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路径
- 格式:docx
- 大小:24.05 KB
- 文档页数:8
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172例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各86例。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以及分娩结局。
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较本组护理前降低,且实验组降低程度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的正常分娩率(93.02%)高于常规组(55.81%),早产率(4.65%)、产后出血率(2.33%)及流产率(0)均低于常规组(23.26%、11.63%、9.3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能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不仅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状况,还可以最大程度优化分娩结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妊娠合并高血压;临床效果[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n pregnancy with hypertension.Methods 172 pregnant women with hypertension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routine group,86 cases in each group.The routine nursing mode was adopted in the routine group,and the clinical nursingroute was adopt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Blood pressure changes and delivery outcom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before nursing,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pressu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after nursing,the blood pressur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the conventiona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The normal delivery rate(93.02%)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55.81%),the premature delivery rate(4.65%),the postpartum hemorrhage rate(2.33%)and the abortion rate(0)we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23.26%,11.63%,9.30%).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pregnanc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can build up patients' confidence in treatment,not only effectively control patients' blood pressure,but also optimizethe delivery results to the greatest extent,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pregnancy with hypertension;clinical effect妊娠合并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当中较为常见的症状,主要是在妊娠中期或晚期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患者往往因为血压过高而导致四肢浮肿、头痛等症状,严重时还有可能对患者及其胎儿形成生命影响[1-3]。
妊娠期高血压护理临床路径相关知识点:1.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①定期检测、校对血压计。
②对需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③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应重测。
④注意测压装置(血压计、听诊器)、测量者、受检者、测量环境等因素引起血压测量的误差,以保证测量血压的准确性。
⑤为确保准确性,应选择型号合适的袖带(袖带长度应该是上臂围的1.5倍)。
2.测量时袖带缠得过松和过紧对血压的影响:①缠得过松,可使气袋呈球状,有效的测量面积变窄,测得的血压值偏高。
②缠得过紧,可使血管在未注气前已受压,测得的血压值偏低。
3.妊娠期高血压高危因素:①孕妇年龄≥40岁。
②子痫前期病史。
③抗磷脂抗体阳性。
④有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病史的孕妇。
⑤初次产检时BMI≥35kg/m2。
⑥子痫前期家族史(母亲或姐妹)。
⑦多胎妊娠。
⑧初产妇。
⑨妊娠间隔时间≥10年以及孕早期收缩压≥130mmHg或舒张压≥80mmhg等。
4.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①血压的测量:测前被测者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
取坐位或卧位,注意肢体放松,袖带大小合适。
通常测右上肢血压,袖带应与心脏处同一水平。
同一手臂至少2次测量的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血压较基础血压升高30/15mmHg,但低于140/90mmHg 时,不作为诊断依据,但须严密观察。
对首次发现血压升高者,应间隔4小时或以上复测血压,如2次测量均为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诊断为高血压。
对严重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为观察病情指导治疗应密切观察血压。
②尿蛋白检测和蛋白尿的诊断:高危孕妇每次产检均应检测尿蛋白(Ⅱ-2。
尿蛋白检查应选用中段尿。
对可疑子痫前期孕妇应行24h尿蛋白定量检查。
尿蛋白≥0.3g/24h或随机尿蛋白≥30mg/dL或尿蛋白定性≥(+)定义为蛋白尿。
5.正确留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标本:,早上7时应把膀胱内的尿排清并弃去,开始计时,把24小时所排出的尿全部贮存在一容器内(包括第二天早上7时解出的尿),第一次排尿后放防腐剂。
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常见的两种合并症,对孕妇和胎儿均有一定的危害性。
临床护理路径在这两种疾病合并的患者身上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并探讨其在管理和治疗中的作用。
一、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症状和特点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怀孕期间发生的糖尿病,通常在妊娠期间出现,患者在怀孕前没有糖尿病,而在怀孕期间血糖升高。
而妊娠期高血压是指孕妇在怀孕20周后出现的血压升高,通常在分娩后可自行恢复。
妊娠期糖尿病和高血压分别是孕妇较为常见的两种并发疾病,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能同时出现,这就是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
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了孕妇的健康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
患者表现为血糖升高、血压升高,易出现尿糖、尿蛋白、水肿等症状。
由于孕妇自身生理和代谢变化,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管理和治疗的难度也相应增加。
二、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1. 评估和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因此在评估和诊断阶段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明确患者的相关信息,快速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
通过护理路径的应用,还能够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确保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2. 综合治疗方案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使医护人员能够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严重程度,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孕周、合并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制定治疗方案的过程中,护理路径能够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因医疗操作不规范而引发的风险和误诊率。
3. 定期评估和监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和定期评估,特别是对血糖和血压的监测,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1. 引言1.1 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在孕妇中的重要性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是孕妇常见的两种妊娠并发症,对孕妇和胎儿健康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如果不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会增加孕妇患妊娠合并高血压的风险。
