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新品种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5
国审花生新品种远杂9102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国审花生新品种远杂9102是一种高产高效的花生品种,适合在不同地区进行栽培。
本文将介绍关于远杂9102品种的特点和栽培技术,希望能为种植户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品种特点远杂9102是由国审育种中心选育的一种新品种,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该品种具有以下特点:1. 高产高效:远杂9102具有较高的产量和丰收率,其产量可达到每亩600-800公斤以上。
该品种耐旱、耐逆性强,适应性广,可在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
2. 抗病性强:远杂9102对某些病害有一定的抗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降低防治成本。
3. 优质适口:远杂9102的花生粒饱满,香味浓郁,口感细腻,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4. 环保健康:远杂9102栽培过程中无需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栽培技术1. 地块选择: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种植,避免在酸碱度和盐碱度较高的土地进行种植。
2. 播种时间:远杂9102适合春季和夏季进行播种,最佳的播种时间是在气温稳定在20摄氏度以上的时候。
3. 施肥管理:在播种前进行基础施肥,远杂9102的施肥量因地而异,一般以有机肥为主,适量施用磷、钾肥,注重远杂9102对硼的需求,硼肥施用要均匀适量。
4. 灌溉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喜温暖,怕积水,兼顾排水;没有雨水时,应及时进行灌溉,尤其是在花生开花结果期间,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
5. 病虫害防治:远杂9102在栽培期间要定期巡查,对发现的病虫害要及时进行防治,合理使用农药,并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施药,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6. 收获与储存:根据远杂9102的生长情况,合理选择收获期,提前将地块整理、松土,清除杂草,方便采摘和储存。
通过以上的栽培技术,可以使远杂9102的产量和品质得到有效提高,提高花生的产值,为种植户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国审花生新品种远杂9102高产高效栽培技术1. 引言1.1 国审花生新品种远杂9102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国审花生新品种远杂9102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技术,对花生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远杂9102是一种优质花生新品种,具有高产高效的特点,受到广大农民的青睐。
本文将介绍远杂9102花生的品种特点、高产特点,以及高效栽培技术和栽培管理要点,同时也会探讨远杂9102花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通过深入了解和掌握远杂9102花生的栽培技术和管理要点,可以更好地提高花生产量和质量,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推动花生产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能更加了解和重视远杂9102花生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 正文2.1 1. 远杂9102花生品种介绍远杂9102花生是经过国家审定的新品种,具有高产高效的特点。
该品种生长旺盛,抗旱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宜生长在温暖气候下的土壤中。
远杂9102花生的主要特点包括:果实个大,果实皮薄,米白色,口感细腻;植株生长高度适中,枝叶茂密,根系发达,抗病抗虫能力强;果实呈椭圆形,果面光滑,果壳坚硬,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
远杂9102花生在栽培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及时施肥、浇水并进行病虫害防治。
在选择种植地时,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土地,同时注意避免连作问题。
远杂9102花生的播种期一般在春季,播种前可进行适量调整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播种后应及时进行返青抽穗、中耕除草等措施,促进植株生长。
及时施肥,保证植株充足的养分供应,有助于增加产量。
远杂9102花生是一种值得推广和种植的新品种,其高产高效的特点使其在市场上备受青睐。
通过合理的栽培技术和管理,远杂9102花生能够获得更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2.2 2. 远杂9102花生高产特点远杂9102花生具有高产稳产的特点。
该品种在不同生境条件下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稳定的产量,且每公顷产量高达2000公斤以上,比传统品种有显著提高。
丰花1号花生品种介绍花生是一种广泛种植的作物,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
