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子、古诗复习卷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9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积累运用(附答案)一、古诗词大赛。
1. ,千树万树梨花开。
2. ,孰能无惑?-韩愈3.梅须逊雪三分白,。
4.千里黄云白日曛,。
5.但使龙城飞将在,。
6. ,古来征战几人回?7.好问则裕,。
-《尚书》8.博学之,,慎思之,,笃行之。
-《礼记》9.智能之士,-[汉]王充10.秦时明月汉时关,。
11. ,死亦为鬼雄。
12.莫愁前路无知己,。
13.嫦娥应悔偷灵药,。
14. ,名曰女娃。
15. ,谬以千里。
16. ,驷马难追。
17. ,祸从口出。
18. ,十场秋雨要穿棉。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1)这句话中的“之”指的是_____ __ ,句子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话出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西门豹治邺》讲述了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古代官员的形象。
3.《纪昌学射》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西门豹的“西门”是一个复姓,类似的复姓你还知道多少,请写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根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回答问题。
(1)魏校长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周恩来的回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恩来作出这样的回答最关键的原因是( )A.外国租界的热闹非凡和租界外的冷落萧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周恩来认识到只有让祖国强大才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和玩耍。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复习专项练习题完美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古诗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2]“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后两句诗句,我明白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
[4]在《暮江吟》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时节)的景象。
[2]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
3. 阅读短文。
妈妈的爱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
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有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妈妈到学校接我,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却打在妈妈的身上。
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有一回我病了,妈妈抱我去医院。
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妈妈着急地哭了。
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1]给带点的字注音。
妈妈给我扇(_______)着扇(_______)子。
[2]填空:妈妈的爱是(_____),是(_____),是(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凉 -(_______)着急 -(_____)责备 -(____)[4]根据文章内容,用'因为……所以……'写句子。
至少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一写。
你能模仿上面几个诗节的格式来写一段诗节,舒发你对妈妈的爱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四年级上册期中复习1-4单元古诗、名言、日积月累综合练习(一)填空。
1.《暮江吟》作者:,朝代:。
,。
,。
2.《题西林壁》作者:,朝代:。
,。
,。
3.《雪梅》作者:,朝代:。
,。
,。
4.《嫦娥》作者:,朝代:。
,。
,。
5.《暮江吟》作者是代诗人,诗中,描写傍晚时分江面景色的诗句是:“,。
”描写月夜美景的诗句是:“,。
”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使景色十分生动,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以及之情。
6.《题西林壁》作者代诗人,“,。
”告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所见是不一样的;“,。
”告诉我们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观察,不能只看一面。
此道理用俗语可以概括为“,。
"全诗寓理于景,含义深刻。
7.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引用的诗句“,。
”8.《雪梅》作者代诗人。
“,。
"这句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互相竞争。
诗人难以评议高下,只好停笔思索。
最后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议是:“,。
”这也是诗人“费评章”的原因。
这句诗用的手法也告诉我们。
9.白居易字,号,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有“”和“”之称,苏轼号,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其弟并称“三苏”。
10.《雪梅》意味深长地道出了美不在,而在于的修养,品格的。
11.《嫦娥》作者是代诗人。
他和合称“小李杜”,与合称为“温李”。
12.《嫦娥》这首诗题为"嫦娥",实际上写的是。
诗的后两句借用,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心情。
13.默写古诗《鹿柴》:,。
,。
作者是代诗人。
有“”之称,与并称“”。
苏轼评价其:“。
”14.古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的幽静景色。
前两句以声音反衬,后两句则以光突出。
表达了作者之情。
(二)先解释加点字,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1.一道残阳..半江红。
..铺水中,半江瑟瑟(1)解释加点字意思。
残阳:。
瑟瑟:。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2.可怜..月似弓。
..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1)解释词语:可怜:。
真珠:。
(2)诗中作者把比作,把比作。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复习专项练习题完美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内阅读。
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诗中写将军雪夜率军追敌的壮举,突出了将军_________的精神。
诗一开始用月黑之夜大雁被惊高飞,来衬托_______的情景;三四句写将军________,“大雪满弓刀”这一细节,既写出了环境的__________,更突出了将军的__________。
[2]《塞下曲》一诗如何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读三四句,分析“逐”和“满”两个词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读《白桦》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1]解释词语:姗姗来迟——______________徜徉——______________[2]这一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姗姗来迟”描写的是_______,突出它的形态之美,从而衬托出白桦的_____________。
