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伯克霍尔德菌.ppt
- 格式:ppt
- 大小:990.50 KB
- 文档页数:9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质量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是指存在于洋葱中的一种特殊微生物群体。
这个菌群被广泛研究并被认为对洋葱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有着重要影响。
伯克霍尔德菌属是一类革兰氏阴性非发酵杆菌,常见于土壤和植物根际土壤中。
洋葱是伯克霍尔德菌群最主要的宿主之一。
伯克霍尔德菌群对洋葱的生长发育以及抗病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它可以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提高免疫力、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改善洋葱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伯克霍尔德菌群还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和耐逆性,在恶劣环境条件下能够保持较高的活性和生存能力。
洋葱的质量标准是制定和评估洋葱营养价值、外观特征、口感口感和食用安全的重要依据。
洋葱的外观特征包括外皮颜色、大小和形状等,口感特征包括硬度、水分含量以及纤维含量等。
此外,洋葱作为一种蔬菜食材,食用安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考量因素。
质量标准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进行调整。
本文将重点介绍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的概述和质量标准,并讨论其对洋葱质量的影响。
同时,将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管理和种植技术改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的数量和活性,从而提高洋葱的产量和品质。
最后,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框架和组织方式。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使文章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下面是对于文章结构的介绍和说明:文章结构部分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 文章主题的概述:在这部分中,介绍文章主题的背景和重要性。
解释为什么有必要进行该文的研究或撰写该文,并说明该文对相关领域的意义。
2. 文章的整体框架:说明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框架,包括各个部分的顺序和关系,以及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可以提供一个总览,概述文章的章节和段落的组织形式,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脉络。
3. 各个章节的内容概述:对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和概括。
洋葱伯克霍德氏菌复合物,革兰氏阴性的杆状细菌,常见于土壤和水导语:洋葱伯克霍德氏菌复合物(BCC)是一组革兰氏阴性的杆状细菌,近年来已被证明会引起患者的关注,因此也会引起有助于患者健康的药品和产品制造商的关注。
属于基底细胞癌的物种是机会性病原体,它与阴性患者预后有关,特别是对特别脆弱的患者群体。
一、洋葱伯克霍德氏菌复合物制造商已开始重新考虑微生物控制及其在预防bcc污染产品方面的功效。
除了需要检测样品中洋葱芽孢杆菌复杂物种的存在外,微生物控制的另一个重要工具是准确识别物种水平的微生物的能力。
洋葱B. cepacia物种在这方面已被证明存在问题,挑战了传统的方法,需要在微生物鉴定策略方面取得进展。
1、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在1992年前被称为洋葱假单胞菌洋葱伯克holderia cepacia是一种常见于土壤、水、根际和农产品等自然环境中的细菌,代表了一组密切相关的生物体。
这些细菌已经污染了许多药品,并可能造成公共健康问题。
被洋葱芽孢杆菌污染的药品可能对脆弱患者造成严重后果(如免疫系统受损)。
通过解决药品生产作业中这种细菌的潜在来源来预防药物中的洋葱芽孢杆菌污染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目标。
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发音为Burk-HOLD-er-ia Sa-PAY-shah)在1992年前被称为洋葱假单胞菌。
瓦尔特·h·伯克霍尔德(Walter H. Burkholder) 1947年在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任教时,发现这种微生物是洋葱皮腐烂的根源(cepacia在拉丁语中是洋葱的意思)。
从那时起,它与许多健康问题有关,包括心内膜炎、伤口感染、导尿管相关的尿路感染、静脉菌血症和足部感染或足腐烂。
2、几次洋葱芽孢杆菌暴发都是由受污染的医疗产品引起自21世纪初以来,几次洋葱芽孢杆菌暴发都是由受污染的医疗产品引起的。
这包括2016年的液体docusate, 2005年的受污染漱口水,以及2004年受污染的非处方鼻喷剂。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Burkholderia cepacia ,BC)是院内感染的几种重要条件致病菌之一,通常对健康人体并不致病,多侵袭免疫力低下的个体,常定植于囊性纤维化和慢性肉芽肿患者的肺部,是一种高毒力、高致死性的病原菌。
近年来,该菌临床分离率不断增加,且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治疗存在困难。
生物学特性该菌为需氧非发酵、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常见于潮湿土壤、水、植物等,能够在营养缺乏的水中生存和生长。
对营养要求不高,一般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最适合生长温度为30-35℃,在4℃不生长,42℃生长不定。
绝大多数菌株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
菌落正圆形,直径1mm以下,菌落中心因氧化乳糖而变成淡红色或红色。
一个菌株可产生一种或几种色素,与培养基的组成和培养温度有关。
该菌氧化酶弱阳或阴性,触酶延迟反应,动力、赖氨酸、枸橼酸盐、吲哚、H 2 S阳性,能氧化葡萄糖、麦芽糖,不还原硝酸盐。
标本类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存在于土壤及水中,是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可从医院的自来水、体温表、喷雾器、导尿管等处分离到,同时可以从肺泡灌洗液、痰液、血液、穿刺组织、脓液等各种临床样本中检测到。
临床表现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有特殊的黏附素,通过亲密接触或吸入带菌的气溶胶而传播,多侵袭免疫力低下的个体,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尤其多见。
