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专题——生活中的物理
- 格式:doc
- 大小:166.50 KB
- 文档页数:4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第一篇:力的作用和应用力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它是引起物体运动或形状改变的原因。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力与我们相伴而行,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深远,下面就让我来具体谈谈力的作用和应用。
首先,力是物体运动的来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身体需要克服重力才能站立,行走时需要运用肌肉的力量来推动身体前进。
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也是由引力产生的力所驱动的,这可以说明力在宇宙中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力还可以用来改变物体的形状。
例如,我们可以用手来挤压柿子,这需要用到一定的力,力的大小会影响到柿子的变形程度。
在工业生产中,压力机就是利用力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的重要设备之一。
力还可以中和其他力的作用。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摩擦力来刹住车轮的旋转,而拉动我们的车子停下来。
当需要开车时,我们需要对车轮施加一定大小的力,这样车轮才能克服摩擦力和重力前进。
最后,力还可以用来控制物体的速度和方向。
例如,我们开车时需要控制油门和刹车,让车子保持适当的速度和方向。
而空气动力学原理则是利用飞机翼面上的压力差来产生升力,使飞机能够飞行。
以上就是力的作用和应用的一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去感受和应用。
掌握力的运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的运动规律,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智能化和便利化。
第二篇:摩擦力的应用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表面接触时产生的力,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让我来谈谈摩擦力的应用。
首先,摩擦力可以帮助我们创造移动。
例如,我们的手肘因为有了摩擦力的帮助才能够调整我们的手臂位置,从而能够接近或者远离物体。
而轮胎和路面的摩擦力则是我们的汽车能够行驶的基础。
其次,摩擦力可以帮助我们控制物体的运动。
例如,在一些机械设备中,将润滑油涂在摩擦体上,就能减小断裂和磨损,控制机械设备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员通过训练指导,调整身体姿势,改变身体运动的摩擦系数,以便更好的控制运动速度和方向。
「高中物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一、厨房中的物理知识1. 电学方面① 电饭煲煮饭、电炒锅烧菜、电水壶烧水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② 排气扇(抽油烟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③ 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④ 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
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⑤ 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⑥ 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2. 力学方面① 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② 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③ 菜刀的刀刃抹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④ 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⑤ 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3. 热学方面(1)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① 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② 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③ 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④ 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
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⑤ 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
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⑥ 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
⑦ 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
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受热很快膨胀,压强增大,从而推开瓶塞。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大全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大全厨房中的物理知识我们认真观察厨房里燃料、炊具,做饭、做菜等全部过程,回忆厨房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会看到有关的物理现象。
利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些现象如下: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
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
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
【生活物理】生活中的物理常识
生活中处处都是物理,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
以下是一些生活中的物理常识:
1. 摩擦力:我们走路、开车、做饭、擦桌子等都会接触到摩擦力。
摩擦力会阻碍物体的运动,而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的材质、接触面积和受力大小都有关。
2. 浮力:我们洗澡时在水中浮起来,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比水轻,所以受到水的浮力支撑。
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液体密度和重力大小有关。
3. 重力:地球和其他天体之间的引力就是重力,地球的引力使得物体落地,而物体的质量和距离地心的距离会影响重力的大小。
4. 热传递: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热传递方式有辐射、传导和对流。
5. 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