而妊娠期高血压则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的高血压情况,严重时可导致子痫、早产、胎儿生长迟缓等并发症。
及时诊断和有效管理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都需要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定期监测等。
如果不及时干预和治疗,可能会导致孕妇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对胎儿的发育也会有影响。
对于孕妇来说,及时发现和有效管理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也需要重视这两种疾病的防治工作,为孕妇和胎儿提供更好的护理和支持。
【这段内容共计185字】1.2 临床护理路径的概念和作用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针对特定疾病或疾病群体制定的标准化护理计划,旨在提高患者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效率、降低医疗成本,并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基于证据的护理实践指南,通过明确指导护理人员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时间节点和任务目标,帮助护理团队更好地协同工作,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1. 规范化护理行为:临床护理路径明确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护理措施和时间节点,规范了护理行为,减少了护理实践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保证了护理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提高护理效率:临床护理路径通过明确任务目标和时间节点,帮助护理团队合理分工、合理利用资源,提高了护理效率,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成本。
3. 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护理路径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疾病、走出疾病阴影,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2. 正文2.1 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对母婴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
临床护理路径对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索临床护理路径对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妊娠合并高血压120例患者(在2016年2月22日至2018年2月22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共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共60例。
结果:观察组收缩压(123.96±4.12)mmHg、舒张压(79.63±2.58)mmHg、24h尿蛋白(1.15±0.39)g/24h、护理服务满意度(100.00%)、产后出血率(1.67%)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效果显著。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妊娠;高血压妊娠合并高血压是妊娠期间女性特有的疾病,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早期可表现为上腹痛、视力模糊、头痛、水肿、蛋白尿等,可影响母婴双方生存质量和生命安全,为了减少病死率,预防并发症,保证围生儿和孕产妇的安全,还需加强临床护理指导,从而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为患者提供优质、全面、科学的护理服务,改善预后,控制孕妇血压值 [1]。
为了进一步探索有效的护理方案,本文对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分别实施了不同的护理措施,如下文所述。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试验对象的120例均在2016年2月22日至2018年2月22日期间收治,而研究人员为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各有60例。
观察组平均年龄(22.44±2.67)岁,平均孕周(37.86±2.59)周,平均孕次(2.68±1.19)次,平均产次(1.82±0.32)次。
对照组平均年龄(22.57±2.29)岁,平均孕周(37.57±2.32)周,平均孕次(2.59±1.55)次,平均产次(1.23±0.17)次。
两组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情况。
方法根据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5月-2021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64例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
干预组行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产后出血量。
结果各指标比较,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选择临床护理路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进行干预,能够在缓解症状的同时,减少产后的出血量,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产后出血[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the nursing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of pregnant women with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PIH).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digital table method, 64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20 to June 2021 were p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2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given clinical nursing path,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amou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Choosing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and intervening in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can reduce the amou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while alleviating symptoms, thus furthe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path;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PIH); postpartum hemorrhage妊高症直接影响着母婴的身体健康,更是导致孕产妇与胎儿病死率的关键因素,一般包括高血压、子痫等,通常在妊娠的20 周后,会出现此症状【1-2】。
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是指根据临床实践过程中患者所面临问题及相应的治疗方案,将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和预期结果构成一个逻辑有序的护理流程,用以规范和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一种管理和实施工具。
妊娠期糖尿病(GDM)合并妊娠期高血压(GHTN)是一种高危的孕产妇并发症,临床护理路径在这类患者中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治疗费用、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并最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角度展开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的护理路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特点,即孕妇在妊娠期间患上糖尿病并合并高血压的情况。
对于这类患者,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孕妇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内容,以明确患者的病情及并发症情况。
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患者特点的个性化护理方案,明确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和预期效果,为患者制定一份详细的护理计划。
在制定护理路径时,要充分考虑孕妇及胎儿的安全,确保护理措施不会对胎儿造成伤害。
考虑到GDM合并GHTN患者的身体状况,护理路径应充分结合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孕妇提供全面的、温馨的护理服务。
