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课词语万花筒1看我“七十二变”__多义词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318.00 KB
- 文档页数:11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一、基础考查1.下列加点的多义词“不求甚解”在句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这种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B.中学生读书,须对意蕴深刻的内容推敲细思。
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的态度是断不可取的。
C.我们不要为一棵树木而放弃了整片森林,为一朵鲜花而放弃了整个春天。
读书也是这样,不要处处死抠字句,有时不求甚解....,反而收获颇丰。
D.有些书是你人生的导师,必须精读;有些书是你人生的伴侣,必须随身;有些书则是你人生中的过客,只须匆匆一瞥,不求甚解....、粗观其貌即可。
解析:选B。
A、C、D项为褒义,指只需观其大意的读书方法;B项为贬义,指不求深刻理解的学习态度。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多义词“情绪”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自从接受了这项科研任务,他情绪..高涨,干劲更大了。
B.我在作文教学中,引进活动观念,进行“训练思维,准备情绪..,投入创作”的活动。
C.我们真的要用行动证明我们自己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吗?D.因为不满单位给他的待遇,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在闹情绪..。
解析:选D。
D项指不愉快的情感;A、B、C项是指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的心理状态。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尽管具体的经历总是那样琐碎和平凡,给人________之感,但是,恰恰是它们构成了真实而精彩的人生,这才是生命最弥足珍贵的状态。
②换一个角度来看,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之所以________地对灵魂进行讨论和争辩,说明它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有着不可忽略的存在价值。
③至于特别有趣的题目或特别有用的知识,本部分也________地编写了多篇专题讨论文章,这是本书的特点之一。
A.不厌其详不厌其烦不胜其烦B.不胜其烦不厌其烦不厌其详C.不厌其烦不厌其详不胜其烦D.不厌其详不胜其烦不厌其烦解析:选B。
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从前,有一个姑娘因为缺了一块嘴唇,一直嫁不出去。
有一个小伙子因为没有鼻子也娶不到媳妇。
他们虽然相貌都有缺陷,但是找对象时都有一个共同的条件:不要残疾的。
有一个爱管闲事的巧嘴媒婆想把他俩撮合到一块儿。
巧嘴媒婆先来到小伙子家,对他说:“这个姑娘没有别的毛病,就是嘴不好。
”小伙子一听,马上说:“嘴不好不算毛病,慢慢她就会改嘛!”巧嘴媒婆又来到姑娘家,对那个姑娘说:“这小伙子什么都好,就是眼下没有什么。
”姑娘听了笑了笑说:“眼下没什么怕啥,我陪嫁多点就是了。
”巧嘴媒婆见双方都表示同意,于是,要他们把自己的话写下,省得日后有个三长两短,她口说无凭。
他们没有见面,就这样定下了大婚。
到了结婚那天,真相大白了。
双方都说媒婆骗人。
巧嘴媒婆是如何把他们撮合到一块的?为什么双方都说媒婆骗人?[知识·梳理]1.词义的深化:指词的运用对象不变,但意义更深刻或准确。
2.词义的扩大:指词的今义所表示的范围大于古义,而古义包括在今义中。
[考点·聚焦]本节内容对应考点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词语)的含义。
本节着重学习多义词不同义项的判断,对多义词的本义、基本义、借代引申义、比喻引申义的准确把握有助于对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理解。
所谓的“重要概念(词语)”一般指的是有多个意义的词语。
理解这些概念(词语)的含义,首先要注意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确切义,注意词语在语境中的特定义、临时义以及词语的修辞义、引申义等。
[典例·探究]中国美术馆和台湾长流美术馆共同举办的“江山万里——张大千艺术展”今日与观众见面。
走进中国美术馆五层展厅,迎面的青绿山水画《谷口人家..》前站满了凝神观看的人。
这青绿泼彩渲染的画面,墨色浑厚华滋,层次分明;章法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勾皴笔法遒劲雄健,开阖有度,令人叹为观止。
在展厅右侧,一幅《江山万里图》静静地面对着来来往往的人流。
“________”,开阔的画面及其意境,向人们展示着笔墨点染间的艺术功力,也仿佛在诉说着画家眷恋故土的情怀。
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人文掌故外国人讲汉语一位外国朋友不知道汉语里的“哪里!哪里!”另有自谦的意思。