[4]仿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小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中的“抹”改为“涂”好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古诗阅读。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师塔前__________,________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把古诗补充完整。
[2]下列对古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春意融融,诗人感到有些懒困,看到一丛盛开的无主桃花觉得美极了,生出了一丝无奈。
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子、古诗复习卷六、名言警句(一)劝学类: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字聿》(二)惜时类: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2.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三)送别类: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5.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四)四季类:春天: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夏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秋天: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冬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五)爱国类: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六)友情类: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七)思乡类: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八)节日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七、古诗复习1.过故人庄作者:()故人具鸡黍,()。
绿树村边合,()。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该诗描写了()风光,以及朋友的欢聚场面,表现了诗人()的心境和在()生活的情趣。
2.题西林壁作者:()横看成岭侧成峰,()。
不识庐山真面目,()。
该诗不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认识,就必须站在()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
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日积月累与古诗专项复习试卷附解析教师版一、默写(共8题;共22分)1.(3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0.5分)好问则裕,。
——《尚书》(2)(0.5分)博学之,,慎思之,笃行之。
——《礼记》(3)(0.5分)智能之士,,。
——[汉]王充(4)(0.5分),孰能无惑?——[唐]韩愈【答案】(1)自用则小(2)审问之;明辨之(3)不学不成;不问不知(4)人非生而知之者【解析】【分析】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补写符合要求的句子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1)自用则小;(2)审问之、明辨之;(3)不学不成、不问不知;(4)人非生而知之者;【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名句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2.(2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0.5分)秦时明月汉时关,。
(2)(0.5分),古来征战几人回?(3)(0.5分),死亦为鬼雄。
(4)(0.5分)莫愁前路无知己,?【答案】(1)万里长征人未还(2)醉卧沙场君莫笑(3)生当作人杰(4)天下谁人不识君【解析】【分析】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名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1)万里长征人未还(2)醉卧沙场君莫笑(3)生当作人杰(4)天下谁人不识君【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名句的含义。
3.(1.5分)日积月累。
(1)(0.5分),谬以千里。
(2)(0.5分),驷马难追。
(3)(0.5分),祸从口出。
【答案】(1)差之毫厘(2)君子一言(3)病从口入【解析】【分析】考查对名言警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名言警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四年级部编版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复习专项练习题完美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古诗阅读。
独坐敬亭山___________,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朝代)_________。
[3]我可以给“亭”字加上“_____”偏旁,变成“_____”字,组词________。
[4]翻译诗句,并回答问题。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
这两句诗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_____。
[5]关于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B.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
C.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
D.作者写这首诗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孤独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2. 课内阅读。
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辉里,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1]理解词语的意思。
姗姗来迟:_______________。
白雪皑皑:_______________。
[2]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_)的雪花(____________)的金晖(____________)的树枝[3]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人________。
这是一首抒情诗,以______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_______。
诗中的白桦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________的象征。
[4]这首小诗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之情。
[5]用直线画出色彩变化的句子。
3. 阅读片断,完成练习。
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1]对这个片段理解不正确的是()A.这首诗写的是冰心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颂歌。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试卷——句子(含答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句子一、缩句。
