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3.40 KB
- 文档页数:1
教你写初二物理实验报告用刻度尺测长度,停表测量时间学校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同组人姓名一、实验目的:练习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长度,停表测量时间,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练习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二、实验器材:毫米刻度尺,停表,三角板(2块),课本,硬币,约30cm长细铜丝,铅笔。
三、操作要求:1.检查器材。
2.用毫米刻度尺测课本的长和宽,数据记录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用毫米刻度尺和三角板测硬币的直径,数据记录要求同上。
4.测细铜丝直径,数据记录要求同上。
5.用停表测量心率数据记录要求同上。
6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1.刻度尺的量程为cm,分度值是,零刻线是否磨损:。
2.记录数据:课本长,宽。
硬币的直径。
细铜丝的线圈长度,线圈圈数,细铜丝的直径。
3.用停表测出你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五、反思与拓展测细铜丝直径时,如果绕线时没有紧密绕线,则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填“偏大”、“偏小”)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报告学校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同组人姓名一、实验目的:学会使用秒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平均速度二、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盒尺,匀速直线运动实验器,铅笔。
三、操作要求: 1、检查器材,并将器材按装置图放置,把木板和木块组装成斜面(倾角控制在20度以内),小车放于斜面顶端A点,弹簧片固定在斜面下端C点,测出AC段的距离s1记录于表格中;让小车从斜面顶端自由滑下的同时开始计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停止计时,读出时间为t1 ,同样记录于表格中,利用公式v1=s1/t1计算出v1记于表格。
2、将金属片放于B处固定,重复步骤上述过程,进行第二次测量,同时将AB之间的s2、t2和计算出的v2记于表格。
3、利用s1-s2=s3,t1-t2=t3,算出BC之间的s3、t3,再用v3=s3/t3算出v3记于表格。
4、比较v1、v2、v3的大小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5、收拾整理器材。
五、记录和结论:记录:六、反思与拓展两次测量所取的路程相同或不同,小车的平均速度相同吗?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校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同组人姓名一、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所有分组实验报告单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时间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一、实验目的练习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练习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毫米刻度尺,三角板(2块),物理课本,硬币,约30cm长细铜丝,铅笔。
三、实验原理:.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2.用毫米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和宽,记录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用毫米刻度尺和三角板测硬币的直径,记录要求同上。
4.测细铜丝直径,记录要求同上。
5.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刻度尺的量程 mm,刻度尺的分度值 mm,零刻线是否磨损。
2.记录数据:物理课本长 mm,宽 mm。
五角硬币的直径 mm。
实验名称:用停表测量时间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经历用图像法探究物理量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液体沸腾的条件和特点。
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秒表、铅笔等。
方法点拨:1.用烧杯量取200mL45~50℃的温水进行实验。
当水温接近90℃时,开始记录温度计的示数,以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直至水沸腾后5min。
2.实验时,应在玻璃杯上加盖(用硬纸板做,中间钻一个小孔以便插入温度计),防止水蒸气液化使温度计刻度模糊不清,便于读数。
3.记录数据时,可两个同学合作进行,一个以观察为主,一个以记录数据为主。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4. 试以加热时间为横坐标、以温度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在图中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它们连接起来,时间变化的图像,通常把它叫做水的沸腾图像。
实验结论5.分析水的沸腾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器材:激光笔白纸平面镜直尺量角器铅笔实验步骤:1、将平面镜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下面压一张白纸,在纸上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名称:探究光折射时的规律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激光光源、玻璃砖、直尺、量角器
设计并进行试验:
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光的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
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2、观察当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同入射光线相比,折射光线是偏离法线还是靠近法线;记录入射角、折射角的度数并填入表格
3、增大入射角的度数,多次重复步骤2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填入表格
数据记录:
实
验结论:当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①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②同入射光线相比,折射光线是偏靠近法线;
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篇一: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实验一、指导思想: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
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
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二、具体工作计划:1、制订,科学规范管理。
2、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3、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
4、开足开齐各类实验,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5、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6、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7、做好仪器的借出、归还验收工作。
8、有必要时,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9、做好仪器、器材的补充计划。
10、做好各类台帐的记录工作。
结合采用电子档案。
11、结合学校常规管理,保持实验室的常清洁。