一次,他参加一对华侨的婚礼时,很有礼貌地赞美新娘非常漂亮。
一旁的新郎代新娘说:“哪里!哪里!”这位外国朋友听了大吃一惊:想不到笼统地赞美,中国人还不过瘾,还非要我具体说明漂亮在哪里。
于是,便用生硬的中国话说:“新娘的眼睛大大的,嘴巴小小的,鼻子高高的,眉毛弯弯的……多么漂亮啊!”结果引得哄堂大笑,给婚礼增添了不少喜气。
►名句有约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3.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增广昔时贤文》)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7.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8.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9.马作的卢飞快,弓似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1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曲》)►素材积累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
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终有一老者,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选自《中华勤学故事》)基础达标1.请确定下面各个词语的本义及基本义,并指出哪些义项是借代引申义,哪些义项是比喻引申义。
(1)“淡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四个义项:①(云雾等)密度小:浓雾渐渐地~了。
②(味道)不浓:酒味~。
③(感情、兴趣等)不浓厚:他对象棋的兴趣逐渐~。
④(印象)因淡忘而模糊:时间隔得太久,印象非常~了。
看我“七十二变” - 多义词1.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 ~ (2) 题。
近代名士章式之给学生作文写的批语相当风趣。
有个学生在作文中一连用了十几个“而”字,都不适合,章式之看了,哭笑不得。
于是在该生作文本上写了一段批语:“当而而不而,不而而而而,此刻尔后,宜而而而也!”(1)谈谈这段批语的粗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谈谈批语中“而”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应当用“而”的地方你却不用“而”,不该当用“而”的地方你却偏要用“而”啊,从今此后,应当用“而”处你才该用“而”啊!(2) 第 2 和第 5 个“而”是连词,表示转折;第7 个“而”是语气词,表示叹息;第8 和第9 个“而”是介词,“自、往”的意思;第11 个“而”是连词,表示承接的意思;其余的“而”都是指“而”这个字而言。
2.解说以下“辣”的含义。
(1)辣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辣妹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他的手段真够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用的是本意,即“刺激性滋味的”。
第1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请同学们认真完成练案[12]一、课内双基根据课内知识填空。
1.词是语言中__最小的能独立运用__的语言单位。
一个词一定有声音,声音是词的__形式__;一个词也一定有意义,意义是词的__内容__。
2.比喻义和修辞中的比喻的区别是:__比喻义已成为词的一个稳定的义项,在词典里可以查到;而比喻则是临时的修辞手段,词典里没有这个义项。
__3.词义的演变包括__词义深化__、__词义扩大__、__词义缩小__和__词义转移__等现象。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A.词从义项的多少来划分可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所有的词最初都是单义的,有的后来又产生了新的意义,变成了多义词。
B.词的本义是有文献记载的最初的意义,本义也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意义,在字典里一般把本义排在第一项。
C.词的“借代引申”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似性,所以就可能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
D.词的“比喻引申”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关性,所以就可能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
【解析】B本义和基本义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C相关性;D相似性。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全用比喻义的一项是( B )①他们从欧美来,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
