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具体措施与流程
- 格式:docx
- 大小:128.12 KB
- 文档页数:3
第十节患者参与医疗安全3.10.2 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如身份识别、手术部位确认、药物使用等。
资料目录1、医院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具体措施与流程2、医院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工作3、医院医患沟通制度4、关于对住院运行病历书写时限质量检查结果通报医院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具体措施与流程为了鼓励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活动,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选择同意权。
提升疾病的治愈好转率,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生命安全,制定本措施与流程。
一、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活动,是对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权、选择权的重视,让患者在医疗活动中实施自己的知情同意权、选择权,并且参与其中,同时获取信息。
二、进一步落实医务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知识教育,以入院宣教、知情告知等形式,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知识进行宣传。
三、落实出院患者回访制度。
医院各临床科室进行出院患者回访工作,并进行记录。
对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情况,改进意见等调查,促进医疗持续改进。
四、临床医疗、医技科室医务人员主动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宣教,提供健康管理相关信息,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实施预防和处理措施,并提出供选择的诊疗方案。
五、教育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真实信息,并告知其对诊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
六、主动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治疗计划的制定、实施和医疗决策过程。
最大限度地促进医患沟通,有利于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的不同制定出适应每个患者的详细、科学的治疗(手术)方案.当患者病情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修改治疗(手术)方案。
以提高患者、家属的知情权和自我护理能力,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七、医务人员在给患者采集标本、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时,应该至少同时使用两种以上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并主动要求患者及家属参加。
八、对需要手术的患者。
主动邀请患者参与手术安全核查。
术前医师应标示手术部位,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手术、麻醉实施前实施“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确认”程序,由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或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手术、麻醉。
患者主动参与医疗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与流程背景患者主动参与医疗安全管理是一种促进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方式。
通过使患者参与医疗决策和监督过程,可以减少错误和提高医疗保健质量。
本文将介绍患者主动参与医疗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与流程。
实施步骤1. 提供相关教育:医疗机构应该向患者提供相关的教育,使他们了解医疗安全的重要性和如何主动参与管理。
这可以通过印制宣传资料、举办教育讲座或使用多媒体渠道进行。
2. 促进患者沟通:医疗机构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使患者能够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
患者可以通过提问、反馈和分享信息来参与医疗决策和安全管理。
3. 建立患者参与机制:医疗机构应该建立一个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的机制。
这可以包括设立患者代表、成立患者委员会或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以便患者能够参与到医疗决策和政策制定中。
4. 提供透明信息:医疗机构应该向患者提供透明的医疗信息,包括诊断、治疗计划、药物使用等方面的信息。
这样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过程,从而更好地参与医疗安全管理。
5. 鼓励患者参与决策:医疗机构应该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决策,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
医护人员应该与患者讨论治疗方案、手术风险等问题,并尊重患者的决策权。
流程概述1. 患者教育:医疗机构向患者提供医疗安全教育,使其了解如何参与医疗安全管理。
2. 患者沟通:医疗机构建立患者沟通渠道,使患者能够与医护人员交流和分享信息。
3. 患者参与机制:医疗机构建立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的机制,包括设立患者代表、成立患者委员会等。
4. 提供透明信息:医疗机构向患者提供透明的医疗信息,帮助患者了解病情和治疗过程。
5. 患者决策:医护人员与患者一起讨论治疗方案和决策,尊重患者的意见和选择。
结论患者主动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医疗机构应该通过教育、沟通、机制建设和提供透明信息等方式,促进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的实施。
这将有助于建立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环境,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与流程一)使用血液制品前,医务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使用血液制品的目的、使用方法、可能的不良反应等信息,让患者对使用血液制品有充分的了解。
二)鼓励患者主动获取安全使用血液制品的知识,如果患者对于医务人员的介绍不理解或认为不全面,可建议患者到血液制品管理科进行咨询。
三)在使用血液制品前,需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签字确认,以确保使用血液制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生命安全,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和流程,以鼓励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活动。
