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法国学前教育
- 格式:ppt
- 大小:593.50 KB
- 文档页数:32
法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基本形式
法国的学前教育机构有以下几种基本形式:
1. Écoles maternelles(幼儿园):这是法国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适合2至6岁的儿童。
幼儿园通常是公立的,由地方政府提供资金支持,也有一些私立的幼儿园。
幼儿园主要提供儿童的保育和早期教育,注重发展儿童的社交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能力。
2. Classes et écoles primaires maternelles(小学幼儿班):一些小学在幼儿园阶段提供特定的幼儿班级,为3至6岁的儿童提供类似幼儿园的教育,使他们逐渐适应小学环境。
3. Crèches et haltes-garderies(托儿所和停车场):面向0至3岁的婴幼儿,提供照顾和保育服务。
4. Assistants maternels et familiaux agréés(认可的家庭和托儿人员):认可的家庭保育人员和托儿人员提供家庭式的幼儿照顾服务。
这些学前教育机构在法国法律体系中受到监管,并遵循国家教育部门的规定和指导。
法国政府重视学前教育的普及和质量,致力于提供公平和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
1.外国近代及当代六国学前教育实践进行总结(英国、法国、德国英国贫民幼儿保育政策肇始于17世纪,与救济措施密切相关。
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也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资本家雇佣大量廉价女工和童工,造成幼儿无人照顾、智力落后、道德堕落及死亡率上升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英国政府出台了一些与幼保育和教育相关的政策。
1967年政府颁布《国内贫民救济法》标志着政府开始重视贫民的救济管理。
“纺织学校”计划规定:对年收入不足40先令家庭中的6~14岁儿童实施免费义务教育,4~6岁儿童可以自由入学。
“贫穷儿童劳动学校”计划规定:在每个教区设立“劳动学校”,教区内所有受救济贫民的3~14岁儿童必须进入该学校。
幼儿学校的出现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罗伯特·欧文为改善工人阶级子女的生活环境,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工厂去学前教育机构——新拉纳克幼儿学校。
招收贫民和工人家庭中1—6岁的幼儿,以3—6岁幼儿的保育和教育为中心。
欧文创办的幼儿学校重视幼儿的智育和道德教育,反对让幼儿识记书本知识,为幼儿设立游戏场。
1.保育学校的创办1870年《初等教育法》颁布大量幼儿涌入小学,既加重小学的负担,也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905年,教育委员会规定地方学习有权拒绝5岁以下幼儿入学。
针对5岁以下幼儿的保教问题,保育学校应运而生。
1913年,麦克米伦姐妹在伦敦创办保育学校。
1923年,英国保育学校联盟成立。
1770年,法国新教派牧师奥伯林创办学前教育结构——编织学校,象征着法国近代学前教育历史的开端。
编织学校专门在农忙季节招收3岁以上幼儿。
学校名称来源于其教学内容。
奥伯林认为学前教育结构的教育英国重于保育,且教育活动应该在游戏中进行。
由于缺乏政府支持,编织学校影响力有限,没有与国内其他学前教育结构形成直接继承和延续的关系。
托儿所的出现托儿所是法国学前教育机构中较早的一种形式,盛行于19世纪上半叶。
6法国学前教育在世界学前教育的版图中,法国学前教育以其独特的理念、丰富的内容和高质量的教育实践而备受瞩目。
法国学前教育不仅关注儿童的知识获取,更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为儿童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法国学前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
在那个时候,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早期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并积极推动相关的改革和实践。
经过多年的发展,法国学前教育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体系。
法国学前教育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交往等方面。
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们不会过早地对儿童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法国的学前教育机构种类多样,包括公立幼儿园、私立幼儿园和托儿所等。
公立幼儿园通常由政府资助,收费较低,教育质量也有保障。
私立幼儿园则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更加多样化,满足了不同家庭的需求。
托儿所则主要为 0-3 岁的婴幼儿提供照顾和早期教育服务。
在法国,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非常雄厚。
学前教育教师需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们不仅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还要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能够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法国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也颇具特色。
课程内容涵盖了语言、数学、科学、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
但与传统的学科教育不同,法国学前教育更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整合性。
例如,在一堂艺术课上,儿童可能不仅要学习绘画技巧,还要通过观察、想象和表达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在语言教育方面,教师会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多种形式,激发儿童的语言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法国学前教育非常注重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的教室和活动场地通常布置得温馨、舒适、富有创意,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充满探索和发现的空间。
