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词帝——李煜
- 格式:ppt
- 大小:5.47 MB
- 文档页数:60
亡国后主、千古词帝—李煜李煜,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史称李后主。
李煜在政治上可谓是极其失败,但在诗词的造诣上,却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后人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本身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是被后人千古传诵的一代词人,但他本无心争权夺利,一心向往归隐生活,登上王位完全是个意外。
作为一国君主,他没有那样的豪气和统一天下的壮志,对于军事不感兴趣,即使有将领提出来,他也是极力压制。
曾经,李煜也实施过一些仁政的措施,减轻赋税,放宽刑罚,这应当是肯定的,但他在强敌面前不思进取,不积极备战迎敌,而是借酒浇愁,听任国家的衰亡,这却是不应该的。
李煜,在中国诗词的历史上留下了一道抹不去的身影。
他的词大致可分为两类,而这些诗词的前后感情变化,也见证了一代帝王的悲惨结局,见证了一代词帝的诞生。
第一类是投降宋朝之前,描写的多是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如《菩萨蛮》;第二类是亡国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
这些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语句清丽,音韵和谐,使李煜成为了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如《相见欢》《虞美人》《浪淘沙令》。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是李煜的代表作,李煜以帝王之尊度过三年“日夕以泪洗面”的囚禁生活,受尽屈辱,尝尽辛酸,最后被宋太宗用药毒害而死。
这首词可以看作是他临终前绝命词,词中抒写自己的悲恨和怀念故国,因而成为他被害的直接原因之一。
词中吟咏感叹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诉说自己的悲剧命运和人生的愁恨,追怀往事,怀念故国,表达了亡国之痛。
如今,作为一个后人,我对于李煜的情感当属他的诗词,回望历史,功过事非,已成历史之轨迹。
千古词帝,李煜当之无愧。
“千古词帝”李煜
李煜,字献之,号太白,又号酆都,五代后蜀皇朝蜀汉梁武帝李从美之孙,汉室宗亲,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名士,中国千古四大才子之一,号为“千古词帝”,与苏轼、辛弃疾、张若虚大名鼎鼎,受历史上甚至政治家也影响巨大,后人也称其为“士竟一统王”
李煜的文学特点是以词的精灵及吟颂的佳作而著称,他是南宋凤凰山庄四大名宿之一,文章以豔抒,咏怀为主,其诗文表现出疲累的国恨,哀怨的政治,未竟的任何,无奈的求贤,余香断肠的失宠情结,等等,都让人有种叹为观止的动人感染。
其诏于朱熹的“三曹
歌在此足矣”,与李杜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等,都是不朽的古典诗。
李煜不乏抒发思想的文章,如《念奴娇》中关于廉洁、博爱等道德准则深刻而朴实的阐述,充分表现出李煜作为一位有识之士的思想性。
李煜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不仅诗文、论文风格鲜明,而且实践中也无政治动机,彰
显出他的思想深邃、思想坚定、价值审美正确,有着对国家富有激情的保护持续,文章中
凝聚出的抗争的精神,也深受后人的敬仰。
历史上若把“孙伯符”放在一边,那么“千古
词帝”李煜便会成为一座经久不衰的偶像,应当表示我们的钦佩和尊敬。
“千古词帝”李煜李煜,字重光,福建福州人,南汉最后一位皇帝,生于937年,卒于978年。
他的父亲是南汉的建国皇帝刘龑,母亲是妃嫔。
李煜在16岁即位,登基时南汉国已经陷入内外交困之中,他奋力扶持国家,多次抵御宋军的入侵,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加强政府管理,但因遭受宋朝的包围和压力,南汉国渐渐衰落,最后在李煜20岁时被宋军攻占,李煜被俘而终身流放。
李煜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词人之一,他被后人誉为“千古词帝”,李煜的词歌风格清新脱俗,富于感情和哲理意味,并充满浪漫色彩。
李煜的词作品不论是形式、意境还是文学价值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被后人赞誉为眼波流转、清丽脱俗、典雅飘逸、含蓄典雅、充满离愁别绪,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李煜的《浪淘沙·北岛》、《长命女》、《如梦令》、《钗头凤》、《夜泊牛渚怀古》、《清平乐·声声慢》、《清平乐·君问归期未有期》等词作,被后人传唱千古,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如梦令》是李煜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以其优美、纯净的文学语言表现出作者对爱情的深情厚谊,也成为了古代词人青年才俊的爱情代表之一。
除了李煜的词作品,他还著有《南唐书》、《南唐近事》、《李重光文集》等历史文献和文集。
这些文献以史实为基础,描述了南唐国的起源、兴盛与覆灭,也反映了当时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情况。
