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报告突出千年发展目标的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944.99 KB
- 文档页数:5
2023年世界人口日主题与宣传口号2023年世界人口日主题与宣传口号11.男女平等,性别平衡!2.关注我们生存的空间,建设人类美好的家园。
3.实行计划生育,让明天的孩子多一点生活的空间。
4.全社会都来关心和重视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5.控制人口、保护环境、珍惜我们的家园。
6.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
7.实行计划生育,改善生存环境。
8.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全民素质9.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全民素质加强道德意识10.关注人口素质,重视人口老化11.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建设文明幸福家庭12.控制人口增长,促进社会进步!13.人口警钟天天敲,计划生育时时抓!14.关爱女孩,关注未来!15.计划生育,社会和谐!16.少生优生,幸福一生!2023年世界人口日主题与宣传口号21. 1996年:生殖健康与艾滋病2. 1997年:为了新一代及其生殖健康和权力 (adolescent reproductive health care)3. 1998年:走向60亿人口日 (approaching the six billion)4. 1999年:60亿人口日开始倒计时 (start the count-up to the day of six billion)5. :拯救妇女生命 (saving women's lives)6. :人口、发展与环境(populatin,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7. :贫困、人口与发展8. :青少年的性健康、生殖健康和权利9. :“纪念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10周年”。
10. :世界人口日的口号是“平等 = 授权”,它侧重于性别平等以及赋予女孩和妇女平等机会如何能够改变生活和社会。
这一天突出四个主要行动领域:教育、经济机会、生殖卫生和权利以及参与。
11. :“年轻人”12. :男性参与孕产妇保健13. :联合国人口基金确定的主题为“这是一种权利,让我们将它变成现实”。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与全球治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经过国际社会十几年的共同努力,已经取得明显进展,但是要如期实现全部目标面临着严峻挑战。
这些挑战包括全球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局势动荡和武装冲突所形成的问题。
全球治理倡导一种国际社会共同参与的合作模式,是应对挑战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
标签: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全球治理;挑战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自通过以来,已经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具备广阔发展前景,并成为联合国发展行动的总体框架。
随着2015年最后期限的临近,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迄今到底取得了多大的进展?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如期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一、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进展及挑战2000年9月,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通过了《千年宣言》,为人类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即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普及小学教育;促进男女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利;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产妇保健;与艾滋病毒/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全球合作促进发展。
这些目标被置于全球议程的核心,统称为千年发展目标。
这是一项旨在将全球贫困水平在2015年之前降低一半(以1990年的水平为标准)的行动计划。
十几年来,千年发展目标各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就。
在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方面,贫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持续下降。
到2015年,预计全球贫困率将下降到15%以下,远远低于23%的既定目标。
在普及小学教育方面,一些最贫穷的国家在教育方面取得了最大的进步。
撒哈拉以南非洲取得最明显的进步,过去十年中小学净入学率取得了年均18个百分点的增长。
在与疾病作斗争方面,资金的增加和疫病控制工作,已经使疟疾死亡人数减少;在预防和治疗艾滋病方面的投入也取得明显成果,以撒哈拉以南非洲为首,新感染艾滋病例正在稳步下降[1]。
千年发展目标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有些方面仍然离目标差距较远。
最贫穷的儿童在改善营养方面进展速度最慢。
发展中地区农村的儿童比城市中儿童发生体重不达标的可能性高两倍。
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是联合国会员国商定的到2015年实现的八个目标。
2000年9月签署了《联合国千年宣言》,世界各国领导人承诺抗击贫困、饥饿、疾病、文盲、环境退化和对妇女的歧视。
千年发展目标源自《宣言》。
根据1990年的水平,每项千年发展目标都为2015年设定了具体目标和指标。
一些具体目标与健康直接相关。
关于卫生相关千年发展目标的进展报告虽然一些国家在实现与卫生相关的具体目标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但也有一些国家落后了。
进展最缓慢的国家往往是艾滋病毒/艾滋病肆虐和陷入经济困境或冲突的国家。
