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保脾策略
- 格式:pptx
- 大小:10.04 MB
- 文档页数:23
·临床研究·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陶永泽,徐刚,许春生(吉林省前卫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0 引言胰腺因其特殊的生理功能,手术风险性很高,术后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胰腺手术一直是外科手术的重点与难点。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能够开展的手术也越来越多,腹腔镜下的胰腺手术也逐渐成为外科热点。
在胰体尾疾病的治疗中,传统方式多采用胰体尾联合脾脏共同切除。
随着人们对脾脏功能的深入研究以及微创理念的提升,胰体尾手术是否需要保留脾脏、能否保留脾脏出现很多争议[1]。
2016年4月至2018年04月我院收治了8例胰体尾疾病患者,均成功实施了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术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04月我院收治胰体尾切除术患者8例,男4例,女4例,年龄平均(47.18±3.79)岁,病理类型:胰腺体尾癌3例,囊性腺瘤3例,胰岛细胞瘤2例。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前腹腔彩超检查、增强CT检查、核磁共振等检查,均提示为胰腺占位性病变。
所有患者胃底和脾脏血管均未出现曲张,胰周无显著粘连以及浸润改变。
所有患者均同意进行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有手术禁忌症,既往开腹手术史,腹腔内及其他脏器转移,肿物侵及血管,需中转开腹手术。
1.3 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且将气管插入进行全身麻醉,保证患者头高脚低,且取侧卧位。
脐下5 cm作切口,建立气腹。
完成之后穿刺套管,置腹腔镜探查情况。
于右锁骨中线和脐上3 cm;右腋前线肋部下缘3 cm;左锁骨中线平脐等三个位置进行Trocar穿刺,置入操作器械,保证患者在体位改变之后头部高于脚部且为侧卧位。
探查腹腔,超声刀切开胃结肠韧带,在肠系膜上动脉左侧沿胰腺下缘剪开覆盖腹膜,向上分离胰腺间融合筋膜,贯穿至颈部和胰体上部。
分离胰腺上缘且游离脾动、静脉,确保脾动、静脉主干从胰腺上缘游离下来。
•456•中华膜腺病杂志 2020年 12月第 20卷第 6期C h i n J P a n c r e a t o l,D e c e m b e r 2020,V ol. 20,N o. 6•短篇论著* K i m u r a法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厉学民程俊峰於敏李仓胡伟建周海华俞世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肝胆胰外科,金华321000通信作者:厉学民,E m a i l:l x m2100236@ 163. c o m【提要】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21例行K i m u r a法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诊断为胰体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K i m u r a法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手术时间120 ~2丨0 m i n,术中出血量50 ~480 m l,无中转开腹。
术后住院时间7 ~ 26 d,未发生腹腔内出血,术后胰瘘3例,予非手术治疗后治愈。
术后病理学诊断为桨液性囊腺瘤14例,黏液性囊性瘤3例,神经内分泌肿瘤2例,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
患者均恢复良好,随访6〜53个月,无肿瘤复发。
K i m u r a法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是安全可行的。
【关键词】胰腺切除术;腹腔镜;保留脾脏;胰腺肿瘤D0I:10. 3760/l 15667-20200707-00106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脾脏功能的深入了解,对于胰体尾部良性或交界性肿瘤,目前主张行保留脾脏的腹 腔镜胰体尾切除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施行了 21例K i m u r a法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术,效果满意,现报 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I•一般资料: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2016 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21例行K i m u r a法保留脾脏的腹腔 镜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诊断为胰体 尾部良性或交界性肿瘤。
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解剖技巧及手术体会周固超;胡明华;陈琳;韩猛【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en-preserving distal pancreatectomy, LSPDP)的技术要点,分析Kimura法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中解剖技巧及手术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采用LSPDP治疗胰体尾部良性肿瘤及部分交界性肿瘤1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2例因术中出血难以控制结扎脾血管行脾切除术;2例因术中无法判断肿块部位行中转开腹,术中B超定位;其余11例均行完全腹腔镜下保脾胰体尾切除术.平均肿块最大直径(2.8±1.1)cm,手术时间150~437 min,中位时间[M(P25,P75)] 240(180,270)min,平均术中失血量(313.3±51.3)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9.3±2.9)d,平均术后排气时间(2.8±1.9)d,首次进食流质平均时间(3.8±1.9)d.术后4例发生胰漏,其中A级胰漏1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B级胰漏3例,经抗感染、抑酶、持续腹腔冲洗后好转,带管出院2例,分别于术后24 d、30 d拔除引流管.15例术后随访9个月至5年,2例术后6个月内复发,分别于6、9个月死亡.3例随访6个月出现胃肠道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差、进食后呕吐);余10例术后情况良好.结论术前精确的影像学评估、术中精细的解剖联合可靠的腹腔镜止血器械,LSPDP治疗胰腺体尾部良性肿瘤及部分交界性肿瘤是安全、可行的.对LSPDP术中出血进行有效预防,手术才能够安全顺利进行.【期刊名称】《肝胆胰外科杂志》【年(卷),期】2019(031)001【总页数】4页(P43-46)【关键词】胰腺肿瘤;脾血管;腹腔镜手术;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Kimura法【作者】周固超;胡明华;陈琳;韩猛【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肝胆外科,安徽芜湖 241000;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肝胆外科,安徽芜湖 241000;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肝胆外科,安徽芜湖 241000;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肝胆外科,安徽芜湖 2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5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en-preserving distal pancreatectomy,LSPDP)手术切口小、创伤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被大多数外科医师接受。
