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
- 格式:pdf
- 大小:2.00 MB
- 文档页数:9
最新2020年⾼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及解析2020年⾼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可能⽤到的相对原⼦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选择题:每⼩题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
7.陶瓷是⽕与⼟的结晶,是中华⽂明的象征之⼀,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来⾃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经⾼温烧结⽽成C.陶瓷是应⽤较早的⼈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是吸收溴化氢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10.固体界⾯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图为少量HCl⽓体分⼦在253 K冰表⾯吸附和溶解过程的⽰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1.NaOH溶液滴定邻苯⼆甲酸氢钾(邻苯⼆甲酸氢钾H2A的Ka1=1.1×10?3,K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变化曲线如图所⽰,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与离⼦浓度和种类有关B.Na+与A2?的导电能⼒之和⼤于HA?的C.b点的混合溶液pH=7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12.利⽤⽣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意图如下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现有⼯业合成氨,该⽅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下发⽣反应H 2+2MV2+2H++2MV+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还原反应⽣成NH3D.电池⼯作时质⼦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13.科学家合成出了⼀种新化合物(如图所⽰),其中W、X、Y、Z为同⼀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数是X核外电⼦数的⼀半。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选择题(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
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B.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C.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D.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15.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10,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2,则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A.0.2 B.0.4 C.2.0 D.2.516.如图,一同学表演荡秋千。
已知秋千的两根绳长均为10 m,该同学和秋千踏板的总质量约为50 kg。
绳的质量忽略不计,当该同学荡到秋千支架的正下方时,速度大小为8 m/s,此时每根绳子平均承受的拉力约为A.200 N B.400 N C.600 N D.800 N17.图(a)所示的电路中,K与L间接一智能电源,用以控制电容器C两端的电压U C。
如果U C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b)所示,则下列描述电阻R两端电压U R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18.一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其边界如图中虚线所示,ab 为半圆,ac 、bd 与直径ab 共线,ac 间的距离等于半圆的半径。
一束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的粒子,在纸面内从c 点垂直于ac 射入磁场,这些粒子具有各种速率。
不计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其运动时间为A .76mqBπ B .54m qB π C .43m qB π D .32mqBπ 19.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 1,X 2,X 3,X 4代表α粒子的有A .2211101H +H n +X →B .2311102H +H n +X →C .23511448992056363U +n Ba +Kr +3X → D .1630314n +Li H +X →20.一物块在高3.0 m 、长5.0 m 的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其重力势能和动能随下滑距离s 的变化如图中直线Ⅰ、Ⅱ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 m/s 2。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管道高频焊机可以对由钢板卷成的圆管的接缝实施焊接。
焊机的原理如图所示,圆管通过一个接有高频交流电源的线圈,线圈所产生的交变磁场使圆管中产生交变电流,电流产生的热量使接缝处的材料熔化将其焊接。
焊接过程中所利用的电磁学规律的发现者为A .库仑B .霍尔C .洛伦兹D .法拉第15.若一均匀球形星体的密度为ρ,引力常量为G ,则在该星体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其运动的卫星的周期是A 3πG ρB 4πG ρC 13πG ρD 14πG ρ16.如图,在摩托车越野赛途中的水平路段前方有一个坑,该坑沿摩托车前进方向的水平宽度为3h ,其左边缘a 点比右边缘b 点高0.5h 。
若摩托车经过a 点时的动能为E 1,它会落到坑内c 点。
c 与a 的水平距离和高度差均为h ;若经过a 点时的动能为E 2,该摩托车恰能越过坑到达b 点。
21E E 等于A .20B .18C .9.0D .3.017.CT 扫描是计算机X 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的简称,CT 扫描机可用于对多种病情的探测。
图(a )是某种CT 机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其中X 射线产生部分的示意图如图(b )所示。
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生物) (解析版)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B .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C .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D .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解析 选B 。
戴口罩的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可以对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降低自己吸入病原微生物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别人传染自己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喷出飞沫的扩散,减少自己传染别人的可能。
所以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A 项正确。
病毒营寄生生活,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B 项错误。
高温、过酸、过碱等都可以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蛋白质变性,煮沸处理餐具可以杀死病原体,C 项正确。
病原微生物没有侵入机体或活细胞时,可能随机分布在生活中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勤洗手可以将病原微生物洗掉,降低感染风险,D 项正确。
2.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产生的CO 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 .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 2的分子数与释放CO 2的相等C .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O 2吸收也无CO 2释放D .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O 2的分子数比释放CO 2的多 解析 选D 。
