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生存质量研究新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62.09 KB
- 文档页数:3
专题讲座心得体会 (15篇)专题讲座心得体会 14月27日,我很荣幸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三名”教师培训,有幸听了涂焕应副局长的专题讲座《把上好每一节课作为自己从事教育事业一生的使命》,使我对教育的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
我认真听课,勤记笔记,积极思考,受益匪浅。
涂老师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对于教育规律的深入探索,对于工作的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以及他那渊博的知识、和蔼的态度、谦虚谨慎的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我一直在思考,我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像涂老师那样的高度。
他的见解是那么的深邃,他的想法是那样的恰到好处,他的课给我很大的启发。
一、教师要优秀,就必须注重细节。
涂老师在讲座时强调:老师要讲好每一节课,因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就是课堂。
在课堂上要注意每个细节的把握,譬如:上课板书的位置、板书所写的内容等。
今后,我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多读书、多请教,争取不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细节上出问题。
二、教师是主主导、学生是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要准确定位教师和学生的地位,老师要充分发挥起主导作用,不能放任学生自由学习,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代替学生学习,也不能进行填鸭式的满堂灌。
三、师生人格的平等。
虽然师生在学识、年龄、经验等上存在不对等,但他们的人格是对等的,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绝不能做出有损学生人格的事情,譬如:体罚、侮辱学生。
教师一定要谨言身行,别伤害他们幼小的脆弱的心灵。
四、对教育的态度要端正。
涂老师说,现在教师对教育存在着三种态度,即把教育当作事业做,就能做出成绩,是成为专家、学者型教师的必备条件;把教育当作职业来做,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还有一种把教育当作产业来做的,那就是对学生的一种犯罪,是对教育的亵渎。
我一定要把事业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认真对待学生,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对教育始终抱有一种敬畏之心。
五、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涂老师讲到,新时代的教师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对历史和现实能正确地看待,具有敬业精神,较强的竞争意识,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素质,这是对教师基本的要求,作为一名“三名”培养对象,我要多读书、多请教,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
2019.21科学技术创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治疗进展Progress in medicatio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史曼(西安医学院基础医学部,陕西西安710021)类风湿性关节炎(RA )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全球发病率约为1%[1]。
主要表现为滑膜炎和渐进性、不可逆的软骨和骨破坏,关节骨质破坏及由此产生的功能障碍是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2]。
RA 发病机制复杂,在其病理生理的基础上寻找靶点是近年来研发RA 新药和新疗法的有效手段,在进入疾病终末期阶段前给予积极的干预,有助于控制疾病进展,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NSAIDs 是不含甾体结构的解热镇痛药,目前有数百种,在临床上广泛用于骨关节炎、RA 、多种发热及多种疼痛的缓解。
在RA 的治疗中具有缓解疼痛,减轻炎症的作用。
其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炎症时前列腺素的合成,阻止致痛物质的产生和释放。
常用的NSAID 包括布洛芬(Advil ,Motrin IB )和萘普生钠(Aleve )。
副作用可能包括胃肠道刺激,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
2类固醇激素皮质类固醇药物,如泼尼松,可减轻炎症和疼痛,减缓关节损伤。
常用的此类药物包括甲基强的松龙,强的松,地塞米松等。
其用于RA 治疗的一线药物,作用机制包括抗炎和免疫抑制。
副作用可能包括骨皮质变薄,体重增加和糖尿病。
3改善疾病的抗类风湿药物(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DMARDs)这些药物可以减缓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进展,并保护关节和其他组织免受永久性损伤。
常见的DMARD 包括甲氨蝶呤(Trexall ),来氟米特(Arava ),羟氯喹(Plaquenil )和柳氮磺胺吡啶(Azulfidine )。
一、前言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关节,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功能障碍。
为了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预防和控制疾病进展,制定以下管理工作计划。
二、目标1. 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2. 加强患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助,形成良好的患者社群。
3. 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率和规范化治疗率。
4.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庭的影响。