1.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2.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
3.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4.五种颜色的石头被炼成了黏稠的石浆。
5.XXX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二、将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或“被”字句。
1.改为“把”字句。
(1)银色的雨幕被风斜挂起来。
(2)鹅的脖子被XXX抓住了。
(3)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
2.改为“被”字句。
(1)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
(2)月光把村头的大青树照亮了。
(3)他们把女孩打扮好了,让她坐在苇席上,顺着水漂去。
三、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将下列两句话合并成一句写下来。
不但…而且……因为…所以……即使…也…虽然……可是1.今天是我们小组值日。
我们应该把课堂打扫干净再回家。
2.小草上面的石块再重。
小草能从下面钻出来。
3.阵阵寒意向我袭来。
我内心却感触无比温暖。
4.这座楼房坚固。
这座楼房美观。
四、将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2.这不是难为蝴蝶吗?3.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4.像如许一条多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五、将下列XXX改为反问句。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不克不及安全飞行。
2.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蟋蟀有建筑住宅的才能。
4.但这是在本国人的地皮里,谁不敢怎么样。
六、按要求写句子。
1.仿写句子人生的岁月,是一串珍珠;漫长的生活,是一组乐曲。
亲爱的老师,愿你永远拥有其中最璀璨的珍珠,最精彩的乐章!2.补全上面句子爱心是冬季里的一片阳光,使温饱交追的人感触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使接近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洒落在久旱土地上的一场甘霖,。
3.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你如果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你如果是一泓清泉,就滋养一方土地;,。
2024年语文古诗文默写知识点基础练习题四年级上册(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0道A. 床前明月光B. 疑是地上霜C. 举头望明月D. 低头思故乡2.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谁?()A. 王之涣B. 杜甫C. 白居易D. 李白A. 千山鸟飞绝B. 万径人踪灭C. 孤舟蓑笠翁D. 独钓寒江雪4. 《春晓》中描述了哪种季节的景象?()A. 春天B. 夏天C. 秋天D. 冬天A. 松下问童子B. 言师采药去C. 只在此山中D. 云深不知处6. 《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的下一句是什么?()A. 一岁一枯荣B. 野火烧不尽C. 春风吹又生D. 远芳侵古道A. 鹅鹅鹅B. 曲项向天歌C. 白毛浮绿水D. 红掌拨清波8. 《泊船瓜洲》中描述了哪个地方的景象?()A. 瓜洲B. 洛阳C. 扬州D. 苏州A. 春种一粒粟B. 秋收万颗子C. 四海无闲田D. 农夫犹饿死10. 《夜宿山寺》中“危楼高百尺”的下一句是什么?()A. 手可摘星辰B. 不敢高声语C. 恐惊天上人D. 天阶夜色凉如水二、判断题:5道1. 《咏柳》的作者是贺知章。
()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登鹳雀楼》。
()3. 《游子吟》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
()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作者是王安石。
()5. “千山万水总是情,何处春风吹不过”出自《送元二使安西》。
()三、填空题:20道1. 《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下一句是“______”。
2. 《村居》中“草长莺飞二月天”的下一句是“______”。
3. 《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的下一句是“______”。
4. 《江畔独步寻花》中“黄师塔前江水东”的下一句是“______”。
5. 《春日》中“胜日寻芳泗水滨”的下一句是“______”。
6. 《题临安邸》中“山外青山楼外楼”的下一句是“______”。
7. 《夏日绝句》中“生当作人杰”的下一句是“______”。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1. 把下列古诗补充完整。
(1)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
(2)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
(3)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
(4)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5)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
(6)______,春风不改旧时波。
2. 课外拓展阅读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规啼”三幅画面。
请你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幅图画。
(2)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试从句意、哲理、作者情感等方面的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3)从所积累的古诗曲的名句中,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句意相反的来,写在下面。
3. 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①这句诗中,“______”字突出了山势险峻和水流满急;“此”是指______。
②这句诗出自______代诗人______的《望天门山》,全诗在一个“______”字的统领下展开,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象。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①“______”是“遥望”所得,生动地勾画了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
②这句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诗句的大意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如同______,盛放着像______一样的君山。
阅读提高4. 读诗歌,回答问题。
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请翻译整首诗。
(2)“暗”“惊”“寻”“没”四字妙在何处?5. 默写《元日》,回答问题。
元日[宋]王安石______,______。
______,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是指______这个传统节日。
在这一天,中国人会有______、______这些传统习俗。
6. 课外阅读。
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四上古诗专项测试一、选一选。