惯性使得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6. 波动:生活中有很多波动现象,如声波、光波、水波等。
波动具有波长、频率、振幅等特征。
以上是一些生活中的物理常识,这些常识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问题。
- 1 -。
身边物理的例子20个1. 自行车的运动原理:自行车的前轮通过转动脚踏板驱动链条,进而带动后轮转动,使自行车前进。
2. 水龙头的工作原理:打开水龙头,水从水源流入水管,通过水压将水推出水龙头。
3. 空调的制冷原理:空调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气体,然后通过膨胀阀使其膨胀成低压气体,吸收室内热量,再通过冷凝器散热,实现室内空气的降温。
4. 电梯的工作原理:电梯内装有电动机,通过控制电机的运转,使电梯升降。
5. 电话的工作原理:电话通过话筒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传输,接收端的电话通过耳机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
6. 手电筒的工作原理:手电筒内装有电池和电路板,电池提供电能,电路板控制电能转化为光能,从而发出光亮。
7. 风扇的工作原理:风扇通过电动机带动叶片旋转,产生气流,实现风的形成。
8. 电视的工作原理:电视通过接收天线信号,将信号转化为图像和声音的显示。
9. 微波炉的工作原理:微波炉通过发射微波,使食物内部分子产生热运动,从而加热食物。
10. 秤的工作原理:秤通过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从而确定物体的质量。
11. 拉链的工作原理:拉链通过将两排齿轮互相嵌入,通过拉动拉杆实现齿轮的相互咬合,从而实现拉链的开启和关闭。
12. 汽车的运动原理:汽车通过发动机燃烧燃料,产生动力驱动车轮转动,从而使汽车前进。
13. 磁铁的吸附原理:磁铁的两极具有相同的磁性,当与其他物体接触时,会产生吸附力。
14. 钢琴的声音产生原理:钢琴通过按下琴键,使琴弦振动,产生声音。
15. 电风扇的工作原理:电风扇通过电动机带动叶片旋转,产生气流,实现风的形成。
16. 电视遥控器的工作原理:电视遥控器通过按下按钮,发射红外线信号,控制电视的开关和功能。
17. 电子钟的工作原理:电子钟通过电子电路控制数字的显示,实现时间的显示。
18. 汽车刹车的原理:汽车刹车通过踩下踏板,使刹车片与刹车盘摩擦,从而减速或停车。
19. 电吹风的工作原理:电吹风通过电热丝加热空气,然后通过风扇产生气流,实现吹风功能。
力学综合
.如下图所示是汽车起重机的示意图,当用它从水中吊起重物时,下列说法正
大,
,飞机的质量在减少;在速度不变时,质量减少,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常见物理量的估测,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合理的估测。
米,菜刀的质量约为0.15Kg
A.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B.水呈球状是因为不受重力的作用
C.水球不破裂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项错误;水球不破裂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日
,则
kg/m
可知,质量相同时,体积和密度成反比,即密度之
【解析】根据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可知,机翼下方空气流速减小时,压
高
合金块对水平地面的压
(2)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g
两只脚的面积约
设王涛重量为500N ,从单位骑该品牌自行车匀速回家用了20min ,行驶距6k
39、(2015·毕节中考)如图是一种投入使用的新型安全校车,中考期间,某中
校车受到的牵引力
所以校车在送考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校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初中物理中考考点常考生活中的物理常识汇总厨房中的物理常识电学方面①电饭煲煮饭、电炒锅烧菜、电水壶烧水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②排气扇(抽油烟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③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④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
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⑤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⑥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力学方面①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②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③菜刀的刀刃抹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④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⑤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热学方面(1)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①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②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③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④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
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⑤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
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⑥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
⑦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
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受热很快膨胀,压强增大,从而推开瓶塞。
⑧冬季刚出锅的热汤,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汤不烫,但喝起来却很烫,是因为汤面上有一层油阻碍了汤内热量散失(水分蒸发)。
生活中初中物理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基本规律的科学,它贯穿我们的日常生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初中物理知识点都可以被应用和观察到。
本文将介绍一些生活中的初中物理知识点。
1.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学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与动力学相关的现象。
比如,当我们用力推一个停在地上的箱子时,箱子会移动。
这是因为我们给予了箱子一个推力,从而改变了它的状态。
2.热学热学是研究热能转化和传递的学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与热学相关的现象。
比如,当我们把水放在火上加热时,水会逐渐变热并沸腾。