三、具体措施1. 健康教育(1)定期举办类风湿关节炎知识讲座,普及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2)发放疾病宣传资料,让患者了解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3)开展线上线下的患者教育活动,如微信群、QQ群等,方便患者随时交流。
2. 早期诊断与治疗(1)加强对患者的定期随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2)与风湿免疫科医生密切合作,确保患者接受规范化的治疗。
(3)开展患者病情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 用药管理(1)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确保药物剂量、用药时间、用药方法等符合医嘱。
(2)关注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定期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确保药物安全。
4. 生活方式干预(1)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
(2)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减轻心理压力。
(3)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减少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5. 社会支持(1)建立患者互助小组,鼓励患者之间互相支持、分享经验。
(2)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提高家庭对患者的关爱和支持。
(3)与社区、医疗机构等合作,为患者提供便利的服务。
四、实施与评估1. 成立类风湿关节炎管理工作小组,负责计划的实施与监督。
2.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工作计划。
3.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计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持续改进工作。
中医药治疗罕见病的研究进展罕见病是指患病率低于0.065%的疾病,目前已确认的罕见病超过7000种,其中大部分为遗传性疾病。
由于疾病发病率低、诊疗难度大、治疗费用高等原因,罕见病一直被忽视,导致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存质量。
中医药治疗罕见病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将分别从临床实践和药理机理两个方面介绍中医药治疗罕见病的研究进展。
一、中医药临床实践1. 中药对遗传性疾病的治疗中药对一些遗传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初步验证。
例如,骨质发育不良(OI)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在中医药方面,根据病因和证候的不同,可以采用补肾、温阳、养血、化瘀、补气、活血等不同方剂治疗。
一些临床实践表明,中药治疗可以缓解O1患者疼痛、改善骨质密度和生长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中医药对神经系统病变的治疗中医药对神经系统病变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例如,去骨皮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智力低下、抽动、肌张力增高等症状。
中医药研究发现,去骨皮病患者的病因与肝肾不足、脑元气耗损等有关,因此可以采用滋肾养乌龟、护肝一号等方剂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智商、语言及行为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3. 中药对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中药对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例如,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常用的西药治疗通常伴随着许多副作用。
而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则从治本和治标两个方面入手,可以采用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祛风散寒等方剂进行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中医药药理机理1. 中药作用于蛋白质中药中的化合物可以通过作用于指定蛋白质来缓解疾病。
例如,苍耳、忍冬等中药对肿瘤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该作用机制与中药中的复方化合物可以与复杂蛋白质相互作用有关。
2. 中药调节基因某些中药可以影响一些基因的表达,进而产生治疗作用。
例如,野葛根、板蓝根等中药在治疗病毒性感染、肺炎等疾病时产生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们可以影响病原体的基因表达和激素分泌等生理过程。
11卷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破坏性关节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约占总人群的0.3%~1.5%,本病关节局部的致残率高达60%以上,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疾病。
其特征性的症状为对称性、多个周围性关节的慢性炎症病变,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的过程。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袭入人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阻滞经络,或痰浊瘀血,阻于经隧所致,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变。
吾师运用中医理论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祖国医学对病因病机的认识类风湿关节炎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又称“顽痹”、“骨痹”、“白虎历节”、“鹤膝风”等等。