篇二: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1、测量前“三观”:一观:二观:三观:2、测量时一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二读、视线要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数时要估读到三记、记录数据由数字和组成。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全)实验报告1(上)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目的:掌握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作业本、物理课本等。
实验原理:使用刻度尺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使用停表可以测量时间。
实验步骤:1.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重复测量3次。
2.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重复测量3次。
3.用刻度尺测量作业本的长度,重复测量3次。
4.用刻度尺测量作业本的宽度,重复测量3次。
5.用停表测1分钟脉搏的次数。
6.用停表测10分钟脉搏的次数。
数据记录、处理、结果表述:1.记录数据:测量对象:长度宽度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课本25.8825.9025.9225.9018.2018.2218.2418.22作业本25.6325.6425.6525.6418.1818.1918.2018.192.测量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和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单位:秒):对象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成员xxxxxxxx3.39.29.49.69.4成员xxxxxxxx99.69.49.89.6回答问题:为什么长度测量要估读?答:为了减小误差。
讨论、分析实验中的问题:1.刻度尺应紧贴被测物体。
2.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面垂直。
3.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
4.求平均值时,先去掉有明显错误的数据。
评语:无实验报告2(上)实验名称:测定平均速度实验目的:测定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停表、带刻度的木板(或轨道小车)、小车、弹簧片、木块、刻度尺。
实验原理:小车在斜面上滑动,利用运动学公式计算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1.检查器材。
2.将木板用木块组装成斜面(倾角控制在20度以内),将弹簧片固定在斜面底端。
3.将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计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停止计时。
4.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
5.重复步骤2-4,进行第二次测量。
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长度的测量
作业与测试
1、现用最小分度为1mm的米尺测量小圆盘
的直径,如图所示,长度为________mm.
2.用十分度游标卡尺测一根金属管的内径和外径,如图所示。
这根金属管内径读数是cm,外径读数是cm,管壁的厚度是cm。
3.用二十分度游标卡尺测一根塑胶管的外径,如左图,读数是cm,用五十分度游标卡尺测一根塑胶管的内径,如右图读数是cm,
4.请读出下列各游标卡尺图的读数:
读数为读数为读数为
5.请读出下列各螺旋测微器图的读数:
读数为读数为读数为读数为。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报告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报告引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测量长度是一项非常常见的任务。
无论是建筑工人、工程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准确地测量长度。
而刻度尺是我们最常用的测量工具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刻度尺来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探究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和测量的准确性。
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刻度尺来测量长度。
2. 掌握刻度尺的读数方法。
3. 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并分析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材料:1. 刻度尺2. 不同长度的物体(如书本、笔、橡皮等)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长度的物体,并将它们放置在平坦的桌面上。
2. 选择一根刻度尺,并确保它的刻度清晰可见。
3. 将刻度尺的起点与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用眼睛准确地读取刻度尺上与物体另一端对齐的刻度数。
4. 记录每个物体的测量结果,并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测量结果:1. 书本的长度为20厘米。
2. 笔的长度为15厘米。
3. 橡皮的长度为5厘米。
讨论与分析: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刻度尺测量了不同物体的长度。
通过比较测量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刻度尺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测量工具。
它的刻度清晰可见,使用方便。
2.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需要注意准确对齐刻度尺的起点和终点,并仔细读取刻度数。
3. 在本实验中,我们的测量结果相对准确。
然而,由于测量时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以提高准确性。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习了使用刻度尺来测量长度,并探究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刻度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测量长度。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注意对齐和读取刻度的准确性,并进行多次测量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测量长度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不断实践和提高,我们可以更加熟练地使用刻度尺,并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八年级物理上实验报告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大柳九年制学校理化组2014年9月1日目录二、用停表测量时间四、用温度计测量时的温度五、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3 4 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七、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八、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九、探究光折射时的规律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十二、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1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报告班级: 实验人: 试验时间:审核: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1、测量前“三观”:一观: 二观: 三观:2、测量时一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 ;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二读、视线要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数时要估读到三记、记录数据由数字和组成。