这是因为火源传递热量给水,使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从而使水温升高。
3.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性质的学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与光学相关的现象。
比如,当我们打开电灯开关时,灯泡会发出光亮。
这是因为电流通过灯泡的电阻丝,使电阻丝产生热量,进而使丝线发光。
4.电学电学是研究电荷和电流的学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与电学相关的现象。
比如,当我们插上充电器给手机充电时,手机电池会充满电。
这是因为电流从充电器流入手机电池,使电池储存能量。
5.声学声学是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学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与声学相关的现象。
比如,当我们敲击一个空的杯子时,杯子会发出声音。
这是因为敲击杯子使得杯子振动,产生了声波。
通过了解这些生活中的初中物理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原理。
这些知识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正是它们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观察和思考,发现更多与物理相关的现象和知识点。
生活用电
2015
这样在检修灯泡时才不易发生触电事故
如果电线较粗的话,我们可以在裸露的电线上晒衣服
易造成触电事故,所以
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这样电源、测电笔、人体、大地构成.可以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
教室门的高度约为
A.甲图中测电笔的使用方法是错误的
B.乙图中电路的接法是正确的
C.丙图中有关家庭用电中电路的连接是错误的
D.丁图中用湿手接触台灯的做法是正确的
丙图中,灯泡的开关接在了火线和用电器之间是正确的,其两孔插座的接法也
路中
说法不正
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合安全用电原则。
事做起。
关于
错;保险丝的材料是电阻较大、熔点较低的材料,绝对不能用铜导
【解析】本题考查用验电笔判断家庭电路故障
的电路部分与相线连接完好,若氖管不发光说明验电笔接触的电路部分与相线相连,避免人接触带电的外壳时触电。
使用试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
故
【解析】本题考查家庭电路的连接。
电灯和控制它的开关一定串联,开关的一端接在灯泡顶端的金属点上,另一端接在火线上,在断开开关时,切断火线,
22.某同学观察到他家里的电能表及空气开关如图所示。
电能表上标识的“10
(2015·镇江中考)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
为了防止触电,开关应控制火线且节螺丝口灯座的中心金属片,螺丝口接零线。
答案:。
《生活中的初中物理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初中物理知识无处不在,它们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还能在很多方面为我们提供便利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下是至少 30 条生活中会用到的初中物理知识:一、力学方面1.汽车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倾,这是因为人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鞋底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使我们走路更稳。
3.行李箱下装轮子,是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便于拖动。
4.拔河比赛中,获胜的关键在于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可以通过穿粗糙的鞋子等方式实现。
5.用吸管喝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强,将饮料压入嘴里。
6.吸盘能紧紧地吸在墙上,也是因为大气压强的作用。
7.飞机能在空中飞行,是利用了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产生的升力。
8.船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浮力等于重力。
9.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
10.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11.当我们推一个很重的箱子却推不动时,是因为箱子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推力。
12.用扳手拧螺丝时,扳手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13.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14.汽车在爬坡时需要减速,是为了增大牵引力。
15.建筑工人用重锤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二、热学方面1.冬天,我们向手哈气会感到暖和,是因为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
2.夏天,在地上洒水可以降温,是因为水蒸发吸热。
3.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4.暖水瓶的瓶塞是用软木做的,是因为软木是热的不良导体,能起到保温作用。
5.冰箱的冷冻室里结霜是因为水蒸气凝华。
6.用热水袋取暖是利用了热传递的方式传递热量。
7.炒栗子时要不停地翻炒,是为了使栗子受热均匀,加快热传递。
8.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是因为沙子的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也快。
9.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也慢。
初中物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1. 汽车行驶中,利用刹车系统的摩擦原理,摩擦盘与刹车片的
摩擦力阻止车轮运动,使汽车停下来。
2. 电风扇通过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扇叶的运动产生气流,
使空气流通,调节室内温度。
3. 电灯利用电流通过灯丝,产生热量使灯丝高温,从而发出可见光,
实现照明。
4. 手电筒中利用电池提供电能,通过电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将电能
转化为光能,使人在黑暗中能够照亮周围环境。
5. 电梯通过电机转动驱动机械装置,实现垂直运动,提供方便快捷的
楼层交通服务。
6. 射击运动中,利用弹簧的弹性力将弹丸推出枪膛,使其以高速飞行。
7. 铁制门利用物体的热膨胀冷缩特性,当温度升高时,铁材料膨胀,
门更难开启,实现门锁的功能。
8. 空调利用制冷循环系统,通过冷凝和蒸发过程将空气中的热量吸收
并排出,调节室内温度。
9. 数码相机利用镜片的聚焦原理,通过调整镜头位置使得光线汇聚于
焦点,实现对物体的清晰成像。
10. 水压机利用水的压力原理,通过液压系列装置将小面积的压力转
化为大面积的压力,实现增大力的功能。
物理与生活厨房中的物理知识我们认真观察厨房里燃料、炊具,做饭、做菜等全部过程,回忆厨房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会看到有关的物理现象。
