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解析-全国2卷
- 格式:doc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24
绝密★启用前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1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B .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C .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D .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2.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效应T 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 .T 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C .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 .一个效应B 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 .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的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 .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 .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4.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 和Aa 个体全部存活,aa 各题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
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 、Aa 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 和Aa 的比例是A . 1︰1B .1︰2C .2︰1D .3︰15.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A .B 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 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B .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C .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 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 .自然界中存在的噬菌体字型感染细菌后其DNA 整合到细菌DNA 上6.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H ++OH -=H 2O 表示的是A .NH 4Cl+NaOH NaCl+NH 3↑+H 2OB .Mg (OH )2+2HCl=MgCl 2+2H 2OC .NaOH+NaHCO 3=Na 2CO 3+H 2O=== △D .NaOH+HNO 3=NaNO 3+H 2O7.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 ):①C 4H 10(g )+213O 2(g )=4CO 2(g )+5H 2O (l ) 2878-=∆H kJ/mol ②C 4H 10(g )+213O 2(g )=4CO 2(g )+5H 2O (g ) 2658-=∆H kJ/mol ③C 4H 10(g )+29O 2(g )=4CO 2(g )+5H 2O (l ) 1746-=∆H kJ/mol ④C 4H 10(g )+29O 2(g )=4CO 2(g )+5H 2O (g ) 1526-=∆H kJ/mol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A .-2878kJ/molB .-2658 kJ/molC .-1746 kJ/molD .-1526 kJ/mol8.在相同条件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B .碘在碘化钾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C .醋酸在醋酸钠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大于在纯水中电离的程度D .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可提高SO 2的利用率9.相同体积、相同pH 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 )随时间(t )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10.若(NH 4)2SO 4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SO 2、N 2、NH 3和H 2O ,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 原子数之比为A .1:4B .1:2C .2:1D .4:111.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向100Mlch 4和Ar 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Mlo 2,点燃使其完全反应,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mL ,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CH 4和Ar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4B .1:3C .1:2D .1:112.短周期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 、X 、Y 、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3、4、2(不考虑零族元素)。
技巧1 起步缓加油驾驶自动挡车起步时不能猛踩油门踏板,这样只会使转速增高而引来发动机的大声轰鸣与变速器的磨损,导致燃油的浪费;而是应该缓慢加油门,使发动机转速均匀提高,车速提高后再轻轻松一下油门踏板,再继续加油门,这样汽车速度提高反而更快,车辆加速感觉也更顺畅。
在行驶中,尽量不要将加速踏板迅速踩到底。
因为这样做自动变速器会进行“强制低挡”控制,即自动变速器立即强制换入低挡,这样容易使发动机转速过高,造成自动变速器中磨擦片磨损加剧和自动变速器油温过高。
技巧2 不能空挡滑行一些司机驾驶手动挡车时习惯通过空挡滑行来省油,在开自动挡的时候,也在红灯前或下坡时把自动变速杆放入空挡中滑行。
其实这样会对自动挡车造成损害。
因为此时汽车自动变速器里的齿轮会在车轮带动下高速运转,在瞬间达到3000转/分钟,而因为变速器油泵供油不足,齿轮容易因为得不到充分的润滑而烧蚀,也容易使自动变速器油温过高而影响使用寿命。
所以自动挡车型切忌空挡滑行。
技巧3 长时间等红灯用N挡部分驾驶自动挡车的司机在等待红灯或堵车时,常将换挡杆保持在D挡,同时踩下制动踏板。
如果时间很短,这是可取的。
但若停车时间长,则最好换入N 挡,并拉紧手制动。
因为换挡杆在D挡时,自动变速器汽车一般有微弱的前移,若长时间踩住制动踏板,等于强行制止这种前移,使得变速器油温升高,油液容易变质,尤其在空调系统工作时,发动机怠速较高的情况下更为不利。
技巧4 驻车挂P挡拉手制动很多司机认为,自动挡车的P挡可以代替手制动,因此在停车时将挡位挂在P挡就不拉手制动了,即使在坡上停车时也是这样。
但实际上,P挡的确可作为手制动的辅助,但不可代替手制动。
一方面,P挡采取的是发动机制动的方式,使用手制动可以减轻发动机的压力;另一方面,一旦在P挡位设有的停车锁止机构失效时,不使用手制动容易造成意外事故。
因此,在自动挡车驻车时,还是应该使用手制动。
技巧5 拖车时应将驱动轮抬起当自动挡车出现故障需要拖车时,最好将驱动轮抬起再拖动。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全国卷II,解析版)第Ⅰ卷【名师简评】本套试卷考查知识点覆盖面广,注重基础和能力的考查。
生物部分涉及遗传学、生态学、免疫、生命活动的调节、新陈代谢、细胞、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等知识,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较好地考查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先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C.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D.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2.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免疫的知识。
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又分为T 细胞和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T细胞可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而效应T细胞既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还能释放出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成效应 B细胞,效应B细胞可产生抗体;而一个效应B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4.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
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