进行试验:测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宽评估交流: 为使测量更精确,应选用分度值的刻度尺(填“大”“小”) 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1) 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2) 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被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刻度,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 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2二、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报告班级: 实验人: 试验时间:审核:实验名称: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1、观察停表停表有个表盘,大表盘数字代表,小表盘数字代表 ;有根指针,长指针是,短指针是。
停表秒针走一圈是分钟。
2、停表时间等于分针指示能准确读数部分加上秒针指示读数部分。
进行试验:用停表测出你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 s,1min内你的脉搏跳动了次。
评估交流: 大家的测量结果是否相同。
3三、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实验报告班级: 实验人: 试验时间:审核:实验名称: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设计并进行试验:1、在操场上用测出奔跑的路程s1=20米,s2=30米。
2、用测出自己跑20米所用的时间t1,跑30 米所用的时间t2。
八年物理(上)实验报告册学校班级姓名目录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二、用停表测量时间 3三、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 4四、用温度计测量时的温度 5五、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6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7七、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8八、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9九、探究光折射时的规律 10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1 十一、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12 十二、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13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目的:学会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并会读数。
实验器材:刻度尺、长方体木块。
实验设计:1、测量前“三观”:一观:量程二观:分度值三观:零刻度线2、测量时一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平行;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二读、视线要垂直于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三记、记录数据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进行试验:测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宽评估交流:为使测量更精确,应选用分度值的刻度尺(填“大”“小”)二、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年级 班 实验人: 组次: 试验时间:实验名称: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实验目的:学会使用刻度尺、会读数,同时学会用停表,知道使用工具的基本方法。
实验器材:停表、刻度尺、直尺。
设计并进行试验:1、在操场上用刻度尺测出奔跑的路程1s =20米,2s =30米。
2、用 停表测出自己跑20米所用的时间1t ,跑30 米所用的时间2t 。
3、根据公式tsv 求出两次奔跑的平均速度。
评估交流: 自己记时好还是请同学计时好。
三、用温度计测量时的温度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用温度计测量时的温度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设计并进行试验:(一)测量水温的方法(二)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三)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四)3、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五)4、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六)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一、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
2. 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原理长度测量是物理实验中最基本的测量之一。
本实验通过使用刻度尺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验证长度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刻度尺:精度为0.1mm2. 物体:直尺、铅笔、橡皮等3. 记录本、笔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检查刻度尺是否完好。
2. 将直尺、铅笔、橡皮等物体依次放在桌面上。
3. 使用刻度尺测量直尺的长度,记录数据。
4. 改变测量位置,重复步骤3,记录数据。
5. 使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记录数据。
6. 改变测量位置,重复步骤5,记录数据。
7. 使用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记录数据。
8. 改变测量位置,重复步骤7,记录数据。
9. 对比不同物体的测量数据,分析误差来源。
五、实验数据1. 直尺长度:20.0cm、20.1cm、20.2cm2. 铅笔长度:18.0cm、18.1cm、18.2cm3. 橡皮长度:3.0cm、3.1cm、3.2cm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对比不同物体的测量数据,发现直尺的测量误差较小,铅笔和橡皮的测量误差较大。
2. 分析误差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a. 刻度尺本身的精度限制;b. 测量时的读数误差;c. 测量位置的改变;d. 物体表面的不平整。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的方法。
2. 了解测量长度时可能出现的误差,以及如何减小误差。
3. 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八、实验反思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刻度尺的放置,确保其与物体表面平行。
2. 在读数时,要确保视线与刻度尺垂直,避免读数误差。
3. 多次测量可以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4. 实验过程中要注重观察,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调整。
九、实验拓展1. 尝试使用不同精度的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比较测量结果。
2. 探究不同测量方法对长度测量的影响。
实验报告实验者姓名所在班级学校实验时间同组学生
实验名称测量物体的长度
实验目的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米尺、物理课本、细铜丝、铅笔
实验主要步骤1、认识刻度尺的量程 cm,刻度
尺的分度值 cm.