②他们起了留声机...的作用。
③你别站在那里发号施令....。
④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⑤认真研究现状的空气..是不浓厚的。
⑥粗枝大叶....是极坏的作风。
A.①②④⑥B.①⑥C.②③④⑥ D.②③⑤⑥【解析】“生吞活剥”本指吃东西,这里比喻盲目借鉴外国。
“粗枝大叶”本义是形容树木的,这里比喻粗放的作风。
“留声机”和“瘪三”不属于比喻义,而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发号施令”属于基本义。
6.现代汉语中最简单的字是“一”,它笔画简单,但意义并不简单,请根据语境说一说“一”在句中各是什么含义。
①我一心一意地对待你们。
②一失足成千古恨。
第四课词语万花筒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站稳脚跟,挺直胸膛,面朝前方,调整好焦距,再放出明亮的眼光,看到红的,就说红;看到黑,就说黑;俊美的,热情赞扬;丑陋的,嗤之以鼻;是英雄,献上鲜花;是小人,拒绝合流。
我们平视世界、平视现实、平视自己。
面对权贵、富翁、被炒红了的名人,假如我们就踮起脚尖,仰起脸,眼睛眯成细细的缝,哈哈地讪笑着,等待垂青,等待恩赐,等待布施,等待别人为自己做主,那是仰视。
仰视是一种哈哈镜式的畸形,是自我形象的贬损,是灵魂的削价。
(选自语文网)迷雾消散之后,才能拥有真实。
情是飘浮的白云,纯洁轻柔,袅娜多姿,但其天性善变,对此只能不断调适。
情是滚动的春雷,潇洒激越,震颤心灵,但电闪雷鸣后,平静才是天空的本色。
情是明丽的骄阳,圆满的月亮,不要企望时时拥有,因为阴雨的天气常会出现。
情是快乐的精灵,痛苦的使者,它使人尝尽人间悲欢,采摘成熟之果。
情是人体的维生素,不可缺乏,也不能过量,否则都将摧毁生命。
(选自百度贴吧)【课内挖掘】课内素材奇形怪状各有姿态的石头才能制成样式独特的盆景,就像两个截然不同的人之间棱角相撞时燃出的火花,绚烂夺目;光洁圆润大小均匀的石头给人一种和谐的美,就像两个有相同远志的人演绎出的流畅和谐乐章,声声入扣,同与不同亦能创造出别样的和谐。
就像重叠峰峦的错落有致,才能形成一幅泼墨山水般的怡人景致,一个个鲜活的方块精灵因其变幻万千,才形成所不能有的独特与无法复制之美,就像卡农的同环重复带来的美妙享受,同往往能以一种和谐回环之美带来不同无法匹敌的韵律感。
所以说,同抑或不同,都能拥有独特美景。
应用提示]以上材料可用于“变幻之美”、“汉字灵性”、“语言鲜活”等话题中。
精彩运用生活老人悄悄告诉我:“性格开朗”并非“豁达”之全部内涵,要做到“豁达”两字,够你说、够你学,也够你做一辈子。
豁达是一种大度、宽容。
有人当众污辱了你,你不会记恨他一辈子;身边的人做错了事,你不会喋喋不休地算他的账;你的部下“捅”了你的“壁脚”,你不会给他“穿小鞋”。
第四课词语万花筒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一、夯基训练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省委领导在调研民营经济及台资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问题时指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打造对所有市场主体的发展大环境。
(2)在欧洲历史上,体育、艺术界和上流社会有很深的渊源,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足球和艺术成为可以的文化现象。
(3)C罗表示现在的球队与两年前欧洲杯上的已经不可,他虽然尚未恢复百分百状态,但是仍然会尽力帮助球队取胜。
A.一视同仁同日而语等量齐观B.一视同仁等量齐观同日而语C.等量齐观一视同仁同日而语D.等量齐观同日而语一视同仁解析:“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
“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同日而语”,放在同一时间谈论,指相提并论(多用于否定式)。
(1)句强调“对所有市场主体”同等看待,应该用“一视同仁”;(2)句由“足球和艺术”不同的事物,可知应该用“等量齐观”;(3)句是将现在的球队与两年前的球队比较,句中又有否定词“不可”,可知应该用“同日而语”。
答案:B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对于吹瓶机来说,虽然近年来国产吹瓶机技术发展迅猛,但是,并不代表在生产水平上已经达到的水平,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2)只有靠制度和机制才能使腐败分子,才能长期稳定发挥网络反腐的作用;网络反腐“正规军”的到来,彰显了党中央反腐斗争的决心和信心。
(3)米叔所有开车的动作戏与车配合得简直是,完全到了人车合一的地步,而且在动作戏中,他还融合了马戏、魔术、武术甚至舞蹈等元素。
A.无懈可击无隙可乘天衣无缝B.天衣无缝无懈可击无隙可乘C.无隙可乘天衣无缝无懈可击D.无懈可击天衣无缝无隙可乘解析:“无懈可击”,没有漏洞可以被攻击或挑剔,形容十分严密。
“无隙可乘”,没有空子可钻。