李煜的词歌和文献,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他的作品构成了中国文化中诗歌、文学、音乐等多个领域的瑰宝,被后人尊称为“词圣”、“文圣”、“音乐大师”等美誉。
他的诗词作品不仅对古代文学和音乐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也对当代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李煜所创作的作品,总体来看具有的特点是凝练简洁、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富于哲理、表达清新脱俗、充满浪漫色彩,这些特点让他的作品在文化史上具备了永恒的价值和影响。
综上所述,李煜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词人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界的杰出代表和文化瑰宝,他的艺术作品伴随着中国民族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灿烂辉煌,李煜也因此被後人誉为“千古词帝”,他的作品对中华文化的发展、继承和创新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
李煜文学常识李煜(937— 978),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征至汴京,被俘至京师,封违命侯。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在洛阳病死。
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在位十五年,史称李后主。
李煜在政治上无甚建树,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李煜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3、其中: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望江南》:6、《破阵子》:7、《虞美人》:8、《浪淘沙令》:9、《乌夜啼》: 10、《相见欢》: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词,写得自然流畅,生动活泼。
全词共分两片。
上片主要写今日之愁,下片则转入对往日之情的追忆。
开头三句便以设问起笔。
“昨夜”,点出时间是“昨夜”,从时间上推断,抒情主人公与亡国之君应是同时之人,但词中并未交代“故国”的具体所指。
古代文学常识五首1、《登金陵凤凰台》: 2、《虞美人》: 3、《浪淘沙令》: 4、《乌夜啼》: 5、《相见欢》: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词,写得自然流畅,生动活泼。
全词共分两片。
上片主要写今日之愁,下片则转入对往日之情的追忆。
开头三句便以设问起笔。
“昨夜”,点出时间是“昨夜”,从时间上推断,抒情主人公与亡国之君应是同时之人,但词中并未交代“故国”的具体所指。
“凤凰台”点出地点,“凤凰”是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它是用梧桐的枝叶、花果喂养大的,当它出现时,是吉祥的象征。
古代传说:谁如果能乘坐它到达金陵,就可以得到天下。
“千古词帝”李煜李煜,字稹,一般称为南唐后主,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词人之一。
他是南唐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南唐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风流倜傥、文采斐然的词作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千古词帝”。
李煜出生于南唐开宝元年(937年),是南唐开国皇帝李昪的玄孙,后来继任南唐皇帝。
李煜从小酷爱文学,其父李景倪就曾是南唐文学的代表人物,对他的文学造诣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他学富五车,博通经史,尤其擅长诗词。
据传他在少年时就已经能写出优美的词作,深受南唐文人的喜爱。
在南唐后主成年以后,他更是发挥出了自己的文学才华,成为了当时文坛的风云人物。
李煜的词作风格多样,既有明快豪放的,也有深沉忧郁的,被誉为“对仗工细,婉约含蓄,意境深远”。
他的词作在音律运用和意境塑造上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千古词帝”可见一斑。
李煜的词作以爱情、离别、别愁、生活琐事等为主要题材,通过对这些情感的深刻描绘,表达出了他对生活、对人情的真挚感悟,触动人心,令人动容。
李煜的词作以《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清平乐·别来春暮》、《钗头凤·世情薄》等为代表作。
这些词作不仅在音律上动人心弦,而且在意境上也耐人寻味,凝练精练,表达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他的词作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尽管李煜在文学上有着非凡的成就,但他的一生却并不幸福。
南唐末年,南唐与北宋多次发生冲突,最终南唐在宋军的围攻下灭亡,李煜被俘,并被北宋俘虏至京师开封。
他在北宋的囚禁生活中,依然坚持文学创作,创作了大量的词作,继续发扬光大南唐词派的优秀传统。
漂泊异乡、身陷囹圄的生活让他深受煎熬,创作中也不免带有哀愁和悲凉的情感。
李煜在北宋被囚期间,继续以文学创作和诗词歌赋表达自己的苦闷和心情。
