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心电图表现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4
急性肺栓塞(APE)合并右心功能不全(RVD)时心电图(ECG)的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分析陈岚【摘要】目的探讨APE并RVD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以本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的APE并RVD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APE未合并RVD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特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V1~V4倒置、TV1~V6倒置、TIII或TaVF倒置、V1~V3 ST抬高、V1 ST抬高、CRBBB、SIQIIITIII、aVR终末R波、aVR ST抬高、窦性心动过速、顺钟向转位以及电轴右偏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两组患者RVOT指标并无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TR、SPAP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 APE 并RVD患者更易发生T波倒置情况,同时具典型的CRBBB、窦性心动过速、SIQIIITIII等心电图表现.【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40)004【总页数】2页(P247-248)【关键词】急性肺栓塞;右心功能不全;心电图;表现【作者】陈岚【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心功能科,安徽芜湖 2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急性肺栓塞(APE)是指内源性的栓子对肺动脉系统形成堵塞所引发的肺循环障碍,APE的临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且容易发生误诊。
通过对APE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准确评估,对于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改善均具有重要意义。
高危APE患者通常并发右心功能不全(RVD),此类患者的预后较差,且死亡率更高。
通过早期发现APE并发RVD将对临床治疗方案拟定发挥有效的指导性作用[1]。
本次研究将着重分析APE并RVD患者的主要心电图特征,以期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本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的APE并RVD患者2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并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治疗的APE未合并RVD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与诊断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作者:郜玲卢喜烈急性肺栓塞具有误诊率高、漏诊率高和病死率高3大临床特点。
心电图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诊断、鉴别诊断及病理机制做一概述。
1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1)SIQIIITIII型突然发生的SIQIIITIII型被认为是肺栓塞常见而重要的心电图改变。
但由于缺乏发病前心电图的对比,常常给诊断带来困难。
典型急性肺栓塞心电图表现SIQIITIII在临床上占37.1 1%,常出现SI、QIII、TIII、SITIII、QIIITIII及SIQIIITIII中的一种或几种表现。
SIQIIITIII型改变可扩展到aVF导联,或合并下壁ST段轻度抬高。
一般认为,I导联S 波振幅达0.15mV以上即有诊断意义,I导联和aVL导联R/S>1或RaVR变宽,结合患者病情,动态观察也有助于诊断。
Ⅲ导联多呈QR型或qR型,Ⅱ导联、aVF导联一般不出现Q波。
T波倒置除Ⅲ导联外。
也可见于aVF导联(图1)。
图1 患者女性,55岁,诊断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显示为窦性心律,SIQIIITIII,Vl呈r sR’型,Ⅲ、V1~V4导联T波倒置SIQIIITIII型主要是由于急性右心室扩张改变引起,但有研究表明,肺动脉高压与SIQI IITIII型、右心室劳损与右心室扩张之间并不同步,可能是血流动力学异常、解剖学改变、神经体液因子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但也有研究表明,一过性出现SIQIII图形,也可能继发于左后分支缺血导致的左后分支阻滞。
SIQIIITIII型改变特异性并不强,除肺栓塞外,亦可见于左后分支阻滞、正常变异等。
SIQIIITIII图形应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鉴别: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常在Ⅱ、Ⅲ导联及aV F导联出现ST段抬高或明显压低。
如发生Q波,常是3个导联发现病理性Q波,很少单一出现在Ⅲ导联上;而急性肺栓塞时,Q波常常局限在Ⅲ导联上,最多波及到aVF导联,很少波及到Ⅱ导联,且Q波常常达不到病理性Q渡的标准。
