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4年)
- 格式:doc
- 大小:114.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环境报/2015年/1月/5日/第002版综合新闻2014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前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固体废物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开始显现,影响人体健康,损害生态安全。
固体废物环境管理作为污染防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与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并贯穿在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的全过程,关系生产者、消费者、回收者、利用者、处置者等多方利益。
妥善处理处置固体废物,既是改善大气、水和土壤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的客观要求,又是深化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障,更是保护人体健康的现实需要。
为使社会各界更多地了解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工作,回应社会关切,我们以2013年中国环境统计年报和261个大中城市发布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信息为基础,系统总结了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情况,编写了《2014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
借此机会,诚挚感谢社会各界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大力支持!第一部分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信息发布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大、中城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固体废物的种类、产生量、处置状况等信息”。
按照环境保护部《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导则》要求,各省(区、市)环境保护厅(局)应规范和严格信息发布制度,在每年的6月5日前发布辖区内的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6月30日前向环境保护部汇总上报。
2013年,全国共有261个大、中城市向社会发布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其中环境保护重点城市60个,环境保护模范城市47个,自愿发布信息城市154个。
经统计,此次发布信息的大、中城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238306.23万吨,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2937.05万吨,医疗废物产生量约为54.75万吨,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6148.81万吨。
2014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2014年,各地区、各部门(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绿化委员会第32次全体会议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搞绿化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国土绿化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全民义务植树深入推进各级领导率先垂范。
4月4日,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植树时强调“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履行法定植树义务,各级领导干部更要身体力行,充分发挥全民绿化的制度优势,因地制宜,科学种植,加大人工造林力度,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强生态功能,保护好每一寸绿色。
”开展了以“履行植树造林义务,实现美丽中国梦想”为主题的共和国部长义务植树活动,来自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单位及北京市的172名省部级领导参加。
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组织开展“全国人大机关义务植树”、“全国政协义务植树”、“百名将军义务植树”等活动。
全国各地、各部门(系统)以及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群团组织、部队积极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各级领导坚持带头参加义务植树,为适龄公民履行植树义务不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组织发动广泛深入。
国务院在京召开全国绿化委员会第32次全体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全国绿化委员会主任汪洋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高位推动国土绿化。
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印发《关于做好2014年造林绿化工作的通知》(全绿字〔2014〕4号),部署落实全年造林绿化工作。
北京、山西、辽宁、吉林、江苏、湖北、贵州、西藏、甘肃等省(区、市)地方党委、政府组织召开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工作会、动员会、现场会,制定出台扶持发展造林绿化的相关文件,对全民义务植树和造林绿化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2015-02-26 10:32:39 来源: 国家统计局作者: 【大中小】浏览:6次评论: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2月26日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一、综合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49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
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出生率为12.37 ;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7.16 ;自然增长率为5.21 。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为2.98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为2.53亿人。
表1 2014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2%。
就业继续增加。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9%。
全国农民工[6]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
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长2.8%。
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
全年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7]为72313元/人,比上年提高7.0%。
价格水平涨幅较低。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
2014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概述为全面掌握我国管辖海域生态环境状况,2014年,国家海洋局组织对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入海污染源、海洋功能区、海洋环境灾害等开展了监测,布设监测站位8 700余个,获取监测数据200余万个。