有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 6H 12O 6+6H 2O +6O 2――→酶6CO 2+12H 2O +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 6H 12O 6――→酶2C 2H 5OH +2CO 2+少量能量或C 6H 12O 6――→酶2C 3H 6O 3+少量能量。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z=1+i,则|z2–2z|=A.0 B.1 C D.22.设集合A={x|x2–4≤0},B={x|2x+a≤0},且A∩B={x|–2≤x≤1},则a=A.–4 B.–2 C.2 D.43.埃及胡夫金字塔是古代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的形状可视为一个正四棱锥,以该四棱锥的高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等于该四棱锥一个侧面三角形的面积,则其侧面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与底面正方形的边长的比值为A B C D4.已知A为抛物线C:y2=2px(p>0)上一点,点A到C的焦点的距离为12,到y轴的距离为9,则p= A.2 B.3 C.6 D.95.某校一个课外学习小组为研究某作物种子的发芽率y和温度x(单位:°C)的关系,在20个不同的温度x y i=得到下面的散点图:条件下进行种子发芽实验,由实验数据(,)(1,2,,20)i i由此散点图,在10°C 至40°C 之间,下面四个回归方程类型中最适宜作为发芽率y 和温度x 的回归方程类型的是 A .y a bx =+ B .2y a bx =+ C .e x y a b =+D .ln y a b x =+6.函数43()2f x x x =−的图像在点(1(1))f ,处的切线方程为 A .21y x =−− B .21y x =−+ C .23y x =−D .21y x =+7.设函数()cos π()6f x x ω=+在[]π,π−的图像大致如下图,则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A .10π9 B .7π6 C .4π3D .3π28.25()()x x y xy ++的展开式中x 3y 3的系数为 A .5 B .10 C .15 D .209.已知 π()0,α∈,且3cos28cos 5αα−=,则sin α=AB .23C .13D10.已知,,A B C 为球O 的球面上的三个点,⊙1O 为ABC △的外接圆,若⊙1O 的面积为4π,1AB BC AC OO ===,则球O 的表面积为A .64πB .48πC .36πD .32π11.已知⊙M :222220x y x y +−−−=,直线l :220x y ++=,P 为l 上的动点,过点P 作⊙M 的切线,PA PB ,切点为,A B ,当||||PM AB ⋅最小时,直线AB 的方程为 A .210x y −−= B .210x y +−= C .210x y −+=D .210x y ++=12.若242log 42log a b a b +=+,则A .2a b >B .2a b <C .2a b >D .2a b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起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14O 16Na 23Al 27P 31S 32C 35.5V 51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B.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C.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D.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2.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产生的2CO 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2O 的分子数与释放2CO 的相等C.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2O 吸收也无2CO 释放D.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2O 的分子数比释放2CO 的多3.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索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4、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材料的对应,不合理的是实验材料实验目的A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B蝗虫的精巢细胞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C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观察细胞的吸水和失水D人口腔上皮细胞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5.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将中长翅:截翅=3:1。
2020年高考全国Ⅰ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及答案(附详细解析和点评)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
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B.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C.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D.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答案:D解析:当汽车碰撞后,司机与车内构件尚未发生“二次碰撞前”迅速在两者之间打开一个充满气体的气垫(安全气囊),使乘员因惯性而移动时“扑在气垫上”从而延长了司机受到的冲击时间,由动量定理知,可以减小冲撞力;同时安全安全气囊增加了接触面积,减小了压强。
15.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10,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2,则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A.0.2 B.0.4 C.2.0 D.2.5答案:B解析:由万有引力定律F=GMm/r2知,F与星球质量成正比,也半径的二次方成反比,故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受到的引力是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0.4倍。
16.如图,一同学表演荡秋千。
已知秋千的两根绳长均为10 m,该同学和秋千踏板的总质量约为50 kg。
绳的质量忽略不计,当该同学荡到秋千支架的正下方时,速度大小为8 m/s,此时每根绳子平均承受的拉力约为A.200 N B.400 N C.600 N D.800 N答案:B解析:将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相结合,2F-mg=mv2/r,代入数据得:F=405N(g取9.8),故选项B正确。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卷一理科综合(河北、河南、安徽、山西、海南)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选择题 126分)注意事项: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C—12,O—16,Na—2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A. 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 核糖体不同C. 转运RNA不同D. 信使RNA不同2. 在光照下,供给玉米离体叶片少量的14CO2,随着光合作用时间的延续,在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C1化合物和C4化合物中,14C含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3.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检测这种碱基序列改变必须使用的酶是()A. 解旋酶B. DNA连接酶C. 限制性内切酶D. RNA聚合酶4. 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
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
结果是()A. 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B. 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 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D. 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5.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量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
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A. 种群数量相对稳定B. 种群增长量最大C. 种群数量最大D. 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6.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 BF3B. H2O C. SiCl4D.PCl57. 等物质的量的主族金属A、B、C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A 、VB、VC,已知VB=2VC,且VA=VB+VC,则在C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A. +1B. +2C. +3D. +48. 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A. 46 : 9 B. 32 : 9 C. 23 : 9 D. 16 :9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 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 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D. 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10. 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 K+、Na+、SO42-、S2O32- B. NH4+、Mg2+、SO42-、Cl-C. Na+、K+、HCO3-、Cl- D. K+、Na+、AlO2-、NO3-11. 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B. 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C. 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D. 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12. 下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