在我国,花生种植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种植面积也非常广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的花生品种不断推出。
其中,丰花1号花生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品种,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这种花生。
1. 丰花1号花生的特点丰花1号花生是一种早熟、高产、优质的品种。
其主要特点如下:(1)早熟:丰花1号花生在北方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初成熟,南方在6月底至7月上旬成熟,比其他品种早一个月左右。
(2)高产:丰花1号花生的单株产量可达到1-1.5千克,亩产量可达到2000-3000千克。
(3)优质:丰花1号花生的籽粒大、饱满,含油量高,营养丰富,口感好。
(4)适应性强:丰花1号花生适应性强,能在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
其耐旱、耐涝、耐病虫害的能力也很强。
2. 丰花1号花生的种植技术(1)选地。
丰花1号花生适应性强,但最好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种植。
(2)施肥。
在种植前,应根据土壤情况进行施肥。
在生长过程中,适时施肥,以保证花生的生长发育。
(3)浇水。
花生生长初期需要适量浇水,待花生开花后,应适当减少浇水量。
花生成熟后,应停止浇水。
(4)除草。
花生生长期间应及时除草,以保证花生的生长发育。
(5)防治病虫害。
花生生长期间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如白粉病、蚜虫等。
3. 丰花1号花生的市场前景丰花1号花生是一种早熟、高产、优质的品种,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丰花1号花生的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同时,丰花1号花生的种植技术简单,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种植,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总之,丰花1号花生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花生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的特点,种植技术简单,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丰花1号花生将成为花生种植的主流品种之一。
早熟大果花生新品种豫花11利用鲁花3号和抗青10两亲本都具有的早熟性好、产量较高、籽仁外观品质优异及对花生青枯病抗性较强的优点,于1985年进行杂交,采用改良的系谱法,1994年决选出地上部长势强、单株结果多、果大、种皮不裂纹、整齐一致的郑8506-A-4-1。
1994年冬海南加代繁殖,1995―1997年河南省麦套花生区试,1997年河南省生产试验,1998―1999年北方区试,1998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花11。
产量表现河南省麦套区试3年23点次平均荚果产量4173.0kg/hm2、籽仁产量3019.5kg/hm2,分别比豫花1号增产10.4%和15.7%,籽仁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
其中1997年河南省焦作试点,荚果产量达6847.5kg/hm2。
河南省生产试验6点平均荚果产量4314.0kg/hm2、籽仁产量3142.5kg/hm2,分别比豫花1号增产8.17%和11.94%,均居第1位。
北方花生区试在6个省、市2年15点次平均荚果产量3990.5kg/hm2,比鲁花9号增产7.32%,是唯一增产达极显著的品种。
2000年做生产试验。
生产示范据河南省示范结果,平均荚果产量5250kg/hm2。
较大面积突破6000kg/hm2,比海花1号增产15%。
1997年郑州市管城区农技站种植0.18hm2实收荚果1437.4kg,折产量7985.6kg/hm2。
1999年尉氏县大面积种植平均荚果产量超过7500kg/hm2。
特征特性直立疏枝型。
主茎高40―47cm,侧枝长45―51cm,总分枝7―10条,其中结果枝6―8条。
叶片长椭圆形,深绿色。
荚果普通型,多二粒荚,百果重215.4g。
籽仁粉红色,椭圆形,百仁重91.6g。
出米率73.83%。
麦套生育期120天。
籽仁含蛋白质24.89%,脂肪49.525。
其中油酸40.08%,亚油酸38.88%。
它生长发育快,长势强,抗旱、耐碱。
花生新品种桂花17
一、品种介绍:桂花17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用780281为母本,粤油9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5年10代选育而成的出仁率和含油量高的花生新品种。
该品种属珍珠豆类型,株型直立紧凑,叶色浓绿,生长势强。
株高57.7厘米,分枝6条,结荚集中、整齐、饱满,以双仁荚为主,种皮粉红色。
百果重140克,百仁重56.5克,0.5公斤果数389个。
出仁率73%,含油量54%,蛋白质含量27.4%。
全生育期115天。
抗旱性、抗病性中等。
栽培技术要点:种植规模一般采用大小行起畦种植,即每畦(包沟)78厘米(2.4尺)。
双行种植,株距16.5厘米双粒播种,每亩种植2万苗。
种植时每亩施农家肥1500千克,在4-5叶期每亩施尿素15千克。
中耕除草时适施磷、钾肥。
开花后15天进行培土,中后期注意防治病虫害;成熟后要及时收获。
桂花17自1997年以来开始在全区各地开始试种、示范和推广,目前统计面积约1.99万hm2。
桂花17于1995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合格审定,审定号:桂审证字第117号。
