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冲洗置换并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40例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17.07 KB
- 文档页数:2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疗及病例分析(总9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结核性脑膜炎的诊疗及病例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毛薇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髓膜的这种非化脓性的炎症,它是结核杆菌引起的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
据流行病学资料统计,我国20世纪90年代之前结核的发病率它是呈一个下降的趋势,但是在这之后就逐渐有一个缓慢的上升。
美国结核性脑膜炎在20世纪60年代后也是一个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但是1985年之后就开始有显着的上升。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了结核主要是由于HIV的流行。
结核病在HIV病人中很多发现首发的就是结核病,所以结核病常常是HIV感染的一些首发症状。
艾滋病的患者结核的发病一般是正常人的500倍,其他的一些易患因素,也就是我们说的这个高危人群。
比如与结核病病人接触,有密切的接触的人容易患有结核病。
还有就是一般状况较差,慢性酒精中毒或营养不良的人,流浪者和老年人或长期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的这样的人,还有患有身体其他部位结核的病人。
结核的发病机制。
结核分枝杆菌经过血循环播散,播散到脑膜、软脑膜下种植,种植之后就形成了结核结节,结核结节可以发生破溃,破溃后大量的结核就进入蛛网膜下腔,形成这样粟粒性的结核或者结核瘤病灶,最后导致结核性脑膜炎。
还有结核菌从颅骨或者是脊椎骨结核病灶,可以直接破入颅内或者椎管内,这样就进入了蛛网膜下腔,形成了结核病灶。
这是粟粒性肺结核病人的CT的表现,可以看到双肺有这个均匀的弥漫的这种小结节。
结核性脑膜炎病理特点,通常它是以渗出、变性、增殖这三种组织炎症反应同时存在。
在病程的不同时期,其中一种或两种病理变化就更突出。
比如说在急性期的病变就以炎性渗出最为明显,而且由于重力的关系大量的灰粉色的胶状粘稠的渗出物容易沉积在脑的底部和脊髓周围的蛛网膜下腔。
纤维素和结核性肉芽肿组织增多,形成典型的干酪样坏死,结核结节。
综合治疗结核性脑膜炎32例疗效观察作者:关坚红马玉姗来源:《中外医疗》2012年第36期[摘要] 目的探讨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有效方法。
方法选取该科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2例,利用四联抗结核药,激素,脱水,脑脊液置换术等综合治疗结核性脑膜炎32例。
结果存活31例,成功率96.8%。
结论综合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结核;脑膜炎;综合治疗[中图分类号] R52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2)12(c)-0026-02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性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的最常见的类型,也是我国常见的颅内感染性疾病,不仅威胁患者生命,且可引起多种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及时诊断和及早治疗十分重要。
为了探讨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有效方法,现对该科2001年1月—2010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2例采用综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结核脑膜炎患者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16~60岁,平均年龄36岁,均根据临床表现,脑脊液(CSF)改变及相关检查确诊。
其中单纯性结脑4例,合并肺结核20例,合并脊髓结核2例,合并胸腰椎结核2例,合并糖尿病3例,合并颅内高压者30例,其中脑疝1例。
1.2 临床表现3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盗汗、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全身倦怠无力、精神萎靡不振等症状,合并肢体抽搐者9例,意识障碍13例,肢体瘫痪6例,二便失禁15例,颅神经损害16例,脑膜刺激征26例。
1.3 实验室检查PPD试验阳性13例。
血沉增快30例,达25~92 mm/h。
痰涂片找抗酸杆菌/结核菌培养阳性6例。
脑脊液(CSF)检查:颅内压升高(>200 mm H2O)30例;细胞数升高31(96.87%)例;糖含量降低(0.45 g/L )25例(78.134%)。
腰穿鞘内注药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治疗效果观察王正【摘要】目的观察腰穿鞘内注药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治疗效果,探究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2月于某院收治的9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行腰穿鞘内注药疗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好转率和脑脊液生化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好转率为83.67%,观察组患者的好转率为97.96%,观察组治疗好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脑脊液生化指标在治疗结束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结论在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行腰穿鞘内注药疗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脑脊液的各项生化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
【关键词】腰穿鞘内注药;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效果;脑脊液生化指标结核性脑膜炎作为一种高发性中枢系统感染疾病,且表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其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一旦确诊病情往往已经处于严重时期,患者极易出现严重性脑积水、脑梗死、动脉阻塞等疾病,致死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2]。
对于该病常规的治疗方法即为抗结核药物治疗,但是治疗效果欠佳,治疗不彻底,因此探究一种高效的治疗手法,对于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3-4]。
我院为了探究腰穿鞘内注药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本次研究,研究结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9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9例。