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变化及其诊断价值(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急性肺栓塞心电图诊断肺栓塞(PE) 是指栓塞物嵌塞于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而导致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在我国,PE 已成为一种常见病[1]。
但是,由于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故常发生误诊或漏诊,严重者可导致患者猝死。
心电图作为一种常规无创性检查,对于急性肺栓塞(APE) 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效果判断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8月—2010年6月本院收治并明确诊断为APE患者的心电图表现,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21例;年龄28~75岁,平均56岁;发病到就诊1h~7d。
有近期外科手术史13例,下肢静脉炎、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5例,恶性肿瘤4例,肥胖4例,其他原因2例。
心电图分别从发病的10min~6h开始收集,主要观察心率、P波、SⅠ、QⅢ、TⅢ、电轴、右束支阻滞、胸导ST段和T波。
2 结果28例患者中心电图异常26例(92%),其中窦性心动过速8例占30%,SⅠQⅢTⅢ征典型表现6例占23%,胸前导联T波改变16例占61%,额面QRS电轴右偏及顺钟向转位13例占50%,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8例占31%,ST段改变7例占27%,肺型P波4例占19%;正常2例。
3 讨论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和空气栓塞等[2]。
但因其复杂多样的病因、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及体征,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造成了发病率、误诊率、漏诊率、致死率高的临床特点,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心电图作为一项最基本的常规无创性检查,是PE 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线索之一,认识其动态变化及特点,再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手段,就可为诊断治疗发挥重要作用.本组有26例出现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表现,且多在发病的数小时出现,可持续数日或数周。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与诊断(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秀文档,欢迎下载)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与诊断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郜玲卢喜烈急性肺栓塞具有误诊率高、漏诊率高和病死率高3大临床特点。
心电图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诊断、鉴别诊断及病理机制做一概述。
1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1)SIQIIITIII型突然发生的SIQIIITIII型被认为是肺栓塞常见而重要的心电图改变。
但由于缺乏发病前心电图的对比,常常给诊断带来困难。
典型急性肺栓塞心电图表现SIQIITIII在临床上占37.11%,常出现SI、QIII、TIII、SITIII、QIIITIII及SIQIIITIII中的一种或几种表现。
SIQIIITIII型改变可扩展到aVF导联,或合并下壁ST段轻度抬高。
一般认为,I导联S波振幅达0.15mV以上即有诊断意义,I导联和aVL导联R/S>1或RaVR变宽,结合患者病情,动态观察也有助于诊断。
Ⅲ导联多呈QR型或qR型,Ⅱ导联、aVF导联一般不出现Q波。
T波倒置除Ⅲ导联外。
也可见于aVF导联(图1)。
图1 患者女性,55岁,诊断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显示为窦性心律,SIQIIITIII,Vl呈rsR’型,Ⅲ、V1~V4导联T波倒置SIQIIITIII型主要是由于急性右心室扩张改变引起,但有研究表明,肺动脉高压与SI QIIITIII型、右心室劳损与右心室扩张之间并不同步,可能是血流动力学异常、解剖学改变、神经体液因子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但也有研究表明,一过性出现SIQIII图形,也可能继发于左后分支缺血导致的左后分支阻滞。
SIQIIITIII型改变特异性并不强,除肺栓塞外,亦可见于左后分支阻滞、正常变异等。
SIQIIITIII图形应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鉴别: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常在Ⅱ、Ⅲ导联及a VF导联出现ST段抬高或明显压低。
如发生Q波,常是3个导联发现病理性Q波,很少单一出现在Ⅲ导联上;而急性肺栓塞时,Q波常常局限在Ⅲ导联上,最多波及到aVF导联,很少波及到Ⅱ导联,且Q波常常达不到病理性Q渡的标准。