痹证多由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闭组经络,影响了气血的运行所致。
《内经》中认为痹证的发生有内因、外因两方面的因素。
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是痹证的内因;外因则为感受风、寒、湿、热之邪,阻遏经络、肌肉、关节之间,使气血运行不畅。
先天禀赋薄弱,元气不充,即素体肾虚,肾藏精,肝藏血,精血同源,共养筋骨,肾虚则髓不能满,真气虚衰,则外邪乘虚深侵入肾,发为本病。
《华氏中藏经》云:“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也。
”加之后天失养,或劳逸不当,或病后失调,致气血虚弱,腠理疏松,营卫不和,外邪乘虚入侵,发为本病。
《灵枢·周痹》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焊气也,……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所以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气也。
”“饮食居处,为其病本。
”强调本病与外邪和饮食、生活环境有关。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说:“痹证有瘀血”“元气即虚,必不能达血管,血管无力,必停留而瘀。
时闻研究证实中药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张烜、张奉春、唐福林教授团队联合多家单位,通过对自身免疫病(AID)发病机制和诊疗关键技术长达16年的系统研究,揭示了AID发病机制的关键环节和分子、创建高敏感特异性诊断技术、创新开展靶向免疫和中成药治疗研究。
以具代表性的类风湿关节炎研究为例,项目组通过严格的临床前瞻性研究证实了中成药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成功率达76.8%,高于国际甲氨蝶呤方案。
该研究在国内外首次证实了雷公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将低廉有效的中成药雷公藤带入了国际社会的视野,或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球几千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策略。
美国梅奥诊所首席风湿病学专家Eric L.Matteson评价说,这项研究发现雷公藤多苷的治疗效果很明确,既值得深入研究,又具有发展前景。
AID是由机体自身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攻击及破坏自身组织和器官导致功能障碍的免疫性疾病,代表疾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等。
AID患病率和致残致死率较高,临床表现复杂,易漏诊误诊。
相当大比例病人糖皮质激素和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欠佳,往往会产生诸多副作用。
因此,明确AID发病机制、提升诊疗技术尤为重要。
该项目建立和推广了AID的中国治疗方案和新技术,将我国AID发病机制和诊治研究提高至国际领先水平。
软饮料危害有多大?美国研究称将增加过早死风险新知软饮料是指酒精含量低于0.5%的天然或人工配制的饮料,又称清凉饮料或无醇饮料。
有研究称,经常喝人工配制的软饮料可能会引起肥胖、牙齿损伤、肾脏受损等健康问题。
然而,实际情况可能更加严重,据美国网络杂志“SLATE”报道,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经常饮用软饮料将会显著增加过早死亡的风险。
据研究项目负责人,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研究员瓦桑提·马里克表示,通过对37716名美国男性及80647名美国女性进行的跟踪调查发现,饮用过多汽水、功能型饮料、果汁饮料之类的软饮料将会显著增加过早死亡的风险。
类风湿关节炎继发肺间质病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何奕坤;杨光辉;胥晓芳;郑玥琪;潘新;吴辉辉【摘要】从现代医家对类风湿关节炎继发肺间质病变(RA/ILD)的认识、治疗及中药研究2方面入手探讨中医药治疗RA/ILD的优势,指出本病病因不外乎虚实之分,发病过程与卫气营血相关,临床各医家在认识本病时侧重点各有不同,治疗上存在差异.中药汤剂、成药、单体治疗本病疗效较好,显示出中医药治疗方法的多样性,但仍需要更多研究从临床症状及肺部病变整体出发,并进行细胞、分子、基因等多靶点研究,为中医药治疗RA/ILD提供有利依据.%The advantage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RA/ILOD)were discussed from modern physicians'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 for RA/ILD and herbal research.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causes of the disease were deficiency and excess,the pathogenesis was related to defensive-qi-nutrient-blood,the emphases were different and the differences existed in the treatments when clinical physicians surveyed the disease.Herbal de-coction,patent medicine and monomer could obtain better effects in the disease,which demonstrated the variety of TCM therapeutic methods,however,more researches based on clinical symptoms and pulmonary lesions,especially multi-target researches based on the cells,molecule,gene and others,are needed to provide the favourable evidence for TCM treatment for RA/ICD.