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宏观经济政策
- 格式:ppt
- 大小:5.54 MB
- 文档页数:24
第十三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填空题1.宏观经济政策要实现的目标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用来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一般说来,常用的政策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需求管理的主要政策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4. 在经济萧条时期,应运用_____________货币政策,即在公开市场上__________有价证券,___________贴现率,_________法定准备率等,这样可以__________货币供给量, _________利息率,____________总需求。
5.需求管理是通过调节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6. 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率越低,货币乘数则________________,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也就__________________。
7.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8.财政支出按支出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9.在经济萧条时期,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就要运用__________________财政政策来刺激__________________,以实现充分就业;在经济繁荣时期,存在过度需求,会引起通货膨胀,政府则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财政政策,来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以实现物价稳定。
10.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在宏观经济管理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旨在调控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
为实现这些目标,货币政策可以采取紧缩性或扩张性的调控方式。
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利率调控、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以及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等。
通过调控这些工具,国家可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从而影响投资、消费和进出口等经济活动。
例如,当经济增长速度过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时,可以通过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收紧货币供应,抑制过热经济;相反,当经济增长乏力时,可以通过降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扩大货币供应,刺激经济增长。
二、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经济走势的政策。
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平衡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
财政政策的工具包括税收调节、财政支出和债务管理等。
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提高或降低税收,国家可以引导资源向特定产业或领域倾斜,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通过财政支出和债务管理,国家可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和教育等领域的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国家在调控经济发展中,通过制定支持特定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产业政策的目标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政策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发展战略性服务业等。
通过这些措施,国家可以引导资源向创新型和高技术产业集中,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
此外,国家还可以通过减少限制性政策、提供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企业投入研发创新、提高技术水平。
综上所述,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手段,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调控,促进经济稳定和发展。
第十三章宏观经济政策
本章教学内容:宏观经济政策
本章教学重点:财政政策效应、货币政策效应
本章教学难点: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货币乘数
本章教学目标:1.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掌握财政政策的工具及其运用;
3.掌握功能财政思想,理解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原理;
4.掌握货币政策的工具及其运用
支撑课程目标
本章总课时:4
第十三章第一、二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
一、教学内容: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
二、教学重点:财政政策效应
三、教学难点: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四、教学目标:1.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掌握财政政策的工具及其运用;
3.掌握功能财政思想,理解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原理;
五、学时分配:2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第十三章第三、四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分析和
协调
一、教学内容:货币政策、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二、教学重点:货币政策
三、教学难点:货币乘数
四、教学目标:1.理解货币乘数
2.理解货币政策效应
3.了解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五、学时分配:2
六、教学过程。
【旧课复习】【内容提要】一、经济政策的目标一、财政政策二、货币政策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及效应【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和目标。
掌握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内容和工具。
【知识目标】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和目标。
掌握财政政策的内容和工具。
掌握货币政策的内容和工具。
【能力目标】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应用。
【重点难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案例导入】【教学过程】第十三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经济学家分为,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个目标。
1.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增长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间内实际GDP的增加。
国际上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
经济增长意味着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所创造的人均产量或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无论是哪个国家的政府,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都应该是向百姓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商品和劳务,使他们的生活有持续的提高。
经济增长意味着一国财富的增加,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一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提升了一国政府的威信和国际地位。
因此各国政府将经济增长作为经济政策的核心。
2.充分就业按照凯恩斯主义者的观点,充分就业是指社会消除了“非自愿失业”时的就业状况,在接受现有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下,愿意工作的人都能得到就业机会,有工作可做,除了“自愿失业”外。
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允许的范围之内,或者说把失业率保持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就算实现了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指把失业率控制在整个社会能承受的一定范围之内。
提高就业水平,可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充分就业在经济学中并不是指人人都有工作,而是有一定的失业率,充分就业是指把失业率控制在整个社会能承受的一定范围之内。
这时的失业率被称之为自然失业率。
很明显,自然失业率是不断变化的,现在一般被认为在5%~6%,超过自然失业率,会引起社会资源的闲置,带来社会总产出的减少。
【教学内容】
第13章宏观经济政策
13.2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1.财政政策的内容
宏观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实现政策目标最主要的政策工具之一。
所谓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就是指政府为提高就业水平,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采取的税收、借债水平和政府支出的政策,即政府为了实现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其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出的决策。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两部分。
(1)财政支出政策
财政支出是指一个国家各级政府的全部支出总和。
根据支出的性质,可将其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政府公共工程的支出,表现为政府对道路、水利设施、医院、学校等设施的建设;一类是政府购买,表现为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如政府对国防物质、办公用品的购买,对各类人员的雇佣;还有一类是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包括失业救济金、养老金、退休金等各种社会福利保障支出以及政府对居民的其他各类补贴。
(2)财政收入政策
财政收入政策就是税收政策。
在经济萧条时期,由于总需求不足,为了刺激总需求,政府往往采取减税的措施,使企业和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这样居民更有能力进行消费,企业更有能力进行投资,社会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增加,总需求也就随之增加。
而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采取增加税收的办法,来限制企业的投资与居民的消费,从而减少社会总需求,抵制经济过热,使经济回复到比较正常的状态。
2.财政政策的运用
(1)财政政策的一般运用。
财政政策就是要运用政府开支与税收来调节经济。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1. 概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控国家经济运行,实现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三个方面。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2.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收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稳定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和调节收入分配。
在实施财政政策时,可以采取逆周期调节的方式,当经济增长过快时适度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刺激经济增长;当经济增长过慢时增加财政支出,提振经济信心。
财政政策的实施可以通过改变税收政策、调整政府支出和债务政策来进行。
减税政策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而增加政府支出可以提高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而推动经济发展。
在财政政策中,适当控制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保持财政可持续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3.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影响经济活动和市场利率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保持通货膨胀水平的合理区间,维护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
货币政策主要由央行负责执行,通过调整利率、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来实施。
当经济增长较快时,央行可以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提高利率、降低货币供应量,以抑制通货膨胀风险;反之,当经济增长较慢时,央行可以采取宽松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以鼓励投资和消费。
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经济增长预期、物价水平、汇率变动等。
同时,货币政策还需要与财政政策相互配合,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推动经济发展。
4. 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国家通过制定政策措施来促进特定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宏观经济政策。
产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可以考虑产业发展的特点和国家的发展需求,鼓励投资和创新,提供税收优惠、补贴和政府采购支持等措施,吸引企业投资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