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终测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8
人教部编2018版九年级历史第1——4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人间世态的变迁.金字塔是()A.古代埃及国王的宫殿B.古巴比伦国王的宫殿C.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D.古巴比伦国王的陵墓2、楔形文字既有语义符号,又有语音符号。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
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3 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材料直接反映了古巴比伦( )A.家庭奴隶制相当发达 B.家庭奴隶制非常突出C.非奴隶身份的男性社会地位高 D.《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4、下图中反应古代印度文明成果的是()B. C. D.5、在雅典公民大会上,公民可以通过将贝壳或石子投于壶中的方式,来对城邦事务进行表决。
这反映了当时雅典城邦( )A.法制严明 B.政治民主 C.经济发达 D.文化繁荣6、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③处应填写的是()A. 罗马共和国B. 罗马帝国C. 西罗马帝国D. 拜占庭帝国7、1075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在与罗马教皇的斗争失利后,被迫前往卡诺莎城堡向出身低微的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忏悔,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最终才获得了格里高利七世恩赐的一个赦罪的吻,这就是历史上的“卡诺莎之辱”。
它充分说明在中世纪的欧洲()A.基督是救世主 B.国王软弱无能C.王(国王)权高于教(教皇)权D.教(教皇)权高于王(国王)权8、“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制度是()A.种姓制度 B.共和制 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D.联邦制9、《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
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试卷(1-12课)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分)1.(1分)观察下列图片,你能得出正确的信息是()A.楔形文字,是研究尼罗河流域文明的珍贵资料B.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文明C.佛教是起源于古代希腊的宗教D.三幅图片是不同地区的特征,体现了古代欧洲文明的多元性2.(1分)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认为,金字塔作为古埃及的象征之一,是由古埃及人民,运用一系列器械将巨石由低至高一块块砌上去的,这反映了()A.埃及文明适应环境发展B.埃及法老权力至高无上C.古埃及劳动人民的智慧D.统治者的陵墓规模巨大3.(1分)《汉谟拉比法典》第128条规定:倘自由民娶妻,却未与此妇签订条约,则此妇非其妻。
这说明古巴比伦()A.重视法律条约的契约性B.有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C.提高了普通妇女的地位D.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4.(1分)古代世界各文明区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
“楔形文字”“阴历”“60进制”等成就属于()A.古埃及文明B.古希腊文明C.古印度文明D.古代两河流域文明5.(1分)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佛教很快获得了底层民众的支持,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据此可知,佛教的流行主要在于其()A.获得了婆罗门上层的支持B.维护了古印度的种姓制度C.宣扬了“众生平等”的理念D.兼顾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6.(1分)如表是某初三学生在整理古印度文化时的草稿,请你帮他指出有误的一项()类别成就类别成就A、历法《太阳历》B、数学真正创造了阿拉伯数字C、城市修建了华氏城D、宗教创立了佛教A.历法B.数学C.城市D.宗教7.(1分)小史在扫描某古代国家政体“二维码”的时候,出现了以下有关其特点的解释。
这个古代国家最有可能是()主权在民法律至上轮番而治公民平等直接民主A.古代埃及B.古巴比伦C.古代雅典D.古代日本8.(1分)《全球通史》:“由于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古典希腊文化普及到整个中东,形成一个新文明。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每题3分,共75分)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题序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1.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河的诗篇有:“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对这句话的最准确理解是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 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C.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的2.埃及考古学家打开了在吉萨高地金字塔区发现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石棺。
这发现,更加证明了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建造的。
下列关于金字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巨型陵墓 B.它是埃及国王权力尊严的象征C.它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D.它是国王和奴隶主智慧的结晶3.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国国王是A.巴比伦 B.汉谟拉比 C.腓尼基 D.婆罗门4.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A.《摩奴法典》 B.《乌尔纳姆法典》C.《汉谟拉比法典》D.《查士丁尼法典》5.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的生活。