利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些现象如下。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3、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
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
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8、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9、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
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10、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
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受热很快膨胀,压强增大,从而推开瓶塞。
11、冬季刚出锅的热汤,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汤不烫,但喝起来却很烫,是因为汤面上有一层油阻碍了汤内热量散失(水分蒸发)。
12、用焊锡的铁壶烧水,壶烧不坏,若不装水,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就烧坏了。
这是因为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锡的熔点是232℃,装水烧时,只要水不干,壶的温度不会明显超过100℃,达不到锡的熔点,更达不到铁的熔点,故壶烧不坏。
若不装水在火上烧,不一会儿壶的温度就会达到锡的熔点,焊锡熔化,壶就烧坏了。
13、烧水或煮食物时,喷出的水蒸气比热水、热汤烫伤更严重。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大总结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大总结生活中无处不见物理现象。
走路是一个人的基本动作,但很少有人思考背后的原理。
试想一下,站在墙边,抬起一只脚向前迈步,只要身体不离开墙壁,这只脚是跨不出去的。
如果抬起来的脚向前迈出去一步,那么身体已经离开墙壁。
这说明,人向前移动时需要外力的推动。
如果推动力较小,走路就会变得困难,例如在光滑的冰面上,人们只能小心翼翼地挪动双脚。
在厨房中观察燃料、炊具以及做饭、做菜的过程,我们会发现许多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物理现象。
1.电饭煲、电炒锅和电水壶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通过热传递来煮饭、煮菜和烧开水。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空气对流来实现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和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以防止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此外,厨房中还有许多与力学知识相关的物理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使水面保持平衡。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加压强。
3.菜刀的刀刃上有油,可以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和电水壶把手上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加摩擦力。
此外,还有许多与热学知识相关的物理现象。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时,要将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而不是压住火头,因为外焰的温度较高,可以更快地升温。
2.锅铲、汤勺、漏勺和铝锅等炊具的柄使用木料制成,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在烹饪过程中避免烫手。
3.在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可以加快空气对流,及时排出厨房中的油烟,避免空间污染。
4.将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容易破裂。
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当砂锅放在湿地上时,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较慢,导致内外壁收缩不均匀,从而容易破裂。
5.在保温瓶中注入开水时,不要注满。
因为未注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更好地防止热量的散失。
自行车能前进是因为骑手对踏板施加力量,使踏板转动,进而带动链条、齿轮和轮胎转动。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骑手对踏板施加的力量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反作用力使自行车向前推进。
初中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案例1.声呐发出超声波(声速):测距和定位,如测海深。
,雷达发出无线电波(光速):判断物体的位置.2.密度:鉴别物质,判断物体是否空心,判断物体的浮沉。
3.二力平衡: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测滑动摩擦力,测浮力。
4.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可制成重垂线、水平器。
5.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水坝下部建造得比上部宽,潜水深度有限定。
6.连通器的液面要相平:茶壶、锅炉水位器,自动喂水器,用U形管判断水平面。
7.相互作用力:游泳,划船,起跑、跳远向后蹬,跳高向下蹬8.大气压:自来水笔吸墨水,抽水机,茶壶盖上开一小孔,用吸管吸饮料,针管吸药液。
9:物体的浮沉条件:密度计,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孔明灯,盐水选种,测人体血液的密度,解释煮食物(如饺子)时,生沉熟浮等10.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杠杆是省力还是费力(看力臂,动力臂长省力),求最小动力(在杠杆上找到离支点最远的点画出最长力臂),判断动力变化情况,进行有关计算11.镜面反射:解释黑板“反光”;晚上看路时判断水面还是地面。
漫反射:能从各个方向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电影屏幕要粗糙。
12.平面镜成像:镜前整容,纠正姿势;制成潜望镜;万花筒;墙上挂大平面镜,扩大视觉空间;改变光路(如将斜射的阳光,竖直向下反射照亮井底);自行车尾灯;平面镜转过θ角,反射光线改变2θ角。
1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得到平行光,聚光的亮点有大量的能量可点火、烧断物体。
14.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制成变阻器(通过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油量表,制成简单调光灯,导线不用铁丝用铜丝,电热器的电阻要用镍铬丝15.蒸发致冷:吹电风扇凉快,泼水降温,包有酒精棉花的温度计示数低于室温,擦酒精降温16.升华致冷:用干冰人工降雨、灭火,在舞台上形成“烟”雾17.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减小)而升高(降低):高山上煮不熟饭,要用高压锅。
