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拳说课稿课件.ppt
- 格式:ppt
- 大小:2.35 MB
- 文档页数:22
一、教学指导思想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形式和健身方法,对强身健体,防身祛病,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协调、耐力等素质,培养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少年拳(第二套)是新课标中规定的必修内容。
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五年级教授少年拳(第二套)动作,旨在提高学生的兴趣,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帮助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知识、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培养尚武崇德,讲礼守信等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以及观察、模仿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教与学过程设计思路.1、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在确定教学目标时,紧紧围绕三维目标要求进行设计。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开始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渐形成,在体育课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利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提高的能力和勇敢顽强的精神。
2、把握教材重、难点。
武术教学时,由于每次课学习的动作不同,所以教学重、难点也就不同。
把握好每节课的重、难点,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达成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设计教学情景。
1、在对教案进行设计时,主要教材可采用故事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辅助教材可搭配具有一定情境的内容,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锻炼。
为保证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进行身体素质训练等,既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锻炼,又不会因为练习枯燥而产生厌烦情绪,做到寓教于乐。
2、组织教法的思考前几节课考虑到学生接触武术内容比较少,不论是身体素质,还是基本动作都不能完全达到教学要求,所以教师在教法选择上,采用分解教学法为主,采用动作挂图和电视录像等辅助手段,带领学生进行学习;从第四节课开始,要求学生根据挂图和电视录像自学动作,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能力,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提高,体会集体的智慧和集体的力量。
在课的导入部分,采用故事或悬念导入的方式,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欢乐中提高。
第九课:教学主题:少年拳练习授课对象:四至九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85%同学能连贯做出全套少年拳,15%同学能在提示下做出全套少年拳教学重点: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教学难点:动作的规范性授课过程:准备部分(10min)1.半圆集合报数清点人数,行抱拳礼问好。
2.绕圈跑三圈,散开做热身运动。
教学部分(30min)1.趣味游戏:招式熟记练习:分为四组,老师出示纸板动作模样,或口令喊出招式名字,看哪一组同学做的快,做的整齐。
猜拳换拉:目标:巩固武术基本手型动作,锻炼反应、移动速度。
准备:标志垫若干,平坦场地;将标志垫摆放成圆形,拉开垫子左右之间的距离。
方法:学生每人站在一块垫子上,教师站在圆圈中央,所有学生和教师一起猜拳(每人每次只能从拳、掌、勾3个手型动作选做1个),制约关系:掌胜拳,拳胜勾,勾胜掌。
输的人要离开自己的垫子,移动到其他输的人的垫子上,教师也趁机移动去踩没有人的空垫子。
最后剩下那个找不到垫子的人就当“教师”,再继续玩下去。
规则:⑴为了便于相互观察,所有人都要高举两手进行猜拳;⑵以谁先碰到垫子来判定归属权;⑶若发现猜输的人没有移位,则要加大惩罚;⑷每位学生与教师猜拳,赢者和平手都不移动位置。
拓展与变化:⑴垫子的摆放形状可以调整为散状、正方形、扇形;⑵为了便于观察,教师最好站在全体学生的前面;⑶标志垫可用画圆圈或鼠标垫来代替;⑷猜拳的手型动作可换成武术步型动作。
猫捉老鼠目标:发展反应速度和动作的敏捷性。
准备:篮球场或排球场。
方法:每组指派或推选出1人为“猫”,其余人为“老鼠”,自由散布在场地内。
“猫”设法捕捉到“老鼠”,而“老鼠”设法躲避,实在难以逃脱时,立即作出1个武术动作(如武术基本步型、单式动作等)且定位不动,表示安全脱险。
直到被没定位自由的“老鼠”过来以互相击掌,表示被救,定位“老鼠”方可继续奔跑,没被救之前,不得改变动作姿势,违者与“猫”互换角色,如果被抓拍到也要互换角色。
少年拳》说课稿少年拳第一套的动作要领,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动作要领,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
然后,进行动作练,重点训练动作姿势的正确性和优美大方,同时注重动作的协调性。
最后,进行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对学生的动作表现进行评价和纠正。
三)结束部分:即课堂总结部分,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研究成果,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反思,同时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生命素养。
少年拳》说课稿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将从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方面为大家讲解《少年拳》第一套的课程设计。
指导思想:本节课程遵循《体育课程标准》的规定,结合学生年龄段的心理和武术基本技术的教学特点,设计课程内容。
教材分析:本节课程选自水平三《体育与健康》第七章,通过研究少年拳,学生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
学情分析:本节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个性天真活泼,模仿能力强,爱展现自我,对于新技能的研究有很大帮助。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教学目标: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
通过研究,使学生了解少年拳动作要领,掌握技术动作,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动作姿势的正确性和姿态的优美,教学难点是动作的协调性和优美大方。
教法、学法:在教法设计上,我主要采用了讲解法、示范法、纠正错误法、竞赛法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在学法设计上,采用了体会练法、创新法、展示法、评价法等研究方法,让学生在运动中得到锻炼,获得快乐。
教学过程:本节课程分为开始、基本和结束三个部分。
开始部分通过引导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
基本部分通过讲解、示范、练和竞赛等环节,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培养动作协调性和优美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