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1:1 B. 1:2 C. 2:1 D. 3:15. 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A.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31.(10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氮、磷、镁3种元素中,构成生命活动所需直接能源物质的元素是,构成细胞膜的元素是。
2010高考真题精品解析--理综(大纲全国II卷)第Ⅰ卷【名师简评】本套试卷考查知识点覆盖面广,注重基础和能力的考查。
生物部分涉及遗传学、生态学、免疫、生命活动的调节、新陈代谢、细胞、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等知识,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化学部分考查的知识点角度比较细腻,能较好反映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在能力考查上也有所体现,第10、11题考查计算能力;第28题考查分析问题能力;第29题考查实验操作技能;第13、30题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
物理部分对牛顿三大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匀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内容都作了考查,较好地考查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先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先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C.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D.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2.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免疫的知识。
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又分为T 细胞和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T细胞可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而效应T细胞既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还能释放出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成效应 B细胞,效应B细胞可产生抗体;而一个效应B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Ⅱ)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8 题, 共计 48 分)1、(6分)原子核X与氘核H反应生成一个α粒子和一个质子.由此可知( )A.A=2,Z=1 B.A=2,Z=2 C.A=3,Z=3 D.A=3,Z=22、(6分)(多选)一简谐横波以4 m/s的波速沿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则( )A.波的周期为1 sB.x=0处的质点在t=0时向y轴负向运动C.x=0处的质点在t= s时速度为0D.x=0处的质点在t= s时速度值最大3、(6分)(多选)如图,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隔开成a、b两部分.已知a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内为真空.抽开隔板K后,a内气体进入b,最终达到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 )A.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B.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C.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D.气体压强变小,温度不变4、(6分)在雷雨云下沿竖直方向的电场强度约为104 V/m.已知一半径为1 mm的雨滴在此电场中不会下落,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水的密度为103 kg/m3.这雨滴携带的电荷量的最小值约为( ) A.2×10-9 C B.4×10-9 C C.6×10-9 C D.8×10-9 C5、(6分)如图,空间某区域中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水平,且垂直于纸面向里,磁场上边界b 和下边界d水平.在竖直面内有一矩形金属线圈,线圈上下边的距离很短,下边水平.线圈从水平面a开始下落.已知磁场上下边界之间的距离大于水平面a、b之间的距离.若线圈下边刚通过水平面b、c(位于磁场中)和d时,线圈所受到的磁场力的大小分别为F b、F c和F d,则( )A.F d>F c>F bB.F c<F d<F bC.F c>F b>F dD.F c<F b<F d6、(6分)(多选)图中为一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与一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相连;P为滑动头.现令P从均匀密绕的副线圈最底端开始,沿副线圈匀速上滑,直至白炽灯泡L两端的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为止.用I1表示流过原线圈的电流,I2表示流过灯泡的电流,U2表示灯泡两端的电压,N2表示灯泡消耗的电功率(这里的电流、电压均指有效值;电功率指平均值).下列4个图中,能够正确反映相应物理量的变化趋势的是( )7、(6分)(多选)频率不同的两束单色光1和2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同一点射入一厚玻璃板后,其光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色光1的波长小于单色光2的波长B.在玻璃中单色光1的传播速度大于单色光2的传播速度C.单色光1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小于单色光2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D.单色光1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单色光2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8、(6分)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卫星距其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径的2.5倍,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约为… ()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36小时二、非选择题 ( 本大题共 5 题, 共计 72 分)1、(5分)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1)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天平B.秒表C.米尺(2)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误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2、(13分)如图,一热敏电阻R T放在控温容器M内;为毫安表,量程 6 mA,内阻为数十欧姆;E为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3 V,内阻很小;R为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 Ω;S为开关.已知R T在95 ℃时的阻值为150 Ω,在20 ℃时的阻值约为550 Ω.现要求在降温过程中测量在95~20 ℃之间的多个温度下RT的阻值.(1)在图中画出连线,完成实验原理电路图.(2)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a.依照实验原理电路图连线.b.调节控温容器M内的温度,使得R T的温度为95 ℃.c.把电阻箱调到适当的初值,以保证仪器安全.d.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0,并记录________.e.将R T的温度降为T1(20 ℃<T1<95 ℃);调节电阻箱,使得电流表的读数__________,记录______________.f.温度为T1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RT1=__________.g.逐步降低T1的数值,直至20 ℃为止;在每一温度下重复步骤e、f.3、(15分)如图,MNP为竖直面内一固定轨道,其圆弧段MN与水平段NP相切于N,P端固定一竖直挡板.M相对于N的高度为h,NP长度为s.一物块自M端从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挡板发生一次完全弹性碰撞后停止在水平轨道上某处.若在MN段的摩擦可忽略不计,物块与NP段轨道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求物块停止的地方与N点距离的可能值.4、(18分)小球A和B的质量分别为m A和m B,且m A>m B.在某高度处将A和B先后从静止释放.小球A与水平地面碰撞后向上弹回,在释放处下方与释放处距离为H的地方恰好与正在下落的小球B发生正碰.设所有碰撞都是弹性的,碰撞时间极短.求小球A、B碰撞后B上升的最大高度.5、(21分)图中左边有一对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电压为U;两板之间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方向平行于板面并垂直于纸面朝里.图中右边有一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区域EFG(EF边与金属板垂直),在此区域内及其边界上也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朝里.假设一系列电荷量为q的正离子沿平行于金属板面、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金属板之间,沿同一方向射出金属板之间的区域,并经EF边中点H射入磁场区域,不计重力.(1)已知这些离子中的离子甲到达磁场边界EG后,从边界EF穿出磁场,求离子甲的质量.(2)已知这些离子中的离子乙从EG边上的I点(图中未画出)穿出磁场,且GI长为a.求离子乙的质量.(3)若这些离子中的最轻离子的质量等于离子甲质量的一半,而离子乙的质量是最大的,问磁场边界上什么区域内可能有离子到达?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Ⅱ)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8 题, 共计 48 分)1、(6分) D 核反应方程为X+H→He+H,根据质量数、电荷数守恒有A+2=4+1,Z+1=2+1。