【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8(031)003【总页数】4页(P140-143)【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中医药治疗;综述【作者】何奕坤;杨光辉;胥晓芳;郑玥琪;潘新;吴辉辉【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风湿免疫科,上海20002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风湿免疫科,上海20002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风湿免疫科,上海20002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风湿免疫科,上海20002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风湿免疫科,上海20002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风湿免疫科,上海20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1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侵犯外周关节为主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除了关节受累外,RA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肺脏是常受累的器官之一,其中继发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最为常见。
抓住显著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预后◎ 黄清春 广东省中医院风湿病科 主任,2022.10祝您健康● 认识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病变,除了关节肿胀、疼痛、畸形以及残疾,还可并发多部位病变,包括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皮肤溃疡及肿瘤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遗传、环境、性激素及神经精神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生,30—50岁的女性高发。
中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痹症”范围,多为风、寒、湿、热之邪杂合侵犯人体经络,造成经脉痹阻而发病。
邪侵日久,寒湿凝聚生痰;痹久正虚,气虚则无力鼓动,邪不得散,血不得行,津不得布,津血停留,则为痰为瘀,痹久必有痰湿败血瘀滞经络。
痰瘀交阻,所以痹证反复发作。
由于痹证的病因多样,病机复杂,在其发展过程中,因邪、痰、瘀互结致“不通”与“不荣”并见。
因此治疗方法上在祛风利湿的同时,应注意活血通络,补益肝肾,扶正固本,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21年中国大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率为0.42%,总患病人数约500万,女性患病率约3倍于男性。
随着病程的延长,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残疾及功能受限的发生率逐年升高,病程大于10年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近一半出现残疾状况,因此造成身体机能、生命质量和社会参与度下降,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 一字之差大不同提起类风湿关节炎,很多人都会产生疑惑,这是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虽说只差一字,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侵犯多个关节,常以手、足小关节起病,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
临床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红肿、疼痛为特征。
病因上,风湿性关节炎是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链球菌感染后可引起患者机体产生自身免疫反应,引起风湿热,攻击自己的关节。
一、科研课题1、简况:近年来,我院的科研工作围绕医院三个主攻方向,以重点学科为支撑,围绕建设研究教育型医院的目标,加大科研管理的力度,进一步提高科研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近十年来我院共有718个项目被各级科技主管部门立项,获得科研经费3616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34项(包括863项目2项,973项目1项,科技攻关项目16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4项等),省部级项目218项,厅局级447项。
2、主要项目简介:(1)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高血压性中、大量脑出血急性期阳闭证综合救治方案”,项目负责人:刘茂才。
该课题研究经费40万元。
该课题针对高血压性中大量脑出血采取了多因素、多环节、多水平、多靶点的综合救治措施;融合了目前中医、西医救治高血压性中、大量脑出血的特色优势,发挥现代医学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应急能力,采用血肿清除术,迅速解除血肿占位效应,降低颅内压,缓解症状,为发挥其他综合救治措施的效能,争得了时间;通过辨证论治,进行分型治疗,切中病情,整体调控,调整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平衡,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改善生活质量。
专题研究提示了综合救治方案对高血压性基底节中、大量脑出血阳闭证患者(≥30ml)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切实可行的。
高血压性脑出血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致残率都很高,专题研究制定了高血压性中、大量脑出血急性期阳闭证的综合救治方案,方案可以提高该病的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改善生活质量。
推广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其他部位脑出血的适合患者,可以参照本救治方案进行临床实施。
制定的高血压性中、大量脑出血急性期阳闭证的基本中医治法,简明扼要,具有代表性,对学术交流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高血压性中、大量脑出血急性期闭证的证治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于寻找(出血)中风证治规律,指导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获得2004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2)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中药莪术油微球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项目负责人:常钢。
