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作文的活水源头(PDF X页)
- 格式:pdf
- 大小:161.73 KB
- 文档页数:1
77“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需要循序渐进,这既是认知的规律,也是语言发展的规律。
要想写出精彩的作文,须多汇聚生活之泉,再走厚积薄发的习作之路。
一、积累生活经历,为习作储存活水《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学生写作,是要把他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想到的、所感受到的信息写下来,在引导学生写作时,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唤醒他的生活实际,这个过程在心理学上叫作表象。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要想“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其大脑中就必须有大量的、丰富的可唤醒的生活实际,要“积小流”“积跬步”,也就是要积累丰富的生活经历、丰富的素材。
如果把文章比作一片汪洋大海,那么这些生活素材就是汇成大海的一点一滴,且是常聚常新的活水。
(一)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主动浙江省宁波市大榭开发区第二小学 林 玲到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去体验生活、品味生活,才能找到创作的灵感。
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好奇心,主动去关注生活,这样习作素材库才会越来越丰富。
其次,动用所有感官去观察、感受生活。
我们要鼓励学生充分调动“眼睛、耳朵、嘴巴、鼻子、手”进行“五感”的全方位观察,谓之“五感法”;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观察就是需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鼻子闻、用手触摸,这样才能更好地去感悟,感悟到的才够深刻。
所以,要想积累丰富的生活经历,就得调动自己的情绪,对周围的一切都要抱有好奇心。
(二)展开想象,做生活的见证者 “想象力是儿童特有的擅长的思维形式,也是儿童的个性特点。
”比如,孩子们看到扫把会说那是魔法师丢失了飞行器,他此刻一定在焦急地找寻;看到水中的鱼儿会说那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们的到来会给人带来好运……这便是在感性材料基础上的再创造,其媒介便是“想象力”。
因此在教授低段年级时,教师可以多鼓励孩子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到了中段年级,则可以引导学生在所见所闻的基础上说说所感;而到了高段,学生在所见所闻所感之上还可以加入所思所想所悟,这样其对生活的再创造将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考场记叙文写作的源头活水从何而来【摘要】笔者就考场记叙文写作的源头,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我们每天的一言一行一悟;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上的传统文化;报纸、电视、网络上的热点新闻;同年级学生的作文素材。
【关键词】考场作文写作素材就记叙文的内容和存在问题而言,笔者发现:一是所写的内容低幼、老套。
亲情方面,写父母为我做好美味的饭菜、送来热腾腾的牛奶;深夜极端天气情况下,送我上医院;雨天打伞等等。
同学间闹矛盾了,如何化解;谁学习刻苦,并为我补习功课等等。
二是写历史人物、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但明显感觉到,学生故作高深,其实他对这些人物并不了解甚至曲解了某些历史人物。
三是没有具体的内容,泛泛而谈,看上去文字很多,用了一长串排比句、比喻句、反问句,甚至排比段,可谓辞藻华丽,其实是无病呻吟,不知所云。
诚然,这些考场作文是糟糕的,得不到高分的。
那么,学生们是不是真的限于生活圈子的狭小而导致作文写作内容的枯竭呢?其实,我们有很多途径可以使记叙文写作的源头活水汩汩而来,并且能沁人心脾,使人耳目一新,产生心灵的震颤。
源头活水之一:我们每天的一言一行一悟有些学生说:“我们的生活单调枯燥,几乎每天都是三点一线,哪有新鲜事,大事。
”但有没有感人的事,动情的事呢?臧克家在《生活知识和在生活的感受》一文中说:“生活知识和对生活的感受,是写作最基本、最重要的两条。
”是的,生活的海洋中,各种语调的话语、各种细微习惯性的动作、内心瞬间的一颤,时时在我们身上、在我们周围上演。
如一位学生是这样描述自己的班主任语文老师:晚自习的铃声响起前的两三分钟,一个一米八左右的魁梧黑影准时出现在我们教室的后门,一双小眼睛透过厚厚的镜片默默地扫视着整个教室,然后慢慢从后门走向前门,左手拿着车钥匙,右手抚摸着自己的啤酒肚,嘴里重复着“现在,要把白天上课的内容在脑海里好好整理整理”这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