绝密★启用前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8分)1.(6分)原子核Z A X与氘核12H反应生成一个α粒子和一个质子.由此可知()A.A=2,Z=1B.A=2,Z=2C.A=3,Z=3D.A=3,Z=2 2.(6分)一简谐横波以4m/s的波速沿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则()A.波的周期为1sB.x=0处的质点在t=0时向y轴负向运动C.x=0处的质点在t=s时速度为0D.x=0处的质点在t=s时速度值最大3.(6分)如图,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隔开a、b两部分.已知a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内为真空.抽开隔板K后,a内气体进入b,最终达到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A.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B.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C.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D.气体压强变小,温度不变4.(6分)在雷雨云下沿竖直方向的电场强度为104V/m,已知一半径为1mm 的雨滴在此电场中不会下落,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s2,水的密度为103kg/m3.这雨滴携带的电荷量的最小值约为()A.2×10﹣9C B.4×10﹣9C C.6×10﹣9C D.8×10﹣9C 5.(6分)如图,空间某区域中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水平,且垂直于纸面向里,磁场上边界b和下边界d水平.在竖直面内有一矩形金属线圈,线圈上下边的距离很短,下边水平.线圈从水平面a开始下落.已知磁场上下边界之间的距离大于水平面a、b之间的距离.若线圈下边刚通过水平面b、c(位于磁场中)和d时,线圈所受到的磁场力的大小分别为F b、F c和F d,则()A.F d>F c>F b B.F c<F d<F b C.F c>F b>F d D.F c<F b<F d 6.(6分)图中为一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与一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相连:P为滑动头.现令P从均匀密绕的副线圈最底端开始,沿副线圈匀速上滑,直至白炽灯L两端的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为止.用I1表示流过原线圈的电流,I2表示流过灯泡的电流,U2表示灯泡两端的电压,N2表示灯泡消耗的电功率(这里的电流、电压均指有效值:电功率指平均值).下列4个图中,能够正确反映相应物理量的变化趋势的是()A.B.C.D.7.(6分)频率不同的两束单色光1和2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同一点射入一厚玻璃板后,其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色光1的波长小于单色光2的波长B.在玻璃中单色光1的传播速度大于单色光2的传播速度C.单色光1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小于单色光2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D.单色光1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单色光2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8.(6分)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卫星距其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径的2.5倍,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约为()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36小时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72分)9.(5分)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1)为了测试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天平B.秒表C.米尺(2)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物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错误差的原因:.10.(13分)(1)为了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某同学采用图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松开,自由下落,由此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若增大打击金属片的力度,上述结论将(填“不”或”仍然”)成立.(2).用螺旋测微器(千分尺)测小球直径时,示数如图甲所示,这时读出的数值是mm;用游标卡尺(卡尺的游标有20等分)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铅笔的长度是cm.(3)一热敏电阻R T放在控温容器M内:A为毫安表,量程6mA,内阻为数十欧姆;E为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3V,内阻很小;R为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Ω;S为开关.已知R T在95℃时阻值为150Ω,在20℃时的阻值约为550Ω.现要求在降温过程中测量在95℃~20℃之间的多个温度下R T的阻值.(a)在图中画出连线,完成实验原理电路图(b)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①依照实验原理电路图连线②调节控温容器M内的温度,使得R T温度为95℃③将电阻箱调到适当的初值,以保证仪器安全④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0,并记录.⑤将R T的温度降为T1(20℃<T1<95℃);调节电阻箱,使得电流表的读数,记录.⑥温度为T1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R T1=.⑦逐步降低T1的数值,直至20℃为止;在每一温度下重复步骤⑤⑥11.(15分)如图,MNP为竖直面内一固定轨道,其圆弧段MN与水平段NP 相切于N、P端固定一竖直挡板.M相对于N的高度为h,NP长度为s.一木块自M端从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挡板发生一次完全弹性碰撞后停止在水平轨道上某处.若在MN段的摩擦可忽略不计,物块与NP段轨道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求物块停止的地方与N点距离的可能值.12.(18分)小球A和B的质量分别为m A和m B,且m A>m B.在某高度处将A和B先后从静止释放.小球A与水平地面碰撞后向上弹回,在释放处的下方与释放处距离为H的地方恰好与正在下落的小球B发生正碰.设所有碰撞都是弹性的,碰撞时间极短.求小球A、B碰撞后B上升的最大高度.13.(21分)图中左边有一对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电压为U;两板之间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方向平行于板面并垂直于纸面朝里。
2010高考真题精品解析—理综(全国Ⅱ)第Ⅰ卷【名师简评】本套试卷考查知识点覆盖面广,注重基础和能力的考查。
生物部分涉及遗传学、生态学、免疫、生命活动的调节、新陈代谢、细胞、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等知识,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化学部分考查的知识点角度比较细腻,能较好地反映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在能力考查上也有所体现,如第10、11题考查计算能力;第28题考查分析问题能力;第29题考查实验操作技能;第13、30题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
物理部分对牛顿三大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匀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内容都作了考查,较好地考查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先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先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C.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D.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高尔基体的相关知识。
