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406.00 KB
- 文档页数:29
公开课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步骤:扫读、略读、精读。
常见文言文句式、词汇的理解方法。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扫读、略读、精读的实践。
通过例句分析,讲解常见句式、词汇的理解方法。
第二章:文言文断句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正确断句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文言文断句的原则:意群、语气、语法结构。
常见的断句标志词和断句方法。
2.3 教学活动分析例句,讲解断句的原则和标志词。
学生进行断句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三章:文言文翻译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准确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忠实原文、准确表达、语言通顺。
常见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翻译方法。
3.3 教学活动分析例句,讲解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四章:文言文鉴赏技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鉴赏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文言文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文言文鉴赏的角度:思想内容、艺术表现、语言特色。
常见文言文文学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4.3 教学活动分析例句,讲解鉴赏的角度和手法。
学生进行鉴赏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五章:文言文应试策略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应试的基本策略。
培养学生应对文言文考试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文言文考试的题型和答题技巧。
时间管理和答题顺序的策略。
5.3 教学活动分析历年考试题目,讲解答题技巧。
学生进行模拟考试,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六章:文言文词汇复习6.1 教学目标让学生巩固和拓展文言文词汇。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文言文词汇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重点文言文词汇的回顾与复习。
常见文言文词汇的用法和例句。
6.3 教学活动复习重点词汇,学生进行词汇运用练习。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考复习专题之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
(2)探究文言文断句的规律与技巧。
(3)灵活运用技巧,准确断句。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1)古时候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
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
但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的主观理解,欣然签字。
哪知吃第一顿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好了吗?”请问富翁与教书先生分别是如何断句这句话?富翁: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教书先生: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如果从夸赞与贬低的视角来为下列句子断句,你会怎会断?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夸奖: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贬低: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由刚刚的小游戏可以看出断句的作用很奇妙。
你看由于断句不同,这意义也可以迥然不同,甚至天差地别。
(二)了解断句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__________________,"断开,叫“读”(dòu)。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断句的标记为“/”。
读懂文言文,断句是基础。
中考主要考试形式有直接划分语句和选择题两种,以选择题为主导。
(三)了解断句步骤那么我们在考试的时候如何才能把这一类型的题做得又好又快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文言文断句三步走:(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2)寻找标志,辅助断句。
(3)诵读多遍,检查逻辑。
(四)掌握断句技巧最关键的就是第二步,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沉浸式体验一次断句剧本杀,扮演法官的角色,像断案那样查找断句的线索,解开“断句之谜"!探究一: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2)吾日三省吾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余幼时嗜学(3)尔安敢轻吾射/汝之不惠/子非鱼(4)彼竭我盈/必先苦其心志(5)吾与徐公孰美/名之者谁(6)何陋之有/安知鱼之乐(7)此皆良实/斯是陋室/是日更定矣常见名词: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器物名、动物名、时间等。
中考文言文复习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部编版学习资料版部编版近五年中高考命题特点趋势板书设计课后练习对文言文的考查以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自己观点表达题型为主。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1、注释、重点句子翻译、课文内容归纳。
2、中考真题回放与检测练习3、方法归纳总结《中考复习方略》p101巴中中考题教学环节设计基本流程教学内容复习目标(1分钟)—知识梳理(23分钟)—练习检测(15分钟)—布置作业(1分钟)具体环节投放目标教师活动预设1、复习巩固九年级下册课本注释中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能够翻译课文中重要的句子,关键字词,特殊句式,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感情。
3、通过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推测文章意思方法的讲解、练习,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和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学生自主复习九年级下册所有的文言文。
1、学生朗读勾画课下注解。
2、引导学生逐课读(齐读)注释,教师点拨易错的词语含义;3、学生自由读注释,记忆重点字词注释;4、听写重点实词虚词。
(可参照课后的练习题)学生活动预设学生明确目标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思维,(1分钟)知识梳理学生按要求自主复习巩固字词学生按要求听写词语并订正。
学生审题、做题学生说说解题方法和规律。
让学生养成自主复习,自己动手动嘴朗读的习惯,知能并重。
(23分钟)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题的能力,自主归纳解题方法,突破难点(15分钟)知能并重。
(1分钟)练习检测完成《中考复习方略》p100中的《愚公移山》12到15题。
学生练习→指名回答→教师点评作业布置《中考复习方略》p101巴中中考题完成作业。
文言文专项复习十三教案复习目标:1.复习《送东阳马生序》一课。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培养迁移能力。
复习重难点: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培养迁移能力。
复习时数: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解释加点的字词。
嗜.学手自笔.录走.送之逾.约既加冠...圣贤之道.尝趋.百里外乡之先达..援.疑质.理或.遇其叱咄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卒.获有所闻负.箧曳.屣持汤.沃灌寓逆旅..日.再.食.皆被.绮绣腰.白玉之环緼.袍敝.衣县官..日有廪稍之供裘葛之遗.冻馁.天质..之卑.岂.他人之过哉流辈..朝.京师谒.余色夷.是.可谓善学者矣2.辨析词义。
至.舍无从致书以.观礼愈至.计日以.还烨然若.神人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以.书假余则.又请焉撰长书以.为贽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俯身倾耳以.请.心不若余之专耳以拥覆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以.中有足乐者今诸生学于.太学生以.乡人子谒余今诸.生学于太学假诸.人而后见也言和而.色夷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假诸人而.后见也足肤皲裂而.不知久而.乃和三、再读课文并识记重要实词和虚词的词义。
四、课堂迁移训练。
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数:技艺。
弈秋:人名。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
缴:系在箭上的绳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非然.也2.翻译下面两个文言句子。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文中弈秋教的两个徒弟表现各异,一人“”,一人“”(用原文填空)4.读书、学习为什么必须“专心致志”?五、课后提升。
阅读文段并回答问题。
七年级上册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木兰诗北朝民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9、《论语》六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