肺动脉栓塞的心电图表现及鉴别诊断探讨作者:赵颖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2期【摘要】急性肺动脉栓塞目前已经成为了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的发生是与多种因素有关的,属于一种对人体危害非常大的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则很有可能导致死亡。
心电图诊断肺动脉栓塞还是很有价值的,本文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心电图表现及与急性心肌梗死、左后分支阻滞等的鉴别诊断做出了相关描述,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心电图表现;鉴别;诊断;探讨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51-02心电图检查作为一种临床诊断过程中常用的一项检查项目,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疾病的诊断当中。
心电图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效果十分突出。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准确性,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肺动脉栓塞的心电图表现及鉴别诊断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心电图改变肺动脉被血流中的栓子阻塞称为肺动脉栓塞,部分病例因肺动脉血流完全断绝而致肺组织坏死称为肺梗死。
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急性肺动脉栓塞心电图的诊断的相关特征受心电图记录时间以及栓子体积的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如果患者在具有既往肺疾病同样也会加重心电图的表现,导致心电图改变。
据统计,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诊断完全正常的几率仅为10%-25%之间不等,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65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当中,仅有7例患者的心电图完全正常,占10.77%。
1.1 肢体导联改变1.1.1 SⅠ、QⅢ、TⅢ型即Ⅰ导联出现明显的S波,Ⅲ导联出现明显的Q波及T波倒置,临床诊断中将这种情况成为称为SⅠQⅢTⅢ。
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肺栓塞心电图改变,但是并不具有相应的特异性,在肺动脉栓塞的基础上,还可以表现为左后分支阻滞以及正常变异等。
急性肺栓塞患者在发病几个小时后会出现Ⅰ导联S波现象,最初的表现为既宽又浅,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的变窄并加深,连续几天或者数十天后方会逐渐的慢慢消失。
急性肺栓塞患者早期心电图观察[摘要] 目的研究肺栓塞患者早期心电图,讨论肺栓塞患者心电图的临床特征以及诊断要点,提高患者在临床中的诊断准确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2009年12月沧州市中心医院经过临床确诊的53例肺栓塞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观察患者的心电图特征。
结果共有52例患者心电图检测出现异常,其中32例患者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主要表现为房速、快心室率的房扑、房颤等临床症状,另有8例患者出现房性早搏现象,v1~3导联t波倒置深度大于v4的患者12例,v1与ⅲ出现t波倒置的患者22例,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及不完全性个8例,顺时钟向转位16例,肺性p波6例。
结论通过对肺栓塞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能够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状态,方便了患者的临床治疗,对于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肺栓塞;心电图;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 r563.5;r44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21-190-02early observation of ec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chen?fang1??chen?lan21.examination room of ecg, cangzhou central hospital ofhebei province, cangzhou 061000, china;2.hebei sixth people’s hospital, baoding 071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arly electrocardiogram of pulmonary embolism patients and discuss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agnosis points of pulmonary embolism electrocardiogram, improved the diagnosis precision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53 patients