2014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基本稳定。
近岸局部海域海水环境污染依然严重,春季、夏季和秋季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52 280、41 140和57 360平方公里。
河流排海污染物总量居高不下,陆源入海排污口达标率仅为52%。
监测的河口和海湾生态系统仍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
赤潮和绿潮灾害影响面积较上年有所增大。
局部砂质海岸和粉砂淤泥质海岸侵蚀程度加大,渤海滨海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依然严重。
海洋保护区生态状况基本保持稳定。
海水增养殖区和旅游休闲娱乐区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1 海洋环境状况1.1 海水1.1.1 海水质量状况2014年,全海域开展了春季、夏季和秋季三个航次的海水质量监测,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化学需氧量等要素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近岸局部海域海水环境污染依然严重,近岸以外海域海水质量良好。
春季、夏季和秋季,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52 280、41 140和57 36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浙江沿岸、珠江口等近岸海域。
近岸海域主要污染要素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与上年同期相比,渤海、黄海和南海夏季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减少了2 740、530和3 440平方公里,东海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增加了3 510平方公里。
2014年我国管辖海域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各类海域面积(平方公里)2014年我国管辖海域水质等级分布示意图2001~2014年夏季我国管辖海域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各类海域面积无机氮春季、夏季和秋季,无机氮含量超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156 670、132 050和165 330平方公里,其中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51 350、39 330和56 39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浙江沿岸、珠江口等近岸海域。
2014中国环境报告引言2014年是中国环境保护的关键一年。
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对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重点关注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等方面。
1. 空气污染问题1.1 PM2.5污染2014年,中国各大城市普遍面临着严重的PM2.5污染问题。
空气质量指数(AQI)连续多日超过危险水平,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污染,如限制工业排放、加强车辆尾气治理等。
1.2 重度雾霾事件2014年东北地区多次发生严重的雾霾事件,造成了公共交通的瘫痪、学校停课以及大量人员的健康问题。
这些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促使政府加大了对空气污染治理的力度。
2. 水资源短缺2.1 水污染问题中国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在2014年得到了进一步恶化。
许多河流和湖泊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导致供水不足和水质下降。
政府采取了措施来加强水污染治理,但问题依然存在,需要长期的努力。
2.2 水资源分配不均衡中国各地水资源的分配不均衡也是2014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些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而另一些地区却有过剩的水资源。
这导致了地区之间的水资源争夺和不稳定的水供应。
3. 生态系统退化3.1 森林砍伐和土地退化2014年,中国的森林砍伐和土地退化问题仍然严重。
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物种的灭绝。
此外,过度的农业活动也导致了土地的退化和水土流失。
3.2 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空气污染对中国的生态系统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大气中的有害物质通过降水沉积到土壤中,导致土壤污染和植物受损。
这对农业和生态系统恢复构成了威胁。
4. 环境保护措施4.1 政府政策和法规2014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制定了更加严格的环境法规、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以及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这些举措对于改善中国环境状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2 公众参与和意识提高同时,2014年中国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也有所提高。
2014年环境统计年报综述2014年,全区用水总量(工业与生活)66.97亿吨,新鲜用水量13.07亿吨,其中工业新鲜用水量5.52亿吨,占新鲜用水总量的42.26%,生活用水量7.55亿吨,占57.74%。
废水排放总量8.69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28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26.29%,生活污水排放量6.40亿吨,占73.65 %。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57.22万吨,其中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84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25.93%;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0.78万吨,占18.83%;农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1.20万吨,占54.53%;集中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0.41万吨,占0.71%。
氨氮排放总量4.07万吨,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1.07万吨,占氨氮排放总量的26.31%;生活氨氮排放量1.99万吨,占48.90%;农业氨氮排放量0.99万吨,占24.37%;集中式氨氮排放量0.02万吨,占0.41%。
废水中石油类排放总量784.23吨;挥发酚排放总量27.43吨;氰化物排放总量7.99吨;汞、镉、六价铬、总铬、铅、砷排放总量3.34吨,其中砷排放总量846.70千克,铅排放总量124.00千克,汞排放总量20.96千克,镉排放总量56.72千克,六价铬排放总量1009.26千克,总铬排放总量1284.85千克。
2014年,全区消耗煤炭10475.57万吨,比上年增加8.68%;排放二氧化硫、烟(粉)尘68.39、70.8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1.25%、4.91%,氮氧化物71.36万吨,比上年减少5.39%。
工业和城镇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占全区的80.83%和19.17%,工业、城镇生活、机动车和集中式治理设施烟(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全区的83.29%、13.69%、3.01%和0.01%;工业、城镇生活和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56.06%、2.88%和41.06%。