ICU患者多有长期卧床、年龄大、免疫功能低下、意识障碍等表现,正常的吞咽、咳嗽等生理反射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和消失,痰、血和呕吐物不易排出,加上呼吸道侵入性操作的反复实施,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呼吸机使用等均是发生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所致病症主要有菌血症、尿路感染、化脓性关节炎、心内膜炎、脑膜炎和呼吸道感染等。
该菌有55%的分离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耐药基因种类较多,包括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喹诺酮类耐药基因、整合子及插入序列共同区携带的耐药基因等。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检验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 complex,BCC)是一类常见的病原菌,被广泛认为是造成感染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BCC感染主要发生在免疫系统受损的患者,如囊肿纤维化、白血病和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等。
此外,BCC还是一种耐药性较强的细菌,对许多常规治疗药物具有抗药性。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检验方法的研究和发展对于提高感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该检验方法可以快速而准确地检测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存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性的依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本文的目的是系统地介绍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检验方法的原理、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评估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检测的应用价值,以及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提高人们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认识,并促进检验方法的广泛应用,从而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健康,减少感染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同时,加强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检验方法,进一步推动感染疾病的防控工作。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概述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检验方法的重要性和研究现状,介绍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同时,也会对本文的结构进行简要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的组织结构。
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小节来详细讨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重要性、检验方法的原理以及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2.1 小节中,将介绍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所具有的重要性,包括对洋葱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联。
在2.2 小节中,将详细解析检验方法的原理,包括使用的试剂和仪器设备,以及基本的操作步骤。
在2.3 小节中,将详细介绍实施该检验方法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样品采集、保存和处理的要点,以及潜在的误差来源和如何解决。
非无菌产品的微生物学检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复合物的检测简介本章中描述的测试将允许确定在所述条件下可以检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复合体(Bcc)。
这些测试旨在确定一种物质或制剂是否符合既定的微生物质量规范和/或评估产品——尤其是用于吸入的产品或用于口腔、口腔粘膜、皮肤或鼻腔使用的水性制剂——是否含有Bcc。
培养基促生长和抑制作用以及Bcc方法适用性测试每一批预制的培养基,以及每一批由脱水培养基或原料制成的培养基。
测试菌株的准备使用标准的稳定的测试用菌悬液,从原始菌株不超过5 代。
表1 促生长及适用性测试的菌株微生物分别在TSB/TSA 中培养上述每一个菌株于30℃-35℃,18-24h.使用pH7.0 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pH7.2 磷酸盐缓冲液制备菌悬液。
若保存在2℃-8℃在24 小时内使用菌悬液。
若是采购,按照供应商的说明书。
如果使用自制培养物,请遵循经过验证的程序(如微生物计数试验)进行制备。
使用不超过100cfu的挑战菌进行促生长试验和适用性试验。
阴性对照为确认测试条件需包含阴性对照。
必须无微生物生长。
在产品测试中描述的在产品测试过程中也需要进行阴性对照。
固体培养基的促生长试验采用涂布法(见微生物计数法,促生长试验,计数方法适用性和阴性对照,产品存在时的计数方法适用性,产品存在时的微生物回收率,平皿法),接种不超过100cfu 的合适的微生物(见表2)。
在特定的温度下培养不超过特定培养时间的最短时间。
微生物的生长可与以前通过先前测试和批准的一批培养基获得的微生物相媲比较。
表2 用于培养基促生长、抑制和指示的微生物固体培养基的抑制性测试使用正确的微生物接种至少100cfu 至合适的培养基中。
在特定的温度下培养不低于特定培养时间的最长时间。
抑制规定的微生物的生长(见表2)。
指示性测试采用涂布法(见微生物计数法,促生长试验,计数方法适用性和阴性对照,产品存在时的计数方法适用性,产品存在时的微生物回收率,平皿法),接种不超过100cfu 的合适的微生物(见表2)。
2024年第3期品牌与标准化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Burkholderia cepacia complex ,Bcc )隶属于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 ),由若干种表型近似但基因型存在差异的菌种组成,代表菌种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 )。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最早于1949年由康奈尔大学教授伯克霍尔德(Burkholder )分离,分离之初被命名为洋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epacia )。