我们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选择同意权,并提供健康知识教育、出院患者回访制度等服务,以促进医患沟通和医疗持续改进。
我们还鼓励患者主动获取安全用药和使用血液制品的知识,并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签字确认,以确保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和流程,提升疾病的治愈好转率,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生命安全。
在需要进行输血治疗之前,医生应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说明输血的必要性、目的和可能的风险。
他们还应向他们解释输注血液的来源、保存和检验方法以及进行输血前检查的目的和必要性等。
在获得患者和家属同意输血治疗前,应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
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行动不便和残疾患者,应采取语言提醒、搀扶、请人帮助和警示标识等措施,邀请患者主动参与防止跌倒事件的发生。
医院应向患者公开接待投诉的主管部门、投诉的方式和途径。
流程如下:患者应参加公休座谈会,掌握相关知识,对病情、诊断、检查、治疗、预后等充分知情,并参与相关安全活动及沟通签名。
他们还应参与并理解出现病情恶化和并发症的治疗。
本具体措施及流程自本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具体措施与流程为了鼓励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活动,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选择同意权。
提升疾病的治愈好转率,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生命安全,制定本措施与流程。
一、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活动,是对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权、选择权的重视,让患者在医疗活动中实施自己的知情同意权、选择权,并且参与其中,同时获取信息。
二、进一步落实医务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知识教育,以公休座谈、知情告知等形式,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知识进行宣传,每周每个病区至少一次,并记录。
三、落实出院患者回访制度。
医院职能科室及病区进行进行出院患者回访工作,并进行记录小结分析。
主管医师在病人出院1周内进行回访,职能科室在1月内进行回访,对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情况,改进意见等调查,促进医疗持续改进。
四、临床医疗、医技科室医务人员主动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宣教,提供健康管理相关信息,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实施预防和处理措施。
五、教育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真实信息,并告知其对诊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
六、主动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治疗计划的制定、实施和医疗决策过程。
最大限度地促进医患沟通,有利于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的不同制定出适应每个患者的详细、科学的治疗(手术)方案.当患者病情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修改治疗(手术)方案。
以提高患者/家属的知情权和自我护理能力,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七、医务人员在给患者采集标本、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时,应该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并主动要求患者及家属参加。
八、对需要手术的患者。
主动邀请患者参与手术安全核查。
术前医师应标示手术部位,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手术、麻醉实施前实施“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确认”程序,由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或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手术、麻醉。
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九、在实施任何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对接收手术、昏迷、神智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及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室等科室的患者,要使用“腕带”作为操作、用药、输血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的一种必备手段。
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的措施
医疗安全是医患双方共同的责任,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不仅充分体现了患者的权利,也诠释了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诊疗过程中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有助于及时发现不良因素、可有效的避免医疗缺陷、保证医疗安全,增加医疗透明度,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为此,我院制定以下规定:
一、实施任何诊疗活动前,医务人员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取得患者或家属的确认;其中特殊检查(治疗)、创伤性诊治活动前需知情同意签字确认,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实施操作等医疗行为的顺利进行。
二、引导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和真实信息,并向患者宣传提供真实病情和有关信息对保障诊疗服务质量与安
全的重要性。
三、针对患者的疾病和诊疗信息,为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疾病和健康知识的教育,协助患方对诊疗方案的理解与选择。
四、主动邀请和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接受手术、介入或有创操作前告知其目的和风险,并请患者参与手术部位的确认。
五、需要使用设备或耗材的,为患者提供设备和材料的相关信息。
让患者对操作有所了解,以确认设备及耗材和患者身份具有惟一对应性,以及和相应费用的对应性。
六、药物治疗时,告知患者用药目的与可能的不良反应,
鼓励患者主动获取安全用药知识,充分体现患者的知情权,并邀请患者参与用药时的查对。
七、定期向患者举行医疗健康教育讲座,宣传参与医疗安全活动。