千年发展目标1: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具体目标1.C. 在1990至2015年期间,使挨饿的人口比例减半营养不足包括胎儿生长受限、发育迟缓、消瘦、维生素A和锌缺乏症以及未达最佳标准的母乳喂养,是五岁以下儿童中估计达到所有死亡人数45%的根本死因。
发展中国家体重过轻儿童的比率从1990年的28%下降到2013年的17%。
这种进展速度已接近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具体目标所需的速度,但取得的改进在不同区域之间和内部的分布并不均匀。
千年发展目标4:降低儿童死亡率具体目标4.A. 在1990至2015年期间,将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二全球在降低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与1990年的1270万人相比,2013年死亡的五岁以下儿童为630万人。
1990至2013年期间,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了49%,每1000活产估计的死亡人数从90人减少到46人。
全球比率下降的速度在近几年也加快了,从1990-1995年期间每年的1.2%加速到2005-2013年期间的4.0%。
尽管有此改善,但全世界很可能无法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关于到2015年使死亡率在1990年的基础上下降三分之二的具体目标。
更多国家现在正在实现高水平免疫覆盖率。
2013年,有66%的会员国的覆盖率已达到至少90%。
同年,全球12至23个月龄儿童麻疹免疫覆盖率为84%。
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进展情况国务院扶贫办行政人事组2000年,中国和其他189个联合国会员国共同签署了《千年宣言》(以下简称《宣言》)。
根据承诺,中国将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的一系列具体目标而努力,这些具体目标主要有8项:1、消灭极端贫困和饥饿2、保证普及全民基础教育A3、促进两性平等和妇女赋权4、降低儿童死亡率5、改善产妇保健6、同艾滋病等传染病抗争7、确保环境的可持续性能力8、在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包括最不发达国家)之间建立全球伙伴关系本报告在距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实现的日期已经过半之际,对中国的进展情况进行简要评估。
联合国驻华机构和中国外交部先后于2003年和2005年发布了《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进展情况》的评估报告。
本报告参考了以上资料。
主要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有关政府部门。
对每一个目标,本文按具体目标、中国相关数据、政府的努力和基本评估四个方面阐述。
一、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具体目标:从1990年到2015年,靠每日不到1美元维生的人口比例减半。
从1990年到2015年,挨饿的人口比例减半。
中国相关数据:中国目前确定了两条官方贫困线:一条是不得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贫困线,标准是年人均收入625元人民币;一条是低收入贫困人口贫困线,标准是年人均收入865元(2000年)。
1990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是8500万,占农村人口的9.4%,2000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3209万,2006年又进一步减少到2148万。
1990年至2006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了75%。
低收入贫困人口贫困线是2000年才确立,这一类贫困人口从2000年的6213万减少到2006年的3550万,减少了2663万,下降了42.9%。
政府的努力: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政府就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1994年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2001年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
联合国千年目标联合国千年目标,亦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是一个由联合国在2000年制定的一项发展计划,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消除贫困、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性别平等、改善卫生条件、保护环境等方面取得进展。
为期15年的计划于2015年结束,总结成果并制定了新的发展议程——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8个方面:1. 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力争到2020年,将全球极端贫困率降至一半,并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充足的食物。
2. 实现全面基础教育:确保所有儿童都能获得完整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提升全球教育质量。
3. 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权益:消除性别不平等,提升女性在决策层面的参与和地位。
4. 降低儿童死亡率:减少儿童死亡率,提升儿童健康状况。
5. 提升母亲健康水平:减少孕产妇死亡率,改善妇女生育保健。
6. 与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控制并减少艾滋病、疟疾等传染病的传播,提升全球疾病防控水平。
7. 保障环境可持续发展:改善全球环境质量,保护自然资源。
8. 建立全球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促进全球发展。
通过这些千年目标,联合国希望在全球范围内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
虽然在某些目标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许多目标上依然面临巨大挑战。
随着2015年计划的结束,联合国提出了新的发展议程,即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这一议程将继续以消除贫困和饥饿、提高健康和教育水平、保护环境等为目标,同时特别强调了包容性发展和人权的重要性。