同时,幼儿园还会经常组织儿童到户外进行活动,让他们亲近大自然,感受四季的变化,培养他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川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比较教育 B试卷评分标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法国的学前教育与其他国家有较明显不同的是,它承担着教育、诊断、治疗三种职能,把社会、卫生、心理三者结合起来。
3、日本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保育所和幼儿园两种形式。
前者属于福利性质,受《儿童福利法》的制约;后者属于学校体系,受《学校教育法》制约。
2、1992年,美国学前教育研究协会研制了和《发展的适当的学前教育方案》,指明了学前教育改革的方向。
75岁以前的教育称为基础阶段7、印度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日托中心、学前教育中心、患病儿童和移民儿童。
8、美国的学前教育形式多样,在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儿童为中心,通过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对儿童进行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9、1995年,英国公布了7.3亿英镑的幼儿凭证计划,对4岁儿童发放教育券,实行正规的学前一年免费教育。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以下哪个国家或地区在学前教育阶段通过实施教育券,加大了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A )。
A.香港B.挪威C.新西兰D.加纳2、在英国,下列由教育部门举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是( C )。
A.日托中心B.游戏小组C.幼儿班D.父母婴儿小组3、“流动幼儿园”是哪一个国家的学前教育机构( C )A.日本B.瑞典C.芬兰D.印度4、负责英国学前游戏小组的部门主要是 ( C )A.教育部门B.社会福利部门C.卫生保健部门D.社会团体5、目前,英国的托儿所大部分收托几岁的儿童( A )A.0~5岁B.2~5岁C.3~6岁D.2~6岁6、巴西面向6岁儿童的新型学前教育机构是( C )A.托儿所B.幼儿园C.玩具园D.虚拟学校7、在学前教育策略中,注重通过音乐活动提升儿童的创造性的国家是( C )A.印度B.日本C.英国D.美国8、把流动车作为起学前教育机构,实行送教上门的国家是( D )A.印度B.日本C.英国D.法国9、英国于1918年颁布,规定地方教育局要为2-5岁儿童设立保育学校的法案是( B )A.《儿童福利法》B.《费舍法案》C. 《幼稚园令》D. 《儿童育成计划指南》10、第一份主张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文件是( C )A. 《儿童权利宣言》B. 《儿童权利公约》C. 《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D. 《儿童福利法》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学前游戏小组答:设在农村及没有幼儿学校和幼儿班的地方。
法国教育制度法国教育制度是世界上备受瞩目的教育体系之一。
它以其严谨的课程设置和广泛的学科选择而闻名。
法国的教育系统分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课程设置和教育目标。
首先,法国的幼儿教育着重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基本技能。
幼儿园通常提供三岁至六岁儿童的教育服务。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通过游戏和活动学习语言、数学、艺术和体育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同时,幼儿期教育也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社交能力,以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和学校环境。
接下来是初等教育阶段,通常是从六岁到十二岁。
法国的初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学科知识和技能。
学生将学习数学、法语、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学科。
在初等教育中,法国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生还会参加体育和艺术活动,以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
中等教育阶段是法国教育的一个关键部分,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科选择。
这个阶段通常从十二岁开始,到十八岁结束。
中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全面的教育,为他们进入高等教育或就业做好准备。
学生可以选择文科、理科或职业学科等专业方向。
此外,学生还可以选择参加诸如文凭课程、技术文凭或职业文凭等不同类型的课程。
最后是高等教育阶段,法国拥有世界闻名的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
高等教育涵盖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课程。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在大学或其他高等学府深造。
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
法国的高等教育给予学生很大的自由度,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
总的来说,法国的教育制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科知识的培养。
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课程设置。
法国的教育制度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科选择和发展机会,以培养他们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国外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简介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法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内容与发展一、确立法国学前教育体制法国学前教育是初等教育的组成部分,由国家指导与监管。