“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从使用对象来区分:(1)句是说技术并不是没有问题,应用“无懈可击”;(2)句指不让腐败分子钻空子,应用“无隙可乘”;(3)句指两者配合得特别好,应用“天衣无缝”。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词语的丰富多彩使文学永远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词语永远与人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本课让我们透过词语万花筒,辨识词语的“七十二变”,结识词语的兄弟姐妹,翻阅每年一部的“新词典”,采撷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
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词语的有关知识,澄清理论上的认识。
2。
根据“词不离句”的原则,把词放在句子里面,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词语,辨别词语的哪个义项适合句子要表达的意思.3.广泛阅读,培养语感。
语感主要从阅读中来,因此应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培养语感,从而借助语感去推断词语的含义。
4.勤查字典、词典,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常用词语的常用义项.篇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考点对接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了解什么是词语的意义,什么是单义词和多义词,理解词的本义、基本义、引申义等各种意义,以及词义演变的几种方式能够利用工具书判断一个词语多个义项之间的联系,并且能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有多种意义的词语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第二节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了解什么是同义词,同义词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同义词之间的异同理解同义词产生的原因和途径,了解同义词的内部类型,了解同义词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并能够辨析同义词和恰当地使用同义词正确使用词语(双音近义词的辨析)第三节每年一部“新词典”--新词语了解新词语产生的途径和类型(如新造词、旧词新义和外来词等)理解词汇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旧词语不断消亡,新词语不断产生,新词语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理解并能正确使用“新词语”第四节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了解熟语,熟语的主要类别和基本特点了解各种熟语,理解“词”和“语”的区别正确使用熟语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主题展示引子感悟呆子“破”书―→多义词错误!活动探究“意思”真有意思错误!要点归纳1.词义和义项词义就是指词所表示的意义。
义项就是词义的单位。
单义词的义项只有一个;多义词的义项有若干个.多义词具有多个义项,但是这些义项的地位并不完全等同,而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
第四课词语万花筒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站稳脚跟,挺直胸膛,面朝前方,调整好焦距,再放出明亮的眼光,看到红的,就说红;看到黑,就说黑;俊美的,热情赞扬;丑陋的,嗤之以鼻;是英雄,献上鲜花;是小人,拒绝合流。
我们平视世界、平视现实、平视自己。
面对权贵、富翁、被炒红了的名人,假如我们就踮起脚尖,仰起脸,眼睛眯成细细的缝,哈哈地讪笑着,等待垂青,等待恩赐,等待布施,等待别人为自己做主,那是仰视。
仰视是一种哈哈镜式的畸形,是自我形象的贬损,是灵魂的削价。
)(选自语文网时常为情所系,为情所牵,到底情为何物?情是属于青春的,李白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毛泽东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情是属于爱情的,刘兰芝说“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柳永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秦观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情是属,杜甫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课内挖掘】课内素材奇形怪状各有姿态的石头才能制成样式独特的盆景,就像两个截然不同的人之间棱角相撞时燃出的火花,绚烂夺目;光洁圆润大小均匀的石头给人一种和谐的美,就像两个有相同远志的人演绎出的流畅和谐乐章,声声入扣,同与不同亦能创造出别样的和谐。
就像重叠峰峦的错落有致,才能形成一幅泼墨山水般的怡人景致,一个个鲜活的方块精灵因其变幻万千,才形成所不能有的独特与无法复制之美,就像卡农的同环重复带来的美妙享受,同往往能以一种和谐回环之美带来不同无法匹敌的韵律感。
所以说,同抑或不同,都能拥有独特美景。
[应用提示] 以上材料可用于“变幻之美”、“汉字灵性”、“语言鲜活”等话题中。