扬州大学《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综合检索报告(医科本科生)姓名杨丽学科专业临床医学学号092202526学院医学院总成绩评分教师检索项目标题(中文):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其治疗方法(英文):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treatment stratogies 检索项目简介或背景(中文):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中图分类号:;关键词:中文: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方法英文:rheumatoid arthritis;treatment strategies主题词/副主题词:中文: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方法;英文:rheumatoid arthritis;treatment stratogies©扬州大学图书馆信息教学研究部2011年10月说明1.检索年限取近3年(如果课题相关文献较少,检索年限可适当放宽)。
各检索系统尽可能选用同一年限,以便相互比较。
2.编写检索式包括写出:检索方式、检索字段、检索运算符、检索词:如:PubMed检索系统:基本检索:stem cell[ti]AND liver3.每一种检索系统检出的文献,如果超出了3条记录,则填写与课题最相关的3条题录在空栏中。
题录格式:序号.著者(3位以上作者保留前三位,中文作者加等,外文作者加et al).文献标题.文献出处(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举例如下:1.汪渊,朱光能,左莉.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基因点突变.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4;39(4):321~3232.Xia Q,Zhou WM,Yang S,et al.Influence of mizolastine on antigen-induced activation of signalling pathways in murine mast cells.Clin Exp Dermatol.2006;31(2):260~265.一.核心检索系统检索说明根据你的信息调研课题,搜集与课题相关的文献(不一定是完全一致的文献)。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气血两虚型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气血两虚型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164例气血两虚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电脑分号法将其分为对照A组和观察B组,各82例。
给予对照A组再造生血胶囊进行治疗,观察B组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价(DAS28 评分)、中医症候积分、晨僵时间和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B组DAS28 评分、中医症候积分显著的比对照A组的低,晨僵时间显著的比对照A组时间短,治疗总有效率显著的比对照A组高,两组比较均呈显著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对气血两虚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黄芪桂枝五物汤;类风湿关节炎;气血两虚型;临床效果类风湿关节炎在临床中属于一种常见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小关节对称性、侵蚀性肿胀、疼痛,大多发生在膝、肩、肘、髋、踝、腕关节,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导致骨破坏,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
现阶段临床中还没有能够根治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临床治疗主要是抑制病情发展,缓解对骨关节更深入的破坏,使用西药治疗效果尚可,但是不仅价高,不良反应还多。
作为我国中医经典古方的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益气和血通痹的作用[1]。
本研究选取本院2020年3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164例气血两虚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气血两虚型的临床效果,取得显著的效果,现将开展过程做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20年3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164例气血两虚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电脑分号法将其分为对照A组和观察B组,各82例,对照A组男38例,女44例,年龄在35-72岁之间,平均年龄(59.23±)4.26岁;观察组B男46例,女36例,年龄在37-74岁之间,平均年龄(59.89±4.6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具有均衡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岭和美洛昔康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中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甲氨蝶岭和美洛昔康治疗。
口服甲氨蝶呤(mxt)起始量7.5mg,每周1次,逐渐加量至15—20mg,同时口服美洛昔康,每次一片,每日2次。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中药内服。
方案方剂为:乌梢蛇15g、地龙15g、木瓜15g、赤芍15g、白芍20g、党参15g、当归10g、鸡血藤20g、红花10g、川芎15g。
风寒型加肉桂15g、细辛5g;湿热型加苍术20g、黄柏15g、防己20g;肝肾亏虚型加熟地黄30g、山茱萸15g、续断20g、杜仲20g。
服用方法:每日l 剂,水煎2次,餐后2小时分早中2次口服。
2个月为1个疗程。
两组以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