二、经济效益:桂花17自1997年以来开始在全区各地开始试种、示范和推广,目前统计面积约1.99万hm2,取得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适用区域:四川及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
四、推广方式:诚招各地蔬菜种子经销商。
丰花1号花生品种介绍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和食用作物。
丰花1号是一种优良的花生品种,具有高产、高品质、适应性强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喜爱。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丰花1号花生品种的特点和栽培管理方法。
一、品种特点1.高产:丰花1号花生品种具有高产优势,单株产量可达0.5-1.2千克,亩产量可达400-600千克,比一般花生品种高出20%以上。
2.高品质:丰花1号花生品种的果仁饱满,质量好,糖分高,口感佳,营养丰富,是理想的食用和加工原料。
3.适应性强:丰花1号花生品种适应性强,适合在我国南北各地种植。
在我国南方地区,可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获;在我国北方地区,可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
二、栽培管理1.土壤选择:丰花1号花生品种适应性强,土壤要求不高,但适宜种植的土壤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
2.施肥管理:丰花1号花生品种根系发达,营养需求量大。
在播种前应进行充分的基础施肥,生育期间应按照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进行追肥。
建议在花生生长的初期和中期各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施肥量以每亩30-40千克为宜。
3.田间管理:花生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宜过湿。
在花生的开花期、开荚期和成熟期,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除草、松土、灌溉等。
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避免对花生产生不良影响。
4.收获管理:丰花1号花生品种一般在果荚变黄时收获,采用人工或机械收割均可。
收割后,要及时晾晒、清洗、晾干,再进行加工或储存。
三、应用价值丰花1号花生品种适合用于食用和加工,其应用价值广泛。
花生果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花生油是一种高营养的植物油,具有降血脂、抗氧化、抗衰老等多种功效,是理想的烹调油。
此外,花生还可以制成花生酱、花生糖、花生脆等休闲食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总之,丰花1号花生品种是一种优良的花生品种,具有高产、高品质、适应性强等优点,是理想的农作物之一。
致富与农资52金花10号金花10号是山东中农天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普通型中早熟直立抗倒伏高产优质大花生新品种。
特征特性: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两年平均粗脂肪含量53.16%,粗蛋白含量23.76%,油酸含量53.5%,亚油酸含量26.65油亚比2.01。
高于我国花生平均水平0.8,是一个含油酸较高的优质花生品种。
产量表现:2014年参加山东省花生区试,每667平方米荚果453.9千克,比对照花育25号增产5.1%,籽仁每667平方米323.7千克,比对照增产1.5%。
参加国家区域试验,2015~2016年两年平均667平方米产荚果354千克、籽仁247.02千克,分别比对照种花育33号增产4.59%和3.06%。
栽培技术要点:在黄淮海地区,适宜春播,生育期128天;也可以夏直播,生育期110天。
4月下旬至6月上旬均可播种,起垄地膜覆盖栽培。
播种前剔除霉变、发芽的种子,选用花生种衣剂拌种。
每667平方米9000~10000穴,每穴播种两粒。
播种前要深耕增肥、培肥地力,以基肥为主,辅以钙、硼等微量元素肥料。
因其茎秆矮壮,叶片较大,需增加施肥量,特别应增加磷、钾肥的使用量。
连续干旱时,及时灌溉,补充土壤水分。
高抗倒伏,一般不需要进行化控。
这一特性可以减少化控药剂对花生产品的污染。
果柄坚硬,结果集中,适于机械化收获。
但要注意防治花生蛴螬、叶斑病等病虫害。
金花11号金花11号是山东中农天泰种业有限公司于2009年从花育25号选出的变异株,通过系统株系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晚熟大粒型直立大花生,生育期春播135天,比花育25晚熟3~5天,抗病性好于花育25。
主茎高48厘米,单株分枝9介绍三个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条,平均单株结果13.7个,单株生产力38克,百果重288克,百仁重111克,出米率72.4%。
籽粒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白色。
该品种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病性强。
产量表现:2013年品种比较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荚果417.2千克,比对照山花9号增产15.39%;2014年品种对比试验,667平方米产荚果453.2千克,比对照山花13号增产17.05%。
花生优良品种介绍
花生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作物,也是一种非常有营养价值的坚果。
以下是几个优良的花生品种介绍:
1. 巨型花生:巨型花生是一种普遍种植的优良品种,它的果壳较厚,果粒较大,肉质饱满,口感香脆。