总之,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是一个全球共同努力的发展计划,旨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并解决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则是对前期努力的延续和进一步完善,为全球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导方针。
千年发展目标千年发展目标是指联合国在2000年通过的一项旨在解决全球贫困、教育、性别平等、环境可持续性等问题的发展议程。
这一目标提出了截至到2015年之前,全球各国应该采取的具体行动。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虽然有些目标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千年发展目标将全球减贫作为首要议题。
在过去的十年中,全球范围内贫困人口的比例已经下降了一半。
然而,仍有很多国家面临困境,贫困问题仍然严重。
克服贫困的挑战需要更加全面的政策措施,包括提供贫困人口的基本教育、医疗保健和就业机会等。
其次,千年发展目标还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扶贫和经济发展的基石。
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发展为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在过去的十年中,全球范围内年轻人的受教育率有所提高。
然而,仍然有大量的儿童和年轻人无法接受正规教育。
特别是在某些冲突地区,学校遭到破坏,教师和学生面临着安全威胁。
第三,千年发展目标也强调了性别平等的重要性。
尽管女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许多地区,仍然存在着性别不平等的问题。
妇女和女童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包括性别暴力、经济和政治权利的限制等。
消除性别不平等需要改变社会观念、加强法律保护和提供机会平等。
此外,千年发展目标还致力于保护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环境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气候变化、土地退化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威胁着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各国应该加强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减少碳排放,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然而,尽管千年发展目标的确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贫困问题上进展较慢,仍然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同时,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不平等也日益加剧,加剧了贫困和不平等问题。
此外,全球气候变化也呈加剧趋势,需要加大力度应对。
综上所述,千年发展目标在解决全球贫困、教育、性别平等和环境可持续性等问题上做出了重要的努力,取得了一些进展。
联合国千年报告联合国千年报告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性报告,是联合国为了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制定的规划和行动框架而发布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联合国千年报告进行分析。
一、报告的背景1999年,联合国在Millennium Summit上通过了《千年宣言》。
宣言中确定了八个具体的千年发展目标,包括: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实现普遍的初等教育,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改善儿童健康状况,减少母婴死亡率,控制和预防感染病,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全球合作伙伴关系。
二、报告的主要内容联合国千年报告首先对全球千年发展目标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总体评估。
并指出,在全球范围内,虽然在某些领域取得了进展,但其他的目标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比如,尽管全球的极端贫困率有所下降,但仍然有很多国家的人民仍然生活在贫困中;尽管有了更多的儿童接受了初等教育,但很多地方的女童的受教育的机会仍然不足。
接着,该报告对全球的政治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贫富差距、基础设施不足、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并呼吁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力度,改善全球经济秩序。
三、报告的意义联合国千年报告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报告,对于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报告不仅阐述了全球范围内的关键问题,并且给出了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所需的政策建议和推动措施。
同时,该报告还强调了全球合作和共同负担的重要性,提出了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的呼吁。
可以说,联合国千年报告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南,对于促进全球协作和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四、总结继续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责任。
联合国千年报告作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实际行动计划,在实践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全球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需要高度关注这一问题,并采取实际的措施,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目标1: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自1990年以来,每日靠不到一美元过活的人数已从13亿人下降到12亿人。