2014年,全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7002.48万吨,综合利用量3648.57万吨,处置量803.32万吨,贮存量2553.67万吨,倾倒丢弃量2.39万吨。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4年)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导向,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与2013年相比,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47%、氨氮排放量下降2.90%、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40%、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6.71%。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任务顺利完成。
全国废水排放总量716.2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05.3亿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510.3亿吨。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294.6万吨,其中,工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311.3万吨、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102.4万吨、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864.4万吨。
废水中氨氮排放量238.5万吨。
其中,工业源氨氮排放量为23.2万吨、农业源氨氮排放量为75.5万吨、城镇生活氨氮排放量为138.1万吨。
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1974.4万吨。
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740.4万吨、城镇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33.9万吨。
全国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量2078.0万吨。
其中,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404.8万吨、城镇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为45.1万吨、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为627.8万吨。
全国废气中烟(粉)尘排放量1740.8万吨。
其中,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为1456.1万吨、城镇生活烟尘排放量为227.1万吨、机动车烟(粉)尘排放量为57.4万吨。
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2.6亿吨,综合利用量20.4亿吨,贮存量4.5亿吨,处置量8.0亿吨,倾倒丢弃量59.4万吨,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2.1%。
全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3633.5万吨,综合利用量2061.8万吨,贮存量690.6万吨,处置量929.0万吨,全国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处置率为81.2%。
2014年环境状况公报综述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不懈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下,我市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快实施城市、农村、园区环境综合整治,以新《环保法》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力度,全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水环境(一)水环境质量1、饮用水源2014年,市区及东海县饮用水源沭新渠、赣榆区塔山水库、灌云县叮当河、灌南县北六塘河各项水质指标均满足地表水III类标准要求,水质达标率为100%。
2、河流全市地表水达到III类以上水质类别的断面占56.8%、IV类水质断面占23.9%、V类水质断面占6.8%、劣V类水质断面占12.5%。
超标断面主要为市区景观河流以及跨界河流。
市区主要景观河流未能达到相应功能类别标准,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石油类。
与2013年相比,西盐河、大浦河水质有所下降,烧香河、龙尾河、排淡河、玉带河水质无明显变化。
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赣榆区地表水总体呈轻度污染,其中III类水质断面占50.0%,IV类占37.5%,V类占12.5%,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
与2013年相比,盐河灌南段水质有所改善,其余各河流断面水质无明显变化。
全市乡村河流水质处于轻度污染状态,综合达标率为43.8%,主要污染物为总磷、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
3、水库及地下水东海县西双湖水库、安峰水库、石梁河水库各项水质指标年均值均满足III类水质功能类别要求。
赣榆区塔山水库各项水质指标年均值均满足II类功能类别要求。
四座水库均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
全市地下水各项水质指标均满足相应功能要求。
全国环境公报【篇一: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发布:仅16城空气质量达标】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发布:仅16城空气质量达标。
环境保护部今日向媒体通报了《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公报显示,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有16个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达标,145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
全国有470个城市(区、县)开展了降水监测,酸雨城市比例为29.8%,酸雨频率平均为17.4%。
全国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总体均较上年有所下降,各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达标率均高于夜间。
2015.5月21日据台湾媒体报道,美国西洋天后碧昂丝的身家高达33亿人民币,她老公杰斯近40亿人民币,这对夫妇有钱到一般人永远难望其项背。
杰斯旗下的线上串流服务tidal最近独家播出碧昂丝与妮琪米娜合作的《feeling myself》mv,其中一幕是碧昂丝拿着一瓶据说要价2万美元(约人民币12万)的黑桃王牌香槟(armand de brignac),超无所谓地把香槟倒在浴缸内,炫富举动招致反感,有网友心碎回应:?碧昂丝把我的大学学费倒进浴缸里。
?杰斯日前买下线上串流公司tidal,向注册使用者收取9.99美元(约合人民币62元)到19.99美元(约合人民币124元)月费,是对手spotify的2倍到4倍,杰斯因此招致?贪而无厌?骂名。
但也许他与碧昂丝平时生活真的太奢华阔绰,与市井小民讨生活的日子真的距离太远,碧昂丝一脸不在意把昂贵香槟倒在浴缸的举动,网友的反应都不是太正面。
有人说:?看到碧昂丝把2万美元的香槟倒进池子里,我感觉被狠狠打脸。
?也有人说:?她大可把那2万美元拿去做更正面的事情。
2015.5月25日北京时间25日,第68届戛纳电影节落下帷幕,不过被戏称为?平底门?(女嘉宾不穿高跟鞋遭保安阻拦入场)的红毯歧视事件,却让戛纳电影节至今备受争议。
本届戛纳电影节中,不少女星穿着奇高的高鞋跟在红毯上争艳。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4
一、《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4》是国家统计局和环境保护部及其他有关部委共同编辑完成的一本反映我国环境
各领域基本情况的年度综合统计资料。
本书收录了2013 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各领域的基本数据和主要年份的全国主要环境统计数据。
二、本书内容共分为十二个部分,即:1 . 自然状况;2 .水环境;3 .海洋环境;4 .大气环境;5 . 固体废物;6 . 自然生态;7.