护理路径的实施过程中,护士需要严格按照护理计划的要求进行操作,包括监测患者血糖、血压和其他生理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指导孕妇进行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帮助孕妇掌握正确的自我管理方法;配合医生进行临床治疗,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以及关注孕妇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护理支持等。
在护理路径的实施过程中,护士需要与医生、营养师、心理专家等多学科团队密切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通过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可以更好地发挥各个专业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护理服务。
护理路径的实施还需要注意到护理质量的监控和评估。
护士应定期对患者进行护理效果的评估,包括生理指标的变化、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心理状态等方面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
妊娠期髙血压综合症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母婴死亡。
发生率约为9.4%,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一、病因1.免疫学说免疫平衡失调→血管内皮细胞病变2.胎盘浅着床→子宫→胎盘缺血学说3.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浆内皮素学说4.NO合成或(和)释放功能障碍5.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失调6.营养缺乏→缺钙→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血压上升7.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脂质代谢紊乱→外周血管阻力8.其他如遗传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学说、前列腺素学说、心钠素以及氧自由基学说等[好发因素] 初产妇、孕妇年龄〈18岁或〉40岁、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病史及家族史、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抗磷脂综合征、血管紧张素T235阳性、糖尿病、营养不良如贫血、低蛋白血症者;体形矮胖者即体重指数>0.24;低社会经济状况等。
二、病理生理变化及对母儿的影响本病最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的痉挛,全身各系统各脏器灌流减少,对母儿造成危害,甚至导致母儿歼亡。
三[分类及临床表现]分类临床表现妊娠妊娠期高血压BP≧140/90mmHg,妊娠期首次出现,并于产后12周恢复正常;尿蛋白(-);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产后方可确诊子痫子痫前期轻度轻度BP≧140/90mmHg,孕20周以后出现;尿蛋白≧300mg/24h或(十)。
可伴有上腹不适、头痛等症状重度重度 BP≧160/110mmHg;尿蛋白 2.0g/24h或(++);血肌酐〉106µmol/L;血小板〈100×109/L;微血管病性溶血(血LDH升高);血清ALT或AST升高;持续性头痛或其它脑或视觉障碍;持续性上腹不适子痫子痫子痫前期孕妇抽搐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慢性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高血压孕妇妊娠20周以前无尿蛋白,若出现尿蛋白≧300mg/24h;高血压孕妇孕20周前突然尿蛋白增加,血压进一步升高或血小板〈100×109/L妊娠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BP≧140/90mmHg,孕前或孕20周以前或孕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后*通常互常妊娠、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均可发生水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之水肿无特异性,因此不能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及分类依据。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选择发表时间:2018-08-23T11:19:47.97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5期作者:常琴[导读]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选择平昌县人民医院 636400摘要: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选择。
方法:选择2016年2月到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3)与实验组(n=53),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生活质量评分与妊娠结局。
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护理效果与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施以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具有显著效果,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同时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与妊娠结局,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hoice of clinical nursing route for patients with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METHODS:A total of 106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syndrom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6 to March 2018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ized into a control group(n=53)and an experimental group(n=53).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a nursing model based on the clinical care rout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s,quality of life scores,and pregnancy outcomes were observed in both groups. Results: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and pregnancy outcom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 nursing model for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syndrom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not onl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patients,but also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care and pregnancy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high Clinical promotion value.【Key words】 Pregnancy;Hypertension Syndrome;Clinical nursing pathway;Nursing effect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是一组常见的对母婴具有较为严重不良影响的临床疾病,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依据相关的临床研究表明,该疾病多发病于孕期20周以后,若未予以及时有效的的治疗,则将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的不良后果[1]。
龙源期刊网 孕晚期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临床护理路径选择作者:黎玉梅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3期摘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医院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在孕妇孕晚期妊娠高血压的发生会影响孕妇的顺利生产,严重的还会威胁母婴的生命安全。
加强临床治疗,缓解孕妇的妊娠高血压症状,有利于促进孕晚期孕妇的顺利分娩。
在临床护理中,加强对护理路径的选择,可以有效地减轻孕妇的临床症状,提高妊娠高血压的治疗效果。
本文叙述了什么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还阐述了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应用及实施效果。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護理路径;实施效果中图分类号:R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3-0067-02近年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孕晚期孕妇的顺利分娩构成的严重的威胁,医院需要加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的观察,密切的注意孕妇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从而确保孕妇的安全。