1.下列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A.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B.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C.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D.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2.下列对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凉州词”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B.《凉州词》通过写边塞的将士们出征前的一处开怀畅饮,反映了将士们早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豪爽气概。
C.《夏日绝句》中的后两句赞美了项羽不肯忍辱偷生的英雄本色。
D.这三首诗都是边塞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当朝统治者的批判和深深的爱国之情。
3.下面哪两句诗表达出对守关将士的同情?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下面哪首诗描写的是“龙城将军”李广英勇善战?()A.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B.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C.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5.下列现代诗句中,不是拟人句的一项是()。
A.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
B.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C.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D.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二、填一填。
1.“暮江吟”中“吟”是。
题目告诉我们,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地点是。
2.“题西林壁”中“题”的意思。
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诗是写在上面的。
3.“征”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再查画。
“征”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远行;②用武力制裁;③寻求,渴望得到;④由国家召集或收用。
“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征”应取解释。
4.一首诗就是一支充满激情的赞歌。
代诗人在《夏日绝句》中,用“,。
”这两句诗展现出了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表达了自己的生死观。
三、句子乐园。
1.先补充诗句,再填空。
(1)可怜九月初三夜,。
“可怜”的意思是。
诗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把比作,表达了作者。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复习专项练习题完美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材料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材料二]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这两首诗和你所学过的一样,都是送别诗。
(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或所学,运用古诗发送两条朋友圈。
①好友小东下学期要转学,分别在即,你发了一条朋友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好久没回故乡,为安慰亲友,你又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享一句你最喜欢的送别诗,说说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内阅读。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1]这两个小节分别从静、动两个方面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写到“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这句话中你觉得哪几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呢?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古诗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用“○”将前两句中描写的景物圈出来。
它们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写出了_____季南方农村景物有花有果、有色有形的特点。
[2]诗人范成大被誉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其诗歌特点是()A.热情豪放 B.清新自然C.伤感细腻D.雄浑壮阔[3]田园诗派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流派,它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十二月花名歌正月山茶满盆开,二月迎春初开放。
三月桃花红十里,四月牡丹国色香。
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茉莉花如雪,八月桂花满枝香。
九月菊花姿百态,十月芙蓉正上妆。
冬月水仙案头供,腊月寒梅斗冰霜。
(1)连一连。
三月______ 菊花六月______ 桂花八月______ 荷花四月______ 牡丹九月______ 桃花(2)“石榴红似火”是说石榴花像______一样红。
“茉莉花如雪”是说茉莉花像______一样白。
(3)正是农历______月,冬月是农历______月,腊月是农历______月。
2. 读下面一段小诗,回答问题。
今天住进你的书包,明天住进他的书包。
后天,后天,大后天……绘本在班级里旅行,住进亲切又陌生的书包,那是一家家移动的旅店。
(1)查字典,填一填。
①要查“陌”的读音,先确定“陌”的部首是“阝左”,再数数“阝左”的笔画,共______画。
②在“部首目录”里的相应位置找到“阝左”在“检字表”第______页。
(见图1)③按照页码,在“检字表”中找到“阝左”部,“陌”字除去部首还有______画。
通过查找,发现“陌”在字典第______页。
(见图2)④按照页码,在正文中找到了“陌”字,“陌”的读音是______。
(见图3)(2)猜一猜,再核对。
我猜“陌生”这个词的意思是:______。
我从字典中发现“陌生”的意思是:______。
(3)诗中“移动的旅店”是指()3. 补充诗句空缺的部分。
(1)______,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2)遥望洞庭山水翠,______。
(刘禹锡《望洞庭》)4. 阅读《七律·长征》,完成问题。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
小学必背古诗(四年级上册)班级:______姓名:______一、单选题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出自唐代诗人____的作品____。
( )A.王翰《凉州词》B.王维《凉州词》C.王维《送元二使安西》D.2.千里黄云白日__,北风吹雁雪纷纷。
( )A.曛B.熏C.薰3.古诗《嫦娥》中描绘的主人公所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
( )A.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B.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4.__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A.单B.旦C.但5.至今思____,不肯过江东。
( )A.关羽B.项羽C.项伯6.“醉卧沙场君莫笑”中“沙场”指的是____。
( )A.操场B.采石场C.战场7.______________,万里长征人未还。
( )A.秦时明月汉时官B.秦朝明月汉时关C.秦时明月汉时关8.梅雪争春未肯降,______________。
( )A.骚人阁笔费周章B.骚人执笔费评章C.骚人阁笔费评章9.《鹿柴》中落笔先写“_____”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