18.加压气体液化:生活用液化石油气用增加压强的方法使石油气在常温下液化后装入钢罐,气体打火机19.熔点表密度表比热容表:白炽灯泡灯丝用钨做,在很冷的地区宜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水的比热容比较大,解释在沿海地区白天和晚上的气温变化不大。
生活用电的插孔、发光的灯泡都直接或间接的与火线相连,人体都不能直接碰触,故不会熔断,起不到保险的作用;家庭电路中,故不可以在低压电线上晾晒衣服。
故选黄石中考)。
本项错误;使用试电笔时,手不应接触笔尖金属【解析】选C。
本题考查安全用电。
为安全起见,螺口灯泡的金属尾柱接开关后B正属外壳相连,可防止因电器错;更换电灯泡时先切断电路,,若一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接触地线,使火线——人27.某家庭电路的部分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进户线分为火线和地线B.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20AC.空气开关有保险丝的功能D.电能表与空气开关是并联【解析】选C.进户线分为火线和零线,故额定最大电流为20A,故B错误;空气开关有保险丝的功能,故和空气开关是串联关系,故D错误.29.关于安全用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电器的插头插入插座时,家里所有的用电器都停止了工作,其原因可能是在家庭用电的调查研究综合实活动中,小明观察到家中电能表的表盘如图所示,示数为 kw·h。
用测电笔检测插座时,发现氖管发光,说明接触的是三孔插析:本题考查安全用电的相关知识。
三项插头的接地脚应与用电器的金属外示灯不亮,【解析】本题考查家庭电路的连接。
插线板上的指示灯在开关闭合时会发光,插孔正常通电,说明开关同时控制灯泡和插座,灯泡和插座之间可能是串联,和火线【解析】本题考查家庭电路的连接插线板上的指示灯在开关闭合时会发光,插孔正常通电,说明开关同时控制灯泡和插座,灯泡和插座之间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如果两者并联,开关应该在干路上;如果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解析】本题考查家庭电路的连接。
连接电灯时,要将电灯与开关串联后接在火线和零线电路,且开关要直接接在火线上。
22.如图所示,商场中,一位卖微波炉的售货员和一位顾客产生了不同意见。
售货员说,微波炉很省电,用它加热食品花不了多少电费;顾客说,微波沪很费电,他家的微波炉一开就“烧保险”。
2015年北京市中考真题物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在常温干燥的情况下,下列餐具属于导体的是( )A.塑料筷子B.陶瓷碗C.不锈钢勺D.玻璃果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导体。
塑料筷子、陶瓷碗、玻璃果盘都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不锈钢汤匙是金属制品,是导体。
答案:C2.科技小组的同学们调查发现,北京地区存在几种不同类型的发电站,如图所示,下列发电站发电过程中,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 )A.燃气电站B.风电站C.水电站D.太阳能电站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能源的分类。
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可以源源不断的得到,是可再生能源。
所以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燃气发电。
答案:A3.汽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下列与汽车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B.汽车装有消声器,就可以把汽车产生的噪声全部消除C.载重汽车的车轮做得比较宽,是为了增大载重汽车对路面的压强D.驾驶员开车是要系好安全带,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惯性现象;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防治噪声的途径。
A、汽车轮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增加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可以增大摩擦。
故A错误;B、汽车装有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但不可以把汽车产生的噪声全部消除,故B错误;C、载重汽车的车轮做得比较宽,是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对地面的压强。
故C错误。
D、驾驶员开车是要系好安全带,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故D正确。
答案:D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光的反射。
A、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生活物理现象在中学物理学习中的运用生活中存在许多物理现象,这些现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中学物理学习中,运用生活物理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物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是生活物理现象在中学物理学习中的一些典型运用。
一个常见的生活物理现象是电灯的工作原理。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电灯,但对于它的工作原理并不了解。
通过中学物理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电灯是通过通电使灯泡内的丝热而发光的。
这个生活物理现象可以用于讲解电路、电流、电阻等概念,帮助学生理解电流的传导原理以及电路中各个元件的作用。
还有一个常见的生活物理现象是滑冰。
在滑冰运动中,人们穿上滑冰鞋,在冰面上滑行。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体验滑冰的过程,了解到滑冰过程中力的平衡和施加力的方向对滑冰速度的影响。
这个生活物理现象可以用来引入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帮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力的平衡条件和施加力与物体加速度的关系。
另一个常见的生活物理现象是汽车的制动。
当汽车行驶一段距离后,司机会踩下刹车来减速停车。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体验汽车制动的过程,了解到制动是通过摩擦力来使汽车减速停下的。
这个生活物理现象可以用来讲解力的作用,引入摩擦力的概念,并帮助学生理解力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生活物理现象还可以用于解释天气现象。
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和天空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天气的变化,比如晴天、阴天、下雨等。
这个生活物理现象可以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太阳的位置与天空颜色的关系,了解大气层的作用和日常天气的形成原理。
除了以上几个例子,还有许多其他生活物理现象可以在中学物理学习中运用。
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这些物理现象,能够将抽象的物理概念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加深理解。