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护理中,需要护理人员掌握良好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专业操作能力,有利于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另外,还需要加强对临床护理路径的选择,通过合理的、科学的护理路径可以提高妊娠高血压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妊娠高血压护理路径的选择具有复杂性等特点,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选择合理的护理路径,从而提高护理的质量,有利于促进医疗服务的良性发展。
1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高血压是孕妇在妊娠期间特有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较高,该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仅会影响母体的健康,还会影响婴儿的健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也是导致母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得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其诱发因素较多,常见的病因有:遗传易感染性、免疫适应不良、胎盘缺血、氧化应激等方面。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孕晚期妊娠高血压的特征是,在孕妇妊娠期超过20周以后,孕妇会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症状,随着妊娠高血压病症的发展,孕妇的症状会更加严重,需要进行及时的纠正。
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出血量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措施降低出血量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64例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临床护理路径),各32例。
结果:研究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产后出血的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有效控制产后出血量,临床效果确切。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临床护理路径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女性妊娠期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安全,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压升高、水肿等症状,部分产妇分娩后上述症状会自然消失,但是也有部分产妇会持续伴发高血压症状而需终生服药。
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后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同时也是增大产妇死亡风险的重要因素[1]。
如果救治不及时,将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
因此,充分发挥护理作用帮助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控制产后出血风险,降低产后出血量的临床意义重大。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64例产后出血的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纳入于2021年6月-2022年1月,根据数字随机表法设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2例。
研究组年龄24-43岁,均龄(33.9±3.8)岁;对照组年龄25-41岁,均龄(33.6±3.7)岁。
两组基线特征匹配,可比性充分,统计学P值>0.05。
1.2方法对照组32例辅以常规护理,根据产妇产后情况给予针对性安抚,及时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口头讲解治疗相关注意事项,密切监测其体征变化,以便于早发现、早处理。
研究组32例辅以临床护理路径,即(1)入院当日。
主动收集产妇的个人资料,创建个人档案,深入分析产妇的病历信息,筛查其可能存在的高危因素,重点给予全面监测,完善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吴凌云【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一般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一般组给予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血糖、血压水平,并随访两组患者至终止妊娠,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两组护理前的血糖、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一般组[(6.06±0.98)mmol/L vs(7.12±0.65)mmol/L,(8.15±0.88)mmol/Lvs(9.48±0.9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一般组[(128.11±3.80)mmHg vs(136.03±3.75)mmHg,(85.06±4.18)mmHgvs(90.10±4.0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8.33%,低于一般组的25.00%,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糖和血压均有积极的干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健康状态,降低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年(卷),期】2019(032)010【总页数】3页(P181-183)【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临床护理路径;妊娠结局【作者】吴凌云【作者单位】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江西南昌 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1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压均为妊娠期常见并发症。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存在潜在糖耐量减退,为妊娠期间确诊的糖尿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路径
(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
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ICD)
入院后监测血压评估病情,适时终止妊娠
(二)诊断依据。
根据八年制第三版《妇产科学》(丰有吉主审,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妊娠前是否有高血压、肾病、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栓性疾病病史,妊娠期高血压家族史;
2.症状:此次妊娠高血压、蛋白尿、头痛、视力模糊、上腹部疼痛、少尿、抽搐等症状出现的时间和严重程度;
3.体征:水肿程度、体重变化情况、胎动情况;
4.辅助检查:血常规、凝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检测:肝肾功能、电解质,24小时尿蛋白定量、监测尿量及眼底,超声胸腹水。
胎儿特殊检查:超声、脐动脉血流、电子胎心监护;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根据八年制第三版《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明确;
2.有入院指征;
3.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评估1-3 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血脂、D二聚体、24小时尿蛋白定量;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胎儿超声及脐动脉血流、胸腹水超声、心电图、眼底、24小时动态血压。
2.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头颅CT或MRI检查、腹部超声、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等。
(七)降压药物选择及MgSO4的使用时机。
1.根据八年制第三版《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药物使用方法;
(八)终止妊娠及期待治疗为入院第 2-4天。
1.严格把握终止妊娠指证。
2.期待治疗
3.正确使用降压药物。
4.合理并有指证的使用MgSO4。
(九)再次评估病情进展。
期待治疗7天后再次评估病情进展,如为重度子痫前期,需治疗3天后再次评估病情进展。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及凝血功能、肝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胎儿超声及脐动脉血流;
2.动态监测体重、24h尿量、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自觉症状。
3.调整降压药物剂量,血压不低于130/80mmHg。
(十)出院标准
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胎儿已分娩,胎盘及胎膜完整。
2.产后血压平稳在正常范围内。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妊娠其他并发症或合并症终止妊娠者。
2.产后后出现发热及出血等并发症需要治疗和住院观察,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3.其他特殊情况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ICD)
终止妊娠或期待治疗(ICD)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