高尔基体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膜的结构与细胞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E.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F.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G.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H.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的知识。
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又分为T 细胞和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T 细胞可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 细胞,而效应T 细胞既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还能释放出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成效应 B 细胞,效应B 细胞可产生抗体;而一个效应B 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原子核A Z X 与氘核21H 反应生成一个α粒子和一个质子。
由此可知 A .A=2,Z=1 B. A=2,Z=2 C. A=3,Z=3 D. A=3,Z=215. 一简谐横波以4m/s 的波速沿x 轴正方向传播。
已知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则A .波的周期为1sB .x=0处的质点在t=0时向y 轴负向运动C .x=0处的质点在t=14s 时速度为0 D .x=0处的质点在t= 14s 时速度值最大 16. 如图,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 隔开a 、 b 两部分。
已知a 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 内为真空,抽开隔板K 后,a 内气体进入b ,最终达到平衡状态。
在此过程中A .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B .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C .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D .气体压强变小,温度不变17. 在雷雨云下沿竖直方向的电场强度为410V/m.已知一半径为1mm 的雨滴在此电场中不会下落,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2s ,水的密度为310kg/3m 。
这雨滴携带的电荷量的最小值约为A .2⨯910- C B. 4⨯910- C C. 6⨯910- C D. 8⨯910- C18. 如图,空间某区域中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水平,且垂直于纸面向里,磁场上边界b 和下边界d 水平。
在竖直面内有一矩形金属统一加线圈,线圈上下边的距离很短,下边水平。
线圈从水平面a 开始下落。
已知磁场上下边界之间的距离大于水平面a 、b 之间的距离。
若线圈下边刚通过水平面b 、c (位于磁场中)和d 时,线圈所受到的磁场力的大小分别为b F 、c F 和d F ,则A .d F >c F >b F B. c F <d F <b FC. c F >b F >d FD. c F <b F <d F19. 图中为一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与一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相连:P 为滑动头。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先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先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C.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D.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2.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4.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
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1:1 B. 1:2 C. 2:1 D. 3:1 5. 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A.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B .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C .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 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 .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 整合到细菌DNA 上6. 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 H ++OH -=2H O 表示的是 A .4NH Cl +NaOH 32Nacl NH H O +↑+B.()222220Mg OH Hcl Mgcl H +=+C.3232NaOH NaHCO Na CO H O +=+D. 332NaOH HNO NaNO H O +=+7. 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 ):① 41022213()()4()5()2C H g O g CO g H O l +=+ 2878/H KJ mol ∆=- ②41022213()()4()5()2C H g O g CO g H O g +=+ 2658/H KJ mol ∆=- ③4102229()()4()5()2C H g O g CO g H O l +=+ 1746/H KJ mol ∆=- ④410229()()4()5()2C H g O g CO g H O g +=+ 1526/H KJ mol ∆=-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A .2878/KJ mol - B. 2658/KJ mol - C.1746/KJ mol - D.1526/KJ mol -8. 在相同条件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B .碘在碘化钾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C .醋酸在醋酸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大于在纯水中电离的程度D .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可提高SO 2的利用率9. 相同体积、相同pH 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 )随时间(t )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10. 若424()NH SO 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2SO 、2N 、3NH 和2H O ,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 原子数之比为A .1:4 B. 1:2 C. 2:1 D.4:111. 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向100mL 4CH 和Ar 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mL 2O ,点燃使其完全反应,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mL ,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4CH 和Ar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4 B. 1:3 C. 1:2 D.1:112. 短周期元素W 、X 、 Y 、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 、X 、 Y 、 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 、3、 4、 2(不考虑零族元素)。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Ⅱ)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注意事项: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先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先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 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 H ++OH -=2H O 表示的是A. 4NH Cl +NaOH 32Nacl NH H O +↑+B .()222220Mg OH Hcl Mgcl H +=+C.3232NaOH NaHCO Na CO H O +=+D. 332NaOH HNO NaNO H O +=+7. 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 a):① 41022213()()4()5()2C H g O g CO g H O l +=+ 2878/H KJ mol ∆=- ②41022213()()4()5()2C H g O g CO g H O g +=+ 2658/H KJ mol ∆=- ③4102229()()4()5()2C H g O g CO g H O l +=+ 1746/H KJ mol ∆=- ④410229()()4()5()2C H g O g CO g H O g +=+ 1526/H KJ mol ∆=-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A.2878/KJ mol - B. 2658/KJ mol- C.1746/KJ mol -D.1526/KJ mol -8. 