对象分析授课班级:2015级机电班学生数:20人(分4组每组5人)授课时间:2017年9月12日使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数学》拓展模块教学内容:《1.2.2正弦型曲线》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数学》(拓展模块)第一章第二节,本节课为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正弦函数与正弦型函数图像间的变换,是对前面正弦型函数图像的补充与拓展。
授课类型:新课教学教学资源准备:电脑5台(教师1台,学生4台)、大屏幕显示屏、网络环境、移动通讯设备、数学软件。
学情分析:—学习过正弦函数,会用“五点法"作正弦型函数的图像,但知识基础—是对其图像间的关系还需在课上进一步探讨。
技能基础一动手兴趣高,能够主动协作,共同交流;具有较强的图像处理能力和分析能力,易于接受简单事物的适当延伸。
—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对数学学习缺乏信心,但对新鲜的学生心理—事物研究有较强的兴趣,思维活跃。
二、目标与教学重、难点分析【知识与技能】1.理解正弦型函数的参数X、叭。
的意义。
22,了解正弦函数与正弦型函数的图像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培养数形结合的习惯。
2.通过数学软件的应用,微课视频自学,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资源利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不同的探究活动中学生获得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世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正弦型函数解析式中系数X、/、。
的作用。
“中学历史教学创意设计”网络研讨活动通知(2011年下半年第一次)研讨主题:中学历史教学创意设计。
研讨时间:2011年9月10日至10月20日。
研讨形式:围绕各区(县)上传的教学设计,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在网上发帖发表意见、进行点评、参与讨论。
研讨活动流程安排:1. 9/25前,各区县上传教学设计,初、高中各2-4篇。
(1)此次网络教研,既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中学教学设计创意大赛”上海地区的选拨赛,也是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以网络教研形式组织的一次全市范围的评比活动。
(2)教学设计的创意,主要是指依据《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基本要求”,基于教学立意与目标的创新,这种创新以一定的形式予以反映、实现,所以千万不要只在教学形式层面上大做文章却忽略了史学与历史教学的本质意义。
自然,教学设计的创意也包括了教学设计撰写方式的创意,在这个层面上,大家可以各展所长、集思广益,但准确、清晰、明了、可操作、可借鉴是前提。
(3)下面提供的三个文本仅供参考,在具体的撰写方式上,不必与其完全吻合,不然也就无所谓“创意”了。
这三个文本是:“关于编写《高中历史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设计》格式要求”;“中华文明的摇篮”、“初中八年级《新航路的开辟》设计与说明”(已挂在网上,可进入“历史(初高中)”栏后在左侧的“案例点评”中点击阅读)。
(4)已正式发表的教学设计不能参加本次评比活动,也请不要发送到网上。
(5)上传位置●登陆“http://61.172.243.14/kgpt/login.jsp”(上海市二期课改网络互动平台网站),按其“初中—>历史(初高中)—>主题研讨”的操作指引,点击“初中历史教学创意设计及研讨”、“高中历史教学创意设计及研讨”两个对应的主题,发在相应区县的位置下。
●新帖标题中请直接写明“××学校×××(姓名)的教学设计”,分多次发送的,请在标题末尾加上阿拉伯数字序号,以示区别。
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名师和成员成果一览表
2009年十一月辅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小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一名,二等奖六名,三
2010年七月获开发区十一五论文评选二等奖
2010年九月获开发区优秀教师称号
2010年十月全区教学开放日展示活动表现突出奖
2010年十二月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基础教育综合能力竞赛八年级组全国一等奖
2011年六月东湖开发区五项全能竞赛二等奖
2011年六月作品录入高效课堂课例评点案例正式出版
2011年十二月全国中学高效课堂案例研修展示邀请赛一等奖
2012年二月区“比教学”一等奖
2012年三月区“比教学正文”一等奖
2012年五月全国中学教学设计创意大赛三等奖
2012年四月编写《英语时文阅读》
学员
赛一等奖一名,二等奖六名,三等奖六名赛八年级组全国一等奖。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创新研讨——全国教学改革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奖体会黄冈市团风县实验中学郭海燕(2013年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讲座实录)关于对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探讨,网上的相关论文数不胜数,在座的老师肯定也有一些心得,说不定还写过相关的文章。
今天,我不是来给大家讲理论的,我想讲的是由我亲身经历所提炼出来的真实的东西。
以下观点,原创、真实,但只能代表我个人,不代表任何单位和组织。
省教育厅安排我讲这堂课的目的,是希望我能从一位教学大赛获奖选手的角度切入课题,下面我就从我的参赛经历说起。
一、参赛经历1、全国教学大赛简介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由全国中学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几种教学比赛。