通过运用这些生活物理现象进行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中考物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厨房中的物理知识
我们认真观察厨房里燃料、炊具,做饭、做菜等全部过程,回忆厨房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会看到有关的物理现象。
利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些现象如下。
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
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
专题一生活中的物理复习重点及策略: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物理学中的所有理论都来源于实际生活,同时又指导着我们的生活,对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实行课改以来,随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标理念的深入贯彻,中考命题围绕生活的应用题也变得丰富起来,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减少了单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考查,着重加强物理知识与身边物理的联系。
生活中离不开衣食住行,生活中与衣食住行相关的每一个产品的构思、制造到能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都离不开物理学。
为使同学顺利应考,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应注意探究生活用品中隐含的物理知识,用心揭示日常生活所发生的现象中隐含的物理道理,实现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的融通。
一、选择题1.人们生活所需的用品中涉及很多物理知识,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移动电话——超声波B.验钞机——红外线C.电热水器——电流的热效应D.筷子——省力杠杆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3.野外生存训练班在夜晚急行军时,小王带领大家迎着月光前进。
在某处,他们避开“暗地”而选择“亮地”,结果跑在前面的同学纷纷掉进水坑。
造成“亮地”的原因是( )A.光在地面发生漫反射B.光在地面发生镜面反射C.光在水面发生漫反射D.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4.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C.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D.一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50 g5.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
下图是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此时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两侧的压力相等B.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C.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D.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两侧的压力相等6.2011年3月22日,中国三一重工公司向日本免费支援一台62米泵车,参与福岛核电站反应堆冷却作业,如图所示。
泵车涉及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A.轮胎做得多且宽是为了减小压强B.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C.开车时要求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司机的惯性D.泵车受到的重力和泵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7.在家庭电路中,下列有关插座、螺口灯泡、开关的连线正确的是( )8.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一般由两种砖铺成,一种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种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或上、下坡了,称为提示盲道。
砖上的条形或圆点高出地面5 cm,当盲人走在上面时( )A.增大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B.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C.减小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D.减小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9.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天气很冷时,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融化时吸热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10.小李同学对体育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A.短跑选手百米冲刺后很难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受到平衡力作用B.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是力使弓的形状发生改变C.皮划艇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足球运动员头球攻门,是力使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11.许多家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有一特别之处:三脚插头中与用电器金属外壳连接的那个插脚比另外两个插脚要稍长,如图所示。
这样设计是为了( )A.插头插入插座时,电器外壳先接地:拨出时,电器外壳后离开地线B.方便识别火线和零线插脚C.延长插头使用寿命D.使插头的造型更美观12.电熨斗通电一段时间后变得很烫,而连接电熨斗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这主要是因为( ) A.导线的绝缘皮隔热B.导线散热比电熨斗快C.通过导线的电流小于通过电熨斗的电流D.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电熨斗电热丝的电阻13.下图是一种垃圾夹的结构示意图。
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手把上,另一端穿过空心管杆后与两夹爪的一端相连接。
当用力捏手把时,夹爪在拉绳的作用下可夹持物体,同时弹簧被压缩;当松开手把时,夹爪在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状。
在使用过程中,手把和夹爪分别是( )A.省力杠杆费力杠杆B.费力杠杆省力杠杆C.省力杠杆省力杠杆D.费力杠杆费力杠杆二、非选择题14.如图所示,火柴头在火柴盒上轻轻划过就能擦燃,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讲,是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实现的。