根据古印度种姓制度,下列选项符合当时农民身份的是A.担任祭司 B.与国王或官吏的女儿成婚C.掌握军权 D.纳税供养第一、第二等级6.右图是某宗教兴起与传播路线图。
关于该宗教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伊斯兰教B.它的经典是《圣经》C.它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宗教D.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7.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为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在此,他强调的是被称为民主政治的A.原因 B.过程 C.方法 D.程序8.公元前453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卷九年级历史试题姓名班级学号成绩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探寻古埃及金字塔的功能与演变历程,可以感知的历史奥秘有()A.国王的地位与权力 B.人类的法制传统C.阿拉伯数字的起源 D.罗马帝国的强盛2.有学者认为.“文字不是一种深思熟虑的发明物,而是伴随着对私有财产的强烈意识而产生的一种副产品。
文字始终是苏美尔古典文明的一个特征。
”苏美尔文字被称为()A.象形文字 B. 楔形文字 C.字母文字 D.拉丁文字3- 2018年9月在印度海德拉巴,一位印度父亲(吠舍)为了阻止女儿嫁给一位达利特(贱民)男孩,在光天化日下袭击了他们,并残忍地砍掉了女儿的手。
导致这幕悲剧发生的原因是印度社会遗留的()A.佛教教义 B.采邑制度 C.种姓制度 D.农奴制度4.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前起,北非、西亚、南亚、东亚地区诞生了几大文明古国,这些文明古国的共同特征有()①诞生于大河流域②都实行民主制度③以发展农业经济为主④都建立了城邦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当民众在公民大会上投票赞成与斯巴达的战争时,公民大会就宣布处于战争状态;当陪审员投票赞成苏格拉底有罪时,他就是个罪人。
”材料旨在说明古代雅典()A.民众是拥有决策权的公民集体 B.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权力滥用C.公民大会屉城邦最高权力机构 D.陪审法庭难以做到公正判决6.元老院在形式上只是咨询机构,但执政官必须在所有重大事务上征得它的同意,财务官在支出款项时也必须得到它的同意。
下列古代国家存在这一机构的是()A.古巴比伦 B.雅典 C.斯巴达 D.罗马共和国7.小历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汇报时,展示了下图所示内容。
由此可见,他研究的主题是()A.基督教的兴起B.西欧封建社会的特征C.封建庄园的地位D.忠君思想在西欧的传播8.“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
他们的庄园里能够产生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附含答案)(本试卷四个大题,19个小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说明二者具有相同的()A.自然环境B.政治制度C.社会习俗D.宗教信仰2.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造就的肥沃淤泥发展了农业生产;希腊人依靠濒临地中海的众多优良港口,发展海外贸易,商业发达。
这说明()A.农业是文明发展的基础B.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C.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类型D.商业活动促进文明交融交汇3.不管世界各国的文字多么不同,阿拉伯数字却不需要翻译,人们都能认得,其实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首创,它的创造者是()A.古希腊人B.古埃及人C.古罗马人D.古印度人4.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在下表中,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史实推论A亚历山大的东征客观上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B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的封建制走到了尽头C克洛维统治时期封赐制度在日本已普遍存在D查理大帝去世标志查理曼帝国走向最强盛5.关于雅典的民主,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
”下列关于雅典民主制的说法,不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A.小国寡民阻碍了民主政治的发展B.抽签选举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C.直接民主使素养不高的人参与政治D.民主范围的有限性激化了社会矛盾6.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列史实和结论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 元老院罗马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B《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C斯巴达克起义罗马帝国分裂为两个帝国D布匿战争罗马成为整个地中海的霸主7.有学者写道:亚历山大征服埃及,打败波斯,重修巴比伦,试图实现希腊和波斯的完全统一。
九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是问卷星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第二部分测试卷发到班级作业1. 人类早期文明的诞生源于“水”的赠礼。
尼罗河孕育的文明古国是() [单选题] *A.古代印度B.古代埃及(正确答案)C.古代希腊D.古巴比伦王国2.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单选题] *A.《临时约法》B.《汉谟拉比法典》(正确答案)C.《商法典》D.《刑法典》3.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两河”是指() [单选题] *A.尼罗河和黄河B.黄河和长江C.印度河和恒河D.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正确答案)4.假如春秋时期的楚国国王到古代印度去旅游,对照印度的种姓制度,他发现自己属于() [单选题] *A.婆罗门B.刹帝利(正确答案)C.吠舍D.首陀罗5.当你听到人们谈论“因果报应”“众生平等”等内容的时候,你可以判断他们谈论的最可能是() [单选题] *A.伊斯兰教B.佛教(正确答案)C.犹太教D.印度教6.某兴趣小组准备排演历史剧,光荣属于希腊,下列剧本内容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是() [单选题] *A.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B.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C.雅典建立津贴制度,以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D.奴隶和妇女拥有政治权利(正确答案)7.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建立起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史称亚历山大帝国。