( )A.空山B.不见C.人语10.至今思项羽,不肯过____。
( )A.江东B.江南C.山东11.______________,欲饮琵琶马上催。
( )A.葡萄美酒月光杯B.葡萄美酒夜光杯C.葡萄梅酒夜光杯12.嫦娥应悔偷灵药,______________。
( )A.碧海青天夜夜心B.碧海清天夜夜心C.碧海青天夜夜星13.______________,半江瑟瑟半江红。
( )A.一道斜阳铺水中B.万道残阳铺水中C.一道残阳铺水中14.横看成岭侧成__,远近高低各不同。
( )A.锋B.峰C.烽15.《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
( )A.苏轼B.苏洵C.苏辙16.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表现手法。
( )A.借景抒情B.托物言志C.借古讽今1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四年级(上)古诗专项练习题一、找一找,连一连,写一写。
《明月几时有》刘禹锡(唐)《望洞庭》李白(唐)《峨眉山月歌》苏轼(北宋)《风》李峤(唐)《元日》柳宗元(唐)《江雪》王安石(宋)二、连一连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王维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苏轼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辛弃疾三、解释带点的词、诗句的意思。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远隔千里,却可以共赏同一轮皎洁的明月.用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3)千山鸟飞绝.(4)千门万户曈曈日...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三、默写本册所学古诗。
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四、选择(将正确的答案填在各题的序号下面)1、“鲁肃”这一人物形象出自( C )A、《封神演义》B、《水浒传》C、《三国演义》D、《西游记》2、“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两句词描写的是( D )A、春天景色B、夏天景色C、秋天景色D、冬天景色3、下面不是三国故事的是( D )A、赤壁大战B、草船借箭C、三顾茅庐D、负荆请罪4、“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发生在( B )A、春秋战国B、秦汉时期C、三国时期D、唐宋时期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 B )A、汉朝名将霍去病B、汉朝名将李广B、 C、赵国名将廉颇 D、三国名将赵云6、下面四位都是我国唐朝杰出的诗人,其中号称“诗圣”的是( A )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陆游7、《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神通广大,他在花果山的名字叫( D )A、孙悟空B、齐天大圣C、孙行者D、美猴王8、被誉为“东方之珠”的是下列哪座城市( C )A、上海B、南京C、香港D、澳门9、“能说会道”中的“道”的意思是( B )A、道路B、说、讲 C方向10、下面各组词语中,表示人物神态的是(C )组。
第二单元专项试卷班级:姓名:单元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诗歌的识记与理解。
2、阅读训练目标注意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欣赏大自然中那些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象”。
3、写作训练目标掌握周记的格式,学习写周记。
一、诗歌训练(一)把诗句补充完整:,水滴石穿。
八月涛声吼地来,。
千里之行,。
燕子低飞蛇过道,。
百尺竿头,。
莫愁前路无知己,。
,学海无涯。
家家乞巧望秋月,。
日晕三更雨,。
,一分辛劳一分才。
夕阳无限好,。
业精于勤荒于嬉,。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二)诗意训练:(一)望洞庭《望洞庭》是朝写的。
描写的是季夜晚的的景色。
这首诗的诗意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诗中的“和”的意思是。
“青螺”是指。
诗中用了处比喻,分别把比作;比作;比作。
(二)菊花《菊花》是朝写的。
诗中的“陶家”指的是,他是朝的大诗人,他很爱菊花,常把自己比作高洁的菊花。
诗中的一词指的就是菊花。
我能理解这首诗歌的意思: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诗歌中的“日渐斜”是说;“更”的意思是。
(三)枫桥夜泊《枫桥夜泊》是朝写的。
这首诗是诗人在途中经过写下的。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我能理解这首诗歌的意思:诗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景物。
二、阅读训练(一)春潮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
山的背(阴荫)处虽然还寒气凛凛,可是寒冷的威力已衰竭。
朝阳处雪已(溶、融)化,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
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越来越大地响起来,最后成为一股汹涌的奔流,冲到山下,流进大江。
那冰封的大江在春天太阳的照射下,在山中雪水的冲击下,逐渐变酥了,更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终于有一天,在黎明的寂静中,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开江乐!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句子、古诗复习卷六、名言警句(一)劝学类: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字聿》(二)惜时类: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2.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三)送别类: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5.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四)四季类:春天: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夏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秋天: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冬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五)爱国类: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六)友情类: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七)思乡类: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八)节日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七、古诗复习1.过故人庄作者:()故人具鸡黍,()。
绿树村边合,()。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该诗描写了()风光,以及朋友的欢聚场面,表现了诗人()的心境和在()生活的情趣。
2.题西林壁作者:()横看成岭侧成峰,()。
不识庐山真面目,()。
该诗不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认识,就必须站在()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
3.游山西村作者:()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该诗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刻画了农民()、()的品性,表现了诗人()感情。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该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