这一时期的作品,主题更多地聚焦于对自然的怀念和对家国的热爱,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尽向往。
他用朴实真挚的语言,抒发了自己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困苦百姓的同情心。
“千古词帝”李煜李煜,字重昭,北宋最后一位皇帝,号称“千古词帝”。
李煜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了坎坷与不幸,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文学天才,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卓越才华的音乐家。
李煜的词作情感深沉,风格独特,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李煜出生在一个世家子弟的家庭,从小就被人们视为是未来的帝王材料。
他的父亲是宋仁宗,是北宋的第六位皇帝,李煜自小就备受宠爱。
与他的成长环境相比,李煜的一生真可谓是命运多舛。
李煜在即位之前经历了一段曲折的经历,他的父亲宋仁宗在他5岁的时候去世,由于他是太子,于是投宿在充满阴谋与争斗的后宫之中。
李熙,李煜的姊姊,嫉妒心极重,不断陷害李煜。
后来,李煜幸运地得到了辅政大臣吴秀才的赏识与保护,并在他的帮助下通过了礼部试和殿试,最终在19岁时登上了皇位。
李煜登基以后,北方的辽国和南方的南宋多次爆发战争。
由于他的政治手腕不高明,加之宋军的溃败,北方辽军逼近京城,迫使李煜亲自出征。
在他出征的途中,辽军发动了一次突袭,俘虏了皇帝和他的将领们。
李煜被俘后,被迫放弃了皇位,成为了辽国的俘虏。
在辽国的俘虏生涯中,李煜能够得到一些自由,他除了要履行征服者指定的仪式性婚姻外,还能继续写诗作词。
他的词作凭借着其独特的风格和情感,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他的词作题材广泛,表达深情,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忠诚的追求。
李煜的词作流传至今,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在社会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煜最终并没有能够重新夺回自己失去的皇位,他在辽国的生活并不幸福,时常感到思乡之情。
在辽人的统治下,他遭受了许多苦难,但他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和希望。
李煜在辽国被囚禁了8年之久,最终在1125年去世,年仅38岁。
李煜是一位才情出众的文学艺术家,他的词作凭借着情感深沉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
尽管他的一生充满了不幸,但他的才华和作品将永远流传下去,成为后人学习和颂扬的对象。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道风景线,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千古词帝——李煜内容摘要:南唐后主李煜是公认的晚唐五代词坛上成就最高的词人,虽然仅存词三十余首,但他的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用情真挚,在中国古代诗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思想内容方面‚为宋人一代开山‛,为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风奠定了基础;在艺术手法上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又由于他曾身为国君的特殊身份,因此李煜也被称为‚千古词帝‛。
关键词:李煜艺术特色风格地位李煜是南唐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虽然在政治方面,他称不上是一个好的君主,但在文学艺术方面李煜还是很有天赋,他精书法,懂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以词的成就最高。
从思想内容上看,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他的词难免仅限于狭隘的生活圈子,但不论写宫廷欢乐还是男女情爱,也无论写思乡之苦或亡国之痛,皆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正因为他皇帝的身份这一点更显得难能可贵。
胡应麟《诗薮〃杂编》称其‚乐府为宋人一代开山‛这一评价也说明李煜的词在我国词史上的地位是很高的。
一、李煜生平正所谓‚知人论世‛,要想探讨李煜的词首先要对他的生活经历有所了解。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
在位时间(961-975),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后主。
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
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
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为宋太宗毒死。
‚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当然,李煜词的内容及艺术风格与他的生活经历也是分不开的。