学者们认为,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明交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新时代。
这说明() [单选题] *A.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传播(正确答案)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C.地区冲突导致文明的衰落D.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战争8.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
爱琴文明包括()①克里特文明②荷马时代③亚历山大帝国时期④迈锡尼文明(2分) [单选题] *A.①④(正确答案)B.②③C.①③D.②④9.与“元首制”“罗马帝国”“奥古斯都”等关键词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单选题] *A.图特摩斯三世B.汉谟拉比C.屋大维(正确答案)D.罗伯斯庇尔10.罗马共和国时期,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单选题] *A.四百人议事会B.主席团C.公民大会(正确答案)D.元老院11.下列关于古代罗马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人民大会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构B.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C.斯巴达克起义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D.凯撒建立了罗马帝国(正确答案)12.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3分)《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医生用刀进行手术,治愈病人者,医生应得银子十舍客勒;如果病人因此致死,他就要被砍断手。
这说明古巴比伦( )A.医患关系十分紧张B.实行同态复仇法C.用成文法维护秩序D.保护奴隶主利益2.(3分)在古代印度有这样一户家庭: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
你认为这户人家属于什么等级(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3.(3分)公元前5世纪中叶,雅典规定:公民出席民众会常会,领取1德拉克马,一次最高会议领取9俄勃尔。
此举目的是( )A.对城邦内部的穷人实行社会救济B.给政府官员工资以维持机构运行C.保证公民积极参与城邦政治活动D.拉拢全体公民支持城邦对外战争4.(3分)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
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A.城市自治权B.人身自由权C.特许经营权D.男女平等权5.(3分)《日本书纪》记载古代日本人认为“大唐国者,法式备定之珍国也,常须达。
”受唐朝影响,日本( )A.推行明治维新B.进行大化改新C.建立幕府统治D.形成武士集团6.(3分)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设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影响这一变化的事件是( )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资产阶级革命D.工业革命7.(3分)下列插画出自欧洲不同时期出版的《马可•波罗游记》,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心目中的中国人形象。
第一幅画中,中国人都穿着中世纪欧洲的服饰,第二幅画中,中国人的形象更符合实际。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文主义影响了绘画的风格B.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形成C.东西方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D.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8.(3分)有学者曾说“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
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1.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
”以下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2.2019年5月1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主题纪录片《亚洲文明之光》,生动再现了亚洲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悠久灿烂、多元共生、交流互鉴的文明图景。
以下文明成就可以在片中展现的是()①金字塔②《汉谟拉比法典》③佛教④基督教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3.“公元前6世纪末,由公民组成的五百人会议取代了贵族会议,公民大会成为实际上的权力中心。
公民大会权力的上升是雅典民主程度增强的标志。
”这说明公民大会()A.已成为最高权力机构B.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C.代表封建统治者的利益D.参政主体具有广泛性4.“法治”是现代社会稳步发展的前提。
早在古代社会,各国就制定了法律。
以下法律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罗马民法大全》5.古希腊人不仅留下了表现力与美的《掷铁饼者》(如图)等一系列艺术品,也留下了在奥林匹亚竞技会上几乎是赤身裸体参加每一项竞技活动的佳话。
这种以裸体为美,以健美发达的躯体为荣的风尚说明古希腊社会()A.效仿神灵,无拘无束B.古风浓厚,世情淳朴C.崇尚自然,歌颂人性D.人民主权,个人自由6.根据罗马凯撒制定的儒略历的规定,每4年有1个闰年,闰年为366日,其余3年(称为平年)各有365日。