这样就把一个敬业负责任的班主任形象刻画了出来,而这只是写班主任在晚自习开始时的巡查,也可以写班主任在其他时间段的教学状况,也可以写其他教师的言行,还可以写班上同学的言行等等,这都是我们的写作源泉。
乡土资源—农村写作的活水源头作者:朱玲丽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10期摘要:乐清依山傍海,乡土文学资源丰富,挖掘其进行写作教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乡土化的"生活写作",较之传统的"形式写作"有着教学实践和哲学理论上的绝对优势。
这一新颖的教学理念极富前瞻性和想象力,必然给语文新课程改革和语文素质教育带来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乐清风景乡土文学写作教学每到周五我就会听到学生这样的抱怨:又要写周记了,烦人!我都不知道这周又去编什么!再看看语文老师们每次改作文:这些作文不是生病了妈妈冒着大雨给我送医院,就是妈妈来给我盖被子的老套题材。
要是碰到考试,语文老师也就是改作文的机器,没有值得品味,让人欣赏的佳作来调节。
一天下来全班级的作文就盖棺定论了。
日复一日,学生谈“文”色变,教师改“文”恼火。
一次公开课上,我在自己的八(1)班上《三峡》。
导入的时候,我是例行公事的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们都去过哪些风景秀丽的地方玩过呢,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起初,我的设想是学生随便说几个地方,我过渡到三峡就结束了。
结果出乎我的意料,这个问题竟然激起了千层浪,我们班级的学生争先恐后的要站起来向我介绍乐清的风景,如雁荡山、白龙山等。
我就追问了一句:为什么你觉得那里是最美的,你能给老师描述一下吗?结果学生眉飞色舞、兴致勃勃的描述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为了他们介绍的风景,更因为他们的文采。
原来他们心中也藏了那么多的美景,原来他们的脑中也有那么多的美词美句。
那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平时在作文中描绘不出这么好的风景呢?学生有自己的美景、自己的快乐在心中,却常常在写作文时搜肠刮肚,胡编乱造,敷衍了事,毫无作文的主动性和兴趣性。
是学生不会吗?显然不是。
是学生不写吗?为什么呢?我们的作文教学一定出问题了。
因为中考的功利性早已将学生的个性磨平,老师硬塞进去的是所谓的技巧、方法,其实就是为了应付中考的现代“八股文”。
关于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的作文关于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的作文本文简介: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郗宏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二首》南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二首》南宋朱熹。
我非常喜欢这首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关于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的作文本文内容: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郗宏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二首》南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二首》南宋朱熹。
我非常喜欢这首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我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现象加以描绘,让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
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知识。
我幼儿园的时候已经独立看书了,也是从那时候慢慢喜欢上了阅读。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的确如此,我很庆幸,爸爸妈妈都非常喜欢看书,一到周末的饭后时间,我们三个便不约而同地摸起各自喜欢的书尽情的阅读,特别是我妈妈,平日里在我写作业的时候她也没闲着,读书学习,从我出生到现在已经考出了2个专业(中级)技术职称,我也没有辜负妈妈的“陪伴”,阅读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仅教会我知识,更教会我懂得感恩,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良好品德。
在大语文时代的今天,我博览群书,天文地理人文社科类,哲理性的漫画类与科幻类都有所涉猎,说到漫画或科幻类的书籍,有很多家长不让孩子阅读,我个人认为这样做是不正确的,因为健康的漫画有很多科学知识,或者富有哲理性的小故事,我们可以汲取好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当然也不能过于痴迷漫画类,还是以文化底蕴深厚的书籍为主。