第一种是“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国青赛),要求参赛选手年龄在35周岁以下。
国青赛每两年举办一届,已成功举办十届,比赛采用层层选拔的原则。
第十届是2012年11月在哈尔滨举办的,因此可推算出第十一届的举办时间将是2014年11月左右,符合参赛条件的老师若有意参加国青赛,请把握好即将开始的县市省(区)选拔赛的机会。
第二种是“全国中学物理教学名师赛”(名师赛),要求参赛选手年龄在35周岁以上。
名师赛每两年一届,已成功举办三届,第三届是2012年9月底在山东青岛举行的,可以推算出第四届国赛时间大约在2014年9月,县市省(区)选拔赛即将开始。
当然,在县市省(区)选拔选手时,选拔赛的名称不一定是“名师赛”,如我省的第三届选拔赛是以“复习课比赛”的名义进行的。
因此,如果想参加名师赛,就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参加省市讲课比赛的机会,如果能够在省市级的任何一种形式的比赛中名列前茅,都能获得参加更高级别比赛的资格,即使这次没有机会,只要你足够优秀,下次机会还在等着你。
在选拔赛中,各地依据参赛选手的综合素质得分,确定名师赛的推荐人选。
我省的物理教研员许晓林老师是培养全国一等奖的高手,曾在一届比赛中辅导高中和初中学段各两名选手全部获得全国一等奖,创造了全国纪录。
黄河颂:全国一等奖教学设计介绍本教学设计获得全国一等奖,旨在通过黄河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地理、历史和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地理意识。
本教学设计适用于中学地理课程,适合以小组合作和讨论为主要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
2. 掌握黄河的历史变迁和对中国文明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内容1. 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水系。
2. 黄河的历史变迁和重要事件。
3. 黄河对中国文明的贡献和影响。
4. 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资源。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视频或地理实物引入黄河话题,激发学生对黄河的兴趣。
2.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主探索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水系,并制作简单的地图展示。
3.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向全班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互相提问和讨论。
4. 讲解:教师讲解黄河的历史变迁和重要事件,引导学生理解黄河对中国文明的影响。
5. 分组讨论:将学生重新分组,让他们讨论黄河对中国文明的贡献,并设计展示形式(如海报、PPT等)展示给全班。
6. 展示和评价: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通过同学和教师的评价进行总结和提高。
7.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并记录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教学评价1. 小组展示和讨论的质量和深度。
2.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对黄河地理和历史的理解程度。
4. 学生对黄河文化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和地理实物。
2. 电子地图和互联网资源。
3. 黄河相关的书籍和资料。
结语通过这个教学设计,学生将全面了解黄河的地理、历史和文化,培养他们的地理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个教学过程,对黄河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进一步热爱和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组别:英语组设计主题:Unit10 Lesson3 Your Money__ 姓名:学校:性别: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职称:教龄:联系电话:电子邮箱:指导老师姓名单位Para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ara5. A ____________ of a tree-planting programme in Inner Mongolia.设计意图:通过寻找关键句或关键词的阅读策略,掌握各段大意。
Task 2 Careful readingRead the text carefully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Q1: What is the problem with the Yellow River?Q2: What are the causes and bad effects of the problem?Q3: Who is responsible for the problem?Q4: What can you do to solve the problem?Causes Problems EffectsSolutions设计意图: 通过四个逐步深入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全文大意;通过思维导图的引领,培养学生提取、组织文章细节信息,归纳全文写作框架的能力,为后面的语言输出活动做准备。