这个历法演变为()A.公历B.俄历C.回历D.佛历7.有人到罗马旅游,夜间问一老者:“罗马夜间,为什么不能稍稍明亮一点?”那位老者说:“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罗马历史的光辉”的是()A.《十二铜表法》B.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C.共和国时期奴隶制盛行D.爱琴文明8.“……我们,向……您起誓,承认您为我们的国王和最高领主,只要您遵从我们的地位和法律;如果您不如此,上述誓言即无效。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A.英国最后确定了级联邦制国家期末考试一试卷一、选择题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展开了对于“古代印度文明成就展”的活动,你以为下边内容与这一主题无关的是( )A.种姓制度B.释迦牟尼雕像C.巴黎圣母院D.阿拉伯数字2.以下对东西方文明的叙,正确的选项是()述A.古埃及人创建了古老的象形文字B.罗马共和国的政权掌握在公民手中C.阿拉伯人创建了阿拉伯数字符号D.种姓制度促使了古代印度社会发展3.12世纪30年月此后,在欧洲的一些地域开始出现了“市政1200年前后的几年中,马官”。
赛等地一度成立起意大利式的小型城市“共和国”。
这些新事物摇动了旧的封建构造,还确定了新的制度形式——市政体系。
以上资料反应了西欧城市的哪一现象()A.城市自C.君权神治B.殖民扩充授D.三角贸易.实验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展开热门问题“一带一路”研究性学习时,采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更贴切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帝国的扩充与崛B.中外经济文化沟通起C.文明的触犯与融D.中华文明的吸引合力5.14至16世纪,欧洲文艺中兴的盛行和新航路的开拓对人类大团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被称为“人”和“世界”的发现。
对于这个时代的表,错误的选项是()述③资本主义时代的曙①封建社会的终结②资本主义制度的成立光④财富阶级统治的增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④6.在14-16世纪的欧洲,跟着封建社会的衰败和新兴财富阶级的产生,思想文化的巨人们向教会的迂腐说教倡始了挑战。
这一挑战的前驱是()A.哥伦布B.但丁C.伏尔泰D.牛顿7.以下图简单勾画出了英国财富阶级革命的主要过程。
依据图判断以下表达中正确的是()--------.英国财富阶级和新贵族最后以暴力革命颠覆复辟王朝获得政权 .英国进行财富阶级革命的同时展开了工业革命.英国财富阶级和新贵族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才最后获得统治地位8.在初期财富阶级革命时 ,《权益法案》 《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三部重代要文件,以下相关它们的评()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分别是英、法、美三国的历史文 A .都是为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而公布 献 .都表现了财富阶级的自由、同等思C .都使本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度 想9.据《湛江日报》报,估计2016年湛江到广州将建成高速铁道路,届时两地只要要两个多小时就能抵达。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历史期中测试卷及答案(总分:70分 时间: 90分钟)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正确选项填入题后括号内)1.“唯一真正的革命,是对心灵的启蒙和个性的提升;唯一真正的解放,是个人的解放”。
下列符合该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A .新航路开辟B .废奴改革C .文艺复兴D .三角贸易2.图1是新航路开辟时的一位航海家的漫画,此航海家双手将地球抱在胸前,身后是即将远航的中世纪帆船。
据图可知,此航海家( )图1 图2 图3A .第一次实现了人类跨越大西洋的愿望B .是“新大陆”最早的发现者C .最先发现通往亚洲的新航线D .首次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性3.上图图2为《“三角贸易”示意图》。
图中数字代表“三角贸易”经过的四个洲。
“三角贸易”中有一个环节的活动被马克思称为“丢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的罪恶。
”这个环节的路线应是( ) A .④--①② B .③—④ C .③--① D .①②--③4.地理大发现揭开了海权时代的序幕,激起欧洲国家抢占海外殖民地的热潮。
上图图2中,19世纪初期,②地区纷纷独立建国,他们主要反抗哪些国家的殖民统治( )密封A.西、葡B.荷、比C.英、法D.德、俄5.上图图3反映了近代某一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状况。
这一革命使该国()A成为亚洲强国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走上了殖民道路D.取得了民族独立6.美国国旗的演变反映了美国领土扩张的历史。
1776年美国独立时的国旗是()A B C D7.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A.欧洲资产阶级革命B.B.拿破仑对外战争C.C.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D.D.西方国家民主化进程8.1848年2的历史潮流风靡全球。
这两位“大胡子”是()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9.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曾这样评述: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孔望着过去”指的是()A.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改革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C.改革对俄国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D.改革没有使俄国的专制制度发生本质性的改变10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学习和内化。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历史期中测试卷及答案(总分:75分 时间: 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人类早期文明大多兴起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
下列大河流域主要文明成果归属错误的是( ) A .尼罗河流域——金字塔 B .两河流域——伊斯兰教 C .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 D .黄河流域——甲骨文2.下列图中的遗址和文物,代表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文明。