巨型花生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抗病性能,适宜于各种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种植。
2. 红皮花生:红皮花生是一种颜色鲜艳的花生品种,果皮呈红色,果粒呈金黄色。
红皮花生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的功效。
它的口感酥脆,适合炒着吃或用于制作花生酱。
3. 油花生:油花生是一种油含量较高的花生品种,适合用于榨取花生油。
它的果实较大,果仁肥厚,含油量高。
油花生具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4. 双季花生:双季花生是一种可以在一年内产出两次的花生品种。
它的生长周期较短,适应性强,可以在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种植。
双季花生具有高产量和优良的品质,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花生品种。
这些优良的花生品种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可以根据种植者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进行种植。
无论选择哪种花生品种,都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营养和经济收益。
花生新品种云花生13号的选育及栽培云花生13号是一种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花生,它具有很高的产量和抗逆性,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云花生1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一、选育背景花生是我国主要的粮油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然而传统花生品种在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改善这些局限性,促进花生产业的发展,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开始了针对花生的新品种选育工作。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终于选育成功了云花生13号这一优良品种。
二、云花生13号的特点云花生13号是一种中熟生育期、抗逆性强、产量稳定的花生新品种。
其主要特点包括:1. 抗逆性强:云花生13号具有较强的抗旱、抗病抗逆性,能够适应各种生长环境;2. 高产性:云花生13号的单株产量明显高于传统品种,种植面积相同情况下产量较大;3. 约束性强:云花生13号所生的果实均匀,大小一致,外观美观;4. 抗病性强:云花生13号对常见的病虫害都有较好的抗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三、云花生13号的种植要点1. 土壤选择:云花生13号对土壤要求不严苛,但以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2. 种植季节:云花生13号适宜在春季进行种植,避免遇到夏季高温及干旱天气;3. 施肥、灌溉:云花生13号种植前需进行大田基本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肥;在生长期间及时进行适量灌溉;4. 控制病虫害:定期喷洒农药,避免病虫害危害。
四、云花生13号的管理技术1. 土壤松土:适时进行松土,以促进根系生长,增强土壤透气性;2. 剪除低效果枝:生长期间及时剪除低效果枝,有利于果实生长;3. 定期除草:定期除草,以减少杂草对云花生13号的竞争,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4. 调节密度:根据种植区域情况,适当调节密度,保证每株云花生13号的生长空间;5. 定期施肥、灌溉:生长期间定期进行施肥和灌溉,以保证生长的需要。
五、云花生13号的收获与储存云花生13号的最佳收获时间一般是在果实成熟后的9月至10月。
白沙花生308品种介绍
白沙花生308品种是一种优质的花生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种植价值。
以下是关于白沙花生308品种的详细介绍:
1. 特征特性:白沙花生308品种为珍珠豆型,油食兼可用。
2. 生育期:春季播种的生育期为115-120天,较适宜种植地区的气候条件。
3. 产量:每亩产量约为800斤,高产可达1000斤。
4. 适应性:适应种植地区广泛,包括山东、河南、湖北、河北、辽宁、吉林、内蒙古等地。
种植时应选择山岗坡地、沙瓢平肥土地,避免在地洼、易涝地段种植。
5. 品质:白沙花生308品种喜肥喜水,且耐旱耐瘠薄,抗病抗倒力强。
籽仁含油量为50.1%,蛋白质含量为22.9%,油酸含量为
48.3%,籽仁亚油酸含量为31.9%。
6. 种植前景:白沙花生308品种不仅具有较高的产量和品质,而且适应性较强,种植前景十分广阔。
在我国花生种植产业中,白沙花生308品种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是农民朋友值得尝试种植的花生品种之一。
总之,白沙花生308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种植价值,不仅产量和品质优良,而且适应性强,种植前景广阔。
种植户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选择种植,有望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花生新品种介绍一、豫花9326豫花9326品种有直立疏枝,生育期130天左右。
叶片浓绿色、椭圆形、较大;连续开花,株高39.6cm等特点。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特征特性直立疏枝,生育期130天左右。
叶片浓绿色、椭圆形、较大;连续开花,株高39.6cm,侧枝长42.9cm,总分枝8-9条,结果枝7-8条,单株结果数10-20个;荚果为普通型,果嘴锐,网纹粗深,籽仁椭圆型、粉红色,百果重213.1g,百仁重88g,出仁率70%左右。
