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指导
- 格式:ppt
- 大小:6.35 MB
- 文档页数:30
人教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活万花筒》写作指导含范文课本要求:生活万花筒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有些是我们看到的,还有些是我们听说的。
选一件你印象深的事,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
可以参考下面的题目,也可以另选要写的内容。
家庭趣事、一件烦心事、她收到了礼物、爷爷戒烟了、照片里的温暖、家庭风波、教室里的掌声、信不信由你写之前,仔细想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同学说一说,再写下来。
写完后,听听同学的意见,认真修改,最后誉写清楚。
写作指导:①选题立意: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神话或童话人物,想象与他们共度一天的情景。
这个人物可以是已知的如哪吒、白雪公主,也可以是你自创的角色。
通过这次想象之旅,展现该人物的品质,同时表达出与他们相处带给你的启示和感受。
②结构安排:引入:简短介绍你对神话或童话的喜爱,提出问题:“如果有机会与某位神话或童话人物过上一天,你会选择谁?”主体:描述你选择的人物和他们的特点。
设想你们会去的地方和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意义。
叙述这一天中发生的故事,包括高潮和转折点,展示你们之间的互动和所学到的东西。
结尾:总结这一天的经历,反思从这位人物身上学到了什么,以及这段经历如何影响了你的看法或生活。
③材料选择:选取与你选择的人物相关的经典故事片段作为引子,为读者提供背景信息。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你对该人物特性的理解,创造一个合理的、有趣的故事情节。
④文笔修炼: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场景和人物,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来。
运用直接对话的方式增加故事的互动性和真实感。
适当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文本的表现力。
⑤写作建议和技巧:在构思故事时,考虑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故事背景,确保情节合理且有吸引力。
尝试从多个角度思考,比如选择一位通常不被注意的配角,探索与他们度过一天可能带来的新视角和体验。
范文一:我和神笔马良过一天晨曦初现,一缕温柔的阳光悄然溜进房间,唤醒了我的美梦。
习作:我和_____过一天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的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我和_ 过一天》,下面我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习作:我和_ 过一天》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主题,本次习作以“我和_ 过一天”为题编写童话故事,通过练习编写童话故事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说学情四年级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较浓厚,但对于展开想象编写神话故事可能存在想象不够大胆,编写的故事不具神奇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束叙述不完整。
三、说教学建议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放飞想象的翅膀,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在教学活动中,可通过组织、引导、帮助,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合作、交流,完成本次的习作教学。
四、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了解这个童话故事是如何编出来的。
2.能充分发挥想象力,放开胆子说自己心中的故事,表达意思,培养独创才能。
3.能把想象的童话故事写下来,语句完整、通顺,能较准确用词。
4.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和欣赏评价他人的习作,感受编童话带来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编故事,培养认真倾听、主动评价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读童话、写童话的兴趣,感受童话的魅力及编童话带来的快乐。
五、说教学重难点重点1.拓展习作思路,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2.能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写内容比较完整的童话故事。
难点开拓学生思维,习作写得富有想象力,童话故事情节合理。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实物投影、学生典型的习作例文。
学生:多多读一些神话和童话故事,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大胆的想象。
【课时安排】1课时六、说教学过程(一)教师示范修改,领会修改方法1.激发修改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完成了自己的习作初稿,可是,你们知道吗?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修改自己的习作,好吗?2.出示修改要求:想不想给自己打分呢?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要求?请看大屏幕:习作自评要求:(1)语句通顺,能把故事写清楚,写明白,敢于大胆想象。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内容总述本单元的主题是“幸福和希望”,由《风筝》和《麻雀》两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并明白爱能战胜一切思想感情。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感受生活的快乐。
《风筝》和《麻雀》两篇课文都体现了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之情。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感情变化。
2.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了解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风筝》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掌握12个生字的写法。
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了解课文围绕“风筝”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的。
能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把一件事写得具体完整。
4.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教学重点:1.研究生字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中感悟“我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的。
尝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
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研究通过谈话激趣,引导学生思考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然后介绍本课的主题“风筝”,并让学生分享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
二、整体感知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先读得正确、流利,再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然后根据学生的自由述说,总结出课文围绕着风筝介绍了童年时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快乐。