八、医院设立投诉科,建立投诉机制,向患方公开本院接待患者投诉的主管部门、投诉的方式及途径。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的措施
医疗安全是医患双方共同的责任,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不仅充分体现了患者的权利,也诠释了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诊疗过程中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有助于及时发现不良因素、可有效的避免医疗缺陷、保证医疗安全,增加医疗透明度,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为此,我院制定以下规定:
一、实施任何诊疗活动前,医务人员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取得患者或家属的确认;其中特殊检查(治疗)、创伤性诊治活动前需知情同意签字确认,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实施操作等医疗行为的顺利进行。
二、引导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和真实信息,并向患者宣传提供真实病情和有关信息对保障诊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
三、针对患者的疾病和诊疗信息,为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疾病和健康知识的教育,协助患方对诊疗方案的理解与选择。
四、主动邀请和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接受手术、介入或有创操作前告知其目的和风险,并请患者参与手术部位的确认。
五、需要使用设备或耗材的,为患者提供设备和材料的相关信息。
让患者对操作有所了解,以确认设备及耗材和患者身份具有惟一对应性,以及和相应费用的对应性。
六、药物治疗时,告知患者用药目的与可能的不良反应,鼓励患者主动获取安全用药知识,充分体现患者的知情权,并邀请患者参与用药时的查对。
七、定期向患者举行医疗健康教育讲座,宣传参与医疗安全活动。
八、医院设立投诉科,建立投诉机制,向患方公开本院接待患者投诉的主管部门、投诉的方式及途径。
九、流程
创作者:凤呜大王*。
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的措施
医疗安全是医患双方共同的责任,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不仅充分体现了患者的权利,也诠释了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诊疗过程中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有助于及时发现不良因素、可有效的避免医疗缺陷、保证医疗安全,增加医疗透明度,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为此,我院制定以下规定:
一、实施任何诊疗活动前,医务人员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取得患者或家属的确认;其中特殊检查(治疗)、创伤性诊治活动前需知情同意签字确认,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实施操作等医疗行为的顺利进行。
二、引导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和真实信息,并向患者宣传提供真实病情和有关信息对保障诊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
三、针对患者的疾病和诊疗信息,为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疾病和健康知识的教育,协助患方对诊疗方案的理解与选择。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四、主动邀请和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接受手术、介入或有创操作前告知其目的和风险,并请患者参与手术部位的确认。
五、需要使用设备或耗材的,为患者提供设备和材料的相关信息。
让患者对操作有所了解,以确认设备及耗材和患者身份具有惟一对应性,以及和相应费用的对应性。
六、药物治疗时,告知患者用药目的与可能的不良反应,鼓励患者主动获取安全用药知识,充分体现患者的知情权,并邀请患者参与用药时的查对。
七、定期向患者举行医疗健康教育讲座,宣传参与医疗安全活动。
八、医院设立投诉科,建立投诉机制,向患方公开本院接待患者投诉的主管部门、投诉的方式及途径。
九、流程。
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与流程为了鼓励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活动,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选择同意权,提升疾病的治愈好转率,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生命安全,我院制定以下措施及流程。
一、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活动,是对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权、选择权的重视,让患者在医疗活动中实施自己的知情同意权、选择权,并且参与其中,同时获取信息。
二、落实医务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知识教育,以座谈、知情告知、展板等形式,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知识进行宣传。
三、落实出院患者回访制度。
医院职能科室及病区进行出院患者回访工作,并进行记录。
对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情况,改进意见等调查,促进医疗持续改进。
四、临床医疗、医技科室医务人员主动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宣教,提供健康管理相关信息,使患者能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实施预防和处理措施。
五、教育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真实信息,并告知其对诊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
六、主动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治疗计划的制定、实施和医疗决策过程。
最大限度地促进医患沟通,有利于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的不同制定出适应每个患者的详细、科学的治疗方案。
当患者病情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修改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和自我护理能力,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七、患者在高风险手术或有创操作前(一)详细告知操作的目的、操作方式和风险,并请患者参与确认,需要使用设备或耗材的,为患者及家属提供设备和材料的相关信息,让患者对操作有所了解,以确认设备及耗材和患者身份具有唯一对应性,以及和相应费用的对应性。
(二)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确认后,需知情同意签字确认,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实施操作等诊疗活动的顺利进行。