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腺体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腺体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的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选入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入的被确诊为胰腺体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的患者,共82例。
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实施腹腔镜胰腺体尾部切除联合脾脏切除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
之后对两组的肿瘤病理形态、临床手术指标、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中均是内泌肿瘤患者占比、粘液性囊腺瘤患者占比较高。
两组内分泌肿瘤患者占比、粘液性囊腺瘤患者占比、浆液性囊腺瘤患者占比、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患者占比、乳突状黏液肿瘤患者占比、手术治疗时间、术后胰瘘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发热发生率、感染发生率、腹腔脓肿发生率组间对比,P均>0.05。
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组间对比,观察组更少;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对比,观察组更高;术后肺炎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组间对比,观察组更低,P均<0.05。
结论:胰腺体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形态主要是内泌肿瘤、粘液性囊腺瘤,使用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治疗的疗效明确,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术后康复速度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关键词]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胰腺体尾部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胰腺体尾部与脾脏是相邻的组织,脾脏的血管会穿过胰腺体尾部,并有多个分支进入胰腺[1]。
因此,临床手术操作时常将胰腺体尾部和脾脏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
临床实践显示,在手术切除胰腺体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时,若术中同时切除脾脏,则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且术后康复情况较差[2]。
随着临床手术方法的不断进步和医生手术水平的提高,保脾手术治疗胰腺体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得到发展[3]。
本文就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腺体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入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入的被确诊为胰腺体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的患者,共82例。
·专家论坛·腹腔镜胰腺手术的经验和技巧黄鹤光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毆毆毆毆林荣贵黄鹤光,教授、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疝和腹壁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神经内分泌学组副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胰腺疾病委员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加速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外科医师分会委员,福建省医师协会普通外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兼任:《中华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胰腺病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手术学杂志》《肠内肠外营养杂志》《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等学术杂志编委。
随着腹腔镜胰腺手术技术水平的提高,腹腔镜胰腺手术在国内逐渐开展,在国内少数胰腺中心甚至已经成为常规的手术方式[1-2]。
腹腔镜胰腺手术主要包括腹腔镜胰腺肿瘤剜除术、胰体尾切除术(distal pancreatectomy ,DP )、胰腺中段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 ,PD )等。
除了常规的和联合脏器切除的腹腔镜胰腺手术,对于交界可切除的胰腺肿瘤,如果胰腺肿瘤侵犯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SMV ),联合血管重建在有丰富经验的中心也可在腹腔镜下完成[3-4]。
由于腹腔镜胰腺手术的学习曲线长、并发症发生风险大,因此推荐腹腔镜胰腺手术在高流量的胰腺中心开展[5]。
笔者现结合笔者所在中心的经验,以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 ,LDP )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LPD )为例,介绍腹腔镜胰腺手术的关键技术和难点处理的经验和技巧。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
姜洪池;张峰;孙备
【期刊名称】《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年(卷),期】1998(013)001
【摘要】目的行胰体尾切除对保留脾脏。
方法回顾性总结8年来保留脾脏的胰
体尾切除术19例,全组根据术中所见分为脾动静脉连同胰体尾切除及保留脾动脉,脾脏的胰体尾切除,19例患者分别为胰腺囊腺瘤8例,胰腺假性囊肿2例,胰岛素瘤3例,胰腺外伤6例。
结果术后观察及随访主要指标为白细胞吞噬试验,脾脏CT,B超及^99mTc扫描等,除1例术后脾脏一过性血供不良外,其余18例术后效果均满意。
结论作胰体尾切除时可保留
【总页数】1页(P3)
【作者】姜洪池;张峰;孙备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普通外科;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
院普通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505
【相关文献】
1.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血管的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19例分析 [J], 赵龙;苗毅;姚捷;钱建军;柏斗胜;李振南;丁向民;蒋国庆;王小东;金圣杰
2.胰体尾局部病变患者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可行性研究 [J], 李庆; 侯
花屏
3.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30例 [J], 陈邦邦; 刘会春; 庞青; 王炜
4.ERAS策略在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中的应用 [J], 钱建平;李欢娱;谭清;周杰;朱碧娟;张起帆;王恺;孙世波;朱碧丽;李加;付霞;张思云
5.腹腔镜Kimura术式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18例分析 [J], 简以增;钟桂红;陈小鹏;徐樟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