which were diagnosed as pulmonary embolism in author’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8 to december 2009, all patients were took clinical data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had the electrocardiogram test and observed the electrocardiogram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electrical diagram of 52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embolism appeared electrocardiographic abnormality, 32 patients appeared the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the main shows were atrial tachycardia, atrial flutter, atrial fibrillation, etc. another 8 patients appeared atrial premature beats, the t wave inverted depth of 12 cases of v1~3 was greater than v4,there were 22 cases appeared t wave inverted depth of v1 and ⅲ, there were 8 cases appeared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immaturity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there were 16 cases appeared clockwise to inversion, there were 6 appeared p-pulmonale. conclusion through the pulmonary embolism patients electrocardiogram detection,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ndition of patients, so it is convenient to the clinic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and have a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embolism.[key words] pulmonary embolism; electrocardiogram;clinical analysis近年来肺栓塞患者在临床中逐渐的增多,并且患病患者的年轻化趋势也在逐渐的上升,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严重的损伤[1]。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是呼吸科最常见的疑难急症,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心电图是急性肺栓塞重要的常规检查手段,急性肺栓塞时,因为右室的突然扩张和右心系统压力升高会伴有心电图动态改变,在系列心电图检查中可能发现明显的改变。
方法:对35例急性肺栓塞病人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其心电图动态变化过程。
结果:心电图多项指标改变,具有确切的诊断价值。
结论:急性肺栓时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占34.28%、心律失常占57.13%、肺型p波8例、出现sⅰqⅱtⅲ占50%、st?t 改变占56%[1]。
【关键词】肺栓塞;心室延迟除极;首选方法【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446-01急性肺栓塞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所致的肺循环障碍综合征。
由于发病率、误诊率和病症率高而受到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据报道美国每年发病率约65万,三分之一死亡,占死亡率第三位,死亡率仅瘤和心脏梗死。
尽管肺栓塞的无创检查急诊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ct肺血管造影、动脉血氧饱和度、肺血管造影、测定d-二聚体等检查方法比较成熟哦,但对于一些基层医院有些项目可能还没开展,但肺栓塞疾病由于右室的突然扩张和右心系统压力升高常常会伴有心电图的动态变化,且心电检查方便,价格低廉,重复性强,系列心电图检查中可能发现明显的改变,因此心电图成为肺栓塞诊断,治疗及疗效判定的首选方法。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心律失常,p波,qrs波,st段和t 波改变。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收治确诊急性肺栓塞病人35例。
其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22~74 ( 46±24).35 例患者均以心悸、气喘、胸疼、呼吸困难中的一项或多项症状为主诉入院。
1.2 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产marquette ?5000 型心电图仪,纸速25mm /s,定标电压1mv /10 mm.同步12导联心电记录仪对所有患者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