八、使用药物治疗(尤其是特殊用药)前(一)使用药物治疗(尤其是特殊用药)前,主管医生应依据药品使用说明书等资料,向患者告知用药目的、相关的药理作用和可能的不良反应等。
(二)鼓励患者主动获取安全用药知识,如果患者对于主管医生的告知不理解或认为不全面,可建议患者到药剂科进行咨询。
峨眉山东区医院邀请患者主动参与医疗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与流程为了鼓励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活动,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选择同意权。
提升疾病的治愈好转率,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生命安全,制定本措施与流程。
一、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活动,是对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权、选择权的重视,让患者在医疗活动中实施自己的知情同意权、选择权,并且参与其中,同时获取信息。
二、进一步落实医务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知识教育,以公休座谈、知情告知等形式,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知识进行宣传,每周每个病区至少一次,并记录。
三、落实出院患者回访制度。
医院职能科室及病区进行进行出院患者回访工作,并进行记录小结分析。
主管医师在病人出院1 周内进行回访,职能科室在1 月内进行回访,对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情况,改进意见等调查,促进医疗持续改进。
四、临床医疗、医技科室医务人员主动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宣教,提供健康管理相关信息,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实施预防和处理措施。
五、教育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真实信息,并告知其对诊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
六、主动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治疗计划的制定、实施和医疗决策过程。
最大限度地促进医患沟通,有利于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的不同制定出适应每个患者的详细、科学的治疗(手术)方案.当患者病情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修改治疗(手术)方案。
以提高患者/ 家属的知情权和自我护理能力,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七、医务人员在给患者采集标本、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时,应该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并主动要求患者及家属参加。
八、对需要手术的患者。
主动邀请患者参与手术安全核查。
术前医师应标示手术部位,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手术、麻醉实施前实施“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确认”程序,由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或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手术、麻醉。
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九、在实施任何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对接收手术、昏迷、神智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及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室等科室的患者,要使用“腕带”作为操作、用药、输血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的一种必备手段。
邀请患者主动参与医疗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与流程和措施的执行情况应该定期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同时,要加强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培训,提高医疗安全意识和能力,共同维护医疗安全和患者权益。
为了让患者和家属能够更好地参与医疗安全活动,我们制定了以下措施和流程:1.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选择权,鼓励患者和家属参与医疗活动,获取信息。
2.加强医务人员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知识教育,每周至少在每个病区进行一次宣传,并记录。
3.实施出院患者回访制度,对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等进行调查,促进医疗持续改进。
4.医务人员主动为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宣教和健康管理信息,积极配合实施预防和处理措施。
5.教育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和信息,并告知其对诊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
6.主动邀请患者和家属参与治疗计划的制定、实施和医疗决策过程,以提高患者的知情权和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7.医务人员在进行各类诊疗活动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并主动要求患者和家属参加。
8.对需要手术的患者,主动邀请参与手术安全核查,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9.在实施任何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使用“腕带”作为辨识病人的必备手段。
10.公开本院接待患者投诉的主管部门、投诉方式及途径。
11.定期评估和监测流程和措施的执行情况,加强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培训,共同维护医疗安全和患者权益。
患者教育是提高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患者或其家属可以参加公开座谈会,掌握相应的医疗知识,以便更好地了解病情、诊断、检查、治疗、手术和预后等相关信息。
此外,患者还应参与相关的安全活动和沟通签名,以确保他们充分知情并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参与并理解出现病情恶化和并发症的治疗。
医生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让他们了解治疗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患者也应该主动提出问题,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状况和治疗方案。
第十节患者参与医疗安全3.10.2 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如身份识别、手术部位确认、药物使用等。