3抗病鉴定2003-2004年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性鉴定:网斑病发病级别为0-2级,抗网斑病(按0-4级标准);叶斑病发病级别为2-3级,抗叶斑病(按1-9级标准);锈病发病级别为1-2级(按1-9级标准),高抗锈病;病毒病发病级别为2级以下,抗病毒病。
4品质分析2004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籽仁蛋白质22.65%,粗脂肪56.67%,油酸36.6%,亚油酸38.3%。
5产量表现2002年全国北方区区域试验,平均亩产荚果301.71kg、籽仁211.5kg,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5.16%和0.92%,荚果、籽仁分别居9个参试品种第2、4位;2003年继试,平均亩产荚果272.1kg、籽仁189.1kg,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7.59%和7.43%,荚果、籽仁分别居9个参试品种第2、3位;2004年全国北方区花生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308.0kg,籽仁212.8kg,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2.7%和11.2%,荚果、籽仁分别居3个参试品种的第1、2位。
2006年河南省麦套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280.81kg、籽仁192.73kg,分别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8.59%和5.65%,荚果、籽仁分别居7个参试品种第2、4位。
6适宜地区全省各地种植。
7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麦垄套种5月20日左右;春播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
超高产花生新品种有几种回答超高产花生新品种有豫花9719、远杂9847、花育33、中花16、粤油7号、超级大花生。
1、豫花9719:豫花9719是由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花生团队选育出来的花生品种,属于大果型花生品种,在今年多地测产表现不错。
2、远杂9847:远杂9847属于普通型花生品种,整个生育期为110天左右,今年在多地测产产量普遍在600-900斤,少数地区产量突破1000斤。
一、豫花97191、豫花9719是由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花生团队选育出来的花生品种,是一种大果型花生品种,在今年多地测产表现非常好,尤其是麦茬花生种植区普遍亩产量在800斤左右。
2、该品种适合进行作麦套或春播种植,在河南、安徽、山东以及苏北地区都有大面积推广种植。
二、远杂98471、远杂9847属于普通型花生品种,它的整个生育期为110天左右,今年在多地测产产量约为600-900斤,少数地区产量已经突破1000斤。
2、该品种比较适合在河南、山东、河北、包括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北地区、辽宁省南部花生种植区种植,可选择麦垄套种、夏播种植。
三、花育331、花育33号属于大果型花生品种,荚果为普通形,网纹比较深,果腰很浅,籽仁长呈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桔黄色。
2、春播生育期为125-130天左右,今年在河南多地测产中产量约为650-850斤,该品种适合在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华北地区,以及辽宁、北京、新疆种植。
四、中花16中花16属于珍珠豆型花生品种,根据调查今年在湖北种植区亩产普遍在600-900斤左右,该品种适合在湖北、四川、重庆、安徽、湖南、河南南部、江苏等地区种植。
五、粤油7号1、粤油7号属于直立珍珠豆型花生品种,有非常强的抗倒性、耐旱耐涝性,它的出仁率比较高,在70%左右。
2、该花生品种全生育期在125-128天左右,适合在华南花生两熟制地区的水田、旱坡地进行种植,在广东、福建、江西和广西种植面积也比较广,该品种平均亩产在400公斤左右。
冀花19号花生种简介冀花19号花生种是一种由冀林生产区选育出的高产、抗病性强、品质优良的花生品种。
该品种在国内外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因其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一直被广泛种植和推广应用。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冀花19号花生种的详细介绍。
一、品种特点冀花19号花生种是一种花生品质极优、产量较高的新品种。
该品种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 抗病、耐旱:该品种对于霜霉病、萎黄病等病害具有较强的抗性,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耐旱性强,灌溉量低。
2. 结果早:冀花19号花生一般于播种后60-70天开始结果,而且单株产量高、品质好。
3. 味道鲜美:该品种的果仁饱满,口感细腻,且具有浓郁的花生香味和甜味。
4. 适应性广:冀花19号花生根据育种者介绍,其适应性广,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南方均能生长良好,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二、栽培技术冀花19号花生种虽然是一种很强的品种,但是其种植仍然需要合理的栽培技术。
下面介绍冀花19号花生种的种植技术:1. 选择优质种子:冀花19号花生种的选种要严格,必须选用无病虫害的、发芽率高的优质种子,并确保清洁、干燥。
2. 土质要求:该品种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但土壤应耕翻深,保持适当含水量,为花生的根系提供充足养分和氧气。