肺栓塞心电图ﻫ
一、肺栓塞得定义(pulmonary embolism,PE):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得临床综合征得总称。
包括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
临床上以PTE最为常见。
二、肺栓塞得临床表现:
缺乏特异性。
典型得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三联征仅存在于很少数患者中。
1、呼吸困难与胸痛:发生率达80%以上,与心肌梗塞非常类似。
2、咯血:见于慢性肺栓塞患者。
3、晕厥:常常就是肺栓塞得征兆。
三、心电图改变得病理生理学基础
由于栓子得大小、堵塞得部位,堵塞得速度不同,所产生得病理生理学、血流动力学改变千变万化、小到无任何改变,大至全肺无血流,无心输出致患者猝死、心电图变化亦随之表现多样化、
病理生理改变与心电图得关系:右室负荷增加肺循环阻力增高,右心室、右心房压力增高、扩张,导致心电图出现右室负荷增加得表现。
右心室扩张,使左室相对受压,右心输出量下降,使左心容量负荷下降,使左室心输出量下降,血压下降、休克;冠状动脉灌注压下降,心肌缺血,造成心电图ST—T改变;右室扩张、压力升高,出现下壁、右室缺血性ST—T改变。
四:心电图改变
(一)胸前导联T波倒置:急性肺栓塞后较早出现、且发生频率最高得一种心电图改变。
发生机制:由于快速增加得右室压力负荷使右室膨胀与游离壁伸展及心内膜缺血。
据许多临床研究分析,其发生率高于SⅠQⅢTⅢ。
胸前导联T波倒置得特点:
发生得导联:V1-V4最常见,且T V1—T V3倒置深度〉T V4常见。
形态:T波呈尖锐对称性倒置,深度可达1、7mV。
时间:多在急性肺栓塞后1~2h内开始出现,24h内最多见,并有动态变化,病情好转越早,T波倒置恢复越早。
,T V3-TV4。
当溶栓或其她治疗使病情好转时,出现得顺序:依次为T V1—
TV2
恢复顺序为TV4,T V3,TV2,T V1。
胸导出现T波倒置临床意义:多见于较大块肺栓塞,如肺动脉主支、大分支或多分支栓塞。
胸导出现T波倒置得导联数越多,提示其病情越严重。
也就是判断右心功能不全较为敏感得心电图指标。
胸前导联T波倒置与急性心梗鉴别:
T波倒置得深度:急性肺栓塞为T V2、TV3〉TV4,而前壁心梗相反T V2、T V3<T ;急性肺栓塞较常见T V1与TⅢ同时倒置,而前壁心梗较少见;AMI多数有V4
ST段得抬高、
(二)SⅠQⅢTⅢ
15%~30%左右得患者出现此种典型得ECG改变, SⅠQⅢTⅢ同时出现并非常见。
发生机制为急性右室扩张使心脏发生顺钟向转位所致。
SⅠQⅢTⅢ特点:
出现得形式:急性肺栓塞时SⅠQⅢTⅢ并不都同时出现,常表现为SⅠ、SⅠQⅢ、QⅢTⅢ、QⅢ、TⅢ、及SⅠQⅢTⅢ中得一种或几种表现。
I导联新出现S波,由宽、浅变窄、深;Ⅲ导联新出现Q波,aVF亦可见Q 波,常呈QR、qR型,Q一般达不到病理Q波得标准即Q波宽度<0.04s,深度<1/4R波。
Q不会出现于Ⅱ导与其她导联(有别于下壁心梗);Ⅲ新出现得T倒置,如与V1同时出现意义更大;常有电轴右偏。
出现得时间:多晚于胸导T波改变,而早于右束支阻滞。
常呈一过性,持续时间较短,常在发病后14d内消失。
(三) aVR导联R波增高
aVR导联可以表现为R振幅增高,且伴有ST段得抬高。
相对于V1-V 3导联T波倒置等心电图改变,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受其她干扰因素(如肺气肿等)影响较小。
R aVR振幅得大小可以较为准确得反应出肺动脉压得高低、
aVR导联R波增高特点与意义:①出现频率高:高达90%;②临床意义:提示肺动脉压力增高,与肺动脉压力成正比,同时aVR导联R波随肺动脉压力得变化呈迅速得动态变化。
③有较高得敏感性与特异性,与临床相结合可作为急性肺栓塞诊断得间接证据。
④对肺栓塞患者溶栓效果得评价有一定得帮助、
(四)完全性或不完全性RBBB
多见于大块肺栓塞,如肺动脉主干栓塞或多发栓塞,严重肺动脉高压,机制为右心扩张压力负荷增大。
完全性或不完全性RBBB特点:
出现时间晚于SⅠQⅢTⅢ;
发生率:肺动脉主干栓塞时新出现RBBB可达80%,高于SⅠQⅢTⅢ(60%);
临床意义:发生时提示大块肺栓塞,病情严重,可在溶栓后血流动力学参数
恢复正常后消失。
(五)ST 段改变
急性肺栓塞时,由于右室压力改变,儿茶酚胺、组胺、内皮素得增高及左室心输出量得减少,出现心肌缺血改变,尤其多见就是右室心肌缺血。
ST 段改变得特点:
出现得导联:ST 段改变多见于Ⅱ、Ⅲ、aV F及V1~V 4导联,亦可见于V 4R -V6R;
形态改变:ST 段压低相对多见,多为轻度压低,可作为心肌缺血及预后较差得指标。
ST段抬高亦可见到,但抬高得幅度较少超过0.1mV ,多与SⅠQⅢT Ⅲ并存。
(六)肺性P 波
肺性P 波较少见,约2%~30%,提示肺动脉主干栓塞或多支同时栓塞,肺动脉高压 、 (七)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就是最常见得心律失常,频率通常在 100—125次/分。
房性心律失常:房性早搏、频速型房颤、心房扑动也较常见。
多为一过性,随病情好转消失。
五、心电图评分系统得应用 心电图在溶栓疗效评价中得作用
只有在较大肺动脉得急性 栓塞或产生血流动力学改变时才建议溶栓治疗。
溶栓后出现下列改变认为溶栓有效:①aVR 导联R 波振幅迅速下降;②S Ⅰ变浅,QⅢ减小或消失,TⅢ倒置变浅;③R BBB 消失。
小结:肺栓塞心电图表现 •1.胸前导联T波倒置 •2、 SⅠQ ⅢT Ⅲ
•3. aVR 导联R 波增高 •4.完全性或不完全性R BBB •5。
ST 段改变 •6、肺性P波 •7。
心律失常 结 语
急性肺栓塞目前就是人类得一大杀手,其产生得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右室
得压力负荷迅速发生改变,产生相应得心电图改变、心电图得多变性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心电图虽然缺乏特异性,但其简单普及,如能结合临床与其她检查,仔细动态观察心电图得变化将给诊断带来重要得诊断信。
除S
ⅠQⅢTⅢ外,胸前导联T波得变化与A VR导联R波振幅得变化应得到足够
得重视。