Unit 10 Lesson3 Your MoneyLearning objectives:1) find out the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2) describe some information about Yellow River erosion and solutions to the improvement. 3) write an environment report .4) develop a sense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Learning Procedures: Step 1. Lead in3) If you have five yuan in your pocket, what will you do with it? 4)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Yellow River erosion. Step 2. Reading Task1 Fast readingFind out a topic sentence or some key words to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Para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a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a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a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ara5. A ____________ of a tree-planting programme in Inner Mongolia. Task 2 Careful readingRead the text carefully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Q1: What is the problem with the Yellow River? Q2: What are the causes and bad effects of the problem? Q3: Who is responsible for the problem? Q4: What can you do to solve the problem?Causes Problems EffectsStep 3 Summary 1)Retell the text.FactsEvery year, a lot of soil ________ into the Yellow River. The soil, which keeps the __________ balance of the land, has been ___________. It has caused serious ___________.In some areas, this has ____________ almost all the land, and has __________ many local farmers to move.SolutionsIt is everyone ________ plays a role in stopping the erosion. First of all,we can use 5 yuan to _______ a tree and help soil stay on land. In this way, farmers can grow crops to make a __________ , which contributes to developing local ______________.2) Find out useful expressions in the tex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tep 4 WritingThink about the local environment you live in. What can you and your friends do to improve it? Please write a short report on i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ac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lution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tep 5 HomeworkPolish your writing.课后反思:本节课以讨论如何使用5元的零花钱为导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致;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练习通过关键句找出段落大意,通过思维导图提取全文的写作框架Causes----Problems---Effects---Solutions;阅读之后通过一个Retell环节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的内容和句型;最后,通过一则环境报告的写作,作为对所学内容的检测,内化课文信息和词汇,输出、操练语言。
全国中小学教学大赛报名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学大赛是教育界备受期待的一项重要赛事,旨在展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成果和发展,提升教师教育水平,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近日,全国中小学教学大赛的报名工作正式启动,教育工作者们纷纷踊跃参与,并为此次比赛做好充分准备。
一、背景说明全国中小学教学大赛是由国家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性综合性教学赛事,每年举办一次。
该赛事的目标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我国中小学教育水平的提高。
比赛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并设有初赛、复赛、决赛等环节。
通过比赛,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机会获得荣誉和奖励,同时也为其他教师树立了榜样,激发了广大教师的教学热情。
二、报名条件1. 参赛教师应为中小学任教教师,具备合法的教师资格证书;2. 教师应在国家统一组织的教育科研或教学活动中表现优秀,有教育教学领域的相关成果和经验;3. 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4. 参赛教师应服从组委会的安排和要求,配合比赛各环节的展示和评选工作。