土地利用;8 .林业;9 . 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10.环境投资;
11.城市环境;12.农村环境。
同时附录六个部分:人口资源环境主要统
计指标、“十二五”主要环境保护指标、东中西部地区主要环境指标、世界主要国家和
地区环境统计指标、2014年上半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公报、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三、本书中所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指标,除国土面积和森林资源数据外,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数据;取自国家林业局的数据中,大兴安岭由国家林业局直属管理,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并列,数据与其他省没有重复。
四、有关符号说明:“···”表示数据不足本表最小单位数;“空格”表示该项统计指标数据不详或无该
项数据;“#”表示是其中的主要项。
五、
参与本书编辑的单位还有水利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民政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中国气
象局、中国地震局、夏泽网。
对上述单位有关人员在本书编辑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合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载地址:夏泽网。
环境保护部发布《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4年版)》42中国环保产业2015年第1期交流平台Communication Platform量化和资源化,对解决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过程中面临的垃圾围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与其他焚烧方式相比,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可以在较低的炉内温度条件下,降低垃圾焚烧过程中NO x 的排放水平,在不断大型化的垃圾焚烧炉应用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通过采用“SNCR +(半)干法+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尘”烟气净化工艺,完全可以满足我国垃圾焚烧过程中烟气污染物的较低排放水平。
参考文献:[1]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委员会.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2012年发展综述[J].中国环保产业,2013(3):20-26.[2] 温俊明,吴俊锋.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特性及焚烧处理现状[J].上海电气技术, 2009,2(1):44-48.[3] 范有明,时章明,刘志强.利用水泥回转窑焚烧生活垃圾的探索与研究[J].能源环境保护,2006,20(3):36-40.[4] 陈善平,孙向军,宋尧,刘开成,周洪权.国内垃圾焚烧炉排炉单炉规模750t/d可行性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6):82-84.[5] 严建华,沈祥智,李晓东,马增益,温俊明,池涌,岑可法. 流化床焚烧垃圾的关键问题及预处理措施[N].中国动力工程学报,2005,25(1):1-6.[6] 中华人民共和国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实施计划[Z]. 北京,2007.[7] 严密,李晓东,陈彤,陆胜勇,严建华.垃圾焚烧炉烟气中二英指示物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0,16(3):257-261.[8] 赵树青,宋薇,刘晶昊,蒲志红.我国生活垃圾焚烧二英污染现状及减排建议[J].环境工程,2011,29(1): 86-88.[9] 任玥,田洪海,李楠,周志广,许鹏军,陆勇,杜兵,刘爱民.利用层次分析法探讨生活垃圾焚烧设施二英类排放的影响因素[J].环境化学,2011,30 (1): 391-398.[10] 耿静,吕永龙,贺桂珍,王铁宇,陈春丽.垃圾焚烧发电厂二英控制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34(1):75-80.[11] 斯洪良,王飞龙,吴斌. 垃圾焚烧炉烟气净化系统的工艺分析[J]. 能源环境保护,2011,25(2):33-38.[12] 钱振杰,钱靖华,韩檬.SNCR在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应用与控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35(6I):311-314.[13] 王春风,廖水文,钟晓雨.SNCR脱硝技术在平湖垃圾焚烧电厂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12H):301-304.[14] 王亥,郭铁生,冯树元,别如山.流化床垃圾焚烧炉中NO x 的排放特性试验研究[J].工业锅炉,2004(1):17-19.环境保护部发布《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4年版)》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志码:D 文章编号:1006-5377(2015)01-0042-01环境保护部近日发布了《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4年版)》(简称“综合名录”)。
2014年我国造纸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及处理概况The Main Pollutants Emission from Paper Industry of China and Its Treatment in 20141 环境统计综述1.1 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1.1.1 废水据环保部统计,2014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716.2亿t ,同比增长3.0%。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05.3亿t ,同比减少2.1%,占废水排放总量的28.7%,比2013年减少1.5个百分点;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510.3亿t ,同比增长5.2%,占废水排放总量的71.3%,比2013年增加1.5个百分点;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废水(不含城镇污水处理厂,下同)排放量0.6亿t 。
2011—2014年我国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1。
2014年,废水排放量大于30亿t 的省份共9个,依次为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浙江省、四川省、湖南省、河北省和湖北省,这9个省份废水排放总量为411.5亿t ,占我国废水排放总量的57.5%。
1.1.2 化学需氧量2014年,我国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294.6万t ,同比减少2.5%。