3. 间距和密度:冀花19号花生种的栽种间距为50-60厘米,每亩密度以35000-40000株为宜。
4. 灌溉管理:种植前应进行合理灌溉,生长期间根据土壤含水量合理进行管水,避免花生生长过程中的干旱问题。
5. 施肥管理:在播种前施入堆肥或有机肥料,搭配化肥进行,注意不过量施肥、不散肥。
6. 病虫害防治:花生种植中要注意防治病虫害。
如生长初期要防治白蚁、蚜虫等虫害,生长中期要注意防治霜霉病、炭疽病、萎黄病等病害。
三、市场前景由于冀花19号花生种亩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强等特点,被广泛种植和推广应用。
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上拥有良好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其制品有:炒花生、花生油、花生酱等等。
/NONGCUN XINJISHU /农村新技术农资广角·市场两个油酸花种一、冀花13号冀花13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冀9813(冀花6号)为母本、开选01-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培育的高产、高油酸小花生新品种。
1.特征特性。
冀花13号属普通型中早熟小果品种。
株型直立,叶片椭圆形、深绿色,连续开花,花色深黄,荚果茧形,网纹浅,籽仁椭圆形、粉红色、无裂纹、无油斑,种子休眠性强。
主茎高36.3厘米,第1对侧枝长40.8厘米,总分枝数7条,结果枝数6.2条,百果重187.7克,百仁重77.5克,1千克果数713个,1千克仁数1552个,出米率71.34%,生育期124天。
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粗脂肪含量52.30%,粗蛋白含量24.71%,油酸含量79.6%,亚油酸含量4.15%,油亚比19.4。
抗旱性、耐涝性强,高感黑斑病,易感网斑病。
2.产量表现。
2014~2015年参加河北省小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荚果374.83千克,每667平方米产籽仁278.74千克。
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荚果372.22千克,每667平方米产籽仁269.45千克。
3.适宜范围。
冀花13号适宜在河北省及我国北方花生产区春播、麦田套播和冀中南麦后夏播种植。
二、冀花16号冀花16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培育的高产、高油酸中大果花生新品种。
1.特征特性。
冀花16号属普通型中大果品种。
株型直立,荚果普通形,籽仁椭圆形、粉红色、无裂纹、无油斑,种子休眠性强。
主茎高44.4厘米,第1对侧枝长48.8厘米,总分枝数7.1条,百果重207.4克,百仁重87.8克,出米率72.69%,生育期129天。
平均粗脂肪含量54.14%,粗蛋白含量23.51%,油酸含量79.25%,油亚比20.6。
2.产量表现。
2013~2014年参加河北省大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每667平方米产荚果338.39千克,每667平方米产籽仁245.50千克。
花育25花生品种介绍株型直立,主茎高度为46.5厘米左右,分枝数为7-8条,叶片为绿色,荚果普通型,上面有明显的网纹,籽仁无裂纹,种皮粉红色,百果重239克,百仁重98克,每公斤的果仁数约为1234粒。
果仁中的脂肪含量为48.6%,蛋白质含量为25.2%,油酸/亚油酸比值为1.9。
该品种的抗旱性较强,可抵抗大多数叶部病害,到了种植后期叶片也能长期保持绿色。
一、基本简介1、该品种的选育单位为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审定编号为鲁农审2007031号,适合在山东全省推广种植。
2、该品种的生育期为129天,属于早熟直立大花生,在常规种植的情况下亩产量多为319公斤左右。
二、特征特性1、植株株型呈直立型,主茎的高度为46.5厘米左右,具有7-8条分枝,叶片为绿色,结果集中。
2、荚果(1)荚果近普通型,上面具有明显的网纹,籽仁无裂纹,种皮为粉红色。
(2)百果重为239克左右,公斤果数为571个。
百仁重为98克左右,公斤仁数1234粒。
3、品质脂肪含量为48.6%,蛋白质含量为25.2%,出米率为73.5%,油酸/亚油酸比值为1.9。
4、抗性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对于叶部病害、条纹病毒病的抗性较强,种植后期叶片可长时间保持绿色,较少发生早衰。
三、产量表现1、2004-2005年全省大花生品种区域试验,荚果的产量为319.8公斤/亩,籽仁的产量为232.5公斤/亩,比对照品种“鲁花11号”分别增产7.3%、9.4%。
2、2006年生产试验,荚果的产量为327.6公斤/亩,籽仁的产量为240.9公斤/亩,比对照品种“鲁花11号”分别增产10.9%、12.2%。
四、种植要点1、该品种要种植在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块内,春播时每亩地可开挖9000-10000个播种穴,每穴播种2粒。
2、种植期间需加强田间管理,做好防旱、排涝措施。
花生新品种介绍作者:崔凤高来源:《新农业》2014年第01期1.花育17号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最新育成的优质高产低脂肪出口大花生新品种,200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普通型大花生品种,春播生育期130天左右,株型直立,株高40厘米左右,分枝8.3条左右,叶色较绿,结果集中,百果重210克,百仁重100克,出米率75%左右,抗旱耐涝性强,较抗根腐病和病毒病,适应性广。
产量表现:1996~1997年参加山东省花生新品种春播区试,多点次每亩平均荚果产量264.3公斤。
连续两年分别比对照品种鲁花11号增产11.36%和14.15%,居参试品种首位。
1998年生产试验居首位,比鲁花11号增产13.21%。