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有源头活水,指的是水流源头清澈,水质纯净,这样的水才能滋润大地,滋养万物。
同样,人生也需要有源头活水,才能拥有健康、积极的生活状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让有源头活水来呢?首先,我们要从内心开始。
内心的清澈和纯净是有源头活水的基础。
我们要学会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静,远离浮躁和杂念,让心灵如同清澈的泉水一般,纯净而透明。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在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态度,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其次,我们要注重身体的健康。
身体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只有保持身体的健康,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活力。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注意饮食的健康,保持适量的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只有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像活水一样,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注入能量,让我们拥有充沛的精力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此外,我们还要注重心灵的滋养。
心灵是我们情感的源头,只有心灵得到滋养,我们才能拥有丰富的情感世界,才能拥有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欣赏音乐、沉浸在大自然中等方式来滋养心灵,让心灵如同活水一般,清澈而丰盈。
最后,我们要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
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的源头,只有和睦的人际关系,我们才能拥有温暖的家庭,和谐的社会环境。
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包容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爱与和平如同源头活水一般,滋润我们的生活。
总之,有源头活水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只有拥有了源头活水,我们才能拥有健康、积极的生活状态。
因此,让我们从内心开始,注重身体健康,滋养心灵,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源头活水不断地涌现,为我们的生活注入动力和活力。
愿我们都能拥有源头活水,过上幸福健康的生活。
为有源头活水来优秀作文•相关推荐为有源头活水来优秀作文(精选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为有源头活水来优秀作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有源头活水来优秀作文篇1疏影曳,暗香浮动,柳条枝藤。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是情意绵绵的真实写照吗?——书的力量无穷啊!榕阴剪剪,林鸟瞅瞅,淡远逍遥。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这是自然风情万种的昭示吗?——书的力量无穷啊!幽谷兰馨,小溪欢歌,林间蜜语。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是人间心韵的快乐呼唤吗?——书的力量无穷啊!拂过几缕风,吹面不寒;飘过几丝雨,沾衣欲湿;燕子衔泥,那是入春的一景。
有书做伴,我的生命永远是春天!沙士比亚说,“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我信了,我折服了,我敬畏了,因为我体验过。
每次心受伤后,都不愿与人交谈,我只要有书作伴则可,与李白共享“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快意,再大的困难也只是我的垫脚石。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是书,抚慰了我沧桑的心田。
于是我载着无尽的书,驶向我人生的港口;也载着人生的无限哲理,划向我理想的大海!因为书中的一句话,我曾领悟过;因为书中的一件事,我曾努力过;因为书中的一则寓言,我曾经旷达过……即使千言万语,也畅棕不尽此时的快意。