按一下图中内容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汉谟拉比法典②金字塔③罗马军队④希腊陶器A .①②③④B .④③②①C .③④①②D .②①④③3.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以下内容出自其中的是( ) A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B .“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C .“条条大路通罗马”D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4.下列有关雅典城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农业发达 B .古代雅典城邦是著名的君主专制国家C .伯利克里时期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D .古代雅典用系统的教育将全体小孩培养成合格公民 5.“马拉松长跑”源于希波战争中著名的马拉松战役。
该战役发生的地点位于今天的( ) A .希腊B .意大利C .法国D .埃及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6.“诏书规定: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权,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于6岁以上的公民,每6年按人口班田一次,男子每人2段(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下列能够从材料中得出来的是( )A .日本统治阶层内讧和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的吸引是其改革的重要因素B .标志着日本从古代社会向中古封建社会的转折,促进了国家和社会的迅速发展C .通过土地制度变革,废除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变成国家的公地和公民D .这场变革是天皇开始的自上而下封建性质的改革,其目的是维护自身统治7.1075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在与罗马教皇的斗争失利后,被迫前往卡诺莎城堡向出身低微的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忏悔,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最终才获得了格里高利七世恩赐的一个赦罪的吻,这就是历史上的“卡诺莎之辱”。
期中学情评估一、选择题(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全球通史》中提及:“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
”这里强调了产生伟大文明的共同因素是()A.政治条件B.经济条件C.地理条件D.思想条件2.《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这部法典诞生于()A.古代两河流域B.爱琴海地区C.古代印度河流域D.古代尼罗河流域3.《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货币单位);如果是吠舍骂了婆罗门,就要罚款150到200帕那;要是首陀罗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
此规定说明()A.四个种姓的职业世袭不改变B.四个种姓宗教生活界限分明C.四个种姓的宗教权利不平等D.四个种姓的法律地位不平等4.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
这指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A.产生条件B.主要内容C.制度缺陷D.进步作用5.小历在收集“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的资料做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古代亚洲文明B.古代欧洲文明C.古代亚非文明D.古代美洲文明6.公元前430年,雅典发生瘟疫后,伯里克利成为雅典民众发泄怨气的对象,将军职务被罢免,并被判处巨额罚款。
但是雅典人不久后又选举他为将军,并且把国家事务交托给他处理。
这一现象说明雅典()A.平民权力至上B.民主制度达到高峰C.实行轮番而治D.采用直接民主方式7.下面是两段关于“罗马帝国”的读书笔记,笔记中所能反映的信息是()A.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B.帝国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C.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D.帝国源于爱琴海区域8.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每征服一个地方就要在当地兴建一座城市,各城市中希腊式的神庙、体育场等建筑也兼具了所征服地区的文化元素。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历史期中测试卷及答案(总分:60分 时间: 6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右图反映的古代文明诞生于( )A .尼罗河流域B .两河流域C .印度河流域D .黄河流域2.动荡不安的伊拉克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下列哪一文明成果出自该地区( )A .金字塔B .《汉谟拉比法典》C .佛教D .星期制度3.你看过获得奥斯卡外语奖的印度电影《阿育王》吗?阿育王的身份是( )A .婆罗门B .刹帝利C .吠舍D .首陀罗4.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的,这一年就是公元纪年。
这和下列哪一宗教有关( )A .佛教B .伊斯兰教C .道教D .基督教5.法兰克王国是由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的,它建立在哪个帝国基础之上( )A .亚历山大帝国B .罗马帝国C .西罗马帝国D .东罗马帝国6.中世纪的一位教皇把他的母校巴黎大学称作“为整个世界烤制面包的烤炉”,这一比喻的含义是希望母校()A.开展世俗教育B.成为传播神学的中心C.自由探讨真理D.学术研究成果7.《罗马民法大全》最富有成效和影响力,该法律由哪几部分组成()①《查士丁尼法典》②《法学汇纂》③《法理概要》④《新法典》⑤《十二铜表法》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8.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日本:“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百国。
”公元5世纪,日本统一“大小数百国”的是()A.大和B.高丽C.琉球D.本州9.646映的是()A.大化改新背景B.大化改新内容C.大化改新性质D.大化改新影响10.它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8洲的大帝国,把东方和西方连接起来。