但是,这一下降并不是到处一样的。
在东亚,贫困率已快速降低,足以在2015年达到目标。
但撒南非洲却远远落后,一些国家的贫困率反而恶化。
虽然贫困人口在南亚最多,但撒南非洲的贫困人口比例却最高,人口中约有51%每日靠不到一美元过活。
更多内容...发展现状•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的持续增长,使世界保持在实现减贫目标的轨道上监测指标(最新数据、定义、理由和计算方法)•指标1.1 每日收入低于1美元(平价购买力)的人口比率•指标1.2 贫穷差距比(发生率×贫穷程度)•指标1.3 最贫穷的五分之一人口在国民消费中所占份额全世界的青年人总数男女加起来达10亿多。
到2010年,预计将增长1亿多,达到将近12亿,其中一半以上是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青年人还占世界失业人口总数40%以上。
今天世界上没有工作的年轻人估计有6600万——自1995年以来增加了将近1千万。
更多内容...发展现状•经济复苏并没有转化为就业机会•经济危机后,减少不稳定就业的进展停滞不前•全球范围内,五分之一的工人和他们的家庭生活在极端贫困中监测指标(最新数据、定义、理由和计算方法)•指标1.4 受雇者人均国内总产值增长率•指标1.5 就业与人口比率•指标1.6 每日靠不到1美元(购买力平价)为生的受雇者比例•指标1.7 自营工作者和贡献收入的家庭劳力在就业总人数中的比例收入不是衡量贫困的唯一尺度。
穷人营养不良,健康状况较差。
在1990-1992年和1996-1998年之间,发展中世界营养不足的人数减少了4000万人。
尽管如此,发展中国家仍有约8.26亿人吃不饱,无法过上正常、健康和积极的生活。
此外,发展中国家每年有1100万儿童在五岁之前死亡,其中630万儿童饿死。
更多内容...发展现状•尽管贫困下降,挨饿人口的比例高居于16%•在与饥饿作斗争的过程中,地区内部和地区之间存在差距•发展中世界近四分之一5岁以下儿童仍营养不良•在南亚,防止儿童营养不良的进展与最穷的人无缘•全世界接近4 300万人因冲突或迫害流离失所监测指标(最新数据、定义、理由和计算方法)•指标1.8 体重不足儿童(5岁以下)的普遍性•指标1.9 低于食物能量消耗最低水平的人口比例目标2:实现普及初等教育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水平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已经大幅度提高,但我们还有更远的路要走。
千年发展目标在中国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实现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以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定为第一要务。
中国制定了一套可持续发展目标,即在2020年之前建设和谐全面的“ 小康”社会。
中国的小康概念与千年发展目标有许多相似之处。
两者都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代表了“人民的议程”,且其所关注的发展都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直观且可量化的变化。
中国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
自1990年以来,中国已大幅度减少贫困人口,尤其是农村绝对贫困人口。
中国已实现将1990年8500万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
目前,国家减贫目标既针对绝对贫困人口,同时也顾及相对贫困人群。
其中一些目标,如普及小学教育已经提前13年完成。
1991- 2009年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由每千例活产儿死亡61人降低到17.2人。
产妇死亡率已从1991年的每10万人80例降至2009年的31.9。
中国政府支持国际开发合作,以缩小南北差距,同时支持维护改善多边贸易体制,为发展中国家创造有利的贸易环境。
虽然中国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贫富差异仍在拉大。
因此,中国必须实现地区经济平衡增长和公平的可持续发展。
全国的统计数据表明,相对富裕的沿海地区与贫困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很大,并且呈日益扩大的趋势。
性别差距近期也在加剧,女性在某些指标方面明显落后于男性。
中国政府目前已拟定实行旨在缩小发展差距的雄伟计划,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也在着手解决性别差距的问题。
中国近来在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和对艾滋病患者的救治与关怀方面加大了力度。
2007年,中央政府拨款9.4亿元用于艾滋病防治,2009年拨款10.7亿元,2009年增至12.2亿元。
地方政府也加大了投入力度。
但艾滋病传播正变得日益复杂,部分地区和部分人群感染率居高不下。
因此,中国要到2015年遏止并扭转艾滋病毒/艾滋病蔓延的目标,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由于中国的人口数量庞大且在持续增加,产品需求日益扩大,大量土地利用不合理,因此稀缺生产性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都受到了负面影响。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指标体系一、引言自2000年起,联合国设定了一系列千年发展目标(M il le nn iu mD ev el o pm en tG oa ls,M DGs),旨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可持续发展并改善全球最贫困地区的生活条件。
这些目标涵盖了减贫、教育、性别平等、卫生、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详细探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指标体系,并分析其对全球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概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是在2000年的联合国成员国大会上提出的,共涵盖了八个具体目标,分别是:1.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2.实现普遍的初等教育3.提升性别平等与妇女权益4.降低儿童死亡率5.改善母亲健康6.有效应对艾滋病、疟疾等重大疾病7.确保环境可持续发展8.建立全球官方发展合作伙伴关系每个目标下又设定了具体的指标,以衡量各个国家在实现目标方面的进展情况。