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11.3万t ,同比减少2.6%,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13.6%,与2013年持平;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102.4万t ,同比减少2.1%,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48.0%,比2013年增加0.1个百分点;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64.4万t ,同比减少2.9%,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37.7%,比2013年减少0.1个百分点;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废水中化表1 2011—2014年我国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2.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排放量指生活垃圾处理厂(场)和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置)厂(场)垃圾渗滤液/废水及其污染物的排放量;3.变化率表示与2013年相比,2014年指标的变化情况,下同;4.文中所有变化率、占比及数据修约,均是根据原始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及进位,与表中修约后的数据直接计算可能有所不同,特此说明,下同;5.表中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环境统计年报》,下同。
环境保护部公告2014年第51号――关于发布《2014年上半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的公告【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发文字号】环境保护部公告2014年第51号【发布部门】环境保护部【发布日期】2014.07.31【实施日期】2014.07.3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环境保护部公告(2014年第51号)关于发布《2014年上半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的公告为加强环境信息公开,满足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动地方政府依法对辖区内环境质量负责,现发布《2014年上半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
特此公告。
附件:2014年上半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环境保护部2014年7月31日附件2014年上半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一、城市环境空气质量2014年上半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除吉林省四平、通化、松原3个城市仪器维修暂缺测、西藏的昌都、山南、日喀则、那曲、阿里、林芝及青海省的果洛、玉树等地区暂未监测外,其他327个城市均开展了空气质量监测,其中,161个城市(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和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环保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实施了新空气质量标准,开展了可吸入颗粒物(PM)、细颗粒物(PM)、二氧化硫(SO)、二氧化氮(NO)、一氧化碳(CO)及臭氧(O)六项指标的监测;166个城市尚未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仍对PM、SO和NO等三项污染物开展监测。
(一)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的161个城市空气质量1、总体状况2014年上半年,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的161个城市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的年均值进行评价,仅舟山、深圳、珠海、湛江、云浮、北海、海口、三亚、拉萨9个城市达标,其余152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均未达标。
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的161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在11.7%~97.8%之间,平均为60.3%。
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39.7%,其中,轻度污染占24.0%、中度污染占8.0%、重度污染占6.1%、严重污染占1.6%。
2014年第2季度环境质量状况1.水环境质量1.1地表水我站对市辖区内地表水9个断面进行常规监测,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衡量。
二季度(渭河、金陵河、清姜河、嘉陵江、千河)各河流监测断面分析结果均达到相应功能水质标准。
1.2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我站对市区饮用水源地益门桥、冯家山水库出水口进行水质监测。
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衡量。
二季度对饮用水源地进行了3次水质监测,监测结果均符合标准。
1.3 全国重点流域卧龙寺断面水质状况国控断面(魏家堡、黄牛铺)进行了每月一次水质监测,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
二季度对辖区内2个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控监测断面(卧龙寺桥、黄牛铺)及1个国控监测断面(魏家堡)进行三次地表水质监测,魏家堡、卧龙寺桥、黄牛铺断面监测结果分别符合Ⅲ、Ⅱ类水质类别标准;与上年同期相比无明显变化。
1.4 千河流域水质状况二季度5月份对千河进行了监测,该流域下游水质基本能达到相应水功能区标准,但上游段家峡水库出水口断面氨氮超标,该段水质仍存在污染。
1.5 小韦河流域水质状况二季度对小韦河流域三个断面进行了三次水污染补偿断面考核监测,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衡量,全流域水质仍为超标水质;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游水体污染程度有所加重,下游杏林断面好于去年同期。
见下表。
2014年小韦河二季度水质与去年同期监测统计对比1.6 各出境断面水质状况二季度对太白河出境断面进行的三次水污染补偿断面考核监测,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衡量,出境水质良好,各指标全部达标。
2。
2016—2019 年全国生态环境统计公报以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为基准,生态环境部依法组织对2016—2019 年污染源统计初步数据进行更新,依据《生态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生态环境统计管理报表制度》,现将相关全国生态环境统计数据公布如下。
一、污染源统计(一)统计范围污染源统计调查对象为全国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污染源(简称工业源)、农业污染源(简称农业源)、生活污染源(简称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简称集中式)、移动源。
各类污染源的调查范围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范围有所不同。