他的词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写宫廷享乐荒废的生活,风格柔靡,但是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多为空虚无奈的感慨;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
二、李煜词的艺术特色(—)善用白描,语言朴素自然李煜的词极少用很华丽的语言,多是以朴素自然地语言见长,特别善于运用白描手法。
千古词帝李煜的6首词引言李煜,南唐末代君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词人。
他精通音律,擅长写作词章,尤以其悲凉、忧伤的情感表达而闻名于世。
在他的短暂一生中,李煜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词作,其中包括不少被誉为经典的名篇。
本文将对李煜的六首著名词作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清平乐·村居》1.1 村居景色《清平乐·村居》是李煜的代表作之一,词中描绘了农村宁静美好的景色。
开头两句”终南山杳杳,秋水共长天一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清净、纯美村居生活的向往。
1.2 离愁别绪词中还流露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
“落日双归去,牧童归不归?”这句词反映了作者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
李煜在南唐灭亡后被迁往北方,无法回到故乡,对家乡的思念和归心难测的愿望都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夜雨寄北》2.1 寄托思念之情《夜雨寄北》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词作。
五句词中,每句都以”明月”为开头,通过对明月这一意象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明月何皎皎”一句中,明月的皎洁与纯净的爱情相映成趣,通过写明月,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就更加强烈地表达出来。
2.2 难得团圆词的最后两句”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描绘了夜晚寄出的思念之情。
作者孤独地靠在高楼上,用酒来消愁,化作相思之泪。
这里既表达了作者寄托思念之情的同时,也流露出了他对天涯海角亲人的思念之情。
《长相思·一重山》3.1 望穿秋水之思念《长相思·一重山》是李煜的代表作之一,词中描绘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
词的篇幅较长,表达了作者长久以来望穿秋水的思念之情。
“玉屑寒瑟凄清地,松阴幽石气凌霄。
”这句词通过描绘秋水萧瑟的氛围,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寂寞与忧伤之情。
3.2 思念之苦“明月楼高何处是,应有玉人斜倚檐”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思念之苦。
明月楼高,亲人在何处?这是李煜思念的对象,也是他最大的牵挂。
而”玉人斜倚檐”则刻画出了作者对亲人的美好想象和渴望。
词人佳作—“千古词帝”李煜经典词作【简介】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
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
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
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
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南唐后主李煜被称为“千古词帝”,一生以国破投降为分水岭。
前期诗词多以宫廷宴会为主要题材,后期多亡国之痛、乡关之悲。
精选了五首李煜最具代表性的诗词,字字血泪,句句断肠。
第一首《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词意】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
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简析】975年(开宝八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
宋太祖赵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
李煜在忍屈负辱地过起了囚徒生活。
李煜的词以被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
“千古词帝”李煜李煜(937年-978年),字重光,号梦得,南唐后主,唐朝南唐末代皇帝。
李煜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的诗词被誉为“千古词帝”,留下了大量的传世之作。
李煜出生在一个文化昌盛的时代,他的父亲李昪是南唐的第二代皇帝,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文学教育,对文学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自幼聪颖过人,胸怀大志,对诗词歌赋情有独钟。
他十分善于言辞,深受父亲的宠爱,很早就展现出了超群的文学才华。
李煜登基之后,以容忍宽仁著称,提倡文化教育,号称才子佳人,清丽自然,并善游于文学之中。
