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苗族婚俗
- 格式:ppt
- 大小:843.50 KB
- 文档页数:3
苗族恋爱苗族支系较多,居住环境不同,恋爱习俗也是多姿多彩,各有情趣。
贵阳附近苗族的恋爱方式称为”牵羊”。
榕江县空申苗族的恋爱方式更为独特,阳春三月,男女青年共同在坡上探求说爱,并插上茅人,表示有人在谈恋爱,其他人不得去干扰。
黔东南一带苗族青年的恋爱方式,普遍称为“游方”,主要是通过吹木叶,芦笙和对歌来传情。
雷山的恋爱习俗被称为“讨花带”。
每年正月,贵定一带的苗族姑娘,集体坐在自己搭建的花园中,专心绣制代表心声的背牌,小伙子们在一旁吹芦笙求爱。
这一个月,婚后的妇女不做家务事,也要坐花园做针线活。
男人不仅自己去料理家务,还要按时将饭菜送到妻子面前。
贵州中部地区苗族青年男女青年的恋爱的方式称为“射背牌”男青年背着恋人绣制的衣物,吹着芦笙,在花场上翩翩起舞,人们称为“亮家底”。
怀仁苗族男女青年恋爱后,即使早有情分,还要看男青年爬花杆的本领如何,,只有女方接受了小伙子取下的大红花,双方才算定情了。
苗族男儿或女儿已经有意中人后,父母还要请人来“杀鸡看眼”。
鸡煮熟后,看眼睛的好坏来看婚姻的成败。
婚俗苗族经过漫长而艰辛的发展过程,创造了斑斓多姿的婚俗礼仪,称为苗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剑河下南东的婚礼中,祭师熟鸡砍成三块,分给新娘,陪娘和小姑吃,意思是“树不分载不发,人不分家不富”。
新娘舀米,意味着她已经开始了夫家的家务劳动,新娘舀三瓢水,意味着孝敬父母,公婆和养育子女。
苗族是一个群体意识较强的民族,一家办婚事,全寨人都来祝贺。
妇女们开怀畅饮,新娘也是海量。
男人们也不示弱,有威望的长者更是一饮而尽。
妇女们把一位长者抬来仍在烂泥中,还要还要在他身上挂一只小猪和一只鹅。
众人往他身上投泥巴,这是祝愿新婚夫妇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黎平榕江一带某些苗族结婚的习俗,尽管男女情投意合,约定了婚期和“拉姑娘”的地点,但在迎亲的时候,姑娘还要扭捏一番,故作姿态。
赫章的苗族婚礼的前一天,新娘家要请两个通晓婚礼仪程的男人,给新娘家送去披毡、铧口铁和宝剑,寓意防寒、农耕和驱邪恶。
苗族婚嫁习俗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分布面广,文化多彩,以富反抗精神而著称于世的跨国民族。
全世界苗族共1200多万,其中中国就有900多万。
想了解他们的婚嫁习俗吗?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苗族婚嫁习俗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苗族婚嫁习俗苗族婚俗形式:抢婚苗族结婚形式除通常所流行的男家迎娶、女家陪送之外,在昭通的“花苗”、马关的“红苗”、麻栗坡的“白苗”、金平的“黑苗”以及楚雄部分地区的苗族中,不同程度地保有抢婚习俗。
抢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男女双方自愿基础上的抢婚;另一种是当男方看中某一姑娘时,不管是否愿意,便强行抢劫。
前一种抢婚是在男女双方恋爱成熟情况下的一种象征性的仪式,抢法是由男方事先选派几个青年好友到女方村寨旁等待姑娘出门,便把姑娘抢走,女方兄长一旦发觉,要作追赶,追至男家,男家便以酒饭款待追赶者,或赠与追赶者若干银钱礼物,便将之打发回家。