评审标准评价要点达到结果3.10.2.1 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
【C】1.邀请患者主动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接受介入或手术等有创诊疗前、或使用药物治疗前、或输液输血前,有具体措施与流程。
2.鼓励患者向药学人员提出安全用药咨询。
【B】符合“C”,并职能部门对患者参加医疗安全活动有定期的检查、总结、反馈,并提出整改措施。
B【A】符合“B”,并应用安全信息分析和改进结果,表达“患者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活动”取得的成效。
科室:二甲办整理人:联系话:资料目录1、东方医院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具体措施与流程2、东方医院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工作3、东方医院医患沟通制度4、关于对住院运行病历书写时限质量检查结果通报东方医院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具体措施与流程为了鼓励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活动,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选择同意权。
提升疾病的治愈好转率,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生命安全,制定本措施与流程。
一、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活动,是对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权、选择权的重视,让患者在医疗活动中实施自己的知情同意权、选择权,并且参与其中,同时获取信息。
二、进一步落实医务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知识教育,以入院宣教、知情告知等形式,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知识进行宣传。
三、落实出院患者回访制度。
医院各临床科室进行出院患者回访工作,并进行记录。
对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情况,改进意见等调查,促进医疗持续改进。
四、临床医疗、医技科室医务人员主动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宣教,提供健康管理相关信息,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实施预防和处理措施,并提出供选择的诊疗方案。
五、教育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真实信息,并告知其对诊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
六、主动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治疗计划的制定、实施和医疗决策过程。
最大限度地促进医患沟通,有利于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的不同制定出适应每个患者的详细、科学的治疗(手术)方案.当患者病情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修改治疗(手术)方案。
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平安的具体措施与流程为了鼓励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参与医疗平安活动,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选择同意权。
提升疾病的治愈好转率,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生命平安,制定本措施与流程。
一、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医疗平安活动,是对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权、选择权的重视,让患者在医疗活动中实施自己的知情同意权、选择权,并且参与其中,同时获取信息。
二、进一步落实医务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知识教育,以公休座谈、知情告知等形式,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知识进行宣传,并记录。
三、落实出院患者回访制度。
医院职能科室及病区进行出院患者回访工作,并进行记录小结分析。
对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情况,改良意见等调查,促进医疗持续改良。
四、临床医疗、医技科室医务人员主动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宣教,提供健康管理相关信息,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实施预防和处理措施。
五、教育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真实信息,并告知其对诊疗效劳质量与平安的重要性。
六、主动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实施和医疗决策过程。
最大限度地促进医患沟通,有利于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的不同制定出适应每个患者的详细、科学的治疗〔手术〕方案.当患者病情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修改治疗〔手术〕方案。
以提高患者/家属的知情权和自我护理能力,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七、患者在接受手术等有创操作前:引导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和真实信息,并向患者宣传提供真实病情和有关信息对保障诊疗效劳质量与平安的重要性;针对患者的疾病和诊疗信息,为患者〔或患者近亲属〕提供相关的疾病和健康知识的教育,协助患方对诊疗方案的理解与选择;详细告知操作的目的、操作方式和风险,并请患者参与手术部位确实认,需要使用设备或耗材的,为患者〔或患者近亲属〕提供设备和材料的相关信息,让患者对操作有所了解,以确认设备及耗材和患者身份具有惟一对应性,以及和相应费用的对应性;取得患者〔或患者近亲属〕确实认后,需知情同意签字确认,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实施操作等诊疗活动的顺利进行。
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具体措施与流程为了鼓励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活动,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选择同意权。
提升疾病的治愈好转率,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生命安全,制定本措施与流程。
一、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活动,是对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权、选择权的重视,让患者在医疗活动中实施自己的知情同意权、选择权,并且参与其中,同时获取信息。
二、进一步落实医务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知识教育,以工休座谈、知情告知等形式,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知识进行宣传,并记录。