他创作的诗词深受当时社会和文化风潮的影响,对唐诗、楚辞、汉乐府等文学形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吸收,形成了具有南唐特色的艺术风貌。
李煜的词作以豪放、清丽而著称,他的词风多变,形式新颖,语言优美。
他的词作在描写风景的同时也多有情感的抒发,善于结合自然景色和个人感情,使人读来如醉如痴。
比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借春花秋月,抒发了对流年的感怀,对人生的遐想。
又如《钗头凤·世情薄》一词,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悲苦人生。
李煜的词作大多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激荡和对政局的深切忧虑,对生活的痛苦与挣扎,对爱情的追忆与失落。
他的词作以真情实感为主,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中国古代诗词的珍贵遗产。
李煜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不仅打破了词的形式规范,创造了新的表达方式,而且在情感的描绘上也有了新的突破。
他的词作开拓了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的新天地,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词作,李煜还有不少其他文学作品,如散文、赋文等,都表现了他超凡的文学造诣。
他对文学艺术的探索和追求,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李煜是一位文学家、词人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被誉为“千古词帝”,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他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思想,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正是因为他的杰出贡献,李煜才会成为“千古词帝”,享誉文坛,永垂不朽。
李煜命运三部曲——一代词宗李煜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称高格,自有名句。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李煜简介: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影、莲峰居士,是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961年继位,世称李后主。
975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他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其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代表作有《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是五代十国时期最伟大的词人、最令人伤感的情人,被称为“千古词帝”。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造就了他深情锐感的特殊性格,为人君之所短,为词人之所长。
第一曲:少年不识愁滋味出生:面相“骈齿重瞳”,是世间稀有的贵人相。
在史书中记载,周武王与霸王项羽皆是此相。
整个家族都洋溢着喜庆,父亲李璟为他取名从嘉,寓意让他一切从“嘉”。
七岁:祖父李昪病逝,父亲李璟继位。
他与他的五个哥哥一同摇身变为皇子,觊觎皇位的斗争从此开始。
他目睹兄长李弘冀毒死三叔晋王,留下阴影。
后来:为了逃避皇室权力争斗,他躲在诗书画里,自在地过着无忧生活。
渔父两首其一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其二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蚕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拓展古诗中的渔父形象:1、渺小孤独、令人悲悯、在惊涛骇浪里以性命博温饱范仲淹《江上渔者》:出没风波里。
2、勇敢、令人敬仰海明威《老人与海》:老人桑迪亚哥3、隐逸超脱、淡泊名利屈原《楚辞》:屈原被放逐后,“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这时他遇到渔父。
两人相谈投机,屈原抒发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悲愤,渔父则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点醒屈原。
4、愤世嫉俗元代赵孟頫《渔父词两首》:渺渺烟波一叶舟,西风落木五湖秋。
千古词坛一词帝——南面王李煜“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赵翼的这句诗用来形容李煜的一生再为合适不过。
历史上从未有这样的人,一面身为亡国的君主,受万人唾弃,另一面却于词坛之上流芳千古。
平生所历,令人惊讶,令人倾慕,令人叹息。
‘重瞳子,帝王之相,古有舜、项羽二人。
今李从嘉,或为帝王’故事的开始,上天便提笔落谶言,书定了你的一世悲欢。
对于无意王位的你来说,所谓帝王之兆,远不若与山间清风,涧中流水相伴来的畅快,自号钟隐,你笑谈:“一壶酒,一竿身,世上有如侬有几人”如果真的能够这样安乐潇洒一生,世上确无几人如侬一般。