三、重点讲解重点讲解本课的生字词语,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同时引导学生感受“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情感变化,并让学生尝试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把一件事写得具体完整。
最后,让学生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习作5 学写导游词[写法点拨]1.注意格式。
导游词一般有前言、总述、分述、结尾四个部分。
2.注意详略。
大概介绍旅游景点的位置、范围、地位、意义、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等。
目的是帮助旅游者先有个总体了解,引起游客的游览兴趣。
对旅游线路上的重点景观从景点成因、历史传说、文化背景、审美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
这让游客对旅游景点有一个深刻、重点的认识。
[作文素材]1.好词典雅宝殿殿宇屹立辉煌宫阙古朴故宫城阙庄严亭子亭台凉亭长亭茶亭书亭岗亭台子高台垂柳惟妙惟肖造型精巧笔力遒劲形神兼备神态各异千姿百态巍峨高大玲珑宝塔层次分明湖光塔影气宇轩昂临窗眺望2.好句好大的一座宫殿似的建筑,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大殿内尘封土积,蛛网纵横,塑像已残缺不全,壁画因受风雪的侵袭,也色彩斑驳模糊不清了。
往里走,看见的是成千上万尊石刻的佛像。
佛像大大小小,千姿百态。
最小的只有4厘米高,最高的有20米。
3.好开头在万绿丛中,耸立着金碧辉煌的佛香阁,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金光。
走进正门,只见一座高大雄伟而古香古色的蓬莱阁映入了我的眼帘。
4.好结尾古观象台经受风吹雨打已有500多年了,傲然挺立在一幢幢现代建筑中,格外显眼、壮观。
这座庙宇式建筑,翘角飞檐,屋顶上的琉璃瓦,在星辉月影折射下,闪着莹莹碎光。
[例文赏析]1.同步佳作赏析:1.条理很清楚。
2.景点介绍的很具体。
3.语言很亲切。
4.文章的结构较完整。
2.满分作文赏析:1.开头的语言很亲切。
2.文章的条理很清楚。
重点景点介绍的很具体。
3.语言很亲切,富有感染力。
文章的结构较完整。
4.结尾有提示,富有人情味,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指导《我家的杏熟了》写法借鉴
1.按顺序写事。
“奶奶”分杏这件事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先写事情的起因:邻居淘淘摘杏摔哭了。
接着写事情的经过:奶奶为孩子们打杏、分杏。
最后写“我”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我们在习作时,也要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
2.通过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品质。
课文的第6、7、8自然段,通过对奶奶动作、语言的细致描写,深刻地表现了奶奶纯朴、善良的品质。
这是写人的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
3.对比写人。
看到淘淘嘴馋摘杏,“我”没好气地教训他,奶奶却打杏、分杏,通过“我”与奶奶的对比,表现了奶奶的慈祥与善良。
我们在习作时,也可以借鉴这种写法。
4.巧妙过渡。
“这一年,杏又熟了”是一个过渡句,承上启下,使课文中“杏又好又多”与“奶奶分杏”两部分内容衔接得顺畅自然。
5.侧面描写。
“从我家门前路过的人,总要望望那棵杏树,羨慕地说道:‘嗬,好杏啊!”课文通过对过
路人的语言描写衬托出“我”家杏好。
这种写法叫侧面描写。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习作的基本要素和结构,掌握写作的基本步骤。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准备
1.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2.教具:黑板、彩笔、实物或图片等。
3.课前准备:准备好教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关教学活动。
三、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10分钟)
通过提问或故事引入主题,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
第二步:讲解写作要点(15分钟)
1.讲解习作的基本要素:主题、内容、结构等。
2.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事物,并思考所见所感。
第三步:示范写作(20分钟)
教师展示一个习作例文,解读内容及结构,指导学生如何展开写作,提供写作
技巧和方法。
第四步:学生动手写作(30分钟)
学生根据老师示范的例文或自己的思考,展开写作。
老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
写作,提供必要的帮助。
第五步:交流展示(15分钟)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写作心得,选取几篇优秀作品展示并评价,激发学生
的写作积极性。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问题,
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兴趣。
五、教学延伸
可以布置写作作业,在课后鼓励学生继续练习,以提高写作水平;同时,可以组织学生互评,促进写作交流,拓展学生的视野。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幸福和希望”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风筝》《麻雀》两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能使学生明白爱能战胜一切思想感情。
本次习作是生活万花筒,内容是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重点是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引导学生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通过口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
引导学生运用互评法互相点评习作。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1.能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感受生活的快乐。
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无不体现了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之情。
拼死救子的老麻雀,新颖的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热情地歌颂了“亲子”“母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感情变化。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了解对不同的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3.结合课文提示对习作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运用互评法互相点评习作。
三、单元课时安排16 风筝…………………………………………………………………2课时17 麻雀…………………………………………………………………2课时习作:生活万花筒………………………………………………………1课时16 风筝教学目标:1.会认“憧、憬、歇”等4个生字,会写“筝、拔、蝴”等12个生字。
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知道课文围绕“风筝”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的。
能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把一件事写具体完整。
4.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中感悟“我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