18世纪末期,法国颁布的<康多塞法案>提出了初级学校、高级小学、中学、专门学校、科学和艺术研究协会五个阶段的公共教育体制,第一次明确将初等教育列为一个独立的教育阶段。
1835年,法国政府颁布了关于在各县设立初等教育特别视学官的规定,提出视学官对托儿所具有视察和监督的权力,这是国家正式管理托儿所的开端。
1886年,法国政府颁布了《戈勃莱法案》,将学前教育纳入法国学制系统,即将幼儿学校纳入“实习初等教育的小学”范围。
同时,该法案还将初等教育分为母育学校和小学两个阶段,其中母育学校招收2~6岁儿童,小学招收6~11岁儿童。
1976年,法国政府颁布了关于母育学校的法令,指出母育学校在普通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此后,法国于1989年颁布的《教育方向指导法》,以及20xx年颁布的《地方自由和责任法案》均对学前教育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作出了明确规定。
二、明确法国学前教育免费与公益的性质自大革命之后,法国便着手教育立法。
1791年法国颁布的第一部宪法中就作出了“在所有人不可缺少的那些科目教学中实行免费教育”的规定。
1881年,《费里法案》宣布国民教育的三个原则为免费、义务、世俗化,规定法国实行免费学前教育。
同年8月,政府又颁布教育法令,将托儿所等幼教机构并入公共教育系统,统一改称“母育学校”。
1989年颁布的《教育方向指导法》和《地方自由和责任法案》均强调“教育具有国家公共服务的性质”。
20xx年,《教育法典》中明确指出教育是国家的公共事业,其组织与执行由国家予以保证。
这些政策法规最终确立了法国学前教育免费与公益的性质。
三、规定学前教育目标与课程设置法国的教育政策法规中明确规定了学前教育的目标。
2010年1月6.韩国幼儿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社区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二是利用( A )8-236A.幼儿园的内部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B.自然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C.网络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D.家庭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7.法国初级教师指的是( B )2-56A.学前师资B.学前和小学师资C.小学师资D.小学和中学师资10.1837年在德国创办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并在1840年将其命名为“幼儿园”的是( C )3-61A.弗利托娜B.巴乌利美C.福禄倍尔D.瓦德切克15.在澳大利亚最早建立幼儿园的是( C )7-185A.新威尔士幼儿园同盟B.威尔士幼儿园同盟C.新南威尔士幼儿园同盟D.南威尔士幼儿园同盟21.法国母育学校的教师至少要经过高等教育及职业培训才有资格胜任,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年限至少为( A )2-54A.2年B.3年C.4年D.5年25.法国母育学校为生理有障碍的儿童、发展中暂时遇到困难的儿童、与他人关系上表现困难的儿童专门开设了( D )2-51A.初级班B.提高班C.补偿班D.适应班27.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开始了以职业女性为对象的、以家庭为基础的( A )3-76 A.临时保姆项目 B.家庭互助项目C.学前游戏小组项目D.家庭社会教育援助项目28.法国母育学校的体育活动包括全身机能活动、运动协调活动和( A )2-52A.人体表现活动B.模仿活动C.对抗活动D.竞赛活动31.新西兰毛利语言所7-209答:新西兰毛利语言所起源于1982年的行利文化再生运动。
此项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支持和鼓励使用毛利语言和文化。
这种模式认为语言所是群体的责任,因此,所有的参与者须在语言所内一起学习培训课程。
2010年10月6.强调法国学前教育的启蒙教育作用、社会化作用、诊断和治疗作用、与小学衔接四项作用的政策法规是( A )2-49A.1989年《教育方针法》B.《阿比改革法》C.《学校教育法》D.《青少年福利法》7.1844年,设立法国第一所婴儿日间看护中心的是( B )2-46A.柯夏B.马尔波C.德瑞D.奥柏林8.在德国学前课程理论中,旨在运用所编制的程序或练习材料,使儿童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为( A )3-69A.功能论B.学科论C.情境论D.知识论9.“儿童之家”,此名称起源于( A )3-66A.德国B.法国C.英国D.意大利10.1982年,韩国制定并颁布了《幼儿教育振兴法》,该法将“新村合作幼儿园”更名为( B )8-233A.幼儿之家B.新村幼儿园C.农忙期幼儿园D.示范幼儿园23.澳大利亚的父母教育计划最常见的形式是( C )7-202A.看护母亲协会B.儿童保育中心C.学步儿童小组D.家庭日托中心27.当今,法国的师范学校招收的学生至少受过( B )13-435A.两年中等教育B.两年高等教育C.三年中等教育D.三年高等教育30.在澳大利亚影响很大的英国学前教育工作者是( B )7-185A.莉莲B.苏珊C.高丽夫人D.玛丽33.《米德报告》7-214答:(1)米德报告建议政府公平地对各种学前教育结构,增加资金投入,建议政府关注家庭、社区和国家在学前教育中的相对作用;(2)米德报告建议设立学前教育管理系统;(3)米德报告建议:家长评议会(由家长和社区成员组成)管理每一个中心,教育部是负责为早期儿童教育和保育提供资金和制定一般政策的主要部门,它还参与协议的制定;(4)米德报告分析了不同早期教育服务机构获取资助的不平等状况,建议为所有的订了协议的机构提供一样的资助。
⽐较学前教育学考试题《⽐较学前教育》模拟试卷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90分钟站点: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法国的学前教育与其他国家有较明显不同的是,它承担着教育、诊断、治疗三种职能,把社会、卫⽣、⼼理三者结合起来。
3、⽇本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保育所和幼⼉园两种形式。
前者属于福利性质,受《⼉童福利法》的制约;后者属于学校体系,受《学校教育法》制约。
2、1992年,美国学前教育研究协会研制了《《发展的适当的学前教育⽅案》,指明了学前教育改⾰的⽅向。
5、在英国:75实⾏正规的学前⼀年免费教育。
7、印度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托中⼼、学前教育中⼼、患病⼉童和移民⼉童。
8、美国的学前教育形式多样,在教育理念上强调以⼉童为中⼼,通过幼⼉园的⼀⽇活动,对⼉童进⾏全⾯和谐发展的教育。
9、美国的幼⼉园是公⽴学校的⼀部分,招收 4-6 岁⼉童。
从幼⼉的⼊园年龄来看,不仅有前幼⼉园、初级幼⼉园、⾼级幼⼉园,还有发展幼⼉园和蒙台梭利幼⼉园。
10、英国的“幼⼉凭证计划”使更多的学前⼉童能享受到教育的权⼒,成为英国学前教育发展上的⼀⼤特⾊。