姑娘抢至男家后,在预先设置的姑娘住处,用一把纸伞将她象征性的罩住,然后由男子的伯母或其他女性长者用一只活公鸡在姑娘头上绕三圈,此举谓之“捉魂”,经过“捉魂”,姑娘便正式成为男家成员。
约待二三日,男家正式聘请媒人告之女家,并向女家求婚,女方父母要作些形式上的吵驾,事实上也惟有答应男方求婚。
然后议定礼金,择日正式接亲。
正式接亲之前,须将抢来的姑娘送回娘家。
后一种抢婚,通常由男方邀约几个同辈,到女方村旁等候姑娘出村,便强行抢到男家。
苗族宗教习俗认为,被抢到男家的姑娘便丧失了回娘家的权利。
日后,男方也要派媒人到女家说亲,待姑娘和父母同意后,即可举行婚礼。
在金乎"偏苗"中,保有女子婚后"住娘家"习俗,农忙时节到夫家帮忙数日,或逢年节才回夫家佐,但头日到夫家,次日黎明即返娘家。
住娘家期间,男女双方仍可参加"游方"的社交活动。
待生第一个孩子之后,即回夫家长住。
苗族结婚后离婚者不多。
偶有离婚者,手续极其简便。
离婚双方在女家村寨和男家村寨的路途之间"喝酒发誓",以示从此不相来往;或双方各请一"乡老"作证即可。
苗族人结婚风俗引言:了解苗族人结婚风俗的重要性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独特且丰富的文化遗产。
结婚是苗族人生活中的重要仪式,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观和传统习俗。
通过深入了解苗族人结婚风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
本文将全面、详细地探讨苗族人结婚风俗,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
二级标题1:婚前准备三级标题1:提亲在苗族人社会中,男方家庭通常会选择一位媒人代表他们提亲。
媒人与女方家族的长辈商讨婚事,并以一个特殊的鸡蛋仪式向女方家族表示诚意。
如果女方接受,他们会进一步商议婚礼事宜。
三级标题2:聘礼在苗族人结婚过程中,男方家庭需要向女方家庭支付一定的聘礼。
聘礼通常以重金属(如银饰)、布匹、猪、羊等形式存在。
同时,男方还要请婆家的亲戚朋友共同出席结婚仪式。
三级标题3:婚礼预算苗族人结婚仪式通常需要一笔可观的费用。
男方家庭要准备足够的财物来支付聘礼、宴席以及婚礼上的一系列开支。
这需要一定的经济能力,因此婚礼预算在苗族人社会中非常重要。
二级标题2:婚礼仪式三级标题1:婚礼日期的确定苗族人相信农历的吉利与瑞气,因此选择婚期时会特别重视黄道吉日与农历节日。
他们会请专门的先祖师爷计算宜嫁的日子,以保证婚礼的顺利与吉祥。
三级标题2:拜天地苗族人婚礼仪式的第一步是拜天地。
新娘新郎会在婚礼当天一同跪拜向天地神灵祈求保佑与祝福。
这是一种传统的仪式,象征着婚姻的神圣与庄严。
三级标题3:拜祖先婚礼第二步是拜祖先。
新娘新郎会跟随长辈的引导,前往祖坟拜祭祖先。
他们会献上食物、酒水,并祈求祖先的祝福与保佑。
这一步骤非常重要,代表着对家族传统的尊重与继承。
三级标题4:出嫁仪式在苗族人结婚仪式中,新娘会穿着传统的苗族婚服,新郎则会穿上古老的苗族男装。
他们会载着婚礼物品,沿着特定的路径来到男方家。
这一仪式象征着新娘离开父家,成为新郎家庭的一份子。
二级标题3:婚礼庆祝活动三级标题1:欢迎宴在新娘到达男方家之后,男方家庭会举办欢迎宴会。
贵州婚礼风俗程序贵州地处中国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拥有着丰富多彩的婚礼风俗。