1997~1998年参加河北省区试试验,籽仁平均亩产208.2公斤,比对照冀油8号增产12.09%。
1999年在山东省莱西高产攻关田试验,6亩花育17号平均亩产荚果635.95公斤。
栽培要点:适于中等或中等以上肥力的砂壤土种植,花育17号株丛适中、分枝较少,适当密植可获得较高产量,春播每亩1万穴,高产栽培每亩0.9~1万穴,麦套和夏播每亩1万~1.1万穴。
其他栽培措施同当地推广品种。
2.花育22号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辐射与杂交相结合,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出口型早熟大花生新品种,2003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间型,株型直立,叶色灰绿,结果集中,生育期130天左右,抗病性及抗旱耐涝性中等。
主茎高35.6厘米,侧枝长40厘米,总分枝数9条,单株结果13.8个,单株生产力18.8克。
荚果普通型,果较大,网纹粗,百果重245.9克,百仁重100.7克,公斤果数573个,公斤仁数1108个,出米率71%。
籽仁椭圆型,种皮粉红色,内种皮金黄色,符合普通型传统出口大花生标准。
统一取样(风干样品)经农业部食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测定品质,脂肪含量49.2%、蛋白质24.3%、油酸51.73%、亚油酸30.25%,O/L值为1.71。
产量表现:该品种在2000~2001年在山东省花生新品种大粒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荚果330.1公斤、籽仁235.4公斤,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7.6%和4.9%;2002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372.2公斤、籽仁268.9公斤,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8.8%和7.5%。
栽培要点:适期早播,以充分发挥该品种后期绿叶保持时间长、不早衰的特点。
株型直立紧凑、分枝少、结果集中,适于密植,春播每亩1万穴,夏播每亩1.1万~1.2万穴,每穴均播两粒。
应施足基肥,看苗追肥,确保苗齐苗壮。
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防旱排涝,防治虫害;适时收获。
适宜区域:适于我国北方大花生产区,包括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辽宁、北京、新疆等省(市、区)种植,在黄淮南部也适于夏直播。
3.花育20号山东省花生研究所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普通型高产优质出口早熟小花生新品种,2002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于早熟直立“旭日型”出口小花生品种,生育期114天左右。
疏枝型,主茎高36.6厘米,侧枝长40.5厘米,总分枝7~9条,结果枝6条左右,单株结果数10.3个,株丛矮且直立,紧凑,节间短,抗倒伏,叶色浓绿,连续开花,开花量大,结实率高,双仁果率95%以上,果柄短,不易落果,百果重173.8克,百仁重68.6克,0.5公斤果数402.4个,0.5公斤仁数831个,出米率73.3%。
2002年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测试,籽仁含脂肪53.72%、蛋白质27.7%,两项合计高达81.42%,是营养价值最高的花生品种;油酸/亚油酸比值1.51,比白沙1016高0.6左右,与美国兰娜相当,是国内小花生油酸/亚油酸比值最高的花生品种。
2002年山东省农科院植保研究所对该品种进行了接种鉴定,高抗网斑病、晚斑病、早斑病、条纹病毒病,抗性均比对照鲁花11号高1级以上。
对倒伏、干旱均表现高抗。
2000~2001年在全国北方片两年品种区试中,平均亩产荚果224.76公斤,比对照白沙1016增产15.18%;籽仁164.21公斤,比对照白沙1016增产19.71%,均居首位。
2001年在全国北方片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荚果258.12公斤、籽仁188.63公斤,比对照白沙1016分别增产15.16%和15.29%,均居首位。
2002年在山东省莱州市高产攻关田2.1亩,经国内外有关专家测产验收,平均亩产荚果450.2公斤,创造出口小花生高产纪录。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以充分发挥该品种后期绿叶保持时间长、不早衰的特点。
株型直立,紧凑、分枝少、结果集中,适于密植,每亩1.1万~1.2万穴,每穴均播两粒。
应施足基肥,看苗追肥,确保苗齐苗壮。
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防旱排涝,及时喷药防治虫害。
4.花育23号优质高产小花生新品种,2004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疏枝型直立小花生,生育期129天,主茎高37.2厘米,侧枝长43.1厘米,总分枝7.9条,果枝数5.9条,单株结果数17.7个,公斤果数870.9个、仁数1930.6个,百果重153.7克,百仁重64.2克,出米率74.5 %;籽仁含粗脂肪53. 1%、蛋白质22.9%,油酸/亚油酸比值(O/L)1.54。
出苗整齐,生长稳健,种子休眠性、抗旱性强,较抗叶斑病和网斑病。
2002~2003年参加山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所有的点(次)都比对照增产,其中19个点次第1位,3个点次第2位。
两年22个点(次)平均亩产荚果312.6公斤,比对照鲁花12号亩增产37.12公斤,增产13.5%;平均亩产籽仁234公斤,比对照鲁花12号亩增产32.3公斤,增产16%,均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第1位。