5.送元二使安西作者:()(),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该诗借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使人不难想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1、远看长城,它像一条(),在()之间()。
2、多少劳动人民的()和()才()成这()、()的万里长城。
3、截至2003年7月,我国已有()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其中文化遗产()处,自然遗产()处,自然文化遗产共()处。
4、正前面,昆明湖()像一面(),()像一块()。
()、画舫在湖面慢慢地(),几乎不留一点儿()。
5、兵马俑规模宏大。
已发掘的()个俑坑,总面积近()平方米,差不多有()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
6、兵马俑不仅规模(),而且(),个性()。
7、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是那(),前面的(),后面的()上去,()的声音,像()的音乐;(),(),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8、搭石,构成了家乡的()。
家乡有一句“()”的俗语。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的(),也联结着()美好的()。
9、那(),如同(),必将()传下去。
10、小钱静静地()在病床上。
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的脸()起来。
……生命就像即将()的()的花朵,唯有骨髓(),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
11、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好奇心()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
12、周恩来站了起来,()地回答道:“()!”13、魏校长听了()!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和()!14、我非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与()都堪称()的大作家。
15、夏日的()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的,像温柔的()一样在上面(),闪烁着()。
16、我们的交谈很(),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
他()之中蕴含的(),()之中包含的(),把我小小的心()了,以至不知()的到来落日的()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如同一片浓浓的(),映在客厅的(),不停地()着,显得()。
17、让我们一起记住“(),()”这句名言吧!一个人如果总是用自己的()去比别人的(),那么他不但会(),还会(),十分();如果他能不断找出自己的(),不断()别人的长处,他就会飞快地(),越来越()。
18、20世纪是一个()的世纪。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来形容。
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物兰*罗素说:“(),是()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20、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的恐龙化石,()的发现使全世界的研究都们()。
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涂上了“()”之笔。
21、()是个化石宝库,被誉为“白垩纪公园”。
那里发现的()化石门类之多,保存之好,举世罕见。
特别是()年以来,那里多次发面留有()的恐龙化石,为我们提供了部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依据。
22、太空作物普遍具有()、()、()等优点。
九、活学活用1、这道思维训练题很有挑战性,我反复思考却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经老师的指点,我换了一种解题思路,很快就解出来了,这真是:“”。
2、要和你的朋友送别了,可以引用诗句“”表达。
3、“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这美包括了(),(),()。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是一句立志的名言。
我还搜集到其他的立志名言有:5、能说明观察点和角度在变化,看到的结果也在变的诗句是:6、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形容。
7、写出一副描写自然景观的对联:上联:__________________ ___ 下联:______________ _______ 8、学了《幸福是什么》一课,我最大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我还读了不少的童话故事,有:_______ _ _____________。
9、“我们的交谈很______,仿佛我______小孩,______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
他亲切之中_______的认真,质朴之中_______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________了。
”这两句话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这学期,我们还学过他写的文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语言是一种财富,我们要做积累语言的有心人。
我们校园的墙壁上处处有语文,写一句你从校园墙壁上积累到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知道它的主要意思:11、小明学习不认真,贪玩,我会用名言“”来劝他。
12、周恩来十二三岁的时候就立下了“________________ _ ”的远大志向,令人佩服。
关于这样的立志名言,你肯定也收集了一些,请将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写下来:1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首诗是()朝诗人()写的。
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是表现朋友深情的千古名句。
14、《游山西村》的作者是()代的()。
其中常用来形容绝处逢生意外惊喜的句子是:。
15、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
夏日的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一样在上面跳跃,闪烁着的光点。
……落日的余晖染红了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
这两段话出自肖复兴的《》,在这一册书中我们还学过叶圣陶写的《》,他们从不同角度向我们展现了这一墙的爬山虎。
16、在本册课文里,我们目睹了被称为的钱塘江大潮,登上了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和的万里长城;我们为那一块块联结着乡亲们的搭石而感动;更被台湾青年用无私的爱心架起的而震撼;周恩来总理小时侯那一句“”的豪言壮语时时激励着我们;我们更想在这的世纪里实现更多美好的梦想。
17、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以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的诗句是《游山西村》里的。
1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故人西辞黄鹤楼,。
,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还在课外学习了送别诗《》,知道其中的诗句,。
19、语文课上,林老师在黑板上把“末”字写成了“未”字,你该怎样给老师指出:我会地说:“。
”20、在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是,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