三、报名流程1. 登录全国中小学教学大赛官方网站,查看比赛报名相关信息;2. 注册个人账号,并填写个人基本资料;3. 上传个人教学事迹和成果资料,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视频等;4. 提交报名申请,等待组委会审核;5. 审核通过后,缴纳报名费用,并完成报名。
四、参赛要求1. 参赛教师需具备在同一学科领域的教学经验,熟悉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2. 教师需准备精心,充分展示自己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优势和创新;3. 参赛教师需服从比赛要求,按时提交所需的教材和教学资料,配合比赛评选和展示;4. 在比赛过程中,参赛教师应保持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风度,遵守比赛纪律,并配合组委会的相关工作。
五、奖励与评选1. 比赛将评选出优秀教师、优秀教学团队和优秀教育教学成果等多个奖项;2. 获奖教师将获得奖金和荣誉证书,并有机会参加全国范围内的教育交流活动;3. 获奖成果将会被宣传和推广,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学设计4授课材料(教材)的电子文档Go for it!八年级下Unit1 What’s the matter? Section A 3a.一、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新闻报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文章体裁,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能够熟练阅读新闻、获取新闻信息无疑是21世纪现代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因此本课整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努力与当今新课程教育理念相靠拢,围绕学生语言能力,兼顾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的共同发展。
另外本课为新闻阅读课,在设计之初我就特别重视以培养学生“阅读素养”为总体目标。
加强对文本的解读,重视对文本的分析和注重对文本内容深层次的挖掘,努力实现阅读教学三步骤,即:一,“回归文本(Within the text)”(信息加工与处理,理解大意,处理语言、分析结构等)。
二,“超越文本(Beyond the text)”(与已有知识、自己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思主人公所思,想主人公所想,推测隐含的意义等)。
三,“再生文本(Reborn the text)”(评价所读内容,思考作者意图、提出直接、生成自己的见解等)。
除此以外,在设计本堂课活动时,我还特别参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设计的活动在照顾学生基本阅读能力之外,更增添了培养学生申辩性思维能力的活动,如辩论。
最后的输出活动让学生制作写作提纲,也同时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教学背景1. 教学内容分析:本堂课取自于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下Unit1 Section A 3a 的阅读材料。
本篇文章是一篇新闻报道,不同于以往所学的一般文章,新闻报道具有自己的体裁和结构特征。
新闻对于学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可听、可读新闻;陌生的是新闻具有哪些语言、结构、文体方面的写作特征等问题。
所以在这种背景之下,如何把新闻的语言、结构、文体特点较为清晰易懂地呈献给学生就成为了我思考的重心。
“‘一二三’联动生产模式”使化学课堂生机盎然——记清水六中化学课堂实验改革车琳伴随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清水六中走过了四年的风雨历程;从认识新课改,到自己践行实施。
我们化学组在研究学科特色和我校实际,尤其生源层次偏低、客观环境劣势的条件下,在我校如何实施新课程改革,特别是化学这门实验性又很强的学科,我们怎么操作。
同时,我们教师大多都是新手上路,而且受地域文化的局限,我们的农村学校长期的闭门造车,使我们感觉早已有破门洞天,去看看外面世界之怀!恰遇新课程改革和互联网传信,我们赶上了机遇和学习期。
这时,我们也承接了省级课题的研究。
几年来,我们的认识不断提高,课堂实践不断在你我他手中设计、实验与感怀!一步步,我们的课堂有时偶尔也会出彩!想来,正因为我们的新课改,才使我们心中有理念,脚下有步伐。
几年来我们实施推进“一二三”联动生产模式,使我们的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也使我们的课堂效率与质量在悄悄变化,可谓我们走的也是人间正道是沧桑。
何谓“‘一二三’联动生产模式”?“‘一二三’联动生产模式”,即一学案引航(其功能是:导学、导教、导思、导练,监控与记录、操作同行,适时介入使教学推进);二主体生产中心互动(即教师、学生创造生产同在、同激发、互交融);三环节路线推进(即诱导学生上路、到陪伴学生走路、再到学生自主寻路)的联动生产模式,该模式由宏观到微观的操作控制,实现了探究式教学的常态化、规律化、学科特色化、实效化,使师生方便操作。
一、“一二三”联动生产模式概况(一)、具体教学进程:1、明确教学目标(1—3分钟)2、预习演说(5分钟)3、课堂讨论——问题诱导(以小组为单位生生间酝酿,或分组实验,或阅读探究;再到师生间交流)(15分钟)4、思考与交流(引导学生拓宽交流,系统化梳理或评价)(10分钟)5、效果检测(学生理论实践、信息反馈)(5—10分钟)以上操作,由学案引航,这也是学案的几个栏目内容,我们觉得学案具有导学、导教、导思、导练,监控与记录、操作同行的功能,适时介入使教学推进。
第八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简章1. 赛事概述第八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是一个旨在推动数字创意教学发展,挖掘优秀人才,促进教学改革的专业赛事。
该赛事以鼓励教师深入研究数字创意教学理论和实践,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推动数字创意教育课程建设为目标,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促进数字创意教学改革和发展。