在这里,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独特的婚礼仪式和程序,今天我们将一一介绍。
1.苗族婚礼苗族是贵州省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的婚礼程序非常独特。
在婚礼前,新郎必须先到新娘家拜访,向新娘父母送上礼物,并且要吃上一顿新娘家人准备的饭菜。
这被称为“上门拜访”。
在婚礼当天,新娘会穿上苗族传统的服装,头戴银饰,身着锦缎,手上戴着银手镯。
新郎也要穿上苗族传统服装,戴上鹰嘴帽子。
婚礼开始前,新郎要带着三个红包分别拜访新娘的父亲、母亲、和祖先,表示尊敬和感激。
在婚礼仪式中,新娘会被披上一件红色的披肩,新郎则会戴上一个红色的头巾。
他们会相互敬茶、交换戒指,并向祖先行礼。
婚礼结束后,新娘会回到新郎家,开始新的生活。
2.侗族婚礼侗族是贵州省的另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他们的婚礼程序也非常有特色。
在侗族婚礼中,新郎要带着一只大鸡前往新娘家,称为“鸡婆婆”。
他还要准备一些礼品,如糯米酒、糯米饭、烟花和红布等。
在新郎到达新娘家后,新娘会穿上侗族传统服装,戴着银饰和花环。
她会向新郎敬茶,并且新郎要在新娘面前表演跳竹竿舞。
婚礼结束后,新娘会跟随新郎回到他的家中,开始新的生活。
3.布依族婚礼布依族是贵州省的另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他们的婚礼程序也非常有特色。
在布依族婚礼中,新郎要先到新娘家,送上一些礼品,如猪肉、米酒、烟花和红布等。
在新娘家,新郎还要向新娘父母行礼,并且要喝下一碗苦酒,表示他愿意为新娘付出一切。
在婚礼当天,新娘会穿上布依族传统服装,戴着银饰和花环。
新郎也要穿上布依族传统服装,戴上羊角帽子。
在婚礼仪式中,新郎要向新娘敬茶,并且要在新娘面前表演跳“三步一拜”。
婚礼结束后,新娘会跟随新郎回到他的家中,开始新的生活。
4.黔东南地区婚礼黔东南地区是贵州省的一个地区,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
在这里,不同的族群有着不同的婚礼风俗。
在黔东南地区的婚礼中,新郎要先到新娘家,向新娘父母行礼,并且要喝下一碗苦酒,表示他愿意为新娘付出一切。
苗族结婚的流程
嘿,今天咱就来讲讲苗族结婚的流程,那可真是有趣又特别呢!
当苗族小伙看上了哪家的姑娘呀,他可不会扭扭捏捏的,而是会大大方方地去表达自己的爱意,就像那勇敢的骑士追求美丽的公主一样。
接下来就是要去姑娘家提亲啦!小伙会带着家里准备的一些礼物,和家里的长辈一起去,你说这是不是特别正式呀!姑娘家的人呢,也会热情地招待他们,大家一起商量着这门亲事。
定亲之后,那就是准备婚礼啦!苗族的婚礼可是非常热闹的。
女孩子们会忙着准备漂亮的嫁衣,一针一线都是满满的爱和期待,这嫁衣可不比商场里买的逊色哦,那是独一无二的!婚礼当天呀,新娘要早早起来梳妆打扮,那娇羞的模样,真让人觉得好美呀。
迎亲的队伍来啦,一路上吹吹打打,喜庆得很呢!到了新娘家,还有各种有趣的仪式,比如拦门酒,新郎和伴郎们可得喝得畅快才能接走新娘哟,这就好像是一场小小的挑战呢!然后新娘被接到新郎家,会举行盛大的仪式,大家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一片。
你想想看,整个婚礼就像是一场欢乐的大聚会,所有人都沉浸在幸福的氛围中。
苗族结婚的流程,不只是简单的仪式,更是他们对爱情和婚姻的庄重承诺呀!这就是苗族结婚的独特魅力,让人忍不住想要去体验一番呢!