生产试验所有的点(次)都比对照增产,全为第一位,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8个点(次)平均亩产荚果281.5公斤,比对照鲁花12号亩增产49.9公斤,增产率21.5%;平均亩产籽仁211.7公斤,比对照鲁花12号亩增产42公斤,增产率24.8%,均达极显著水平。
5.花育25号山东省花生研究所1997年以鲁花14号为母本、花选1号为父本杂交,后代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超高产大花生新品种。
2007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早熟直立大花生,生育期129天左右,主茎高46.5厘米,株型直立紧凑,疏枝型。
分枝数7~8条,叶色绿,结果集中。
荚果网纹明显,近普通型,籽仁无裂纹,种皮粉红色,百果重239克,百仁重98克,公斤果数571个,公斤仁数1234个,出米率73.5%,籽仁含脂肪48.6%、蛋白质25.2%,油酸/亚油酸比值1.09。
种子休眠性强,抗旱性较强,耐涝性中等。
较抗多种叶部病害和条纹病毒病,该品种后期绿叶保持时间长、不早衰。
抗倒伏性一般。
产量表现:在2004~2005年山东省花生新品种大粒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荚果319.8公斤、籽仁232.5公斤,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7.3%和9.4%;2006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327.6公斤、籽仁240.9公斤,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0.9%和12.2%。
栽培要点:适宜中等肥力以上土壤种植。
春播每亩0.9万~1万穴,每穴播两粒。
在施肥上应施足基肥,确保苗齐苗壮。
加强田间管理,防旱排涝。
6.花育28号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以鲁花12号为母本、超早1号为父本杂交,后代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鲜食小花生新品种,2008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疏枝型早熟小花生品种,春播生育期115天。
连续开花,株形直立,主茎高37.7厘米,侧枝长41.5厘米,总分枝数8个,结果集中,单株结果15个,叶片形状长椭圆形,叶片大小中等,叶色浓绿。
荚果斧头形,网纹明显,果嘴微钝,荚果大小中等,粒仁形状三角形,无裂纹,种皮色粉红色。
百果重192克,百仁重80.1克,公斤果数700个,公斤仁数1493个,出米率74.7%。
籽仁含蛋白质26.2%、粗脂肪52.4%,油酸42.9%,亚油酸36.7%,O/L比值1.17。
产量表现:在2005~2006年山东省花生新品种小粒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荚果311.38公斤、籽仁233.45公斤,比对照鲁花12号分别增产12.9%和15.8%,居第一位。
2007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288.1公斤、籽仁207.8公斤,分别比对照鲁花12号增产26.4%和26.7%,居第一位。
栽培要点:适宜中等肥力以上土壤种植。
春播每亩1万~1.1万穴,每穴播两粒。
在施肥上应施足基肥,确保苗齐苗壮。
加强田间管理,防旱排涝,种子休眠性弱,成熟后应及时收获防止在田间发芽。
7.花育31号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利用不亲和野生种Arachis glabrata育成的优质高产出口大花生新品种,产量高、品质优,抗旱耐瘠性突出。
2008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早熟直立疏枝大花生,春播生育期130天左右,植株高42厘米,侧枝长43.5厘米,分枝数9条,结果枝数8条,百果重216克,百仁重91克,出米率74%左右。
荚果普通型,籽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金黄色,符合出口大花生标准。
籽仁含蛋白质24%、脂肪51%,油酸/亚油酸值1.5。
产量表现:在2005~2006年山东省大花生新品种区试中,平均亩产荚果340.8公斤,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7.98%,居第二位;平均亩产籽仁248.97公斤,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9.24%,居第一位。
栽培要点:在排水良好、中等以上肥力的砂壤土种植,起垄覆膜,每亩密度1万穴左右,每穴播2粒。
8.花育33号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以8606-26-1为母本、9120-5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出口大花生新品种。
2010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28天,主茎高47厘米,侧枝长50厘米,总分枝8条;单株结果16个,单株生产力20.4克。
荚果普通形,网纹较深,果腰浅,籽仁长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橘黄色。
百果重227.3克,百仁重95.9克,公斤果数544个,公斤仁数1166个,出米率70.1%。
籽仁含蛋白质19.1%、脂肪47.3%,油酸50.2%,亚油酸29.2%,O/L值1.7。
网斑病病情指数52.6,褐斑病病情指数16.4。
产量表现:在2007~2008年山东省花生品种大粒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荚果345.6公斤、籽仁242公斤,分别比对照丰花1号增产8.8%和9.5%;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370.5公斤、籽仁260.8公斤,分别比对照丰花1号增产10.9%和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