2. 赛事主题本届大赛的主题为《数字创意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旨在探寻数字创意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应用,挖掘数字创意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的方法和路径,推动数字创意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深度探索。
3. 赛事任务参赛选手需结合所在学科和年级,选择一个特定的教学主题,积极探索如何运用数字创意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参赛作品要求突出创新性、实用性和时代感,反映出数字创意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
4. 参赛对象本次比赛面向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的中小学教师,鼓励各地教师积极踊跃报名参赛,展示数字创意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独特魅力和巨大潜力。
5. 比赛形式本次比赛采用资格审查和现场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审,旨在全面考察参赛作品的原创性、实用性、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表现,充分展现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的公开、公正、公平的评审原则。
6. 赛事意义本次大赛的举办,将有利于促进数字创意教学理念在全国范围内的深入传播和推广,激发广大教师的教育创新热情,提升数字创意教育的影响力和认知度,为教师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评台,推动数字创意教学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总结回顾:通过对第八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简章的全面阐述,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该赛事的背景、主题、任务、参赛对象、比赛形式和意义。
这次比赛的主题《数字创意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至关重要,它将引领教师们积极探索数字创意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推动数字创意教学的发展。
而参赛对象的广泛性和比赛形式的公开公正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重要评台,有助于促进数字创意教学理念在全国的深入推广。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创新研讨——全国教学改革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奖体会黄冈市团风县实验中学郭海燕(2013年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讲座实录)关于对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探讨,网上的相关论文数不胜数,在座的老师肯定也有一些心得,说不定还写过相关的文章。
今天,我不是来给大家讲理论的,我想讲的是由我亲身经历所提炼出来的真实的东西。
以下观点,原创、真实,但只能代表我个人,不代表任何单位和组织。
省教育厅安排我讲这堂课的目的,是希望我能从一位教学大赛获奖选手的角度切入课题,下面我就从我的参赛经历说起。
一、参赛经历1、全国教学大赛简介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由全国中学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几种教学比赛。
第一种是“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国青赛),要求参赛选手年龄在35周岁以下。
国青赛每两年举办一届,已成功举办十届,比赛采用层层选拔的原则。
第十届是2012年11月在哈尔滨举办的,因此可推算出第十一届的举办时间将是2014年11月左右,符合参赛条件的老师若有意参加国青赛,请把握好即将开始的县市省(区)选拔赛的机会。
第二种是“全国中学物理教学名师赛”(名师赛),要求参赛选手年龄在35周岁以上。
名师赛每两年一届,已成功举办三届,第三届是2012年9月底在山东青岛举行的,可以推算出第四届国赛时间大约在2014年9月,县市省(区)选拔赛即将开始。
当然,在县市省(区)选拔选手时,选拔赛的名称不一定是“名师赛”,如我省的第三届选拔赛是以“复习课比赛”的名义进行的。
因此,如果想参加名师赛,就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参加省市讲课比赛的机会,如果能够在省市级的任何一种形式的比赛中名列前茅,都能获得参加更高级别比赛的资格,即使这次没有机会,只要你足够优秀,下次机会还在等着你。
在选拔赛中,各地依据参赛选手的综合素质得分,确定名师赛的推荐人选。
我省的物理教研员许晓林老师是培养全国一等奖的高手,曾在一届比赛中辅导高中和初中学段各两名选手全部获得全国一等奖,创造了全国纪录。
1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1-6课)
撰写人:XX
2
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1min)
学校开展社团活动比赛——树叶拼贴画,同学们用树叶做成了
各种各样美丽的图画展示在校园宣传窗上,如下:
我们信息技术活动小组的同学也非常想尝试一下,老师给大家
出了个主意,利用我们所学的photoshop软件来做拼贴画。
利用社团活动的成品来吸引学生的兴
趣,同时也让学生产生电脑制作拼贴
画的意识
3
作品制作1:魔术棒(8min)
我自己先在课余尝试了一下,得到了下面的成品,请同学们看
看你能认出它是什么动物么?这个作品有哪些问题?如果是你的话
这些问题可以怎么解决?
【根据学生回答设计板书】
魔术棒
自由变换
图层顺序
色彩
那如果是你的话你可以制作一个成功的作品么?