精彩运用生活老人悄悄告诉我:“性格开朗”并非“豁达”之全部内涵,要做到“豁达”两字,够你说、够你学,也够你做一辈子。
豁达是一种大度、宽容。
有人当众污辱了你,你不会记恨他一辈子;身边的人做错了事,你不会喋喋不休地算他的账;你的部下“捅”了你的“壁脚”,你不会给他“穿小鞋”。
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拓展作业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B.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反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C.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D.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观众。
解析:B项,倾巢而出:全体出动,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多用于贬义。
感情色彩不当。
C 项,以邻为壑:拿邻国当作大水坑,把本国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把灾祸推给别人。
与句意不符。
D 项,刚柔相济:刚强的和柔和的相互补充,使恰到好处。
与“舞者形体”不能搭配。
答案:A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凭经验作决策,拍脑袋定项目,这在我们的一些企业和单位曾经相当普遍。
听到一个“好点子”,头脑一热,就把千百万资金抛入自己根本不清楚或知之甚少的“陷阱”之中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B.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本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予适当扶植..,但集体出资部分不得向农民摊派。
C.最令人神往的是森林湖,光看这名字就觉得肯定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山高水长....,景色宜人,呼吸到的空气也是绿色的。
D.烂诗可以不读,俗曲可以充耳不闻....,坏建筑却逼着你天天直视,事实上做一个不负责任的建筑师,比当一个没有天分的诗人罪孽更重。
项,扶植:扶持培植,侧重于培植。
此处应用“扶持”,侧重于帮助、支持。
C项,山高水长:像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
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像高山一样永远存在。
后比喻恩德深厚。
此处不合语境。
D项,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记一记1.词义的单位称为,有些词的义项只有一个,称为;有些词的义项有若干个,称为。
答案:义项单义词多义词2.文献记载的词的最初的意义是,词在现代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意义是,词的引申义有和两种类型。
答案:本义基本义借代引申义比喻引申义3.词义的演变包括、、、等现象。
答案:词义深化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辨一辨确定下面各个词语的本义及基本义,并指出哪些义项是借代引申义,哪些义项是比喻引申义。
“疙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五个义项:①皮肤上突起的或肌肉上结成的硬块。
②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面~。
③不易解决的问题:心中的~早去掉了。
④〈方〉量词:一~石头。
⑤〈方〉麻烦;别扭。
‖也作“疙疸”。
答:答案:“疙瘩”:义项①是本义,义项②④是借代引申义,义项③⑤是比喻引申义。
填一填汉语语言博大精深,词汇尤其丰富多彩。
假如你“说话写文章善于用书上的文字或成句”,欣赏这种做法的人会说你精于“引经据典”;觉得你喜爱卖弄文采的读书人会说你“ ”;认为你是不忘表演、时时显示自己的“新新人类”就会说你“ ”。
同样,假如“两个人彼此一样,不分上下”,若强调“力量相当”可用“势均力敌”来形容;若用词追求典雅,则可说他们“ ”;若用词通俗且带有贬抑,则可说他们“ ”。
答案:掉书袋 作秀 难分伯仲/伯仲之间 半斤八两理一理本义⎩⎨⎧ 意义:文献记载的最初意义。
例释⎩⎪⎨⎪⎧ 深→水势盛大兵→兵器感悟体会想一想1.比喻和比喻义有什么区别?答案:修辞上的比喻,是一个临时性的比方,它并没有固定下来成为词义的一部分。
比喻变化灵活,可因人而异,因情而异,因境而异,它的本体可以用几个比喻体来比喻。
“北京是中国的心脏”,“广东是中国的南大门”都是临时打的比方,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词义,所以都是修辞上的比喻格。
再如:“共产党像太阳”,在词典中“太阳”这个词下面没有“共产党”这一义项,所以这也是一个比喻。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摇篮”在这里已由“婴儿的卧具”转化成“发源地”的新义了,在词典中“摇篮”这个词下面有“发源地”这一条义项,所以“摇篮”含有比喻义。
2.引申义同比喻义有何区别?答案:(1)引申义是基本义直接转化而来的,比喻义是基本义通过借喻而形成的。