我默然了,无言,用灵魂去感受书的温暖,用鼻子去闻书的香味,用双手去抹书的尘埃……我爱书!我喜欢同陶渊明爷爷一起去南山采菊;我喜欢同苏轼爷爷一起对月当歌,祝福远方的朋友;我喜欢同常建一起游览曲径通幽的古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书是我生命的花雨,理想的晨雾,带着书,潇潇洒洒,痛苦也会带着微笑的眼泪,有书作伴,我的人生不会孤独。
书——人类知识的源头活水!书——我生命的幽灵!为有源头活水来优秀作文篇2每当心情低落或烦闷时,一想到老师,我的心情就会好多了。
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素材寻找的策略发布时间:2022-07-05T05:27:42.055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3月第5期作者:张爱华[导读] 语文教学中,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张爱华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民族实验小学 252800语文教学中,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反映。
作文成为了语文的半壁江山。
然而,作文教学的现实却是差强人意。
教师苦口婆心地指导,学生东拼西凑,抓耳挠腮;老师费劲心思地批改,学生苦思冥想,拋诸脑后;老师煞费苦心地讲评学生一脸茫然,无从下手。
写什?怎样写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大家。
细想之下,不难发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一没东西可写。
素材的寻找与积累是根本。
那么,素材在哪里呢?生活。
因此,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文的源头活水就来自于生活。
一、关注生活,留心细处,写真实经历。
离开了生活,作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那么,怎样从生活中寻找和积累素材呢?1.从熟悉的校园生活中寻找。
一天,我在办公室里听到门外有动静,出门询问。
原来小X被鸟粪“袭击”了,正在清洗。
我笑着对他说:“你太幸运了!鸟在天上飞,你在下边走,这滴鸟粪正好落在你脸上。
这鸟也是个优秀的投弹手。
你也够走运的!”小X不好意思地说:“老师,鸟粪落到我嘴里了。
”我好奇地问:“啥味的?”“辣皮的味道。
”我和小X哈哈大笑起来。
我说,你可以写一篇作文,题目就叫《天粪的味道》,这个题目全校只有你一人能写。
很快,一篇有“味道”的佳作产生了。
第二天,我让小X在课堂上读这篇习作,我给全班同学提出了一个要求:听小X读作文时,谁都不准笑出声,如果忍不住,自己想办法。
这样一篇篇妙趣横生的《憋笑》就这样“出炉” 在学校里会发生各种各样有意思的小事,这些小事巧妙的加以利用,就成了我们取之不竭的素材宝库。
2.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积累素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有关于源头活水的作文素材
哎,说起那山间啊,清早的时候雾气飘飘的,溪水声儿就跟唱
歌似的。
我跟着那声音找,终于找到了那泉水的源头。
真的,就是
从山顶的石头缝里冒出来的,清得跟啥似的,看着就让人心里舒坦。
站在这泉水旁边,我感觉整个人都活了起来。
这水啊,不只是水,还是生命之源。
看着那水波一晃一晃的,就好像在跟我说话,
告诉我时间的秘密,还有大自然的智慧。
我就站在那儿,好像能听
见大自然的心跳,那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真的让人震撼。
说到这源头活水啊,它的力量真的挺神奇的。
别看它流得不急
不躁的,但那种坚持和韧性真的让人佩服。
它就这么默默地滋润着
大地,养育着万物,从来都不炫耀自己。
这种精神,真的让我打心
底里佩服。
源头活水润清奇——浅谈作文创意的源头活水作者:顾磊萍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 2017年第4期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领域。
新课标要求,教师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怀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
”那么教师如何去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
开“源”畅“流”,让源源不断的活水往外流呢?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的确,对于“新奇的有趣的或者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学生最爱观察,也最仔细,体会也最深刻,会产生有话想说,不吐不快之感。
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观察和积累素材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走进生活,捕捉精彩瞬间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作文来源于生活”。