对照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32.15±1.24)岁,病程1~12d,平均病程(6.17±1.08)d,其中轻度脑膜炎12例,中度脑膜炎27例,重度脑膜炎10例;观察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33.16±1.79)岁,病程1~13d,平均病程(6.18±2.06)d,其中轻度脑膜炎11例,中度脑膜炎28例,重度脑膜炎10例。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46例临床治疗分析作者:谢基华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13期【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46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46例患者中 40 例(870%)临床症状、体征好转,脑脊液部分或全部指标恢复正常,出院后继续抗结核治疗;4例(87%)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指标均无明显好转;2 例(4.3%)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 例(2.2%)死亡,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结论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现象复杂、发病原因多样,尽早诊断、尽早治疗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临床治疗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46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标准:头痛、发热、脑膜刺激征;CSF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隐球菌墨汁染色阴性;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或肺外结核。
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1~12岁,其中1~3岁21例(457%),3~6岁13例(283%),6~9岁8例(174%),9~12岁4例(87%)。
1.2 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进行胸部X线或CT检查:正常13例,肺结核28例,肺炎4例,肺气肿2例,胸腔积液1例。
头颅CT或MRI诊断结果显示,32例(696%)患者有异常,其中脑梗死23例,脑室扩张或脑积水7例,脑结核瘤2例。
1.3 CSF检查所有患者均进行脑脊液检查,37例(804 %)的患者脑脊液符合结核性脑膜炎的表现,其中脑脊液压力升高患者28例,占609%,180~300 mmH2O 的 17 例,>300 mmH2O的 12 例,其脑脊液生化、常规检查,脑脊液抗酸染色、墨汁染色及结核杆菌培养均阴性。
1.4 治疗方法①43例抗结核治疗:早期静脉滴注异烟肼,用药量为15~25 mg/(kg·d)且患者每天最大的摄入量要控制在400 mg以下,用药时间为四周;在患者有病情好转后让患者实行顿服方式,用药1年。
鞘内注射异烟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脊膜脊髓炎的价值刘胜昔;方坚【摘要】目的:探讨鞘内注射异烟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脊膜脊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结核性脊膜脊髓炎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异烟肼1200mg/d、链霉素600mg/d、利福平1g/d肌内注射,地塞米松10mg/d静脉注射,观察组则将异烟肼与地塞米松改为鞘内注射,连续治疗8周为1疗程,对所有患者随访20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脑脊液常规与生化结果,统计两组脑脊液细胞、蛋白、氯化物及糖恢复正常时间及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脊液中糖、蛋白、氯化物水平及细胞总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脊液中糖、蛋白、氯化物水平及细胞总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脊液细胞、蛋白、氯化物及糖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腰疼、背痛,低颅压性头痛及肝功能损伤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鞘内给予异烟肼联合地塞米松能有效提高脑脊液内药物浓度,提高药物治疗效果,缩短化疗时间,减少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期刊名称】《河北医学》【年(卷),期】2016(022)003【总页数】3页(P428-430)【关键词】鞘内注射;异烟肼;地塞米松;结核性脊膜脊髓炎【作者】刘胜昔;方坚【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 陕西安康 725000;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陕西安康 725000【正文语种】中文【Key words】 Intrathecal injection; Isoniazid; Dexamethasone;Tuberculosis meningo myelitis结核性脊膜脊髓炎虽不及结核性脑膜炎发病率高,但作为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病症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主要因结核杆菌入侵蛛网膜下腔波及脊髓而发病[1]。
鞘内注射异烟肼联合地塞米松主要用于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取得较好临床效果[2]。
脑脊液置换联合药物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脊髓膜炎效果研究袁美荣DOI :10.11655/zgywylc2021.06.043作者单位:030053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内七科结核性脑脊髓膜炎是由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所致,以头痛、颅内压增高、发热等为主要表现,若不及时接受治疗,可导致患者出现脑梗死、脑积水等诸多并发症,并会遗留瘫痪、脑疝等严重后遗症[1,2]。
抗结核治疗、降颅内压等是治疗结核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措施,虽能改善患者病情,但难以有效改善脑脊液等生化指标,影响患者病情恢复。
近年来,药物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核性脑脊髓膜炎在临床得到普及和应用。
本研究分析药物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置治疗结核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结核性脑脊髓膜炎提供参考。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72例结核性脑脊髓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6例。
试验组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23~57岁,平均(46±4)岁;病程8~23d ,平均(15.4±2.1)d 。
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21~59岁,平均(46.4±4.0)岁;病程6~22d ,平均(15.3±2.1)d 。
比较2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存在可比性。
1.2入选标准:①纳入标准:非过敏体质;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18周岁;符合结核性脑脊髓膜炎相关诊断标准[3],经颅脑CT 检查确诊。
②排除标准: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全身性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疾患。
1.3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即静脉滴注异烟肼(长春白求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2610)0.8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1次/d ;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利福平(沈阳双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725)0.6g ,1次/d ;静脉滴注20%甘露醇(成都倍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1568)125ml ,1次/6h ;静脉滴注20mg /d 地塞米松(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0513),连续治疗8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