三、落实出院患者随访制度。
由临床科室进行出院病人随访,随访办检查考核。
四、临床医疗、医技科室医务人员主动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宣教,提供健康管理相关信息,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实施预防和处理措施。
五、引导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真实信息,并告知其对诊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
六、主动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治疗计划的制定、实施和医疗决策过程。
尽力地促进医患沟通,有利于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的不同制定出适应每个患者的详细、科学的治疗(手术)方案。
当患者病情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修改治疗(手术)方案。
提高患者/家属的知情权和自我护理能力,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七、患者在接受手术、介入或有创操作前:1.引导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和真实信息,并向患者宣传提供真实病情和有关信息对保障诊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2.针对患者的疾病和诊疗信息,为患者(或患者近亲属)提供相关的疾病和健康知识的教育,协助患方对诊疗方案的理解与选择;3.详细告知操作的目的、操作方式和风险,并请患者参与手术部位的确认,需要使用设备或耗材的,为患者(或患者近亲属)提供设备和材料的相关信息,让患者对操作有所了解,以确认设备及耗材和患者身份具有仅有对应性,以及和相应费用的对应性;4.取得患者(或患者近亲属)的确认后,需知情同意签字确认,作为最终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实施操作等诊疗活动的顺利进行。
邀请患者主动参与医疗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与流程(3.10.2.1)为了鼓励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活动,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选择同意权。
提升疾病的治愈好转率,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生命安全,制定本措施与流程。
一、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活动,是对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权、选择权的重视,让患者在医疗活动中实施自己的知情同意权、选择权,并且参与其中,同时获取信息。
二、进一步落实医务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知识教育,以公休座谈、知情告知等形式,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知识进行宣传,每周每个病区至少一次,并记录。
三、落实出院患者回访制度。
医院职能科室及病区进行进行出院患者回访工作,并进行记录小结分析。
主管医师在病人出院1周内进行回访,职能科室在1月内进行回访,对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情况,改进意见等调查,促进医疗持续改进。
四、临床医疗、医技科室医务人员主动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宣教,提供健康管理相关信息,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实施预防和处理措施。
五、教育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真实信息,并告知其对诊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
六、主动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治疗计划的制定、实施和医疗决策过程。
最大限度地促进医患沟通,有利于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的不同制定出适应每个患者的详细、科学的治疗(手术)方案.当患者病情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修改治疗(手术)方案。
以提高患者/家属的知情权和自我护理能力,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七、医务人员在给患者采集标本、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时,应该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并主动要求患者及家属参加。
八、对需要手术的患者。
主动邀请患者参与手术安全核查。
术前医师应标示手术部位,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手术、麻醉实施前实施“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确认”程序,由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或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手术、麻醉。
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九、在实施任何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对接收手术、昏迷、神智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及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室等科室的患者,要使用“腕带”作为操作、用药、输血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的一种必备手段。
邀请患者主动参与医疗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与流程(3.10.2.1)为了鼓励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活动,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选择同意权。
提升疾病的治愈好转率,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生命安全,制定本措施与流程。
一、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活动,是对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权、选择权的重视,让患者在医疗活动中实施自己的知情同意权、选择权,并且参与其中,同时获取信息。
二、进一步落实医务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知识教育,以公休座谈、知情告知等形式,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知识进行宣传,每周每个病区至少一次,并记录。
三、落实出院患者回访制度。
医院职能科室及病区进行进行出院患者回访工作,并进行记录小结分析。
主管医师在病人出院1周内进行回访,职能科室在1月内进行回访,对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情况,改进意见等调查,促进医疗持续改进。