工业源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行业代码为06—45 的40 个大类行业以及行业代码为4610的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
农业源包括畜禽养殖业中的大型畜禽养殖场(生猪设计年出栏量≥5000 头、奶牛设计年存栏量≥500 头、肉牛设计年出栏量≥1000 头、蛋鸡年设计存栏量≥15 万羽、肉鸡年设计出栏量≥30 万羽)。
生活源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的第三产业以及城镇居民生活源;此外,生活源废气污染物排放包括农村生活源。
集中式包括集中式污水处理单位、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处置单位、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处理)单位。
移动源包括机动车污染源。
(二)废水污染物2016—2019 年,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逐年下降,由2016 年658.1 万吨,下降为2019 年567.1 万吨,下降13.8%。
其中,工业源、农业源、集中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均逐年下降,2019 年分别为77.2、18.6、1.4 万吨;生活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总体持平,2019 年为469.9 万吨。
废水中氨氮排放量逐年下降,由2016 年56.8 万吨,下降为2019 年46.3 万吨,下降18.5%。
其中,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氨氮排放量均逐年下降,2019 年分别为3.5、0.4、42.1 万吨。
废水中总氮排放量逐年下降,由2016 年123.6 万吨,下降为2019 年117.6 万吨,下降4.8%。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4年)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导向,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与2013年相比,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47%、氨氮排放量下降2.90%、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40%、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6.71%。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任务顺利完成。
全国废水排放总量716.2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05.3亿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510.3亿吨。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294.6万吨,其中,工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311.3万吨、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102.4万吨、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864.4万吨。
废水中氨氮排放量238.5万吨。
其中,工业源氨氮排放量为23.2万吨、农业源氨氮排放量为75.5万吨、城镇生活氨氮排放量为138.1万吨。
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1974.4万吨。
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740.4万吨、城镇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33.9万吨。
全国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量2078.0万吨。
其中,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404.8万吨、城镇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为45.1万吨、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为627.8万吨。
全国废气中烟(粉)尘排放量1740.8万吨。
其中,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为1456.1万吨、城镇生活烟尘排放量为227.1万吨、机动车烟(粉)尘排放量为57.4万吨。
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2.6亿吨,综合利用量20.4亿吨,贮存量4.5亿吨,处置量8.0亿吨,倾倒丢弃量59.4万吨,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2.1%。
全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3633.5万吨,综合利用量2061.8万吨,贮存量690.6万吨,处置量929.0万吨,全国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处置率为81.2%。
全国共调查统计工业企业154633家,其中火电行业3288家,共排放二氧化硫683.4万吨,氮氧化物783.1万吨,烟粉尘235.5万吨。
其中独立火电厂1908家,拥有4983台机组,共有脱硫设施3796套,脱硝设施2027套,除尘设施5301套,排放二氧化硫525.3万吨,氮氧化物670.8万吨,烟(粉)尘195.8万吨。
自备电厂1380家,有2895台机组,排放二氧化硫158.1万吨,氮氧化物112.3万吨,烟粉尘39.7万吨。
调查统计水泥制造企业3535家,其中有熟料生产的水泥企业1793家。
共有脱硝设施920套,除尘设施50727套。
排放氮氧化物191.7万吨,烟(粉)尘95.8万吨。
调查统计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3880家,其中有烧结机或球团设备的钢铁企业683家,共拥有烧结机1191台,球团设备552套。
共有脱硫设施995套,脱硝设施39套,除尘设施16162套。
共排放二氧化硫180.7万吨,氮氧化物56.6万吨,烟(粉)尘101.5万吨。
调查统计造纸和纸制品企业4664家,有制浆和(或)造纸生产工艺的企业3642家,共拥有废水治理设施3648套。
排放废水27.6亿吨,化学需氧量47.8万吨,氨氮1.6万吨。
调查统计规模化畜禽养殖场140984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9128家,排放化学需氧量289.4万吨,氨氮28.7万吨,总氮139.2万吨,总磷23.2万吨。
调查统计城镇污水处理厂6031座,设计处理能力达到1.8亿吨/日,全年共处理污水494.3亿吨;生活垃圾处理厂(场)2277座,全年共处理生活垃圾2.42亿吨,其中采用填埋方式处置的共1.82亿吨,采用堆肥方式处置的共0.03亿吨,采用焚烧方式处置的共0.56亿吨;危险废物集中处理(置)厂(场)859座,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置)厂(场)240座,全年共综合利用危险废物482.1万吨,处置危险废物470.0万吨。