在相同条件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B.碘在碘化钾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C .醋酸在醋酸钠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大于在纯水中电离的程度D .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可提高2SO 的利用率9. 相同体积、相同pH 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 )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10. 若424()NH SO 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2SO 、2N 、3NH 和2H O ,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A .1:4 B. 1:2 C . 2:1D. 4:111. 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向100mL 4CH 和Ar 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mL 2O ,点燃使其完全反应,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mL ,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4CH 和Ar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4 B. 1:3 C. 1:2 D. 1:112. 短周期元素W 、X 、 Y 、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 、X 、 Y 、 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 、3、 4、 2(不考虑零族元素)。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先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C12N14O1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先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C.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D.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2.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4.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 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
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 和Aa 的比例是A.1:1 B.1:2C.2:1D.3:15.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A.B 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 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 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 整合到细菌DNA 上6.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H +OH −2H O A.432NH Cl+NaOH =NaCl+NH H O ∆↑+B.222Mg(OH)+HCl=MgCl +2H O C.3232NaOH+NaHCO =Na CO +H O D.332NaOH+HNO =NaNO +H O 7.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①41022213C H (g)+O (g) = 4CO (g)+5H O(l) 2878kJ/mo l 2H ∆=−②41022213C H (g)+O (g) = 4CO (g)+5H O(g) 2658kJ/mo l2H ∆=−③410229C H (g)+(g) = 4CO(g)+5H O(l) 1746kJ/mo l2H ∆=−④410229C H (g)+(g) = 4CO(g)+5H O(g) 1526kJ/mo l2H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A.-2878kJ/mol B.-2658kJ/molC.-1746kJ/molD.-1526kJ/mol8.在相同条件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B.碘在碘化钾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C.醋酸在醋酸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大于在纯水中电离的程度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可提高SO 2的利用率9.相同体积、相同pH 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10.若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和,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424()NH SO 2SO 2N 3NH 2H O 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 原子数之比为A.1:4B.1:2C.2:1D.4:111.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向100mL 和Ar 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mL ,点燃使其完4CH 2O 全反应,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mL,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和Ar 的物质4CH 的量之比为A.1:4B.1:3C.1:2D.1:112.短周期元素W 、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 、X、Y、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3、4、2(不考虑零族元素)。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Ⅱ)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注意事项: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先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先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B . 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C . 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D . 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2. 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效应T 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 . T 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C . 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 . 一个效应B 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3.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 . 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 . 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 . 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4. 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 和Aa 个体全部存活,aa 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
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 、Aa 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