三、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指标体系3.1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1.目标:将全球极端贫困人口减半-指标:根据国际贫困线,衡量全球贫困人口比例的降低情况2.目标:在每个国家实现至少1%的农业增长率-指标:农业增长率的百分比,反映农业发展水平3.2实现普遍的初等教育1.目标:保证所有儿童能够完成基础教育-指标:全球儿童入学率的提高情况2.目标: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指标:女性入学率和女性毕业率的提高情况3.3提升性别平等与妇女权益1.目标:消除性别偏见和暴力行为-指标:性别差距指数的降低情况2.目标:提高女性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参与度-指标:女性在政府和企业中的比例3.4降低儿童死亡率1.目标: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指标:每千名儿童的死亡率指标2.目标:实现所有年龄儿童的免疫接种-指标:免疫接种覆盖率的提高情况3.5改善母亲健康1.目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指标:每十万名分娩的孕产妇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指标2.目标:提高计划生育服务的普及率-指标:计划生育服务普及率的提高情况3.6有效应对艾滋病、疟疾等重大疾病1.目标:遏制艾滋病毒的传播-指标:艾滋病病毒感染率的降低情况2.目标:减少疟疾和其他重大传染病的发生率-指标:疟疾和其他重大传染病发生率指标的降低情况3.7确保环境可持续发展1.目标:改善饮用水供应与卫生设施-指标:饮用水供应和卫生设施普及率的提高情况2.目标:减少森林资源破坏和生物多样性损失-指标:森林资源破坏情况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数3.8建立全球官方发展合作伙伴关系1.目标:促进发展援助的增加-指标:各国发展援助资金的增加情况2.目标:减少发展援助对外债务负担-指标:各国债务负担的减轻情况四、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指标体系对全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指标体系提供了评估目标实现情况的依据,帮助各国了解自身发展状况和改进方向。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行动的回顾与展望孙新章【摘要】该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系统总结了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以来,联合国为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重要行动,对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差距进行了评述.认为,人类环境会议特别是环发大会以来,联合国为实现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许多领域推动形成了重要的共识和多边国际公约,促进了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加快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行动.但是,从目前来看,所取得的进展远低于需要达到的水平,突出地体现在千年发展目标进展缓慢、环发领域谈判举步维艰、国际履约明显不足、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的效果并不理想等.基于这一现实,本文认为“里约+ 20”大会应努力在如下四个方面取得进展:一是重振里约精神,加快已有政治承诺的落实;二是在坚持里约原则的前提下,围绕气候变化等重大全球性挑战做出新的政治承诺:三是在坚持里约原则的前提下,勾画出人类绿色发展的未来蓝图;四是促进以南南合作为重点的国家合作.%The paper reviewed the UN' s important efforts for promoting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ince UN Conference on Human Environment in 1972 in chronological order, and analyzed the progress and gap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N system makes great efforts for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ince the UN Conference on Human Environment especially since UN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important consensus and multilateral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in many areas, drives the development of partnership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accelerates action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However, at present, the progress was still far lower than the levelneeded. Prominent problems appeared, such as slow progress on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difficulties in negotiations in the area of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insufficient fulfill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and conventions, and worse effects of partnership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se, the paper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on the UN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2012(Rio +20): 1) to revive the spirit of Rio and acceler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xisting political commitments; 2) to make new political commitments around climate change and other major global challenges under the Rio principles; 3) to lay out a blueprint of green economy under the Rio principles; and 4) to promote South-South cooperation as the focus of national cooperation.