1.3 疗效判定。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拟定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整体改善率≥75%,主要化验指标(血沉及c-反应蛋白)正常或明显改善或接近正常;进步:症状及体征整体改善率≥50%,主要化验指标有所改善;有效:症状及体征整体改善率≥30%:主要化验指标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无效:症状及体征整体改善率<30%,主要化验指标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中观察组的显效率、进步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3 讨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般会引起关节严重畸形。
赵瑞起老中医治疗风湿骨病经验发表时间:2018-10-15T13:00:34.92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作者:黄松段亚彪赵瑞起[导读] 风湿骨病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如肌腱、滑囊、筋膜等的一组疾病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中医医院 053900风湿骨病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如肌腱、滑囊、筋膜等的一组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属中医“痹证”范畴。
病程缠绵,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尚无特效及根治方法[1]。
中医药治疗风湿骨病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进一步研究。
赵瑞起老中医从医40余年,是国家首批“基层名老中医药传承专家”,治疗风湿骨病疗效显著,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一、药物治疗1、辨证与辨病结合。
赵老认为,风湿骨病虽同属“痹证”范畴,但包含的疾病多样,有不同的病理基础和病机特点。
必须把辨病和辩证相结合,在辩证用药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选用对病药物,才可达到明显疗效。
2、分阶段治疗。
年轻患者或病情初发、急性发作者,以邪实为主,常选用忍冬藤、黄芩、生地黄、虎杖、郁金等清热解毒药物为主;老年患者或患病日久,多有正虚表现,在治疗过程中要加用熟地黄、补骨脂、杜仲、仙灵脾、巴戟天等补肾壮骨药物。
初期疼痛多在气分肌表,可选羌活、独活、麻黄、防风等祛风胜湿药物治疗;久病疼痛多在血分筋骨,需用红花、乳没、蜈蚣、全蝎等活血通经之品。
初起多肿胀,要用泽泻、茯苓健脾利湿;久病多拘挛,要重用黄芪、当归补气养血。
3、时时顾护胃气。
风湿骨病患者往往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等,会出现胃部不适症状,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时时顾护胃气,不可急功近利。
赵老常酌情选用陈皮、佛手、丁香、焦三仙等药物顾护胃气。
二、物理治疗赵老认为,风湿骨病缠绵难愈,需要内治外治相结合,才能尽快缓解症状、达到疗效。
其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 1、药浴或外用膏药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宜的中药进行药物熏蒸治疗,也可选用对症的膏药进行外敷。
中医药
1750
学刊
第23卷第10期
2005年l0月
中医药学刊
CHINESEARCHIVE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VoJ.23NO.10
Oct.,2005文章编号:1009—5276(2005)10—1750—02
陈锐深教授治疗大肠癌的经验
曹洋1,刘展华1,陈志坚2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肿瘤科,广东广州510405;2.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405)
摘要: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癌瘤之一。
陈锐深教授对大肠癌的治疗有深厚造诣,认为本病属于中医“肠湃”、“积聚”、“脏毒”、“锁肛痔”等范畴,其病因主要有内外两方面因素:素体虚弱,脾肾不足是内因;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起居不慎,感受外邪是外因。
脾虚湿毒瘀阻为大肠癌的最主要发病机理。
关键词:陈锐深;大肠癌;中医药;治疗经验
中图分类号:R273.534文献标识码:A
大肠癌是指原发于结肠、直肠
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癌
瘤之一。
其中低位大肠癌(直肠癌)
占大肠癌的60%~75%。
本病的
发生有明显的地域分布差异性,高
发区如北美、西欧、澳大利亚;低发
地区如非洲、亚洲、南美。
高低发地
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差10~20
倍以上。
大肠癌发病率在西欧、北
陈锐深教授美占恶性肿瘤中的第1、2位。
在我
国。
大肠癌的发病率近年来也有逐
渐上升的趋势,目前占恶性肿瘤中的第4位,发病年龄以
40~60岁最多见,但30岁以下的亦占1/5,中位发病年
龄45岁左右,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2--2):2。
陈锐深教
授从事中医肿瘤临床工作多年,对大肠癌的治疗有深厚
造诣,临床常获良效。
现将其经验加以整理,分述如下。
1病因病机
陈锐深教授认为本病属于中医“肠湃”、“积聚”、“脏
毒”、“锁肛痔”等范畴。
在中医古文献中未见有大肠癌之
病名。
但有许多类似大肠癌的记载。
<血证论>云:“脏毒
者,肛门肿硬,疼痛流水。
”<外科大成>云:“锁肛痔,肛门
内外如竹节锁紧,形如海蛇,里急后重,粪便细而带扁,时
志豪等【8J对96例病例来源于随机对照临床实验,该研究
以RA生活质量量表作为测量工具,结果显示蠲痹活络方
组(治疗组),治疗前后生理、心理、社会、健康自我认识和
总体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并且优于消炎痛(对照组)。
4展望
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肯定了评价生活质量的重要
性,生活质量被公认为评价病人整体功能康复的一个指
标。
传统临床观察指标不能完全表达病人的感受,因而不
能替代生活质量的评价【9】。
生活质量,作为一个多维的
概念。
包括了身体状态、心理、社会的良好状态、健康感觉
以及与疾病或治疗有关的症状。
从医学的角度考虑,主
