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切除病人的心理调查及心理干预
- 格式:pdf
- 大小:75.27 KB
- 文档页数:2
影响子宫切除患者心理状况及性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方法引言子宫切除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手术,通常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癌等妇科疾病。
这一手术也会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性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年轻女性患者来说,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心理、情感和性生活质量上的挑战。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需要重视对这些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性生活质量的关注和干预。
本文将介绍影响子宫切除患者心理状况及性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方法,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影响子宫切除患者心理状况的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1. 手术恐惧情绪子宫切除手术是一种大型的手术,对于患者来说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恐惧。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可以通过耐心倾听、解释手术过程和风险、提供情绪支持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手术恐惧情绪,增强她们的心理抵抗力。
2. 身体形象变化子宫切除手术将直接影响患者的身体形象,可能会导致患者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不适应和自卑情绪。
护士可以通过鼓励患者进行身体形象自我调适、进行自我肯定、提供外貌美化建议等方式,帮助患者重建对自己身体形象的认同和自信。
3. 生育和家庭关系对于年轻女性患者来说,子宫切除手术将带来无法生育的现实问题,可能会对她们的家庭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护理干预中,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深入交流、引导她们接受现实、提出科学生育方式和心理抚慰等方法,帮助患者理解和接受生育问题,减少与家庭关系相关的心理压力。
4. 心理社会支持子宫切除患者往往需要面对家庭、工作、社交等多方面的心理压力。
护士可以在护理过程中,组织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建立患者自助互助小组、指导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技能培训等方式,提供全方位的心理社会支持,增强患者的心理韧性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影响子宫切除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1. 性交疼痛子宫切除手术可能会导致患者在性交过程中出现疼痛,从而影响性生活质量。
在护理干预中,护士可以通过引导患者进行性教育、提供性交前的舒适性教育、指导患者进行性交姿势调整等方法,帮助患者减轻性交疼痛,改善性生活质量。
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特点分析及其心理干预研究摘要】目的了解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特点,探讨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的改善效果。
方法使用抑郁自评问卷、焦虑自评问卷,对6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前、后两次施测。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而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干预。
结果研究发现,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国内常模,但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年龄和文化水平差异;干预组前后测的焦虑、抑郁得分有显著差异,后测的焦虑、抑郁得分要显著低于前测,而对照组没有差异,说明心理干预对减弱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显著效果。
结论任何年龄、文化程度的子宫切除术患者都容易表现出焦虑、抑郁的情绪问题,心理干预对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5-0089-02子宫是象征女性特质和维持生育功能的重要器官[1],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很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因切除子宫会产生自身脏器的损失感,以及术后女性特征、性功能、生育能力、家庭生活等的损失感,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反应,如紧张、担忧、自卑、悲观绝望甚至厌世轻生等[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后期康复和生活质量。
已有研究者对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心理干预研究,普遍认为,心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子宫切除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且术前、术后早期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对患者的性生活改善有一定的帮助[3] [4] [5]。
因此,本研究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患者情绪状态的作用,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11月在妇科接受子宫切除手术患者60例,均为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性单纯(次)全子宫切除患者。
患者年龄34-59岁,平均年龄为(45.82±7.33)岁。
影响子宫切除患者心理状况及性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方法【摘要】子宫切除术是常见的妇科手术,影响了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性生活质量。
本文主要讨论了影响子宫切除患者心理状况及性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方法。
通过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开展心理疏导,关注性生活质量,以及进行性教育与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手术后的生活。
心理状况及性生活质量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积极影响也不可忽视。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进一步探讨不同干预方法对患者的效果,以提高护理干预的效果。
通过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更好地帮助子宫切除患者恢复生活质量。