四、临床医疗、医技科室医务人员主动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宣教,提供健康管理相关信息,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实施预防和处理措施。
五、教育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真实信息,并告知其对诊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
六、主动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治疗计划的制定、实施和医疗决策过程。
最大限度地促进医患沟通,有利于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的不同制定出适应每个患者的详细、科学的治疗(手术)方案.当患者病情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修改治疗(手术)方案。
以提高患者/家属的知情权和自我护理能力,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七、医务人员在给患者采集标本、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时,应该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并主动要求患者及家属参加。
八、对需要手术的患者。
主动邀请患者参与手术安全核查。
术前医师应标示手术部位,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手术、麻醉实施前实施“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确认”程序,由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或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手术、麻醉。
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九、在实施任何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对接收手术、昏迷、神智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及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室等科室的患者,要使用“腕带”作为操作、用药、输血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的一种必备手段。
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的规定、实施办法及流程医疗安全是医患双方共同的责任,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不仅充分体现了患者的权利,也诠释了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为此,我院制定以下规定:一、目的:积极鼓励并主动要求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的安全意识,及时发现不良因素、可有效的避免医疗缺陷,增加医疗透明度,从而保证医疗安全行为。
适用范围总院及下属院区具体实施办法:1.实施任何诊疗活动前,医务人员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取得患者或家属的确认;其中特殊检查(治疗)、创伤性诊治活动前需知情同意签字确认,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实施操作等医疗行为的顺利进行。
2.引导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和真实信息,并向患者宣传提供真实病情和有关信息对保障诊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
3.针对患者的疾病和诊疗信息,为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疾病和健康知识的教育,协助患方对诊疗方案的理解与选择。
4.主动邀请和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接受手术、介入或有创操作前告知其目的和风险,并请患者参与手术部位的确认。
5.需要使用设备或耗材的,为患者提供设备和材料的相关信息。
让患者对操作有所了解,以确认设备及耗材和患者身份具有惟一对应性,以及和相应费用的对应性。
6.药物治疗时,告知患者用药目的与可能的不良反应,鼓励患者主动获取安全用药知识,充分体现患者的知情权,并邀请患者参与用药时的查对。
7.护士在进行护理和心理服务时,应告知患者护理操作的目的、操作的步骤、以及如何配合及配合治疗的重要性。
8.对儿童、老年、孕妇、行动不便和残疾患者,用语言提醒、搀扶、请人帮助和警示标识等办法邀请患方主动参与防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9.为患者提供有关健康和疾病的知识,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向患者介绍疾病常识、手术或特殊治疗措施、医院规章制度等。
制作健康教育处方及健康教育手册,内容由各科室自行拟定,可包括对特定疾病的简单解释、特殊医疗护理检查操作过程、面对疾病的正确心态、正当用药指导等。
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具体
措施与流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的措施
医疗安全是医患双方共同的责任,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不仅充分体现了患者的权利,也诠释了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诊疗过程中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有助于及时发现不良因素、可有效的避免医疗缺陷、保证医疗安全,增加医疗透明度,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为此,我院制定以下规定:
一、实施任何诊疗活动前,医务人员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取得患者或家属的确认;其中特殊检查(治疗)、创伤性诊治活动前需知情同意签字确认,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实施操作等医疗行为的顺利进行。
二、引导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和真实信息,并向患者宣传提供真实病情和有关信息对保障诊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
三、针对患者的疾病和诊疗信息,为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疾病和健康知识的教育,协助患方对诊疗方案的理解与选择。
四、主动邀请和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接受手术、介入或有创操作前告知其目的和风险,并请患者参与手术部位的确认。
五、需要使用设备或耗材的,为患者提供设备和材料的相关信息。
让患者对操作有所了解,以确认设备及耗材和患者身份具有惟一对应性,以及和相应费用的对应性。
六、药物治疗时,告知患者用药目的与可能的不良反应,鼓励患者主动获取安全用药知识,充分体现患者的知情权,并邀请患者参与用药时的查对。
七、定期向患者举行医疗健康教育讲座,宣传参与医疗安全活动。
八、医院设立投诉科,建立投诉机制,向患方公开本院接待患者投诉的主管部门、投诉的方式及途径。
九、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