11、⽇本在1964年到1991年间,先后三次制定了《幼⼉教育振兴计划》,1994年⼜由⼏个部门联合颁布了《天使计划》,调动全社会的⼒量,意在形成“亲⼦的社会”。
12、1946年12⽉,世界上第⼀个为全球⼉童谋幸福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童基⾦会成⽴。
13、1995年,英国公布了7.3亿英镑的幼⼉凭证计划,对4岁⼉童发放教育券,实⾏正规的学前⼀年免费教育。
14、在瑞典的学前教育中,特殊⼉童包括三种:残疾⼉童、患病⼉童、移民⼉童。
⼆、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的括号内。
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哪个国家或地区在学前教育阶段通过实施教育券,加⼤了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 A )。
课程名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法国学前教育的起源、发展历程和现状。
2. 掌握法国学前教育的核心理念、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3. 分析法国学前教育在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中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1. 法国学前教育的核心理念。
2. 法国学前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学难点:1. 法国学前教育的借鉴意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讲述法国学前教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提问:法国学前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么?二、法国学前教育的核心理念1. 法国学前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儿童的人格,关注儿童的整体发展。
2. 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紧密合作,共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三、法国学前教育的教育内容1. 体育活动:培养儿童的体能、协调性和团队精神。
2. 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活动:提高儿童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艺术与审美活动: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4. 科学技术活动:激发儿童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
四、法国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1.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
2.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观察、实验、讨论、合作等,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3. 注重个别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第二课时:一、法国学前教育的借鉴意义1. 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倡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紧密合作。
2. 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社交能力。
3. 实施因材施教,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
二、课堂讨论1. 分析法国学前教育的优点和不足。
2. 结合我国学前教育现状,探讨如何借鉴法国学前教育的成功经验。
三、总结1. 回顾法国学前教育的核心理念、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2. 强调法国学前教育的借鉴意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法国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使学生了解法国学前教育的起源、发展历程和现状,掌握其核心理念、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借鉴法国学前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学前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学前教育法草案》(二审稿)严令幼儿园“6不得”01/学前教育法草案即将落地幼儿园园长可以做的两件事6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结束了对《学前教育法》草案的第二次审议,并把“《学前教育法草案》(二次审议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幼儿园管理者可以在这段时间做好两件事:一、提前学习《学前教育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做好相应调整和准备;二、在7月27日前,反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一部新法的出台,通常需要“三审”,目前已结束了二审,这意味着《学前教育法》距离最后的落地越来越近。
幼儿园即将进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办园新时代!02/草案二审稿修改为9章83条对幼儿园提出了“6个不得”6月25日,学前教育法草案二审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在草案一审稿8章74条的基础上,草案二审稿修改为9章83条。
《学前教育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对幼儿园提出了“6个不得”: 第14条:学前儿童入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除必要的身体健康检查外,幼儿园不得对其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或者测试。
第53条:幼儿园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科学实施保育和教育活动,不得开展违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或者与年龄特点不符的活动,不得组织学前儿童参与商业性活动。