15.如图所示的游戏情境,小孩将毽子向上踢出,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毽子被踢出后,由于_______会继续向上运动;在_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下,毽子最终会落向地面。
16.武广高速铁路全长约为1050 km.如果高速列车按设计时速为35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则全程所需时间约_______h。
高速列车的窗户不能打开,这样设计是为了防止列车在高速行驶时,因车箱内的气压_______车箱外的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而造成安全隐患。
17.在石油、木柴、太阳能中,有可能成为今后的理想能源的是_______,大量耗用会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是_______。
18.如图甲所示,炒菜时,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如图乙所示,在海边沙滩,我们经常发现,沙子滚烫,而海水依旧凉爽,这主要是因为海水的_______比沙子大。
19.如图,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建筑之一_______中国馆。
其超大的地基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减小了建筑主体对地面的压强。
白天看到的中国馆外观呈现中国红,是因为它能_______太阳光中的红光。
20.上学前,小美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5 m处整理着装,看到的“镜中人”是她的____(填“虚”或“实”)像,像与她之间的距离是_____m;这时听到门外小玲来喊她一起上学,小美是根据声音的_____辨别出是小玲的。
21.如图所示,“和谐号”动车经过杏林公铁两用大桥时,乘客觉得“隔壁”的公路桥飞快后退,是以_____为参照物的;铁路桥为直线形,而公路桥呈“M”形起伏,形成高低落差,这样动车的车灯就不会对公路桥上迎面来的汽车造成眩光影响,这可以用光的_______来解释。
22.在2011年6月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中,李娜荣获冠军。
比赛实况通过通讯卫星,第一时间传回国内,让热情的观众有亲临现场的感觉。
卫星是通过_____波来传递信息的。
李娜在比赛中发球时,将球抛起,球在上升的过程中,球的动能转化为______能;接球时,将球反向击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23.跳绳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锻炼方式。
如图描绘了某同学某次跳绳时重心移动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他的重心移动的最大高度为_______cm。
若该同学的体重为500 N,则他1 min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W。
24.有些跑车在车尾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如图所示,由于“气流偏导器”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呈弧形凸起。
当跑车高速行驶时,流过它上方的空气速度比下方的空气速度_______(填“大”或“小”),此时,上方空气压强比下方空气压强_______(填“大”或“小”)。
这样,“气流偏导器”受到一个向_______(填“上”或“下”)的压力差,从而使车轮抓紧地面。
25.“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茂名人喜爱。
“炖汤”兢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所示。
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煲盖不断跳动,这是水蒸气的_______能转化为煲盖的机械能。
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__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
26.如图所示,某宾馆房间内的电器控制面板上有两个开关。
其中调光灯开关的旋钮侧面刻有细纹,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_______的;转动旋钮,灯泡亮度发生变化,说明旋钮控制的电器元件相当于_______。
27.市政府实行的“绿色早餐工程”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推车供应早餐,餐点均匀摆放在推车内。
当售货员将推车前轮推到路沿A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推车可以视为杠杆,支点是_________(填“前轮”或“后轮”);当后轮遇到路沿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是_______(填“前轮”或“后轮”)。
后一种情况下,推车可以视为_______杠杆。
28.2011年1月8日,在寒冷的吉林,天空出现了“三个太阳”的罕见“幻日”奇观。
这是由于在寒冷的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冰晶,当太阳光通过这些小冰晶时,发生了光的_______形成的。
29.纳米是长度的单位,1 nm=_______m。
图示为世界上最小的发电机——纳米发电机。
纳发电机主要依靠氧化锌等晶体材料在机械压力作用下产生电压,实现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为纳米器件提供电力。
30.日本大地震引起的核安全事故,实质上是可控核反应由于地震干扰变得难以控制而造成。
日前,人类主要是利用通过_______变反应释放的核能;核能属于_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31.如图是一款型号为22的家用高压锅,这里的“22”是指锅身的直径是22_______ (填单位);高压锅密封性良好,用它煮食物时水蒸气不易外泄,从而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_______。
32.体育运动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运动员挥拍用力击打乒乓球主要是为了改变球的_______;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主要是为了改变弓的_______;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时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有的_______继续向前运动。
(本题均填“形状”或“运动状态”33.如图是一台电冰箱的铭牌,其中“耗电量0.50 (kW·h)/24 h”这个参数的含义是,该冰箱正常使用24 h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
如果按照额定功率70 W和工作24 h计算,则消耗的电能是_______kW·h,这个计算结果与冰箱铭牌上提供的相关参数差异较大,是由于冰箱具有_______工作的特点而造成的。
34.建筑工人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确定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因为重力方向是__ ____,当重锤静止时,它受到的重力和绳子的拉力是_______力,所以绳子的拉力方向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