要包括3方面的内容,即躯体功能、主观感受和自觉症
状。
这种强调患者自身对生活经历的良好状态的主观感
受。
比起既往单从生物学角度评价疾病防护措施的有效
性所采用的患病率、病死率、存活率、致残率以及患者个
体的痊愈、显效、好转、无效等指标,无疑是更全面、更准
确、更客观。
目前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
段,尤其是中医药领域。
心理学研究指出,RA对病人的社会心理有较大影
响,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限制了身体活动,生活不能自理
或需有人帮助往往会使病人感到自主性及自尊心受损,
导致情绪压抑;而长期服用类固醇类药物所引起的形象
改变。
如满月脸、肥胖、脱发,也会影响病人的自尊心。
这
种身体及心理状态的改变,常可导致人际关系的变
收稿日期:2005一04—29
作者简介:曹洋(1976一),男,湖北武汉人,医师,博士研究生,研
究方向: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化【10】。
中医药的治疗在整体调节的基础上,对缓解病人
紧张的情绪,舒张心理压力具有良好的帮助。
此外,在目
前科研经费紧张,难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I临床试验的情
况下。
恰当运用QOL指标,有利于更好地开展中医药治
疗RA的治则治法研究。
另外RA作为一种慢性疾病,
致残率高,对它的生存质量评价尤为重要。
从中医药的
“整体治疗”的特点出发,建立包括生存质量在内的多维
的疗效评价体系,提供中医药对疾病和亚健康状态生存
质量影响的证据,以期反映中医药防治疾病所具有的真
正效能是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凤斌,方积乾,王建华.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和中医
学[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0):13~16
[2]田建辉,王琳,施志明。
等.论生存质量与中医疗效评价
[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6(4):32~34
[3】黄可儿.将生存质量(QOL)引入中医药治疗RA疗效评
价的思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5):27~
29
琊文荣,邵元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命质量的评估工具
的研究[J].中华医药荟萃,2002,1(1):40~43
蔡培勇,夏研妍.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生活质量评
价[J].中原医刊,2000,27(9):5~6
施文,王永铭,李少丽。
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服用双氯
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塞来昔布6mon生存质量的队
列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6):636~640
西泽芳男.柴苓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
作用[J].日本东洋医学杂志,1994,44(5):187
杨志豪,蔡培勇.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生活质量评价
[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24(6):28~29
费立鹏.Higginbc,thamnHG.医学社会科学的临床应用
[M].上海:上海临床流行病中心,1997.1~10
周伟,张永欢.RA的中西医治疗[M].上海:上海中医药
大学出版社。
2002.242--244
i
1J
引
列引
"
引
州州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生存质量研究新进展
作者:黄仰模, 赵威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广东,广州,510405
刊名:
中医药学刊
英文刊名: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2005,23(10)
被引用次数:1次
1.刘凤斌;方积乾;王建华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和中医学[期刊论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9(10)
2.田建辉;王琳;施志明论生存质量与中医疗效评价[期刊论文]-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04)
3.黄可儿将生存质量(QOL)引入中医药治疗RA疗效评价的思考[期刊论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3(05)
4.琊文荣;邵元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命质量的评估工具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华医药荟萃 2002(01)
5.蔡培勇;夏研妍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生活质量评价[期刊论文]-中原医刊 2000(09)
6.施文;王永铭;李少丽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服用双氯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塞来昔布6mon生存质量的队列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4(06)
7.西泽芳男柴苓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作用 1994(05)
8.杨志豪;蔡培勇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生活质量评价[期刊论文]-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1(06)
9.费立鹏;Higginbothamn HG医学社会科学的临床应用 1997
10.周伟;张永欢RA的中西医治疗 2002
1.陈德超.肖长虹.吴启富.刘传芳.黄世峰.杨敏四甲基偶氮唑盐法观察三水白虎汤血清对体外培养关节炎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19)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yyxk20051000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