第57条:幼儿园不得采用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防止保育和教育活动小学化。
第67条:幼儿园不得违反有关规定收取费用,不得向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组织征订教学材料,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
“不得”是国家给幼儿园划的红线。
幼儿园违反上述任一条,《学前教育法》草案(二次审议稿)明确规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依据职责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退还所收费用后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学前教育法(草案)》对于幼儿园的权力限制与禁止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保障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促进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摘要]法国学前教育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位置,这与法国历来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实施免费学前教育,并在其《宪法》、教育基本法及多部相关法律法规中对法国学前教育性质、地位及其保障措施等做出明确规定密不可分。
法国免费学前教育法律的主要特点在于:第一,明确学前教育的奠基l生与公益性;第二,确立学前教育事业政府主办与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第三,明确幼儿教师身份及其工资等基本权益的政府保障责任;第四,优先保障弱势地区、弱势群体学前教育权,维护学前教育公益性。
借鉴法国学前教育法律制定的经验,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并明确规定学前教育的独特价值、基本性质与重要地位;明确政府财政投入与教师队伍建设职责,切实保障并提升学前教育地位;重点并优先扶持弱势地区、弱势群体儿童的学前教育。
[关键词]法国教育法;学前教育;教育性质;教育地位自近代以来,法国学前教育在世界上一直保持着领先位置。
这与法国政府历来重视通过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并保障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密不可分。
法国是典型的大陆法系国家,以成文法为主,既包括由国会通过、总统颁布执行的法(10i),也包括由内阁通过、总统或总理签署的法令(decret),二者均具有法律效力。
迄今为止,法国已颁布实施并持续生效的学前教育及相关教育法、法令就多达40余部,明确规定了法国学前教育的性质与地位,并从政府职责、财政投入、幼儿教师身份与待遇、弱势儿童群体权益等多方面做出了相应规定,切实维护和保障学前教育的性质与地位。
分析和研究法国学前教育法律体系的精髓与特点,对我国立法明确学前教育性质、保障并提升学前教育地位无疑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奠基性与公益性法国政府与社会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对个体终身发展与国民素质提高所具有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质与独特价值,在《宪法》、教育基本法以及多部相关的学前教育法律法规中对学前教育性质作出了明确规定,为在全社会形成关于学前教育性质与地位的统一认识,为法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准确定位与健康发展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法律依据与原则基础。
法国学前教育思维法国的学前教育萌芽于18世纪,得益于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近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886年,法国政府颁布《戈勃莱法案》,正式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此后,《哈比教育法》、《教育法令》、《地方自由和责任法案》等多部法律文件均对学前教育地位、理念、原则等予以明确和规范,迄今为止法国政府颁发实施的学前教育相关法规达四十多部,从资金分配到教师待遇,事无巨细,条条列出。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法国对于教师地位的重视,在法国,幼儿教师地位等同于公务员,国家不仅承担所有公立幼儿园教师的工资,也负责满足一定资质的私立幼儿园教师的工资。
法国学前教育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制度,明确的制度保障下,法国的学前教育从内容到理念都繁荣发展。
法国幼儿教育机构承担教育、诊断、治疗三种职能,以促进幼儿身体、智力、性格和感情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法国幼儿园的课程通常分五个版块:语言,包括口语和早期书面语言;共同生活,主要是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行动于世界,包含身体运动、感知活动、安全和应为自控等内容;发现世界,包括发现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和时间空间等;想象、感知和创造,包含各种艺术活动。
在法国幼儿园,无论是老师还是助教都权责明确。
孩子们入园之前需要能够大小便自理,穿衣脱衣,穿鞋拖鞋,吃饭等,老师只在特殊情况下给孩子提供帮助。
孩子从需要帮忙到学会自己主动做好。
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法国的父母也不惜辛苦为孩子创造各种条件,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
让孩子自己装饰房间,自己决定玩什么游戏,充分给孩子独立自主的权利。
法国学前教育将人和世界,人和自然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玩是孩子的天性,学前儿童的思维方式特点决定了学前儿童学习内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枯燥而抽象的知识只会让儿童产生排斥感。
通过丰富的情境创造,让儿童在真实的情境之中去体验、去探索、去创造,方为上策。
法国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体现在对教室的培训,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一样必须接收专业学习和实习,在职期间还要接受督学的督导与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