随着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的发展,1992年该菌被重新分类命名,隶属于伯克霍尔德菌属[1]。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为条件致病菌,临床上会导致囊肿性纤维化,使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感染,甚至威胁患者生命[2-3]。
近年来,美国发生了多起因药品和卫生用品污染该菌而被召回的案例。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 )也因为该菌的疑似污染而发布若干次警告信息[4]。
1洋葱伯克利霍尔德菌群对化妆品安全性的影响洋葱伯克利霍尔德菌群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水、土壤、植物和人体中的革兰氏阴性细菌。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化妆品安全的关注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洋葱伯克利霍尔德菌群可能对化妆品的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1)洋葱伯克利霍尔德菌群可能存在于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中。
这些菌群可能会对化妆品中的活性成分进行代谢,从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Burkholderia Cepacia on Cosmetics and Its Detection MethodsLIU Rong ,ZHAO Xiaodong *,WANG Dan ,YUAN Xinrong ,ZHENG Xiaoxi(Shenyang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Shenyang 110122,China)Abstract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impact of Burkholderia cepacia complex on the safety of cosmetics and its possible impact mechanisms by sorting through various national pharmacopoeias,regulations,guidelines,industry standards,and industry guides.It also outlines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and the established detection methods in various fields,as well as the analysis of detection result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The study found that Burkholderia cepacia complex poses certain risks in cosmetics,and effective detec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re needed.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ovide references and guidance for related research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cosmetics.Keywords :Burkholderia cepacia;detection;cosmetic环境中洋葱伯克利霍尔德菌群对化妆品的影响及其检测方法分析刘蓉,赵晓冬*,王丹,袁昕蓉,郑小溪(沈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辽宁沈阳110122)【摘要】本文通过对各国药典、法规、指导原则、行业标准和行业指南等文件进行梳理,简要介绍了洋葱伯克利霍尔德菌群对化妆品安全性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目前的研究进展、在各领域中已经建立的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分析,以及应用前景。
1前言伯克霍尔德菌,原称为洋葱假单胞菌,由美国植物病理学家Burkholder于1949年首次发现。
它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水、土壤、植物和人体中的革兰氏阴性细菌。
随着细菌分类技术的发展,伯克霍尔德菌属包括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B.cepacia complex)、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pseudomallei)、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B.gladioli)、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mallei)、泰国伯克霍尔德菌(B.thailandensis)等60多个菌种,具有复杂多样性,既有人畜共患病原菌,也有植物病原菌及环境分离株,临床上以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较为常见[1,2]。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是基因型不同但表型相近的一组非发酵复杂菌群。
2001年, Coneyet等利用rRNA-DNA杂交全细胞电泳和细菌表型标志物等方法将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分为9种基因型[3,4]。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医院环境中,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常引起囊性纤维化疾病和慢性肉芽肿。
在医学领域洋葱伯克霍尔德复合群感染已呈上升趋势,可引起多种部位的感染,可引起爆发流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治疗难度大[5,6]。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3种鉴定方法的比较杨丹婷苏嘉妮李婉珊钟卫烨王曦韦云丁清龙周露*(广东省食品检验所广东广州510435)摘要为了比较VITKE2COMAPCT、VITEK MS质谱、16s rDNA基因测序3种方法鉴定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的异同,挑选15株从米面制品、淀粉及其制品中分离得到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的菌,分别用VITEK2COMPACT、VITEK MS质谱和16s rDNA基因测序进行鉴定。
结果显示,VITEK2 COMPACT只能鉴定到群水平,可信度88%—99%;VITEK MS质谱可鉴定到种水平,鉴定置信度99%; 16s rDNA基因测序可鉴定到种水平,序列同源性能达到99%以上,但每株菌16s序列能匹配到2种以上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里的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