【期刊名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年(卷),期】2012(022)004【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回顾与展望;里约+20【作者】孙新章【作者单位】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北京10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1.3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以下简称“人类环境会议”)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关注环境的热潮,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下简称“环发大会”)开启了人类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征程,2002年约翰内斯堡地球峰会(以下简称“地球峰会”)促进了国际社会将可持续发展承诺转化为行动。
在《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发布会上的视频讲话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首先,祝贺《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正式发布。
这份报告是中国外交部与联合国驻华系统通力合作的成果。
这不是一份普通的报告,它展示了中国落实千年发展目标的不懈努力,记载了中国过去15年来走过的历程,总结了中国的经验和体会,也寄托了中国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期待。
借此机会,我愿向所有参与报告编写的工作人员,并向所有致力于推动中国发展事业的人士表达衷心的感谢。
回首世纪之交,千年发展目标的制定为亿万贫苦人民带来了进步和希望。
要和平、不要冲突,要发展、不要落后,要合作、不要对抗,是国际社会在执行千年发展目标中形成的高度共识,已成为新世纪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当前,世界还不太平,局部动荡和冲突时有发生,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艰巨任务,各类新挑战层出不穷。
我们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世界面临的各种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回应人民最朴素真诚的愿望。
人类的发展事业只能前进,不能倒退。
今年是国际发展年。
联合国将于9月举行发展峰会,通过2015年后发展议程,规划未来15年国际发展事业的宏伟蓝图。
我们期待峰会能够再次唤起全球对发展的关注,达成富有雄心的务实成果,构建面向未来的伙伴关系,让更多发展中国家看到希望与前景,帮助他们融入到世界经济增长的主流,成为全球发展事业的受益者。
女士们,先生们,15年来,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恪守承诺,砥砺前行,在减贫、卫生、教育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为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展望未来,中国将直面发展难题和挑战,勇担发展责任和义务,继续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行。
许多人可能会问,中国在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将会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我愿同大家分享几点看法。
中国将走一条和平发展之路。
中华民族对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根植在心中,融入到血液。
中国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第一章社区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 .德国社会学家(A)早有1887年就曾经著有《社区与社会》一书,探讨古代社区群落和现代社会的分别。
( A )A、腾尼斯B、迪尔凯姆C、韦伯D、帕森斯2、1978年,提出社区功能包括生产、分配、消费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互相支持功能等五个方面内容的学者是(B)。
A、美国学者桑德斯B、美国学者华伦C、中国台湾学者徐震D、中国香港学者林香生、黄于唱3. 下列那个不是社区的基本要素( D )A. 人口 B . 地域 C.社会互动 D. 户籍4. 我国目前城市社区建设中对社区时分类是根据( A ) 划定社区时界限。
A. 社区居民的居住方式B. 新建小区C. 经济条件5. 所谓传统社区主要指( B )A. 网络社区B. 农村社区C. 城市社区6. 以下那个不属社区问题类型 ( C )A. 社会解体B. 社区环境C. 街道办事处干予过多7. 社区化的问题解决机制之一是 ( A )A. 外部策的扶持和援助B. 党的组织建设C. 政府的支持8 . 统治的权威中心一定是政府机关,而治理的权威中心包括 (A) 但又不限于政府机关。
A.政府机关B.国际组织C社会团体9.政府失灵的表现形式之一(B)A.经济危机B.决策失误C.通货膨涨10.中国学者俞可平提出善治的基本要素共()A.五个B.六个C.十个11.系统功能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学的主流理论模式,主要由美国社会学家 ( ) 创建。
A. 帕森斯B. 法林C. 华伦第二章社区治理的基本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1989年(C)发表的一篇题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的报告中,首先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