该帝国是()A.阿拉伯帝国B.古希腊C.古代波斯D.奥斯曼土耳其11这幅图中可以得出的最准确信息是()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A .资本主义萌芽必然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B .手工工场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手工工场产生的前提D .中世纪后期市场经济的雏形开始出现12.要了解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首先应查阅的是( )A .《荷马史诗》B .《马可波罗行纪》C .《天方夜谭》D .《哈姆雷特》13.手工工场出现后,出现了新的阶层。
密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历史期中测试卷及答案(总分:100分 时间: 60分钟)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一、单选题(共25题;每题3分,共75分)1.南方古猿是人类的直系祖先,如果想到实地去考察南方古猿的遗址,则应该去( )A .非洲B .美洲C .亚洲D .欧洲2.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 ) A .男性的力量超过女性 B .女子在家庭中地位衰落 C .氏族社会的战争频繁 D .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3.右图中的古代巨型建筑和雕像,至今仍屹立于( ) A .黄河流域 B .尼罗河流域C .两河流域D .印度河流域4.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 A .海洋 B .沙漠 C .高山 D .河流5.“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这里的“她”应该是指( )A .古代埃及B .古代印度C .古代雅典D .古代罗马6.通过“遣唐使”,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的国家是( )A .波斯B .大食C .日本D .天竺7.男性公民格瓦达和妹妹玛利亚住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一个小村庄,他们最有可能的经历是()格瓦达因家庭贫困被禁止参加公民大会C.格瓦达因担任政府公职获得补贴B.玛利亚参与公民大会期间,格瓦达独自处理农活D.两人一起参与国家议事8.在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实行的政策不包括()A.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B.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C.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D.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赋税9.在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改革是()A.伯利克里改革B.商鞅变法C.查理·马特改革D.大化改新10.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是()A.上古亚非文明B.上古欧洲文明C.亚洲封建国家D.欧洲封建国家11.2013年4月,历史上的()A.希波战争B.亚历山大东征C.布匿战争D.十字军东征12.安东尼自豪地称地中海是“我们的海”应该生活在()A.埃及法老时代B.汉谟拉比时代C.罗马帝国时代D.伯利克里时代13.1971年意大利驻联合国代表说密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人的中国文明”的一部书是指( )A .《大唐西域记》B .《马可·波罗行纪》C .《战争与和平》D .《神曲》14.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就是其中之一。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中考过关训练(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2题,共91分)1.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是在()A.公元前509年B.4世纪末C.公元前4世纪D.476年2.雕塑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历史与文化。
下面的这个雕塑,和一个国家的起源有关,这个国家是()A.罗马城邦B.迦太基C.斯巴达城邦D.雅典城邦3.(2018安徽黄山期末)小明在学完《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一课后,整理了如下笔记。
其中错误的是()A.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爆发B.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了元老院C.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D.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4.在罗马历史的演变中有很多“节点”,印证了古罗马的历史印迹。
其中,帝国北部的日耳曼人废黜了最后一位西罗马君主,西罗马帝国灭亡,它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度的结束。
这一历史“节点”发生于()A.公元前27年B.公元前509年C.395年D.476年5.从“征服意大利半岛”“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凯撒夺取政权”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A.希腊文明的繁荣B.罗马共和国的统治C.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D.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6.(江西中考)“罗马从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共和国转变为一个庞大的帝国,是突然而惊人的,这使人联想起亚历山大的征服。
”下列对材料理解表述正确的是()A.罗马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同时建立B.亚历山大征服迦太基后建立了罗马帝国C.亚历山大征服迦太基后建立了罗马共和国D.罗马取得布匿战争胜利后称霸地中海7.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公民大会B.五百人议事会C.元老院D.执行官8.西方有句谚语“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其中“凯撒”是()A.雅典将军B.古罗马执政官C.意大利旅行家D.基督教神职人员9.(2018北京昌平区期末)有史学家说:“不是罗马一城的历史,也不是意大利的历史,而是当时地中海地区史。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世界文明可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