引申义多指范围、时空、程度、连及、表里等方面的转移,比喻义只指比喻上的转移。
(2)抽象的词多无比喻义,具体的词多有比喻义。
(3)名词、动词多有比喻义(如打棍子,戴帽子),形容词少有比喻义。
[高考链接]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什么是词语的意义,什么是单义词和多义词,理解词的本义、基本义、引申义等各种意义,以及词义演变的几种方式。
对应的高考考点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例1】[2019·北京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较之别处更能接纳后进..后进:资历较浅的后辈B.大致都在形胜..之地形胜:外形优美C.燕赵毕竟是慷慨悲歌....之地慷慨悲歌:激昂悲壮,有英雄气概D.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幽闲:清静闲适解析:形胜:地理位置优越,地势险要。
答案:B【例2】他清晰地记得,六岁那年夏天的那个傍晚,当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时,母亲眼里第一次出现了一种陌生的光....。
他甚至觉得,他在母亲眼里一定是突然有了地位的,这种感觉在随后下地干活回来的父亲和两位哥哥眼里也得到了证实。
他则坐在桌前,看这一切时他是不是双手托着腮?他忘了。
反正所有的记忆都是那条鱼和围绕着那条鱼而产生的梦一般陌生的气息.....。
那天什么活都不用他干,他是这顿美味的缔造者,可以游手好闲。
父母的举动让他觉得他有这个资格。
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陌生的光:(2)陌生的气息:答案:(1)①与平时的不满和责备不同。
②表达了母亲的惊奇、赞赏与欣慰。
(2)①与平时家庭气氛苦涩沉闷不同。
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想象。
【例3】中国美术馆和台湾长流美术馆共同举办的“江山万里——张大千艺术展”今日与观众见面。
走进中国美术馆五层展厅,迎面的青绿山水画《谷口人家..》前站满了凝神观看的人。
这青绿泼彩渲染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
在展厅右侧,一幅《江山万里图》静静地面对着来来往往的人流。
开阔的画面及其意境,向人们展示着笔墨点染间的艺术动力,也仿佛在诉说着画家眷恋故土的情怀。
下列选项中的“人家”与语段中加点词“人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B.小女子已许配了人家C.你走了,教人家怎么办呢D.诗书门第,勤俭人家解析:“谷口人家”的“人家”是“住户”的意思。
B指“未嫁前的夫家”,C指对别人称自己,D指“家庭”。
答案:A[技法指导]1.联系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上下文中总是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包含这个词语的意思。
2.结合修辞手法理解词义。
要弄清词语的比喻义、双关义、象征义。
3.结合文章主旨理解词义。
要联系作者的思想观点、文章的主旨理解词义。
[拓一拓]在文言文中,推敲常见的实词的含义有几种方法。
(1)文本迁移法:这一方法需要学习好所学的文言文,能在适合的时候迁移。
(2)事理检验法:通过常识或所学知识推断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若不能切合常理和事理,就要考虑是否有通假现象。
(3)语境推断法:看实词在文言文中是否符合上下文,切合语境,常见的是实词的褒贬异议。
(4)语法推断法:借助语法知识分析特殊实词的含义。
(5)互文见义法:同义对应和反义对应;结构句式相同,可利用上下文的对照来推断。
(6)成语推断法:我们可以在所知道的成语中推断出文言文中实词的含义,看迁入是否顺畅。
测基础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我们都沐浴..在党的阳光里。
A.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在美国国家馆日活动致辞中说,中美可以在科技领域进行更深.更广的合作。
B.台海网7月6日讯,ECFA已经签署,两岸货币清算却还没成形,让银行望穿秋水..。
C.那长长的鬣鬃在黎明淡青的天光下,就像许多飘曳的缎幅..。
D.不知道国足看了本届世界杯所谓强队的表现,会不会收获..点信心。
解析:“秋水”和“沐浴”用的都是比喻引申义。
A项、D项均为借代引申。
C项用的是本义。
答案:B2.下列句子中多义词“松懈”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
B.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
C.为了搞好总复习,许多同学废寝忘食,毫不松懈..。
D.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解析:B项“松懈”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密切”,其余各项是“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抓紧”。
答案:B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老孙头慷慨..地说:“我那玻璃眼倒也乐意换给她,就怕儿马性子烈,她管不住。