A、联合国开发署B、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C、世界银行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学者(A)于1995年发表题为《没有政府的治理》的专著,并撰写了题为《21世纪的治理》、《面向本体论的全球治理》等文章,为治理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千年发展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作者:马库斯·洛伊来源:《国际展望》2014年第04期【内容提要】过去20年中,国际上关于发展问题的辩论有两大进程: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s)进程主要关注削减贫困问题,而“里约+20峰会”进程则旨在制定与MDGs相平行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2013年召开的联合国大会决定,未来的发展目标必须具备真正的普世性,且只能是“单一目标体系”。
这样,2015年后国际发展议程的核心挑战便是如何同时虑及减贫和可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MDGs与SDGs是种“合则互利、分则两伤”的关系。
新的2015年后议程可由两部分目标组成,第一部分议程目标指向发展终极目标,而第二部分议程目标指向全球性公共产品的保护和生产。
对于第一部分议程目标而言,第二部分议程目标更多是工具性的;所有国家对第一部分议程目标负有直接责任,对第二部分议程目标负有共同责任,部分国家对第一部分议程目标也负有间接责任。
这一方法有效结合了人类发展目标和全球公共产品目标,代表了两种极端立场的协议,使2015年后议程的所有目标都具有了不折不扣的普世价值。
【关键词】中东安全影响中国对策【作者简介】马库斯•;洛伊(Markus Loewe),德国发展政策研究所(DIE)高级研究员,博士【中图分类号】D81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68-(2014)04-0050-18过去20年中,有关国际发展的辩论有两大趋势。
表面上,它们指向同一方向,但深入考察会发现两者的侧重点和哲学理念均有不同: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千年发展目标(MDGs)中提出了涉及收入、教育、水资源、政治参与等方面的减贫计划;另一方面,1992年于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地球峰会和2012年“里约+20峰会”提出了与MDGs平行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结果是,有两个进程在联合国体系中运行:第一个进程讨论是否应在MDGs于2015年到期后设立一个新的全球发展议程及其内容;另一进程是给未来编制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N ew r epor t hi ghl i ght s pr ogr es s on M i l l eni um D e ve l opm ent G oa l s在2000年的千年峰会上,世界各地领导人一致赞成旨在于2015午时减少全球贫困的7项千年发展目标,这些目标着眼于用水、卫生设施和贫民区,与联合国人居暑的指令直接相关。
N i ck M i chel l在《2009千年发展目标报告辛中套布T联合国人居暑和联合国统计的最新调查数字,井概述7消除城市贫困的策略。
m H0H2009千年女展目标报告*成员国承诺到2020年时显著改善1亿名贫民E居民的生活状况14H U M A NSE T T L E M E N T S M a r c h2010N o由2000年世界各地领导人通过千口年发展目标(M D G)后,人类在减少贫困和饥饿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育普遍性、性别平等、健g端聚燃黥!鼾糙鲥4 m H0U N J C E FT N Y H Q-2006-2701/N。
m ni 康状况和环境的可持续性都得到改善。
在临近2015年之际.一场源于发达国家的垒球经济危机险些枉费了辛苦努力取得的进步,此时需要加速该目标的传播,选已经不仅仅是一件紧急的事情,而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介绍2000千年毙霞目标时悦,尽管报告中提到了取得的进展.但是世界人民和领袖们都无法承担时贫困置之不理的不良后果。
“9年前世界各地领导^制定了富有远见的目标,要把大部分凡从极度贫困、饥饿、文盲和疾病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井制定了实现性别平等和女权提升、环境可持续性和垒球合作发展的目标,”潘基文说,“简而言之.他们绘制了_张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蓝图,并承诺不遗余力地实现这一愿景。
”我们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步,今天的许多成功为未来更大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但是我们的步伐还是太慢了,难以实现我们的目标。
夸天我们正而临—场垒球性的经济危机,井且其影响还在继续加深。
就最轻微的程度而言,经济危机可能会让我们捌&多关键地区翻船,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最糟糕的是,我们无法兑现诺言,使超过数百万人限于贫困,产生社会动荡和政治骚乱的危机,这是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来避免的后果。
“我们小能允许小利的经济‘t候破坏找们在2000年的承诺,相反,我们应该把为恢复经济增长所做的努力视为一次机会.让我们勇于采取艰难的决策,开创更加公正、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束来。
”成员国承诺到2020年时显著改善至少1亿名贫民医居民的生括状况,到2015年时让无{击持续使用安垒饮用水和基础卫生设施的人I=I减半,这一新的政治承诺与朕合国人居署促进人类住区的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和建设充足避难所的指令直接相关。
通往卫生设施改善目标之路上的严峻挑战仍然存在从1990年至2006年,有11亿发展中国家居民使用上洗手间、公共厕所和其他彤式的改进的卫生设施。
如果2015年目标可以达到,另有14亿居民将使用上这些设施。
2006年,垒世界仍有25亿人未受益。
南亚地区的问题最为严重./$JL有58亿人没有用上改进的卫生设施。
从2006年至2015年,速一地区将必须使月前使用改进设施的人数增长一倍多。
撒哈拉以南非洲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
设定的目标是为该地区63%的人口提供改进的卫生设施,2006年估计有242亿人使用这些设施,而要达到这一目标还需要增加约371L人。