以下对这两种文明不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东方文明都发源于亚洲,西方文明都发源于欧洲B.东方文明实行中央集权制,西方文明是民主政治C.东方文明发明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沿海或海洋D.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发达2.德谟克里特(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年),出现在希腊的100德拉克马的旧纸币上。
德谟克里特的最主要成就是()A.写出著名文学作品《荷马史诗》B.创作了《掷铁饼者》C.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D.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3.“我们也希望你们知道,我们要把权力赐给我们的忠臣们,而且我们决不愿对他们做任何违反理性的事。
我们也告诫你们以及我们的其他忠臣把权力授给你们的附庸,对他们决不做违反理性的事。
”该则材料中所说的给予“权力”的基础是给予()A.农奴B.武器C.土地D.爵位4.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的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与原来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
()A.亚历山大帝国B.西罗马帝国C.东罗马帝国D.阿拉伯帝国5.以下关于欧洲中世纪乡村的描述,正确的是()A.到处都有商人的叫卖声B.通常由一个村落或几个村落组成的庄园成为自给自足的小世界C.到处是裁缝店、理发店、杂货店D.农奴从主人那里领取一小块土地后,就可获得人身自由6.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他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成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而成的。
”其中的“他”是()A.僧侣B.祭司C.法老D.大商人7下图所示石碑刻有“此为确立真正福祉及仁政于国内的常胜之王汉谟拉比所制定的公正的法律”等文字。
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终测试语文试卷一、书写(5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知识积累(28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原来读书可以如此美丽。
当我们挖心sōu(1)胆时,可以拿出一本冰心的散文集,让她那精血诚jù (2)的文字来慰帖你的内心;当我们心无旁wù(3)时,可以拿出鲁迅的杂文选,让他那激情澎湃的句子来震hàn (4)你的心灵。
(1)▲(2)▲(3)▲(4)▲2. 古诗词填空。
(7分)(1)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2)▲,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3)疑怪昨宵春梦好,▲,笑从双脸生。
(晏殊《破阵子》)(4)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虽经摧残,仍坚贞不屈的句子是“▲,▲”。
(5)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丁壮妇孺辛勤劳作的句子是“▲,▲”。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4分)(1)会.天大雨(▲)(2)身披.坚执锐(▲)(3)天下缟素..怒(▲)..(▲)(4)秦王怫然4.临近期末,小明对知识重点进行了专门整理,下列关于诸子百家的表述有一项不够妥当,请指出(▲)(3分)A.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墨子》一书重推理,尤擅文采,开中国古代哲理散文的先河。
B.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课文所选两篇均是孟子弟子所记孟子的言行,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善用比喻,文采斐然。
C.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一生率性任真,守穷终生。
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的思想,主张无为而治。
D.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代。
其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在战国后期著作以《荀子》、《韩非子》为代表。
5. 名著阅读。
(10分)《水浒》又名《忠义水浒传》, 朋友间用真情,讲“义气”,是一部让人百读不厌的书。
(1)请根据下面介绍,写出“他”是谁。
(2分)①他对朋友肝胆相照,赤诚一片,对待朋友甘洒热血,以命相交,当得知施恩落水而死的消息时,一向以大英雄示人的他,竟然当众大哭一场,足够可见他对待朋友的真情绝非停留在口头,而是深藏在心中。
②在卢俊义春风得意之时,他悄然静候左右,从不争宠邀功;在卢俊义蒙冤受难之时,他不畏艰险舍身相救。
他是卢俊义的忠仆,是他的义子,是他的爱徒,更是他此生最真挚的兄弟。
①▲ ②▲(2)任选作品中一个人物,结合故事情节(上述情节除外),说说你对书中“义”的理解。
(5分)▲(3)《傅雷家书》中傅雷对儿子的生活,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在与傅聪的通信过程中,傅雷注重从细节处对其进行教育引导,请列举一例。
(3分)如:傅雷有一次在信中说“信封上的字别太大,把整个封面都占满了”,意在从这个细节教育儿子做事要细心、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三、阅读理解(52分)(一)雨中的男孩(16分)⑴春鳅夏鳝冬至狗。
老天爷也知道这几天该吃狗肉了,天气骤然地就冷了下来。
⑵晚上,坐在值班室里,看着窗外纷纷扬扬的细雨,同事们想吃狗肉的念头一下就活蹦乱跳地冒了出来。
有了念头,第二天,我就和一位同事去山下寻狗。
谁知,我们走了几户农家,却一直没有结果。
我们知道,喂大一条狗不容易,农民和狗早已有了感情,不是有特别紧要的事情,谁也舍不得卖。
但我们不死心,继续在村里寻找。
⑶又走了几户农家,终于,在最偏远的一户里,我们看见了一条壮实的本地土狗。
那土狗的样子,特别惹人喜欢。
我们找到狗的主人。
主人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大约四十岁左右,但一脸的皱纹,却跟树杈子没两样。
当我们上前说明来意,农民的头立马就摇得像拨浪鼓。
我回头看了一眼同事,摊摊手,做了一个无奈的表情。
此时,同事的两眼,正死死地盯着那条土狗。
我回过头,看了一眼农民,说了一个平时我连想也不敢想的价钱。
⑷农民先是一愣,随后看了看屋里,顺着农民的目光,我们看见屋里的床上躺着一位面容憔悴的妇女。
那妇女干生生的脸上,竟没有一点儿肌肤应有的光泽。
我知道农民的心动了。