一、废水及其污染物排放(二)环境监测1.废水排放总量(亿吨)716.2 1.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数(个)249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05.3其中:国控监测点位数1436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510.32.酸雨监测点位数(个)979集中式废水排放量 3.沙尘天气影响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数(个)82 2.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万吨)2294.6 4.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点位)数(个)9568其中: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11.3其中:国控断面(点位)数972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64.4 5.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点位数(个)3541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102.4 6.近岸海域监测点位数(个)765集中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6.57.开展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重点企业数(个)59123 3.氨氮排放总量(万吨)238.5(三)环境污染控制与管理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23.2 1.清洁生产审核当年完成企业数(个)10289城镇生活氨氮排放量138.1其中:强制性审核完成数6996农业源氨氮排放量75.5 2.应开展监测的重金属污染防控重点企业数(个)3661集中式氨氮排放量 1.7其中:重金属排放达标重点企业数3100二、废气及其污染物排放 3.已发放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数(个)19211.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万吨)1974.4其中:具有医疗废物经营范围许可证数280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740.4(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城镇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233.9 1.当年审批建设项目投资总额(亿元)370567.6集中式二氧化硫排放量0.2 2.当年审批建设项目环保投资总额(亿元)13130.0 2.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万吨)2078.0 3.当年审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数(个)441951其中: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1404.8(五)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城镇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45.1 1.当年完成环境保护验收项目数(个)142448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627.8其中:一次合格项目数137758集中式氮氧化物排放量0.3 2.当年完成环保验收项目总投资(亿元)85053.9 3.烟(粉)尘排放总量(万吨)1740.8 3.当年完成工业企业环保验收项目环保投资(亿元)2256.2其中:工业烟(粉)尘排放量1456.1(六)污染源自动监控城镇生活烟(粉)尘排放量227.1 1.已实施自动监控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数(个)10270机动车烟(粉)尘排放量57.4其中:水排放口数7589集中式烟(粉)尘排放量0.2气排放口数7730三、工业固体废物 2.COD监控设备与环保部门稳定联网数(个)5681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吨)325620 3.氨氮监控设备与环保部门稳定联网数(个)4841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万吨)204330.2 4.SO2监控设备与环保部门稳定联网数(个)4542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2.1 5.NO X监控设备与环保部门稳定联网数(个)4564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万吨)45033.2(七)排污费征收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万吨)80387.5 1.排污费解缴入库户数(户)317902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倾倒丢弃量(万吨)59.4 2.排污费解缴入库户金额(亿元)186.8四、工业危险废物(八)信访与法制1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万吨)3633.5 1.当年受理行政复议案件数(件)5442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量(万吨)2061.8 2.当年行政处罚案件数(件)97084 3工业危险废物贮存量(万吨)690.6 3.当年承办人大建议数(件)9091 4工业危险废物处置量(万吨)929.0 4.当年承办政协提案数(件)12145 5工业危险废物倾倒丢弃量(万吨)0 5.当年备案的地方环境标准数(件)14五、环境污染治理投资 6.当年电话/网络投诉数(万件)151.21.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亿元)9575.57.当年电话/网络投诉办结数(万件)149.2其中: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投资额997.78.当年来信总数(件)113086“三同时”项目环保投资额3113.99.当年来访批次/人数(批次/人)50934/109426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5463.910.当年来信来访办结数(件)1524532.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当年GDP(%) 1.51(九)自然生态保护与建设六、工业污染治理 1.自然生态保护区总数(个)27291.当年施工污染治理项目数(个)5951其中:国家级4282.污染治理项目当年完成投资额(亿元)997.7省级858其中:治理废水115.2 2.自然生态保护区面积(万公顷)14699.2治理废气789.4 3.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14.9%治理固体废物15.1 4.生态市、县建设个数(个)457七、环境管理 5.国家级生态村镇个数(个)4834(一)环保系统机构数/人数(个/万人)14694/21.5 6.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数量(个)1761.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机构数/人数3180/5.2(十)突发环境事件2.环境监测机构数/人数2775/5.9 1.突发环境事件次数(次)4713.环境监察机构数/人数2943/6.3其中:特别重大环境事件次数04.核与辐射环境监测机构数/人数225/0.3重大环境事件次数35.科研机构数/人数323/0.7较大环境事件次数166.宣教机构数/人数263/0.2一般环境事件次数4527.信息机构数/人数252/0.2(十一)环境宣教8.环境应急(救援)机构数/人数146/0.1 1.当年开展的社会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数/人数(次/万人)11619/3330.12.环境教育基地数(个)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