出示成功作品的评价标准
预测学生回答:
树叶选取有残缺;
树叶颜色太单一
了;
树叶的顺序应该调
换一下;
树叶的大小不合
适;
缺少眼睛等
让学生通过有问题的作品来了解还需
进行哪些操作,这些操作分别有什么
作用
4
5
6。
全国中学教学设计创意大赛作者:温晓霞地址:江西省赣州中学邮编:341000《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第5课)【设计思路】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分为“走进奥运,感受文明”、“深入情境、感知雅典”、“唯物史观,评析民主”、“历史中思考,快乐中温习”四部分,与现实联系,运用大量的图示和文字资料,创设古今历史情境,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过程、特点、影响等史实,讲练结合,直击高考,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实践能力,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课程标准】1、掌握古希腊地理环境的特点及这种特点对古希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感受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宏观把握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2、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内容,理解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与实践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实践的源头,认识特定的政治制度是时代的产物,只反映一定的历史阶段;3、通过雅典民主政治的兴衰过程,分析其特点和实质,分步骤分层次掌握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客观评价雅典民主政治,认识古希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重点和难点】重点:1.地理环境对雅典民主政治的产生的重要影响;2.梭伦、克利斯提尼、伯里克利的改革及其对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作用;3.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
难点:地理环境非决定论;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里克利改革的继承与发展关系;理解少数人的民主也是多数人的民主的实质含义。
【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设备,SMART Notebook制作课件,通过亲切谈话法,增强师生互动,运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探讨问题,提高分析归纳能力,解决问题。
【教学流程】(生活情境)请问同学,童年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希腊最古老最受钟爱的玩具是娃娃。
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的吉祥物就是“雅典娜”和“费沃斯”两个娃娃:“智慧女神”和“光明与音乐之神”。
(SMART 课件展示)第一部分:走进奥运、感受文明(现实联系)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中国邮政局和希腊共和国邮政局联合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奥运会从雅典走向北京》展现中希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降下帷幕时,Google 地球将雅典3D 化。
就象阿联酋的迪拜危机一样,希腊濒临破产使整个欧洲都为之头痛,该谁对持希腊国债的银行伸出援助之手,这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敬请您的关注了!但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却很强大,是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追溯现在公民的一些民主权利就渊源于古希腊,作为公民,你拥有哪些权利?(选举、知情、表决、发言权图片资料)(历史回顾)穿越时空,听听两个著名人物的对话:雅典娜和费沃斯 《奥运会从雅典走向北京》纪念邮票 Google 地球上的雅典(学生主体活动)分析春秋战国形势图,合作讨论,归纳中国的地形、经济、政治特点(老师主导活动)亲切谈话法,随意指点学生回答,做出总结:平原多,山地少,疆域辽阔,形成统一的帝国,适合农业发展,选择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属于大河文明。
第二部分:深入情境、感知雅典一、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学生主体活动)认真研读古代希腊地图,结合同时代中国的地理社会环境,演绎归纳分析古希腊在地理、政治、经济、思想、历史方面的特征,从而归纳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老师主导活动)地理环境对政治产生的重要影响,但要注意避免地理决定论,引导学生归纳成两类条件————1、自然条件:多山多岛多港湾2、社会条件:①政治保障:城邦体制,小国寡民②经济基础:工商业发达,海上贸易③人文素质:平等自由的公民意识 古希腊地形 奔跑上进的雅典公民④历史文化:原始社会的民主习惯和古代亚非文明的影响(地处三洲要冲,两大文明交汇处)。
(学生主体活动)通过展示的图片,分析地理环境对经济、政治、思想意识造成的影响,解释雅典公民的含义,结合“男人就是城邦”习题理解:小伯!这你就不懂了,你们的民主政治不符合中国国情!老秦,你们的中央集权制度太落后了! 讨论:你是否同意他们的观点?试结合中国和雅典地理条件和经济差异谈谈你的看法!(变式训练)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
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确切的是( )a. 妇女地位低下,隶属于家庭,无权参政b. 公民皆为男性,他们是城邦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力量c. 男人参军,保家卫国,确保城邦安全d. 全体男性共同分享城邦权力,承担社会义务(老师设问)“现代公民意识是什么?”(学生主体活动)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身份谈公民意识,如普通公民,学生,小朋友,司机,农民工,国家公务员等等,老师面对面地询问。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指导同学们阅读课本P23——P24页,识记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里克利改革的措施及意义。
(情境体验)播放伯里克利的演说视频或叫学生模拟演说,感受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的辉煌。