”②刘胡兰这位十七岁的女英雄慷慨..就义了。
B.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②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C.①“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
②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D.①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②他少年外出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
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解析: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多义词词义的掌握情况。
C项中两个“清新”的意思都是新颖、不俗气。
A项“慷慨”:①不吝惜;②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B项“朦胧”:①月光不明;②不清楚,模糊。
D项“颓唐”:①精神委靡;②衰颓败落。
答案:C4.下列句中的“则”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中的“则”意义、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复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C.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D.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解析:“则忧其民”中的“则”和D中的“则”都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
A是副词,用于加强判断,相当于“乃、即”。
B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反倒”。
C也是连词,表示出乎意料,发现了新的情况,相当于“竟、却”。
答案:D5.下列句子中多义词“情绪”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自从接受了这项科研任务以来,他情绪高涨,干劲更大了。
B.我在作文教学中,引进活动观念,进行“训练思维,准备情绪,投入创作”的活动。
C.我们真的要用行动证明我们自己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吗?D.因为不满单位给他的待遇,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在闹情绪。
解析:D项“情绪”指不愉快的情感,其余项中的“情绪”是指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
答案:D6.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开诚布.公布.告天下阴云密布.发布.消息B.量入为出.出.人意料出.类拔萃出.人头地C.比.翼齐飞朋比.为奸鳞次栉比.比.肩接踵D.久别.重逢天壤之别.分门别.类别.有用心解析:此题仍在考查一词多义。
A项“阴云密布”的“布”是“散布,分布”,其余为“宣告、宣布”;B项“量入为出”的“出”是“支出”,其余为“超出”;C项“朋比为奸”的“比”是“勾结、依靠”,其余为“紧靠、紧挨”;D项依次为:分别、区别、分、另外。
答案:D7.下面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永垂.不朽功败垂.成垂.死挣扎B.为.非作歹先睹为.快羞与为.伍C.过甚其辞.属辞.比事以辞.害意D.怨声载.道载.歌载舞载.酒问字解析:A项依次为:流传/靠近/将近;B项依次为:作/当作/作;D项依次为:满/一边/带着。
答案:C8.下列成语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河清海晏.(平静) 觥.(酒杯)筹交错素不相能.(尊重) 怡.(安然)然自得B.风雨如晦.(夜晚) 一念未遂.(实现)闲庭信.(随意)步去国.(祖国)怀乡C.怒不可遏.(控制) 咸与.(参加)维新教猱.(猴子)升木解甲归.(回)田D.匡其不逮.(达到) 胶柱鼓.(弹奏)瑟离群索.(寻求)居咫.(八寸)尺天涯解析:A项“能”应为“和睦”;B项“国”应为“都城”;D项“索”应为孤独。
答案:C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的取义方式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过惯了灯红酒绿....的生活,乍入贫寒,他如何能够承受?A.拿出2 000亿美元来救市,我看仍然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多少问题。
B.尽管她打扮得花枝招展....,可一张口便显露出庸俗,这样的女人谁喜欢。
C.今年的教师节,我们群欢乐了一回,连我们的教师也粉墨登场....,过了一把戏瘾。
D.你说的这些,早已是明日黄花....,现在的状况是大多数省都已经调整了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