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 和Aa 的比例是A .1:1 B. 1:2 C. 2:1 D. 3:15. 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A .B 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 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B .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C .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 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 .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 整合到细菌DNA 上6. 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 H ++OH -=2H O 表示的是A . 4NH Cl +NaOH @32Nacl NH H O +↑+B.()222220Mg OH Hcl Mgcl H +=+C.3232NaOH NaHCO Na CO H O +=+D. 332NaOH HNO NaNO H O +=+7. 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 ):① 41022213()()4()5()2C H g O g CO g H O l +=+ 2878/H KJ mol ∆=- ②41022213()()4()5()2C H g O g CO g H O g +=+ 2658/H KJ mol ∆=- ③4102229()()4()5()2C H g O g CO g H O l +=+ 1746/H KJ mol ∆=- ④410229()()4()5()2C H g O g CO g H O g +=+ 1526/H KJ mol ∆=-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A .2878/KJ mol - B. 2658/KJ mol - C.1746/KJ mol - D.1526/KJ mol -8. 在相同条件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B .碘在碘化钾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C .醋酸在醋酸钠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大于在纯水中电离的程度D .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可提高2SO 的利用率9. 相同体积、相同pH 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 )随时间(t )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10. 若424()NH SO 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2SO 、2N 、3NH 和2H O ,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 原子数之比为A .1:4 B. 1:2 C. 2:1 D. 4:111. 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向100mL 4CH 和Ar 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mL 2O ,点燃使其完全反应,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mL ,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4CH 和Ar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4 B. 1:3 C. 1:2 D. 1:112. 短周期元素W 、X 、 Y 、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 、X 、 Y 、 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 、3、 4、 2(不考虑零族元素)。
绝密★启用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理综 试卷副标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原子核A Z X 与氘核21H 反应生成一个α粒子和一个质子。
由此可知 A .A=2,Z=1 B. A=2,Z=2 C. A=3,Z=3 D. A=3,Z=2 2.一简谐横波以4m/s 的波速沿x 轴正方向传播。
已知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则 A .波的周期为1s B .x=0处的质点在t=0时向y 轴负向运动 C .x=0处的质点在t= 14s 时速度为0 D .x=0处的质点在t= 14s 时速度值最大 3.如图所示,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 隔开a 、b 两部分.已知a 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 内为真空.抽开隔板K 后,a 内气体进入b ,最终达到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 ) A. 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B. 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 C. 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 D. 气体压强变小,温度不变4.在雷雨云下沿竖直方向的电场强度为410V/m ,已知一半径为1mm 的雨滴在此电场中不会下落,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2s ,水的密度为310kg/3m 。
这雨滴携带的电荷量的最小值约为 A .2⨯910-C B. 4⨯910-C C. 6⨯910-C D. 8⨯910-C 5.如图,空间某区域中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水平,且垂直于纸面向里,磁场上边界b 和下边界d 水平。
在竖直面内有一矩形金属统一加线圈,线圈上下边的距离很短,下边水平。
线圈从水平面a 开始下落。
已知磁场上下边界之间的距离大于水平面a 、b 之间的距离。
若线圈下边刚通过水平面b 、c (位于磁场中)和d 时,线圈所受到的磁场力的大小分别为b F 、c F 和d F ,则A .d F >c F >b F B. c F <d F <b FC. c F >b F >d FD. c F <b F <d F6.图中为一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与一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相连:P 为滑动头。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宁学贵年月,赛迈道依茨法尔公司在山东常林建厂生产拖拉机.至此,约翰迪尔、爱科、凯斯纽荷兰等全球农机巨头以及日韩优秀农机企业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并建立制造基地.法国、意大利等农机企业也加大了进入中国市场地工作力度.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据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统计,到年月底,全国多家农机企业地工业总产值为亿元.其中外资独资、控股农机制造企业有家,(包括港澳台控股企业家),外资企业个数占规模企业数地,外资企业总产值占,外资企业工业销售总产值占.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外资企业地积极作用国外著名农机企业地到来,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地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首先他们带来了先进地技术和新产品.外国企业在中国制造地产品覆盖了发动机、拖拉机、收获机、插秧机、整地机、畜牧机械、设施农业装备和基础部件等,同时还带来了采棉机、甘蔗收获机等国内空白产品,这使得我们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地进程大大加快.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外资企业为我们带来了先进地商业操作模式和管理经验,有利于国内农机企业地管理者迅速提高现代企业管理水平.我们从跨国公司那里学到了先进地工厂管理方式、供应链地高效管理、品牌建设地内涵和企业社会责任地彰显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外资企业在中国制造,促进了全行业地制造能力和产品质量地进步,提升了农机产业链地全面升华.几年前,大多数国产农机产品给人地印象还是“傻、笨、粗”或“破铁皮上刷红漆”,如今,数控加工、激光和等离子切割、电泳表面处理、自动焊接等先进技术已经成为农机制造企业必备地制造手段,农机产品地整体质量得到了很大地提高,尤其是国内农机产品地外观质量与国际品牌地差距在讯速缩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外资企业地中国策略外国企业资金雄厚,进入中国投资力度大,起点高.目前,国外农机企业很少再以代理、代办、参股、技术合作地方式进入中国,而多是采取直接投资、收购本土优秀企业建立自己地制造基地,推行其全球经营战略和品牌发展战略.他们在我国地企业多是独自股权投资,利用其全球范围地资源经营管理.他们在中国设立地制造基地非常重视制造能力和硬件地投入,具有强大地产品竞争和市场垄断能力.据称,爱科公司在常州地生产线和厂房全部是按照国际最先进地水平设计和建造,年投产后会成为国际最先进地农机制造基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外资农机企业进入中国后能迅速地适应我们地文化和市场,其“本地化”战略对本土企业地杀伤力是巨大地.他们注意培植本土化地供应链和协作能力,产能快速提升.他们充分利用中国较低地劳动力价格降低产品成本,从而在国内农机行业赢得了自己地领先地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他们进军中国最为看重地是我们巨大地市场,故经营策略多确定为中国制造,中国销售为主.所以,他们非常注意吸收国内产品地技术特点,中为洋用,很快就取得了好地国内市场份额.比如,国内企业普遍赖以生存地四行玉米机、公斤以下小马力稻麦收割机、水稻插秧机、水稻全喂入收割机、中小马力拖拉机等普通产品,外资企业也凭其品牌效应和良好地制造工艺,赢得了整机美观、质量优异、性能可靠地用户口碑,虽然其以比国产机高出以上地价格销售,还供不应求,显示出强有力地市场竞争优势.我们这些主力产品也在逐渐失去市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高端产品上,外资企业更是表现出绝对地优势.大马力拖拉机、采棉机、半喂入式水稻收割机、宽幅收割机等产品,国外品牌地市场知名度就非常高,国内企业还无法与其竞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借农机购机补贴政策地支持,近几年外资企业在华投资收益表现突出,给股东进入中国带来了更大地信心,促使其不断在中国延伸投资,不断扩大其中国地市场份额.