重设古雅典居民生活:你是居住在雅典卫城的公民,30岁,是家庭中的男主人,家中成员还有妻子、儿子,一个7岁一个9岁。
(老师主导活动)指导学生依据各人改革内容, 比较分析三人的改革,后者是如何继承和发展前者的?” 1、依图用白板画笔板演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阶段: 萌芽——奠基——确立——顶峰(设问各阶段特征的依据?) 2、利用白板“拖动”功能,叫三位同学上台板演,把以下各项措施拖入梭伦、克利斯提尼或伯里克利名下: 1、工资、津贴制2、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陪审法庭3、建十部落举行选举、陶片放逐法4、财产等级制,废除债务奴隶制5、五百人议事会,各部落轮流执政6、建十将军委员会,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7、法官从各部落30岁以上男性公民中产生8、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9、公民大会成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都可参加梭伦克利斯提尼 伯里克利 继承:公民大会,陪审法庭,议事会,成年发展:进一步扩大公民民主权利,推进民主(学生实践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分组探究,动笔写出继体验一:在希腊这样的地理环境下,你如何谋生?体验二:今天我们考察团到你家时你不在家,你可能做什么去了?体验三:你的两个孩子也不在家,他们可能在干什么?体验四:这时你的妻子回来了,气愤地对我们说:“我想去参加公民大会,为什么不让我进去?”体验五:到了雅典公民大会的会场,大会还没有正式开始,会场象往常一样热闹,围着篱笆,设有十道门,在门口执勤的监察员不让我们进去,为什么?体验六:会议很快就开始了,整个会场一片激烈的争论声,人们在争相谴责一个人的行为:“他以为自己曾在对波斯人的战争中立下了功劳,就居功自傲,现对国家大事从不关心,总是关心自己的个人利益。
”此人的下场会怎样?体验七:公民大会的另一项议题是对是否进一步扩大海军规模进行辩论和表决,桑拉跳上讲台,正准备发表演说,突然下面帕帕迪揭发他:“这个殴打父母的不孝子有什么资格发言?”公民大会为何有权就“是否进一步扩大海军规模”进行表决?这个揭发说明雅典公民需要具备一定的什么?体验八:公民大会结束后,帕帕迪在参加了无数次抽签后,这一次终于如愿抽中了黄豆而不是黑豆,他兴奋地跳了起来。
(为什么?)体验九:哲学家苏格拉底现年70岁,被控犯有“不敬国神”、“另立新神”和“败坏青年”的罪行而送交审判。
法庭上苏格拉底为自己辩护,并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哲学观点。
帕帕迪本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他竟然听见苏格拉底说象自己这样目不识丁的人没有资格参加审判,被激怒的帕帕迪决定举手投他有罪。
参加审判的501位投票表决,以略过半数的281票通过有罪判决。
苏格拉底拒不认罪,只是在朋友的请求与担保下,才提出以30个钱币的罚款作为刑罚,并表示愿意为真理而献身。
结果第二次以360票通过了死刑判决。
(展示“苏格拉底之死图片”,帕帕迪为何有资格审判苏格拉底?)(高考练兵)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
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A.伯利克里.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B.公元前4世纪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C.群体决策易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D.雅典民主既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第三部分:唯物史观,评析民主三、评述雅典民主政治的:论从史出,通过大量的课外和课本史料展现,培养学生分析材料,提炼有效信息,论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1、特点:①成年男性公民的直接民主,集体掌权2、实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4页的“学思之窗”,得出结论是“少数奴隶主阶级专政基础上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也是多数人的民主,老师强调“少数”是相对广大居民,“多数”是相对奴隶主内部而言的,范围不一样。
(练习穿插)公元前453年,由3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
经过近一年的考察,他们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
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3、历史的产物:结合课本P23页的“历史纵横”,探讨得出结论: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直接原因:贵族与平民斗争的结果根本目的:维护奴隶主统治和城邦的独立及发展的需要②人民主权③法律至上④公民内部的平等⑤轮番而治通过图示和材料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4、影响:①得:是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促希腊精神文化的辉煌;为人类提供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形式。
设问:“民主动作形式”现在有哪些体现?亲切谈话法,走下讲台,逐个提问,总结为:“集体领导,人民主权,少数服从多数,法律至上,人人平等,差额选举”②失:忽视能力和品德,沦为政客争权夺利的工具,导致政治腐败,束缚希腊经济发展,最终亡国。
第四部分:历史中思考,快乐中温习【直击高考】(26分)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闻名的重要体现。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 能以学自奋。
举进士、拔萃,皆中。
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
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
……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8分)变化: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影响:打破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有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材料二(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
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
……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