我觉得苗族结婚的流程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美好又独特的婚姻形式,真的是太令人着迷啦!。
苗族婚礼必要流程
苗族婚礼的必要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婚前:由父母挑选结婚的日子,结婚前男女双方不能见面,但是在迎亲当天男方要送30斤的糯米粑粑给女方,寓意团团圆圆,丰衣足食。
2. 迎亲:结婚当天,男方会约几个要好的伙伴去女方家把新娘抢回家。
把新娘抢回男方家后,再按苗家的规矩举行婚礼。
3. 婚礼:举行拜堂仪式,新郎新娘要向长辈和宾客敬酒,并接受他们的祝贺。
吃饭开始前,新郎新娘要先给父母喂第一饭碗饭。
4. 哭嫁:在苗族,新娘出嫁时必须哭嫁,如果新娘不哭,则被认为不吉利。
5. 送客:在婚礼结束后,男方家会邀请女方家的亲友一起吃饭,以示感谢。
6. 回门:新婚夫妇在结婚后的第三天要回女方家探望女方父母,这被称为“回门”。
回门时,女方家会设宴款待,新郎要向岳父岳母敬酒,并送上礼物。
苗族婚礼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传统,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寓意。
无论是婚前的准备、婚礼的仪式还是婚后的习俗,都体现了苗族人民对婚姻的重视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趣味婚俗一、已知的婚俗形式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俗,举行各具特色的婚礼,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
1、旧时(明清时代),大户人家的婚礼甚为讲究,所谓行“六礼”方可完婚,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等。
解放后,废除旧婚姻一切陋习,实行男女婚姻自由。
1950年,国家颁布《婚姻法》,男女婚姻受到法律保护,父母、亲属不得干预儿女婚事。
2、苗族婚俗:苗族青年男女经过恋爱情投意合后,父母便为他们选择吉日结婚。
但结婚前一段时间内,男女双方却不能见面,俗称"婚前不见面",结婚的前一天,男方把结婚用品送到女方家过目。
原版的古俗婚俗雷山苗族婚姻有其独特的形式和风俗。
虽然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
但嫁娶方式还保留古俗。
民族习俗,乡土风情依然非常浓厚。
3、回族婚礼:婚礼,是回族人民一生中的一个大礼。
回族老人常常把给儿子举行婚礼、完婚叫“卸担儿”,认为这是“终身大事”,是老人的责任。
回族对婚礼特别重视和讲究,但由于回民分布在全国各地,回族婚礼形式多种多样。
据史书记载,回族的婚姻习俗大都是按照教规来办的。
在通婚范围上,回族限制同乳兄弟姐妹结婚,同时,一般实行严格的单向民族内婚,即回族男性可娶其他族女子为妻,回族女性决不能与其他族的男性通婚。
4、藏族婚礼:藏族婚俗有旧婚俗和新婚俗之分,旧婚俗多数是包办,父母有养育和解决子女婚姻的责任,子女只有服从和孝敬父母的义务,过去找媳妇或赘女婿,子女是没有权利过问的。
新婚俗是恋爱结婚基本上父母不包办代替,多为自由婚姻,男女恋爱,告知父母,再行习惯手续,最终成婚,但仍然基本遵循过去遗留下来的求婚、订婚和婚礼程序。
5、粤西婚俗:“狼人……俗亦善歌。
女子及笄,父母纵之山野间少年从之歌者且数十,视女答歌之意为去留。
一人留则众人散。
男子镌其歌词赠女,女则绣囊锦带以答男。
”另,赵翼《檐曝杂记》载粤西边地风俗也说“:每春月趁墟场唱歌,男女各坐一边,……若两相悦,则歌毕携手就酒棚并坐而饮。
苗族婚礼流程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婚礼习俗独具特色,充满着浓厚的民族风情。
苗族婚礼流程繁复而又充满仪式感,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苗族婚礼的流程。