虽然南亚和撒哈拉咀南非洲在1990年卫生设施使用率最低,但却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在南亚使用改进的卫串设施的人口自1990年以来已经增毖了一倍还多.而在撤哈拉以南非洲速一数字的增长超过80%。
对干无法使用任何形式的卫生设施的人来说,H能选择在露天大便,而且常常足在公共场所。
这种行为不仅对自身和家人的健康有害,还影响到居住在附近的自家有卫生设施的人。
而且,寻找私密场所大便会使女孩和妇女的安垒置于危险之中。
垒球有18%的人(12亿人)在露天大便,其中绝大部硅人(87%)居住在农村地区。
在发胜中地区,每3个农村居民就有超过一从在露天大便。
东^类居性2010年第1期15■茹990-鬻蒜蕊籀学i擞。
I/。
I'1."]i.)搿120062螂i已彗及卫生设施口”m∞:nf、“№l n¨“■H_m u±{:¨☆q.L^+|“**☆Ⅲk“-i*■使用管道水其他改善水源和未改善水穗的农村家庭比例.1990年和2/106年(百分比)2…辅-&房㈣㈨ⅢEⅢ1990--200511i(百分比7'凛。
.船1器。
册。
吧?“1鼍+≯1■?“”。
.2…黑严'■IL“t“■■■■■■圈1:■∞■■■■■■口*■■■■日∞■■■■口一1∞O。
_._一2∞:■■■■自1二f∞■_h o。
t‘j i■‘i●■j i i曲02。
40608口Ⅻ¨自∞-“a HkH*亚是一个例外,在a叫L这种行为在农村不如在城氘盹区普遍。
饮用水目标已经开讨枣实现2015年饮用水目标的过程较之前的讣划要快。
然而许多国家面临一场攻蛏战:垒世界仍有884亿人依靠来改善的水源获取饮用水、烹饪、洗澡以及其他家居活动,其中84%的人(746亿_凡)居住在农村地区。
2006年,垒世界只有27%的农村人口享受水管接人家中或房屋E所带来的便利和充分的卫生保证.55%的农村居民依靠其他政善的饮用水源,如公共水龙头,手泵,改进的掘井或泉水(其中一小部分人依靠雨水)。
近凹分.z一(24%)农村人口的饮用水来自十“未改善”水塬,即地丧水,像湖水,河水.水坝内的蓄积水,或来自干没有保护设施的掘井或泉水。
但是甚至使用改善水源也不能保汪水的安全性:经过检测,来自许多改善水源的饮用水也小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设立的微生物标准。
城市居民在房屋里有管道饮用水供应的可能性是农村居民的两倍还多。
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l础&种崖异尤其叫显,这一地区的农村改善饮用水覆盖率居世界倒数第一,只有73%的农村人口使用改善的饮用水源,而这一数字在城市居民是97%。
对贫民区的行动1990年,发展中地域几乎一半的城市人口居住住贫民睡,到2005年,选一比例已经降至36%。
至少缺乏以F四项基本|殳施之一的地区可定义为贫民区:i青洁水,改进的卫生设施,耐用的房屋和尢足的生活空间。
几乎所有地区的贫民匠居民的生活都已得到改进。
在东业,贫民区居民比例的急剧下降土要得益千征中国使片{改善后的水源和卫七设施的人n增多。
类似的,清洁水源和卫生设施在印度的增加已经推进了南亚地区的整体进f r o撤哈拉以南非洲尽管取得丁磐进展,但仍是贫民区最普遍的地区。
在这一地区,贫民区和城市地区似下以同样迅速的速度增长,贫困人n的生活状况很严峻,经常缺乏多项设施。
因此,要改善大多数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贫民区腭民的生活,需要多部门的大规模投资。
在其他地区,大多数贫民区居民只有一项设施缺乏,简单、低成本的干预就可以显著改善他们的生括状况。
西亚是唯一一个城市贫民医居民比例轻微h升豹地区,主要是由于伊拉克和黎巴嫩在近十年的冲突和政治动荡之后人民生活条件下降。
虽然总的来说全世界贫民区得到改善,但是目前房屋和能源危机可能使发展中地区的进步放缓,有时运会使积极的趋势发生逆转。
千午宣言把20i5年定为实现大部分千年发展目标的年份,该目标制定了数量基准,以使各种形式的极度贫曝减半。
随着日子的接近,全世2000年之后贫民窟人口己新增了5500月。
人粪胼住2010年第1期17]贫民区家庭块乏以下5项设施中的一项或多硬(I)耐久的房屋(永久性建筑.保护居民免受极端天气影响).(2)充是的生活空阿(一问房屋里不超过3人).(砷使用改善水耀(克足,不昂贵'客并蓑取的水)。
(4)使用改进的卫生设施(自束眉所或使用人数合理的公共厕所),(5)稳定曲住所和迫迁保护。
由于联合雪人居署数据库中的大多数窗隶都无法保证穗定的住所.只有莆4项指标用来定义贫民区家庭.从而估计城市贫民区人口比倒.界却陷人一场经济危机.无论是其严煎程度还是影响范围都是前所束有的。
现在.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呈现负增长。
资潦缩减.发腱中国家贸易机会减少,捐赠国的援助可能减啦这些都不利于目标的实现进程。
同时,气候变化鼓应也日益明显,潜在地对富裕和贫穷的国家造成破坏性影响。
建个报告介绍了每年对目标实现进展的估计。
虽然数据尚不能揭示最近经济下滑造成的垒部影响,但这峰数据指出了在八项目标h出现了进展减缓甚至逆转的情况.”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在对(2009千年发展目标报告B总结时说。
比如。
1990年至2005年阃梢除极鹰贫田的主要进展可稚已经停止。
在那段时期。
每口生活费不足125美元的人教从]8t L降至14亿。
2009年.极度摘困人数估计将比危机前的顿仆人教多55007i到90007j。
虽然报告没有描述2008年经济形势发生巨变之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取{}}的显著进展,改善城市贫民生活状况的行动必须加快速度.扩大范围。
2005年,发展巾地区极度贫困居民的^敦比删略高于四分之一.而1990年这一比例达到近一半,除了一个地区以外,每个地区都在这一片面取得了进屉。
然而贫民区的改善几乎不能与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快速增长同觐在2006年需要加快进展速度为14亿无充足设施的居民提供改进的卫半设施.从而为居民健康和当地环境带来良好结果。
以现在的进展速度,2015年的卫生设施目标将无法实现。
根据联合国人居署新的旗舰报告《世界城市状况*的数据,蛆然去年升l由i的食品价格可能让l亿人渫陷贫困.但是使极度贫困减少一半的目标可以实现。
当备国政府幕诺到2020 {F时鞋著改善至少I亿锰民匠居民的生话状况时,他们可能还不知逍i墨一目标将提前10年实现.改善贫民区的目标已经实现.2.2硝L人的电话状况得到改善.但进只是因为目标定得太低丁,I亿人的目标只是全球贫民区人口的10%。
倪在中国和印度就有125亿贫民区居民的生话得到改善.迭就已经达到目标了.世界有庆祝的理由.但没有自鹕的余地。
发展t|1国家贫魁区居民的绝对人教已经从2000年的7667f L升至18H U M A N SE T T L E M E N T SM n”h2010N O 2010年的估计人数8276亿.选意味着f12000年以来争球城I螂*增5500脯民区居民。
日前联合国人居署的估)-I证实,改善贫民区的日标所取得的进展还不足以抵消笈展中同家非正规住区的增长。
所以减少贫民区人教的势力并不夸人满意,而且还不够,要知遵目前世界506%的人口(349亿)居住枉城市地区。
未来眄代.将有i分之二的人粪居住在城镇和城市。
(2009千年发展目标报告》说明,在充足资金和强大致涪承诺的支持t正确的政策和行动可以产生改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