【关键词】子宫切除患者、心理状况、性生活质量、护理干预、心理支持、心理疏导、性教育、心理康复、性生活教育、康复效果1. 引言1.1 研究背景子宫切除术是常见的妇科手术,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有效治疗妇科疾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子宫切除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性生活造成影响。
心理状况和性生活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方面,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注子宫切除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性生活质量,为其提供合理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可能会面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负面情绪。
手术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性生活,导致性欲减退、性功能障碍等问题。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相关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关注其性生活质量,进行性教育和指导,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性生活质量进行有效干预,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重建自信,改善性生活质量,提升生活幸福感。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了解子宫切除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性生活质量,并探讨针对这些问题的护理干预方法。
通过对患者心理状况的评估、提供心理支持、开展心理疏导,并关注其性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手术后的生活挑战,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研究的目的也在于探讨这些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康复的积极影响,为未来的护理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干预摘要目的:分析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的不良心理及心理护理。
方法:对203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进行护理干预。
结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住院手术前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恐惧、悲伤等不良心理,经过护理干预后,多数患者的不良心理均得到改善,护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能有效解除患者的心理障碍,使患者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关键词全子宫切除不良心理心理护理全子宫切除术是妇科的主要手术方式,是治疗子宫疾病的重要手段,而子宫是女性的生殖器官,所以,全子宫切除给妇科患者带来特殊的心理问题,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及时了解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对治疗工作至关重要。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自2006年1~6月收住我院实施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203例,年龄24~75岁(平均49.5岁)。
方法:采用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的方法比较心理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
护理(1)焦虑:患者认为子宫是产生性感和保持女性魅力的重要器官,切除子宫不仅会改变妇女形态,降低女性吸引力,而且也会提前衰老,减弱或丧失性欲,影响以后的性生活,她们感到愧疚和忧虑,害怕因此失去丈夫的爱护。
紧张、恐惧:患者害怕手术危险、术中、术后疼痛难以忍受,或其他后遗症,担心肿瘤性质,害怕是恶性肿瘤。
悲伤:担心手术影响日后的体力和正常生活,担心经济问题,未生育者为失去生殖能力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人悲伤,已生育者担心子女有什么不测将失去生育的机会而感到伤心难过。
(2)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就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言语、行为、态度、表情和姿态来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健康的一种护理[1]。
护士应在患者手术前及时了解她们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不同年龄、不同的文化程度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以热情真诚的态度,主动关心,多与她们沟通以取得患者的信赖,耐心细致地解释病情及手术的必要性。
子宫全切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摘要】全子宫切除术是妇产科常见的手术,指的是切除子宫体和子宫颈的全部。
子宫的切除对于女生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是一种很大的伤害,但是为了健康,不得不接受这种手术。
所以,对子宫切除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根据子宫切除患者的术前和术后的心理护理做一个简单的梳理,以求对全子宫切除患者的健康恢复提供有用的方法。
【关键词】子宫全切术;心理护理子宫,是女人独有的脏器,根据现代最新医学研究成果,子宫是女人的第六脏器,即女人有六脏六腑。
[1]作为女性,子宫无疑是女性最重要的生殖器官,它是产生月经和孕育的胎儿的重要场所,是女性生殖系统的标志性器官。
女性想终生拥有独特的风韵,或享受为人母的权利,绝对离不开健康的子宫。
然而由于子宫内部疾病导致有的女性不得不做了子宫切除。
子宫的切除对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主要表现有:便秘,尿储留,尿失禁、消瘦无力,不能持重、性生活不和谐,无性高潮、卵巢早衰、闭经和不孕、下腹重垂感或偶尔疼痛、如果经腹切除还会导致腹壁大瘢痕影响美观等生理上的变化。
生理变化导致患者承受压力,心里扭曲。
全切术后很多女性的性格发生改变总觉得自己不再是完整女人,甚至假装去买卫生纸,假装痛经请假等。
[2]由此,对子宫全切术的女性进行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对患者采用正确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加快恢复。
一、术前心理护理干预。
患者手术之前,由于部分患者对医疗常识的缺乏,认为女性特征是由子宫维系支持的,子宫切除对妇女的生理、心理,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她们认为切除子宫对其生理方面有极大的改变,并且部分患者对子宫疾病认识不足,比如:认为肿瘤就是癌症,一旦患上肿瘤,就有不能治愈的心理,深信医生的解释是为了缓解压力,认为医务人员及其家属有隐瞒病情的情况,从心理上感到不安,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恐惧,不敢面对现实,态度消极等一系列生理、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