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原生态”的。
他们的喜怒哀乐就是宝贵的写作资源,引导学生,记下校园写真,趣味活动等精彩的瞬间。
通过观察获得自身体验,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表象材料,为习作做准备,还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触发写作动机。
教学活动中,我经常要求学生进行“一日一贴”的粘贴活动。
就是把自己一天中观察到的精彩场面或者有趣情景以片段形式写下来并“粘贴”到自己的《采蜜集》上,为今后的习作生活提供丰富的素材。
周心怡同学在《猜哑谜》的帖子中写到:“轮到光辉队出题了。
光辉队队长钟源走到我们中间,将舌头伸出,又拿出一个弹簧,把弹簧缩短又拉长,拉长又缩短,这样反复了几次,表演结束了。
源头与活水的关系作文《源头与活水:生命的关联》一提到源头和活水,我就想起小时候在老家的一段经历。
那时候,老家有个小池塘,这小池塘对我来说可就像一个神秘又充满乐趣的小世界。
池塘的源头是山上的一股清泉,那清泉我见过,特别清澈。
就像有时候我们打开一瓶刚从井里打上来的矿泉水一样,干净得能看到水底的每一粒沙子,还有那些在水里扭动着身体的小小虫子。
这股清泉顺着山势潺潺流下,一路奔跑玩耍似的就到了池塘里,成了池塘的活水。
这池塘啊,有了这股活水可不得了。
你看,池塘里的鱼那叫一个活泼,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就跟一群调皮的小孩在操场疯跑似的。
我还记得曾经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池塘边看鱼的时候,那鱼群一来,整个水面就像炸开了锅,鱼鳞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像是无数个小镜子在反光。
而且因为有活水注入,池塘里的水草也长得特别茂盛。
那些水草就像绿色的彩带在水中飘荡,里头还藏着好多小虾米。
我曾经试图去抓那些小虾米,手一伸进去,水草就滑溜溜地从手边溜走,小虾米也顺势躲到更深处了。
源头的清泉就像一个永不停歇的大老板,源源不断地给池塘这个小公司输送着新鲜的资源。
如果没有那清泉这个源头,池塘里的水过不了多久就会变得又臭又脏,里面的鱼啊虾啊早就翻着白肚皮见阎王了,那些水草也肯定都枯萎成烂泥了。
在我眼里,源头和活水之间的关系就像树根和树干的关系,树根不断地从地下吸取养分给树干,树干才能茁壮成长,有生机。
源头就相当于树根,一直给活水这个树干提供能量和活力。
这两者缺了谁都不行。
就像那个小池塘离开了山上的清泉,就不再是那个充满生机的小池塘了。
《源头活水:就像父母和我们的关系》我来给你们讲讲我家邻居李大爷家的故事,这个故事能让你更明白源头和活水的关系。
李大爷家有个儿子,李大爷就像那源头,他儿子就是那活水。
李大爷年轻的时候,那可是相当厉害。
他靠着自己的手艺,到处揽活做工,辛苦挣来的钱就用来供儿子读书。
他每天起早贪黑,那努力的劲头就像那永不干涸的泉眼不停地往外冒水。
問梁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文你有没有想过,为啥有些东西就能一直那么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呢?就像朱熹老夫子说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里面可藏着大道理嘞。
咱先说说这小水渠吧。
你看那普普通通的一条水渠,水还清清亮亮的,为啥呢?要是这水渠是个封闭的死胡同,水在里面不流通,没几天那水就变得又臭又脏,里面全是烂叶子、泥垢啥的。
可是呢,一旦有源头活水不断地流进来,把脏东西冲走,带来新鲜的水,这水渠就能一直清澈下去。
这就跟咱们人的生活差不多。
比如说学习吧。
有些同学啊,觉得自己学了一点东西就够了,就像那封闭水渠里的一潭死水,再也不接受新的知识了。
时间一长,他脑袋里那些知识就变得陈旧,还容易出错。
但那些聪明的学霸呢,他们就懂得去找知识的“源头活水”。
这个“源头活水”可能是一本本新书,可能是各种各样的讲座,也可能是和不同的人聊天交流。
就拿读书来说,每读一本新书就像一股新的水流进自己知识的“水渠”,它能把之前一些模糊的概念冲得清清楚楚,还能带来新的想法和见解。
这样不断地有新东西进来,知识这个“水渠”就一直清澈无比,充满活力,不管什么时候都能应对各种难题。
再讲讲创新这个事儿。
现在社会上那些成功的创新者就像是拥有清澈“水渠”的人。
他们可不是闭门造车,只靠着自己那点老本。
他们到处去寻找灵感的“源头活水”。
比如说那些设计时尚衣服的设计师,他们可能会跑到原始部落去看那些独特的服饰风格,这就是他们的“源头活水”。
然后把从原始部落看到的元素,像鲜艳的色彩、独特的图案和新颖的穿戴方式等,融入到现代的服装设计中,就像把新鲜的水注入到时尚的“水渠”里,让时尚界这个大“水渠”一直保持着活力,充满新鲜和创意。
还有感情这东西。
朋友之间的感情也是需要“源头活水”的。
如果两个人整天就是见面打个招呼,从来不去深入了解对方的新想法、新经历,那这感情就像没有活水的水渠,慢慢地就干涸了。
可是要是两个人经常分享彼此生活中的新鲜事儿,一起去探索新的地方,一起尝试新的活动,这就相当于给他们之间的感情注入了“源头活水”,感情就会越来越深厚,就像那水渠里的水,清澈又充满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