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新地格局:“与狼共舞”国外农机企业给我们带来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地同时,也给本土农机企业带来了极大地压力和威胁.我们看到国内优秀地企业正被外企不断地吞并,本土企业地行业主导地位正在逐步下降,国内企业地市场份额被不断挤占,本土企业人才流向外企,民族企业地产品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中小农机企业地生存越发困难……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再细分我们地产品就会发现,本土农机产品地质量和性能与国外农机产品还存在非常大地差距,国产农机产品地品种也屈指可数,而且企业持续发展地能力非常薄弱.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名誉会长高元恩通过对比研究中国和巴西农机工业地发展,认为中国本土地民族农机企业现在已经被逼到了悬崖边缘,对此深感焦虑.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巴西和中国一样也是农业大国,十分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机市场非常活跃,因此也就成了跨国农机企业青睐、投资、争夺之地.经过十多年地博弈,目前,巴西高端地、大型地、市场占有率高地农机产品全部成了跨国公司地品牌,巴西农机企业只能制造和销售低端地、价廉地产品,并且不断被外企打压,举步维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中国农机工业正面临同样地危机,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近几年,在国家地支持下,在诸多利好因素地推动下,中国农机工业产值以年均近地比例高速增长、快速发展.但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公布地年农机工业强地入围门槛仅为亿元,农机企业以上是中小企业.企业规模小又缺乏特点,抗风险能力就比较弱,更谈不上“与狼共舞”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1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先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C.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D.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2.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D . 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4. 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 和Aa 个体全部存活,aa 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
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 、Aa 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
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 和Aa 的比例是 A .1:1 B. 1:2 C. 2:1 D. 3:15. 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A .B 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 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 B .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 C .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 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D .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 整合到细菌DNA 上6. 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H ++OH -=2H O 表示的是 A . 4NH Cl +NaOH 32Nacl NH H O +↑+B.()222220Mg OH Hcl Mgcl H +=+ C.3232NaOH NaHCO Na CO H O +=+D. 332NaOH HNO NaNO H O +=+ 7. 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 ): ① 41022213()()4()5()2C H g O g CO g H O l +=+ 2878/H KJ mol ∆=-②41022213()()4()5()2C H g O g CO g H O g +=+ 2658/H KJ mol ∆=-③4102229()()4()5()2C H g O g CO g H O l +=+ 1746/H KJ mol ∆=-④410229()()4()5()2C H g O g CO g H O g +=+ 1526/H KJ mol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 A .2878/KJ mol - B. 2658/KJ mol - C.1746/KJ mol -D.1526/KJ mol - 8. 在相同条件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B .碘在碘化钾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C .醋酸在醋酸钠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大于在纯水中电离的程度D .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可提高2SO 的利用率 9. 相同体积、相同pH 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 )随时间(t )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10. 若424()NH SO 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2SO 、2N 、3NH 和2H O ,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 原子数之比为 A .1:4 B. 1:2 C. 2:1D. 4:1 11. 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向100mL 4CH 和Ar 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mL 2O ,点燃使其完全反应,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mL ,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4CH 和Ar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4 B. 1:3 C. 1:2 D. 1:1 12. 短周期元素W 、X 、 Y 、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 、X 、 Y 、 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 、3、 4、 2(不考虑零族元素)。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有答案)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1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C.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D.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2.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的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4.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各题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
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 1︰1 B.1︰2 C.2︰1 D.3︰15.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A.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自然界中存在的噬菌体字型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6.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表示的是A. B.C. D.7.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A.-2878kJ/molB.-2658 kJ/molC.-1746 kJ/molD.-1526 kJ/mol下列化合物中,经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可以生成的是二、选择题14. 原子反应生成一个α粒子和一个质子,由此可知A.A=2,Z=1 B . A=2,Z=2 C. A=3,Z=3 D. A=3,Z=2 15. 一简谐横波以4m/s 的波速沿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t=0 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则A.波的周期为 1sB.x=0 处的质点在时向y轴负向运动C.x=0处的质点在时速度为0D.x=0 处的质点在时速度值最大16如图,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隔开成a、b两部分。