然而命运之所以为命运,就在于它的诡密莫测。
显德六年,兄李弘冀杀叔李景遂后染疾身亡。
李煜受封吴王,居东宫。
越明年,金陵登基。
巧否?你终应了帝王之兆。
不能于山水间闲云野鹤,那便在庙堂之上做个浅薄君王,奈何广厦将倾,你却无治国之才,终日里唯以声色犬马,从你作的诗中我们可以窥到几分奢靡亦或是彷徨?是否如你所写“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诸如此类,你在‘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罗’的梦境里沉醉,直至兵临城下,肉袒出降。
入宋之后,是你经受屈辱的时候,却也是你词作成就千古的时候,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尼采谓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怎么能不以血书?国破家亡,降国之君狱拘他乡,昔日的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终归他人,回想旧时游上苑,那车如流水马如龙的胜景历历在目,自己却非是那未曾识干戈的人了。
登楼远眺,雕栏玉砌尚在,只是朱颜已改。
“千古词帝”李煜李煜(937年-978年),字重光,后主赵曙,南唐最后一位君主,著名的文学家,被后人称为“千古词帝”。
他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国的皇帝,辅政的时期表现出一种文学造诣,使得他成为了一位脍炙人口的文学巨匠。
李煜是南唐昇元二年(937年)出生于金陵(今南京),早年在他父亲和兄弟的影响下,酷爱文学。
他父亲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他被封为左金吾将军,出征赢得了许多战功。
后来南唐被宋朝入侵,李煜接受了被封为南唐国王的赵审议请求,成为了南唐国的君主。
李煜即位后,他极力保护他所喜爱的文学和文化传统。
他经常邀请文人学士参加宴会,希望通过文学和音乐来治理国家。
他也经常与文人交流创作,亲自选题、改进词曲,力图发扬李太白的风格。
他对诗词创作的独特见解和才华使得他成为了其时最杰出的词人之一。
李煜的词作大多表达了他被困南唐的孤独、苦闷和颓废的心情。
这段时间对他来说是极其艰难的,他不仅失去了政权,还失去了帝王的尊严。
他创作了许多以爱情为主题的词,表达了对仕途和人生的无奈和失望。
他的词作以清丽婉约、含蓄典雅、情感真挚著称,被后人誉为“千古词帝”。
李煜的代表作之一是《浪淘沙·满庭芳》,这首词以丰富的意象描绘出了诗人被困南唐后的苦闷心情。
他以浪淘沙为比喻,暗喻自己是被命运所摧残的沙滩。
词中的抒情之情引人入胜,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李煜还创作了一批题材广泛的词作,包括宫廷宴会、乡村风景等。
他的词作风格多变,情感真实,给人以极深的感受。
他的词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和推崇。
李煜的诗词并非只有抒情的一面。
他也写过一些关于国家兴亡和政治斗争的诗歌,展示了他对政治变局的关切和思考。
他希望通过文学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但由于南唐政权的崩溃,他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最终在北宋的侵略下病故。
尽管如此,李煜的诗词创作让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历史上的璀璨明珠。
他的作品以其美丽的词藻、深情的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李煜的才华和文学成就使他被后人誉为“千古词帝”,他的词作也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瑰宝之一。
悔不该生入帝王家,一身才气无处释——李煜错入帝王家,一生尽芳华。
帝王之位可是众所求的,当然李煜也不除外。
可是他不是长子,只能整天提心吊胆地躲着参政,生怕被自己的大哥所猜忌。
终于,在某天机会到了。
李煜远离了皇宫,远离了皇权,跑到外边逍遥快活,并取名为“莲隐”之类的“隐”字名号,这是在告诉自己的大哥:自己无心专政,更别说夺权了。
这李煜的大哥好猜忌,但一看李煜这么懂事,就饶了他,专心去将自己的叔叔给干死。
也是,他们的老爹还有个亲弟弟,也是有可能做帝的。
于是李煜哥哥李弘毅想尽办法杀害了自己的叔叔——李景遂,其父李璟知道后,大怒。
李璟遂除尽李弘毅的亲随,并将李煜调回帝都亲政,将李弘毅的太子之位给了李煜。
这个时候的李弘毅已经“暴病而亡”,为什么要加引号?因为虽然在外传说李弘毅是生病无药可治而死,但是其实让他死是他爹的意思。
也有可能是李弘毅真的生病了,但是得罪的人太多,而且他又失宠了,于是就有人开始报复他。
最后,李弘毅“暴病而死”。
咱们再回过头来说这千古词帝李煜,这人出生也是很了不起的。
据说,当年也是有五彩祥云出现,然后李煜诞生了。
发现李煜天生双瞳,这是圣人之相。
于是李璟赐名为煜,并且非常宠爱这个小儿子。
李煜是老七,也是李璟最后一个儿子。
李煜的六位哥哥只有大哥安然活到大。
其他的都死了,要么夭折要么得病,反正就是早死。
后来,又因为大哥做事不长脑子,光明正大的把自己的亲叔叔,李璟的亲弟弟给杀了,而且自己父亲又非常宠爱李煜,所以最后李煜成了帝王,后来被人们称为南唐后主。
当上国主的李煜很是兴奋,整天吟诗作乐于后宫,创作了许许多多关于后宫佳丽以及男欢女爱的诗词歌赋。
在这个过程中那就得谈谈李煜娶的两位绝色姐妹花了——大、小周后。
话说,李煜娶大周后的时候,小周后才5岁。
后来,十年之后,小周后长大了,长得非常美,美的绝不亚于年轻时的大周后。
这个时候的大周后因为体弱多病而躺在床,足不出户。
这也就给了小周后机会,将自家姐夫勾引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