首先是“定情”仪式。
在苗族传统婚礼中,男女双方的父母会先行商定婚事,然后由长辈代为相亲,确定双方是否合适。
若双方感情良好,便会进入“定情”仪式。
这一仪式是双方正式确定关系的开始,也是婚礼流程的第一步。
接下来是“定亲”仪式。
在苗族婚礼中,定亲仪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这一天,男方家长会带着亲朋好友前往女方家中,正式向女方家长提亲。
女方家长会在这一天准备丰盛的酒席,表示对男方家长的尊重。
如果女方家长答应了提亲,双方便正式确定了婚事。
然后是“彩礼”仪式。
在苗族婚礼中,男方需要准备一定数量的彩礼送给女方,以示诚意。
彩礼一般包括苗族特色的手工艺品、粮食、布匹等,数量和种类都有一定的规定。
女方家长会在收到彩礼后,表示对男方的认可,为婚礼的进行打下了基础。
接着是“请牛”仪式。
在苗族婚礼中,男方需要准备一头牛送到女方家中,以示对女方家庭的尊重。
这一仪式是苗族婚礼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男方家庭对女方家庭的一种尊重和感谢。
之后是“迎亲”仪式。
在苗族婚礼中,迎亲是一个非常热闹的环节。
在这一天,男方会带着亲朋好友前往女方家中,接新娘回家。
在这一过程中,男方需要准备一些象征性的难题,由新娘和伴娘解答,以示新娘的聪明和才智。
最后是“结婚”仪式。
在苗族婚礼中,结婚仪式是整个婚礼流程的高潮。
在这一天,双方家庭会举行盛大的婚礼仪式,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新人的幸福时刻。
在仪式上,新人会进行交杯酒、献花等环节,表示对彼此的爱意和承诺。
苗族婚礼流程繁复而又充满仪式感,每一个环节都充满着浓厚的民族特色。
通过这些仪式,不仅是新人之间的爱情得以升华,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了解苗族婚礼,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
苗族婚礼习俗对于苗族,我们很多人都不陌生,在很多武侠小说里面都出现过,但是又很陌生,因为苗族大多生活在深山之中,但是武侠小说里面苗族姑娘勤劳、热情好客的特点让很多人都想娶一个苗族的姑娘为妻,当然要娶苗族姑娘肯定要先了解她们的婚礼习俗,下面我们来看看苗族的婚礼习俗:古代的苗族多是男女双方通过唱歌建立感情,结为良缘,不须经过父母同意。
结婚也是男女双方自主完成,双方家长只临时加赞助或事后认定,可谓自由自主。
如约定地点,于五月端午节由男女将女方接到家中成亲。
结婚生子以后,夫妻关系才算完全确立,始由丈夫陪同妻子带着礼物拜见岳父岳母。
黔东南地区以“游方”为男女交际的主要形式,许多村寨都有“游方坡”、“游方坪”作为固定的男女社交场所。
若离开这个场所去“游方”,就会被人看作是伤风败俗,而受到惩罚。
黔西北未婚男女多在白天“跳花”结识后,晚上再唱歌、密谈,所以又叫“踩月亮”,或叫“跳月”。
通过接触,若双方情投意合,即可定下终身。
随即叫男方家长请媒人到女家撮合,叫做“定亲”。
结婚一般多在十月秋收完毕后举行,也有延至第二年的正、二月间举行的。
即农闲季节,具体日期则择吉而定。
结婚时由男方到女家迎娶,女方母亲和姐妹陪同,亲人护送,新娘打伞步行。
但黔西北一带兴骑马,松桃等地新娘则坐轿。
结婚宴客期间,新娘妆著艳丽,行止端庄,不苟言笑。
而新郎的穿着却极为平常,颇不显眼。
黔东南多数地区苗族结婚时,新郎一般不在前来祝贺的亲友面前露面。
在结婚宴客期间,新娘只与其送亲的姐妹或小姑伴宿,散客时就回娘家去了。
这种现象,很可能同母权制的遗俗有关。
黄平、施秉、凯里苗族婚礼别具特色:男女双方决定结婚后,男方先找三五个要好的男友到女家去接新娘;新娘也请几位相好的姑娘陪同,一齐来到男家男家父母则杀鸡热情款待,表示欢迎。
寨上青年男女也来庆贺。
三天以后男家才请人到女家报喜。
女方父母如若同意,就以酒肉招待,共商女家宴客所需的肉、米、酒数量,并将绣花衣裙和首饰托来人带给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