2、测量书的长和宽.
3、测量细导线的直径。
将细铜丝绕在铅笔上10圈,测量出总长度L,计算出细铜丝的直径:D=L/10
实验现象
和
数据记录
记录数据的表格
实验次数(书)长度(cm)宽(cm)1
2
3
4
实验次数长度(cm)圈数直径(cm)1
2
3
4
实验结论1、书的长度是: cm,宽度是 cm.
2、细铜丝的直径是 cm.
备注。
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长度的直接测量
二.实验目的:
1、学习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读数显微镜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2、掌握误差及有效数字的概念;学习直接测量数据与处理方法。
三.实验仪器:1 游标卡尺 0~125mm 0.02mm 2千分尺 0~25mm 0.01mm 3保险丝(大,小)4刻度尺
四.实验原理:
1游标原理和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的两种读数方法
法一:加法法
先读主尺读数:读出游标尺零刻度线对应的主尺位置
再读游标读数:找出游标尺上的第几条刻度线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
两次数值相加得出被测工件的尺寸
法二:减法法
先读主尺读数:读出主尺上与游标尺对齐的主尺刻度线的读数
再算游标长度:算出游标上与主尺对齐的游标刻度线前端的长度
两次数值相减得出被测工件的尺寸
2螺旋测微计(千分尺)
读数公式:
测量值=固定刻度值+固定刻度的中心水平线与可动刻度对齐的位置的读数×0.01mm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1、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保险丝(大,小)高度,外径和内径,在不同的位
置分别测量,各测五次,将数据列表,求平均值。
2、用千分尺测量塞尺的厚度,共5次求平均值。
六.实验处理:
刻度尺(mm):
小保险丝(mm):
大保险丝(mm):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明白了游标测量原理,学会了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计的使用,掌握了怎么样减少误差的方法和怎么处理数据的办法。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使用刻度尺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来了解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和准确性。
实验器材:刻度尺、不同长度的物体(如书本、铅笔、纸张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a.确保刻度尺的零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
b.确认刻度尺上的刻度值,以确保正确的测量结果。
2.测量长度:a.选取一个物体,如一本书,用刻度尺从物体的一端测量到另一端,并记录下刻度尺上的数值。
b.将其他物体逐一测量,使用相同的方法记录下刻度尺上的数值。
3.分析结果:a. 将不同物体的测量结果进行整理,并计算出物体的准确长度(使用m或cm作为单位)。
b.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找出最长和最短的物体,并计算它们的长度差。
实验记录:物体,刻度尺读数(cm),长度(cm)------,---------------,----------书本,20,20铅笔,15,15纸张,30,30...,...,...结果分析:对于本次实验中的样本物体,书本的长度为20cm,铅笔的长度为15cm,纸张的长度为30cm。
通过比较可得出,纸张是目前样本中最长的物体,它的长度比铅笔长15cm,比书本长10cm。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学到了如何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
在实验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以下几点:1.在使用刻度尺时,应确保零刻度与物体的一端对齐,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2.在读取刻度尺上的数值时,尽量保持视线与刻度垂直,以减少读数误差。
3.不同物体的长度可以通过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并比较刻度尺上的读数来得出结论。
4.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了测量的精度,因此在进行精确测量时,应选择具有更小刻度的刻度尺。
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不同物体的测量,了解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和测量准确性。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以及刻度的读取方法。
同时,还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来比较它们的大小。
实验结果还可以用于计算物体长度的差异,并从中得出结论。
这个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