看来还是钱能通神。
我的脸上,溢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⑸这时,农民再次看了一眼床上躺着的妇女,取下嘴里含着的烟杆,走到了拴狗的柱子前。
我接过拴狗的绳子时,农民的儿子放学走进了院子。
农民的儿子十岁左右,虽说穿得有点破,却是一个长得很阳光的小男孩。
⑹男孩听说我要买狗,一下呆住了。
片刻,男孩反应过来,蹲下身子,一把抱着狗,嘴里大喊着不卖不卖!农民看男孩的样子,身子僵了僵,也慢慢地蹲下去。
农民在男孩的耳边不停地说着什么。
男孩双手抱着狗,瞬间,一串串泪珠,就在男孩的脸上,落雨一样地婆娑了起来。
⑺我和同事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那天,我和同事牵着狗上山时,谁也没说话。
⑻回到站里,看见狗,站里的同事全欢呼雀跃起来,整个小站一下就焕发了生机。
我把狗拴在厨房门口的树上,一个人悄悄地回了宿舍。
⑼谁知,吃过晚饭,同事跑来说,狗不见了!我一听,翻身起床,到拴狗的地方一看,狗是扯断绳子跑的。
我知道,狗肯定又跑回去了,狗是通灵性的,认识路。
⑽此时,雨,忽然大了起来。
⑾回到值班室,听着外面越来越大的雨声,想到丢失的狗,同事们开始互相埋怨。
坐在那里,我没说话,脑中闪现的,是小男孩抱着狗流泪的样子。
忽然,门外传来了汪汪的两声狗叫。
我心里一惊,跑出门看,上午的男孩,牵着狗,站在门口,浑身被雨水淋得透湿。
⑿男孩看见我,脸上露出一丝憨厚的笑容,说,叔叔,你们买的狗跑回了我家,我爸叫我给你们送来。
说完,男孩把手中的绳子递到了我的面前。
⒀我站在那里,傻了似的,目光虚虚的不敢去碰男孩的眼睛,心里的愧疚软软地堵着,就像泡了水的豆子,胀胀的透不过气来。
好一会儿,反应过来,我忙叫男孩进屋坐坐。
⒁男孩把绳子塞到我手中后,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转过身,跑入雨中。
⒂屋里的同事愣在了那里,谁也不说话。
⒃第二天,杀狗的师傅上山时,狗,早已不知了去向。
(作者葛昕旭,原载2016年2月8日《文学报》)◆故事·场景的组合6.从发现“狗”的那刻起,一直到最后“狗”不见踪影,在“买狗”事件中,“我”的心理发生了复杂的变化。
请简要概括,把下面“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填补完整(每处不得超过四个字)。
(3分)◆语言·意义的蕴含7.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1)男孩双手抱着狗,瞬间,一串串泪珠,就在男孩的脸上,落雨一样地婆娑..了起来。
▲(2)我站在那里,傻了似的,目光虚虚的...不敢去碰男孩的眼睛,心里的愧疚软软地...堵着,就像泡了水的豆子,胀胀的...透不过气来。
▲◆环境·形象的烘托8.第⑽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结局·主旨的暗示9.小说的结尾“第二天,杀狗的师傅上山时,狗,早已不知了去向”这句话颇耐人寻味。
对狗不知去向的原因有多种理解:①我或我的同事把狗放跑了;②小男孩的父亲退了钱,又把狗要回来了;③狗再次扯断绳子逃走了。
请谈谈你的理解,并简述理由。
(提示:可以是上述三种理解中的一种,也可以是其他理解。
)(6分)▲(二)“智慧课堂”主题阅读(12分)【新闻回顾】5月27日下午,2016年第一届两岸智慧好课堂邀请赛在绍兴落幕,宁波战队众望所归拿到第一。
本次比赛,共有宁波、绍兴、成都、济南、香港、台北6大城市组成战队,每支战队由1名领队、1名导师和6名智慧课堂专家组成。
6支队伍在宁波和绍兴两地,“真刀真枪”地比了两天的智慧课。
比赛分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四个项目,采取团体积分制,以各战队成员得分总和为战队积分。
【智慧课堂之案例】看下惠贞书院小学部的一堂科学课,学习内容为《学习静电现象》。
教室里只有六张大课桌,全班分成6个小组坐在一起。
每个学生手里一个遥控器,每个学习小组还有一个电子书包。
实验开始之前,同学们就用这枚遥控器,选择了各自的角色:实验员、汇报员、电子书包记录员、实验材料保管员……上课刚开始,老师就布置了一个实验,要求每个小组合作完成。
很快,同学们按照要求和自己的角色做完了实验。
各组的视频和图片也上传到了老师的主控电脑上。
老师也火速调出了各个组的“作业”,呈现在“电子黑板”上。
接下来,老师开始一个个地讲解、分享每个小组的作业,当中还穿插进各种提问。
同学们又一次用上了那枚小小的遥控器,或是答题,或是给其他组的实验方法和“作业”评分、点赞。
这种超强的互动性让人难以置身事外。
【智慧课堂之思考】从采访情况看,“智慧课堂”正在给教育带来三大变化。
一是学习平台的拓展。
由过去的黑板,到电子白板,再到现在的平板,课堂教学资源无限扩大,学生参与的机会大大增加,避免了过去少数学生“被陪读”现象的发生,真正实现关注每个学生。
二是学习方式的嬗变。
智慧课堂彻底改变了以教师讲为主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也不再限于几人一组的合作式学习,而是多维交互的混合式学习,课堂容量大,效率高,学习内容多样可选,数据分析迅捷高效,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的多元化和自主性。
三是学习时空的转换。
在这一模式下,课前、课中、课后已没有严格的界限,完全根据教学需要,对于难度大的内容,学生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微课等学习资源进行充分的前置学习,课上教师可以集中力量进行难点突破,课后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掌握情况进行自由、充分的补习,从而优化了学习过程,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
【智慧课堂之教师】学校营造了信息环境支持教学,从简易多媒体(如PPT)等,发展到现在交互媒体的运用,而且有很多软件支持,互动性效果明显比传统教学好很多。
但具体到老师对过程的控制、软件的使用等,对很多老师来说,是考验,更是挑战。
——田静老师现在每上一堂课,都会对备课反反复复进行修改完善,所花时间和精力比一堂传统课要多得多。
《食物链与食物网》是小学科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教学内容,那堂课,全班同学玩得不亦乐乎。
可他们不知道,为了这堂课,又是收集资料,又是设置游戏,整整准备了两天。
——严静丽老师(节选自《宁波日报》,有删改)10. 请给【新闻回顾】这个板块拟一个新闻标题。
(2分)▲11.下面四部分内容是一个补充材料,请将它们进行排序,并指出应插入本文的哪个版块中。
(3分)▲A.学生反馈智慧课堂。
B.智慧课堂还延伸到了校园外。
C.一堂语文远程课。
D.智慧课堂还实现了异地同课。
12.请根据【智慧课堂之教师】板块的内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信息技术融入课堂,老师不用再吃粉笔灰,不用再当“话痨”,上课更轻松了,减轻了许多的工作量。
B.智慧课堂对老师来说是一种解放。
但智慧课堂,需要教育智慧。
在全新的教学生态中,教师更像一个设计师,创意与策划成为着力点。
C.凡是学生自学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做到坚决不讲解;对于学生有群体性困惑或难以把握的规律性、方法性问题,教师应当深入讲解,并且要讲出其中的智慧。
D.课堂教学氛围要活泼开放,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允许学生多提问题,鼓励学生挑战教材、挑战权威、挑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