已知a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内为真空。
抽开隔板K后,a内气体进入b,最终达到平衡状态。
在此过程中A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B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C气体强变小,温度降低D气体压强变小.温度不变17.在雷雨云下治竖直方向的电场强度约为410V/m。
已知半径为1mm的雨滴在此电场中不会下落,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2S,水的密度为310kg/3m,这雨滴携带的电荷量的最小值约为A.2×_910 C10 C D.8×_910 C C.6×_910 C B.4×_918.如图,空间某区域中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水平,且垂直于纸面向里,磁场上边界b和下边界d水平。
在竖直面内有一矩形金属线圈。
线圈上下边的距离很短,下边水平,线圈从水平面a开始下落。
已知磁场上下边界之间的距离大于水平a、b之间的距离离。
若线圈下边刚通过水平面b、c(位于磁场中)和d时,线圈所受到的磁场力的大小分别为F、c F和d F,则bA.F>c F>b F B.c F<d F<b F和 C.、c F>b F>d F D.c Fd<F<d Fb19 图中变压器,其原线圈与一电压有值不变的交流电源相连:P为滑动头,现令P从均匀缠绕的割线圈最低处开始,沿割线圈匀速上滑,直至白炽灯泡L两端的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为止。
用表示流过原线圈的电流,表示流过灯泡的电流,表示灯泡两端的电压,表示灯泡消耗的电功率(这里的电流、电压均指有效值:电功率指平均值)。
下列4各图中,能够正确反映相应物理量的变化趋势的是20.频率不同的两苏光1和2,相同的入射角从同一点摄入一厚玻璃后,其光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色光1的波长小于单色光2的波长B.在玻璃中单色光1的传播速度大于单色光2的传播速度C.单色光通过玻璃所需要的时间小于单色光通过玻璃所需要的时间D.单色光1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角小于单色光2的从玻璃到空气得病全反射角21. 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噶瓯越为地球半径的6被倍,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他的元素使其表面的高度使其半径的23倍,则该行星的的自转周期约为A 。
6个小时 B12小时 C 24小时 D。
36小时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13题,共174分。
22.(5分)利用图中所示的装臵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
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
(1)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天平 B.秒表 C.米尺(2)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误差的原因:。
23、(13分)如图,一热电敏电阻R T放在控温器M内;○A为毫安表,量程6mA,内阻为数十欧姆,E为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3V,内阻很小;R为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Ω;S为开关,已知R T在95°C 是的阻值为150Ω,在20°C时的阻值约为550Ω.先要求在降温过程中测量在95°C ~20°C之间的多个温度下R T的阻值。
(1)在图中画出连线,完成实验原理电路图。
(2)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a.依照实验原理电路图连线b.调节控温容器M内的温度,使得R1的温度为95摄氏度。
c.将电阻箱调到适当的初值,以保证仪器安全。
d。
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记录电流表的示数l0,,并记录①。
e.将R1的温度降为;调节电阻器,使得电流表的读数②,记录③。
f. 温度为T1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④。
g.减少降低T1的数值,直至20摄氏度为止,在每一温度下重复步骤ef.24.(15分)如图,MNP为竖直面内一固定轨道,其圆弧段MN与水平NP相切于N,P端固定一竖直板。
M相对于N的高度为h,NP长度为s.衣物快自M端从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挡板发生一次完全弹性碰撞后停止在水平轨道上某处。
若在MN段的摩擦可忽略不计,物块与NP段轨道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求物块停止的地方与N点距离的可能值。
25.(18分)小球A和B的质量分别为m A和m B,且 m A>m B。
在某高度处将A和B 先后从静止释放。
小球A与水平面碰撞后向上弹回,在释放处下方与释放处距离为H的地方恰好与正在下落的小球B发生正碰。
设所有碰撞都是弹性的,碰撞时间极短。
求小球A、B碰撞后上升的B最大高度26.(21分)图中左边有一对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电压为v;两版之间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方向平行于板面并垂直于纸面朝里。
图中右边右边有一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区域EFG(EF边为金属板垂直)在此区域内及其边界上也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朝里。
假设一系列电荷量为q的正离子沿平行金属板面、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金属板之间,沿同一方向射出金属板之间的区域,并经EF边中点H射入磁场区域。
不计重力。
(1)已知这些离子中的离子甲到达磁场边界EG后,从边界EF穿出磁场,求离子甲的质量。
(2)已知离子中的离子乙从EG边上1点(图中未画出)穿出磁场,且GI长为3/4a,求离子乙的质量。
(3)若这些离子中的最轻离子的质量等于离子甲质量的一半,而离子乙的质量是最大的,问磁场边界上区域内可能有离子到达。
27.(15分)向知:通入a mol 气体A和b 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A(g)+ yB(g) p C(g) + q D(g)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1/2v A;反应2min时,A的浓度减少了1/3,B 的物质的量减少了a/2mol,有a mol D 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2 min内,V A=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___,V B=____②_______________;(2)化学方程式中,x=_____③___________、y=___④_________、p=__⑤________,q=_____⑥______;(3)反应平衡时,D为2a mol ,则B的转化率为_____⑦________________;(4)如果只生高反应温度,其他反应条件不变,平衡时D为1.5 mol ,则该反应的△H____⑧_____0;(填“>”、“<”或”=”);(5)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变为1L,进行同样的实验,则与上述反应比较:i 反应速率_⑨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ii 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___○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28.(15分)A、B、C、D、E、F、G、H和I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它们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具有如下性质:①A、B、C、D、E、F、G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D、H不能是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色;②A和I相遇产生白色烟雾;③B和E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④将红热的铜丝放入有B的瓶中,瓶内充满棕黄色的烟;⑤将点燃的镁条放入装有F的瓶中,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瓶内壁附着⑥C和D相遇生成红棕色气体;⑦G在D中燃烧可以产生E和H2O;⑧将B和H在瓶中混合后于亮处放臵几分钟,瓶内壁出现油状液滴并产生A。
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 ②中烟雾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2)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3)⑤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4)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 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5)⑦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6)H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29. (15分)右图是一个用铂丝作电极,电解稀的MgO4溶液的装臵,电解液中加有中性红指示剂,此时溶液呈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